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一部評價很好的古裝電視劇叫做“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從它的服裝、化妝、道具、佈景到運鏡等等各個方面,都是現在古裝劇裡很難得、很少見的一部良心劇了。

"

最近,有一部評價很好的古裝電視劇叫做“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從它的服裝、化妝、道具、佈景到運鏡等等各個方面,都是現在古裝劇裡很難得、很少見的一部良心劇了。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長安十二時辰》顧名思義,講的就是二十四個小時之內長安發生的事情,所以在劇中可以經常看到各種關於計時和報時的畫面。

在古代除了時辰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計時單位,比如說一刻、一炷香、一盞茶的時間,現在經常用到的彈指一瞬間、一剎那,晚上還有幾更天的說法等等。我們就來看看古代都有哪些計時方法,還有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些名詞,如果換算到今天到底都是多長的時間。

時辰

古代人平時最常用的計時儀器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間的裝置,就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日晷。史料中對日晷最早的記載出自於《漢書》,但是實際使用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周朝甚至更早。

"

最近,有一部評價很好的古裝電視劇叫做“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從它的服裝、化妝、道具、佈景到運鏡等等各個方面,都是現在古裝劇裡很難得、很少見的一部良心劇了。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長安十二時辰》顧名思義,講的就是二十四個小時之內長安發生的事情,所以在劇中可以經常看到各種關於計時和報時的畫面。

在古代除了時辰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計時單位,比如說一刻、一炷香、一盞茶的時間,現在經常用到的彈指一瞬間、一剎那,晚上還有幾更天的說法等等。我們就來看看古代都有哪些計時方法,還有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些名詞,如果換算到今天到底都是多長的時間。

時辰

古代人平時最常用的計時儀器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間的裝置,就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日晷。史料中對日晷最早的記載出自於《漢書》,但是實際使用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周朝甚至更早。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日晷

《周禮.春官》記載:“馮相一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

也就是說從《周禮》成書的春秋時代起一天就已經被劃分為十二個時間段了,不過在那個時候,每一個時辰的叫法和現在可不一樣,它是根據當時人們的作息規律而命名的。

根據三國西晉人杜預對《左傳》的註解,半夜11點到凌晨1點叫做夜半;下一個時辰叫做雞鳴,公雞開始報曉了;然後是平旦,日夜交替的時辰;日出,太陽升起了;食時也叫早食或者朝食,這跟我們早餐的概念還有點不一樣,因為秦漢以前的老百姓們一般一天只吃兩餐,這會兒就是他們吃第一餐的時間。

隅中是接近中午的時間;日中就是太陽升到正中央了;日昳是太陽開始偏西了;晡食也叫夕食,是古人一天兩餐裡吃晚餐的時間;日入就是太陽下山了;黃昏是日落後天色昏昏黃黃的時間;最後,人定就是夜深了,到了人們要安歇的時刻了。

西漢的《淮南子》一書中還有關於十五個時辰的叫法,這些後來都被地支記法所代替,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和亥時。

到了宋代,每個時辰又被分為了“初”和“正”兩個部分,就是我們在《長安十二時辰》的日晷上看到的分法,以劇中盛唐時期的背景來看似乎超前了一點。

每個時辰都分成兩半之後,十二個時辰就變成了二十四個時辰,人們把這個新的半個時辰叫做小時,這就是我們今天“小時”的由來。

我們剛才講的日晷有侷限性,必須有太陽才能工作,在古代還有一種計時方法叫做漏刻或者刻漏,是利用液體流動的多少來觀測時間的方法。

"

最近,有一部評價很好的古裝電視劇叫做“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從它的服裝、化妝、道具、佈景到運鏡等等各個方面,都是現在古裝劇裡很難得、很少見的一部良心劇了。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長安十二時辰》顧名思義,講的就是二十四個小時之內長安發生的事情,所以在劇中可以經常看到各種關於計時和報時的畫面。

在古代除了時辰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計時單位,比如說一刻、一炷香、一盞茶的時間,現在經常用到的彈指一瞬間、一剎那,晚上還有幾更天的說法等等。我們就來看看古代都有哪些計時方法,還有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些名詞,如果換算到今天到底都是多長的時間。

