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存亡之際,為何秦國成了救命稻草'

"


"


楚國存亡之際,為何秦國成了救命稻草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


楚國存亡之際,為何秦國成了救命稻草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楚國存亡之際,為何秦國成了救命稻草


我們繼續聊吳楚爭霸

應該說楚國在柏舉之戰的這次落敗,北方諸國是樂得在邊上瞧熱鬧的,畢竟楚國這個蠻夷一直都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即使有人想救援,一般的小諸侯國也是決不敢趟這池混水的。或者說只有與楚國同等數量級的邊緣大國,才有這個實力做這件事。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楚人希望從外部找尋到力量幫其擊退吳軍,只能將希望寄託在渭河平原的秦國,山西高原的晉國,以及山東丘陵的齊國身上了。由於晉國與楚國一直是中原爭霸的直接對手,楚人如果向它求援的話,無異於引狼入室。這樣看來,只剩下齊國和秦國作為選項了。

如果從共同利益的角度來看,齊國應當是很好的求助對象,因為吳國一旦作大,勢必會沿海岸線向北擴張,並直接影響齊國的利益。問題是如果齊軍從山東半島起兵前往江漢平原的話,他們的行軍距離甚至比吳軍還要遠。並且齊軍亦無法象吳軍那樣,借淮河之力,降低行軍的強度。當然,如果齊國人願意的話,攻擊淮河下游以及江東平原,逼迫吳軍不得不回援本土也是一個好辦法。這樣的話,圍魏救趙的典故也就會提前發生了,只是相對應的成語會變為“圍吳救楚”罷了。

不過在富庶的齊人偏安思想過於嚴重,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世,他們對於長江流域的蠻夷之地都缺乏足夠的興趣。更何況無論是吳國,還是楚國成為了江、淮流域的老大,都有可能會沿泗水而上,影響齊國的利益(後來的事實也的確如此)。因此站在齊國的角度來看,看著兩個潛在的對手拼得你死我活,自己在邊上坐山觀虎鬥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經過排除法,秦國成為了最後的答案。如果放在戰國時期,楚人是決不會想到向秦國求援的。因為向南擴張至漢中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的秦國,已經直接與楚國發生了地緣衝突。並且佔據了上游優勢的秦國,對於楚國的威脅要遠甚於三晉(那時晉國已經分裂為趙、魏、韓三國了)。

而在春秋時期,秦國的基本力量還是被限制在渭河平原。對於秦國人來說,能夠進入中原參與爭霸,一直是他們的夢想。只是由於晉國佔據了崤函通道,秦國人在大部分時間(春秋)還是隻能困於關內。

就渭河平原與楚地來說,並非不存在直接溝通的途徑。只是僅據有渭河平原的秦人尚無實力和勇氣去對楚國發起挑戰。而對於這一次吳楚相爭,困於渭河平原的秦國本來是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的。因為無論吳、楚兩國誰成為了長江流域的老大,都暫時不會與秦國發生地緣衝突。

這即是楚人最終決定向秦人求援,也是秦人猶豫要不要去淌這池混水的根本原因。最終的結果是在楚人的苦苦哀求之下,秦人還是決定出兵相助。畢竟能夠有機會東出渭河平原,顯示一下自己的實力,對於秦人來說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在秦國登場之前,我們還要對吳國這次攻楚行動的戰略目的作個分析。後世很多人將吳國未能最終滅楚,歸結於伍子胥入郢都後那驚世駭俗的鞭屍行為。按照這種看法,如果不是伍子胥做出這樣過激的行為,吳國看似應當有機會消化掉整個楚國的,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因為在春秋之時諸侯相互征伐,攻入一個國家國都的情況時有發生,但一般情況下戰勝國在劫掠一番後都會主動撤離,特別是你的對手已經不再是一個城邦國家時。之所以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客觀原因:

一是國都及其周邊地區是一國的根本,也是經營時間最長的地區。如果要將它消化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如果將對方的國都納為己有,而又不讓其異地復國的話,很容易引發周邊國家的不安,並干涉戰勝國的這種兼併行為;

