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發病率高達80%!記住6大護胃妙招

文/羊城派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吳佳儀

據統計,胃病在人群中發病率高達80%,並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長。近年來,胃病的發病趨勢日益呈現年輕化,中年患者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護胃”專家文小敏表示:護腸養胃除中醫調理外,關鍵還得靠自己。

生活不規律,患上胃炎13年

家居從化的40歲李某在13年前開始出現上腹部隱痛,呈灼燒感,伴有呃逆、噯氣、吐酸等症狀。前不久,李某的上腹部隱痛加重,疼痛明顯,經胃鏡檢查提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並接受了護胃、制酸等治療,但症狀無明顯改善。後找到文小敏就醫。

據文小敏介紹,李某精神睡眠較差,食慾食量較差,全腹部脹滿不適,大便黏膩,近兩月體重減輕十餘斤。李某表示,壓力過大時能明顯感到胃痛加重,伴有噯氣、泛酸、多夢、口臭等症狀。文小敏分析說,這是因為他長期工作繁忙,壓力較大,肝氣鬱結、橫逆犯胃、肝胃氣滯,所以胃脘脹痛。

另外,長期居住在廣東,嶺南之地溼熱,再加上應酬多,菸酒不離身,所以容易出現口臭、食慾差等情況,屬於肝鬱脾虛型胃脘痛,治療需疏肝健脾、通降和胃,輔以清熱利溼,給予柴胡疏肝散和四逆湯合左金丸加減,經過近一月的治療後病癒。

白領成胃病高發人群

文小敏指出,不少白領打工族、甚至老闆們整天忙於事業,一日三餐沒有規律,加之精神壓力大而成為胃病的高發人群。

司機也一樣,經常讓胃處於“空城”狀態,或是飽一餐飢一餐。這類人群至少80%患有胃病,加之有的人不舒服也不到醫院就診,久而久之,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就隨之而來。

文小敏指出,過分吃辛辣、過冷、過硬等刺激性食物也會得胃病。有胃病者飲食以溫和為最高原則,必須避免刺激和油膩的食物,烹調方法以蒸、煮為佳。

需要提醒的是,淺表性胃炎與情緒等有密切關聯,上述案例中李某正因為長期壓力過大,以致胃部不適,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對胃病的痊癒非常重要。

記住這護胃6大妙招:

1.少吃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不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易引起消化不良。

2.告別菸酒

煙霧和酒精都會對胃粘膜造成比較嚴重的刺激,破壞粘液層的完整性,導致屏障功能降低,從而引發慢性胃腸疾病。

3.中藥食材幫調理

猴頭菇、前胡、淮山等已證實可以養胃,用食材煲湯、煲水均可。

4.遠離損胃食物

澱粉含量太高食物少吃,如糯米、番薯、芋頭,含糖量太高,胃酸一刺激容易產酸;碳酸飲料容易產氣會引發打嗝,最好少碰。

5.親近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容易消化,不會給胃帶來分解提煉的負擔,而且有足夠多的鹼性,也可以中合胃酸。蔬菜、水果裡含有的纖維素,可以讓被消化後的食物結成鬆軟的塊狀,更容易通過腸道。因此,不要每餐都應該適量地加入蔬菜、水果。

6.精神集中

吃飯時應專心致志,不可—心二使用。如果—邊吃飯,—邊思考問題;或者—邊吃飯,—邊看書、看電視,較多的血液要供應腦部工作,會直接影響胃腸道的血液供應。經常這樣,勢必會影響胃的作用,引發胃病。

專家介紹

文小敏 脾胃病科專家 主任中醫師、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國家治未病中心主任,全國第三批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廣東省中醫藥局重點專科脾胃病學術帶頭人 、廣東省第二批名中醫師承項目指導老師,先後師從國醫大師李今庸、孫光榮教授、廣東省名中醫彭勝權、羅仁教授等。現為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治未病分會第一屆理事務常務理事、全國膏方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承擔2項國家級課題和4項省級課題,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10餘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主編10餘部學術專著,發表科研論文60餘篇。

醫療擅長:擅長對胃腸病、呼吸系統疾病及各種溼熱病,如感冒、咳嗽、氣管炎、胃腸病、中醫虛證、溼熱病證的診治。

出診時間:週二、四上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