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陳歐發出一條微博,寫道“我的粉絲還在嗎?評論吱一下,看看要不要做抽獎和發紅包”。截至目前,這條微博獲得了超6.7萬條評論和超7.6萬個點贊,轉發約1100次。

在微博上,陳歐是個絕對的大V。他擁有4384萬個粉絲,翻遍整個微博,粉絲數量能比他多的人不超過100個。而且排在他前面的幾乎都是娛樂明星,所以單從粉絲量來看,陳歐在商業領域堪稱微博一哥,甚至比馬雲的粉絲還要多近2000萬。

這是一條能夠符合大V身份的微博,評論中,獲贊最多的來自陳歐本人,他說,“感動,我還以為粉絲都變殭屍了”。畢竟在過去半年,陳歐發了約15條微博,其中絕大多數評論量都不超過2000。

過氣大V陳歐

陳歐宛若一個離開大眾視線許久的明星,突然發現自己還有眾多粉絲在守候,這確實值得感動。但不得而知的是,有多少人是在等他,還是等他的抽獎和紅包。

作為微博平臺最早的一批用戶,陳歐2010年3月便註冊加入,與之同時開啟的,還有他的創業項目——聚美優品。在過去的9年裡,微博見證了陳歐人生軌跡的起起伏伏以及聚美優品的興衰。而4384萬個粉絲,是陳歐所觸達過的高光時刻的最佳見證。

天生的創業者

沒有人會質疑陳歐曾有過的輝煌,2014年5月,當他帶領聚美優品敲響紐交所的上市鍾時,頭上頂著的是紐交所220年來最年輕上市公司CEO的至上榮耀。

1983年出生的陳歐,敲鐘的時候剛過而立之年,與他同齡的張一鳴和程維,分別還處在今日頭條和滴滴打車的起步階段,對未來充滿著迷茫。顯然,陳歐比他們都先行了一步。

一位熟悉陳歐的人向21Tech評價稱,陳歐是個連續創業者,他也是一個天生的創業者。

陳歐的創業處女秀始於2005年,當時還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讀大四的他,拉著師弟劉輝一起創辦了在線遊戲平臺GG(後改名為Garena)。在這個項目中,陳歐還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學生,但他已經展現出了一個典型優秀創業者的特質。

首先,他知道應該做什麼。陳歐是個遊戲玩家,還是很厲害的那種,他曾拿過四川省魔獸爭霸的第四名,在大學中,他還組織了學校的電競協會。因此,做遊戲平臺對他來說再合適不過,包括後期GG平臺需要推廣時,他的電競圈資源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他會識人找團隊。劉輝是比他小几屆的學弟,也確實是個編程高手,陳歐能在學校茫茫人海中,挖掘到劉輝並說服他加入也實屬不易。據劉輝回憶,他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陳歐就開始“畫餅”,而這一招對學生來說,還真的很有用。

陳歐是一個肯吃苦鑽研的人。他雖然不大會編程,但承諾負責服務器和客戶端開發之後,他一連幾個月進入閉關狀態,每天只睡幾個小時,惡補知識然後邊學邊做。儘管最後的成品問題不少,但他真的做了出來。

這就是21歲的陳歐所展現出的真實狀態,我們很難去細究是什麼驅使他變成這樣,但可以知道的是,這些種種,都成為了他日後再次創業的寶貴財富,其中也包括後面要講到的被投資人徐小平所賞識。

二次創業

GG平臺上線後,短時間內便收穫了大量的遊戲用戶,這也讓陳歐感到欣喜。但隨著時間都推移,有兩件事開始困擾陳歐:其一,是來自家庭的反對。

據陳歐回憶,父親從小就反對他打遊戲,認為是不務正業,即便是成功做出了GG平臺,他也同樣不支持。畢業後是繼續深造還是專心創業,陳歐遇到了選擇難題。

為此,陳歐父親還特意飛到新加坡當面勸過他,但最後,陳歐選擇了專心運營GG平臺,這也使他和父親的關係變得極為緊張。

其二,是GG平臺面臨資金壓力。當時,雖然有一些贊助商表達了意向,但陳歐知道,很多人都是奔著GG平臺的控制權而來,所以他在選擇投資者時也格外慎重。

但隨著每天發出的商業計劃書都石沉大海,陳歐也開始有些著急。在不斷接觸資本方的過程中,陳歐發現有名校MBA的背景好像更容易融資,於是,他決定去找一家最牛的學校讀MBA,經過一番白天工作、晚上學習的努力,陳歐拿到了斯坦福的錄取通知書。

