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德旺的海外建廠,又一次備受關注。

三年前,福耀玻璃前往美國俄亥俄州建廠,引發一波“曹德旺跑了”的輿論。頭髮花白,操著濃重福建口音的曹德旺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回懟“我不做房地產,為什麼拿我和李嘉誠比?”

如今,福耀玻璃成立來的三年曆程,被拍成記錄片,呈現在了大眾面前。這部紀錄片的投資方是奧巴馬創立的“高地公司”,也是奧巴馬伕妻簽約奈飛(Netflix)後發行的首部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

"

曹德旺的海外建廠,又一次備受關注。

三年前,福耀玻璃前往美國俄亥俄州建廠,引發一波“曹德旺跑了”的輿論。頭髮花白,操著濃重福建口音的曹德旺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回懟“我不做房地產,為什麼拿我和李嘉誠比?”

如今,福耀玻璃成立來的三年曆程,被拍成記錄片,呈現在了大眾面前。這部紀錄片的投資方是奧巴馬創立的“高地公司”,也是奧巴馬伕妻簽約奈飛(Netflix)後發行的首部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

奧巴馬投資 曹德旺為主角 中國模式進入《美國工廠》的困境與解脫

美國前總統的投資視角,加上備受關注和爭議的中國知名企業家,資本、文化、商業產生碰撞的火花,客觀、冷靜的真實呈現,使《美國工廠》一經上線,便收穫好評如潮。

“中國模式”對外輸出的投石問路?

《美國工廠》由獲奧斯卡提名的導演史蒂文·伯格納和朱莉婭·萊切特執導,在拍攝此片之前,他們曾將2008年通用汽車工廠的倒閉拍成紀錄片並獲得曹德旺的讚賞,萊切特表示,“你在人類層面上看到了全球化真實情況的一部分,我認為這部電影讓你感到不安。”

作為投資方,之所以選擇《美國工廠》作為旗下公司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奧巴馬錶示在這部片子中,他“感受到一系列政策問題和全球化的廣闊”。奧巴馬伕人覺得“這部影片讓她感到共鳴,從中感受到中西部地區和自身家庭的重要性。”

中美企業在文化、制度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產生的激烈碰撞,在如今的全球經濟發展形勢、中美關係對製造業的影響下,顯得尤為意義深刻。

中國汽車玻璃大王曹德旺前往美國建廠,被人戲稱為“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商人前往資本主義大本營振興製造業”,矛盾顯而易見。來自於文化上的差異在影片中以一種近乎喜感但又異常真實的鏡頭呈現出來。

曹德旺信風水。當他在視察新廠籌建工作時,發現大門朝向“不吉”,他寧願多付一筆錢,也要執意讓工作人員改變大門朝向。當看到消防報警器的位置不利於風時水,也毫不猶豫地將其位置從牆壁中部改到下面。這種極具中國私企“老闆決定一切”的管理方式讓美國人目瞪口呆。

最令曹德旺耗費心力的是與美國工會的鬥爭。

"

曹德旺的海外建廠,又一次備受關注。

三年前,福耀玻璃前往美國俄亥俄州建廠,引發一波“曹德旺跑了”的輿論。頭髮花白,操著濃重福建口音的曹德旺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回懟“我不做房地產,為什麼拿我和李嘉誠比?”

如今,福耀玻璃成立來的三年曆程,被拍成記錄片,呈現在了大眾面前。這部紀錄片的投資方是奧巴馬創立的“高地公司”,也是奧巴馬伕妻簽約奈飛(Netflix)後發行的首部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

奧巴馬投資 曹德旺為主角 中國模式進入《美國工廠》的困境與解脫

美國前總統的投資視角,加上備受關注和爭議的中國知名企業家,資本、文化、商業產生碰撞的火花,客觀、冷靜的真實呈現,使《美國工廠》一經上線,便收穫好評如潮。

“中國模式”對外輸出的投石問路?

《美國工廠》由獲奧斯卡提名的導演史蒂文·伯格納和朱莉婭·萊切特執導,在拍攝此片之前,他們曾將2008年通用汽車工廠的倒閉拍成紀錄片並獲得曹德旺的讚賞,萊切特表示,“你在人類層面上看到了全球化真實情況的一部分,我認為這部電影讓你感到不安。”

作為投資方,之所以選擇《美國工廠》作為旗下公司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奧巴馬錶示在這部片子中,他“感受到一系列政策問題和全球化的廣闊”。奧巴馬伕人覺得“這部影片讓她感到共鳴,從中感受到中西部地區和自身家庭的重要性。”

中美企業在文化、制度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產生的激烈碰撞,在如今的全球經濟發展形勢、中美關係對製造業的影響下,顯得尤為意義深刻。

