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大家知道,我們跟孩子之間不管是管教也好,教育也好,核心就是連接。

如果孩子他能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人,那麼他就更容易受到你的正面影響。

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你和他單獨安排出了時間來,你很願意花時間專門陪伴他。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大家知道,我們跟孩子之間不管是管教也好,教育也好,核心就是連接。

如果孩子他能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人,那麼他就更容易受到你的正面影響。

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你和他單獨安排出了時間來,你很願意花時間專門陪伴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阿信就是這樣一個楷模父親。

和前女友分手後,自己主動承擔起一人照顧女兒的責任。他把能給的都給了小丸子,無論再忙都擠出時間陪伴小丸子,還陪著喜歡小丸子去韓國看她喜歡的EXO組合。

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小丸子出場,把自己熱愛的舞臺與小丸子一同分享。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大家知道,我們跟孩子之間不管是管教也好,教育也好,核心就是連接。

如果孩子他能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人,那麼他就更容易受到你的正面影響。

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你和他單獨安排出了時間來,你很願意花時間專門陪伴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阿信就是這樣一個楷模父親。

和前女友分手後,自己主動承擔起一人照顧女兒的責任。他把能給的都給了小丸子,無論再忙都擠出時間陪伴小丸子,還陪著喜歡小丸子去韓國看她喜歡的EXO組合。

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小丸子出場,把自己熱愛的舞臺與小丸子一同分享。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事業忙碌的信能做到如此地步,時時刻刻都保護了孩子的歸屬感,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

二、沒有必要一直隱瞞孩子“另一半不在”的事實

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孩子一定年紀的時候,無論是出於外界對孩子的詢問“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還是孩子自己的好奇“爸爸去哪了?”

對於母親來說,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無疑都是一大酷刑。

如果正面回答他,害怕他會承受不住這樣的傷痛;

如果一直欺騙他,又怕等到他長大以後知道真相會更受不了。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大家知道,我們跟孩子之間不管是管教也好,教育也好,核心就是連接。

如果孩子他能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人,那麼他就更容易受到你的正面影響。

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你和他單獨安排出了時間來,你很願意花時間專門陪伴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阿信就是這樣一個楷模父親。

和前女友分手後,自己主動承擔起一人照顧女兒的責任。他把能給的都給了小丸子,無論再忙都擠出時間陪伴小丸子,還陪著喜歡小丸子去韓國看她喜歡的EXO組合。

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小丸子出場,把自己熱愛的舞臺與小丸子一同分享。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事業忙碌的信能做到如此地步,時時刻刻都保護了孩子的歸屬感,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

二、沒有必要一直隱瞞孩子“另一半不在”的事實

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孩子一定年紀的時候,無論是出於外界對孩子的詢問“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還是孩子自己的好奇“爸爸去哪了?”

對於母親來說,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無疑都是一大酷刑。

如果正面回答他,害怕他會承受不住這樣的傷痛;

如果一直欺騙他,又怕等到他長大以後知道真相會更受不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有很大部分的家長都選擇逃避與孩子正面溝通,在想著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卻沒有很好的選擇正確溝通的方式。

其實孩子比任何人都敏感,有時候孩子的眼睛也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清。

長期的隱瞞不僅是對孩子的殘忍,更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大家知道,我們跟孩子之間不管是管教也好,教育也好,核心就是連接。

如果孩子他能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人,那麼他就更容易受到你的正面影響。

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你和他單獨安排出了時間來,你很願意花時間專門陪伴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阿信就是這樣一個楷模父親。

和前女友分手後,自己主動承擔起一人照顧女兒的責任。他把能給的都給了小丸子,無論再忙都擠出時間陪伴小丸子,還陪著喜歡小丸子去韓國看她喜歡的EXO組合。

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小丸子出場,把自己熱愛的舞臺與小丸子一同分享。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事業忙碌的信能做到如此地步,時時刻刻都保護了孩子的歸屬感,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

二、沒有必要一直隱瞞孩子“另一半不在”的事實

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孩子一定年紀的時候,無論是出於外界對孩子的詢問“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還是孩子自己的好奇“爸爸去哪了?”

