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蝦來了:輸出SaaS+供應鏈,破局千億小龍蝦市場|愛分析訪談

大數據 龍蝦 麻辣美食 O2O 愛分析 2017-06-22

大蝦來了:輸出SaaS+供應鏈,破局千億小龍蝦市場|愛分析訪談

調研 | 張揚 亦木

撰寫 | 亦木

近年來,餐飲圈最火爆的品類有三種:小龍蝦、黃燜雞米飯、潮汕牛肉鍋。如今,潮汕牛肉鍋和黃燜雞米飯頹勢已現,商家大量關店,慘淡離場。而小龍蝦卻逆勢而上,從之前的街頭小吃,一躍成為國民美食,與毛豆、啤酒、烤串,並稱夜宵界的“四大天王”。

根據農業部官方數據,2016年小龍蝦經濟總產值已經突破1,400億。大蝦來了,是小龍蝦類專營餐飲的佼佼者。2015年業務正式上線,主打30分鐘急速配送的O2O外賣。公司成立初期從小龍蝦單品切入,現已延伸至海鮮及麻辣食品。

食材方面,大蝦來了與江蘇、湖北等蝦源地供應商合作,所用活蝦每日從產地出水、發貨,直運北京。自主進行口味研發及標準化料包生產。

生產環節,自建中央廚房及各區域廚房。中央廚房負責小龍蝦預處理及存儲轉運。區域廚房有十幾家,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負責對預處理的半成品小龍蝦進行烹製及打包。

末端配送,採用自營與三方相結合的方式,自營團隊保證基礎配送,高峰時段接入第三方配送。

創始人戴金勝認為,外賣品牌只有從高線城市向低線城市進行下沉,佔領市場、擴大先發優勢,未來才更有可能成功。

大蝦來了以SaaS+供應鏈輸出方式向全國市場擴張,計劃年內拓展10-20個城市。總部提供線上引流、品牌、產品供應鏈及服務支撐,區域合夥人負責線下經營及本地化。

關於外賣平臺與商家的關係,戴金勝表示,大蝦來了主要的消費用戶仍來自自營渠道,如果外賣品牌只依賴平臺流量,會對品牌未來的發展埋下不可控的隱患,也會對外賣市場的良性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大蝦來了:輸出SaaS+供應鏈,破局千億小龍蝦市場|愛分析訪談

愛分析近期專訪大蝦來了創始人兼CEO戴金勝,他分享了自己對於行業、市場的認識,以及對外賣品牌發展路徑的理解。現摘錄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流量過度集中在外賣平臺,行業未來發展存在隱患

愛分析:對於未來外賣的市場規模,您是如何判斷的?

戴金勝:未來外賣市場空間的判斷維度,主要看兩個方面:場景拓寬以及渠道下沉。

從場景角度看,會發現目前外賣依然還有很多未被開拓的領域。比如前幾年都在做的早餐外賣,現在做的人比較少了,因為早餐時間很短,對時效性要求很高。但是如果能發現一個很好的模式,把早餐外賣做起來,那可能在北京僅早餐就能增加20萬單。

按照這個邏輯,未來如果加入早餐、下午茶、宵夜、桌餐、跑腿服務,還有水果等等,還會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

而且這只是大城市,未來真正的增量是在無數的小城市,外賣主要用代理做渠道的下沉擴張。

每個城市有代理商,由總部提供技術、流量、品牌、經營策略方面的支持,所有線下的活,由代理商來完成,沉下去之後的訂單量級還是很大的。

外賣品牌在進行下沉擴張的同時,平臺也在積極擴張。三大外賣平臺已經推廣到1000多個城市。因為中國的地級市加縣一共3000多個,業內普遍認為有效的縣市也有2000多個,所以平臺策略基本上是奔著飽和打法去的。

即使一個城市的單量很小,但是城市的量在這,訂單總量也會上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市場仍會持續增長。

愛分析:在您看來,目前低線城市的外賣市場處於何種階段?

