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網成癮,原因大多在父母的低能量狀態'

"

問:現在面臨小孩玩電腦、手機上癮的這個問題,好像沒有比這些更吸引他們的東西了。父母往往在早期意識不到,等孩子已經形成這樣的狀態,想去挽救已經很困難了,這個時候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答:對於成年人來說,在人生迷茫期容易有這種情況。我接觸了很多有網癮或其他癮的成年人,他們的生命力沒有找到合適的聯結和投射點。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可能因為得到的關注不夠,他們從父母、從環境得到的能量不夠,孩子與家人、老師、同學還沒有形成深入內心的聯結。就像一棵小樹,如果它得不到周圍充足的水分滋養,他的根鬚只好伸展出去自己找水,任何水,甚至有毒的水都會吸引根鬚伸展過去吸吮。

怎麼讓孩子戒除網癮呢?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的精神飽滿度,這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能量。

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人工作到像手機那樣,只剩下1格電,這時可能連聽東西、看東西都不太清楚了,而且心裡很煩躁,不能再接納新東西,但可能還是會強迫自己做一些事情,這是現代人常見的慣性透支行為。如果你是以這樣的狀態跟孩子在一起,那只是你的身體跟孩子在一起,心並沒有跟孩子在一起。按照傳統的觀點,你的神和氣在非常低的狀態,雖然跟孩子在一起,但你的神、氣沒有照耀到孩子。

現在的孩子可能在物質層面營養很充足,但是在精神這個部分非常匱乏。心理學提到需要充分交流,但這需要建立在父母精神能量充足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有效。很多媽媽會跟我說,我跟孩子交流很好,我每天都會抱他,給他讀書。但很多家長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心裡是想著別的事情的,這是普遍現象,只是大部分家長還沒有意識到。

我們成年人可以忍受或是已經習慣了別人和我們談笑的時候,心不在我們這裡,我們也不會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成年人往往是是意識主導的。

但是對於孩子則不同,他其實是心靈主導的,當他周圍的人如果心都不在他這裡,家長也好,老師也好,小夥伴也好,雖然都天天在一起,但他的內心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就可能會出現一種內心的匱乏感。這種匱乏感會表現在各種方面,比如小孩子體質不良,容易感冒;還有小孩子怕黑,不願意一個人睡覺,不願意離開媽媽,非常依賴,或者會害怕周圍環境,等等,這些現代醫學的症狀、中醫學的症狀,或者心理學的症狀都不是原因,是能量缺失的結果,它的原因非常需要得到重視。

所以,我們的家長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是不是隻剩下一格電?是不是上班的時候已經把能量消耗光了,回到家已經沒有能量再關心孩子了?

"

問:現在面臨小孩玩電腦、手機上癮的這個問題,好像沒有比這些更吸引他們的東西了。父母往往在早期意識不到,等孩子已經形成這樣的狀態,想去挽救已經很困難了,這個時候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答:對於成年人來說,在人生迷茫期容易有這種情況。我接觸了很多有網癮或其他癮的成年人,他們的生命力沒有找到合適的聯結和投射點。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可能因為得到的關注不夠,他們從父母、從環境得到的能量不夠,孩子與家人、老師、同學還沒有形成深入內心的聯結。就像一棵小樹,如果它得不到周圍充足的水分滋養,他的根鬚只好伸展出去自己找水,任何水,甚至有毒的水都會吸引根鬚伸展過去吸吮。

怎麼讓孩子戒除網癮呢?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的精神飽滿度,這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能量。

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人工作到像手機那樣,只剩下1格電,這時可能連聽東西、看東西都不太清楚了,而且心裡很煩躁,不能再接納新東西,但可能還是會強迫自己做一些事情,這是現代人常見的慣性透支行為。如果你是以這樣的狀態跟孩子在一起,那只是你的身體跟孩子在一起,心並沒有跟孩子在一起。按照傳統的觀點,你的神和氣在非常低的狀態,雖然跟孩子在一起,但你的神、氣沒有照耀到孩子。

現在的孩子可能在物質層面營養很充足,但是在精神這個部分非常匱乏。心理學提到需要充分交流,但這需要建立在父母精神能量充足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有效。很多媽媽會跟我說,我跟孩子交流很好,我每天都會抱他,給他讀書。但很多家長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心裡是想著別的事情的,這是普遍現象,只是大部分家長還沒有意識到。