對於母親來說,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無疑都是一大酷刑。

如果正面回答他,害怕他會承受不住這樣的傷痛;

如果一直欺騙他,又怕等到他長大以後知道真相會更受不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有很大部分的家長都選擇逃避與孩子正面溝通,在想著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卻沒有很好的選擇正確溝通的方式。

其實孩子比任何人都敏感,有時候孩子的眼睛也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清。

長期的隱瞞不僅是對孩子的殘忍,更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坦誠的告訴孩子原由,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父母離婚的原因,而且父母都深愛著自己,即使離婚後還能按時按計劃對孩子進行關愛,才能對孩子形成最大的保護。

事實永遠是事實,你可以選擇現在告訴他,也可以選擇以後再告訴他。但是,在告訴他之前,一定要讓孩子從你這裡感受到絕對的愛與力量。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大家知道,我們跟孩子之間不管是管教也好,教育也好,核心就是連接。

如果孩子他能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人,那麼他就更容易受到你的正面影響。

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你和他單獨安排出了時間來,你很願意花時間專門陪伴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阿信就是這樣一個楷模父親。

和前女友分手後,自己主動承擔起一人照顧女兒的責任。他把能給的都給了小丸子,無論再忙都擠出時間陪伴小丸子,還陪著喜歡小丸子去韓國看她喜歡的EXO組合。

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小丸子出場,把自己熱愛的舞臺與小丸子一同分享。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事業忙碌的信能做到如此地步,時時刻刻都保護了孩子的歸屬感,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

二、沒有必要一直隱瞞孩子“另一半不在”的事實

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孩子一定年紀的時候,無論是出於外界對孩子的詢問“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還是孩子自己的好奇“爸爸去哪了?”

對於母親來說,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無疑都是一大酷刑。

如果正面回答他,害怕他會承受不住這樣的傷痛;

如果一直欺騙他,又怕等到他長大以後知道真相會更受不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有很大部分的家長都選擇逃避與孩子正面溝通,在想著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卻沒有很好的選擇正確溝通的方式。

其實孩子比任何人都敏感,有時候孩子的眼睛也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清。

長期的隱瞞不僅是對孩子的殘忍,更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坦誠的告訴孩子原由,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父母離婚的原因,而且父母都深愛著自己,即使離婚後還能按時按計劃對孩子進行關愛,才能對孩子形成最大的保護。

事實永遠是事實,你可以選擇現在告訴他,也可以選擇以後再告訴他。但是,在告訴他之前,一定要讓孩子從你這裡感受到絕對的愛與力量。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陣子有條新聞,孩子到了10歲,才被媽媽告知父親十年前已經離世。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大家知道,我們跟孩子之間不管是管教也好,教育也好,核心就是連接。

如果孩子他能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人,那麼他就更容易受到你的正面影響。

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你和他單獨安排出了時間來,你很願意花時間專門陪伴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阿信就是這樣一個楷模父親。

和前女友分手後,自己主動承擔起一人照顧女兒的責任。他把能給的都給了小丸子,無論再忙都擠出時間陪伴小丸子,還陪著喜歡小丸子去韓國看她喜歡的EXO組合。

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小丸子出場,把自己熱愛的舞臺與小丸子一同分享。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事業忙碌的信能做到如此地步,時時刻刻都保護了孩子的歸屬感,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

二、沒有必要一直隱瞞孩子“另一半不在”的事實

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孩子一定年紀的時候,無論是出於外界對孩子的詢問“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還是孩子自己的好奇“爸爸去哪了?”