戴金勝:這些市場目前還需要培育,但未來一定會發展非常快。美團外賣也就3、4年的時間,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平臺下沉到這些城市之後,可能半年,甚至一個季度,市場和用戶情況就會發生變化。

在我們看來,一線城市的用戶和三四線城市的用戶,消費心理是不一樣的。一線城市用戶更重視價格,三四線城市用戶更看重品牌。

因為從電商時代開始,一線城市的用戶就在被低價教育,大家都會比價。在一線城市,對於外賣品牌來說,消費者更在意的是誰的價格更低。

但是在三四線城市,目前市場的競爭是不飽和的,所以他的品牌的優勢,體驗的優勢等等會對用戶的影響比較大。

小的城市你會發現,餛飩就固定吃一家的,烤串也固定吃一家的,小城市會有這樣的特點。所以他可能更具有付費意願,我讓你給我送一碗餛飩,我多給你10塊錢,他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愛分析:外賣品牌最大的發展瓶頸在哪裡?

戴金勝:我覺得最大的瓶頸是行業目前還不成熟,流量越來越多的集中在平臺手裡。

外賣平臺有很多不確定性,流量、政策、抽成,有很多都是不確定的。你告訴我今年做了15%的淨利潤,但明年只要外賣平臺多提5個點佣金,商家業績就會直線下滑。對於一個完全依賴平臺的商戶來說,是存在這個風險的。

對於平臺來說,他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點。從自己利益出發,流量如何分配?不論是平均分配,還是對個別品類或者公司有所傾斜,這些問題都會令商家非常頭疼。

我覺得一個理想化的平臺應該是維護一個正常發展的外賣行業,鼓勵行業的健康發展,防範平臺內部的惡意競爭。

愛分析:如何看待小龍蝦市場?

戴金勝:我們是15年開始營業的,營業之前我們做過調研。在2014年的時候,整個北京市場的小龍蝦,在夏天的時候,一天也就在千單左右。因為當時這個市場還沒有起來,沒有商家,沒有物流、配套、流量。

2015年是小龍蝦市場的培育期,那時候我們自己一家就能夠做到每天5000單,肯定是當時的北京第一。

到2016年,市場更加成熟,平臺的數據號稱一天有2、3萬單。我們不去考慮具體的數字,但數量級肯定提高了,市場被培育出來了。

線下店是有地域屬性的。在外賣平臺起來之前,你想要吃小龍蝦,首先想到的是簋街,你會呼朋喚友跑到一個地方。

但是外賣,就不是按地域分的,更多是按照品類分的。現在你想吃小龍蝦,只要在線下單,即便是店鋪開在通州,也可以給你送到中關村。這是技術以及這個時代的紅利。

愛分析:小龍蝦屬於低頻高客單價,更多的外賣品類屬於低客單價,但是高頻。這兩種類型有什麼不同的打法?

戴金勝:供應鏈角度,高頻、低客單價,供應鏈更加簡單。上游可以全包給食品加工廠,直接發到配送點,進行簡單的加工就可以了。

就生產管理來說,高頻的品類,單量比較好預測,訂單波動小,可能每家門店每天在200-220單之間波動,但是低頻的東西,波動大。

運營策略來說,高頻的東西偏剛需,更看中運營、布點、價格優勢。而低頻的東西,比如小龍蝦,偏衝動型消費,需要特殊的消費場景,對品牌、品質和體驗感要求更高。

在物流配送上,高頻品類主要依賴外賣平臺,平臺具有集貨優勢,可以大大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所以主打工作餐、正餐場景的低客單、高頻次的外賣,在物流環節基本是被平臺綁定的。

另外一些低頻品類,比如小龍蝦。由於訂單密度低,訂單通常要配送5公里,甚至8公里,這是普通平臺配送無法達到的。所以小龍蝦通常以自建物流或者閃送達達等眾包物流為主,很難完全納入到平臺的物流體系內。

愛分析:目前小龍蝦品牌有很多,您認為在小龍蝦市場中,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哪裡?

戴金勝: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各家打法不同。有人在做銷量,有人在做用戶復購,有人做品牌,有人花重金做供應鏈,各有側重。

除了口味、價格等共性要求外,因為小龍蝦是一個相對低頻的餐飲品類,所以品牌非常重要。越低頻的品類品牌越重要。這個品牌包括對你的品牌印象,包括你的品牌曝光。

如果產業化,還必須考慮供應鏈規模化,可複製的模式。

期待小龍蝦工業化加工

大蝦來了:輸出SaaS+供應鏈,破局千億小龍蝦市場|愛分析訪談

愛分析:通常小龍蝦從產地到中央工廠是採用空運嗎?