時辰

古代人平時最常用的計時儀器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間的裝置,就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日晷。史料中對日晷最早的記載出自於《漢書》,但是實際使用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周朝甚至更早。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日晷

《周禮.春官》記載:“馮相一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

也就是說從《周禮》成書的春秋時代起一天就已經被劃分為十二個時間段了,不過在那個時候,每一個時辰的叫法和現在可不一樣,它是根據當時人們的作息規律而命名的。

根據三國西晉人杜預對《左傳》的註解,半夜11點到凌晨1點叫做夜半;下一個時辰叫做雞鳴,公雞開始報曉了;然後是平旦,日夜交替的時辰;日出,太陽升起了;食時也叫早食或者朝食,這跟我們早餐的概念還有點不一樣,因為秦漢以前的老百姓們一般一天只吃兩餐,這會兒就是他們吃第一餐的時間。

隅中是接近中午的時間;日中就是太陽升到正中央了;日昳是太陽開始偏西了;晡食也叫夕食,是古人一天兩餐裡吃晚餐的時間;日入就是太陽下山了;黃昏是日落後天色昏昏黃黃的時間;最後,人定就是夜深了,到了人們要安歇的時刻了。

西漢的《淮南子》一書中還有關於十五個時辰的叫法,這些後來都被地支記法所代替,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和亥時。

到了宋代,每個時辰又被分為了“初”和“正”兩個部分,就是我們在《長安十二時辰》的日晷上看到的分法,以劇中盛唐時期的背景來看似乎超前了一點。

每個時辰都分成兩半之後,十二個時辰就變成了二十四個時辰,人們把這個新的半個時辰叫做小時,這就是我們今天“小時”的由來。

我們剛才講的日晷有侷限性,必須有太陽才能工作,在古代還有一種計時方法叫做漏刻或者刻漏,是利用液體流動的多少來觀測時間的方法。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漏刻或者刻漏

《隋書》裡記載:“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黃帝發明了水漏壺,從那之後的四千多年的時間裡,歷朝歷代都在沿用和改進,後來還發明出了水銀漏和沙漏等等,讓這種計時方法越來越準確。

"

最近,有一部評價很好的古裝電視劇叫做“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從它的服裝、化妝、道具、佈景到運鏡等等各個方面,都是現在古裝劇裡很難得、很少見的一部良心劇了。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長安十二時辰》顧名思義,講的就是二十四個小時之內長安發生的事情,所以在劇中可以經常看到各種關於計時和報時的畫面。

在古代除了時辰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計時單位,比如說一刻、一炷香、一盞茶的時間,現在經常用到的彈指一瞬間、一剎那,晚上還有幾更天的說法等等。我們就來看看古代都有哪些計時方法,還有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些名詞,如果換算到今天到底都是多長的時間。

時辰

古代人平時最常用的計時儀器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間的裝置,就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日晷。史料中對日晷最早的記載出自於《漢書》,但是實際使用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周朝甚至更早。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日晷

《周禮.春官》記載:“馮相一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

也就是說從《周禮》成書的春秋時代起一天就已經被劃分為十二個時間段了,不過在那個時候,每一個時辰的叫法和現在可不一樣,它是根據當時人們的作息規律而命名的。

根據三國西晉人杜預對《左傳》的註解,半夜11點到凌晨1點叫做夜半;下一個時辰叫做雞鳴,公雞開始報曉了;然後是平旦,日夜交替的時辰;日出,太陽升起了;食時也叫早食或者朝食,這跟我們早餐的概念還有點不一樣,因為秦漢以前的老百姓們一般一天只吃兩餐,這會兒就是他們吃第一餐的時間。

隅中是接近中午的時間;日中就是太陽升到正中央了;日昳是太陽開始偏西了;晡食也叫夕食,是古人一天兩餐裡吃晚餐的時間;日入就是太陽下山了;黃昏是日落後天色昏昏黃黃的時間;最後,人定就是夜深了,到了人們要安歇的時刻了。

西漢的《淮南子》一書中還有關於十五個時辰的叫法,這些後來都被地支記法所代替,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和亥時。

