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城市升級五年蛻變:上下齊心,巧幹興城

城市規劃 經濟 雒樹剛 高明 佛山日報 2017-04-03

四大工程和六大升級行動、440多個升級項目、總投資2400多億元……過去五年城市升級,掀起了佛山城建史上的新高潮,贏得了市民讚譽,為未來城市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外界一直好奇:城市生長長期依賴“自下而上”路徑的佛山,緣何在2012年至2016年這五年能夠高效高質地在全市五區城鄉同時推進如此大規模的城市升級?

站在改革開放即將40週年的今天,回眸總結昨天的寶貴經驗,可以為明天的城市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奠定前行的力量。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城市現代化,“城產人”融合發展,以項目為抓手實行“五落實”,市級統籌巡查督導、五區比學趕幫超……這些已經成為佛山上下推進城市工作的重要方法論,也將是佛山繼續探索新型城鎮化的利器。

佛山城市升級五年蛻變:上下齊心,巧幹興城

市民在禪城區亞藝公園休息。/佛山日報記者周春用無人機拍攝

規劃引領

以項目為抓手

改革開放前三十年,佛山城市發展一直走的是“自下而上”的道路,城市規劃建設長期依靠區鎮自發行動。這適應並推動了專業鎮經濟的迅速崛起,卻也造成了佛山各鎮街發展“背靠背”、“攤小餅”的問題。

城市升級行動著眼於解決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問題,首先就必須打破過往的發展路徑依賴。

市升級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升級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強化市級統籌,又充分發揮各區的積極性。

“城市規劃就是城市的發展方向,就是未來的城市風貌。只有發揮高水平規劃的龍頭引領作用,按照規劃建設城市、管理城市,才能實現城市的現代化。”市委書記魯毅多次強調,要站在第二個一百年目標的高度,規劃和設計城市。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先布棋盤再落子,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

以城市升級三年行動計劃為例,佛山在城市總規的指導下圈定了99個市級重點項目。這些項目既有需要集全市之力打造的“一老三新”強中心,也有佛山新圖書館、科學館等能夠輻射服務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務綜合體,更有魁奇路東延線等需要跨區協作打通的斷頭路項目。在此基礎上,各區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城市升級方案,比如高明財力有限,最初就相對集中精力做好西江新城的規劃建設。五區自主謀劃了217個區級重點項目。宏大的城市升級目標分解成了一個個具體的項目。

項目有了,如何真抓實幹?城市升級一啟動,就不僅僅是吹響衝鋒號,而且是五區都立下了軍令狀。佛山強調項目的時效性和典型性,做到規劃、用地、資金、時間進度和責任單位(責任人)五落實。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要求“每條河流要有‘河長’”。而佛山早在城市升級五年前啟動時就為每個項目都明確了責任單位、責任人,具體到河湧整治項目就是河長、湧長乃至段長。這極大地增強了建設者們的工作主動性。

佛山城市升級五年蛻變:上下齊心,巧幹興城

美麗千燈湖的早晨,市民在此散步跑步。/佛山日報記者王偉楠攝

“我有空時,常要去豐收湧邊上走一走,觀察最新的水質情況。”2014年底,祖廟街道辦主任李仕亨成為豐收湧的湧長,也成為治理這條河湧的第一責任人。如今,這條曾因黑臭讓街坊皺眉不已的河流,已成禪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巡查督導

五區比學趕幫超

城市升級五年間,佛山市委、市政府不僅定期派出由市紀委牽頭的督導組去督導五區城市升級項目進展,而且每半年組織一次城市升級現場巡查。

這場由市政府、人大、民主黨派、媒體等代表參加的巡查活動,被民間譽為“半年考”,每次都對五區項目現場點評甚至打分排名,並廣邀媒體報道。

“好的方面通過媒體傳播出去,大家可以互相學習;不好的方面通過媒體報道出來,對各區各部門都形成一種壓力。”時任佛山市委書記、現任廣州市政協主席劉悅倫道出了初衷。

2016年7月,市委書記魯毅在城市升級第八次巡查結束後對五區評價:禪城,“作為中心區,森林進城、森林圍城特色突出”; 南海,“高水平規劃且多年堅持未變,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順德,“把‘三舊’改造擺在重要位置,實現城市管理、城市升級與產業管理、產業升級的結合”; 高明,“圍繞生態文化建設作努力”;三水,“做到山、水、城結合,很有特色”。魯毅也再次要求媒體“採訪一下各區領導,讓南海談談順德,讓順德談談南海,比學趕幫超”。

壓力就是動力。各區各部門鼓足幹勁,爭相學習兄弟單位的好做法、新思路,在確保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項目進度,以便每次巡查都能向社會各界展現新成果。