第三是當時的人口基數過小,沒有足夠的人口遷入來消化被佔領土地。如果希望靠軍事手段強行消化的話,兵力本身也是一個大問題(柏舉之戰,吳軍傾全國之兵也只有數萬,而對面的楚軍則號稱20萬),特別是當對方的核心區與自己的核心區距離過遠時,當中尚未能消化的緩衝區隨時會出現反覆。

綜合以上因素,吳國的這次遠征,戰略目的並不會設定在讓楚國完全消失上。也就是說,對於江漢平原的攻擊,更多的是從根本上打擊楚國戰爭潛力,以讓吳國得以順利的在江淮地區推進自己的勢力範圍。從吳國攻入郢都後的行為來看,也印證這種戰略想法。在縱容伍子胥尋找楚平王的屍體以報家仇時,吳國的軍隊也沒有閒著。楚人在都城所積累的財富被席捲一空,而吳軍也看起來並沒有讓江漢平原的楚人轉變為吳國臣民的想法。

可以預見的是,即使沒有外援,吳軍最終也很有可能會主動退出江漢平原,而將江淮地區作為自己主要經營的對象。只不過讓吳軍在楚地呆的時間越久,楚國的損失就會越大。因此秦國在楚人的求助下粉墨登場了。

我們知道,秦國所處的渭河平原被稱作“四塞之地”,也就是說理論上這個地理單元有東南西北四個出口,如果控制好這四個出口,渭河平原的戰略安全便有了保障。其實所謂“四塞”只是虛指,渭河平原與外界溝通的路徑並非只有四條,除卻我們之前曾經分析到的關隴古道(隴關)、崤函通道(函谷關、潼關)、涇河通道(蕭關)以外,在今後的歷史中我們還將涉及到數條重要的通道(每一條通道後面都有些經典的故事)。今天浮出水面的就是渭河平原與南陽盆地之間溝通的重要通道——丹江通道。

附:吳楚〈柏舉之戰〉戰役要點示意圖

"


楚國存亡之際,為何秦國成了救命稻草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楚國存亡之際,為何秦國成了救命稻草


我們繼續聊吳楚爭霸

應該說楚國在柏舉之戰的這次落敗,北方諸國是樂得在邊上瞧熱鬧的,畢竟楚國這個蠻夷一直都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即使有人想救援,一般的小諸侯國也是決不敢趟這池混水的。或者說只有與楚國同等數量級的邊緣大國,才有這個實力做這件事。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楚人希望從外部找尋到力量幫其擊退吳軍,只能將希望寄託在渭河平原的秦國,山西高原的晉國,以及山東丘陵的齊國身上了。由於晉國與楚國一直是中原爭霸的直接對手,楚人如果向它求援的話,無異於引狼入室。這樣看來,只剩下齊國和秦國作為選項了。

如果從共同利益的角度來看,齊國應當是很好的求助對象,因為吳國一旦作大,勢必會沿海岸線向北擴張,並直接影響齊國的利益。問題是如果齊軍從山東半島起兵前往江漢平原的話,他們的行軍距離甚至比吳軍還要遠。並且齊軍亦無法象吳軍那樣,借淮河之力,降低行軍的強度。當然,如果齊國人願意的話,攻擊淮河下游以及江東平原,逼迫吳軍不得不回援本土也是一個好辦法。這樣的話,圍魏救趙的典故也就會提前發生了,只是相對應的成語會變為“圍吳救楚”罷了。

不過在富庶的齊人偏安思想過於嚴重,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世,他們對於長江流域的蠻夷之地都缺乏足夠的興趣。更何況無論是吳國,還是楚國成為了江、淮流域的老大,都有可能會沿泗水而上,影響齊國的利益(後來的事實也的確如此)。因此站在齊國的角度來看,看著兩個潛在的對手拼得你死我活,自己在邊上坐山觀虎鬥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經過排除法,秦國成為了最後的答案。如果放在戰國時期,楚人是決不會想到向秦國求援的。因為向南擴張至漢中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的秦國,已經直接與楚國發生了地緣衝突。並且佔據了上游優勢的秦國,對於楚國的威脅要遠甚於三晉(那時晉國已經分裂為趙、魏、韓三國了)。