中國汽車玻璃大王曹德旺前往美國建廠,被人戲稱為“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商人前往資本主義大本營振興製造業”,矛盾顯而易見。來自於文化上的差異在影片中以一種近乎喜感但又異常真實的鏡頭呈現出來。

曹德旺信風水。當他在視察新廠籌建工作時,發現大門朝向“不吉”,他寧願多付一筆錢,也要執意讓工作人員改變大門朝向。當看到消防報警器的位置不利於風時水,也毫不猶豫地將其位置從牆壁中部改到下面。這種極具中國私企“老闆決定一切”的管理方式讓美國人目瞪口呆。

最令曹德旺耗費心力的是與美國工會的鬥爭。

奧巴馬投資 曹德旺為主角 中國模式進入《美國工廠》的困境與解脫

從福耀玻璃開啟運營的那天,公會組織UAW就“瞄準”了福耀玻璃。這家工會曾與通用、克萊斯勒、福特等眾多車企發生過矛盾。他們以工人權益“救世主”的身份出現,聲稱“為企業找到了經營盈利和員工福利之間的平衡點”,一度是美國工會的“扛把子”,然而背後自身的利益卻無可遁形。

曹德旺的態度自始至終就很堅決:“工會進來,我關門不做了。因為工會影響勞動效率,直接造成損失。”為了在與工會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福耀玻璃甚至以100萬美金的高價請來LRI以消減工會的“勢力”。

處於“工會”旋渦中心的工人們的表現,在紀錄片中得以真實的表現。

中國員工在年會上齊唱福耀之歌“智能精益是趨勢,各行都得往上靠”、“每天走7千片流水線毫不停歇”的手速,不佩戴防護工具處理碎玻璃等、半軍事化的班前例會等等在中國企業中尋常的行為,在美國員工看來不可思議。美國工人對待工會的態度分成兩類,結果也顯而易見。傾向於公會的,主動離開或被解僱。認同福耀文化的則留下,儘管在後來看來,留下或許是暫時的。

"

曹德旺的海外建廠,又一次備受關注。

三年前,福耀玻璃前往美國俄亥俄州建廠,引發一波“曹德旺跑了”的輿論。頭髮花白,操著濃重福建口音的曹德旺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回懟“我不做房地產,為什麼拿我和李嘉誠比?”

如今,福耀玻璃成立來的三年曆程,被拍成記錄片,呈現在了大眾面前。這部紀錄片的投資方是奧巴馬創立的“高地公司”,也是奧巴馬伕妻簽約奈飛(Netflix)後發行的首部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

奧巴馬投資 曹德旺為主角 中國模式進入《美國工廠》的困境與解脫

美國前總統的投資視角,加上備受關注和爭議的中國知名企業家,資本、文化、商業產生碰撞的火花,客觀、冷靜的真實呈現,使《美國工廠》一經上線,便收穫好評如潮。

“中國模式”對外輸出的投石問路?

《美國工廠》由獲奧斯卡提名的導演史蒂文·伯格納和朱莉婭·萊切特執導,在拍攝此片之前,他們曾將2008年通用汽車工廠的倒閉拍成紀錄片並獲得曹德旺的讚賞,萊切特表示,“你在人類層面上看到了全球化真實情況的一部分,我認為這部電影讓你感到不安。”

作為投資方,之所以選擇《美國工廠》作為旗下公司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奧巴馬錶示在這部片子中,他“感受到一系列政策問題和全球化的廣闊”。奧巴馬伕人覺得“這部影片讓她感到共鳴,從中感受到中西部地區和自身家庭的重要性。”

中美企業在文化、制度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產生的激烈碰撞,在如今的全球經濟發展形勢、中美關係對製造業的影響下,顯得尤為意義深刻。

中國汽車玻璃大王曹德旺前往美國建廠,被人戲稱為“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商人前往資本主義大本營振興製造業”,矛盾顯而易見。來自於文化上的差異在影片中以一種近乎喜感但又異常真實的鏡頭呈現出來。

曹德旺信風水。當他在視察新廠籌建工作時,發現大門朝向“不吉”,他寧願多付一筆錢,也要執意讓工作人員改變大門朝向。當看到消防報警器的位置不利於風時水,也毫不猶豫地將其位置從牆壁中部改到下面。這種極具中國私企“老闆決定一切”的管理方式讓美國人目瞪口呆。

最令曹德旺耗費心力的是與美國工會的鬥爭。

奧巴馬投資 曹德旺為主角 中國模式進入《美國工廠》的困境與解脫

從福耀玻璃開啟運營的那天,公會組織UAW就“瞄準”了福耀玻璃。這家工會曾與通用、克萊斯勒、福特等眾多車企發生過矛盾。他們以工人權益“救世主”的身份出現,聲稱“為企業找到了經營盈利和員工福利之間的平衡點”,一度是美國工會的“扛把子”,然而背後自身的利益卻無可遁形。

