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導師型父母:參與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對抗孤獨'

"

今天要說的話題是人如何幫助孩子對抗孤獨。

01.孩子的內心一樣孤獨

成年人對孤獨並不感到陌生,儘管我們多數時刻都身處喧囂之中,可是無人能解的心事,無處訴說的苦悶,無法分擔的壓力,經常讓我們感覺孤獨。儘管我們身邊有父母,愛人,朋友,但是有些事情只能一個人抗,有些心路歷程終究只能一個人走。

成年人有成熟的思想體系,完整的表達能力,尚且感覺到孤獨,更何況吐字含糊不清的孩子呢?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納塔莉問:“人生這麼苦,還是隻有童年苦?”,可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同大人一樣敏銳,但是卻缺少傾吐的出口。

"

今天要說的話題是人如何幫助孩子對抗孤獨。

01.孩子的內心一樣孤獨

成年人對孤獨並不感到陌生,儘管我們多數時刻都身處喧囂之中,可是無人能解的心事,無處訴說的苦悶,無法分擔的壓力,經常讓我們感覺孤獨。儘管我們身邊有父母,愛人,朋友,但是有些事情只能一個人抗,有些心路歷程終究只能一個人走。

成年人有成熟的思想體系,完整的表達能力,尚且感覺到孤獨,更何況吐字含糊不清的孩子呢?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納塔莉問:“人生這麼苦,還是隻有童年苦?”,可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同大人一樣敏銳,但是卻缺少傾吐的出口。

不做導師型父母:參與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對抗孤獨

育兒專家說,孩子2-3歲時,語言往往跟不上思維的速度,也就是說她們連清楚表達思想的機會都沒有,高興,生氣,低落種種情緒只能獨自消化,而大人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

一位豆瓣網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我加班到很晚,打車回家後,一推開門只見髒水流了一地,女兒正站在屋子的中央,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問道:“是你弄得嗎?”,女兒眨巴眨巴眼睛說“是”,我盛怒之下一把將她拽過來給了兩巴掌,女兒嚎啕大哭。我也有些崩潰,連日的加班已經掏空了我所有的耐心。

晚上,我坐在床邊看著女兒還帶著淚痕的睡臉,有些後悔。呆坐了許久,起身到衛生間洗漱,然而眼前的一幕讓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洗衣盆中放了好幾件已經洗好擰乾的衣服。

從那以後,每一次她“任性”時,我都告訴自己不要隨意的給她的行為定性。因為我無法鑽到她的內心世界,她也不能清晰的描述自己的反應,她其實挺孤獨的。

02.不做“導師型”父母

“導師型”父母,顧名思義是指對孩子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系統的教育和指導的家長。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提倡父母做“導師型”的家長,給予孩子各方面的引導,讓孩子能夠沿著健康的軌道順利前行。當然,這種做法有它的獨到之處,但是問題也顯而易見,那就是我們不能保證自己永遠是對的。

父母也會犯錯誤

記得看過一篇題為《我媽媽才8歲,請原諒她不夠好,她和8歲的我一樣很努力》的文章,文中說自己因為對事情要求過於完美,所以對8歲的兒子有些苛責,總是看到兒子的缺點,想要改變他,卻忽略了兒子的優點,忘記了他是一個只有8歲的小男孩。報班,憤怒都是她改造兒子的產物。

直到後來,她才慢慢意識到到兒子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問題。

這是整個育兒過程中最值得慶幸的事情。可是更多的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就像文中兒子說的“生我之前,她只是一個女孩子,生下我之後,她才是一個媽媽。”

父母以有限的知識和人生閱歷來教育孩子,難免不出疏漏,畢竟人生課堂的導師不像綜藝節目的評委,只需要純熟的技巧就夠了。

加重孩子的孤獨感

當父母以“導師”的姿態教育孩子時,無形中跟孩子形成了兩個陣營,孩子會服從父母的權威,會仰視父母,但是同時也會感覺到孤獨,因為他和父母之間處在不平等的地位上,這種“不平等”甚至會讓他覺得他對抗的不是壞習慣,而是父母,一己之力對抗“天神”一般的父母,孤獨感可想而知。

