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下班回家,正好看著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我進了家門,孩子也沒有和我打一聲招呼,我有些生氣,直接走到電視機前,把電視給關了。

一看到電視機關了,孩子立即從沙發上跳起來,他說:"媽,那個動畫片我正看到一半呢,正是高潮的時候,你怎麼把電視關了啊!"

我沒好氣地問:"你作業寫完了嗎?你就在這裡看電視。"

聽了我的話,孩子有些心虛地說:"額......我還有一點點作業沒寫,但是,只要我看完了那一集動畫片,我就立馬去寫作業!我保證,真的!"說著,孩子還把手舉了起來。

我沒理孩子,直接說:"不行,你現在就去給我寫作業!"

孩子跑到我跟前,一臉痛苦地說:"嗎,我求你了,那集動畫片可正播到精彩的時候呢,你就讓我看完吧。"

我把孩子拉到房間,然後把他按到椅子上。"想看動畫片也可以,你把作業寫完了,我就讓你去看!"

孩子一臉委屈地打開作業本,結果,孩子寫了2個小時,都沒寫完作業。我以為孩子是故意不寫作業的,我生氣地說:"你還有能耐了!你故意寫這麼慢的?"

孩子搖了搖頭,說:"沒有,我也想認真寫啊,但是我一寫作業,我就想起那集每看完的動畫片,我就心煩,然後我就寫不進作業。"

孩子的這種表現其實是一種"拖延"的表現,不僅是我家孩子,很多父母也為孩子的"拖延症"煩惱著。這時,父母就必須要了解"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可以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呢?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最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孩子的拖延?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下班回家,正好看著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我進了家門,孩子也沒有和我打一聲招呼,我有些生氣,直接走到電視機前,把電視給關了。

一看到電視機關了,孩子立即從沙發上跳起來,他說:"媽,那個動畫片我正看到一半呢,正是高潮的時候,你怎麼把電視關了啊!"

我沒好氣地問:"你作業寫完了嗎?你就在這裡看電視。"

聽了我的話,孩子有些心虛地說:"額......我還有一點點作業沒寫,但是,只要我看完了那一集動畫片,我就立馬去寫作業!我保證,真的!"說著,孩子還把手舉了起來。

我沒理孩子,直接說:"不行,你現在就去給我寫作業!"

孩子跑到我跟前,一臉痛苦地說:"嗎,我求你了,那集動畫片可正播到精彩的時候呢,你就讓我看完吧。"

我把孩子拉到房間,然後把他按到椅子上。"想看動畫片也可以,你把作業寫完了,我就讓你去看!"

孩子一臉委屈地打開作業本,結果,孩子寫了2個小時,都沒寫完作業。我以為孩子是故意不寫作業的,我生氣地說:"你還有能耐了!你故意寫這麼慢的?"

孩子搖了搖頭,說:"沒有,我也想認真寫啊,但是我一寫作業,我就想起那集每看完的動畫片,我就心煩,然後我就寫不進作業。"

孩子的這種表現其實是一種"拖延"的表現,不僅是我家孩子,很多父母也為孩子的"拖延症"煩惱著。這時,父母就必須要了解"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可以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呢?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最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孩子的拖延?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

一般來說,孩子產生"拖延症"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 孩子的自控力差

孩子的周圍環境中有很多電子產品,比如電視機、遊戲機、手機,甚至有些父母還給孩子配備了電腦和ipad。孩子自控力差,很難忍受住誘惑,很容易將用來學習的時間拿去做別的事情。

孩子本身自控力就不比成年人好,更何況孩子的周圍還存在那麼多的誘惑。孩子有"拖延症",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2、 孩子不會時間管理

孩子不像大人那樣有條理,他們也不會時間管理。孩子做事一般都是沒有條

理的,他想做哪個就做哪個,喜歡什麼就做什麼。也就是說,孩子做事情完全是由他的心情和興趣決定的。

也許孩子原本是要寫作業,孩子卻去看電視了、或者,孩子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孩子不知道要怎麼做好全部的事情。只要給孩子一張好的時間規劃表,孩子就很有可能改變他拖延的壞習慣。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下班回家,正好看著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我進了家門,孩子也沒有和我打一聲招呼,我有些生氣,直接走到電視機前,把電視給關了。

一看到電視機關了,孩子立即從沙發上跳起來,他說:"媽,那個動畫片我正看到一半呢,正是高潮的時候,你怎麼把電視關了啊!"