而在春秋時期,秦國的基本力量還是被限制在渭河平原。對於秦國人來說,能夠進入中原參與爭霸,一直是他們的夢想。只是由於晉國佔據了崤函通道,秦國人在大部分時間(春秋)還是隻能困於關內。

就渭河平原與楚地來說,並非不存在直接溝通的途徑。只是僅據有渭河平原的秦人尚無實力和勇氣去對楚國發起挑戰。而對於這一次吳楚相爭,困於渭河平原的秦國本來是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的。因為無論吳、楚兩國誰成為了長江流域的老大,都暫時不會與秦國發生地緣衝突。

這即是楚人最終決定向秦人求援,也是秦人猶豫要不要去淌這池混水的根本原因。最終的結果是在楚人的苦苦哀求之下,秦人還是決定出兵相助。畢竟能夠有機會東出渭河平原,顯示一下自己的實力,對於秦人來說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在秦國登場之前,我們還要對吳國這次攻楚行動的戰略目的作個分析。後世很多人將吳國未能最終滅楚,歸結於伍子胥入郢都後那驚世駭俗的鞭屍行為。按照這種看法,如果不是伍子胥做出這樣過激的行為,吳國看似應當有機會消化掉整個楚國的,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因為在春秋之時諸侯相互征伐,攻入一個國家國都的情況時有發生,但一般情況下戰勝國在劫掠一番後都會主動撤離,特別是你的對手已經不再是一個城邦國家時。之所以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客觀原因:

一是國都及其周邊地區是一國的根本,也是經營時間最長的地區。如果要將它消化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如果將對方的國都納為己有,而又不讓其異地復國的話,很容易引發周邊國家的不安,並干涉戰勝國的這種兼併行為;

第三是當時的人口基數過小,沒有足夠的人口遷入來消化被佔領土地。如果希望靠軍事手段強行消化的話,兵力本身也是一個大問題(柏舉之戰,吳軍傾全國之兵也只有數萬,而對面的楚軍則號稱20萬),特別是當對方的核心區與自己的核心區距離過遠時,當中尚未能消化的緩衝區隨時會出現反覆。

綜合以上因素,吳國的這次遠征,戰略目的並不會設定在讓楚國完全消失上。也就是說,對於江漢平原的攻擊,更多的是從根本上打擊楚國戰爭潛力,以讓吳國得以順利的在江淮地區推進自己的勢力範圍。從吳國攻入郢都後的行為來看,也印證這種戰略想法。在縱容伍子胥尋找楚平王的屍體以報家仇時,吳國的軍隊也沒有閒著。楚人在都城所積累的財富被席捲一空,而吳軍也看起來並沒有讓江漢平原的楚人轉變為吳國臣民的想法。

可以預見的是,即使沒有外援,吳軍最終也很有可能會主動退出江漢平原,而將江淮地區作為自己主要經營的對象。只不過讓吳軍在楚地呆的時間越久,楚國的損失就會越大。因此秦國在楚人的求助下粉墨登場了。

我們知道,秦國所處的渭河平原被稱作“四塞之地”,也就是說理論上這個地理單元有東南西北四個出口,如果控制好這四個出口,渭河平原的戰略安全便有了保障。其實所謂“四塞”只是虛指,渭河平原與外界溝通的路徑並非只有四條,除卻我們之前曾經分析到的關隴古道(隴關)、崤函通道(函谷關、潼關)、涇河通道(蕭關)以外,在今後的歷史中我們還將涉及到數條重要的通道(每一條通道後面都有些經典的故事)。今天浮出水面的就是渭河平原與南陽盆地之間溝通的重要通道——丹江通道。

附:吳楚〈柏舉之戰〉戰役要點示意圖

楚國存亡之際,為何秦國成了救命稻草

對於丹江通道,可能很多人比較陌生,但如果提到武關,如果你關注中國古代史的話,應該會有些瞭解。一般而言,每一個重要的關隘都會扼守一條重要的通道,而每一條重要的通道又會連接兩個獨立的地理單元。而武關所扼守的丹江通道用來溝通的地理單元則是渭河平原與南陽盆地。