兒子3歲時,幼兒園的老師跟我說孩子學會了打人,回家後,我跟他講道理說:“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友愛,不可以動手打人。”可是,沒過多久,老師的反饋還是沒變,他依然會在幼兒園動手。

"

今天要說的話題是人如何幫助孩子對抗孤獨。

01.孩子的內心一樣孤獨

成年人對孤獨並不感到陌生,儘管我們多數時刻都身處喧囂之中,可是無人能解的心事,無處訴說的苦悶,無法分擔的壓力,經常讓我們感覺孤獨。儘管我們身邊有父母,愛人,朋友,但是有些事情只能一個人抗,有些心路歷程終究只能一個人走。

成年人有成熟的思想體系,完整的表達能力,尚且感覺到孤獨,更何況吐字含糊不清的孩子呢?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納塔莉問:“人生這麼苦,還是隻有童年苦?”,可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同大人一樣敏銳,但是卻缺少傾吐的出口。

不做導師型父母:參與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對抗孤獨

育兒專家說,孩子2-3歲時,語言往往跟不上思維的速度,也就是說她們連清楚表達思想的機會都沒有,高興,生氣,低落種種情緒只能獨自消化,而大人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

一位豆瓣網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我加班到很晚,打車回家後,一推開門只見髒水流了一地,女兒正站在屋子的中央,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問道:“是你弄得嗎?”,女兒眨巴眨巴眼睛說“是”,我盛怒之下一把將她拽過來給了兩巴掌,女兒嚎啕大哭。我也有些崩潰,連日的加班已經掏空了我所有的耐心。

晚上,我坐在床邊看著女兒還帶著淚痕的睡臉,有些後悔。呆坐了許久,起身到衛生間洗漱,然而眼前的一幕讓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洗衣盆中放了好幾件已經洗好擰乾的衣服。

從那以後,每一次她“任性”時,我都告訴自己不要隨意的給她的行為定性。因為我無法鑽到她的內心世界,她也不能清晰的描述自己的反應,她其實挺孤獨的。

02.不做“導師型”父母

“導師型”父母,顧名思義是指對孩子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系統的教育和指導的家長。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提倡父母做“導師型”的家長,給予孩子各方面的引導,讓孩子能夠沿著健康的軌道順利前行。當然,這種做法有它的獨到之處,但是問題也顯而易見,那就是我們不能保證自己永遠是對的。

父母也會犯錯誤

記得看過一篇題為《我媽媽才8歲,請原諒她不夠好,她和8歲的我一樣很努力》的文章,文中說自己因為對事情要求過於完美,所以對8歲的兒子有些苛責,總是看到兒子的缺點,想要改變他,卻忽略了兒子的優點,忘記了他是一個只有8歲的小男孩。報班,憤怒都是她改造兒子的產物。

直到後來,她才慢慢意識到到兒子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問題。

這是整個育兒過程中最值得慶幸的事情。可是更多的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就像文中兒子說的“生我之前,她只是一個女孩子,生下我之後,她才是一個媽媽。”

父母以有限的知識和人生閱歷來教育孩子,難免不出疏漏,畢竟人生課堂的導師不像綜藝節目的評委,只需要純熟的技巧就夠了。

加重孩子的孤獨感

當父母以“導師”的姿態教育孩子時,無形中跟孩子形成了兩個陣營,孩子會服從父母的權威,會仰視父母,但是同時也會感覺到孤獨,因為他和父母之間處在不平等的地位上,這種“不平等”甚至會讓他覺得他對抗的不是壞習慣,而是父母,一己之力對抗“天神”一般的父母,孤獨感可想而知。

兒子3歲時,幼兒園的老師跟我說孩子學會了打人,回家後,我跟他講道理說:“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友愛,不可以動手打人。”可是,沒過多久,老師的反饋還是沒變,他依然會在幼兒園動手。

不做導師型父母:參與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對抗孤獨

於是,那天我將他狠狠的訓斥了一頓,轉身進了書房。大約20分鐘後,我出來喝水,看到他耷拉著腦袋的樣子,忽然覺得小小的背影是那麼的孤獨。

我不禁反思:“我是孩子的對立面嗎?如果不是,難道我不應該和孩子站在一起克服困難嗎?而不是將他扔在角落獨自承受一切。站在孩子的角度,我沒有盡心的幫助他,只是講了一番大道理就讓他照做,真的是如此的不近人情。”

03.參與孩子的世界

我們有幾歲的孩子,也就是幾歲的父母,同孩子一樣,我們也需要在做父母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不斷地完善自己。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呢?和孩子一起發掘更深的自己,開拓未曾踏足的新世界呢?

