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亮亮就是被確診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學生,儘管學習不錯平日裡的表現尚可,但是亮亮卻始終難以融入校園生活,不遵守紀律,最終因為各種問題連續遭到11所學校勒令退學。無法重返校園正常學習生活的他急需治療來改善自閉症的狀況。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亮亮就是被確診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學生,儘管學習不錯平日裡的表現尚可,但是亮亮卻始終難以融入校園生活,不遵守紀律,最終因為各種問題連續遭到11所學校勒令退學。無法重返校園正常學習生活的他急需治療來改善自閉症的狀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

對自閉症的研究發展至今,阿斯伯格綜合徵早已不再是什麼新鮮詞彙,這個被一些人稱為天才病的病徵曾出現在不少世界名人身上。

根據研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有可能患有此病。因為“天才病”這一稱呼,不少家長對孩子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都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小期待,而類似的看法會讓孩子錯過了早期的培養和引導,從而加重自閉症的情況。

阿斯伯格綜合徵在新生兒的發病率是0.7%、嬰幼兒期是1%―1.2%,相比之下嬰幼兒時期的患病率更高,所以這類病徵並非全是先天導致。

那麼具體的,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病因又有哪些呢?

1. 腦傷

產婦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窘迫性流產等會造成胎中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健全,另外早產、新生兒腦傷、嬰兒感染、腦膜炎等都會造成腦部傷害,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誘因。

2. 環境和信息汙染

認知中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是“現代病”的一種,造成兒童患病的原因之一可能在於環境和信息汙染。當潛意識裡對信息排斥和對人際交流感到厭倦,這類情況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亮亮就是被確診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學生,儘管學習不錯平日裡的表現尚可,但是亮亮卻始終難以融入校園生活,不遵守紀律,最終因為各種問題連續遭到11所學校勒令退學。無法重返校園正常學習生活的他急需治療來改善自閉症的狀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

對自閉症的研究發展至今,阿斯伯格綜合徵早已不再是什麼新鮮詞彙,這個被一些人稱為天才病的病徵曾出現在不少世界名人身上。

根據研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有可能患有此病。因為“天才病”這一稱呼,不少家長對孩子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都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小期待,而類似的看法會讓孩子錯過了早期的培養和引導,從而加重自閉症的情況。

阿斯伯格綜合徵在新生兒的發病率是0.7%、嬰幼兒期是1%―1.2%,相比之下嬰幼兒時期的患病率更高,所以這類病徵並非全是先天導致。

那麼具體的,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病因又有哪些呢?

1. 腦傷

產婦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窘迫性流產等會造成胎中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健全,另外早產、新生兒腦傷、嬰兒感染、腦膜炎等都會造成腦部傷害,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誘因。

2. 環境和信息汙染

認知中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是“現代病”的一種,造成兒童患病的原因之一可能在於環境和信息汙染。當潛意識裡對信息排斥和對人際交流感到厭倦,這類情況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免疫功能異常

免疫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嬰幼兒免疫功能缺陷會出現許多的問題,當嬰幼兒處於免疫缺失狀態,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數量減少,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據研究,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者自身免疫力普遍比同齡的正常兒童要低下,體質表現較差。

4. 緊張的家庭氛圍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和家庭因素不無關係,家長忙於工作,缺少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缺乏耐心、表現急躁等都可能成為誘因,這些情緒影響到孩子會讓他們對社交產生負面的看法。

5. 神經遞質因素

神經遞質和兒童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阿斯伯格綜合徵患病者而言,中樞神經中的5羥色胺和多巴胺活性不高。異常的神經遞質表現會讓患病嬰幼兒無法正常和周圍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另外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語言障礙,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極力和對方錯開目光,放在家長眼中“不自信”的表現可能就是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徵兆。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亮亮就是被確診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學生,儘管學習不錯平日裡的表現尚可,但是亮亮卻始終難以融入校園生活,不遵守紀律,最終因為各種問題連續遭到11所學校勒令退學。無法重返校園正常學習生活的他急需治療來改善自閉症的狀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

對自閉症的研究發展至今,阿斯伯格綜合徵早已不再是什麼新鮮詞彙,這個被一些人稱為天才病的病徵曾出現在不少世界名人身上。

根據研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有可能患有此病。因為“天才病”這一稱呼,不少家長對孩子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都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小期待,而類似的看法會讓孩子錯過了早期的培養和引導,從而加重自閉症的情況。

阿斯伯格綜合徵在新生兒的發病率是0.7%、嬰幼兒期是1%―1.2%,相比之下嬰幼兒時期的患病率更高,所以這類病徵並非全是先天導致。

那麼具體的,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病因又有哪些呢?

1. 腦傷

產婦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窘迫性流產等會造成胎中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健全,另外早產、新生兒腦傷、嬰兒感染、腦膜炎等都會造成腦部傷害,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誘因。

2. 環境和信息汙染

認知中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是“現代病”的一種,造成兒童患病的原因之一可能在於環境和信息汙染。當潛意識裡對信息排斥和對人際交流感到厭倦,這類情況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免疫功能異常

免疫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嬰幼兒免疫功能缺陷會出現許多的問題,當嬰幼兒處於免疫缺失狀態,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數量減少,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據研究,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者自身免疫力普遍比同齡的正常兒童要低下,體質表現較差。

4. 緊張的家庭氛圍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和家庭因素不無關係,家長忙於工作,缺少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缺乏耐心、表現急躁等都可能成為誘因,這些情緒影響到孩子會讓他們對社交產生負面的看法。

5. 神經遞質因素

神經遞質和兒童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阿斯伯格綜合徵患病者而言,中樞神經中的5羥色胺和多巴胺活性不高。異常的神經遞質表現會讓患病嬰幼兒無法正常和周圍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另外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語言障礙,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極力和對方錯開目光,放在家長眼中“不自信”的表現可能就是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徵兆。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表現症狀