我們成年人可以忍受或是已經習慣了別人和我們談笑的時候,心不在我們這裡,我們也不會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成年人往往是是意識主導的。

但是對於孩子則不同,他其實是心靈主導的,當他周圍的人如果心都不在他這裡,家長也好,老師也好,小夥伴也好,雖然都天天在一起,但他的內心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就可能會出現一種內心的匱乏感。這種匱乏感會表現在各種方面,比如小孩子體質不良,容易感冒;還有小孩子怕黑,不願意一個人睡覺,不願意離開媽媽,非常依賴,或者會害怕周圍環境,等等,這些現代醫學的症狀、中醫學的症狀,或者心理學的症狀都不是原因,是能量缺失的結果,它的原因非常需要得到重視。

所以,我們的家長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是不是隻剩下一格電?是不是上班的時候已經把能量消耗光了,回到家已經沒有能量再關心孩子了?

孩子上網成癮,原因大多在父母的低能量狀態

補充能量的方式

沒有能量就需要補充。從傳統中醫來說,這個世界的能量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社會能量,一種是自然能量。社會能量會讓人浮躁起來,就是中醫所說的“開”;自然的能量除了有開的一面,還有能夠讓人沉靜下來的一面,就是中醫所說的“闔”。

我常常會建議家長,在孩子放學後讓孩子到樓下去“玩泥巴”,不要老是待在房間裡。如果是週末或假期,可以帶孩子到自然環境裡走一走,到山裡面住一住。這是一種習慣,習慣的背後是一種連接。當我們的身心跟一個低能量狀態的環境,或者是剝奪你能量的環境、人、事連在一起久了,那最後的結果是很可怕的,它會使你的能量慢慢漏掉。

當人在低能量狀態的時候,就更難從不良狀態裡跳出來。就像我們的電腦內存不夠時,不容易從死機狀態裡恢復一樣,很多成人戒除不了網癮,或者戒除不了某些習慣的情感模式,也是因為他們的能量過低。

最好的充電模式,不是去看醫生,而是可以選擇這幾個方向:

1. 跟大自然待在一起,但是要做到你的身和心都在那裡,把手機關掉,思想也放慢一點。

2. 你要謹慎選擇和你在一起的人,因為能量是互相影響的。

3. 可以跟能夠喚醒我們人類神性的東西相連接,比如教堂、寺廟,這是疲憊的人回到原點和獲得能量的外在方法。

內在的方法,大家都喜歡學習傳統文化,比如靜坐、站樁,或者書法、古琴、儒釋道。寫過書法,彈過古琴,或者打過太極拳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其實最終不是去表達哪個姿勢、哪個音調有多麼準確,而是在表達的過程中,能夠知道自己的每一個動作裡,有沒有足夠的專注,被幹擾了多少,等等,這些都是在訓練我們學習往內走。這樣的訓練,有點像現在心理學中的自我身心反饋療法。反饋,就是你當下知道自己在什麼狀態。

這些都是大概方向,大家可以順著思路,自己去選擇。作為家長,精神飽滿度的建設非常重要。傳統文化不光重視倫理、道德這些東西,也重視精神的建設。如果家長對這個部分沒有概念,或者說還沒有習慣運用,那就容易在生活中的各個部分出現問題,孩子的問題只是其中的一個顯現而已。

"

問:現在面臨小孩玩電腦、手機上癮的這個問題,好像沒有比這些更吸引他們的東西了。父母往往在早期意識不到,等孩子已經形成這樣的狀態,想去挽救已經很困難了,這個時候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答:對於成年人來說,在人生迷茫期容易有這種情況。我接觸了很多有網癮或其他癮的成年人,他們的生命力沒有找到合適的聯結和投射點。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可能因為得到的關注不夠,他們從父母、從環境得到的能量不夠,孩子與家人、老師、同學還沒有形成深入內心的聯結。就像一棵小樹,如果它得不到周圍充足的水分滋養,他的根鬚只好伸展出去自己找水,任何水,甚至有毒的水都會吸引根鬚伸展過去吸吮。

