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茶源流之二:沱茶的形態探微

沱茶 普洱 清朝 雜談黑茶 2017-05-11

沱茶源流之二:沱茶的形態探微

沱茶源流之二:沱茶的形態探微

二、沱茶的形態探微

沱茶的形態源頭可以上溯至明代。

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涮《滇略》卷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瀹作草氣,差勝飲水耳。”這種蒸而成團的普茶,孕育了後世的眾多形態的團茶。

清代,承繼了蒸而成團工藝,品質最好、聲譽最為卓著的是緊團形的普洱茶,且以京師尤重之的貢茶為最。清宮的檔案記載:進貢的普洱茶形態相同,只是規格大小不同。或是大而圓的五斤重、一斤重、三斤重的緊團茶,或是小而圓的四兩重、一兩五錢重的蕊珠茶。

沱茶源流之二:沱茶的形態探微

普洱市博物館典藏萬壽龍團

貢後方許民間販售的緊團茶,首先在規格與形態上逐步呈現出與貢茶不同的面貌。

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規定:“雲南省販茶,系每七圓一筒,重四十九兩,徵收稅銀一分,於十三年開始,頒給茶引三千飭,發各商行銷辦課,作為定額,造冊題銷。”

這種規定或許還隱藏著一種含義:特定形態與規格的貢茶,專為上貢皇帝,代表著皇帝的尊嚴。民間販售的茶,先是在規格上與貢茶作出區分。皇帝詔命民間販售茶的規格以七兩為制,就是這種意志的體現。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洱貢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興昌先生(一排左三)

其次,普洱茶還成為了緊團茶品質與聲譽的擔當。

乾隆二十年(1755年)張泓撰《滇南新語》:“滇茶有數種,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木邦葉粗味澀,亦作團,冒普茗名,以愚外販。因其地相近也,而味自劣。”

乾隆三十年(1765年)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普洱茶,大者一團五斤,如人頭式,名人頭茶。每年入貢,民間不易得也。有偽作者,名川茶,乃川省與滇南交界處土人所造,其餅不堅,色亦黃,不如普洱茶清香獨絕也。”

沱茶源流之二:沱茶的形態探微

無論是冒名的木邦(木邦在今緬甸境內),或者是川滇交界處仿造的茶,在產地、工藝與品質上都遠不如普洱茶。這也無意中透露出今時所稱的境外茶、省外茶的源流。

產自騰越州的茶就只能叫做團茶,永昌府的叫兒茶(女兒茶)。普洱茶中的粗茶,順寧茶中的粗茶等,主要銷往西藏、古宗地方。後來,在形制上也徹底改換為心臟形態,或者是磚塊形態。

沱茶源流之二:沱茶的形態探微

清朝末年,景谷、順寧、猛庫(新中國成立後“猛庫”改為“勐庫”)等地的茶業獲得了迅猛的發展。這亟需要一種全新形制的茶品來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為它們找到出路。

光緒年間賀宗章《幻影談》卷下:“普洱茶,用布袋揉成數兩一餅,或團如月形,或方塊,其最佳者,制如饅頭,形色味皆勝,所出無多。”文中將餅描摹為或團如月,或方塊,最佳的是饅頭形。

沱茶源流之二:沱茶的形態探微

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洱團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阮仕林先生(左一)

饅頭形的普洱茶、月餅形的姑娘茶,承接的都是小而圓的女兒茶,並在形態上做了少許的改變。這種改變只能算作是一種過渡形態,直到沱茶的出現,才成為一種成熟的形制。

沱茶源流之二:沱茶的形態探微

為了打開四川的市場,為了運輸過程中不至於發黴,沱茶在下關誕生了。它符合人們的全部期望,形態既實用又美觀。採用順寧、鳳慶、猛庫的原料搭配揉造。通過敘府銷往四川各地,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並將圓茶擠出了四川市場。

沱茶源流之二:沱茶的形態探微

沱茶誕生以後,至今已歷近百年。逐步成為主流的緊壓茶形態,一直流傳至今。

(【備註】:節選自馬哲峰老師原創文章“雲南沱茶的溯源與流變”,原文刊載於《普洱》雜誌,經授權轉載自行知茶文化講習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