阿斯伯格綜合徵作為自閉症的一種,在臨床表現上也大多與“孤獨”掛鉤,交往障礙,感情上的缺失,語言單調等都是病徵伴隨表現。

1、社交缺陷,情感認知遲鈍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並非不願與人交流,而是他們在情感認知上比常人遲緩,在待人接物上無法做好

察言觀色、人情世故等對這類患病者而言都是老大難的問題,對交往的概念他們會以一種近乎公式化的方式來理解,刻板的相處模式,公式化的行為往往不適應於實際交往,認知上的偏差會讓他們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從而慢慢地從正常的社交圈中被分化開來。

2. 語言障礙,交流更像是信息交換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在語言交流上存在巨大問題,雖然不像孤獨症患者一樣只有隻言片語的單調,但是不合時宜的情況時常出現。

在這類患者的觀念中,交流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故而不合時宜,自說自話的情況時有發生。

對外表現上語言的表達缺乏交互性,無法明確話題下的交流,患者更多地會把內心的想法和需求抒發而不顧及其他人,獨白式的話語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疏離感也多是由此而來的。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亮亮就是被確診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學生,儘管學習不錯平日裡的表現尚可,但是亮亮卻始終難以融入校園生活,不遵守紀律,最終因為各種問題連續遭到11所學校勒令退學。無法重返校園正常學習生活的他急需治療來改善自閉症的狀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

對自閉症的研究發展至今,阿斯伯格綜合徵早已不再是什麼新鮮詞彙,這個被一些人稱為天才病的病徵曾出現在不少世界名人身上。

根據研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有可能患有此病。因為“天才病”這一稱呼,不少家長對孩子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都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小期待,而類似的看法會讓孩子錯過了早期的培養和引導,從而加重自閉症的情況。

阿斯伯格綜合徵在新生兒的發病率是0.7%、嬰幼兒期是1%―1.2%,相比之下嬰幼兒時期的患病率更高,所以這類病徵並非全是先天導致。

那麼具體的,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病因又有哪些呢?

1. 腦傷

產婦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窘迫性流產等會造成胎中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健全,另外早產、新生兒腦傷、嬰兒感染、腦膜炎等都會造成腦部傷害,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誘因。

2. 環境和信息汙染

認知中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是“現代病”的一種,造成兒童患病的原因之一可能在於環境和信息汙染。當潛意識裡對信息排斥和對人際交流感到厭倦,這類情況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免疫功能異常

免疫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嬰幼兒免疫功能缺陷會出現許多的問題,當嬰幼兒處於免疫缺失狀態,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數量減少,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據研究,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者自身免疫力普遍比同齡的正常兒童要低下,體質表現較差。

4. 緊張的家庭氛圍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和家庭因素不無關係,家長忙於工作,缺少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缺乏耐心、表現急躁等都可能成為誘因,這些情緒影響到孩子會讓他們對社交產生負面的看法。

5. 神經遞質因素

神經遞質和兒童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阿斯伯格綜合徵患病者而言,中樞神經中的5羥色胺和多巴胺活性不高。異常的神經遞質表現會讓患病嬰幼兒無法正常和周圍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另外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語言障礙,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極力和對方錯開目光,放在家長眼中“不自信”的表現可能就是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徵兆。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表現症狀

阿斯伯格綜合徵作為自閉症的一種,在臨床表現上也大多與“孤獨”掛鉤,交往障礙,感情上的缺失,語言單調等都是病徵伴隨表現。

1、社交缺陷,情感認知遲鈍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並非不願與人交流,而是他們在情感認知上比常人遲緩,在待人接物上無法做好

察言觀色、人情世故等對這類患病者而言都是老大難的問題,對交往的概念他們會以一種近乎公式化的方式來理解,刻板的相處模式,公式化的行為往往不適應於實際交往,認知上的偏差會讓他們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從而慢慢地從正常的社交圈中被分化開來。

2. 語言障礙,交流更像是信息交換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在語言交流上存在巨大問題,雖然不像孤獨症患者一樣只有隻言片語的單調,但是不合時宜的情況時常出現。

在這類患者的觀念中,交流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故而不合時宜,自說自話的情況時有發生。

對外表現上語言的表達缺乏交互性,無法明確話題下的交流,患者更多地會把內心的想法和需求抒發而不顧及其他人,獨白式的話語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疏離感也多是由此而來的。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運動發育延緩,動作笨拙

根據對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表現觀察,患者的運動技能發展要比同齡人落後一截,比如接球、學騎自行車等都要後人一步。

肢體表現不夠靈活,協調能力弱,給家長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孩子在運動方面的“天賦”稍顯欠缺,當然通過後天的訓練在運動發育上的遲緩可以得到彌補。

4. 侷限又獨特的興趣

對侷限的興趣擁有極大的熱情,一些看似不同尋常的領域對於一些患者而言擁有極大的吸引力,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更容易投入。

經過不斷的學習、高度集中的專注以及高漲的熱情,這些尋常人不具備的優勢可能會讓他們在這些領域獲得非凡的成就,而這,也是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天才病”的原因之一。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亮亮就是被確診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學生,儘管學習不錯平日裡的表現尚可,但是亮亮卻始終難以融入校園生活,不遵守紀律,最終因為各種問題連續遭到11所學校勒令退學。無法重返校園正常學習生活的他急需治療來改善自閉症的狀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

對自閉症的研究發展至今,阿斯伯格綜合徵早已不再是什麼新鮮詞彙,這個被一些人稱為天才病的病徵曾出現在不少世界名人身上。

根據研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有可能患有此病。因為“天才病”這一稱呼,不少家長對孩子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都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小期待,而類似的看法會讓孩子錯過了早期的培養和引導,從而加重自閉症的情況。

阿斯伯格綜合徵在新生兒的發病率是0.7%、嬰幼兒期是1%―1.2%,相比之下嬰幼兒時期的患病率更高,所以這類病徵並非全是先天導致。

那麼具體的,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病因又有哪些呢?