儘量和孩子平等協商

在一些家長的眼中,孩子是“幼稚的”、“偏激的”,所以當孩子表達不同意見的時候,總是被無情的忽視。可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需要平等的對待,家長的高高在上,只會使孩子壓抑自己的感情,關閉與父母交流的“心門”,最終與父母漸行漸遠。

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放下“架子”,將自己和孩子放到平等的位置上互動,興許效果會更好。家長可以採用以下的方法:

簽訂合約法。即當孩子提出要求時,父母可以和孩子平等的協商,共同擬定書面協議,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執行起來也更容易。

"

今天要說的話題是人如何幫助孩子對抗孤獨。

01.孩子的內心一樣孤獨

成年人對孤獨並不感到陌生,儘管我們多數時刻都身處喧囂之中,可是無人能解的心事,無處訴說的苦悶,無法分擔的壓力,經常讓我們感覺孤獨。儘管我們身邊有父母,愛人,朋友,但是有些事情只能一個人抗,有些心路歷程終究只能一個人走。

成年人有成熟的思想體系,完整的表達能力,尚且感覺到孤獨,更何況吐字含糊不清的孩子呢?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納塔莉問:“人生這麼苦,還是隻有童年苦?”,可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同大人一樣敏銳,但是卻缺少傾吐的出口。

不做導師型父母:參與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對抗孤獨

育兒專家說,孩子2-3歲時,語言往往跟不上思維的速度,也就是說她們連清楚表達思想的機會都沒有,高興,生氣,低落種種情緒只能獨自消化,而大人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

一位豆瓣網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我加班到很晚,打車回家後,一推開門只見髒水流了一地,女兒正站在屋子的中央,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問道:“是你弄得嗎?”,女兒眨巴眨巴眼睛說“是”,我盛怒之下一把將她拽過來給了兩巴掌,女兒嚎啕大哭。我也有些崩潰,連日的加班已經掏空了我所有的耐心。

晚上,我坐在床邊看著女兒還帶著淚痕的睡臉,有些後悔。呆坐了許久,起身到衛生間洗漱,然而眼前的一幕讓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洗衣盆中放了好幾件已經洗好擰乾的衣服。

從那以後,每一次她“任性”時,我都告訴自己不要隨意的給她的行為定性。因為我無法鑽到她的內心世界,她也不能清晰的描述自己的反應,她其實挺孤獨的。

02.不做“導師型”父母

“導師型”父母,顧名思義是指對孩子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系統的教育和指導的家長。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提倡父母做“導師型”的家長,給予孩子各方面的引導,讓孩子能夠沿著健康的軌道順利前行。當然,這種做法有它的獨到之處,但是問題也顯而易見,那就是我們不能保證自己永遠是對的。

父母也會犯錯誤

記得看過一篇題為《我媽媽才8歲,請原諒她不夠好,她和8歲的我一樣很努力》的文章,文中說自己因為對事情要求過於完美,所以對8歲的兒子有些苛責,總是看到兒子的缺點,想要改變他,卻忽略了兒子的優點,忘記了他是一個只有8歲的小男孩。報班,憤怒都是她改造兒子的產物。

直到後來,她才慢慢意識到到兒子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問題。

這是整個育兒過程中最值得慶幸的事情。可是更多的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就像文中兒子說的“生我之前,她只是一個女孩子,生下我之後,她才是一個媽媽。”

