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家弦誦和潺湲,萬戶芸窗對翠微。”

大埔,舊稱萬川,因群山環繞,溪流眾多而得名。河流兩岸群峰對峙,谷底三江匯流,靈山秀水誕生了嶺南的人文秀區。

"

“千家弦誦和潺湲,萬戶芸窗對翠微。”

大埔,舊稱萬川,因群山環繞,溪流眾多而得名。河流兩岸群峰對峙,谷底三江匯流,靈山秀水誕生了嶺南的人文秀區。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大埔客家人傳承了中原漢人崇文重教的傳統,千百年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唐宋以來,大埔一共走出了翰林15人,進士59人,舉人298人。“一腹三翰院”“一門兩總理”“一家三將軍”“一期四主席”“一縣五院士”“一門九清華”等人文佳話不勝枚舉。

時至近代,大埔又走出了眾多影響中國和世界歷史進程的人物:外交家何如璋,實業家張弼士,科學家鄭度、饒芳權,慈善家田家炳、姚永芳等,文學藝術家更是舉不勝舉,他們成為了今天大埔人的驕傲與榮光。

文風鼎盛

民國至今走出將軍121名 當代兩院院士5名

經歷時光洗禮而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築,蜿蜓曲折宛如迷宮般的鵝卵石路,別具風格的客家民俗文化景觀……走進大埔縣百侯鎮,如同進入了一座巨大的客家建築、民俗博物館。漫步其中,一幅幅頗具客家風情的畫卷讓人目不暇接。

百侯鎮舊稱“白堠”,清康熙年間,當地進士楊之徐取“白堠轄地,出百位諸侯”之寄意,提議將“白堠”改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

古往今來,百侯鎮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提起當地流傳的“同堂七魁”“同榜三進士”“一腹三翰院”等佳話,幾乎每個村民都能娓娓道來。

“百侯鎮是大埔縣人才輩出的寫照,自明代以來,大埔便是人文蔚起的地方。大埔客家人傳承了中原漢人崇文重教的傳統,重視人才培養,所以文風鼎盛,英才輩出。”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長肖文評說。

"

“千家弦誦和潺湲,萬戶芸窗對翠微。”

大埔,舊稱萬川,因群山環繞,溪流眾多而得名。河流兩岸群峰對峙,谷底三江匯流,靈山秀水誕生了嶺南的人文秀區。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大埔客家人傳承了中原漢人崇文重教的傳統,千百年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唐宋以來,大埔一共走出了翰林15人,進士59人,舉人298人。“一腹三翰院”“一門兩總理”“一家三將軍”“一期四主席”“一縣五院士”“一門九清華”等人文佳話不勝枚舉。

時至近代,大埔又走出了眾多影響中國和世界歷史進程的人物:外交家何如璋,實業家張弼士,科學家鄭度、饒芳權,慈善家田家炳、姚永芳等,文學藝術家更是舉不勝舉,他們成為了今天大埔人的驕傲與榮光。

文風鼎盛

民國至今走出將軍121名 當代兩院院士5名

經歷時光洗禮而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築,蜿蜓曲折宛如迷宮般的鵝卵石路,別具風格的客家民俗文化景觀……走進大埔縣百侯鎮,如同進入了一座巨大的客家建築、民俗博物館。漫步其中,一幅幅頗具客家風情的畫卷讓人目不暇接。

百侯鎮舊稱“白堠”,清康熙年間,當地進士楊之徐取“白堠轄地,出百位諸侯”之寄意,提議將“白堠”改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

古往今來,百侯鎮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提起當地流傳的“同堂七魁”“同榜三進士”“一腹三翰院”等佳話,幾乎每個村民都能娓娓道來。

“百侯鎮是大埔縣人才輩出的寫照,自明代以來,大埔便是人文蔚起的地方。大埔客家人傳承了中原漢人崇文重教的傳統,重視人才培養,所以文風鼎盛,英才輩出。”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長肖文評說。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記載:“按客家人文的中心,每隨時代的變遷而異其地域,趙宋一代,當以汀州八屬及韶州各屬為其代表,知名人物如長汀鄒應龍、楊方,寧化雷觀等,皆足以代表客人一部分的精神。朱明一代,則以惠汀各屬,及贛南各客家住地,以及潮州的大埔為人文的中心。即就晚明各忠逸文人而論,如寧化李世熊、雷羽上,上杭劉坊,寧都易堂三魏,永安鍾丁先,大埔楊開、王興、郭輔,皆足以表現客家固有的種族思想。降及清代,客家的文物中心,漸由汀韶惠各州,而移於嘉應及大埔二地。”大埔人文地位之重可見一斑。