從地理結構上來看,這條天然通道沿西北——東南方向穿越秦嶺,既然稱之為“丹江通道”,那就應當有一條叫作“丹江”的江了。丹江是漢水最重要的支流,發源於秦嶺北沿的商山(陝西省商洛市),在南陽盆地的西側與漢水合流,合流之處則被稱之為“丹江口”,現在也成為了那片土地上所建立的城市的名稱。

由於水量豐富,地理意義上的“丹江口”現在被築壩蓄水成為“丹江口水庫”,併成為了南水北調的重要源頭。由於丹江在到達武關之前,實際上已經向南折轉了,也就是說沒有完全沿著這條天然通道東行,因此武關的得名是來源於丹江的一條支流——武關河。

至於丹江本身,最遲在戰國時期已經具備了通航條件,秦人滅楚之戰中很有可能已經得水利之便了,但由於丹江本身是發源於秦嶺之上,而並非貫通於渭河平原與南陽盆地之間,因此經由武關的這條陸地通道仍然是渭河平原——南陽盆地之間最為重要的溝通渠道。如果大家希望在地圖上尋找“丹江通道”的具體位置,可以參閱312國道,對於現代人來說,將古人所修建的道路擴建為公路是最為省時省力的辦法。

丹江通道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無數次重要的作用,最為著名的應該是劉邦與項羽之間的那場競賽。當項羽還在函谷關前與秦軍苦戰時,劉邦則已經通過武關搶先進入渭河平原了(武關春秋時叫“少習關”,戰國時更名為武關)。

在秦國成為楚國的主要對手後,楚國的防禦重點事實上就是“丹江通道”,為此楚人也此也修建了“方城”(。不過在吳楚“柏舉之戰”後,丹江通道卻成為了秦人救援楚國的快速通道。從軍事角度看,能夠讓秦軍實地考察一下這條通道的通行程度,也是秦國答應援楚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軍在經由“丹江通道”到達南陽盆地後,可以選擇沿漢江而下,與楚軍在郢都決戰,不過這樣做並不是性價比最高的戰術。最好的辦法還是東出方城夏道,至淮河上游操吳軍的後路。

只是吳軍在打破了楚軍的合圍計劃後,顯然也意識到方城夏道的戰略威脅了。因此吳軍除了繼續在郢都尋找楚平王的屍體以外(當然更重要的還有財寶物資),也分兵推進至方城夏道的南端。

最終南下的秦軍和楚軍匯合後,與北上的吳軍在方城夏道的最南端相遇(稷地,今河南省桐柏縣),並展開激戰。

"


楚國存亡之際,為何秦國成了救命稻草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楚國存亡之際,為何秦國成了救命稻草


我們繼續聊吳楚爭霸

應該說楚國在柏舉之戰的這次落敗,北方諸國是樂得在邊上瞧熱鬧的,畢竟楚國這個蠻夷一直都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即使有人想救援,一般的小諸侯國也是決不敢趟這池混水的。或者說只有與楚國同等數量級的邊緣大國,才有這個實力做這件事。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楚人希望從外部找尋到力量幫其擊退吳軍,只能將希望寄託在渭河平原的秦國,山西高原的晉國,以及山東丘陵的齊國身上了。由於晉國與楚國一直是中原爭霸的直接對手,楚人如果向它求援的話,無異於引狼入室。這樣看來,只剩下齊國和秦國作為選項了。

如果從共同利益的角度來看,齊國應當是很好的求助對象,因為吳國一旦作大,勢必會沿海岸線向北擴張,並直接影響齊國的利益。問題是如果齊軍從山東半島起兵前往江漢平原的話,他們的行軍距離甚至比吳軍還要遠。並且齊軍亦無法象吳軍那樣,借淮河之力,降低行軍的強度。當然,如果齊國人願意的話,攻擊淮河下游以及江東平原,逼迫吳軍不得不回援本土也是一個好辦法。這樣的話,圍魏救趙的典故也就會提前發生了,只是相對應的成語會變為“圍吳救楚”罷了。