我沒好氣地問:"你作業寫完了嗎?你就在這裡看電視。"

聽了我的話,孩子有些心虛地說:"額......我還有一點點作業沒寫,但是,只要我看完了那一集動畫片,我就立馬去寫作業!我保證,真的!"說著,孩子還把手舉了起來。

我沒理孩子,直接說:"不行,你現在就去給我寫作業!"

孩子跑到我跟前,一臉痛苦地說:"嗎,我求你了,那集動畫片可正播到精彩的時候呢,你就讓我看完吧。"

我把孩子拉到房間,然後把他按到椅子上。"想看動畫片也可以,你把作業寫完了,我就讓你去看!"

孩子一臉委屈地打開作業本,結果,孩子寫了2個小時,都沒寫完作業。我以為孩子是故意不寫作業的,我生氣地說:"你還有能耐了!你故意寫這麼慢的?"

孩子搖了搖頭,說:"沒有,我也想認真寫啊,但是我一寫作業,我就想起那集每看完的動畫片,我就心煩,然後我就寫不進作業。"

孩子的這種表現其實是一種"拖延"的表現,不僅是我家孩子,很多父母也為孩子的"拖延症"煩惱著。這時,父母就必須要了解"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可以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呢?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最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孩子的拖延?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

一般來說,孩子產生"拖延症"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 孩子的自控力差

孩子的周圍環境中有很多電子產品,比如電視機、遊戲機、手機,甚至有些父母還給孩子配備了電腦和ipad。孩子自控力差,很難忍受住誘惑,很容易將用來學習的時間拿去做別的事情。

孩子本身自控力就不比成年人好,更何況孩子的周圍還存在那麼多的誘惑。孩子有"拖延症",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2、 孩子不會時間管理

孩子不像大人那樣有條理,他們也不會時間管理。孩子做事一般都是沒有條

理的,他想做哪個就做哪個,喜歡什麼就做什麼。也就是說,孩子做事情完全是由他的心情和興趣決定的。

也許孩子原本是要寫作業,孩子卻去看電視了、或者,孩子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孩子不知道要怎麼做好全部的事情。只要給孩子一張好的時間規劃表,孩子就很有可能改變他拖延的壞習慣。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3、 孩子的焦慮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要面對的事情太多了,他不知道要從哪件事情開始做

起。然後,孩子很可能因為這種侷限陷入一個焦慮的模樣。焦慮會反過來,讓孩子陷入一個"拖延"的地步。

也許孩子不自知,但是他還是會下意識地把"拖延"當成一種應付焦慮的機制。也有很多研究表明,"拖延症"的產生是因為不良的情緒。所以,想要讓孩子擺脫"拖延症",孩子的情緒是一個突破口。

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與孩子的拖延有一定的聯繫,那麼,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是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這個現象是由蔡格尼克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

這個實驗的內容是這樣的:

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察格尼克做了一個實驗,她讓被試者做二十二件簡單的工作,這些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大體相等,一般為幾分鐘。

這二十二件工作被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是允許被做完的,而另一組在沒有做完時就受到阻止。

這個實驗做完之後,蔡格尼克就立即讓他們回憶他們做的這二十二件事分別都是什麼。最後結果顯示,未完成工作的可以回憶起68%,而做完了工作的只能回憶起43%。

由此可以看出,人們都會對沒有做完的事念念不忘,這種現象就被叫做"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在看電視看到一半時被迫去寫作業,孩子會受不了。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下班回家,正好看著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我進了家門,孩子也沒有和我打一聲招呼,我有些生氣,直接走到電視機前,把電視給關了。

一看到電視機關了,孩子立即從沙發上跳起來,他說:"媽,那個動畫片我正看到一半呢,正是高潮的時候,你怎麼把電視關了啊!"