到了宋代,每個時辰又被分為了“初”和“正”兩個部分,就是我們在《長安十二時辰》的日晷上看到的分法,以劇中盛唐時期的背景來看似乎超前了一點。

每個時辰都分成兩半之後,十二個時辰就變成了二十四個時辰,人們把這個新的半個時辰叫做小時,這就是我們今天“小時”的由來。

我們剛才講的日晷有侷限性,必須有太陽才能工作,在古代還有一種計時方法叫做漏刻或者刻漏,是利用液體流動的多少來觀測時間的方法。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漏刻或者刻漏

《隋書》裡記載:“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黃帝發明了水漏壺,從那之後的四千多年的時間裡,歷朝歷代都在沿用和改進,後來還發明出了水銀漏和沙漏等等,讓這種計時方法越來越準確。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古代高精度計時器-西漢漏壺

中國人有了刻漏之後,就把一晝夜分為了一百個等分,形成了“百刻制”。在中國“百刻制”比“時辰制”還要古老,是使用時間最久的計時制度。

當一天被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之後,問題就來了,由於一百並不能被十二整除,所以每天都剩下了四刻要平均分配到每個時辰內,換算起來很麻煩,於是漢哀帝就把百刻改成了一百二十刻;到了梁武帝時期改成了九十刻;後來又改成一百零八刻;但是南北朝之後大家又用回了一百刻;一直到了明末清初,受到西方鐘錶的影響,百刻制才最終調整為九十刻。

如果你問古代的一刻等於現在多長時間呢?那就要看是哪個時代了,如果是百刻制的話,一刻相當於現在的14分24秒,一百二十刻制的話,一刻等於現在12分鐘,而九十六刻制,就是剛好15分鐘,也就是我們現在俗話說的一刻鐘。

更、點

除了時和刻,古代對於夜晚還有專用的計時單位,叫做更。你是不是經常看到電視劇裡有更夫拿著鑼鼓在打更巡邏,古文中也經常提到三更天、五更天要去做什麼事情之類的,那更到底是什麼概念呢?

"

最近,有一部評價很好的古裝電視劇叫做“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從它的服裝、化妝、道具、佈景到運鏡等等各個方面,都是現在古裝劇裡很難得、很少見的一部良心劇了。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長安十二時辰》顧名思義,講的就是二十四個小時之內長安發生的事情,所以在劇中可以經常看到各種關於計時和報時的畫面。

在古代除了時辰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計時單位,比如說一刻、一炷香、一盞茶的時間,現在經常用到的彈指一瞬間、一剎那,晚上還有幾更天的說法等等。我們就來看看古代都有哪些計時方法,還有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些名詞,如果換算到今天到底都是多長的時間。

時辰

古代人平時最常用的計時儀器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間的裝置,就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日晷。史料中對日晷最早的記載出自於《漢書》,但是實際使用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周朝甚至更早。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日晷

《周禮.春官》記載:“馮相一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

也就是說從《周禮》成書的春秋時代起一天就已經被劃分為十二個時間段了,不過在那個時候,每一個時辰的叫法和現在可不一樣,它是根據當時人們的作息規律而命名的。

根據三國西晉人杜預對《左傳》的註解,半夜11點到凌晨1點叫做夜半;下一個時辰叫做雞鳴,公雞開始報曉了;然後是平旦,日夜交替的時辰;日出,太陽升起了;食時也叫早食或者朝食,這跟我們早餐的概念還有點不一樣,因為秦漢以前的老百姓們一般一天只吃兩餐,這會兒就是他們吃第一餐的時間。

隅中是接近中午的時間;日中就是太陽升到正中央了;日昳是太陽開始偏西了;晡食也叫夕食,是古人一天兩餐裡吃晚餐的時間;日入就是太陽下山了;黃昏是日落後天色昏昏黃黃的時間;最後,人定就是夜深了,到了人們要安歇的時刻了。

西漢的《淮南子》一書中還有關於十五個時辰的叫法,這些後來都被地支記法所代替,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和亥時。