對於母親來說,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無疑都是一大酷刑。

如果正面回答他,害怕他會承受不住這樣的傷痛;

如果一直欺騙他,又怕等到他長大以後知道真相會更受不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有很大部分的家長都選擇逃避與孩子正面溝通,在想著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卻沒有很好的選擇正確溝通的方式。

其實孩子比任何人都敏感,有時候孩子的眼睛也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清。

長期的隱瞞不僅是對孩子的殘忍,更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坦誠的告訴孩子原由,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父母離婚的原因,而且父母都深愛著自己,即使離婚後還能按時按計劃對孩子進行關愛,才能對孩子形成最大的保護。

事實永遠是事實,你可以選擇現在告訴他,也可以選擇以後再告訴他。但是,在告訴他之前,一定要讓孩子從你這裡感受到絕對的愛與力量。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陣子有條新聞,孩子到了10歲,才被媽媽告知父親十年前已經離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十年,媽媽一邊照顧婆婆,一邊教導孩子,雖然很苦很累但是一咬牙就過去了。

但最讓她痛苦的是,兒子無數次追問爸爸為什麼不回家,她只能含糊其辭:“爸爸在很遠的地方執行任務,那邊信號不好,爸爸電話打不通。”

可每逢過年,爸爸還是不回來,她只好繼續騙孩子:“爸爸執行任務,回不來。”

當兒子逐漸懂事,提出他可以主動去部隊看望爸爸,周忠燕只得苦澀地說:“西藏高原海拔太高,小孩子不能去……”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大家知道,我們跟孩子之間不管是管教也好,教育也好,核心就是連接。

如果孩子他能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人,那麼他就更容易受到你的正面影響。

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你和他單獨安排出了時間來,你很願意花時間專門陪伴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阿信就是這樣一個楷模父親。

和前女友分手後,自己主動承擔起一人照顧女兒的責任。他把能給的都給了小丸子,無論再忙都擠出時間陪伴小丸子,還陪著喜歡小丸子去韓國看她喜歡的EXO組合。

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小丸子出場,把自己熱愛的舞臺與小丸子一同分享。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事業忙碌的信能做到如此地步,時時刻刻都保護了孩子的歸屬感,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

二、沒有必要一直隱瞞孩子“另一半不在”的事實

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孩子一定年紀的時候,無論是出於外界對孩子的詢問“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還是孩子自己的好奇“爸爸去哪了?”

對於母親來說,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無疑都是一大酷刑。

如果正面回答他,害怕他會承受不住這樣的傷痛;

如果一直欺騙他,又怕等到他長大以後知道真相會更受不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有很大部分的家長都選擇逃避與孩子正面溝通,在想著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卻沒有很好的選擇正確溝通的方式。

其實孩子比任何人都敏感,有時候孩子的眼睛也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清。

長期的隱瞞不僅是對孩子的殘忍,更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坦誠的告訴孩子原由,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父母離婚的原因,而且父母都深愛著自己,即使離婚後還能按時按計劃對孩子進行關愛,才能對孩子形成最大的保護。

事實永遠是事實,你可以選擇現在告訴他,也可以選擇以後再告訴他。但是,在告訴他之前,一定要讓孩子從你這裡感受到絕對的愛與力量。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陣子有條新聞,孩子到了10歲,才被媽媽告知父親十年前已經離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十年,媽媽一邊照顧婆婆,一邊教導孩子,雖然很苦很累但是一咬牙就過去了。

但最讓她痛苦的是,兒子無數次追問爸爸為什麼不回家,她只能含糊其辭:“爸爸在很遠的地方執行任務,那邊信號不好,爸爸電話打不通。”

可每逢過年,爸爸還是不回來,她只好繼續騙孩子:“爸爸執行任務,回不來。”

當兒子逐漸懂事,提出他可以主動去部隊看望爸爸,周忠燕只得苦澀地說:“西藏高原海拔太高,小孩子不能去……”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十年如一日,媽媽教導兒子要成為爸爸那樣陽光向上,助人為樂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自己都是兒子永遠的依靠。

在孩子知道真相之後,那一刻孩子特別傷心、難受,心裡不是滋味。”

但是平時媽媽的教導卻歷歷在目,父親是榜樣,自己在媽媽的保護下要成為陽光善良、堅強樂觀的人。於是孩子回家後十分懂事地幫媽媽承擔起勞作,學習上也更加努力。

與其糾結騙不騙他,不如讓他擁有堅強的力量去面對這個事實。而這份堅強,就是你給的禮物。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大家知道,我們跟孩子之間不管是管教也好,教育也好,核心就是連接。