據史料考證,從宋朝至清朝,大埔科舉中榜代不乏人。大埔洲都人張昌裔於北宋宣和六年中進士,大埔洲都人張雷於南宋嘉定七年中進士……明代“父子兩進士”(饒相、饒與齡),清朝“一腹三翰院”(楊纘緒、楊黼時、楊演時)。

迄至近現代,大埔更是人才輩出,群星燦爛。外交家何如璋,才女範荑香,實業家張弼士,教育家鄒魯,科學家鄭度、饒芳權,慈善家田家炳、姚永芳等,文學藝術家更是舉不勝舉,讓人不禁為大埔厚重的人文歷史積澱所歎服。

據不完全統計,唐宋以來,大埔一共走出了翰林15人,進士59人,舉人298人;民國時期至今,大埔一共出了國共兩黨的將軍有121名。現當代這裡曾出過兩院院士5人。

“長期以來,大埔客家人無論固守本土、辛勤耕耘,還是向外發展、反哺家鄉,都在為‘大埔家底’添磚加瓦,造就大埔客家人共有的人文財富。”大埔縣長壽文化研究會會長袁光明說。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大埔客家人在縣內、國內其他地方、海外各有約50萬人口。

“大埔是‘3個50萬’財富的湧出之地,對近現代歷史產生了積極影響,在漢民族各支系中,這方面雖然難以進行類比,大埔客家人未必是獨佔鰲頭,但起碼數得上優秀。人才是人文財富中最寶貴的,也是大埔今後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袁光明說。

群賢蔚起

“一腹三翰院”“一門九清華”等佳話經久流傳

舊時大埔一直流傳一句俗語——“三樣錢不能少。”其中就包含讀書的錢。大埔縣歷來重視教育,舊時賣糧田供給子弟讀書的風氣很普遍。

明嘉靖五年,大埔縣屬潮州府管轄。“當時民間有‘大埔不認潮’的說法,僅從科甲方面說是大埔客家人不自卑,敢於超越潮人。可見過去科舉時代,大埔文風之盛。”袁光明說,明萬曆三十八年,在大埔老縣城茶陽鎮豎起的“父子進士”牌坊,就是大埔文教初步繁榮的一個標誌。此時大埔已有了書院。

"

“千家弦誦和潺湲,萬戶芸窗對翠微。”

大埔,舊稱萬川,因群山環繞,溪流眾多而得名。河流兩岸群峰對峙,谷底三江匯流,靈山秀水誕生了嶺南的人文秀區。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大埔客家人傳承了中原漢人崇文重教的傳統,千百年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唐宋以來,大埔一共走出了翰林15人,進士59人,舉人298人。“一腹三翰院”“一門兩總理”“一家三將軍”“一期四主席”“一縣五院士”“一門九清華”等人文佳話不勝枚舉。

時至近代,大埔又走出了眾多影響中國和世界歷史進程的人物:外交家何如璋,實業家張弼士,科學家鄭度、饒芳權,慈善家田家炳、姚永芳等,文學藝術家更是舉不勝舉,他們成為了今天大埔人的驕傲與榮光。

文風鼎盛

民國至今走出將軍121名 當代兩院院士5名

經歷時光洗禮而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築,蜿蜓曲折宛如迷宮般的鵝卵石路,別具風格的客家民俗文化景觀……走進大埔縣百侯鎮,如同進入了一座巨大的客家建築、民俗博物館。漫步其中,一幅幅頗具客家風情的畫卷讓人目不暇接。

百侯鎮舊稱“白堠”,清康熙年間,當地進士楊之徐取“白堠轄地,出百位諸侯”之寄意,提議將“白堠”改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

古往今來,百侯鎮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提起當地流傳的“同堂七魁”“同榜三進士”“一腹三翰院”等佳話,幾乎每個村民都能娓娓道來。

“百侯鎮是大埔縣人才輩出的寫照,自明代以來,大埔便是人文蔚起的地方。大埔客家人傳承了中原漢人崇文重教的傳統,重視人才培養,所以文風鼎盛,英才輩出。”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長肖文評說。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記載:“按客家人文的中心,每隨時代的變遷而異其地域,趙宋一代,當以汀州八屬及韶州各屬為其代表,知名人物如長汀鄒應龍、楊方,寧化雷觀等,皆足以代表客人一部分的精神。朱明一代,則以惠汀各屬,及贛南各客家住地,以及潮州的大埔為人文的中心。即就晚明各忠逸文人而論,如寧化李世熊、雷羽上,上杭劉坊,寧都易堂三魏,永安鍾丁先,大埔楊開、王興、郭輔,皆足以表現客家固有的種族思想。降及清代,客家的文物中心,漸由汀韶惠各州,而移於嘉應及大埔二地。”大埔人文地位之重可見一斑。