1. 腦傷

產婦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窘迫性流產等會造成胎中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健全,另外早產、新生兒腦傷、嬰兒感染、腦膜炎等都會造成腦部傷害,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誘因。

2. 環境和信息汙染

認知中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是“現代病”的一種,造成兒童患病的原因之一可能在於環境和信息汙染。當潛意識裡對信息排斥和對人際交流感到厭倦,這類情況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免疫功能異常

免疫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嬰幼兒免疫功能缺陷會出現許多的問題,當嬰幼兒處於免疫缺失狀態,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數量減少,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據研究,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者自身免疫力普遍比同齡的正常兒童要低下,體質表現較差。

4. 緊張的家庭氛圍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和家庭因素不無關係,家長忙於工作,缺少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缺乏耐心、表現急躁等都可能成為誘因,這些情緒影響到孩子會讓他們對社交產生負面的看法。

5. 神經遞質因素

神經遞質和兒童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阿斯伯格綜合徵患病者而言,中樞神經中的5羥色胺和多巴胺活性不高。異常的神經遞質表現會讓患病嬰幼兒無法正常和周圍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另外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語言障礙,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極力和對方錯開目光,放在家長眼中“不自信”的表現可能就是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徵兆。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表現症狀

阿斯伯格綜合徵作為自閉症的一種,在臨床表現上也大多與“孤獨”掛鉤,交往障礙,感情上的缺失,語言單調等都是病徵伴隨表現。

1、社交缺陷,情感認知遲鈍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並非不願與人交流,而是他們在情感認知上比常人遲緩,在待人接物上無法做好

察言觀色、人情世故等對這類患病者而言都是老大難的問題,對交往的概念他們會以一種近乎公式化的方式來理解,刻板的相處模式,公式化的行為往往不適應於實際交往,認知上的偏差會讓他們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從而慢慢地從正常的社交圈中被分化開來。

2. 語言障礙,交流更像是信息交換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在語言交流上存在巨大問題,雖然不像孤獨症患者一樣只有隻言片語的單調,但是不合時宜的情況時常出現。

在這類患者的觀念中,交流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故而不合時宜,自說自話的情況時有發生。

對外表現上語言的表達缺乏交互性,無法明確話題下的交流,患者更多地會把內心的想法和需求抒發而不顧及其他人,獨白式的話語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疏離感也多是由此而來的。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運動發育延緩,動作笨拙

根據對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表現觀察,患者的運動技能發展要比同齡人落後一截,比如接球、學騎自行車等都要後人一步。

肢體表現不夠靈活,協調能力弱,給家長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孩子在運動方面的“天賦”稍顯欠缺,當然通過後天的訓練在運動發育上的遲緩可以得到彌補。

4. 侷限又獨特的興趣

對侷限的興趣擁有極大的熱情,一些看似不同尋常的領域對於一些患者而言擁有極大的吸引力,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更容易投入。

經過不斷的學習、高度集中的專注以及高漲的熱情,這些尋常人不具備的優勢可能會讓他們在這些領域獲得非凡的成就,而這,也是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天才病”的原因之一。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是否擁有天才基因?

不可否認的,縱觀過去確實有不少名人患有這類病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阿斯伯格綜合徵就是所謂的是天才病,實際上,大部分患者的智商都處於正常範疇。

當然和多動症相比,阿斯伯格綜合徵患兒的智商分佈要更極端一些,即智商偏高或偏低的比例更高,當然所謂的比例偏高也只是相較而言,實際上也僅僅只有少數人存在這類極端情況。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亮亮就是被確診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學生,儘管學習不錯平日裡的表現尚可,但是亮亮卻始終難以融入校園生活,不遵守紀律,最終因為各種問題連續遭到11所學校勒令退學。無法重返校園正常學習生活的他急需治療來改善自閉症的狀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

對自閉症的研究發展至今,阿斯伯格綜合徵早已不再是什麼新鮮詞彙,這個被一些人稱為天才病的病徵曾出現在不少世界名人身上。

根據研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有可能患有此病。因為“天才病”這一稱呼,不少家長對孩子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都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小期待,而類似的看法會讓孩子錯過了早期的培養和引導,從而加重自閉症的情況。

阿斯伯格綜合徵在新生兒的發病率是0.7%、嬰幼兒期是1%―1.2%,相比之下嬰幼兒時期的患病率更高,所以這類病徵並非全是先天導致。

那麼具體的,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病因又有哪些呢?

1. 腦傷

產婦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窘迫性流產等會造成胎中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健全,另外早產、新生兒腦傷、嬰兒感染、腦膜炎等都會造成腦部傷害,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誘因。

2. 環境和信息汙染

認知中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是“現代病”的一種,造成兒童患病的原因之一可能在於環境和信息汙染。當潛意識裡對信息排斥和對人際交流感到厭倦,這類情況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免疫功能異常

免疫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嬰幼兒免疫功能缺陷會出現許多的問題,當嬰幼兒處於免疫缺失狀態,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數量減少,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據研究,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者自身免疫力普遍比同齡的正常兒童要低下,體質表現較差。

4. 緊張的家庭氛圍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和家庭因素不無關係,家長忙於工作,缺少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缺乏耐心、表現急躁等都可能成為誘因,這些情緒影響到孩子會讓他們對社交產生負面的看法。

5. 神經遞質因素

神經遞質和兒童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阿斯伯格綜合徵患病者而言,中樞神經中的5羥色胺和多巴胺活性不高。異常的神經遞質表現會讓患病嬰幼兒無法正常和周圍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另外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語言障礙,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極力和對方錯開目光,放在家長眼中“不自信”的表現可能就是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徵兆。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表現症狀

阿斯伯格綜合徵作為自閉症的一種,在臨床表現上也大多與“孤獨”掛鉤,交往障礙,感情上的缺失,語言單調等都是病徵伴隨表現。

1、社交缺陷,情感認知遲鈍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並非不願與人交流,而是他們在情感認知上比常人遲緩,在待人接物上無法做好

