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請問,你家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嗎?是不是已經將這樣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如果有,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的孩子已經掉進“帕金森定律”的漩渦。

什麼是“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說人們在工作中的一些劣習,比如時間管理概念的匱乏,比如干耗時間不幹事。

帕金森定律表明:不少人會把手頭上的事情無限期地拖延,而且還很開心的預估自己的完成效率和時間,結果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無限期拖延,即便是完成了任務,效果也沒有預想中的好。

說白了“帕金森定律”就是不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並且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延。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請問,你家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嗎?是不是已經將這樣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如果有,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的孩子已經掉進“帕金森定律”的漩渦。

什麼是“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說人們在工作中的一些劣習,比如時間管理概念的匱乏,比如干耗時間不幹事。

帕金森定律表明:不少人會把手頭上的事情無限期地拖延,而且還很開心的預估自己的完成效率和時間,結果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無限期拖延,即便是完成了任務,效果也沒有預想中的好。

說白了“帕金森定律”就是不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並且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延。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前段時間有參與了一個線下的兒童夏令營,和一大群的孩子一起。從某一件事件上就可以看出孩子對於時間的規劃和重視程度。

有一期的夏令營,有這樣的一個孩子我印象特別深刻:在早上教練下發命令集合,攜帶自己的水杯、帽子到廣場上集合,一多部分的孩子都在3分鐘之內跑步到達廣場,而有一個戴眼鏡的小孩居然花了五分多鐘才慢悠悠的走出來。

教練在所有的隊員面前問他為什麼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出來,他慢條斯理的說到:“我準備出來的時候,鞋帶開了,在繫鞋帶”。因為他這一舉動,他所在的整個小隊全體接受懲罰30個俯臥撐。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請問,你家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嗎?是不是已經將這樣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如果有,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的孩子已經掉進“帕金森定律”的漩渦。

什麼是“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說人們在工作中的一些劣習,比如時間管理概念的匱乏,比如干耗時間不幹事。

帕金森定律表明:不少人會把手頭上的事情無限期地拖延,而且還很開心的預估自己的完成效率和時間,結果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無限期拖延,即便是完成了任務,效果也沒有預想中的好。

說白了“帕金森定律”就是不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並且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延。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前段時間有參與了一個線下的兒童夏令營,和一大群的孩子一起。從某一件事件上就可以看出孩子對於時間的規劃和重視程度。

有一期的夏令營,有這樣的一個孩子我印象特別深刻:在早上教練下發命令集合,攜帶自己的水杯、帽子到廣場上集合,一多部分的孩子都在3分鐘之內跑步到達廣場,而有一個戴眼鏡的小孩居然花了五分多鐘才慢悠悠的走出來。

教練在所有的隊員面前問他為什麼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出來,他慢條斯理的說到:“我準備出來的時候,鞋帶開了,在繫鞋帶”。因為他這一舉動,他所在的整個小隊全體接受懲罰30個俯臥撐。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當所有人接到命令的時候,第一時間都是快速的到達活動場地,而他呢?完全不顧所有人面臨懲罰而磨磨蹭蹭的去做事,我想他在這個團隊裡面,同樣也會因為這樣習慣而耽誤整體完成任務的成績,同時他也會被他的隊友所排斥。

孩子著實很拖沓,很拖延,這是很多父母都面臨的育兒難題,不少父母因此沒少和孩子生氣,可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為什麼孩子會形成拖延、墨跡的習慣?家長要搞清楚拖延的成因

第一:他原本就不願意做這些事

就像一個人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為什麼叫不醒呢?因為他根本沒有睡著,只是不願意醒來而已。而對於磨蹭、故意拖延時間不想做這件事的人來說,能拖一會是一會,不到最後堅決不執行的狀態。

在我家裡每天9點都會準時聽到一位彪悍媽媽的吼叫聲:“現在都9點多了,你從6點開始寫作業,3個多小時你就寫了8個字”。隨後就是大聲哭叫聲、媽媽打孩子,孩子求饒的聲音。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請問,你家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嗎?是不是已經將這樣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如果有,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的孩子已經掉進“帕金森定律”的漩渦。

什麼是“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說人們在工作中的一些劣習,比如時間管理概念的匱乏,比如干耗時間不幹事。

帕金森定律表明:不少人會把手頭上的事情無限期地拖延,而且還很開心的預估自己的完成效率和時間,結果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無限期拖延,即便是完成了任務,效果也沒有預想中的好。

說白了“帕金森定律”就是不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並且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延。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前段時間有參與了一個線下的兒童夏令營,和一大群的孩子一起。從某一件事件上就可以看出孩子對於時間的規劃和重視程度。