怎麼讓孩子戒除網癮呢?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的精神飽滿度,這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能量。

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人工作到像手機那樣,只剩下1格電,這時可能連聽東西、看東西都不太清楚了,而且心裡很煩躁,不能再接納新東西,但可能還是會強迫自己做一些事情,這是現代人常見的慣性透支行為。如果你是以這樣的狀態跟孩子在一起,那只是你的身體跟孩子在一起,心並沒有跟孩子在一起。按照傳統的觀點,你的神和氣在非常低的狀態,雖然跟孩子在一起,但你的神、氣沒有照耀到孩子。

現在的孩子可能在物質層面營養很充足,但是在精神這個部分非常匱乏。心理學提到需要充分交流,但這需要建立在父母精神能量充足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有效。很多媽媽會跟我說,我跟孩子交流很好,我每天都會抱他,給他讀書。但很多家長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心裡是想著別的事情的,這是普遍現象,只是大部分家長還沒有意識到。

我們成年人可以忍受或是已經習慣了別人和我們談笑的時候,心不在我們這裡,我們也不會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成年人往往是是意識主導的。

但是對於孩子則不同,他其實是心靈主導的,當他周圍的人如果心都不在他這裡,家長也好,老師也好,小夥伴也好,雖然都天天在一起,但他的內心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就可能會出現一種內心的匱乏感。這種匱乏感會表現在各種方面,比如小孩子體質不良,容易感冒;還有小孩子怕黑,不願意一個人睡覺,不願意離開媽媽,非常依賴,或者會害怕周圍環境,等等,這些現代醫學的症狀、中醫學的症狀,或者心理學的症狀都不是原因,是能量缺失的結果,它的原因非常需要得到重視。

所以,我們的家長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是不是隻剩下一格電?是不是上班的時候已經把能量消耗光了,回到家已經沒有能量再關心孩子了?

孩子上網成癮,原因大多在父母的低能量狀態

補充能量的方式

沒有能量就需要補充。從傳統中醫來說,這個世界的能量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社會能量,一種是自然能量。社會能量會讓人浮躁起來,就是中醫所說的“開”;自然的能量除了有開的一面,還有能夠讓人沉靜下來的一面,就是中醫所說的“闔”。

我常常會建議家長,在孩子放學後讓孩子到樓下去“玩泥巴”,不要老是待在房間裡。如果是週末或假期,可以帶孩子到自然環境裡走一走,到山裡面住一住。這是一種習慣,習慣的背後是一種連接。當我們的身心跟一個低能量狀態的環境,或者是剝奪你能量的環境、人、事連在一起久了,那最後的結果是很可怕的,它會使你的能量慢慢漏掉。

當人在低能量狀態的時候,就更難從不良狀態裡跳出來。就像我們的電腦內存不夠時,不容易從死機狀態裡恢復一樣,很多成人戒除不了網癮,或者戒除不了某些習慣的情感模式,也是因為他們的能量過低。

最好的充電模式,不是去看醫生,而是可以選擇這幾個方向:

1. 跟大自然待在一起,但是要做到你的身和心都在那裡,把手機關掉,思想也放慢一點。

2. 你要謹慎選擇和你在一起的人,因為能量是互相影響的。

3. 可以跟能夠喚醒我們人類神性的東西相連接,比如教堂、寺廟,這是疲憊的人回到原點和獲得能量的外在方法。

內在的方法,大家都喜歡學習傳統文化,比如靜坐、站樁,或者書法、古琴、儒釋道。寫過書法,彈過古琴,或者打過太極拳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其實最終不是去表達哪個姿勢、哪個音調有多麼準確,而是在表達的過程中,能夠知道自己的每一個動作裡,有沒有足夠的專注,被幹擾了多少,等等,這些都是在訓練我們學習往內走。這樣的訓練,有點像現在心理學中的自我身心反饋療法。反饋,就是你當下知道自己在什麼狀態。

這些都是大概方向,大家可以順著思路,自己去選擇。作為家長,精神飽滿度的建設非常重要。傳統文化不光重視倫理、道德這些東西,也重視精神的建設。如果家長對這個部分沒有概念,或者說還沒有習慣運用,那就容易在生活中的各個部分出現問題,孩子的問題只是其中的一個顯現而已。

孩子上網成癮,原因大多在父母的低能量狀態

瞭解孩子,要從瞭解自己開始

問:我的二女兒是家裡最漂亮、最可愛的一個,但她的性格是誰對她好,她就會對對方好。我很擔心她未來找男朋友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否則,一個壞蛋喜歡她,她也會喜歡上的。

答:兒童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和早期的親子關係,重點是什麼呢?