曹德旺的態度自始至終就很堅決:“工會進來,我關門不做了。因為工會影響勞動效率,直接造成損失。”為了在與工會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福耀玻璃甚至以100萬美金的高價請來LRI以消減工會的“勢力”。

處於“工會”旋渦中心的工人們的表現,在紀錄片中得以真實的表現。

中國員工在年會上齊唱福耀之歌“智能精益是趨勢,各行都得往上靠”、“每天走7千片流水線毫不停歇”的手速,不佩戴防護工具處理碎玻璃等、半軍事化的班前例會等等在中國企業中尋常的行為,在美國員工看來不可思議。美國工人對待工會的態度分成兩類,結果也顯而易見。傾向於公會的,主動離開或被解僱。認同福耀文化的則留下,儘管在後來看來,留下或許是暫時的。

奧巴馬投資 曹德旺為主角 中國模式進入《美國工廠》的困境與解脫

2017年,美國勞資委決定採用投票的方式決定“福耀是否需要成立工會”,在LRI的“運作”下,1500餘名美國工人蔘與投票,結果為444票贊成、868票反對。福耀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絕對性勝利。

頗為“有趣”的是,在得知結果的一刻,中國員工表現的比管理者都要開心。這似乎是“時間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錢”的中國式企業管理方式的勝利,然而值得深思的是,中國員工在這場戰爭中是受害者還是獲益者?有沒有權益和效率兩全其美的途徑?失去權益是否是追求最高效率的必經之路?......

片中提示:“在美國思路佔主導時,福耀持續虧損,直到把工會趕出門外,中國模式統治了工廠後,福耀實現了盈利。”

提示出現在這片土地上,意味深長。曾經倒閉的工廠廢墟、如今新起的福耀工廠,輝煌、沒落與新生,彼此更迭。而對於這座重新煥發生機的城池中的人,曾經存在工會的工廠倒閉結局,如今將工會驅逐出去的福耀實現盈利,這兩者之間,恰恰也成為保障和生存二選一的遊戲。

福耀在工會戰爭的勝利只是高潮,並非結局。

在片尾,工廠技術升級,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成本更低的機器人有望取代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那些上一刻還在為工會存在與否、權益如何保障而爭鬥的工人,在智能機械時代來臨的一刻,或許結局都是“炮灰”。畢竟機械臂成本低,效率高,還不會罷工遊行要求權利。

美國製造業能否“迴流”?

為什麼曹德旺寧願頂著“曹德旺要跑了”的質疑,選擇海外建廠?

作為一個精明的福建商人,曹德旺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算賬”:美國天然氣7毛錢一立方,中國天然氣兩塊二,以及美國的稅費如何優惠。

中國的製造成本真的比美國高很多嗎?未必。儘管天然氣和電力的成本,美國遠低於中國,但美國人工成本卻是中國的3倍,在其他多種原料上面,差別並不大。之所以福耀美國工廠能夠在2016年至2018年,由虧損,到盈虧平衡,再到實現盈利,主要取決於運輸昂貴、依賴能源等行業特徵。

玻璃運輸難度大,所以福耀的13個工廠所在地,基本上都建造在整車企業附近。2012年,福耀玻璃大客戶通用汽車提出讓福耀在美國建廠的要求。此時成為國內汽車玻璃生產領域“老大”的福耀,在全球市場佔有率卻不足10%。對於福耀來說,海外市場成為藍海。

當然,美國地方政府的承諾的吸引力也足夠強大:辦公樓15年的產權稅優惠,加上其他渠道補貼,福耀節省了3000萬美元的開支。曹德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美國建廠,購買廠房基本上沒花錢。”此外,莫瑞恩市政府承諾,如果福耀僱傭當地員工1500人以上,則五年內將獲得1300萬-1500萬美元的補償金。這一金額還會隨著僱傭人數的增加而增長。為表重視,當地政府還將工廠前面的道路改名為“福耀大道”(Fuyao Ave)。

結合以上原因,福耀玻璃在海外建廠便不難理解。這種“中國模式”的對外輸出,中國企業在美國的“試探”,引起了製造業是否迴流美國的爭論?

據美國聯儲經濟數據顯示,美國非農就業人口1.33億,服務業人員高達9327萬,製造業人員1188萬。可見,美國是服務業解決大部分就業的經濟體。勞動人口有限,即便製造業迴流,幅度也不會很大。7月份,美聯儲無降息,美國經濟數據的下降創下近十年來的歷史最大幅度,製造業緊縮,美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製造業要想回流,需要工人、配套、政策等一系列到位,這需要長週期的調整,並非一蹴而就。

“實現美國製造業的偉大復興,從中國這邊很難切走蛋糕。我在美國開廠,製造業是什麼情況我最清楚,美國製造業不會迴流。”曹德旺在一次公開場合表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