察言觀色、人情世故等對這類患病者而言都是老大難的問題,對交往的概念他們會以一種近乎公式化的方式來理解,刻板的相處模式,公式化的行為往往不適應於實際交往,認知上的偏差會讓他們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從而慢慢地從正常的社交圈中被分化開來。

2. 語言障礙,交流更像是信息交換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在語言交流上存在巨大問題,雖然不像孤獨症患者一樣只有隻言片語的單調,但是不合時宜的情況時常出現。

在這類患者的觀念中,交流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故而不合時宜,自說自話的情況時有發生。

對外表現上語言的表達缺乏交互性,無法明確話題下的交流,患者更多地會把內心的想法和需求抒發而不顧及其他人,獨白式的話語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疏離感也多是由此而來的。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運動發育延緩,動作笨拙

根據對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表現觀察,患者的運動技能發展要比同齡人落後一截,比如接球、學騎自行車等都要後人一步。

肢體表現不夠靈活,協調能力弱,給家長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孩子在運動方面的“天賦”稍顯欠缺,當然通過後天的訓練在運動發育上的遲緩可以得到彌補。

4. 侷限又獨特的興趣

對侷限的興趣擁有極大的熱情,一些看似不同尋常的領域對於一些患者而言擁有極大的吸引力,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更容易投入。

經過不斷的學習、高度集中的專注以及高漲的熱情,這些尋常人不具備的優勢可能會讓他們在這些領域獲得非凡的成就,而這,也是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天才病”的原因之一。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是否擁有天才基因?

不可否認的,縱觀過去確實有不少名人患有這類病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阿斯伯格綜合徵就是所謂的是天才病,實際上,大部分患者的智商都處於正常範疇。

當然和多動症相比,阿斯伯格綜合徵患兒的智商分佈要更極端一些,即智商偏高或偏低的比例更高,當然所謂的比例偏高也只是相較而言,實際上也僅僅只有少數人存在這類極端情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高功能自閉症 vs 阿斯伯格徵的區別

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病症是兩個容易混淆的診斷結果,雖然在13年的時候,DSM-5(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就將阿斯伯格納入了自閉症譜系障礙中,但是關於自閉症的不同程度亦或是阿斯伯格的判斷仍然需要在診斷中有所區分。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的相識之處很多,那麼它們的區別又在哪?

1.社交主動意識的區別

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的區別也是有跡可循的。在社交方面,高功能自閉症患兒缺乏主動和他人溝通的意願,而阿斯伯格患兒具有溝通的主動性,但是方式和過程可能會出現唐突和異常的舉動,用大人的眼光來看就是“情商”過低的表現。

2.語言表達能力的區別

阿斯伯格患兒存在社交問題,但區別於高功能自閉症的情況,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的語言障礙,他們可以和人正常交流,異於常人的點僅僅在於他們在刻板表達的同時缺乏共情性,鮮少能夠聽出話外音這類需要“情商”的東西。如果說阿斯伯格患者能夠用流暢語言表達但未必恰當的話,那麼高功能自閉症的表達能力會相對匱乏,在語言方面二者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3. 沒有智力障礙的自閉症

在阿斯伯格病症的定義描述中,大多數患者不存在明顯的語言障礙和智能障礙,而區別於高功能自閉症,這類患者的智商普遍在70以上,而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智商則被普遍認為還要在此之上。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亮亮就是被確診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學生,儘管學習不錯平日裡的表現尚可,但是亮亮卻始終難以融入校園生活,不遵守紀律,最終因為各種問題連續遭到11所學校勒令退學。無法重返校園正常學習生活的他急需治療來改善自閉症的狀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

對自閉症的研究發展至今,阿斯伯格綜合徵早已不再是什麼新鮮詞彙,這個被一些人稱為天才病的病徵曾出現在不少世界名人身上。

根據研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有可能患有此病。因為“天才病”這一稱呼,不少家長對孩子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都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小期待,而類似的看法會讓孩子錯過了早期的培養和引導,從而加重自閉症的情況。

阿斯伯格綜合徵在新生兒的發病率是0.7%、嬰幼兒期是1%―1.2%,相比之下嬰幼兒時期的患病率更高,所以這類病徵並非全是先天導致。

那麼具體的,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病因又有哪些呢?

1. 腦傷

產婦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窘迫性流產等會造成胎中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健全,另外早產、新生兒腦傷、嬰兒感染、腦膜炎等都會造成腦部傷害,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誘因。

2. 環境和信息汙染

認知中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是“現代病”的一種,造成兒童患病的原因之一可能在於環境和信息汙染。當潛意識裡對信息排斥和對人際交流感到厭倦,這類情況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免疫功能異常

免疫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嬰幼兒免疫功能缺陷會出現許多的問題,當嬰幼兒處於免疫缺失狀態,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數量減少,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據研究,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者自身免疫力普遍比同齡的正常兒童要低下,體質表現較差。

4. 緊張的家庭氛圍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和家庭因素不無關係,家長忙於工作,缺少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缺乏耐心、表現急躁等都可能成為誘因,這些情緒影響到孩子會讓他們對社交產生負面的看法。

5. 神經遞質因素

神經遞質和兒童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阿斯伯格綜合徵患病者而言,中樞神經中的5羥色胺和多巴胺活性不高。異常的神經遞質表現會讓患病嬰幼兒無法正常和周圍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另外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語言障礙,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極力和對方錯開目光,放在家長眼中“不自信”的表現可能就是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徵兆。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表現症狀

阿斯伯格綜合徵作為自閉症的一種,在臨床表現上也大多與“孤獨”掛鉤,交往障礙,感情上的缺失,語言單調等都是病徵伴隨表現。

1、社交缺陷,情感認知遲鈍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並非不願與人交流,而是他們在情感認知上比常人遲緩,在待人接物上無法做好

察言觀色、人情世故等對這類患病者而言都是老大難的問題,對交往的概念他們會以一種近乎公式化的方式來理解,刻板的相處模式,公式化的行為往往不適應於實際交往,認知上的偏差會讓他們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從而慢慢地從正常的社交圈中被分化開來。

