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載:皋蘭共244姓,其中魏、王、楊、張、李姓18798戶,佔全縣總戶數32347的61.7%。

考證皋蘭魏、王、楊、張、李五大姓及其家族歷史淵源,對於瞭解皋蘭縣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王氏源流

根據長川王氏家譜記載,“長川王”系山東“琅玡王”的後代,其遠祖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王氏原出於“姬”姓,由“姬”改“王”。周武王(姬發)伐紂滅商後建立周朝,傳十一位至周幽王,幽王以“烽火戲諸侯”丟失江山。自周平王東遷後傳十位至周靈王。據歐陽修著《唐宰相世系表》稱:“王氏定著三房,一曰琅玡王氏,二曰太原王氏,三曰京兆王氏”。其敘琅玡王氏曰:“出自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敬為司徒,時人號稱王家,因以為氏。傳十七世,至武城侯離,二子,元、威。元避秦亂遷於琅玡”。王元為“琅玡王”之始祖。至宋末先祖琅玡公王貴,由山東青州府諸城縣初家莊移居新城縣(即山東淄博市桓臺縣),其第四子王先升“由丙寅鄉貢進士宦遊西秦,因元兵塞道難以歸裡,遂居蘭縣”,為金城王氏始祖(第一世)。十三世祖應平生五子,其中長子王寅居蘭,次子失考,王憲、王宜、王寧兄弟三人於明萬曆年間從金城移住長川務農。王憲生三子,即稀春、聯春、首春;王宜生二子正春、省春(失考);王寧生五子,即榮春、鳴春、茂春、會春、玄春。榮春、鳴春、茂春均無子嗣,玄春出遊失考,惟會春生有四子。會春早逝,其妻馬氏太母將長子基城、次子基科、三子基良按長幼順序,分別承嗣於榮春、鳴春、茂春名下,承續了三亡兄的香火。可謂女中丈夫,賢比孟母。四百年來,馬氏太母之功德,在長川王氏家族中世代相傳,家喻戶曉。

“長川王”輩緒統一、支派分明的另一個原因,是與齊魯文化的影響和傳統倫理觀念的維繫分不開的。祖輩先賢赴魯會宗聯譜,抄錄王氏輩緒遞傳各地,以防混淆。即:

茂樹毓錫履 克紹嘉宏文

振興在彤庭 念德永清芬

清嘉慶年間,金城王氏化為四門,即州門支、新關支、南園支、水林溝支。但不是依家族世系所定,而是按繳納田賦分股化定。清初百姓按籍繳納皇糧,根據人口眾多、居住分散的情況,經合族公議,將先祖開創各處田畝分為四股,公推德高望重之四人,各以所居之地名門,分頭收繳田畝賦稅。曾祖福公居州門,名之“州門支”;基宗公居新關,名之“新關支”;承志公居南園,名之“南園支”;慶雲公居水林溝,名之“水林溝支”。直至現在,分居各地的“長川王”後代,先論輩緒以認本家,後敘六派以別親疏。自定居長川后,經幾代人的艱苦奮鬥和發展生產,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但因人多地少,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從清朝中葉起,“長川王”由近及遠逐步向外遷移,尋找新的發展空間。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一大批人員參加工作,離開世輩生息的故土,走向全國各地,奔赴各個工作崗位。

“長川王”自先祖於宋末元初從山東省桓臺縣遷入金城700多年以來,祖輩先賢崇尚禮治,重視文化教育,培育棟樑之才,代有人出,並以家族化的形式湧現。明末王寅秉承先祖家訓,飽讀詩書,享譽金城,被肅王府聘為教授,為王府子弟教書授課。自其以下百年之內五世為官,後世兒孫分別在江蘇、貴州、陝西、遼寧、南京等地為官,或知府或知縣,清正廉潔,政績卓著。其孫王基厚為官清廉,家無餘財,致使在遼寧任所逝世後無法歸葬於家鄉。清王樹中,字建侯,號夢梅生,長川本土惟一的進士。在安徽為官10餘年,勤政愛民,被皖人稱為“王青天”。其長子王毓琳,字孔璋,畢業於北平中國大學法律系,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甘肅早期地下黨員之一。其三子王和生,在清華大學讀書時參加五四運動,解放後曾任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省政協委員。晚年回故鄉居住期間,平易近人,熱心地方文化和公益事業,為長川戲樓兩側題迴文律詩一首:“京秦歌舞鼓群歡,情合韻符宜拍節。樂奏齊鳴供眾觀,聲光具備兼聽視。古今殊變有來由,豐歲長川鋪錦繡。瑞氣融交疊嶂稠,紅山遍染層林茂。”字裡行間,洋溢著對故鄉的無限深情。其族弟王靜庵出自書香世家,數十年潛心謎藝,譽滿蘭垣,有《靜庵謎稿》刊行於世。新中國成立後,長川農家子弟王毓江,1956年參軍入伍,先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第一師師長、新疆建設兵團武裝部部長、烏魯木齊軍分區司令員等職,戎馬一生,離休後定居新疆。