2007年,24歲的陳歐前往斯坦福求學。期間,因為種種原因,陳歐和GG平臺的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終,他賣掉了GG的股份,換來了近千萬元的資產。

命運往往就是如此弄人,陳歐最初去斯坦福的目的是為了讓GG平臺有更好的發展,但實際上換來的卻是徹底的離開。不過,有時候舍既是得,脫離GG平臺後,陳歐也開啟了他的另一段人生。

2009年4月,即將從斯坦福畢業的陳歐聯繫劉輝,邀請他一起回國創業,同時,陳歐還找了一個斯坦福的學弟戴雨森。最終,陳歐帶著兩個學弟一起開始了二次創業。

因為有過GG的成功經驗,陳歐這次也想著繼續從遊戲著手,2009年8月,他們創立公司後首先做的是遊戲廣告業務,但這個方向發展的並不順利。2010年初,當他們看到團購的風口席捲整個互聯網時,便也心血來潮決定試一試,於是有了團美網,而這也是聚美優品的前身。

在陳歐的二次創業中,徐小平作為天使投資人,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其實早在2007年陳歐為GG尋求融資時,徐小平就和陳歐有過一面之緣,當時陳歐給徐小平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他回國再次創業的時候,徐小平也給予了莫大的支持。

在陳歐要轉型做化妝品的時候,他曾給徐小平打電話徵詢過意見,徐小平也認可了他的選擇,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其實,對於做化妝品這件事,陳歐自己心裡也犯嘀咕,他總覺得幾個男人做化妝品很怪,但後來陳歐也想通了,不走尋常路往往會有更多的機會。

據陳歐回憶,聚美優品在2010年3月上線的第一天,就有了幾塊錢的收入。這也大大增加了團隊的信心。緊接著,伴隨著成立第一年的總銷售額突破1.5億元,聚美在2011年拿到了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27歲的陳歐收穫了第二個成功的創業項目。

加速與減速

陳歐走進大眾視野,是在2011年。當時,以徐小平為首的聚美董事會希望陳歐成為聚美優品的代言人,一方面,是陳歐帥氣的外形並不輸一些明星,另外一方面,是那個時代有張朝陽的前車之鑑,他通過個人品牌的塑造成功帶動了搜狐的影響力。

於是,陳歐正式“出道”,2012年底推出的“陳歐體”廣告更是將其知名度推上新的顛覆。“為自己代言”成為了陳歐的標籤,他的廣告遍佈大江南北。一時間,金錢、名利迅速彙集至這個28歲的年輕人身上,他登上各大電視臺的綜藝節目,收穫了大批粉絲,“陳歐”這個名字也變得家喻戶曉。

過氣大V陳歐

與陳歐個人品牌同時飆升的,是聚美公司的發展。用戶規模極速增長、銷售額不斷創新高,聚美用品只用了四年就成功登陸了美股。2014年8月,聚美的股價達到37.99美元的歷史高點,市值達55億美元。

但高光時刻並沒有眷顧聚美太久,在完成上市之後,自身的假貨困擾、市場的競爭加劇以及來自政府方面的政策變化等因素如同一把把利刃,不斷給聚美帶來致命的衝擊。

而陳歐在2016年2月提出的私有化方案,則更讓聚美優品在資本市場上的信譽降至冰點。當時,陳歐提出要以7美元的價格對聚美優品進行私有化,這徹底激怒了聚美的股東。股東們覺得,7美元的私有化價格還不及發行價的三分之一,這大大傷害了他們的利益。

最終,2017年11月,陳歐撤回了私有化要約。而在2016年2月之後,聚美的股價就再也沒有達到過7美元。截至2019年7月8日,聚美優品的每股價格為2.44美元,總市值僅為3億美元。

可以看出,和陳歐最初創立GG不同,聚美優品做的化妝品,其實不是陳歐擅長的領域,所以第二次創業,更像是陳歐對行業風口的一次捕捉。而聚美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更多的也是因為乘風而上。