2. 語言障礙,交流更像是信息交換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在語言交流上存在巨大問題,雖然不像孤獨症患者一樣只有隻言片語的單調,但是不合時宜的情況時常出現。

在這類患者的觀念中,交流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故而不合時宜,自說自話的情況時有發生。

對外表現上語言的表達缺乏交互性,無法明確話題下的交流,患者更多地會把內心的想法和需求抒發而不顧及其他人,獨白式的話語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疏離感也多是由此而來的。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運動發育延緩,動作笨拙

根據對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表現觀察,患者的運動技能發展要比同齡人落後一截,比如接球、學騎自行車等都要後人一步。

肢體表現不夠靈活,協調能力弱,給家長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孩子在運動方面的“天賦”稍顯欠缺,當然通過後天的訓練在運動發育上的遲緩可以得到彌補。

4. 侷限又獨特的興趣

對侷限的興趣擁有極大的熱情,一些看似不同尋常的領域對於一些患者而言擁有極大的吸引力,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更容易投入。

經過不斷的學習、高度集中的專注以及高漲的熱情,這些尋常人不具備的優勢可能會讓他們在這些領域獲得非凡的成就,而這,也是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天才病”的原因之一。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是否擁有天才基因?

不可否認的,縱觀過去確實有不少名人患有這類病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阿斯伯格綜合徵就是所謂的是天才病,實際上,大部分患者的智商都處於正常範疇。

當然和多動症相比,阿斯伯格綜合徵患兒的智商分佈要更極端一些,即智商偏高或偏低的比例更高,當然所謂的比例偏高也只是相較而言,實際上也僅僅只有少數人存在這類極端情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高功能自閉症 vs 阿斯伯格徵的區別

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病症是兩個容易混淆的診斷結果,雖然在13年的時候,DSM-5(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就將阿斯伯格納入了自閉症譜系障礙中,但是關於自閉症的不同程度亦或是阿斯伯格的判斷仍然需要在診斷中有所區分。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的相識之處很多,那麼它們的區別又在哪?

1.社交主動意識的區別

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的區別也是有跡可循的。在社交方面,高功能自閉症患兒缺乏主動和他人溝通的意願,而阿斯伯格患兒具有溝通的主動性,但是方式和過程可能會出現唐突和異常的舉動,用大人的眼光來看就是“情商”過低的表現。

2.語言表達能力的區別

阿斯伯格患兒存在社交問題,但區別於高功能自閉症的情況,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的語言障礙,他們可以和人正常交流,異於常人的點僅僅在於他們在刻板表達的同時缺乏共情性,鮮少能夠聽出話外音這類需要“情商”的東西。如果說阿斯伯格患者能夠用流暢語言表達但未必恰當的話,那麼高功能自閉症的表達能力會相對匱乏,在語言方面二者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3. 沒有智力障礙的自閉症

在阿斯伯格病症的定義描述中,大多數患者不存在明顯的語言障礙和智能障礙,而區別於高功能自閉症,這類患者的智商普遍在70以上,而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智商則被普遍認為還要在此之上。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得了阿斯伯格綜合徵要如何改善

人際關係促進

阿斯伯格患兒的社交能力欠缺,作為父母需要從小進行良好的引導,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到與他人相處的生活圈中,作為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更加系統的社交系統教育,讓他們明白與人相處需要遵守的準則、規範,在約束自我的同時加強人際關係面的交往能力。

行為矯正

以最簡單的小朋友要玩滑梯為例,一般孩子知道要排隊等候,而一些病症患兒可能對規則沒有太清晰的感受,插隊、推開其他孩子等都是有可能的。這類孩子需要學習的是如何用恰當的行為來滿足自身對外物的需要,考慮到他人的存在和立場。家長髮現孩子有不良的行為要第一時間進行矯正。

認知訓練

認知訓練是讓孩子以一個更全面更正觀念地形成對世界的認知,阿斯伯格患兒在感性上的欠缺需要有人幫助他們調整和加強,而家長需要教會他們的更多的還是如何分清場合,禮貌待人。

情緒調控

同樣是自閉症譜系障礙中的病症,患者在情緒上存在不穩定,孤僻、性格怪異乃至行為異常等等都有情緒在其中發揮作用,教會孩子調控情緒之前家長也要給孩子一個相對輕鬆的成長環境,家庭環境如此,學習環境同樣如此,過分緊張的氣氛對調節情緒沒有好處。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亮亮就是被確診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學生,儘管學習不錯平日裡的表現尚可,但是亮亮卻始終難以融入校園生活,不遵守紀律,最終因為各種問題連續遭到11所學校勒令退學。無法重返校園正常學習生活的他急需治療來改善自閉症的狀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

對自閉症的研究發展至今,阿斯伯格綜合徵早已不再是什麼新鮮詞彙,這個被一些人稱為天才病的病徵曾出現在不少世界名人身上。

根據研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有可能患有此病。因為“天才病”這一稱呼,不少家長對孩子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都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小期待,而類似的看法會讓孩子錯過了早期的培養和引導,從而加重自閉症的情況。

阿斯伯格綜合徵在新生兒的發病率是0.7%、嬰幼兒期是1%―1.2%,相比之下嬰幼兒時期的患病率更高,所以這類病徵並非全是先天導致。

那麼具體的,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病因又有哪些呢?