如果孩子他能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人,那麼他就更容易受到你的正面影響。

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你和他單獨安排出了時間來,你很願意花時間專門陪伴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阿信就是這樣一個楷模父親。

和前女友分手後,自己主動承擔起一人照顧女兒的責任。他把能給的都給了小丸子,無論再忙都擠出時間陪伴小丸子,還陪著喜歡小丸子去韓國看她喜歡的EXO組合。

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小丸子出場,把自己熱愛的舞臺與小丸子一同分享。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事業忙碌的信能做到如此地步,時時刻刻都保護了孩子的歸屬感,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

二、沒有必要一直隱瞞孩子“另一半不在”的事實

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孩子一定年紀的時候,無論是出於外界對孩子的詢問“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還是孩子自己的好奇“爸爸去哪了?”

對於母親來說,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無疑都是一大酷刑。

如果正面回答他,害怕他會承受不住這樣的傷痛;

如果一直欺騙他,又怕等到他長大以後知道真相會更受不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有很大部分的家長都選擇逃避與孩子正面溝通,在想著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卻沒有很好的選擇正確溝通的方式。

其實孩子比任何人都敏感,有時候孩子的眼睛也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清。

長期的隱瞞不僅是對孩子的殘忍,更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坦誠的告訴孩子原由,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父母離婚的原因,而且父母都深愛著自己,即使離婚後還能按時按計劃對孩子進行關愛,才能對孩子形成最大的保護。

事實永遠是事實,你可以選擇現在告訴他,也可以選擇以後再告訴他。但是,在告訴他之前,一定要讓孩子從你這裡感受到絕對的愛與力量。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陣子有條新聞,孩子到了10歲,才被媽媽告知父親十年前已經離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十年,媽媽一邊照顧婆婆,一邊教導孩子,雖然很苦很累但是一咬牙就過去了。

但最讓她痛苦的是,兒子無數次追問爸爸為什麼不回家,她只能含糊其辭:“爸爸在很遠的地方執行任務,那邊信號不好,爸爸電話打不通。”

可每逢過年,爸爸還是不回來,她只好繼續騙孩子:“爸爸執行任務,回不來。”

當兒子逐漸懂事,提出他可以主動去部隊看望爸爸,周忠燕只得苦澀地說:“西藏高原海拔太高,小孩子不能去……”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十年如一日,媽媽教導兒子要成為爸爸那樣陽光向上,助人為樂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自己都是兒子永遠的依靠。

在孩子知道真相之後,那一刻孩子特別傷心、難受,心裡不是滋味。”

但是平時媽媽的教導卻歷歷在目,父親是榜樣,自己在媽媽的保護下要成為陽光善良、堅強樂觀的人。於是孩子回家後十分懂事地幫媽媽承擔起勞作,學習上也更加努力。

與其糾結騙不騙他,不如讓他擁有堅強的力量去面對這個事實。而這份堅強,就是你給的禮物。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三、讓孩子明確的知道:你愛他

其實無論是單親還是雙親,這只是代表著家裡有多少成員,代表著一種家庭結構。

而真正決定孩子的性格的,是他有沒有得到足夠而健康的愛。

知乎上有人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即使自己父母離婚,但是雙方都會告訴明確的告訴他:爸爸媽媽愛你。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大家知道,我們跟孩子之間不管是管教也好,教育也好,核心就是連接。

如果孩子他能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人,那麼他就更容易受到你的正面影響。

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你和他單獨安排出了時間來,你很願意花時間專門陪伴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阿信就是這樣一個楷模父親。

和前女友分手後,自己主動承擔起一人照顧女兒的責任。他把能給的都給了小丸子,無論再忙都擠出時間陪伴小丸子,還陪著喜歡小丸子去韓國看她喜歡的EXO組合。

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小丸子出場,把自己熱愛的舞臺與小丸子一同分享。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事業忙碌的信能做到如此地步,時時刻刻都保護了孩子的歸屬感,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

二、沒有必要一直隱瞞孩子“另一半不在”的事實

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孩子一定年紀的時候,無論是出於外界對孩子的詢問“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還是孩子自己的好奇“爸爸去哪了?”