我們所有的學習,學中醫也好,學經典也好,學德語、法語,這些都是各種營養,但最重要的部分是在孩子心智成長的階段,在他15歲或18歲之後,有一個“自給自足的內心”。

所以,你或者你們全家跟二女兒相處的重點,就是要足夠地給予、認同她,把這部分補足,補到她可以不在意別人是否在意她、接納她。這樣她就會在一個正常的原點去找到合適她的生活、朋友和一切,而不是在她認為最淒冷的黑夜裡,靠近她的第一個男人就是她需要的。

我們要體會孩子的心理結構,必須要對自己有所瞭解。不能把自己所有的語言、行為理所當然地認為就應該是這樣的,就是有道理的,因為我是媽媽我愛你,怎樣做都有理。

要觀察你所有的愛、所有的行為,你已經習慣了很多年的表達方式,背後的心理結構是什麼。是因為對自己的不認可,或是因為恐懼,還是因為擔心別人不接納自己,還是擔心達不到別人的標準就會很緊張?

你自己要去了解這些背後的內在動機。當你對自己有所瞭解的時候,你自然也能對家人有所瞭解,你就能站在更深入和更完整的角度和你的孩子交流。這更核心的一層,別人沒有辦法幫你完成,沒有任何專家能夠做到,只能靠自己。

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內心結構是什麼,不僅僅是動機,動機已經是一個結果了,只是相對於外在的語言和行為,還像是一個原因,但是動機背後還有更深的東西——我們與生俱來的那個模式背後的驅動力

所以,除了看書,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讓自己靜下來,覺察自己。這是人生最重要的學習之一。不要錯過每一次的不開心、害怕、擔憂、吵架。哪怕你總是在為某一件事情吵架,如果每次都能多瞭解一點——這次吵架原來不是因為土豆要不要放鹽的問題,也不是說今天上午他做錯了哪件事情,其實,這次的不滿上週就已經開始積累了,今天早上我緊緊地抓住了這個不滿,把它固化了,我開始釋放這一類的頻率,翻出過去的類似事件,然後把對方給感應出來。

我們常常希望找到一個答案,然後處理問題,但沒有一件事情是孤立的,沒有一件事情是互相沒有關聯的,如果我們的覺察更敏銳一些,就能讓我們對真相有一個更完整的瞭解。

覺察是我們終其一生需要的學習。就像我們在30、40歲時接人待物、處理各種複雜問題的能力,是從一兩歲完全不懂的狀態,逐漸學習過來的。所以不要指望我學了3個月,怎麼還沒有看透世間的智慧,不要考慮這些東西,但是你確實要花時間在這部分學習,因為這不光是解決你現在的問題,也幫助我們釋懷未來可能遇見的問題。

當孩子消化不了的時候,可以先不要給他過多的指導和要求,要隨著他的狀態調整。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在兒時建立一個相對健康、飽滿、穩定的精神結構,有了這個之後,他在長大的過程中便能夠平衡地發展自己。

"

問:現在面臨小孩玩電腦、手機上癮的這個問題,好像沒有比這些更吸引他們的東西了。父母往往在早期意識不到,等孩子已經形成這樣的狀態,想去挽救已經很困難了,這個時候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答:對於成年人來說,在人生迷茫期容易有這種情況。我接觸了很多有網癮或其他癮的成年人,他們的生命力沒有找到合適的聯結和投射點。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可能因為得到的關注不夠,他們從父母、從環境得到的能量不夠,孩子與家人、老師、同學還沒有形成深入內心的聯結。就像一棵小樹,如果它得不到周圍充足的水分滋養,他的根鬚只好伸展出去自己找水,任何水,甚至有毒的水都會吸引根鬚伸展過去吸吮。

怎麼讓孩子戒除網癮呢?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的精神飽滿度,這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能量。