1. 腦傷

產婦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窘迫性流產等會造成胎中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健全,另外早產、新生兒腦傷、嬰兒感染、腦膜炎等都會造成腦部傷害,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誘因。

2. 環境和信息汙染

認知中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是“現代病”的一種,造成兒童患病的原因之一可能在於環境和信息汙染。當潛意識裡對信息排斥和對人際交流感到厭倦,這類情況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免疫功能異常

免疫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嬰幼兒免疫功能缺陷會出現許多的問題,當嬰幼兒處於免疫缺失狀態,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數量減少,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據研究,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者自身免疫力普遍比同齡的正常兒童要低下,體質表現較差。

4. 緊張的家庭氛圍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和家庭因素不無關係,家長忙於工作,缺少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缺乏耐心、表現急躁等都可能成為誘因,這些情緒影響到孩子會讓他們對社交產生負面的看法。

5. 神經遞質因素

神經遞質和兒童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阿斯伯格綜合徵患病者而言,中樞神經中的5羥色胺和多巴胺活性不高。異常的神經遞質表現會讓患病嬰幼兒無法正常和周圍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另外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語言障礙,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極力和對方錯開目光,放在家長眼中“不自信”的表現可能就是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徵兆。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表現症狀

阿斯伯格綜合徵作為自閉症的一種,在臨床表現上也大多與“孤獨”掛鉤,交往障礙,感情上的缺失,語言單調等都是病徵伴隨表現。

1、社交缺陷,情感認知遲鈍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並非不願與人交流,而是他們在情感認知上比常人遲緩,在待人接物上無法做好

察言觀色、人情世故等對這類患病者而言都是老大難的問題,對交往的概念他們會以一種近乎公式化的方式來理解,刻板的相處模式,公式化的行為往往不適應於實際交往,認知上的偏差會讓他們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從而慢慢地從正常的社交圈中被分化開來。

2. 語言障礙,交流更像是信息交換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在語言交流上存在巨大問題,雖然不像孤獨症患者一樣只有隻言片語的單調,但是不合時宜的情況時常出現。

在這類患者的觀念中,交流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故而不合時宜,自說自話的情況時有發生。

對外表現上語言的表達缺乏交互性,無法明確話題下的交流,患者更多地會把內心的想法和需求抒發而不顧及其他人,獨白式的話語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疏離感也多是由此而來的。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運動發育延緩,動作笨拙

根據對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表現觀察,患者的運動技能發展要比同齡人落後一截,比如接球、學騎自行車等都要後人一步。

肢體表現不夠靈活,協調能力弱,給家長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孩子在運動方面的“天賦”稍顯欠缺,當然通過後天的訓練在運動發育上的遲緩可以得到彌補。

4. 侷限又獨特的興趣

對侷限的興趣擁有極大的熱情,一些看似不同尋常的領域對於一些患者而言擁有極大的吸引力,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更容易投入。

經過不斷的學習、高度集中的專注以及高漲的熱情,這些尋常人不具備的優勢可能會讓他們在這些領域獲得非凡的成就,而這,也是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天才病”的原因之一。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是否擁有天才基因?

不可否認的,縱觀過去確實有不少名人患有這類病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阿斯伯格綜合徵就是所謂的是天才病,實際上,大部分患者的智商都處於正常範疇。

當然和多動症相比,阿斯伯格綜合徵患兒的智商分佈要更極端一些,即智商偏高或偏低的比例更高,當然所謂的比例偏高也只是相較而言,實際上也僅僅只有少數人存在這類極端情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高功能自閉症 vs 阿斯伯格徵的區別

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病症是兩個容易混淆的診斷結果,雖然在13年的時候,DSM-5(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就將阿斯伯格納入了自閉症譜系障礙中,但是關於自閉症的不同程度亦或是阿斯伯格的判斷仍然需要在診斷中有所區分。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的相識之處很多,那麼它們的區別又在哪?

1.社交主動意識的區別

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的區別也是有跡可循的。在社交方面,高功能自閉症患兒缺乏主動和他人溝通的意願,而阿斯伯格患兒具有溝通的主動性,但是方式和過程可能會出現唐突和異常的舉動,用大人的眼光來看就是“情商”過低的表現。

2.語言表達能力的區別

阿斯伯格患兒存在社交問題,但區別於高功能自閉症的情況,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的語言障礙,他們可以和人正常交流,異於常人的點僅僅在於他們在刻板表達的同時缺乏共情性,鮮少能夠聽出話外音這類需要“情商”的東西。如果說阿斯伯格患者能夠用流暢語言表達但未必恰當的話,那麼高功能自閉症的表達能力會相對匱乏,在語言方面二者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3. 沒有智力障礙的自閉症

在阿斯伯格病症的定義描述中,大多數患者不存在明顯的語言障礙和智能障礙,而區別於高功能自閉症,這類患者的智商普遍在70以上,而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智商則被普遍認為還要在此之上。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得了阿斯伯格綜合徵要如何改善

人際關係促進

阿斯伯格患兒的社交能力欠缺,作為父母需要從小進行良好的引導,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到與他人相處的生活圈中,作為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更加系統的社交系統教育,讓他們明白與人相處需要遵守的準則、規範,在約束自我的同時加強人際關係面的交往能力。

行為矯正

以最簡單的小朋友要玩滑梯為例,一般孩子知道要排隊等候,而一些病症患兒可能對規則沒有太清晰的感受,插隊、推開其他孩子等都是有可能的。這類孩子需要學習的是如何用恰當的行為來滿足自身對外物的需要,考慮到他人的存在和立場。家長髮現孩子有不良的行為要第一時間進行矯正。

認知訓練

認知訓練是讓孩子以一個更全面更正觀念地形成對世界的認知,阿斯伯格患兒在感性上的欠缺需要有人幫助他們調整和加強,而家長需要教會他們的更多的還是如何分清場合,禮貌待人。

情緒調控

同樣是自閉症譜系障礙中的病症,患者在情緒上存在不穩定,孤僻、性格怪異乃至行為異常等等都有情緒在其中發揮作用,教會孩子調控情緒之前家長也要給孩子一個相對輕鬆的成長環境,家庭環境如此,學習環境同樣如此,過分緊張的氣氛對調節情緒沒有好處。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家長如何教育阿斯伯格綜合徵兒童

對待這類孩子家長需要抱以極大的耐心,另外合理的教育方式也很重要,三大“政策”也許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1. “大棒”政策