據史料考證,從宋朝至清朝,大埔科舉中榜代不乏人。大埔洲都人張昌裔於北宋宣和六年中進士,大埔洲都人張雷於南宋嘉定七年中進士……明代“父子兩進士”(饒相、饒與齡),清朝“一腹三翰院”(楊纘緒、楊黼時、楊演時)。

迄至近現代,大埔更是人才輩出,群星燦爛。外交家何如璋,才女範荑香,實業家張弼士,教育家鄒魯,科學家鄭度、饒芳權,慈善家田家炳、姚永芳等,文學藝術家更是舉不勝舉,讓人不禁為大埔厚重的人文歷史積澱所歎服。

據不完全統計,唐宋以來,大埔一共走出了翰林15人,進士59人,舉人298人;民國時期至今,大埔一共出了國共兩黨的將軍有121名。現當代這裡曾出過兩院院士5人。

“長期以來,大埔客家人無論固守本土、辛勤耕耘,還是向外發展、反哺家鄉,都在為‘大埔家底’添磚加瓦,造就大埔客家人共有的人文財富。”大埔縣長壽文化研究會會長袁光明說。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大埔客家人在縣內、國內其他地方、海外各有約50萬人口。

“大埔是‘3個50萬’財富的湧出之地,對近現代歷史產生了積極影響,在漢民族各支系中,這方面雖然難以進行類比,大埔客家人未必是獨佔鰲頭,但起碼數得上優秀。人才是人文財富中最寶貴的,也是大埔今後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袁光明說。

群賢蔚起

“一腹三翰院”“一門九清華”等佳話經久流傳

舊時大埔一直流傳一句俗語——“三樣錢不能少。”其中就包含讀書的錢。大埔縣歷來重視教育,舊時賣糧田供給子弟讀書的風氣很普遍。

明嘉靖五年,大埔縣屬潮州府管轄。“當時民間有‘大埔不認潮’的說法,僅從科甲方面說是大埔客家人不自卑,敢於超越潮人。可見過去科舉時代,大埔文風之盛。”袁光明說,明萬曆三十八年,在大埔老縣城茶陽鎮豎起的“父子進士”牌坊,就是大埔文教初步繁榮的一個標誌。此時大埔已有了書院。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據《大埔客家源流》記載,起於明代的良好文教勢頭並未因改朝換代而遭受大的波折,在清代也得到進一步提速。除書院、官學、義學外,各地紛紛辦私塾,“一腹三翰院”“同科五進士”等美談佳話轟動一時。

清末,廢科舉,設學堂,再到民國時期,辦學之風已遍及全縣。“過去大埔縣內教育事業非常發達,各鄉村除了鄉立的公學之外,差不多每姓都有族立的小學,這鄉立和族立的學校,是每鄉每族的文化中心。”袁光明說。

崇文重教之風為大埔孕育了不少名人志士,其中鄒魯就是大埔客家後代讀書成才的典範。

滾滾汀江水,蔥蔥天印山。大埔縣舊縣城茶陽古鎮屹立其間,鄒魯誕生、成長於此地。鄒魯的母親很重視督促、培養其刻苦學習精神。空閒之際,從不帶他到人多的地方看熱鬧,而是領其前往住宅隔壁孔廟玩耍。平日,那裡人跡罕至,鄒魯的母親便娓娓訴說自己所知的聖賢豪傑故事,告誡兒子應當志存高遠,敦品勤學。正如千千萬萬的客家婦女一樣,鄒魯的母親堅守貧寒、含辛茹苦地教育孩子讀書,鄒魯終成經世致用的棟樑之材。

鄒魯一生,先後創辦過大埔縣樂群中學(大埔中學前身)、潮嘉師範學堂及中山大學,並兩任中大校長,時人稱之“詩書畫三絕”,他也是中國國民黨元老、辛亥革命功臣、民國時期的傑出教育家。

此外,在客家地區崇文重教的大氣候下,“父子雙進士”“一腹三翰院”“一門兩總理”“一家三將軍”“一期四主席”“一縣五院士”“一門九清華”等人文佳話不勝枚舉,可謂群賢蔚起,鑄就了當地的動人傳奇。“這與當地的環境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傳統以及家風教育有著緊密的關係。”肖文評說。

如今,在大埔縣昔日的老縣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茶陽鎮,父子進士石牌坊莊重古樸、氣勢不凡。與牌坊相對應的是大埔中學,每天上下學時學生們都要從這進士牌坊穿過,朗朗讀書聲,延續著大埔縣祖輩們的願望,不斷激勵後人續寫大埔更加燦爛的人文篇章。