我沒好氣地問:"你作業寫完了嗎?你就在這裡看電視。"

聽了我的話,孩子有些心虛地說:"額......我還有一點點作業沒寫,但是,只要我看完了那一集動畫片,我就立馬去寫作業!我保證,真的!"說著,孩子還把手舉了起來。

我沒理孩子,直接說:"不行,你現在就去給我寫作業!"

孩子跑到我跟前,一臉痛苦地說:"嗎,我求你了,那集動畫片可正播到精彩的時候呢,你就讓我看完吧。"

我把孩子拉到房間,然後把他按到椅子上。"想看動畫片也可以,你把作業寫完了,我就讓你去看!"

孩子一臉委屈地打開作業本,結果,孩子寫了2個小時,都沒寫完作業。我以為孩子是故意不寫作業的,我生氣地說:"你還有能耐了!你故意寫這麼慢的?"

孩子搖了搖頭,說:"沒有,我也想認真寫啊,但是我一寫作業,我就想起那集每看完的動畫片,我就心煩,然後我就寫不進作業。"

孩子的這種表現其實是一種"拖延"的表現,不僅是我家孩子,很多父母也為孩子的"拖延症"煩惱著。這時,父母就必須要了解"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可以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呢?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最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孩子的拖延?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

一般來說,孩子產生"拖延症"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 孩子的自控力差

孩子的周圍環境中有很多電子產品,比如電視機、遊戲機、手機,甚至有些父母還給孩子配備了電腦和ipad。孩子自控力差,很難忍受住誘惑,很容易將用來學習的時間拿去做別的事情。

孩子本身自控力就不比成年人好,更何況孩子的周圍還存在那麼多的誘惑。孩子有"拖延症",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2、 孩子不會時間管理

孩子不像大人那樣有條理,他們也不會時間管理。孩子做事一般都是沒有條

理的,他想做哪個就做哪個,喜歡什麼就做什麼。也就是說,孩子做事情完全是由他的心情和興趣決定的。

也許孩子原本是要寫作業,孩子卻去看電視了、或者,孩子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孩子不知道要怎麼做好全部的事情。只要給孩子一張好的時間規劃表,孩子就很有可能改變他拖延的壞習慣。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3、 孩子的焦慮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要面對的事情太多了,他不知道要從哪件事情開始做

起。然後,孩子很可能因為這種侷限陷入一個焦慮的模樣。焦慮會反過來,讓孩子陷入一個"拖延"的地步。

也許孩子不自知,但是他還是會下意識地把"拖延"當成一種應付焦慮的機制。也有很多研究表明,"拖延症"的產生是因為不良的情緒。所以,想要讓孩子擺脫"拖延症",孩子的情緒是一個突破口。

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與孩子的拖延有一定的聯繫,那麼,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是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這個現象是由蔡格尼克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

這個實驗的內容是這樣的:

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察格尼克做了一個實驗,她讓被試者做二十二件簡單的工作,這些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大體相等,一般為幾分鐘。

這二十二件工作被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是允許被做完的,而另一組在沒有做完時就受到阻止。

這個實驗做完之後,蔡格尼克就立即讓他們回憶他們做的這二十二件事分別都是什麼。最後結果顯示,未完成工作的可以回憶起68%,而做完了工作的只能回憶起43%。

由此可以看出,人們都會對沒有做完的事念念不忘,這種現象就被叫做"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在看電視看到一半時被迫去寫作業,孩子會受不了。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的影響?