“長川王”源自上古之貴姓,歷經3000年之演變發展,先祖自宋末元初西遷金城蘭州,明末遷居長川,至今400餘年。由起初的“穴居耕牧”到後世的安居樂業,其後裔集居在皋蘭境內的燕兒坪、水阜、彬草溝、竇家莊、澗溝、蔡河、文山、白崖、黑石、豐水、石青等,還遍佈祖國各地及臺灣地區。1960年移居新疆400多人,分居烏魯木齊、塔城、博樂、福海、哈巴河、吉林乃、惠遠、新源、尼勒克、青河、吉木薩爾縣等地,遍佈天山南北,與當地民族融為一體,為祖國邊疆地區的建設貢獻聰明才智。

“長川王”為皋蘭王氏之主流,其他王氏如黑石川鄉白崖村王家窪王氏始姓易。據其族譜《白崖井王氏族譜通考》載:“易氏之出,考之《通鑑》,始於乙帝,湯伐夏時,著乙帝之苗裔,改姓為易。世居晉地,易牙所以倡其先也。自後漢時遷居江西數千年,根深葉茂,戶大丁繁,不能著一通考,而自智源公考之,公乃將門之子,亦士家之選也。以彼仕元為衛鎮撫,諸疆實有碑可考。”元末明初,易智源歸屬明太祖朱元璋,從徵有功,升蘭州衛副千戶,征伐漠北元朝殘餘勢力。其後隨明軍征伐四川明升、甘肅擴廓帖木兒(王保保)及河西,屢有戰功,升甘州衛副千戶。肅王喜其忠勇,賜姓為王。

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王(易)智源隨肅莊王自甘州移藩蘭州,後掌管固原群牧監,卒葬於固原。其長子早年夭折,由次子王清襲職。卜蘭州五泉山東塔兒坪為塋,王(易)智源墓葬磚銘其官銜、生卒年月而已。此後五世祖皆葬於此。至清乾隆初傳至八世祖王衍、王翼。翼生建功、建本,居於省會蘭州。而衍生建極、建策,此二公遷居皋蘭北鄉白崖井,人稱王家窪,聚居生息,至今已延續12世。由於樹大分枝,王家窪王氏散居於蘭州、皋蘭、永登等地,達數千人之多。自始祖智源至11世祖,族譜始排輩分,“廷文宗立,懷德真君”八派載於譜,再列支派為“保國安民,繩祖其武,昌發家傳,可名孝順”,16世可延綿500年。自明初移蘭,世襲副千戶之職,蘭州建家祠一院,族譜及先祖列宗牌位置於其中,並擇五泉東塔兒坪為祖塋。清乾隆時13世祖儒學訓導王寀為世祖撰立《西川牌銘》《白崖井王氏族譜通考》。民國時族人王德懋任寧夏鹽池縣長,接濟鄉里,眾望甚高。民國末,兵荒馬亂,族人自散,家祠據傳由族婦王高奶佔有,祠中牌位、譜牒佚毀。所幸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世祖王鬆軒畫像、家神正子等傳於白崖,現懸置於白崖王家窪新建家祠之中。

黑石川王家窯王氏先始祖奉先公於明萬曆年間,從西安移居皋蘭水阜河與蔡家河等處。自清初移居於黑石川王家窯。先列輩分為“奉應義成,□法謀福”八輩(五世兩字取名、無輩分), 後列輩分為“萬世作忠臣,仁敬惠廉科,甲本文章華國,一堂為孝子,和順豫悅,永遠乃詩禮名家”,共32世載於譜中。

除此之外,還有中心鄉的“高山王”,水阜鄉水阜村的“水阜王”以及其他姓氏,也在皋蘭王氏中佔相當比例。

追其本根深葉茂,溯其源源遠流長。縱觀“皋蘭王”的遷徙過程,在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都湧現出一大批優秀人才,有的還走向領導崗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散居各地的王氏子孫,回故鄉朝宗續譜,緬懷先輩。目的在於激勵後世兒孫,繼祖承先,借西部經濟發展之契機,再創輝煌,為振興中華建功立業。

據《皋蘭縣誌》載:1998年全縣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統計,全縣共244 姓,王姓為第二大姓,共4340戶,佔全縣總戶數32 347戶的13%,達2萬人左右。

(王履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