到了宋代,每個時辰又被分為了“初”和“正”兩個部分,就是我們在《長安十二時辰》的日晷上看到的分法,以劇中盛唐時期的背景來看似乎超前了一點。

每個時辰都分成兩半之後,十二個時辰就變成了二十四個時辰,人們把這個新的半個時辰叫做小時,這就是我們今天“小時”的由來。

我們剛才講的日晷有侷限性,必須有太陽才能工作,在古代還有一種計時方法叫做漏刻或者刻漏,是利用液體流動的多少來觀測時間的方法。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漏刻或者刻漏

《隋書》裡記載:“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黃帝發明了水漏壺,從那之後的四千多年的時間裡,歷朝歷代都在沿用和改進,後來還發明出了水銀漏和沙漏等等,讓這種計時方法越來越準確。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古代高精度計時器-西漢漏壺

中國人有了刻漏之後,就把一晝夜分為了一百個等分,形成了“百刻制”。在中國“百刻制”比“時辰制”還要古老,是使用時間最久的計時制度。

當一天被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之後,問題就來了,由於一百並不能被十二整除,所以每天都剩下了四刻要平均分配到每個時辰內,換算起來很麻煩,於是漢哀帝就把百刻改成了一百二十刻;到了梁武帝時期改成了九十刻;後來又改成一百零八刻;但是南北朝之後大家又用回了一百刻;一直到了明末清初,受到西方鐘錶的影響,百刻制才最終調整為九十刻。

如果你問古代的一刻等於現在多長時間呢?那就要看是哪個時代了,如果是百刻制的話,一刻相當於現在的14分24秒,一百二十刻制的話,一刻等於現在12分鐘,而九十六刻制,就是剛好15分鐘,也就是我們現在俗話說的一刻鐘。

更、點

除了時和刻,古代對於夜晚還有專用的計時單位,叫做更。你是不是經常看到電視劇裡有更夫拿著鑼鼓在打更巡邏,古文中也經常提到三更天、五更天要去做什麼事情之類的,那更到底是什麼概念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古代打更圖

古代把夜晚分為五更,一個時辰為一更,從戌時開始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一直到寅時五更結束。古代白天用敲鐘,夜晚用打鼓來報時,打一下鼓代表一更,打兩下代表二更,以此類推,幾更也可以叫做幾鼓。

《西遊記》裡有這麼一個故事,說孫猴子被菩提祖師在腦袋上敲了三下,孫悟空悟性很好,就領悟到菩提祖師是要他三更再來找自己,也就是說子時——半夜11點到凌晨1點之間,我們現在常說的三更半夜也是這個時間。

"

最近,有一部評價很好的古裝電視劇叫做“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從它的服裝、化妝、道具、佈景到運鏡等等各個方面,都是現在古裝劇裡很難得、很少見的一部良心劇了。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長安十二時辰》顧名思義,講的就是二十四個小時之內長安發生的事情,所以在劇中可以經常看到各種關於計時和報時的畫面。

在古代除了時辰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計時單位,比如說一刻、一炷香、一盞茶的時間,現在經常用到的彈指一瞬間、一剎那,晚上還有幾更天的說法等等。我們就來看看古代都有哪些計時方法,還有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些名詞,如果換算到今天到底都是多長的時間。

時辰

古代人平時最常用的計時儀器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間的裝置,就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日晷。史料中對日晷最早的記載出自於《漢書》,但是實際使用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周朝甚至更早。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日晷

《周禮.春官》記載:“馮相一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

也就是說從《周禮》成書的春秋時代起一天就已經被劃分為十二個時間段了,不過在那個時候,每一個時辰的叫法和現在可不一樣,它是根據當時人們的作息規律而命名的。

根據三國西晉人杜預對《左傳》的註解,半夜11點到凌晨1點叫做夜半;下一個時辰叫做雞鳴,公雞開始報曉了;然後是平旦,日夜交替的時辰;日出,太陽升起了;食時也叫早食或者朝食,這跟我們早餐的概念還有點不一樣,因為秦漢以前的老百姓們一般一天只吃兩餐,這會兒就是他們吃第一餐的時間。

隅中是接近中午的時間;日中就是太陽升到正中央了;日昳是太陽開始偏西了;晡食也叫夕食,是古人一天兩餐裡吃晚餐的時間;日入就是太陽下山了;黃昏是日落後天色昏昏黃黃的時間;最後,人定就是夜深了,到了人們要安歇的時刻了。

