'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
"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諾亞方舟

當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世界各文明古國都留下了遠古時期發生大洪水的傳說。

"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諾亞方舟

當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世界各文明古國都留下了遠古時期發生大洪水的傳說。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大禹治水

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洪水傳說尤為慘烈而翔實。《山海經》、《尚書》、《史記》、《論語》、《國語》、《孟子》、《淮南子》等古籍對古代洪水傳說均有表述。

《孟子·滕文公上》載:“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又據《滕文公下》載:“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天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

"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諾亞方舟

當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世界各文明古國都留下了遠古時期發生大洪水的傳說。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大禹治水

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洪水傳說尤為慘烈而翔實。《山海經》、《尚書》、《史記》、《論語》、《國語》、《孟子》、《淮南子》等古籍對古代洪水傳說均有表述。

《孟子·滕文公上》載:“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又據《滕文公下》載:“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天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中國上古大洪水

中國古代發生的大洪水,有氣候變遷的研究為佐證。竺可禎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溫變遷的初步研究》寫道,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大部分時間的平均氣溫較現在高約2℃。由氣溫的提升導致雨量的增加,是符合自然降雨規律的。這段時間恰是夏商朝前後龍山文化時期。著名史學家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中推斷:“我國洪水發生的時間相當明確,大約不出公元前第三千年的後期。”這一推斷,恰好與鯀、禹治水的龍山文化時期相當。

中國古代大洪水發生在什麼地方?

"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諾亞方舟

當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世界各文明古國都留下了遠古時期發生大洪水的傳說。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大禹治水

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洪水傳說尤為慘烈而翔實。《山海經》、《尚書》、《史記》、《論語》、《國語》、《孟子》、《淮南子》等古籍對古代洪水傳說均有表述。

《孟子·滕文公上》載:“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又據《滕文公下》載:“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天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中國上古大洪水

中國古代發生的大洪水,有氣候變遷的研究為佐證。竺可禎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溫變遷的初步研究》寫道,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大部分時間的平均氣溫較現在高約2℃。由氣溫的提升導致雨量的增加,是符合自然降雨規律的。這段時間恰是夏商朝前後龍山文化時期。著名史學家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中推斷:“我國洪水發生的時間相當明確,大約不出公元前第三千年的後期。”這一推斷,恰好與鯀、禹治水的龍山文化時期相當。

中國古代大洪水發生在什麼地方?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古人所繪禹貢九州圖

《尚書》中《禹貢》記載,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兗、冀、青、徐、揚、荊、豫、樑、雍。

研究認為,古代大洪水只能發生在黃河下游的豫西和魯西北一帶,即古兗州地帶。該地區地處黃河最下游,西受豫西山地、東受山東泰沂山地的挾持,地勢低窪,河流密集,降水量又較多,是古代大洪水的易發之地。

古兗州地帶是大洪水發生之地,可以從《禹貢》中找到答案——茫茫九州概述,唯兗州有兩處講洪水之事。一是“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二是“作十有三載”,與禹治水時間十三年相呼應。

卞玉山認為,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中作出的結論是準確的:“洪水發生及大禹所施的地域,主要是兗州,豫州的東部和徐州的一部分可能有些小施工。”

"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諾亞方舟

當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世界各文明古國都留下了遠古時期發生大洪水的傳說。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大禹治水

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洪水傳說尤為慘烈而翔實。《山海經》、《尚書》、《史記》、《論語》、《國語》、《孟子》、《淮南子》等古籍對古代洪水傳說均有表述。

《孟子·滕文公上》載:“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又據《滕文公下》載:“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天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中國上古大洪水

中國古代發生的大洪水,有氣候變遷的研究為佐證。竺可禎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溫變遷的初步研究》寫道,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大部分時間的平均氣溫較現在高約2℃。由氣溫的提升導致雨量的增加,是符合自然降雨規律的。這段時間恰是夏商朝前後龍山文化時期。著名史學家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中推斷:“我國洪水發生的時間相當明確,大約不出公元前第三千年的後期。”這一推斷,恰好與鯀、禹治水的龍山文化時期相當。

中國古代大洪水發生在什麼地方?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古人所繪禹貢九州圖

《尚書》中《禹貢》記載,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兗、冀、青、徐、揚、荊、豫、樑、雍。

研究認為,古代大洪水只能發生在黃河下游的豫西和魯西北一帶,即古兗州地帶。該地區地處黃河最下游,西受豫西山地、東受山東泰沂山地的挾持,地勢低窪,河流密集,降水量又較多,是古代大洪水的易發之地。

古兗州地帶是大洪水發生之地,可以從《禹貢》中找到答案——茫茫九州概述,唯兗州有兩處講洪水之事。一是“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二是“作十有三載”,與禹治水時間十三年相呼應。

卞玉山認為,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中作出的結論是準確的:“洪水發生及大禹所施的地域,主要是兗州,豫州的東部和徐州的一部分可能有些小施工。”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大禹治水青銅器遂公盨