既然父母已經知道了孩子會對做不完的事情念念不忘,那麼"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一般來說,它對孩子有以下3個方面的促進作用。

1、 讓孩子擺脫拖延症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一個最主要的影響,就是他能夠幫助孩子擺脫拖延

症。"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核心內容就是讓孩子馬上去做一些事情,做那些讓孩子產生焦慮情緒的事情。

一旦孩子去了,孩子不僅能夠擺脫焦慮、慌張的情緒,也能擺脫拖延症。因為孩子一旦終止了某一件他正在做的事情,孩子就會時時刻刻想著那件沒做完的事情。孩子就會自覺地去把那件事情做完。

2、 提高孩子內在的驅動力

一個有內在驅動力的孩子是不會有"拖延症"的,因為孩子心裡有驅動力,

所以,在孩子想要拖延,不去做某件事情時,孩子的內心又出現一個聲音,這個聲音會提醒他,讓他馬上去完成某一件事情。

也就是說,內在驅動力也越高的孩子,他的主觀能動性更高。這種孩子,不用父母提醒,孩子也能夠自覺做好每一件事情。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下班回家,正好看著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我進了家門,孩子也沒有和我打一聲招呼,我有些生氣,直接走到電視機前,把電視給關了。

一看到電視機關了,孩子立即從沙發上跳起來,他說:"媽,那個動畫片我正看到一半呢,正是高潮的時候,你怎麼把電視關了啊!"

我沒好氣地問:"你作業寫完了嗎?你就在這裡看電視。"

聽了我的話,孩子有些心虛地說:"額......我還有一點點作業沒寫,但是,只要我看完了那一集動畫片,我就立馬去寫作業!我保證,真的!"說著,孩子還把手舉了起來。

我沒理孩子,直接說:"不行,你現在就去給我寫作業!"

孩子跑到我跟前,一臉痛苦地說:"嗎,我求你了,那集動畫片可正播到精彩的時候呢,你就讓我看完吧。"

我把孩子拉到房間,然後把他按到椅子上。"想看動畫片也可以,你把作業寫完了,我就讓你去看!"

孩子一臉委屈地打開作業本,結果,孩子寫了2個小時,都沒寫完作業。我以為孩子是故意不寫作業的,我生氣地說:"你還有能耐了!你故意寫這麼慢的?"

孩子搖了搖頭,說:"沒有,我也想認真寫啊,但是我一寫作業,我就想起那集每看完的動畫片,我就心煩,然後我就寫不進作業。"

孩子的這種表現其實是一種"拖延"的表現,不僅是我家孩子,很多父母也為孩子的"拖延症"煩惱著。這時,父母就必須要了解"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可以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呢?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最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孩子的拖延?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

一般來說,孩子產生"拖延症"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 孩子的自控力差

孩子的周圍環境中有很多電子產品,比如電視機、遊戲機、手機,甚至有些父母還給孩子配備了電腦和ipad。孩子自控力差,很難忍受住誘惑,很容易將用來學習的時間拿去做別的事情。

孩子本身自控力就不比成年人好,更何況孩子的周圍還存在那麼多的誘惑。孩子有"拖延症",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2、 孩子不會時間管理

孩子不像大人那樣有條理,他們也不會時間管理。孩子做事一般都是沒有條

理的,他想做哪個就做哪個,喜歡什麼就做什麼。也就是說,孩子做事情完全是由他的心情和興趣決定的。

也許孩子原本是要寫作業,孩子卻去看電視了、或者,孩子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孩子不知道要怎麼做好全部的事情。只要給孩子一張好的時間規劃表,孩子就很有可能改變他拖延的壞習慣。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3、 孩子的焦慮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要面對的事情太多了,他不知道要從哪件事情開始做

起。然後,孩子很可能因為這種侷限陷入一個焦慮的模樣。焦慮會反過來,讓孩子陷入一個"拖延"的地步。

也許孩子不自知,但是他還是會下意識地把"拖延"當成一種應付焦慮的機制。也有很多研究表明,"拖延症"的產生是因為不良的情緒。所以,想要讓孩子擺脫"拖延症",孩子的情緒是一個突破口。

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與孩子的拖延有一定的聯繫,那麼,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是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這個現象是由蔡格尼克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

這個實驗的內容是這樣的:

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察格尼克做了一個實驗,她讓被試者做二十二件簡單的工作,這些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大體相等,一般為幾分鐘。

這二十二件工作被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是允許被做完的,而另一組在沒有做完時就受到阻止。

這個實驗做完之後,蔡格尼克就立即讓他們回憶他們做的這二十二件事分別都是什麼。最後結果顯示,未完成工作的可以回憶起68%,而做完了工作的只能回憶起43%。

由此可以看出,人們都會對沒有做完的事念念不忘,這種現象就被叫做"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在看電視看到一半時被迫去寫作業,孩子會受不了。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的影響?