文脈傳承

興教助學蔚然成風 每個鄉鎮都有田家炳捐建的學校

達則兼濟天下。“近年來,大埔在社會經濟發展、教育事業、交通水利、城鄉面貌、民生福祉等取得了長足發展,這與廣大海內外鄉賢的支持和努力是分不開的。”袁光明說。

客家先民從中原南遷而來,經歷五次大遷徙,從北往南,穿山向海。到了異國他鄉,吃苦耐勞的客家人闖出一片天地者不在少數。待功成名就之時,也不忘回報家鄉,在家鄉投資助學,在普及教育的同時,帶來了現代化教育,讓梅州的學子們開拓眼界。

"

“千家弦誦和潺湲,萬戶芸窗對翠微。”

大埔,舊稱萬川,因群山環繞,溪流眾多而得名。河流兩岸群峰對峙,谷底三江匯流,靈山秀水誕生了嶺南的人文秀區。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大埔客家人傳承了中原漢人崇文重教的傳統,千百年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唐宋以來,大埔一共走出了翰林15人,進士59人,舉人298人。“一腹三翰院”“一門兩總理”“一家三將軍”“一期四主席”“一縣五院士”“一門九清華”等人文佳話不勝枚舉。

時至近代,大埔又走出了眾多影響中國和世界歷史進程的人物:外交家何如璋,實業家張弼士,科學家鄭度、饒芳權,慈善家田家炳、姚永芳等,文學藝術家更是舉不勝舉,他們成為了今天大埔人的驕傲與榮光。

文風鼎盛

民國至今走出將軍121名 當代兩院院士5名

經歷時光洗禮而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築,蜿蜓曲折宛如迷宮般的鵝卵石路,別具風格的客家民俗文化景觀……走進大埔縣百侯鎮,如同進入了一座巨大的客家建築、民俗博物館。漫步其中,一幅幅頗具客家風情的畫卷讓人目不暇接。

百侯鎮舊稱“白堠”,清康熙年間,當地進士楊之徐取“白堠轄地,出百位諸侯”之寄意,提議將“白堠”改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

古往今來,百侯鎮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提起當地流傳的“同堂七魁”“同榜三進士”“一腹三翰院”等佳話,幾乎每個村民都能娓娓道來。

“百侯鎮是大埔縣人才輩出的寫照,自明代以來,大埔便是人文蔚起的地方。大埔客家人傳承了中原漢人崇文重教的傳統,重視人才培養,所以文風鼎盛,英才輩出。”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長肖文評說。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記載:“按客家人文的中心,每隨時代的變遷而異其地域,趙宋一代,當以汀州八屬及韶州各屬為其代表,知名人物如長汀鄒應龍、楊方,寧化雷觀等,皆足以代表客人一部分的精神。朱明一代,則以惠汀各屬,及贛南各客家住地,以及潮州的大埔為人文的中心。即就晚明各忠逸文人而論,如寧化李世熊、雷羽上,上杭劉坊,寧都易堂三魏,永安鍾丁先,大埔楊開、王興、郭輔,皆足以表現客家固有的種族思想。降及清代,客家的文物中心,漸由汀韶惠各州,而移於嘉應及大埔二地。”大埔人文地位之重可見一斑。

據史料考證,從宋朝至清朝,大埔科舉中榜代不乏人。大埔洲都人張昌裔於北宋宣和六年中進士,大埔洲都人張雷於南宋嘉定七年中進士……明代“父子兩進士”(饒相、饒與齡),清朝“一腹三翰院”(楊纘緒、楊黼時、楊演時)。

迄至近現代,大埔更是人才輩出,群星燦爛。外交家何如璋,才女範荑香,實業家張弼士,教育家鄒魯,科學家鄭度、饒芳權,慈善家田家炳、姚永芳等,文學藝術家更是舉不勝舉,讓人不禁為大埔厚重的人文歷史積澱所歎服。

據不完全統計,唐宋以來,大埔一共走出了翰林15人,進士59人,舉人298人;民國時期至今,大埔一共出了國共兩黨的將軍有121名。現當代這裡曾出過兩院院士5人。

“長期以來,大埔客家人無論固守本土、辛勤耕耘,還是向外發展、反哺家鄉,都在為‘大埔家底’添磚加瓦,造就大埔客家人共有的人文財富。”大埔縣長壽文化研究會會長袁光明說。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大埔客家人在縣內、國內其他地方、海外各有約50萬人口。

“大埔是‘3個50萬’財富的湧出之地,對近現代歷史產生了積極影響,在漢民族各支系中,這方面雖然難以進行類比,大埔客家人未必是獨佔鰲頭,但起碼數得上優秀。人才是人文財富中最寶貴的,也是大埔今後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袁光明說。