對於這場大洪水的性質,有不同說法。卞玉山認為,究其原因,大洪水應定性為因黃河氾濫而造成低窪地的洪澇。他還原了當時的氣候環境——

當時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較現在高約2℃,即當時的黃河流域的氣溫相當於現在長江流域的氣溫。依氣溫提升導致降雨量增加的自然規律推測,當時黃河流域的降雨量亦相當於現在長江流域的降雨量。現在黃河下游地區的年降雨量約600-700mm,長江下游地區的年降雨量約1000mm左右,那麼,當時黃河下游地區的降雨量比現在高40%左右。

這個降雨量增加的梯度非常驚人,所以導致該地區河流水勢上漲,甚至鄰近的丘陵區河道發生“水逆行”。同時這裡又受西、東大山的挾持,地勢低窪,黃河上中下游的大量降水都聚積在此地難以排洩入海,更加重了此地大面積的洪澇。

大禹治理黃河入海口時的“碣石山,即今山東無棣縣碣石鎮的馬谷山。今濟南市東南之龍洞山古稱“禹登山”。濟水、汶河、沂河、淮河、濰河、淄河等,在地方誌中均有大禹治水的地名遺蹟體現。

"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諾亞方舟

當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世界各文明古國都留下了遠古時期發生大洪水的傳說。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大禹治水

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洪水傳說尤為慘烈而翔實。《山海經》、《尚書》、《史記》、《論語》、《國語》、《孟子》、《淮南子》等古籍對古代洪水傳說均有表述。

《孟子·滕文公上》載:“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又據《滕文公下》載:“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天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中國上古大洪水

中國古代發生的大洪水,有氣候變遷的研究為佐證。竺可禎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溫變遷的初步研究》寫道,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大部分時間的平均氣溫較現在高約2℃。由氣溫的提升導致雨量的增加,是符合自然降雨規律的。這段時間恰是夏商朝前後龍山文化時期。著名史學家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中推斷:“我國洪水發生的時間相當明確,大約不出公元前第三千年的後期。”這一推斷,恰好與鯀、禹治水的龍山文化時期相當。

中國古代大洪水發生在什麼地方?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古人所繪禹貢九州圖

《尚書》中《禹貢》記載,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兗、冀、青、徐、揚、荊、豫、樑、雍。

研究認為,古代大洪水只能發生在黃河下游的豫西和魯西北一帶,即古兗州地帶。該地區地處黃河最下游,西受豫西山地、東受山東泰沂山地的挾持,地勢低窪,河流密集,降水量又較多,是古代大洪水的易發之地。

古兗州地帶是大洪水發生之地,可以從《禹貢》中找到答案——茫茫九州概述,唯兗州有兩處講洪水之事。一是“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二是“作十有三載”,與禹治水時間十三年相呼應。

卞玉山認為,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中作出的結論是準確的:“洪水發生及大禹所施的地域,主要是兗州,豫州的東部和徐州的一部分可能有些小施工。”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大禹治水青銅器遂公盨

對於這場大洪水的性質,有不同說法。卞玉山認為,究其原因,大洪水應定性為因黃河氾濫而造成低窪地的洪澇。他還原了當時的氣候環境——

當時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較現在高約2℃,即當時的黃河流域的氣溫相當於現在長江流域的氣溫。依氣溫提升導致降雨量增加的自然規律推測,當時黃河流域的降雨量亦相當於現在長江流域的降雨量。現在黃河下游地區的年降雨量約600-700mm,長江下游地區的年降雨量約1000mm左右,那麼,當時黃河下游地區的降雨量比現在高40%左右。

這個降雨量增加的梯度非常驚人,所以導致該地區河流水勢上漲,甚至鄰近的丘陵區河道發生“水逆行”。同時這裡又受西、東大山的挾持,地勢低窪,黃河上中下游的大量降水都聚積在此地難以排洩入海,更加重了此地大面積的洪澇。

大禹治理黃河入海口時的“碣石山,即今山東無棣縣碣石鎮的馬谷山。今濟南市東南之龍洞山古稱“禹登山”。濟水、汶河、沂河、淮河、濰河、淄河等,在地方誌中均有大禹治水的地名遺蹟體現。

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原來主要發生在這裡,大禹也曾在這裡治水

大禹治水青銅器遂公盨

2002年春,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在海外市場收購了一件由今寧陽縣出土的西周時期“遂公盨”青銅器,首次發現大禹治水銘文:“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乃差地設徵,降民監德。乃自作配鄉(享)民,成父母。”“遂公盨”是記載大禹在此治水的罕見古遺物,具有極重要的考古價值。遂公即遂國國君,舜之後裔,商湯時封在今寧陽建國。遂公將大禹在此地治水的功績,鑄在青銅器上,成為永傳後世的鐵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