父母以有限的知識和人生閱歷來教育孩子,難免不出疏漏,畢竟人生課堂的導師不像綜藝節目的評委,只需要純熟的技巧就夠了。

加重孩子的孤獨感

當父母以“導師”的姿態教育孩子時,無形中跟孩子形成了兩個陣營,孩子會服從父母的權威,會仰視父母,但是同時也會感覺到孤獨,因為他和父母之間處在不平等的地位上,這種“不平等”甚至會讓他覺得他對抗的不是壞習慣,而是父母,一己之力對抗“天神”一般的父母,孤獨感可想而知。

兒子3歲時,幼兒園的老師跟我說孩子學會了打人,回家後,我跟他講道理說:“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友愛,不可以動手打人。”可是,沒過多久,老師的反饋還是沒變,他依然會在幼兒園動手。

不做導師型父母:參與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對抗孤獨

於是,那天我將他狠狠的訓斥了一頓,轉身進了書房。大約20分鐘後,我出來喝水,看到他耷拉著腦袋的樣子,忽然覺得小小的背影是那麼的孤獨。

我不禁反思:“我是孩子的對立面嗎?如果不是,難道我不應該和孩子站在一起克服困難嗎?而不是將他扔在角落獨自承受一切。站在孩子的角度,我沒有盡心的幫助他,只是講了一番大道理就讓他照做,真的是如此的不近人情。”

03.參與孩子的世界

我們有幾歲的孩子,也就是幾歲的父母,同孩子一樣,我們也需要在做父母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不斷地完善自己。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呢?和孩子一起發掘更深的自己,開拓未曾踏足的新世界呢?

儘量和孩子平等協商

在一些家長的眼中,孩子是“幼稚的”、“偏激的”,所以當孩子表達不同意見的時候,總是被無情的忽視。可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需要平等的對待,家長的高高在上,只會使孩子壓抑自己的感情,關閉與父母交流的“心門”,最終與父母漸行漸遠。

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放下“架子”,將自己和孩子放到平等的位置上互動,興許效果會更好。家長可以採用以下的方法:

簽訂合約法。即當孩子提出要求時,父母可以和孩子平等的協商,共同擬定書面協議,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執行起來也更容易。

不做導師型父母:參與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對抗孤獨

比如,當孩子提出需要零花錢時,父母可以讓他用做家務來交換,籤一份雙方都認可的協議,這樣孩子能得到多少零花錢,需要做多少家務,完全是自己可以做決定的,家長教育的目的達到了,孩子的願望也實現了,皆大歡喜。

召開家庭會議。孩子和父母的意見不一致時,不妨召開家庭會議,大家都在會議上發言,然後共同探討,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用權威強迫孩子接受。

和孩子做“同事”。在某些事情上,父母可以和孩子像同事一樣相處。比如,本來答應週末陪孩子去公園,但因為臨時加班去不了,可以和孩子說“請一天假”,孩子如果某一天實在不願意做家務也可以提出“請一天假”,但是要規定請假的次數,不能超過幾次這樣。

和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也會使孩子更加自信而獨立。

做到和孩子共情

上面提到兒子打人的問題,當我認識到自己在處理這件事情過於簡單粗暴時,便及時糾正了自己的態度,不再試圖跟他講大道理,而是嘗試著從他的角度想辦法解決問題。

我有一個朋友是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她聽了我的問題後,笑著說:“孩子在2-3歲時出現打人的現象是很正常的,也可以說是這一階段的生理特點。因為這一階段孩子的語言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所以當出現爭執時,就會出現動手的現象。

她又建議說:“不妨教孩子尋找一個情緒的發洩口。”

於是,我對兒子說:“寶寶,下次想打人時,先到牆角站一會兒,等不生氣的時候,再回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嗎?”兒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從那之後,雖然還是會偶爾出現打人的事情,但是次數已經少很多了。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所謂理解孩子的感情就是要理解他們每一個行動的最原始的出發點、原因和動力。”

當父母能夠理解孩子,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和解決問題時,便成為了孩子的夥伴和“同盟”,給了孩子心理上的依靠。

給孩子試錯的空間

父母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為你好”,而事實是孩子需要的是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所以,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試錯,只需要在旁邊默默的陪伴就好。