西漢的《淮南子》一書中還有關於十五個時辰的叫法,這些後來都被地支記法所代替,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和亥時。

到了宋代,每個時辰又被分為了“初”和“正”兩個部分,就是我們在《長安十二時辰》的日晷上看到的分法,以劇中盛唐時期的背景來看似乎超前了一點。

每個時辰都分成兩半之後,十二個時辰就變成了二十四個時辰,人們把這個新的半個時辰叫做小時,這就是我們今天“小時”的由來。

我們剛才講的日晷有侷限性,必須有太陽才能工作,在古代還有一種計時方法叫做漏刻或者刻漏,是利用液體流動的多少來觀測時間的方法。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漏刻或者刻漏

《隋書》裡記載:“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黃帝發明了水漏壺,從那之後的四千多年的時間裡,歷朝歷代都在沿用和改進,後來還發明出了水銀漏和沙漏等等,讓這種計時方法越來越準確。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古代高精度計時器-西漢漏壺

中國人有了刻漏之後,就把一晝夜分為了一百個等分,形成了“百刻制”。在中國“百刻制”比“時辰制”還要古老,是使用時間最久的計時制度。

當一天被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之後,問題就來了,由於一百並不能被十二整除,所以每天都剩下了四刻要平均分配到每個時辰內,換算起來很麻煩,於是漢哀帝就把百刻改成了一百二十刻;到了梁武帝時期改成了九十刻;後來又改成一百零八刻;但是南北朝之後大家又用回了一百刻;一直到了明末清初,受到西方鐘錶的影響,百刻制才最終調整為九十刻。

如果你問古代的一刻等於現在多長時間呢?那就要看是哪個時代了,如果是百刻制的話,一刻相當於現在的14分24秒,一百二十刻制的話,一刻等於現在12分鐘,而九十六刻制,就是剛好15分鐘,也就是我們現在俗話說的一刻鐘。

更、點

除了時和刻,古代對於夜晚還有專用的計時單位,叫做更。你是不是經常看到電視劇裡有更夫拿著鑼鼓在打更巡邏,古文中也經常提到三更天、五更天要去做什麼事情之類的,那更到底是什麼概念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古代打更圖

古代把夜晚分為五更,一個時辰為一更,從戌時開始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一直到寅時五更結束。古代白天用敲鐘,夜晚用打鼓來報時,打一下鼓代表一更,打兩下代表二更,以此類推,幾更也可以叫做幾鼓。

《西遊記》裡有這麼一個故事,說孫猴子被菩提祖師在腦袋上敲了三下,孫悟空悟性很好,就領悟到菩提祖師是要他三更再來找自己,也就是說子時——半夜11點到凌晨1點之間,我們現在常說的三更半夜也是這個時間。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西遊記》劇照

更之下還分點,每一更分為五個點,一點相當於現在的24分鐘。《西遊記》中提到:“次日五更三點,太宗駕坐金鑾寶殿,文武眾臣趨朝。”大意是說在凌晨4點12分的時候,唐太宗和文武百官就聚集在一起開始早朝了,歷朝歷代的皇帝也是在這個時間開始早朝的。

一炷香

除了靠太陽和水流計時之外,中國古代還有利用火或者香來計時的方法。歷史上有燈鍾,是靠觀察燈油的減少量來估測時間的;還有的靠焚香來計算時間,比如《長安十二時辰》裡出現的“龍舟香漏”,它的原理就是靠香燃燒一截就掉下來兩個金屬球來自動報時。不過呢,這個“龍舟香漏”的原型是宋代之後才出現的,這個《長安》劇組不小心又“穿越”了一把。

"

最近,有一部評價很好的古裝電視劇叫做“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從它的服裝、化妝、道具、佈景到運鏡等等各個方面,都是現在古裝劇裡很難得、很少見的一部良心劇了。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長安十二時辰》顧名思義,講的就是二十四個小時之內長安發生的事情,所以在劇中可以經常看到各種關於計時和報時的畫面。