既然父母已經知道了孩子會對做不完的事情念念不忘,那麼"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一般來說,它對孩子有以下3個方面的促進作用。

1、 讓孩子擺脫拖延症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一個最主要的影響,就是他能夠幫助孩子擺脫拖延

症。"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核心內容就是讓孩子馬上去做一些事情,做那些讓孩子產生焦慮情緒的事情。

一旦孩子去了,孩子不僅能夠擺脫焦慮、慌張的情緒,也能擺脫拖延症。因為孩子一旦終止了某一件他正在做的事情,孩子就會時時刻刻想著那件沒做完的事情。孩子就會自覺地去把那件事情做完。

2、 提高孩子內在的驅動力

一個有內在驅動力的孩子是不會有"拖延症"的,因為孩子心裡有驅動力,

所以,在孩子想要拖延,不去做某件事情時,孩子的內心又出現一個聲音,這個聲音會提醒他,讓他馬上去完成某一件事情。

也就是說,內在驅動力也越高的孩子,他的主觀能動性更高。這種孩子,不用父母提醒,孩子也能夠自覺做好每一件事情。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3、 培養孩子的制止力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還能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讓孩子變得自律起來。

父母都知道,一個自律的人是不會有"拖延症"的,他們是真正地活在當下,

他們會抓緊時間做好每一件事情,他們的自律不允許自己出現拖延這種不良的習慣。

對於他們來說,如果拖延了某一件事情,這就意味著接下來的計劃都會被打亂。一個自律的人,是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在自己身上。

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讓孩子擺脫拖延?

既然父母已經知道了孩子產生拖延症的原因,也知道了"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核心內容,以及它能夠對孩子產生的好處。現在,父母最關注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讓孩子擺脫拖延症呢?

1、 讓孩子馬上去做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種一棵樹的最好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要想讓

孩子避開拖延症,父母就不要讓孩子產生任何一絲猶豫,讓孩子立即去做,馬上去做,不要給孩子任何解釋和狡辯的機會。

有些父母想要讓孩子去學習時,會先給孩子講一些大道理,給孩子解釋到底為什麼要馬上去做。孩子聽了父母的"廢話",會更不想去做。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下班回家,正好看著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我進了家門,孩子也沒有和我打一聲招呼,我有些生氣,直接走到電視機前,把電視給關了。

一看到電視機關了,孩子立即從沙發上跳起來,他說:"媽,那個動畫片我正看到一半呢,正是高潮的時候,你怎麼把電視關了啊!"

我沒好氣地問:"你作業寫完了嗎?你就在這裡看電視。"

聽了我的話,孩子有些心虛地說:"額......我還有一點點作業沒寫,但是,只要我看完了那一集動畫片,我就立馬去寫作業!我保證,真的!"說著,孩子還把手舉了起來。

我沒理孩子,直接說:"不行,你現在就去給我寫作業!"

孩子跑到我跟前,一臉痛苦地說:"嗎,我求你了,那集動畫片可正播到精彩的時候呢,你就讓我看完吧。"

我把孩子拉到房間,然後把他按到椅子上。"想看動畫片也可以,你把作業寫完了,我就讓你去看!"

孩子一臉委屈地打開作業本,結果,孩子寫了2個小時,都沒寫完作業。我以為孩子是故意不寫作業的,我生氣地說:"你還有能耐了!你故意寫這麼慢的?"