巡查督導機制之下,佛山城市升級成果迅速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從城市延伸到鄉村。佛山新城、禪城綠島湖都市產業區、南海三山新城、順德新城、高明西江新城、三水新城等區域城市升級成效連片呈現。

佛山城市升級五年蛻變:上下齊心,巧幹興城

德勝河一河兩岸的美麗風光。

協調發展

“城產人”融合共進

佛山人從來不好大喜功,從來不是為了城市升級而升級。

“在自下而上的城市發展階段,佛山長期走的是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路子,最終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遇到了發展的瓶頸。”省社科院研究員丁力分析,富裕起來的佛山人要求更好的人居環境,靠要素驅動難以為繼的佛山產業經濟需要更高的城市品質來支撐其轉型升級。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而佛山這座產業重鎮針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謀劃城市升級之初,就立足於促進產業、城市與人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2015年5月,時任市長的魯毅在順德北部片區調研時更首次明確提出“城產人”融合發展的概念——“以高水平的城市規劃引領城市現代化,以城市現代化引領和促進產業高端化”。

在“城產人”融合發展理念指導下,佛山眾多板塊成就“城市引領產業”的佳話。中德工業服務區按照歐洲標準初步構建起“高效率、慢生活”的城市環境,成為全國首批兩個“中歐城鎮化合作示範區”之一,吸引了瑞曼迪斯、歐司朗、史太白等德國名企落戶設立區域總部;桂城以湖造城,千燈湖片區作為廣東金融高新區的優勢日益明顯,凱捷、AIA、富士通、畢馬威等全球金融服務巨頭紛至沓來,天安數碼城等“三舊”改造項目從當年的舊廠房蝶變為都市產業區; 北滘新城在做好公園、廣場、地鐵、文化中心、康體中心等公共設施的基礎上,化身為民企總部經濟區、廣州大學城衛星城,聚集十多個民企總部和數萬創新創業人才。

在佛山五年城市升級歷程中,不僅注重城市、產業與人的協調發展,還注重城鄉協調,注重硬件設施與文化軟實力的協調,注重城市升級與文明城市建設相結合,與創建國家新型城市相結合,與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相結合。

秉承協調發展的理念,佛山將繼續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苦幹加巧幹,最終成就“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佛山城市升級五年蛻變:上下齊心,巧幹興城

千燈湖及廣東金融高新區。/佛山日報記者周春用無人機攝

城市升級 屢獲點贊

2012年至2016年,佛山五年城市升級期間,“三舊”改造、文化升級、綠化景觀改造提升等多項工作得到中央部委與省直相關部門領導肯定。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

佛山“三舊”改造搞得不錯

2013年6月,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率調研組赴佛山考察“三舊”改造示範項目,充分肯定了佛山“三舊”改造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佛山的‘三舊’改造搞得不錯”,鼓勵佛山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深入探索“三舊”改造,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在舊城改造項目嶺南天地,姜大明仔細詢問項目改造的原則和思路,以及開發商對文物建築的加固、保護方法,並稱贊:“通過改造,留住了城市的記憶。”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

文化建設與城市建設緊密結合

2015年12月,雒樹剛到我市督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並稱贊佛山把文化建設納入全市全局工作當中,不是就文化抓文化,而是從全局來抓文化,體現出高度的文化自覺。雒樹剛說,佛山上下貫通、橫向貫通,將文化建設與城市建設、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跳出“小文化”,發展“大文化”,這是佛山在文化改革發展思路上的一大創新。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彭有冬:

西樵溼地公園具有全國代表性

2016年11月,彭有冬帶隊調研我市“創森”工作。在調研西樵山生態屏障公益林提質增效項目時,彭有冬連連讚賞很有特色。“佛山桑基魚塘在全國可能是最有代表性的。”彭有冬表示,佛山保護西樵溼地公園,是對嶺南農耕文化的傳承。

●住建部駐佛山督察員林有良:

城市升級 你追我趕

2016年7月,林有良參加佛山城市升級巡查時表示,佛山各區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感受到佛山市委市政府對城市規劃工作的重視,感受到佛山城市升級的評比有著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更深深感受到城市規劃工作在佛山城市升級項目中所發揮的引領作用。

●廣東省住建廳副廳長蔡瀛:

佛山經驗值得推廣

2014年底,蔡瀛在參觀瞭解佛山城市升級情況後,認為佛山以城市升級為抓手,率先在產業轉型、城市轉型和環境再造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為佛山創造了優越的環境,有效提升了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水平,經驗值得珠三角地區推廣。

●省政府駐佛山督察員董黎:

城市面貌得到很大提升

2016年7月,董黎參加佛山城市升級巡查時評價,佛山城市升級項目體現了規劃引領城市現代化、生態化的龍頭作用。佛山能夠把城市建設持續地發展下去,由易到難,深入舊廠房改造,城市整體面貌得到很大提升。


文/佛山日報記者孟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