有一期的夏令營,有這樣的一個孩子我印象特別深刻:在早上教練下發命令集合,攜帶自己的水杯、帽子到廣場上集合,一多部分的孩子都在3分鐘之內跑步到達廣場,而有一個戴眼鏡的小孩居然花了五分多鐘才慢悠悠的走出來。

教練在所有的隊員面前問他為什麼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出來,他慢條斯理的說到:“我準備出來的時候,鞋帶開了,在繫鞋帶”。因為他這一舉動,他所在的整個小隊全體接受懲罰30個俯臥撐。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當所有人接到命令的時候,第一時間都是快速的到達活動場地,而他呢?完全不顧所有人面臨懲罰而磨磨蹭蹭的去做事,我想他在這個團隊裡面,同樣也會因為這樣習慣而耽誤整體完成任務的成績,同時他也會被他的隊友所排斥。

孩子著實很拖沓,很拖延,這是很多父母都面臨的育兒難題,不少父母因此沒少和孩子生氣,可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為什麼孩子會形成拖延、墨跡的習慣?家長要搞清楚拖延的成因

第一:他原本就不願意做這些事

就像一個人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為什麼叫不醒呢?因為他根本沒有睡著,只是不願意醒來而已。而對於磨蹭、故意拖延時間不想做這件事的人來說,能拖一會是一會,不到最後堅決不執行的狀態。

在我家裡每天9點都會準時聽到一位彪悍媽媽的吼叫聲:“現在都9點多了,你從6點開始寫作業,3個多小時你就寫了8個字”。隨後就是大聲哭叫聲、媽媽打孩子,孩子求饒的聲音。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這種場景基本沒週日——週四都會在晚上不斷的上演,期初我都在為孩子擔心,怕在打出個好歹來,因為這位媽媽的火爆脾氣,上至樓上樓下,下至左鄰右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發起火來估計連自己都不放過。

每一次我都想敲開門去勸說,但是後來我發現,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根本沒有辦法去阻止。

在回想這個孩子的行為習慣,他就是不想寫作業,所以才創造出3個多小時只寫了8個字的“優秀記錄”。同樣在這個家庭裡面還有一個大一點的姐姐,卻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批評。

第二:自我約束能力差

起床磨蹭、穿衣服磨蹭、吃飯磨蹭、出門磨蹭、路上磨蹭著一路下來,上學是不是遲到了?

每一個環節浪費5分鐘,那半個小時就過去了,不光娃娃上學遲到,父母上班遲到也避免不了要捱罵啊。

父母這時候就有苦難言了,一早上我喊了他82次起床,就是磨蹭的不起,起來之後又是各種拖延,一來二去可不就遲到了。

孩子太小自我約束能力差,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不能一昧的縱容他們如此的放肆下去。可不可以和孩子提前溝通制定計劃呢?

讓孩子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每天的任務。我想每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請問,你家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嗎?是不是已經將這樣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如果有,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的孩子已經掉進“帕金森定律”的漩渦。

什麼是“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說人們在工作中的一些劣習,比如時間管理概念的匱乏,比如干耗時間不幹事。

帕金森定律表明:不少人會把手頭上的事情無限期地拖延,而且還很開心的預估自己的完成效率和時間,結果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無限期拖延,即便是完成了任務,效果也沒有預想中的好。

說白了“帕金森定律”就是不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並且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延。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前段時間有參與了一個線下的兒童夏令營,和一大群的孩子一起。從某一件事件上就可以看出孩子對於時間的規劃和重視程度。

有一期的夏令營,有這樣的一個孩子我印象特別深刻:在早上教練下發命令集合,攜帶自己的水杯、帽子到廣場上集合,一多部分的孩子都在3分鐘之內跑步到達廣場,而有一個戴眼鏡的小孩居然花了五分多鐘才慢悠悠的走出來。

教練在所有的隊員面前問他為什麼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出來,他慢條斯理的說到:“我準備出來的時候,鞋帶開了,在繫鞋帶”。因為他這一舉動,他所在的整個小隊全體接受懲罰30個俯臥撐。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當所有人接到命令的時候,第一時間都是快速的到達活動場地,而他呢?完全不顧所有人面臨懲罰而磨磨蹭蹭的去做事,我想他在這個團隊裡面,同樣也會因為這樣習慣而耽誤整體完成任務的成績,同時他也會被他的隊友所排斥。

孩子著實很拖沓,很拖延,這是很多父母都面臨的育兒難題,不少父母因此沒少和孩子生氣,可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為什麼孩子會形成拖延、墨跡的習慣?家長要搞清楚拖延的成因