孩子搖了搖頭,說:"沒有,我也想認真寫啊,但是我一寫作業,我就想起那集每看完的動畫片,我就心煩,然後我就寫不進作業。"

孩子的這種表現其實是一種"拖延"的表現,不僅是我家孩子,很多父母也為孩子的"拖延症"煩惱著。這時,父母就必須要了解"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可以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呢?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最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孩子的拖延?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

一般來說,孩子產生"拖延症"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 孩子的自控力差

孩子的周圍環境中有很多電子產品,比如電視機、遊戲機、手機,甚至有些父母還給孩子配備了電腦和ipad。孩子自控力差,很難忍受住誘惑,很容易將用來學習的時間拿去做別的事情。

孩子本身自控力就不比成年人好,更何況孩子的周圍還存在那麼多的誘惑。孩子有"拖延症",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2、 孩子不會時間管理

孩子不像大人那樣有條理,他們也不會時間管理。孩子做事一般都是沒有條

理的,他想做哪個就做哪個,喜歡什麼就做什麼。也就是說,孩子做事情完全是由他的心情和興趣決定的。

也許孩子原本是要寫作業,孩子卻去看電視了、或者,孩子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孩子不知道要怎麼做好全部的事情。只要給孩子一張好的時間規劃表,孩子就很有可能改變他拖延的壞習慣。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3、 孩子的焦慮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要面對的事情太多了,他不知道要從哪件事情開始做

起。然後,孩子很可能因為這種侷限陷入一個焦慮的模樣。焦慮會反過來,讓孩子陷入一個"拖延"的地步。

也許孩子不自知,但是他還是會下意識地把"拖延"當成一種應付焦慮的機制。也有很多研究表明,"拖延症"的產生是因為不良的情緒。所以,想要讓孩子擺脫"拖延症",孩子的情緒是一個突破口。

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與孩子的拖延有一定的聯繫,那麼,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是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這個現象是由蔡格尼克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

這個實驗的內容是這樣的:

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察格尼克做了一個實驗,她讓被試者做二十二件簡單的工作,這些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大體相等,一般為幾分鐘。

這二十二件工作被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是允許被做完的,而另一組在沒有做完時就受到阻止。

這個實驗做完之後,蔡格尼克就立即讓他們回憶他們做的這二十二件事分別都是什麼。最後結果顯示,未完成工作的可以回憶起68%,而做完了工作的只能回憶起43%。

由此可以看出,人們都會對沒有做完的事念念不忘,這種現象就被叫做"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在看電視看到一半時被迫去寫作業,孩子會受不了。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的影響?

既然父母已經知道了孩子會對做不完的事情念念不忘,那麼"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一般來說,它對孩子有以下3個方面的促進作用。

1、 讓孩子擺脫拖延症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一個最主要的影響,就是他能夠幫助孩子擺脫拖延

症。"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核心內容就是讓孩子馬上去做一些事情,做那些讓孩子產生焦慮情緒的事情。

一旦孩子去了,孩子不僅能夠擺脫焦慮、慌張的情緒,也能擺脫拖延症。因為孩子一旦終止了某一件他正在做的事情,孩子就會時時刻刻想著那件沒做完的事情。孩子就會自覺地去把那件事情做完。

2、 提高孩子內在的驅動力

一個有內在驅動力的孩子是不會有"拖延症"的,因為孩子心裡有驅動力,

所以,在孩子想要拖延,不去做某件事情時,孩子的內心又出現一個聲音,這個聲音會提醒他,讓他馬上去完成某一件事情。

也就是說,內在驅動力也越高的孩子,他的主觀能動性更高。這種孩子,不用父母提醒,孩子也能夠自覺做好每一件事情。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3、 培養孩子的制止力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還能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讓孩子變得自律起來。

父母都知道,一個自律的人是不會有"拖延症"的,他們是真正地活在當下,

他們會抓緊時間做好每一件事情,他們的自律不允許自己出現拖延這種不良的習慣。

對於他們來說,如果拖延了某一件事情,這就意味著接下來的計劃都會被打亂。一個自律的人,是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在自己身上。

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讓孩子擺脫拖延?

既然父母已經知道了孩子產生拖延症的原因,也知道了"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核心內容,以及它能夠對孩子產生的好處。現在,父母最關注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讓孩子擺脫拖延症呢?