群賢蔚起

“一腹三翰院”“一門九清華”等佳話經久流傳

舊時大埔一直流傳一句俗語——“三樣錢不能少。”其中就包含讀書的錢。大埔縣歷來重視教育,舊時賣糧田供給子弟讀書的風氣很普遍。

明嘉靖五年,大埔縣屬潮州府管轄。“當時民間有‘大埔不認潮’的說法,僅從科甲方面說是大埔客家人不自卑,敢於超越潮人。可見過去科舉時代,大埔文風之盛。”袁光明說,明萬曆三十八年,在大埔老縣城茶陽鎮豎起的“父子進士”牌坊,就是大埔文教初步繁榮的一個標誌。此時大埔已有了書院。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據《大埔客家源流》記載,起於明代的良好文教勢頭並未因改朝換代而遭受大的波折,在清代也得到進一步提速。除書院、官學、義學外,各地紛紛辦私塾,“一腹三翰院”“同科五進士”等美談佳話轟動一時。

清末,廢科舉,設學堂,再到民國時期,辦學之風已遍及全縣。“過去大埔縣內教育事業非常發達,各鄉村除了鄉立的公學之外,差不多每姓都有族立的小學,這鄉立和族立的學校,是每鄉每族的文化中心。”袁光明說。

崇文重教之風為大埔孕育了不少名人志士,其中鄒魯就是大埔客家後代讀書成才的典範。

滾滾汀江水,蔥蔥天印山。大埔縣舊縣城茶陽古鎮屹立其間,鄒魯誕生、成長於此地。鄒魯的母親很重視督促、培養其刻苦學習精神。空閒之際,從不帶他到人多的地方看熱鬧,而是領其前往住宅隔壁孔廟玩耍。平日,那裡人跡罕至,鄒魯的母親便娓娓訴說自己所知的聖賢豪傑故事,告誡兒子應當志存高遠,敦品勤學。正如千千萬萬的客家婦女一樣,鄒魯的母親堅守貧寒、含辛茹苦地教育孩子讀書,鄒魯終成經世致用的棟樑之材。

鄒魯一生,先後創辦過大埔縣樂群中學(大埔中學前身)、潮嘉師範學堂及中山大學,並兩任中大校長,時人稱之“詩書畫三絕”,他也是中國國民黨元老、辛亥革命功臣、民國時期的傑出教育家。

此外,在客家地區崇文重教的大氣候下,“父子雙進士”“一腹三翰院”“一門兩總理”“一家三將軍”“一期四主席”“一縣五院士”“一門九清華”等人文佳話不勝枚舉,可謂群賢蔚起,鑄就了當地的動人傳奇。“這與當地的環境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傳統以及家風教育有著緊密的關係。”肖文評說。

如今,在大埔縣昔日的老縣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茶陽鎮,父子進士石牌坊莊重古樸、氣勢不凡。與牌坊相對應的是大埔中學,每天上下學時學生們都要從這進士牌坊穿過,朗朗讀書聲,延續著大埔縣祖輩們的願望,不斷激勵後人續寫大埔更加燦爛的人文篇章。

文脈傳承

興教助學蔚然成風 每個鄉鎮都有田家炳捐建的學校

達則兼濟天下。“近年來,大埔在社會經濟發展、教育事業、交通水利、城鄉面貌、民生福祉等取得了長足發展,這與廣大海內外鄉賢的支持和努力是分不開的。”袁光明說。

客家先民從中原南遷而來,經歷五次大遷徙,從北往南,穿山向海。到了異國他鄉,吃苦耐勞的客家人闖出一片天地者不在少數。待功成名就之時,也不忘回報家鄉,在家鄉投資助學,在普及教育的同時,帶來了現代化教育,讓梅州的學子們開拓眼界。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其中出生於大埔縣高陂鎮銀灘村的慈善家田家炳就是其中的楷模。田家炳18歲起不辭艱苦,先後輾轉越南、印尼、香港等地艱辛創業,憑著堅毅精神和辛勤耕耘,創辦化工企業,成為業界翹楚。1982年,田家炳在香港創立田家炳基金會,以“回饋社會、貢獻國家”為宗旨,致力捐辦社會公益事業,尤重教育。

改革開放後,田家炳做的第一件事是建設家鄉。從田家炳大橋開始,他接連捐資興辦各類有益民生的工程,創辦醫院、電視臺、電視廣播中心、少年宮、婦幼中心、輪渡碼頭、水電站等民生項目,捐助幼兒所、小學、初中、高中、職業學校、衛生學校、電視大學等學校。

“在大埔,每一個鄉鎮都有一所田家炳中學。”袁光明說,僅在家鄉大埔,田家炳就捐資近3億元,捐建中學11所、小學22所、幼兒園3所、橋樑128座、道路6條,還有醫院等。

據統計,田家炳已累計捐資超過10億港元用於內地的教育、醫療、交通等公益事業,其中教育所佔的比例高達90%。他還捐出了自己名下80%的資產。“中國的希望在教育。”這是田家炳先生最常講的一句話。