戴金勝: 不是,公路。

因為生鮮品,特別是非冰凍的活體生鮮,一定是陸運比空運靠譜。我們從來沒有用飛機運過活的小龍蝦,因為小龍蝦特別容易死,死了就沒法吃。

北京的小龍蝦主要是從江蘇、湖北過來,基本上陸運時間在8-14個小時。一般都是下午裝車,路上過一夜,凌晨到北京。

愛分析:從廚房到用戶這段的物流是如何完成的?

戴金勝:我們目前自營和三方都有。最早是全自營的,但是全自營的壓力特別大,管理成本也高,相當於多了一個物流公司。

現在基礎量是由我們自營的部分來解決的。然後超過基礎量之後波峰的量,是由三方物流來解決的。

愛分析:在您看來,自建供應鏈,和選擇第三方供應鏈,二者之間的優劣如何比較?

戴金勝:本質上來說,這是一個發展階段的問題。比如說你現在看海底撈,他的供應鏈肯定是自建的。而且他們的供應鏈還可以給別人提供服務。但是最早期的時候,他肯定也是用別人的供應鏈。

比如說小龍蝦產品,我現在就沒有必要自己從頭開始建個廠去做。一方面,又多了一條業務線,另一方面,我還沒有現成的團隊。

就我現在考慮來說,會先把全國複製的模式搭好,模式建立好之後,銷售量上來了,點布出去了,我可以再往上游走,入股、控股,或者自建,都可以。

愛分析:就餐飲來說,不同品種對於供應鏈的要求有多大差別?

戴金勝:其實,看供應鏈不用去想不同的品種,只要考慮你要實現什麼功能。

比如說小龍蝦這個產品,關注的就是小龍蝦的生產採購到後面的產品加工。在採購、生產這個環節,產地已經做的非常成熟,做了幾十年,每年出口十幾億。

產品加工方面,標準化程度是主要的關注點。目前用戶的理解是,現做的好,鮮活的好,這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真正利用食品工業來加工的話,其實標準化程度應該是更好的,品質也是更好的,關鍵點就在於技術。

輸出SaaS+供應鏈 擴張全國

大蝦來了:輸出SaaS+供應鏈,破局千億小龍蝦市場|愛分析訪談

愛分析:目前北京的廚房有多少家?

戴金勝:目前有十幾家。我們收縮了一些自營的廚房,增加了一些合作的廚房。比如一些火鍋店,使用它們的低峰時段進行加工配送。這樣的話,我們的成本就比較彈性。

愛分析:已經上線的品類裡,除了小龍蝦,還有一些涼菜品類,也是相同的供應體系嗎?

戴金勝:涼菜部分是我們在中央廚房裡自己研發自己生產的。

做爆款風險太大,不管是從用戶的選擇,還是商家的競爭。只有一個產品的話,做促銷都沒有空間。

但這塊未來我們有可能通過供應鏈解決。品類、口味、研發我都是參與的,但是生產我可以直接找食品廠生產。

愛分析:未來是否準備構建自己的流量渠道?

戴金勝:現在我們自有渠道的訂單是遠遠高於三大平臺訂單的。

因為如果要平臺訂單高,排名就要上去,排名上去的代價其實是很高的。你需要打折、促銷,甚至刷單,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

而且,平臺的用戶和用戶行為數據,商家是很難分析的。我們更大的費用都投入在自平臺的建設、運營和大數據分析上。

愛分析:大蝦來了如何通過技術來優化內部管理?