對於母親來說,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無疑都是一大酷刑。

如果正面回答他,害怕他會承受不住這樣的傷痛;

如果一直欺騙他,又怕等到他長大以後知道真相會更受不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有很大部分的家長都選擇逃避與孩子正面溝通,在想著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卻沒有很好的選擇正確溝通的方式。

其實孩子比任何人都敏感,有時候孩子的眼睛也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清。

長期的隱瞞不僅是對孩子的殘忍,更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坦誠的告訴孩子原由,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父母離婚的原因,而且父母都深愛著自己,即使離婚後還能按時按計劃對孩子進行關愛,才能對孩子形成最大的保護。

事實永遠是事實,你可以選擇現在告訴他,也可以選擇以後再告訴他。但是,在告訴他之前,一定要讓孩子從你這裡感受到絕對的愛與力量。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陣子有條新聞,孩子到了10歲,才被媽媽告知父親十年前已經離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十年,媽媽一邊照顧婆婆,一邊教導孩子,雖然很苦很累但是一咬牙就過去了。

但最讓她痛苦的是,兒子無數次追問爸爸為什麼不回家,她只能含糊其辭:“爸爸在很遠的地方執行任務,那邊信號不好,爸爸電話打不通。”

可每逢過年,爸爸還是不回來,她只好繼續騙孩子:“爸爸執行任務,回不來。”

當兒子逐漸懂事,提出他可以主動去部隊看望爸爸,周忠燕只得苦澀地說:“西藏高原海拔太高,小孩子不能去……”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十年如一日,媽媽教導兒子要成為爸爸那樣陽光向上,助人為樂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自己都是兒子永遠的依靠。

在孩子知道真相之後,那一刻孩子特別傷心、難受,心裡不是滋味。”

但是平時媽媽的教導卻歷歷在目,父親是榜樣,自己在媽媽的保護下要成為陽光善良、堅強樂觀的人。於是孩子回家後十分懂事地幫媽媽承擔起勞作,學習上也更加努力。

與其糾結騙不騙他,不如讓他擁有堅強的力量去面對這個事實。而這份堅強,就是你給的禮物。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三、讓孩子明確的知道:你愛他

其實無論是單親還是雙親,這只是代表著家裡有多少成員,代表著一種家庭結構。

而真正決定孩子的性格的,是他有沒有得到足夠而健康的愛。

知乎上有人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即使自己父母離婚,但是雙方都會告訴明確的告訴他:爸爸媽媽愛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不是一定是父母兩個人在一起才能給孩子完整的愛,愛不分數量,只分質量。

這份愛,就是你賜予他面對所有苦難的勇氣。

每一位家長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小七老師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家長的關懷下健康成長。

"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幾天,小七老師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求助:

“小七老師,我是單親媽媽,每一次孩子問到爸爸去哪裡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虧欠了孩子很多,怎麼來補償孩子?怎麼給他更好的家庭環境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其實無論是爸爸或者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焦慮、壓力與煩惱。又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一份時間要掰開了分成兩份用。

有時候即使是自己調節好了心態,在下一秒孩子的哭鬧聲、別人的質疑中彷彿又失去了冷靜,在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中,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

大家心中都有著焦慮,害怕家庭的不完整會帶給孩子傷害,又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而影響孩子的未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是,家庭的不完整,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嗎?

研究人員曾對12877名7歲兒童的家庭做過調查,詢問每一個孩子:“你多久感到快樂一次?”

結果顯示,36%的單親孩子總是很開心,64%的單親孩子覺得他們有時很開心。

有趣的是,在完整家庭孩子的回答中,研究人員得到了完全相同的數據。

這一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雙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著同等的幸福。

很多人眼中的單親家庭:異常缺愛、性格缺陷、不幸福。其實是刻板印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同時,還有一個對於已經成年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發現那些父母婚姻經歷嚴重衝突而迅速結束的孩子,比那些有嚴重衝突而不離婚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加健康。在平時生活上,並沒有跟普通孩子有什麼差異。

這個研究證明了,比起家庭成員的完整性,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才是真正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幸福的因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很多時候,父親或者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個肩膀扛起一個家,這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時候可能就會無意間對孩子發火。