1、 讓孩子馬上去做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種一棵樹的最好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要想讓

孩子避開拖延症,父母就不要讓孩子產生任何一絲猶豫,讓孩子立即去做,馬上去做,不要給孩子任何解釋和狡辯的機會。

有些父母想要讓孩子去學習時,會先給孩子講一些大道理,給孩子解釋到底為什麼要馬上去做。孩子聽了父母的"廢話",會更不想去做。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2、 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一旦孩子投身於學習之中,如果孩子學習的環境存在著一些誘惑,那麼孩子

就很容易分心,抵擋不住誘惑,轉身投入於誘惑中。

所以,在孩子在學習時,父母要把一切的誘惑隔離開來。還有,父母也是孩子生活環境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也要表現出一幅努力、對待事情不拖延的樣子。

3、 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

想要激勵孩子立馬就去做該做的事情,即擺脫拖延的習慣,父母可以指定一

些相應的獎勵措施來激勵孩子。

如果孩子有了外在的獎勵措施,會更有動力去做事情。因為,對於孩子來說,越早完成事情,孩子就能越快地得到一些獎勵。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利用了"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想要解決孩子的拖延症,父母就必須要利用好"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讓孩子成為一個"雷厲風行"的人!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下班回家,正好看著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我進了家門,孩子也沒有和我打一聲招呼,我有些生氣,直接走到電視機前,把電視給關了。

一看到電視機關了,孩子立即從沙發上跳起來,他說:"媽,那個動畫片我正看到一半呢,正是高潮的時候,你怎麼把電視關了啊!"

我沒好氣地問:"你作業寫完了嗎?你就在這裡看電視。"

聽了我的話,孩子有些心虛地說:"額......我還有一點點作業沒寫,但是,只要我看完了那一集動畫片,我就立馬去寫作業!我保證,真的!"說著,孩子還把手舉了起來。

我沒理孩子,直接說:"不行,你現在就去給我寫作業!"

孩子跑到我跟前,一臉痛苦地說:"嗎,我求你了,那集動畫片可正播到精彩的時候呢,你就讓我看完吧。"

我把孩子拉到房間,然後把他按到椅子上。"想看動畫片也可以,你把作業寫完了,我就讓你去看!"

孩子一臉委屈地打開作業本,結果,孩子寫了2個小時,都沒寫完作業。我以為孩子是故意不寫作業的,我生氣地說:"你還有能耐了!你故意寫這麼慢的?"

孩子搖了搖頭,說:"沒有,我也想認真寫啊,但是我一寫作業,我就想起那集每看完的動畫片,我就心煩,然後我就寫不進作業。"

孩子的這種表現其實是一種"拖延"的表現,不僅是我家孩子,很多父母也為孩子的"拖延症"煩惱著。這時,父母就必須要了解"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可以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呢?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最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孩子的拖延?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為什麼孩子會有"拖延症"?

一般來說,孩子產生"拖延症"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 孩子的自控力差

孩子的周圍環境中有很多電子產品,比如電視機、遊戲機、手機,甚至有些父母還給孩子配備了電腦和ipad。孩子自控力差,很難忍受住誘惑,很容易將用來學習的時間拿去做別的事情。

孩子本身自控力就不比成年人好,更何況孩子的周圍還存在那麼多的誘惑。孩子有"拖延症",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2、 孩子不會時間管理

孩子不像大人那樣有條理,他們也不會時間管理。孩子做事一般都是沒有條

理的,他想做哪個就做哪個,喜歡什麼就做什麼。也就是說,孩子做事情完全是由他的心情和興趣決定的。

也許孩子原本是要寫作業,孩子卻去看電視了、或者,孩子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孩子不知道要怎麼做好全部的事情。只要給孩子一張好的時間規劃表,孩子就很有可能改變他拖延的壞習慣。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3、 孩子的焦慮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要面對的事情太多了,他不知道要從哪件事情開始做