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人工作到像手機那樣,只剩下1格電,這時可能連聽東西、看東西都不太清楚了,而且心裡很煩躁,不能再接納新東西,但可能還是會強迫自己做一些事情,這是現代人常見的慣性透支行為。如果你是以這樣的狀態跟孩子在一起,那只是你的身體跟孩子在一起,心並沒有跟孩子在一起。按照傳統的觀點,你的神和氣在非常低的狀態,雖然跟孩子在一起,但你的神、氣沒有照耀到孩子。

現在的孩子可能在物質層面營養很充足,但是在精神這個部分非常匱乏。心理學提到需要充分交流,但這需要建立在父母精神能量充足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有效。很多媽媽會跟我說,我跟孩子交流很好,我每天都會抱他,給他讀書。但很多家長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心裡是想著別的事情的,這是普遍現象,只是大部分家長還沒有意識到。

我們成年人可以忍受或是已經習慣了別人和我們談笑的時候,心不在我們這裡,我們也不會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成年人往往是是意識主導的。

但是對於孩子則不同,他其實是心靈主導的,當他周圍的人如果心都不在他這裡,家長也好,老師也好,小夥伴也好,雖然都天天在一起,但他的內心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就可能會出現一種內心的匱乏感。這種匱乏感會表現在各種方面,比如小孩子體質不良,容易感冒;還有小孩子怕黑,不願意一個人睡覺,不願意離開媽媽,非常依賴,或者會害怕周圍環境,等等,這些現代醫學的症狀、中醫學的症狀,或者心理學的症狀都不是原因,是能量缺失的結果,它的原因非常需要得到重視。

所以,我們的家長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是不是隻剩下一格電?是不是上班的時候已經把能量消耗光了,回到家已經沒有能量再關心孩子了?

孩子上網成癮,原因大多在父母的低能量狀態

補充能量的方式

沒有能量就需要補充。從傳統中醫來說,這個世界的能量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社會能量,一種是自然能量。社會能量會讓人浮躁起來,就是中醫所說的“開”;自然的能量除了有開的一面,還有能夠讓人沉靜下來的一面,就是中醫所說的“闔”。

我常常會建議家長,在孩子放學後讓孩子到樓下去“玩泥巴”,不要老是待在房間裡。如果是週末或假期,可以帶孩子到自然環境裡走一走,到山裡面住一住。這是一種習慣,習慣的背後是一種連接。當我們的身心跟一個低能量狀態的環境,或者是剝奪你能量的環境、人、事連在一起久了,那最後的結果是很可怕的,它會使你的能量慢慢漏掉。

當人在低能量狀態的時候,就更難從不良狀態裡跳出來。就像我們的電腦內存不夠時,不容易從死機狀態裡恢復一樣,很多成人戒除不了網癮,或者戒除不了某些習慣的情感模式,也是因為他們的能量過低。

最好的充電模式,不是去看醫生,而是可以選擇這幾個方向:

1. 跟大自然待在一起,但是要做到你的身和心都在那裡,把手機關掉,思想也放慢一點。

2. 你要謹慎選擇和你在一起的人,因為能量是互相影響的。

3. 可以跟能夠喚醒我們人類神性的東西相連接,比如教堂、寺廟,這是疲憊的人回到原點和獲得能量的外在方法。

內在的方法,大家都喜歡學習傳統文化,比如靜坐、站樁,或者書法、古琴、儒釋道。寫過書法,彈過古琴,或者打過太極拳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其實最終不是去表達哪個姿勢、哪個音調有多麼準確,而是在表達的過程中,能夠知道自己的每一個動作裡,有沒有足夠的專注,被幹擾了多少,等等,這些都是在訓練我們學習往內走。這樣的訓練,有點像現在心理學中的自我身心反饋療法。反饋,就是你當下知道自己在什麼狀態。

這些都是大概方向,大家可以順著思路,自己去選擇。作為家長,精神飽滿度的建設非常重要。傳統文化不光重視倫理、道德這些東西,也重視精神的建設。如果家長對這個部分沒有概念,或者說還沒有習慣運用,那就容易在生活中的各個部分出現問題,孩子的問題只是其中的一個顯現而已。

孩子上網成癮,原因大多在父母的低能量狀態

瞭解孩子,要從瞭解自己開始

問:我的二女兒是家裡最漂亮、最可愛的一個,但她的性格是誰對她好,她就會對對方好。我很擔心她未來找男朋友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否則,一個壞蛋喜歡她,她也會喜歡上的。

答:兒童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和早期的親子關係,重點是什麼呢?

