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內?問題可沒這麼簡單

摘要:誰坑死了崇禎

攘外必先安內?問題可沒這麼簡單

撰文|黃大拿&編輯|王心

引文:如果崇禎是一個把政權存亡看得高於一切的現實主義者又怎樣呢?

"安內",穩定內部秩序;"攘外",抵禦外來入侵。

一個敵人好對付,但雙拳總是難敵四手。內憂外患一起襲來,而客觀形勢又註定無法兼顧的時候,"安內還是攘外"就註定是一個當局者無法迴避的難題。

這一難題之出現,最著名最為人所知的當然是在民國時期。

日本人的鐵蹄已踏入中華大地,當時執政者卻提出"攘外必先安內"。這個口號一直為國人所詬病和抨擊,其中之是非暫時且不去管他,有必要指出的是,被安內與攘外的兩難選擇所困擾,這在中國歷史上並非頭一遭。

先安內還是先攘外,這個坑真的是太深了……

必安內方可攘外?

明末,關外滿人鐵騎縱橫逐漸坐大,內地民變四起如星火燎原,起初,崇禎政權是準備兩線作戰的。

一上臺就於不動聲色中翦滅了魏忠賢的崇禎,不是個懦弱無能的角色。面對兩大威脅,他要兩頭出擊,兩手都要硬。

這一點從崇禎的財政安排上即可看出。

崇禎三年,為應對滿人的威脅,明王朝於正常賦稅之外加徵一種"遼餉",同一年,陝西因旱災發生民變,崇禎又下詔曰,不募集軍隊不能平賊,不增賦稅則軍餉不濟,稍稍加點吧,"累吾民一年",新徵的一種謂之"剿餉"。

遼餉用於攘外,而剿餉則用於安內。崇禎的雄心壯志,非同一般哪。

攘外必先安內?問題可沒這麼簡單

遼餉和剿餉都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以剿餉為例,原說好一年而止,直到崇禎十二年,"餉盡而賊未平"。但從中至少可以看出在兩種威脅面前,崇禎政權都不想妥協的初衷。

然而虛弱的國力終究無法維持兩線作戰的政策,是集中精力應付外患還是內憂,崇禎政權必須作出決斷。

被姚雪垠長篇小說《李自成》刻劃得無比陰險毒辣的兵部尚書楊嗣昌最早看出了王朝政策失誤潛藏的巨大危機,他向崇禎皇帝痛切進言:"必安內方可攘外"!

楊嗣昌打了一個比方:邊境烽火好比肩臂之外的病症,而流寇禍亂則病在腹心之內,既然政府無力兩頭兼顧,則兩害相權取其輕,"必安內方可攘外"。

崇禎接受了楊嗣昌的建議,遂集中精力對付李自成張獻忠。

一時間,一度呈狼奔豕突之勢的"義軍"幾乎面臨著滅頂之災,張獻忠逼得向朝廷詐降以求生存,李自成更只剩十幾騎倉皇而走……

皇帝的形象必須維護

看來,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本已取得奇效,那麼為什麼最後崇禎皇帝還是被李自成的大軍逼得上吊自殺?

原來,關外滿人的騷擾還在繼續。遊牧民族風馳電掣來去如風,北京城又迫近邊塞,隔段時間就來一陣警報,滋味也實在不太好受。

崇禎遂放棄安內方針,調集多年從事圍剿的精銳部隊於邊疆,已經窮途末路的李自成張獻忠得以重振旗鼓……

隨著局勢的繼續惡化,崇禎始終遊移於安內還是攘外,直到明王朝大廈將傾之前,他一面與滿人作戰,一面密令新任兵部尚書陳新甲與滿人談和,並再三警告其不要將皇帝與滿人議和的消息洩露出去。

崇禎為什麼害怕他與滿人議和的消息外洩?

攘外必先安內?問題可沒這麼簡單

因為在傳統觀念裡,滿人是異族,與滿人談和則意味著在異族面前沒有挺起腰桿,壞了自古以來的"夷夏之大防",勢必嚴重損害皇帝高大上的形象。

清議洶湧,大臣們個個呼天搶地痛心疾首,哪怕皇帝,也有點難以應付。

但皇帝與滿人議和的消息最終還是洩露了出去。

《明史》上說,某日,陳新甲派出去與滿人談判的工作人員回來報告談判情況,交上了文件,陳新甲讀完,隨手將文件放在茶几上。

偏偏陳新甲的家僮誤以為那只是一份普通的文書,按規定,這些工作文書是要抄寫後在各大衙門裡週轉的,於是,一份絕頂機密的文件就這樣傳播了出去。

在異族威脅面前低三下四、委屈求和,這還得了?朝野上下立即譁然。

崇禎皇帝眼看事情鬧大,原準備將責任全推給陳新甲,指責其揹著自己和滿人談判,然後象徵性處罰一下,以了結此事。

不料陳新甲不但不服罪,還對外揚言自己主持議和,為朝廷建立了奇功,言外之意,自己完全是奉命行事。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惱羞成怒的崇禎一氣之下,將陳新甲送上了斷頭臺。

雖然殺了陳新甲,但在內心裡崇禎對這位尚書大人還多少有一點愧疚。陳新甲死後,一個叫沈迅的官員在崇禎面前大力詆譭陳新甲,意在拍皇帝的馬屁,稱讚大開殺戒的皇帝英明神武,不料崇禎冷冷地回了一句:讓你來作新甲,恐更不如……

誰坑死了崇禎?

陳新甲一死,意味著大明帝國徹底關上了和滿人談判的大門。而再度陷入兩線作戰,對大明帝國無疑是致命的。

崇禎的最後選擇,實為多種因素所促成。但有一點也可以肯定:儒家文化傳統中的崇禎,究竟還不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如果崇禎是一個把政權存亡看得高於一切的現實主義者又怎樣呢?

他當然會堅持先安內再攘外,至於什麼夷夏之大防,自己在異族面前如何憋屈,都暫且拋在一邊,重要的是先保住政權再說。

當時楊嗣昌之所以獻上"攘外必先安內"的大計,建立在這樣一個判斷之上:關外的滿人一時還無能力、也沒有意願推翻大明政權。

這個判斷其實是正確的,後來直到吳三桂獻山海關,多爾袞才決心逐鹿中原。

傻子都可以一眼看出,對崇禎政權而論,足以威脅到根基的是勢欲掀翻明王朝的李自成和張獻忠,而不是最初並無統一全國之奢望的滿人。

攘外必先安內?問題可沒這麼簡單

但在徹底關上和滿人談判的大門之後,大明政權卻不得不把最精銳部隊用於攘外,無數精兵強將就這樣死在了攘外的戰場上,如最忠勇的大將盧象升以身殉國,最富有謀略的洪承疇則兵敗投降。

李自成張獻忠點起的星星之火,終於燎原……

李自成張獻忠最後都是死在了滿人手上。但究其實,他們不過是"潢池小盜"而已,沒有滿人的"配合",很難想象接近偃旗息鼓的所謂"義軍"還能死灰復燃,並最終攪得天翻地覆。

李自成張獻忠在地底下如果回顧平生,會不會對滿人說一聲感謝?

本文為黃大拿明史拍案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