起。然後,孩子很可能因為這種侷限陷入一個焦慮的模樣。焦慮會反過來,讓孩子陷入一個"拖延"的地步。

也許孩子不自知,但是他還是會下意識地把"拖延"當成一種應付焦慮的機制。也有很多研究表明,"拖延症"的產生是因為不良的情緒。所以,想要讓孩子擺脫"拖延症",孩子的情緒是一個突破口。

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與孩子的拖延有一定的聯繫,那麼,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呢?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是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這個現象是由蔡格尼克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

這個實驗的內容是這樣的:

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察格尼克做了一個實驗,她讓被試者做二十二件簡單的工作,這些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大體相等,一般為幾分鐘。

這二十二件工作被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是允許被做完的,而另一組在沒有做完時就受到阻止。

這個實驗做完之後,蔡格尼克就立即讓他們回憶他們做的這二十二件事分別都是什麼。最後結果顯示,未完成工作的可以回憶起68%,而做完了工作的只能回憶起43%。

由此可以看出,人們都會對沒有做完的事念念不忘,這種現象就被叫做"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在看電視看到一半時被迫去寫作業,孩子會受不了。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的影響?

既然父母已經知道了孩子會對做不完的事情念念不忘,那麼"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一般來說,它對孩子有以下3個方面的促進作用。

1、 讓孩子擺脫拖延症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一個最主要的影響,就是他能夠幫助孩子擺脫拖延

症。"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核心內容就是讓孩子馬上去做一些事情,做那些讓孩子產生焦慮情緒的事情。

一旦孩子去了,孩子不僅能夠擺脫焦慮、慌張的情緒,也能擺脫拖延症。因為孩子一旦終止了某一件他正在做的事情,孩子就會時時刻刻想著那件沒做完的事情。孩子就會自覺地去把那件事情做完。

2、 提高孩子內在的驅動力

一個有內在驅動力的孩子是不會有"拖延症"的,因為孩子心裡有驅動力,

所以,在孩子想要拖延,不去做某件事情時,孩子的內心又出現一個聲音,這個聲音會提醒他,讓他馬上去完成某一件事情。

也就是說,內在驅動力也越高的孩子,他的主觀能動性更高。這種孩子,不用父母提醒,孩子也能夠自覺做好每一件事情。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3、 培養孩子的制止力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還能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讓孩子變得自律起來。

父母都知道,一個自律的人是不會有"拖延症"的,他們是真正地活在當下,

他們會抓緊時間做好每一件事情,他們的自律不允許自己出現拖延這種不良的習慣。

對於他們來說,如果拖延了某一件事情,這就意味著接下來的計劃都會被打亂。一個自律的人,是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在自己身上。

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讓孩子擺脫拖延?

既然父母已經知道了孩子產生拖延症的原因,也知道了"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核心內容,以及它能夠對孩子產生的好處。現在,父母最關注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讓孩子擺脫拖延症呢?

1、 讓孩子馬上去做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種一棵樹的最好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要想讓

孩子避開拖延症,父母就不要讓孩子產生任何一絲猶豫,讓孩子立即去做,馬上去做,不要給孩子任何解釋和狡辯的機會。

有些父母想要讓孩子去學習時,會先給孩子講一些大道理,給孩子解釋到底為什麼要馬上去做。孩子聽了父母的"廢話",會更不想去做。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2、 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一旦孩子投身於學習之中,如果孩子學習的環境存在著一些誘惑,那麼孩子

就很容易分心,抵擋不住誘惑,轉身投入於誘惑中。

所以,在孩子在學習時,父母要把一切的誘惑隔離開來。還有,父母也是孩子生活環境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也要表現出一幅努力、對待事情不拖延的樣子。

3、 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

想要激勵孩子立馬就去做該做的事情,即擺脫拖延的習慣,父母可以指定一

些相應的獎勵措施來激勵孩子。

如果孩子有了外在的獎勵措施,會更有動力去做事情。因為,對於孩子來說,越早完成事情,孩子就能越快地得到一些獎勵。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利用了"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想要解決孩子的拖延症,父母就必須要利用好"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讓孩子成為一個"雷厲風行"的人!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