在古代除了時辰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計時單位,比如說一刻、一炷香、一盞茶的時間,現在經常用到的彈指一瞬間、一剎那,晚上還有幾更天的說法等等。我們就來看看古代都有哪些計時方法,還有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些名詞,如果換算到今天到底都是多長的時間。

時辰

古代人平時最常用的計時儀器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間的裝置,就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日晷。史料中對日晷最早的記載出自於《漢書》,但是實際使用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周朝甚至更早。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日晷

《周禮.春官》記載:“馮相一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

也就是說從《周禮》成書的春秋時代起一天就已經被劃分為十二個時間段了,不過在那個時候,每一個時辰的叫法和現在可不一樣,它是根據當時人們的作息規律而命名的。

根據三國西晉人杜預對《左傳》的註解,半夜11點到凌晨1點叫做夜半;下一個時辰叫做雞鳴,公雞開始報曉了;然後是平旦,日夜交替的時辰;日出,太陽升起了;食時也叫早食或者朝食,這跟我們早餐的概念還有點不一樣,因為秦漢以前的老百姓們一般一天只吃兩餐,這會兒就是他們吃第一餐的時間。

隅中是接近中午的時間;日中就是太陽升到正中央了;日昳是太陽開始偏西了;晡食也叫夕食,是古人一天兩餐裡吃晚餐的時間;日入就是太陽下山了;黃昏是日落後天色昏昏黃黃的時間;最後,人定就是夜深了,到了人們要安歇的時刻了。

西漢的《淮南子》一書中還有關於十五個時辰的叫法,這些後來都被地支記法所代替,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和亥時。

到了宋代,每個時辰又被分為了“初”和“正”兩個部分,就是我們在《長安十二時辰》的日晷上看到的分法,以劇中盛唐時期的背景來看似乎超前了一點。

每個時辰都分成兩半之後,十二個時辰就變成了二十四個時辰,人們把這個新的半個時辰叫做小時,這就是我們今天“小時”的由來。

我們剛才講的日晷有侷限性,必須有太陽才能工作,在古代還有一種計時方法叫做漏刻或者刻漏,是利用液體流動的多少來觀測時間的方法。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漏刻或者刻漏

《隋書》裡記載:“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黃帝發明了水漏壺,從那之後的四千多年的時間裡,歷朝歷代都在沿用和改進,後來還發明出了水銀漏和沙漏等等,讓這種計時方法越來越準確。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古代高精度計時器-西漢漏壺

中國人有了刻漏之後,就把一晝夜分為了一百個等分,形成了“百刻制”。在中國“百刻制”比“時辰制”還要古老,是使用時間最久的計時制度。

當一天被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之後,問題就來了,由於一百並不能被十二整除,所以每天都剩下了四刻要平均分配到每個時辰內,換算起來很麻煩,於是漢哀帝就把百刻改成了一百二十刻;到了梁武帝時期改成了九十刻;後來又改成一百零八刻;但是南北朝之後大家又用回了一百刻;一直到了明末清初,受到西方鐘錶的影響,百刻制才最終調整為九十刻。

如果你問古代的一刻等於現在多長時間呢?那就要看是哪個時代了,如果是百刻制的話,一刻相當於現在的14分24秒,一百二十刻制的話,一刻等於現在12分鐘,而九十六刻制,就是剛好15分鐘,也就是我們現在俗話說的一刻鐘。

更、點

除了時和刻,古代對於夜晚還有專用的計時單位,叫做更。你是不是經常看到電視劇裡有更夫拿著鑼鼓在打更巡邏,古文中也經常提到三更天、五更天要去做什麼事情之類的,那更到底是什麼概念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古代打更圖

古代把夜晚分為五更,一個時辰為一更,從戌時開始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一直到寅時五更結束。古代白天用敲鐘,夜晚用打鼓來報時,打一下鼓代表一更,打兩下代表二更,以此類推,幾更也可以叫做幾鼓。

《西遊記》裡有這麼一個故事,說孫猴子被菩提祖師在腦袋上敲了三下,孫悟空悟性很好,就領悟到菩提祖師是要他三更再來找自己,也就是說子時——半夜11點到凌晨1點之間,我們現在常說的三更半夜也是這個時間。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西遊記》劇照