但小七老師想說的是,其實你比任何人都勇敢。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帶孩子,你都有勇氣來脫離原本可能不幸福的環境,在【不幸福但隱忍】與【獨立且勇敢】中選擇了後者,又有誰能比你更適合讓孩子更幸福呢?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在【心態】上做好這幾點,

自己一定會是很棒的榜樣

一、不要有“補償心理”

經常有媽媽和我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是虧欠的,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想要玩,孩子想要看電視,自己無意間就會放縱他。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叫做“補償心理”,人們希望用另外的東西來補償缺失的東西。比如,用物質的滿足來補償母親眼中孩子缺失的父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但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代替父母之愛的,這種代替是不等價、不合適的。

退一步來講,物質上對孩子的放縱,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這樣孩子會更加驕縱,脾氣會更加刁鑽,不利於好脾氣、高情商的養成。

不要因為覺得家庭成員不完整,就放縱了對孩子的愛。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二、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保持平衡的心態。

婚姻狀態這件事情是跟孩子無關的,他不會用單不單身的標準來評判一個母親或者一個父親合不合格。

然後你會發現厲害的家長,教會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是兩個字叫“榜樣”,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你是怎麼活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最好的教育是你怎麼過自己的人生。你給孩子展現出來的,你怎麼樣去大膽的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奮鬥,你怎麼樣去面對人生當中的這些取捨、挫折。

你做這些事情的姿態,孩子都看在眼裡。你自己過得好,孩子才可能過得好。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網上有人 @Q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在她十歲時,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於是她就從小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遠去外地打工。由於經濟問題和距離,每年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和父母相處半月左右。

父親患病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回家養病時,母親騙她只是普通的生病,但她當時年紀小,不懂,反而因為能夠天天和父親在一起而感到很開心。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父親病故後,母親一人將她辛苦養大,吃了不少苦,也換了不少工作,這些她都看在眼裡,明白母親的不容易,所以她從小就比較懂事,也感謝母親一直教她做一個善良的人。

由於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十八歲出來工作,成為了一名護士。年齡小,又初生牛犢,所以剛開始工作時非常內向,和同事相處小心翼翼,但是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環境,並且業務突出。

二十歲就有帶教實習護士資格,隨後成為科室操作指導老師,現為院級操作指導老師,參加過院級幾百人的ppt彙報也不會怯場,在院內也屬於小有名氣。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由於從小就比較懂事,工作總是樂於助人,和同事之間都相處融洽。

她現在也結婚了,育有一子,在愛情中還是愛得理智並深情,在親情中對待孩子耐心且有趣,生活中樂於攝影和做美食。

她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缺陷,不能以一概全。她就覺得母親給她的愛溫柔而充滿了力量,她的成長是很幸福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只是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她從小到大走在街上看到和爸爸撒嬌的小孩,都會心生羨慕,有時候也會想象,如果父親仍健在,自己一定會比現在更幸福吧。

最主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和對生活的嚮往,坎坷總會跨過去的。”

三、不把焦慮、憤怒、煩躁施加在孩子身上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又要打拼,又要事業,又要家庭,好像有很多事情全部都堆在眼前。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可能會失衡,自己的情緒會不好,焦慮、憤怒、煩躁……

但是,不要把這些事情施加在孩子身上。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除了在【心態上】改善,

這幾個方向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一、情感鏈接的關鍵——陪伴

很多母親都和我說提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有別有用心的長輩問孩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爸爸去哪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小孩子本身也會敏感“為什麼別人爸爸媽媽一起,我不是?”