如今,在田家炳先生等老一輩僑領的影響下,大埔不斷湧現出新時代傑出鄉賢,始終關注、鼎力支持家鄉公益事業建設,並帶動更多海內外鄉賢加入公益隊伍,為家鄉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近期梅州召開全市教育大會,聽聞梅州鼓勵有條件的鎮籌辦教育基金後,大埔鄉賢鄧振龍立馬錶示響應號召,支持家鄉教育,即刻認捐1000萬元支持大埔縣桃源鎮成立教育基金會。受田家炳的影響,鄧振龍等傑出鄉賢也一直以田老先生為學習的榜樣,學習田老先生一生傾情教育、回饋家鄉、回報社會。

“他們的經歷雖各不相同,但他們的精神卻有驚人相似之處:體現了客家人的勤學堅定,家國情深的偉大情懷。”肖文評說。

這在大埔籍院士中也有很好的體現。2016年,從大埔縣茶陽鎮走出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饒芳權與廣東鴻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共建院士工作站協議,這也是梅州首個院士工作站,饒芳權院士及其團隊運用實用性研究成果,來提升梅州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梅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創新發展提供新的強大動力。

"

“千家弦誦和潺湲,萬戶芸窗對翠微。”

大埔,舊稱萬川,因群山環繞,溪流眾多而得名。河流兩岸群峰對峙,谷底三江匯流,靈山秀水誕生了嶺南的人文秀區。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大埔客家人傳承了中原漢人崇文重教的傳統,千百年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唐宋以來,大埔一共走出了翰林15人,進士59人,舉人298人。“一腹三翰院”“一門兩總理”“一家三將軍”“一期四主席”“一縣五院士”“一門九清華”等人文佳話不勝枚舉。

時至近代,大埔又走出了眾多影響中國和世界歷史進程的人物:外交家何如璋,實業家張弼士,科學家鄭度、饒芳權,慈善家田家炳、姚永芳等,文學藝術家更是舉不勝舉,他們成為了今天大埔人的驕傲與榮光。

文風鼎盛

民國至今走出將軍121名 當代兩院院士5名

經歷時光洗禮而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築,蜿蜓曲折宛如迷宮般的鵝卵石路,別具風格的客家民俗文化景觀……走進大埔縣百侯鎮,如同進入了一座巨大的客家建築、民俗博物館。漫步其中,一幅幅頗具客家風情的畫卷讓人目不暇接。

百侯鎮舊稱“白堠”,清康熙年間,當地進士楊之徐取“白堠轄地,出百位諸侯”之寄意,提議將“白堠”改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

古往今來,百侯鎮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提起當地流傳的“同堂七魁”“同榜三進士”“一腹三翰院”等佳話,幾乎每個村民都能娓娓道來。

“百侯鎮是大埔縣人才輩出的寫照,自明代以來,大埔便是人文蔚起的地方。大埔客家人傳承了中原漢人崇文重教的傳統,重視人才培養,所以文風鼎盛,英才輩出。”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長肖文評說。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記載:“按客家人文的中心,每隨時代的變遷而異其地域,趙宋一代,當以汀州八屬及韶州各屬為其代表,知名人物如長汀鄒應龍、楊方,寧化雷觀等,皆足以代表客人一部分的精神。朱明一代,則以惠汀各屬,及贛南各客家住地,以及潮州的大埔為人文的中心。即就晚明各忠逸文人而論,如寧化李世熊、雷羽上,上杭劉坊,寧都易堂三魏,永安鍾丁先,大埔楊開、王興、郭輔,皆足以表現客家固有的種族思想。降及清代,客家的文物中心,漸由汀韶惠各州,而移於嘉應及大埔二地。”大埔人文地位之重可見一斑。

據史料考證,從宋朝至清朝,大埔科舉中榜代不乏人。大埔洲都人張昌裔於北宋宣和六年中進士,大埔洲都人張雷於南宋嘉定七年中進士……明代“父子兩進士”(饒相、饒與齡),清朝“一腹三翰院”(楊纘緒、楊黼時、楊演時)。

迄至近現代,大埔更是人才輩出,群星燦爛。外交家何如璋,才女範荑香,實業家張弼士,教育家鄒魯,科學家鄭度、饒芳權,慈善家田家炳、姚永芳等,文學藝術家更是舉不勝舉,讓人不禁為大埔厚重的人文歷史積澱所歎服。

據不完全統計,唐宋以來,大埔一共走出了翰林15人,進士59人,舉人298人;民國時期至今,大埔一共出了國共兩黨的將軍有121名。現當代這裡曾出過兩院院士5人。

“長期以來,大埔客家人無論固守本土、辛勤耕耘,還是向外發展、反哺家鄉,都在為‘大埔家底’添磚加瓦,造就大埔客家人共有的人文財富。”大埔縣長壽文化研究會會長袁光明說。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大埔客家人在縣內、國內其他地方、海外各有約50萬人口。