大棒政策顧名思義,家長有時候需要通過一些高壓手段來教育孩子,當然具體的還是要看情況來實施,在孩子的行為和社會行為規範嚴重衝突的情況下,家長要拿出家長的威嚴嚴厲制止,嚴肅批評,讓孩子明確有些事情不能做,態度堅決不要給孩子討價還價的餘地。

現在有很多熊孩子,經常做一些傷害人的惡作劇,毫無生命敬畏之心,甚至一些行為比如出口成章,抽菸、喝酒、打人,家長對這些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行為得不到矯正,就很難融入社會,甚至成為社會的毒瘤。

2. “胡蘿蔔”政策

於第一個“政策”相對應的,胡蘿蔔政策是一個循序漸進引導的過程,很多阿斯伯格綜合徵患往往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鍛鍊,把別的孩子弄生氣。

所以在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時,最好是通過鼓勵和引導的方式可以讓他們漸漸從社交困境中解放,不斷教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也不要總顯得格格不入,慢慢朝著好的方向轉變。通過溝通和交流的手段來教育孩子,相對大棒教育,這類方式也較為溫和。

可以讓孩子在遊戲團體中獲得體驗,學會和人交流溝通的能力,緩解孩子的社交障礙,有利於促進孩子的良好行為。

3. “懷柔”政策

很多阿斯伯格患兒經常上課不專心,見人不會打招呼,坐沒坐相,站沒站相,說了很多次都得不到改善,反而越加叛逆。

對於阿斯伯格患兒而言,教育不是一定要讓孩子成為十全十美的人,也許對普通孩子來說很簡單的事對他們來說未必如此,因此適當放下“望子成龍”的高要求,讓孩子在一個相對愉快的家庭環境下成長。

對於一些只要不危害別人的事情,就可以不用太管,也不用強制孩子見人就要打招呼,對於阿斯伯格患兒的教育過程中需要主次分明,早日讓孩子突破社交障礙,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學習生活中才是首要目標。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亮亮就是被確診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學生,儘管學習不錯平日裡的表現尚可,但是亮亮卻始終難以融入校園生活,不遵守紀律,最終因為各種問題連續遭到11所學校勒令退學。無法重返校園正常學習生活的他急需治療來改善自閉症的狀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

對自閉症的研究發展至今,阿斯伯格綜合徵早已不再是什麼新鮮詞彙,這個被一些人稱為天才病的病徵曾出現在不少世界名人身上。

根據研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有可能患有此病。因為“天才病”這一稱呼,不少家長對孩子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都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小期待,而類似的看法會讓孩子錯過了早期的培養和引導,從而加重自閉症的情況。

阿斯伯格綜合徵在新生兒的發病率是0.7%、嬰幼兒期是1%―1.2%,相比之下嬰幼兒時期的患病率更高,所以這類病徵並非全是先天導致。

那麼具體的,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病因又有哪些呢?

1. 腦傷

產婦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窘迫性流產等會造成胎中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健全,另外早產、新生兒腦傷、嬰兒感染、腦膜炎等都會造成腦部傷害,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誘因。

2. 環境和信息汙染

認知中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是“現代病”的一種,造成兒童患病的原因之一可能在於環境和信息汙染。當潛意識裡對信息排斥和對人際交流感到厭倦,這類情況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免疫功能異常

免疫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嬰幼兒免疫功能缺陷會出現許多的問題,當嬰幼兒處於免疫缺失狀態,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數量減少,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據研究,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者自身免疫力普遍比同齡的正常兒童要低下,體質表現較差。

4. 緊張的家庭氛圍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和家庭因素不無關係,家長忙於工作,缺少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缺乏耐心、表現急躁等都可能成為誘因,這些情緒影響到孩子會讓他們對社交產生負面的看法。

5. 神經遞質因素

神經遞質和兒童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阿斯伯格綜合徵患病者而言,中樞神經中的5羥色胺和多巴胺活性不高。異常的神經遞質表現會讓患病嬰幼兒無法正常和周圍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另外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語言障礙,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極力和對方錯開目光,放在家長眼中“不自信”的表現可能就是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徵兆。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表現症狀

阿斯伯格綜合徵作為自閉症的一種,在臨床表現上也大多與“孤獨”掛鉤,交往障礙,感情上的缺失,語言單調等都是病徵伴隨表現。

1、社交缺陷,情感認知遲鈍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並非不願與人交流,而是他們在情感認知上比常人遲緩,在待人接物上無法做好

察言觀色、人情世故等對這類患病者而言都是老大難的問題,對交往的概念他們會以一種近乎公式化的方式來理解,刻板的相處模式,公式化的行為往往不適應於實際交往,認知上的偏差會讓他們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從而慢慢地從正常的社交圈中被分化開來。

2. 語言障礙,交流更像是信息交換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在語言交流上存在巨大問題,雖然不像孤獨症患者一樣只有隻言片語的單調,但是不合時宜的情況時常出現。

在這類患者的觀念中,交流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故而不合時宜,自說自話的情況時有發生。

對外表現上語言的表達缺乏交互性,無法明確話題下的交流,患者更多地會把內心的想法和需求抒發而不顧及其他人,獨白式的話語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疏離感也多是由此而來的。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3. 運動發育延緩,動作笨拙

根據對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表現觀察,患者的運動技能發展要比同齡人落後一截,比如接球、學騎自行車等都要後人一步。

肢體表現不夠靈活,協調能力弱,給家長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孩子在運動方面的“天賦”稍顯欠缺,當然通過後天的訓練在運動發育上的遲緩可以得到彌補。

4. 侷限又獨特的興趣

對侷限的興趣擁有極大的熱情,一些看似不同尋常的領域對於一些患者而言擁有極大的吸引力,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更容易投入。

經過不斷的學習、高度集中的專注以及高漲的熱情,這些尋常人不具備的優勢可能會讓他們在這些領域獲得非凡的成就,而這,也是阿斯伯格綜合徵被稱為“天才病”的原因之一。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阿斯伯格綜合徵是否擁有天才基因?