更之下還分點,每一更分為五個點,一點相當於現在的24分鐘。《西遊記》中提到:“次日五更三點,太宗駕坐金鑾寶殿,文武眾臣趨朝。”大意是說在凌晨4點12分的時候,唐太宗和文武百官就聚集在一起開始早朝了,歷朝歷代的皇帝也是在這個時間開始早朝的。

一炷香

除了靠太陽和水流計時之外,中國古代還有利用火或者香來計時的方法。歷史上有燈鍾,是靠觀察燈油的減少量來估測時間的;還有的靠焚香來計算時間,比如《長安十二時辰》裡出現的“龍舟香漏”,它的原理就是靠香燃燒一截就掉下來兩個金屬球來自動報時。不過呢,這個“龍舟香漏”的原型是宋代之後才出現的,這個《長安》劇組不小心又“穿越”了一把。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龍舟香漏 劇照

在中國古代,焚香的計時很常見而且非常多樣化,僧人們打坐用焚了多少炷香來計時。香還被製作成固定的形狀和長短來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叫做“香篆”,宋朝有“百刻香”可以焚燒一整個晝夜,明代記載有特製的香可以使用幾天甚至一個月。

"

最近,有一部評價很好的古裝電視劇叫做“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從它的服裝、化妝、道具、佈景到運鏡等等各個方面,都是現在古裝劇裡很難得、很少見的一部良心劇了。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長安十二時辰》顧名思義,講的就是二十四個小時之內長安發生的事情,所以在劇中可以經常看到各種關於計時和報時的畫面。

在古代除了時辰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計時單位,比如說一刻、一炷香、一盞茶的時間,現在經常用到的彈指一瞬間、一剎那,晚上還有幾更天的說法等等。我們就來看看古代都有哪些計時方法,還有我們剛剛提到的這些名詞,如果換算到今天到底都是多長的時間。

時辰

古代人平時最常用的計時儀器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間的裝置,就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日晷。史料中對日晷最早的記載出自於《漢書》,但是實際使用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周朝甚至更早。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日晷

《周禮.春官》記載:“馮相一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

也就是說從《周禮》成書的春秋時代起一天就已經被劃分為十二個時間段了,不過在那個時候,每一個時辰的叫法和現在可不一樣,它是根據當時人們的作息規律而命名的。

根據三國西晉人杜預對《左傳》的註解,半夜11點到凌晨1點叫做夜半;下一個時辰叫做雞鳴,公雞開始報曉了;然後是平旦,日夜交替的時辰;日出,太陽升起了;食時也叫早食或者朝食,這跟我們早餐的概念還有點不一樣,因為秦漢以前的老百姓們一般一天只吃兩餐,這會兒就是他們吃第一餐的時間。

隅中是接近中午的時間;日中就是太陽升到正中央了;日昳是太陽開始偏西了;晡食也叫夕食,是古人一天兩餐裡吃晚餐的時間;日入就是太陽下山了;黃昏是日落後天色昏昏黃黃的時間;最後,人定就是夜深了,到了人們要安歇的時刻了。

西漢的《淮南子》一書中還有關於十五個時辰的叫法,這些後來都被地支記法所代替,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和亥時。

到了宋代,每個時辰又被分為了“初”和“正”兩個部分,就是我們在《長安十二時辰》的日晷上看到的分法,以劇中盛唐時期的背景來看似乎超前了一點。

每個時辰都分成兩半之後,十二個時辰就變成了二十四個時辰,人們把這個新的半個時辰叫做小時,這就是我們今天“小時”的由來。

我們剛才講的日晷有侷限性,必須有太陽才能工作,在古代還有一種計時方法叫做漏刻或者刻漏,是利用液體流動的多少來觀測時間的方法。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漏刻或者刻漏

《隋書》裡記載:“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黃帝發明了水漏壺,從那之後的四千多年的時間裡,歷朝歷代都在沿用和改進,後來還發明出了水銀漏和沙漏等等,讓這種計時方法越來越準確。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古代高精度計時器-西漢漏壺