我們所有的學習,學中醫也好,學經典也好,學德語、法語,這些都是各種營養,但最重要的部分是在孩子心智成長的階段,在他15歲或18歲之後,有一個“自給自足的內心”。

所以,你或者你們全家跟二女兒相處的重點,就是要足夠地給予、認同她,把這部分補足,補到她可以不在意別人是否在意她、接納她。這樣她就會在一個正常的原點去找到合適她的生活、朋友和一切,而不是在她認為最淒冷的黑夜裡,靠近她的第一個男人就是她需要的。

我們要體會孩子的心理結構,必須要對自己有所瞭解。不能把自己所有的語言、行為理所當然地認為就應該是這樣的,就是有道理的,因為我是媽媽我愛你,怎樣做都有理。

要觀察你所有的愛、所有的行為,你已經習慣了很多年的表達方式,背後的心理結構是什麼。是因為對自己的不認可,或是因為恐懼,還是因為擔心別人不接納自己,還是擔心達不到別人的標準就會很緊張?

你自己要去了解這些背後的內在動機。當你對自己有所瞭解的時候,你自然也能對家人有所瞭解,你就能站在更深入和更完整的角度和你的孩子交流。這更核心的一層,別人沒有辦法幫你完成,沒有任何專家能夠做到,只能靠自己。

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內心結構是什麼,不僅僅是動機,動機已經是一個結果了,只是相對於外在的語言和行為,還像是一個原因,但是動機背後還有更深的東西——我們與生俱來的那個模式背後的驅動力

所以,除了看書,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讓自己靜下來,覺察自己。這是人生最重要的學習之一。不要錯過每一次的不開心、害怕、擔憂、吵架。哪怕你總是在為某一件事情吵架,如果每次都能多瞭解一點——這次吵架原來不是因為土豆要不要放鹽的問題,也不是說今天上午他做錯了哪件事情,其實,這次的不滿上週就已經開始積累了,今天早上我緊緊地抓住了這個不滿,把它固化了,我開始釋放這一類的頻率,翻出過去的類似事件,然後把對方給感應出來。

我們常常希望找到一個答案,然後處理問題,但沒有一件事情是孤立的,沒有一件事情是互相沒有關聯的,如果我們的覺察更敏銳一些,就能讓我們對真相有一個更完整的瞭解。

覺察是我們終其一生需要的學習。就像我們在30、40歲時接人待物、處理各種複雜問題的能力,是從一兩歲完全不懂的狀態,逐漸學習過來的。所以不要指望我學了3個月,怎麼還沒有看透世間的智慧,不要考慮這些東西,但是你確實要花時間在這部分學習,因為這不光是解決你現在的問題,也幫助我們釋懷未來可能遇見的問題。

當孩子消化不了的時候,可以先不要給他過多的指導和要求,要隨著他的狀態調整。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在兒時建立一個相對健康、飽滿、穩定的精神結構,有了這個之後,他在長大的過程中便能夠平衡地發展自己。

孩子上網成癮,原因大多在父母的低能量狀態

心理學經常講精神的發展,就是在內部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程序來,而且這套程序還能繼續升級、發展。

比如如果你有一些基礎,那你可以用觀想來給自己的內心做更富足的準備。比如你可以每天在孩子睡覺的時候,觀想一朵蓮花給他。或者,雖然有時孩子不在你身邊,但你可以觀想你抱著他,這個很重要,是無形能量的傳遞和給予,現代的量子物理已經有大量的實驗數據來證實它的存在。

哪怕你現在在聽課,你心裡一想到他,他能接收到,特別敏感的孩子能感覺到,但不一定能意識到,但是對他會有效果。所以我們在任何時候,再忙都不要忙到忘掉自己,也忘掉了對你重要的人。再忙再累,都要把你自己和重要的人放在心裡,這就是古代說的“神光照耀”。(文章收集於網絡,只在推送優秀文章,啟迪人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