不可否認的,縱觀過去確實有不少名人患有這類病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阿斯伯格綜合徵就是所謂的是天才病,實際上,大部分患者的智商都處於正常範疇。

當然和多動症相比,阿斯伯格綜合徵患兒的智商分佈要更極端一些,即智商偏高或偏低的比例更高,當然所謂的比例偏高也只是相較而言,實際上也僅僅只有少數人存在這類極端情況。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高功能自閉症 vs 阿斯伯格徵的區別

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病症是兩個容易混淆的診斷結果,雖然在13年的時候,DSM-5(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就將阿斯伯格納入了自閉症譜系障礙中,但是關於自閉症的不同程度亦或是阿斯伯格的判斷仍然需要在診斷中有所區分。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的相識之處很多,那麼它們的區別又在哪?

1.社交主動意識的區別

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的區別也是有跡可循的。在社交方面,高功能自閉症患兒缺乏主動和他人溝通的意願,而阿斯伯格患兒具有溝通的主動性,但是方式和過程可能會出現唐突和異常的舉動,用大人的眼光來看就是“情商”過低的表現。

2.語言表達能力的區別

阿斯伯格患兒存在社交問題,但區別於高功能自閉症的情況,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的語言障礙,他們可以和人正常交流,異於常人的點僅僅在於他們在刻板表達的同時缺乏共情性,鮮少能夠聽出話外音這類需要“情商”的東西。如果說阿斯伯格患者能夠用流暢語言表達但未必恰當的話,那麼高功能自閉症的表達能力會相對匱乏,在語言方面二者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3. 沒有智力障礙的自閉症

在阿斯伯格病症的定義描述中,大多數患者不存在明顯的語言障礙和智能障礙,而區別於高功能自閉症,這類患者的智商普遍在70以上,而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智商則被普遍認為還要在此之上。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得了阿斯伯格綜合徵要如何改善

人際關係促進

阿斯伯格患兒的社交能力欠缺,作為父母需要從小進行良好的引導,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到與他人相處的生活圈中,作為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更加系統的社交系統教育,讓他們明白與人相處需要遵守的準則、規範,在約束自我的同時加強人際關係面的交往能力。

行為矯正

以最簡單的小朋友要玩滑梯為例,一般孩子知道要排隊等候,而一些病症患兒可能對規則沒有太清晰的感受,插隊、推開其他孩子等都是有可能的。這類孩子需要學習的是如何用恰當的行為來滿足自身對外物的需要,考慮到他人的存在和立場。家長髮現孩子有不良的行為要第一時間進行矯正。

認知訓練

認知訓練是讓孩子以一個更全面更正觀念地形成對世界的認知,阿斯伯格患兒在感性上的欠缺需要有人幫助他們調整和加強,而家長需要教會他們的更多的還是如何分清場合,禮貌待人。

情緒調控

同樣是自閉症譜系障礙中的病症,患者在情緒上存在不穩定,孤僻、性格怪異乃至行為異常等等都有情緒在其中發揮作用,教會孩子調控情緒之前家長也要給孩子一個相對輕鬆的成長環境,家庭環境如此,學習環境同樣如此,過分緊張的氣氛對調節情緒沒有好處。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家長如何教育阿斯伯格綜合徵兒童

對待這類孩子家長需要抱以極大的耐心,另外合理的教育方式也很重要,三大“政策”也許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1. “大棒”政策

大棒政策顧名思義,家長有時候需要通過一些高壓手段來教育孩子,當然具體的還是要看情況來實施,在孩子的行為和社會行為規範嚴重衝突的情況下,家長要拿出家長的威嚴嚴厲制止,嚴肅批評,讓孩子明確有些事情不能做,態度堅決不要給孩子討價還價的餘地。

現在有很多熊孩子,經常做一些傷害人的惡作劇,毫無生命敬畏之心,甚至一些行為比如出口成章,抽菸、喝酒、打人,家長對這些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行為得不到矯正,就很難融入社會,甚至成為社會的毒瘤。

2. “胡蘿蔔”政策

於第一個“政策”相對應的,胡蘿蔔政策是一個循序漸進引導的過程,很多阿斯伯格綜合徵患往往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鍛鍊,把別的孩子弄生氣。

所以在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時,最好是通過鼓勵和引導的方式可以讓他們漸漸從社交困境中解放,不斷教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也不要總顯得格格不入,慢慢朝著好的方向轉變。通過溝通和交流的手段來教育孩子,相對大棒教育,這類方式也較為溫和。

可以讓孩子在遊戲團體中獲得體驗,學會和人交流溝通的能力,緩解孩子的社交障礙,有利於促進孩子的良好行為。

3. “懷柔”政策

很多阿斯伯格患兒經常上課不專心,見人不會打招呼,坐沒坐相,站沒站相,說了很多次都得不到改善,反而越加叛逆。

對於阿斯伯格患兒而言,教育不是一定要讓孩子成為十全十美的人,也許對普通孩子來說很簡單的事對他們來說未必如此,因此適當放下“望子成龍”的高要求,讓孩子在一個相對愉快的家庭環境下成長。

對於一些只要不危害別人的事情,就可以不用太管,也不用強制孩子見人就要打招呼,對於阿斯伯格患兒的教育過程中需要主次分明,早日讓孩子突破社交障礙,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學習生活中才是首要目標。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家長千萬要警惕

對於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治療,目前是還沒有特效藥,這種病一般3歲就開始出現,5歲時症狀明顯,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發現,並進行專業的治療,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雖然還不能恢復到正常人的水平。

但是通過促進大腦發育、促進認知、語言訓練等綜合治療,挖掘孩子的興趣特長,著力培養,也許還能培養出一個天才兒童。

當然這類兒童不善與人溝通,容易被人誤會,我們很多時候都需要對他們多些包容和理解,畢竟每一個孩子生來是天使,每一個孩子我們都應該給予更多關心和愛護。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