“大埔是‘3個50萬’財富的湧出之地,對近現代歷史產生了積極影響,在漢民族各支系中,這方面雖然難以進行類比,大埔客家人未必是獨佔鰲頭,但起碼數得上優秀。人才是人文財富中最寶貴的,也是大埔今後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袁光明說。

群賢蔚起

“一腹三翰院”“一門九清華”等佳話經久流傳

舊時大埔一直流傳一句俗語——“三樣錢不能少。”其中就包含讀書的錢。大埔縣歷來重視教育,舊時賣糧田供給子弟讀書的風氣很普遍。

明嘉靖五年,大埔縣屬潮州府管轄。“當時民間有‘大埔不認潮’的說法,僅從科甲方面說是大埔客家人不自卑,敢於超越潮人。可見過去科舉時代,大埔文風之盛。”袁光明說,明萬曆三十八年,在大埔老縣城茶陽鎮豎起的“父子進士”牌坊,就是大埔文教初步繁榮的一個標誌。此時大埔已有了書院。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據《大埔客家源流》記載,起於明代的良好文教勢頭並未因改朝換代而遭受大的波折,在清代也得到進一步提速。除書院、官學、義學外,各地紛紛辦私塾,“一腹三翰院”“同科五進士”等美談佳話轟動一時。

清末,廢科舉,設學堂,再到民國時期,辦學之風已遍及全縣。“過去大埔縣內教育事業非常發達,各鄉村除了鄉立的公學之外,差不多每姓都有族立的小學,這鄉立和族立的學校,是每鄉每族的文化中心。”袁光明說。

崇文重教之風為大埔孕育了不少名人志士,其中鄒魯就是大埔客家後代讀書成才的典範。

滾滾汀江水,蔥蔥天印山。大埔縣舊縣城茶陽古鎮屹立其間,鄒魯誕生、成長於此地。鄒魯的母親很重視督促、培養其刻苦學習精神。空閒之際,從不帶他到人多的地方看熱鬧,而是領其前往住宅隔壁孔廟玩耍。平日,那裡人跡罕至,鄒魯的母親便娓娓訴說自己所知的聖賢豪傑故事,告誡兒子應當志存高遠,敦品勤學。正如千千萬萬的客家婦女一樣,鄒魯的母親堅守貧寒、含辛茹苦地教育孩子讀書,鄒魯終成經世致用的棟樑之材。

鄒魯一生,先後創辦過大埔縣樂群中學(大埔中學前身)、潮嘉師範學堂及中山大學,並兩任中大校長,時人稱之“詩書畫三絕”,他也是中國國民黨元老、辛亥革命功臣、民國時期的傑出教育家。

此外,在客家地區崇文重教的大氣候下,“父子雙進士”“一腹三翰院”“一門兩總理”“一家三將軍”“一期四主席”“一縣五院士”“一門九清華”等人文佳話不勝枚舉,可謂群賢蔚起,鑄就了當地的動人傳奇。“這與當地的環境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傳統以及家風教育有著緊密的關係。”肖文評說。

如今,在大埔縣昔日的老縣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茶陽鎮,父子進士石牌坊莊重古樸、氣勢不凡。與牌坊相對應的是大埔中學,每天上下學時學生們都要從這進士牌坊穿過,朗朗讀書聲,延續著大埔縣祖輩們的願望,不斷激勵後人續寫大埔更加燦爛的人文篇章。

文脈傳承

興教助學蔚然成風 每個鄉鎮都有田家炳捐建的學校

達則兼濟天下。“近年來,大埔在社會經濟發展、教育事業、交通水利、城鄉面貌、民生福祉等取得了長足發展,這與廣大海內外鄉賢的支持和努力是分不開的。”袁光明說。

客家先民從中原南遷而來,經歷五次大遷徙,從北往南,穿山向海。到了異國他鄉,吃苦耐勞的客家人闖出一片天地者不在少數。待功成名就之時,也不忘回報家鄉,在家鄉投資助學,在普及教育的同時,帶來了現代化教育,讓梅州的學子們開拓眼界。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其中出生於大埔縣高陂鎮銀灘村的慈善家田家炳就是其中的楷模。田家炳18歲起不辭艱苦,先後輾轉越南、印尼、香港等地艱辛創業,憑著堅毅精神和辛勤耕耘,創辦化工企業,成為業界翹楚。1982年,田家炳在香港創立田家炳基金會,以“回饋社會、貢獻國家”為宗旨,致力捐辦社會公益事業,尤重教育。