從企業角度,聚美優品有很多欠缺,比如2013年的301事件,聚美精心準備的週年大促,竟然毀於自己平臺系統的崩盤。這也是“年輕的”陳歐要付出的代價,當他在外界風光無限的時候,對聚美整個體系的掌握、對用戶體量的預估都出現了問題,這導致發生意外時他也變得束手無策。

而這一切,對於一個成立三年,有錢有名聲的企業來說,本應該能做的更好。所以,逐風而上是一個捷徑,但它的風險在於,可以飛的很高,但摔的也會很疼。

伴隨著聚美陷入低谷,陳歐的名氣也大不如前。儘管在聚美不斷下沉的過程中,陳歐一直堅持在自己的微博進行推廣,但所有人都深知,絕大多數粉絲更關心的是抽獎和紅包。

7月6日下午,陳歐又發了一條微博,這次寫道,“長安12時辰還真不錯,祝賀相關的朋友們。你們看了沒?”在這條微博下,截至發稿,評論數不足1000。

陳歐在做什麼?

看陳歐過去的微博,他會稱黃曉明為“曉明哥,喊賈乃亮為“臭小子”,給外界的感覺是,陳歐就是一個娛樂圈人士。而“明星”光環對陳歐來說究竟是好是壞,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上述熟悉陳歐的人士告訴21Tech,陳歐曾覺得自己發一條微博,會比公司花錢投廣告的效果要好得多。對於巔峰時期的陳歐來說,這個並不誇張。但過度將個人品牌和企業品牌綁定在一起,很容易混淆二者的關係。尤其對於年輕人而言,因突然成名導致迷失自我的案例比比皆是,更何況陳歐背後還扛著一個企業。

為了扭轉聚美的頹勢,陳歐也在做一些嘗試,那個曾經告誡創業者也質疑擴張的陳歐自己也開始了業務的擴張。據21Tech不完全統計,聚美優品除了主營的電商業務,還涉足過影視和票務領域,做過互聯網金融,發佈過淨化器,外界熟知的最新業務是共享充電寶——街電。

2017年5月,聚美優品3億元入股街電,後來又進一步投資9260萬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聚美優品持有街電82.07%的股權。實際上,陳歐當時要做共享充電寶也引發過質疑,耳熟能詳的就是王思聰“能成吃翔”的言論。

不過目前來看,在聚美做過的這些新業務中,似乎只有街電算是堅持下來了。而其他業務,現在基本都不了了之了。

最近,還有一件事情讓大家再次想起陳歐。一個名為“刷寶”的app因為搬運抖音的內容被告了,而背後涉及的兩家公司分別是北京創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成都力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其中,成都力奧公司是刷寶app的運營主體,也是由陳歐個人全資持有的公司。而北京創銳公司是聚美優品的運營公司,在庭審抗辯中,創銳公司強調,其並非刷寶APP的開發者及運營者。

準確來說,刷寶APP是陳歐個人投資的項目,從法律關係看,確實和聚美沒什麼關係。這個刷寶app的路子很野,它通過看視頻得紅包的方式,在三四線城市收割了大批用戶,但在內容供給端,整個刷寶APP不管界面還是內容都更像是翻版的抖音,這次訴訟曝光之後大家才發現,這已經不是“像“的問題,而是刷寶的內容都抄自抖音。

陳歐仍然在追逐風口,過去那些熱門的領域他都沒有放過,這次或許也是預測到了刷寶app的風險,所以他沒有用聚美去運營這個項目。但這種如此低級的抄襲手段竟然出自陳歐之手,確實有些令人唏噓不已。

2014年,陳歐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你永遠不知道,陳歐這半年在做什麼》,現在,他可能需要向外界解釋一下,這些年,陳歐到底都做了什麼。在陳歐身上,外界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企業家的一面,當他一手創辦的聚美優品需要突破發展瓶頸時,他能不能成為一個好的CEO。

可這個答案,現在沒有人能夠回答,包括陳歐可能也回答不了。在著名的“陳歐體”廣告中,有一句“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曾經的陳歐,確實抓住過時代,但現在,他亟需為自己再次證明。

本文首發21世紀經濟報道旗下公眾號“21Tech”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