中國人有了刻漏之後,就把一晝夜分為了一百個等分,形成了“百刻制”。在中國“百刻制”比“時辰制”還要古老,是使用時間最久的計時制度。

當一天被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之後,問題就來了,由於一百並不能被十二整除,所以每天都剩下了四刻要平均分配到每個時辰內,換算起來很麻煩,於是漢哀帝就把百刻改成了一百二十刻;到了梁武帝時期改成了九十刻;後來又改成一百零八刻;但是南北朝之後大家又用回了一百刻;一直到了明末清初,受到西方鐘錶的影響,百刻制才最終調整為九十刻。

如果你問古代的一刻等於現在多長時間呢?那就要看是哪個時代了,如果是百刻制的話,一刻相當於現在的14分24秒,一百二十刻制的話,一刻等於現在12分鐘,而九十六刻制,就是剛好15分鐘,也就是我們現在俗話說的一刻鐘。

更、點

除了時和刻,古代對於夜晚還有專用的計時單位,叫做更。你是不是經常看到電視劇裡有更夫拿著鑼鼓在打更巡邏,古文中也經常提到三更天、五更天要去做什麼事情之類的,那更到底是什麼概念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古代打更圖

古代把夜晚分為五更,一個時辰為一更,從戌時開始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一直到寅時五更結束。古代白天用敲鐘,夜晚用打鼓來報時,打一下鼓代表一更,打兩下代表二更,以此類推,幾更也可以叫做幾鼓。

《西遊記》裡有這麼一個故事,說孫猴子被菩提祖師在腦袋上敲了三下,孫悟空悟性很好,就領悟到菩提祖師是要他三更再來找自己,也就是說子時——半夜11點到凌晨1點之間,我們現在常說的三更半夜也是這個時間。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西遊記》劇照

更之下還分點,每一更分為五個點,一點相當於現在的24分鐘。《西遊記》中提到:“次日五更三點,太宗駕坐金鑾寶殿,文武眾臣趨朝。”大意是說在凌晨4點12分的時候,唐太宗和文武百官就聚集在一起開始早朝了,歷朝歷代的皇帝也是在這個時間開始早朝的。

一炷香

除了靠太陽和水流計時之外,中國古代還有利用火或者香來計時的方法。歷史上有燈鍾,是靠觀察燈油的減少量來估測時間的;還有的靠焚香來計算時間,比如《長安十二時辰》裡出現的“龍舟香漏”,它的原理就是靠香燃燒一截就掉下來兩個金屬球來自動報時。不過呢,這個“龍舟香漏”的原型是宋代之後才出現的,這個《長安》劇組不小心又“穿越”了一把。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龍舟香漏 劇照

在中國古代,焚香的計時很常見而且非常多樣化,僧人們打坐用焚了多少炷香來計時。香還被製作成固定的形狀和長短來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叫做“香篆”,宋朝有“百刻香”可以焚燒一整個晝夜,明代記載有特製的香可以使用幾天甚至一個月。

看《長安十二時辰》學古人計時方式

一炷香

中國古代焚香的計時很常見而且非常多樣化。

也許你會問“一炷香”的時間是多久呢?可能沒有固定答案,有人說是一個小時;我自己拿一支香試了一下,從點燃到最後焚盡,正好兩個小時,也就是一個時辰的時間。如果你手上有不同粗細和長短的香,不妨做個實驗,在留言區來告訴我,你的一炷香燒完是多久的時間?

一盞茶、一彈指、一瞬間

我們經常聽到的還有一盞茶的時間,這個意思就是從茶泡好到能喝完,這個我試了一下大概就是15分鐘左右,一刻鐘的時間。

最後,咱們來說一下一彈指、一瞬間、一剎那都是什麼概念,這些都是來源於印度佛教中的名詞。根據《僧祇律》,一剎那就是一念,二十個念等於一瞬頃,二十個瞬頃等於一彈指,二十彈指等於一羅豫,二十羅豫等於一須臾,一晝夜加起來總共有三十個須臾。

這樣換算回來的話,一須臾等於48分鐘,一羅豫等於2.4分鐘,一彈指等於7.2秒,一瞬等於0.36秒,一剎那等於0.018秒。我們今天都習慣用一瞬間、一剎那來形容時間的短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