改革開放後,田家炳做的第一件事是建設家鄉。從田家炳大橋開始,他接連捐資興辦各類有益民生的工程,創辦醫院、電視臺、電視廣播中心、少年宮、婦幼中心、輪渡碼頭、水電站等民生項目,捐助幼兒所、小學、初中、高中、職業學校、衛生學校、電視大學等學校。

“在大埔,每一個鄉鎮都有一所田家炳中學。”袁光明說,僅在家鄉大埔,田家炳就捐資近3億元,捐建中學11所、小學22所、幼兒園3所、橋樑128座、道路6條,還有醫院等。

據統計,田家炳已累計捐資超過10億港元用於內地的教育、醫療、交通等公益事業,其中教育所佔的比例高達90%。他還捐出了自己名下80%的資產。“中國的希望在教育。”這是田家炳先生最常講的一句話。

如今,在田家炳先生等老一輩僑領的影響下,大埔不斷湧現出新時代傑出鄉賢,始終關注、鼎力支持家鄉公益事業建設,並帶動更多海內外鄉賢加入公益隊伍,為家鄉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近期梅州召開全市教育大會,聽聞梅州鼓勵有條件的鎮籌辦教育基金後,大埔鄉賢鄧振龍立馬錶示響應號召,支持家鄉教育,即刻認捐1000萬元支持大埔縣桃源鎮成立教育基金會。受田家炳的影響,鄧振龍等傑出鄉賢也一直以田老先生為學習的榜樣,學習田老先生一生傾情教育、回饋家鄉、回報社會。

“他們的經歷雖各不相同,但他們的精神卻有驚人相似之處:體現了客家人的勤學堅定,家國情深的偉大情懷。”肖文評說。

這在大埔籍院士中也有很好的體現。2016年,從大埔縣茶陽鎮走出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饒芳權與廣東鴻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共建院士工作站協議,這也是梅州首個院士工作站,饒芳權院士及其團隊運用實用性研究成果,來提升梅州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梅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創新發展提供新的強大動力。

人文客都·大埔|萬川出萬千巨才,人文鼎盛耀嶺南

◎相關

大埔人文佳話

明清以來,大埔科第蟬聯,人文鼎盛,是潮屬諸縣中佼佼者。新學興起以後,大埔客家人更是崇尚科學知識,重視人才培養,文風愈熾,英才迭出。“一腹三翰院”“父子雙進士”“一門兩總理”“一期四主席”“一門九清華”的美談至今傳頌不衰。

【一腹三翰院】

楊之徐是清乾隆年間轟動江南遠播海內外“一腹三翰林”的父親。

楊之徐有七子,楊之徐與繼妣饒氏生三子:五子楊纘緒、六子楊黼時、七子楊演時均是翰林,故被稱為“一腹三翰林”。

【父子雙進士】

“父子進士”顧名思義,即父親、兒子都是進士。父親饒相,廣東大埔縣茶陽鎮人,明代嘉靖十四年中進士,授予中書舍人,外任於雲貴。

饒相的長子饒與齡,明萬曆十七年中進士,曾試政都察院。

為了表彰饒相和饒與齡,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在茶陽鎮學前街興建了“父子進士”石牌坊。

【一門兩總理】

李光耀,祖籍中國廣東省大埔縣黨溪鄉,被尊為新加坡的“國父”,曾擔任新加坡總理31年、內閣職務52年,推動新加坡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李顯龍,李光耀之子,新加坡政府總理、人民行動黨祕書長,祖籍廣東大埔縣。

【一期四主席】

1945年,大埔同時出了四位省主席,分別是:廣東省主席羅卓英、熱河省主席範漢傑、湖南省主席吳奇偉、安東省主席趙公武。

【一門九清華】

素有“梅花姓氏”之稱的三河壩匯城村,陳姓算是一家大姓。而陳氏宗祠“光遠堂”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因此被當地人所欽羨,其中尤以陳明紹“一門九清華”而聲名遠播。

陳明紹和夫人及子孫三代10人,除一個孫媳就讀北京舞蹈學院研究生外,其餘9人均畢業於清華大學,而且都卓有成就。其中陳明紹的兒子陳虎畢業於清華大學,曾任北京機械工業學院院長、教授,如今已退休;兒媳婦葛德玉也是清華學子,在北京聯和大學商務學院任教授;女兒陳安和女婿均畢業於清華,後以訪問學者身份從北京工業大學赴美,如今留在美國。孫輩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其大孫子陳凡是清華大學1991屆畢業生,現任職中非銀行,其妻宋曄系清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小孫子陳鷹1993年清華大學土木系建築管理專業高材生,現任職於華潤集團戰略管理部。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馬吉池

【攝影】何森垚

【通訊員】劉招迎 羅文燕

【作者】 馬吉池;何森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