我至今記得自己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一個春天的週末,學校組織全校的師生去郊外春遊,媽媽給我準備了漂亮的春裝,但是我卻執意要穿一件紅色的呢子大衣去,無論媽媽說什麼我都不同意穿那件春裝,後來媽媽只好讓我穿了呢子大衣,結果可想而知,那次的春遊我承受不了同學們異樣的眼光,一直縮在角落裡,全程都沒怎麼玩。

"

今天要說的話題是人如何幫助孩子對抗孤獨。

01.孩子的內心一樣孤獨

成年人對孤獨並不感到陌生,儘管我們多數時刻都身處喧囂之中,可是無人能解的心事,無處訴說的苦悶,無法分擔的壓力,經常讓我們感覺孤獨。儘管我們身邊有父母,愛人,朋友,但是有些事情只能一個人抗,有些心路歷程終究只能一個人走。

成年人有成熟的思想體系,完整的表達能力,尚且感覺到孤獨,更何況吐字含糊不清的孩子呢?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納塔莉問:“人生這麼苦,還是隻有童年苦?”,可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同大人一樣敏銳,但是卻缺少傾吐的出口。

不做導師型父母:參與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對抗孤獨

育兒專家說,孩子2-3歲時,語言往往跟不上思維的速度,也就是說她們連清楚表達思想的機會都沒有,高興,生氣,低落種種情緒只能獨自消化,而大人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

一位豆瓣網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我加班到很晚,打車回家後,一推開門只見髒水流了一地,女兒正站在屋子的中央,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問道:“是你弄得嗎?”,女兒眨巴眨巴眼睛說“是”,我盛怒之下一把將她拽過來給了兩巴掌,女兒嚎啕大哭。我也有些崩潰,連日的加班已經掏空了我所有的耐心。

晚上,我坐在床邊看著女兒還帶著淚痕的睡臉,有些後悔。呆坐了許久,起身到衛生間洗漱,然而眼前的一幕讓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洗衣盆中放了好幾件已經洗好擰乾的衣服。

從那以後,每一次她“任性”時,我都告訴自己不要隨意的給她的行為定性。因為我無法鑽到她的內心世界,她也不能清晰的描述自己的反應,她其實挺孤獨的。

02.不做“導師型”父母

“導師型”父母,顧名思義是指對孩子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系統的教育和指導的家長。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提倡父母做“導師型”的家長,給予孩子各方面的引導,讓孩子能夠沿著健康的軌道順利前行。當然,這種做法有它的獨到之處,但是問題也顯而易見,那就是我們不能保證自己永遠是對的。

父母也會犯錯誤

記得看過一篇題為《我媽媽才8歲,請原諒她不夠好,她和8歲的我一樣很努力》的文章,文中說自己因為對事情要求過於完美,所以對8歲的兒子有些苛責,總是看到兒子的缺點,想要改變他,卻忽略了兒子的優點,忘記了他是一個只有8歲的小男孩。報班,憤怒都是她改造兒子的產物。

直到後來,她才慢慢意識到到兒子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問題。

這是整個育兒過程中最值得慶幸的事情。可是更多的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就像文中兒子說的“生我之前,她只是一個女孩子,生下我之後,她才是一個媽媽。”

父母以有限的知識和人生閱歷來教育孩子,難免不出疏漏,畢竟人生課堂的導師不像綜藝節目的評委,只需要純熟的技巧就夠了。

加重孩子的孤獨感

當父母以“導師”的姿態教育孩子時,無形中跟孩子形成了兩個陣營,孩子會服從父母的權威,會仰視父母,但是同時也會感覺到孤獨,因為他和父母之間處在不平等的地位上,這種“不平等”甚至會讓他覺得他對抗的不是壞習慣,而是父母,一己之力對抗“天神”一般的父母,孤獨感可想而知。

兒子3歲時,幼兒園的老師跟我說孩子學會了打人,回家後,我跟他講道理說:“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友愛,不可以動手打人。”可是,沒過多久,老師的反饋還是沒變,他依然會在幼兒園動手。