不過在富庶的齊人偏安思想過於嚴重,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世,他們對於長江流域的蠻夷之地都缺乏足夠的興趣。更何況無論是吳國,還是楚國成為了江、淮流域的老大,都有可能會沿泗水而上,影響齊國的利益(後來的事實也的確如此)。因此站在齊國的角度來看,看著兩個潛在的對手拼得你死我活,自己在邊上坐山觀虎鬥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經過排除法,秦國成為了最後的答案。如果放在戰國時期,楚人是決不會想到向秦國求援的。因為向南擴張至漢中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的秦國,已經直接與楚國發生了地緣衝突。並且佔據了上游優勢的秦國,對於楚國的威脅要遠甚於三晉(那時晉國已經分裂為趙、魏、韓三國了)。

而在春秋時期,秦國的基本力量還是被限制在渭河平原。對於秦國人來說,能夠進入中原參與爭霸,一直是他們的夢想。只是由於晉國佔據了崤函通道,秦國人在大部分時間(春秋)還是隻能困於關內。

就渭河平原與楚地來說,並非不存在直接溝通的途徑。只是僅據有渭河平原的秦人尚無實力和勇氣去對楚國發起挑戰。而對於這一次吳楚相爭,困於渭河平原的秦國本來是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的。因為無論吳、楚兩國誰成為了長江流域的老大,都暫時不會與秦國發生地緣衝突。

這即是楚人最終決定向秦人求援,也是秦人猶豫要不要去淌這池混水的根本原因。最終的結果是在楚人的苦苦哀求之下,秦人還是決定出兵相助。畢竟能夠有機會東出渭河平原,顯示一下自己的實力,對於秦人來說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在秦國登場之前,我們還要對吳國這次攻楚行動的戰略目的作個分析。後世很多人將吳國未能最終滅楚,歸結於伍子胥入郢都後那驚世駭俗的鞭屍行為。按照這種看法,如果不是伍子胥做出這樣過激的行為,吳國看似應當有機會消化掉整個楚國的,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因為在春秋之時諸侯相互征伐,攻入一個國家國都的情況時有發生,但一般情況下戰勝國在劫掠一番後都會主動撤離,特別是你的對手已經不再是一個城邦國家時。之所以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客觀原因:

一是國都及其周邊地區是一國的根本,也是經營時間最長的地區。如果要將它消化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如果將對方的國都納為己有,而又不讓其異地復國的話,很容易引發周邊國家的不安,並干涉戰勝國的這種兼併行為;

第三是當時的人口基數過小,沒有足夠的人口遷入來消化被佔領土地。如果希望靠軍事手段強行消化的話,兵力本身也是一個大問題(柏舉之戰,吳軍傾全國之兵也只有數萬,而對面的楚軍則號稱20萬),特別是當對方的核心區與自己的核心區距離過遠時,當中尚未能消化的緩衝區隨時會出現反覆。

綜合以上因素,吳國的這次遠征,戰略目的並不會設定在讓楚國完全消失上。也就是說,對於江漢平原的攻擊,更多的是從根本上打擊楚國戰爭潛力,以讓吳國得以順利的在江淮地區推進自己的勢力範圍。從吳國攻入郢都後的行為來看,也印證這種戰略想法。在縱容伍子胥尋找楚平王的屍體以報家仇時,吳國的軍隊也沒有閒著。楚人在都城所積累的財富被席捲一空,而吳軍也看起來並沒有讓江漢平原的楚人轉變為吳國臣民的想法。

可以預見的是,即使沒有外援,吳軍最終也很有可能會主動退出江漢平原,而將江淮地區作為自己主要經營的對象。只不過讓吳軍在楚地呆的時間越久,楚國的損失就會越大。因此秦國在楚人的求助下粉墨登場了。

我們知道,秦國所處的渭河平原被稱作“四塞之地”,也就是說理論上這個地理單元有東南西北四個出口,如果控制好這四個出口,渭河平原的戰略安全便有了保障。其實所謂“四塞”只是虛指,渭河平原與外界溝通的路徑並非只有四條,除卻我們之前曾經分析到的關隴古道(隴關)、崤函通道(函谷關、潼關)、涇河通道(蕭關)以外,在今後的歷史中我們還將涉及到數條重要的通道(每一條通道後面都有些經典的故事)。今天浮出水面的就是渭河平原與南陽盆地之間溝通的重要通道——丹江通道。