但也不會去問媽媽,自己憋在心裡。很自卑,就是覺得跟他別人比自己差了什麼。

孩子心裡非常難過,但是不和母親說,問題出在哪裡?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在求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愛,一樣東西叫被愛。

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就是在幼兒期即0到6歲。這個時候我們所求的愛和被愛表現為兩點:

歸屬感和重要性。

孩子他想知道在媽媽這兒是不是有歸屬感和重要性,他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能不能向你吐露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

其實他是特別渴望跟你之間有這種連接的。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而有的家長說:“我平時真的很忙,甚至抽不出時間好好陪他什麼都不幹。”

但其實不需要你拿出很大的時間板塊來陪他,無論是聊天也好,運動也好,出行也好,做手工也好,只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他建立情感連接。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大家知道,我們跟孩子之間不管是管教也好,教育也好,核心就是連接。

如果孩子他能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人,那麼他就更容易受到你的正面影響。

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你和他單獨安排出了時間來,你很願意花時間專門陪伴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阿信就是這樣一個楷模父親。

和前女友分手後,自己主動承擔起一人照顧女兒的責任。他把能給的都給了小丸子,無論再忙都擠出時間陪伴小丸子,還陪著喜歡小丸子去韓國看她喜歡的EXO組合。

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小丸子出場,把自己熱愛的舞臺與小丸子一同分享。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事業忙碌的信能做到如此地步,時時刻刻都保護了孩子的歸屬感,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

二、沒有必要一直隱瞞孩子“另一半不在”的事實

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孩子一定年紀的時候,無論是出於外界對孩子的詢問“為什麼爸爸從來不接他?”,還是孩子自己的好奇“爸爸去哪了?”

對於母親來說,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無疑都是一大酷刑。

如果正面回答他,害怕他會承受不住這樣的傷痛;

如果一直欺騙他,又怕等到他長大以後知道真相會更受不了。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有很大部分的家長都選擇逃避與孩子正面溝通,在想著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卻沒有很好的選擇正確溝通的方式。

其實孩子比任何人都敏感,有時候孩子的眼睛也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清。

長期的隱瞞不僅是對孩子的殘忍,更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坦誠的告訴孩子原由,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父母離婚的原因,而且父母都深愛著自己,即使離婚後還能按時按計劃對孩子進行關愛,才能對孩子形成最大的保護。

事實永遠是事實,你可以選擇現在告訴他,也可以選擇以後再告訴他。但是,在告訴他之前,一定要讓孩子從你這裡感受到絕對的愛與力量。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前陣子有條新聞,孩子到了10歲,才被媽媽告知父親十年前已經離世。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這十年,媽媽一邊照顧婆婆,一邊教導孩子,雖然很苦很累但是一咬牙就過去了。

但最讓她痛苦的是,兒子無數次追問爸爸為什麼不回家,她只能含糊其辭:“爸爸在很遠的地方執行任務,那邊信號不好,爸爸電話打不通。”

可每逢過年,爸爸還是不回來,她只好繼續騙孩子:“爸爸執行任務,回不來。”

當兒子逐漸懂事,提出他可以主動去部隊看望爸爸,周忠燕只得苦澀地說:“西藏高原海拔太高,小孩子不能去……”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十年如一日,媽媽教導兒子要成為爸爸那樣陽光向上,助人為樂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自己都是兒子永遠的依靠。

在孩子知道真相之後,那一刻孩子特別傷心、難受,心裡不是滋味。”

但是平時媽媽的教導卻歷歷在目,父親是榜樣,自己在媽媽的保護下要成為陽光善良、堅強樂觀的人。於是孩子回家後十分懂事地幫媽媽承擔起勞作,學習上也更加努力。

與其糾結騙不騙他,不如讓他擁有堅強的力量去面對這個事實。而這份堅強,就是你給的禮物。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三、讓孩子明確的知道:你愛他

其實無論是單親還是雙親,這只是代表著家裡有多少成員,代表著一種家庭結構。

而真正決定孩子的性格的,是他有沒有得到足夠而健康的愛。

知乎上有人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即使自己父母離婚,但是雙方都會告訴明確的告訴他:爸爸媽媽愛你。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不是一定是父母兩個人在一起才能給孩子完整的愛,愛不分數量,只分質量。

這份愛,就是你賜予他面對所有苦難的勇氣。

每一位家長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小七老師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家長的關懷下健康成長。

打破“單親誤解”!做好這幾點,你一定是孩子的驕傲

關於育兒,或許你還有很多問題

沒關係,小七老師一直關注家長們的需求

我們將不斷推出能解決大家育兒問題的內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