戴金勝:因為我們是活蝦製作,所以保質期非常的短。

所以在要貨量的把控上要十分精準。少了不夠賣,多了就賣不掉。賣不掉的話就只能損耗,這個是最受不了的,因為損耗是淨虧損。

我們現在有專門的系統以及團隊在做這個事情。根據每天的天氣、促銷的情況,甚至當天是星期幾,颳風不颳風等等一系列因素,結合去年的同期,今年的環比,設計模型。每天都會有一個預估量,根據預估量去要貨。

此外,在銷售部分,主要是對用戶和訂單的管理。用戶的信息、用戶的路徑、用戶的行為方式你是可以獲取的。

針對不同的用戶行為,都會有相對應的促銷、回訪,以及對經營的反思。最終目的是獲客以及增加復購,但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必須知道用戶的畫像、屬性、行為習慣。

愛分析:大蝦來了除了外賣,還有一家線下體驗店。能否從成本結構方面,分析下堂食和外賣的差異?

戴金勝:堂食和外賣的房租差別很大,人工的差別也很大,但在二者的淨利上,其實差別並不大。

因為傳統的餐飲,房租也就大約佔到20%。但現在外賣的平臺費也基本20%了。

還有一點,堂食的客單價比外賣高。很簡單,三個人去堂食店吃小龍蝦,再喝點酒,千元水平的花費,很正常。但三個人一定不會點一千塊錢的小龍蝦外賣在家裡吃。歸根結底,還是消費心理不一樣。

所以成本結構可以算出來,堂食是沒有流量和物流費的;外賣呢,流量獲取和物流費用是很大的成本,人力和房租有,但是會遠遠低於堂食。具體的結果每家餐廳會不一樣,但發生成本的根源上就是這樣的。

愛分析:未來大蝦來了的供應及管理體系如果繼續升級的話,還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環節?

戴金勝:其實我們現在在做一件事情,輸出SaaS+供應鏈,去做全國的擴張。我們提供產品,也提供線上的導流和技術服務,包括金融解決方案。

輸出我的SaaS和供應鏈,在全國各個城市去複製,這也是互聯網基因,可複製、可爆發,適應面比較廣。

小龍蝦被資本追了兩三年了,未來也必將會出現全國性的品牌。我們在嘗試一個新的模式, 爭做小龍蝦行業的第一個全國性品牌。

愛分析:目前團隊有多少人?

戴金勝:在北京,有10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工人。白領的話,30人左右,包括技術、運營、行政、財務,以及管理層。

愛分析:採購成本能佔到小龍蝦的多大比例?

戴金勝:根據地域和季節不同,會有較大差異。北京的小龍蝦是全年的,不管凍蝦活蝦,是全年供應的,所以銷售價格差異不大,但是原材料的價格會差好幾倍。

在南方一些城市,就是夏天賣小龍蝦,冬天不賣,而且夏天會賣的很便宜。

一般的餐飲食材成本大約佔到35%左右,小龍蝦來說,如果在夏天,採購成本大約佔收入的20-30%,但拋開旺季,肯定不止。

做外賣的話,物流(包括幹線和末端)算是第二大成本,大約佔到百分之十幾。

愛分析:小龍蝦這個品類,規模穩定之後,毛利能做到多少?

戴金勝:如果按照北京來看,夏天旺季的時候毛利基本可以做到60%。成本主要是蝦和調料。

愛分析:能否介紹下公司今年的規劃?

戴金勝:我們今年計劃是希望拓展10-20個城市,每個城市是堂食+外賣的形式。第一批是在準備落地城市找一個城市合夥人,他去做線下和本土化,我做線上、引流、品牌、技術。

愛分析:合夥人是加盟的概念,還是代理的概念?

戴金勝:代理。不過因為是第一批,所以跟常規意義的代理還有些差別,我們會有股權合作。如果是外賣為主的,我們佔大頭。如果是實體店,前期投入很大,那麼他佔大頭。

愛分析:加盟策略上會有什麼考慮?

戴金勝:會從地域、城市規模不同緯度進行選擇。

地域上,華南、西南、西北、東北、華東、華中,市區常住人口60萬、80萬、100萬的,一二三四線城市的。我們都是刻意的去選擇。

通過這樣的形式,我們是希望把各個區域的市場情況、所有的模式都試一遍,以保證未來從10家擴到100家的時候,不會出現問題。

具體方式,線上線下同時走,但線上為主。通過線上擴大品牌影響力,後面再開線下店的時候,對整個的經營、利潤都會有很好的回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