不做導師型父母:參與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對抗孤獨

於是,那天我將他狠狠的訓斥了一頓,轉身進了書房。大約20分鐘後,我出來喝水,看到他耷拉著腦袋的樣子,忽然覺得小小的背影是那麼的孤獨。

我不禁反思:“我是孩子的對立面嗎?如果不是,難道我不應該和孩子站在一起克服困難嗎?而不是將他扔在角落獨自承受一切。站在孩子的角度,我沒有盡心的幫助他,只是講了一番大道理就讓他照做,真的是如此的不近人情。”

03.參與孩子的世界

我們有幾歲的孩子,也就是幾歲的父母,同孩子一樣,我們也需要在做父母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不斷地完善自己。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呢?和孩子一起發掘更深的自己,開拓未曾踏足的新世界呢?

儘量和孩子平等協商

在一些家長的眼中,孩子是“幼稚的”、“偏激的”,所以當孩子表達不同意見的時候,總是被無情的忽視。可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需要平等的對待,家長的高高在上,只會使孩子壓抑自己的感情,關閉與父母交流的“心門”,最終與父母漸行漸遠。

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放下“架子”,將自己和孩子放到平等的位置上互動,興許效果會更好。家長可以採用以下的方法:

簽訂合約法。即當孩子提出要求時,父母可以和孩子平等的協商,共同擬定書面協議,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執行起來也更容易。

不做導師型父母:參與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對抗孤獨

比如,當孩子提出需要零花錢時,父母可以讓他用做家務來交換,籤一份雙方都認可的協議,這樣孩子能得到多少零花錢,需要做多少家務,完全是自己可以做決定的,家長教育的目的達到了,孩子的願望也實現了,皆大歡喜。

召開家庭會議。孩子和父母的意見不一致時,不妨召開家庭會議,大家都在會議上發言,然後共同探討,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用權威強迫孩子接受。

和孩子做“同事”。在某些事情上,父母可以和孩子像同事一樣相處。比如,本來答應週末陪孩子去公園,但因為臨時加班去不了,可以和孩子說“請一天假”,孩子如果某一天實在不願意做家務也可以提出“請一天假”,但是要規定請假的次數,不能超過幾次這樣。

和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也會使孩子更加自信而獨立。

做到和孩子共情

上面提到兒子打人的問題,當我認識到自己在處理這件事情過於簡單粗暴時,便及時糾正了自己的態度,不再試圖跟他講大道理,而是嘗試著從他的角度想辦法解決問題。

我有一個朋友是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她聽了我的問題後,笑著說:“孩子在2-3歲時出現打人的現象是很正常的,也可以說是這一階段的生理特點。因為這一階段孩子的語言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所以當出現爭執時,就會出現動手的現象。

她又建議說:“不妨教孩子尋找一個情緒的發洩口。”

於是,我對兒子說:“寶寶,下次想打人時,先到牆角站一會兒,等不生氣的時候,再回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嗎?”兒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從那之後,雖然還是會偶爾出現打人的事情,但是次數已經少很多了。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所謂理解孩子的感情就是要理解他們每一個行動的最原始的出發點、原因和動力。”

當父母能夠理解孩子,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和解決問題時,便成為了孩子的夥伴和“同盟”,給了孩子心理上的依靠。

給孩子試錯的空間

父母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為你好”,而事實是孩子需要的是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所以,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試錯,只需要在旁邊默默的陪伴就好。

我至今記得自己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一個春天的週末,學校組織全校的師生去郊外春遊,媽媽給我準備了漂亮的春裝,但是我卻執意要穿一件紅色的呢子大衣去,無論媽媽說什麼我都不同意穿那件春裝,後來媽媽只好讓我穿了呢子大衣,結果可想而知,那次的春遊我承受不了同學們異樣的眼光,一直縮在角落裡,全程都沒怎麼玩。

不做導師型父母:參與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對抗孤獨

後來,媽媽再給我提意見時,我都會認真的考慮,而不再那麼固執。

給孩子失敗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去嘗試,會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長,讓孩子在面對困難和問題時,知道身後有父母在做堅強的後盾!

你對育兒還有哪些觀點呢?歡迎留言討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