附:吳楚〈柏舉之戰〉戰役要點示意圖

楚國存亡之際,為何秦國成了救命稻草

對於丹江通道,可能很多人比較陌生,但如果提到武關,如果你關注中國古代史的話,應該會有些瞭解。一般而言,每一個重要的關隘都會扼守一條重要的通道,而每一條重要的通道又會連接兩個獨立的地理單元。而武關所扼守的丹江通道用來溝通的地理單元則是渭河平原與南陽盆地。

從地理結構上來看,這條天然通道沿西北——東南方向穿越秦嶺,既然稱之為“丹江通道”,那就應當有一條叫作“丹江”的江了。丹江是漢水最重要的支流,發源於秦嶺北沿的商山(陝西省商洛市),在南陽盆地的西側與漢水合流,合流之處則被稱之為“丹江口”,現在也成為了那片土地上所建立的城市的名稱。

由於水量豐富,地理意義上的“丹江口”現在被築壩蓄水成為“丹江口水庫”,併成為了南水北調的重要源頭。由於丹江在到達武關之前,實際上已經向南折轉了,也就是說沒有完全沿著這條天然通道東行,因此武關的得名是來源於丹江的一條支流——武關河。

至於丹江本身,最遲在戰國時期已經具備了通航條件,秦人滅楚之戰中很有可能已經得水利之便了,但由於丹江本身是發源於秦嶺之上,而並非貫通於渭河平原與南陽盆地之間,因此經由武關的這條陸地通道仍然是渭河平原——南陽盆地之間最為重要的溝通渠道。如果大家希望在地圖上尋找“丹江通道”的具體位置,可以參閱312國道,對於現代人來說,將古人所修建的道路擴建為公路是最為省時省力的辦法。

丹江通道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無數次重要的作用,最為著名的應該是劉邦與項羽之間的那場競賽。當項羽還在函谷關前與秦軍苦戰時,劉邦則已經通過武關搶先進入渭河平原了(武關春秋時叫“少習關”,戰國時更名為武關)。

在秦國成為楚國的主要對手後,楚國的防禦重點事實上就是“丹江通道”,為此楚人也此也修建了“方城”(。不過在吳楚“柏舉之戰”後,丹江通道卻成為了秦人救援楚國的快速通道。從軍事角度看,能夠讓秦軍實地考察一下這條通道的通行程度,也是秦國答應援楚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軍在經由“丹江通道”到達南陽盆地後,可以選擇沿漢江而下,與楚軍在郢都決戰,不過這樣做並不是性價比最高的戰術。最好的辦法還是東出方城夏道,至淮河上游操吳軍的後路。

只是吳軍在打破了楚軍的合圍計劃後,顯然也意識到方城夏道的戰略威脅了。因此吳軍除了繼續在郢都尋找楚平王的屍體以外(當然更重要的還有財寶物資),也分兵推進至方城夏道的南端。

最終南下的秦軍和楚軍匯合後,與北上的吳軍在方城夏道的最南端相遇(稷地,今河南省桐柏縣),並展開激戰。

楚國存亡之際,為何秦國成了救命稻草

有了秦國的生力軍加入,吳軍再也未能延續他們的連勝勢頭。更為重要的是,在吳國的大後方,越國已經向吳國發起了進攻。如果按照正常的戰略思維,吳國其實應該先搞掂這個死對頭的。

雖然伍子胥說動了吳王先攻楚,並取得了勝利,但攻楚的成功並不代表就能抵消越國的戰略威脅。因此吳國下一步的戰略目標就必須是解決越國的問題了。對於伍子胥來說,其實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雖然未能抓到活著的楚昭王,但能夠將殺其父兄的楚平王的屍體挖出來,並打上三百鞭子,大仇也算是報了。

吳楚柏舉之戰雖然以吳軍撤出江漢平原,楚人復國而告終,但它的影響卻是非常深遠的,吳軍的這次攻擊打破了楚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楚國從此也不再象從前那樣,只需將主要精力放北方,它必須時時防備來自東面的地緣威脅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