第一:他原本就不願意做這些事

就像一個人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為什麼叫不醒呢?因為他根本沒有睡著,只是不願意醒來而已。而對於磨蹭、故意拖延時間不想做這件事的人來說,能拖一會是一會,不到最後堅決不執行的狀態。

在我家裡每天9點都會準時聽到一位彪悍媽媽的吼叫聲:“現在都9點多了,你從6點開始寫作業,3個多小時你就寫了8個字”。隨後就是大聲哭叫聲、媽媽打孩子,孩子求饒的聲音。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這種場景基本沒週日——週四都會在晚上不斷的上演,期初我都在為孩子擔心,怕在打出個好歹來,因為這位媽媽的火爆脾氣,上至樓上樓下,下至左鄰右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發起火來估計連自己都不放過。

每一次我都想敲開門去勸說,但是後來我發現,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根本沒有辦法去阻止。

在回想這個孩子的行為習慣,他就是不想寫作業,所以才創造出3個多小時只寫了8個字的“優秀記錄”。同樣在這個家庭裡面還有一個大一點的姐姐,卻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批評。

第二:自我約束能力差

起床磨蹭、穿衣服磨蹭、吃飯磨蹭、出門磨蹭、路上磨蹭著一路下來,上學是不是遲到了?

每一個環節浪費5分鐘,那半個小時就過去了,不光娃娃上學遲到,父母上班遲到也避免不了要捱罵啊。

父母這時候就有苦難言了,一早上我喊了他82次起床,就是磨蹭的不起,起來之後又是各種拖延,一來二去可不就遲到了。

孩子太小自我約束能力差,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不能一昧的縱容他們如此的放肆下去。可不可以和孩子提前溝通制定計劃呢?

讓孩子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每天的任務。我想每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一個孩子並不是天生具有拖延症的,都只是通過生活中一點點的事件中才形成這樣的習慣。

第三:習慣去依賴“投靠”家裡人

現在的孩子每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大家子圍著轉,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已然成為一個小公主或者公子哥,家裡人也生怕孩子受到委屈,巴不得替他們去上學,去寫作業。

長久時間依賴,你們的小寶貝就形成了強烈的依賴心理和習慣,對於那些事情,自己做不做都感覺沒有關係,從而他們進入幼兒園、學校之後,就形成了嚴重的拖延症,根本不敢主動去嘗試那些所謂的挑戰。

第五:興趣點不一樣

如果玩遊戲或者看電視肯定比寫作業更有吸引力吧,有些孩子在回家之後就會先玩遊戲看電視,等父母開始催促的時候,才會不情願的去寫作業。

當然這時候的他們先會和父母討價還價:在玩五分鐘就去寫作業、在看一集動畫片就去寫作業,反反覆覆的幾次,等媽媽馬上就要脾氣大爆炸的時候,才會磨磨蹭蹭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那如果孩子一回來就先寫作業,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之後再獎勵他們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效果是不是更好一點。

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規劃好時間,什麼任務最重要,什麼任務可以其次進行,那他們的拖延症也就不會到無法收拾的局面了。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請問,你家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嗎?是不是已經將這樣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如果有,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的孩子已經掉進“帕金森定律”的漩渦。

什麼是“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說人們在工作中的一些劣習,比如時間管理概念的匱乏,比如干耗時間不幹事。

帕金森定律表明:不少人會把手頭上的事情無限期地拖延,而且還很開心的預估自己的完成效率和時間,結果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無限期拖延,即便是完成了任務,效果也沒有預想中的好。

說白了“帕金森定律”就是不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並且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延。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前段時間有參與了一個線下的兒童夏令營,和一大群的孩子一起。從某一件事件上就可以看出孩子對於時間的規劃和重視程度。

有一期的夏令營,有這樣的一個孩子我印象特別深刻:在早上教練下發命令集合,攜帶自己的水杯、帽子到廣場上集合,一多部分的孩子都在3分鐘之內跑步到達廣場,而有一個戴眼鏡的小孩居然花了五分多鐘才慢悠悠的走出來。

教練在所有的隊員面前問他為什麼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出來,他慢條斯理的說到:“我準備出來的時候,鞋帶開了,在繫鞋帶”。因為他這一舉動,他所在的整個小隊全體接受懲罰30個俯臥撐。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當所有人接到命令的時候,第一時間都是快速的到達活動場地,而他呢?完全不顧所有人面臨懲罰而磨磨蹭蹭的去做事,我想他在這個團隊裡面,同樣也會因為這樣習慣而耽誤整體完成任務的成績,同時他也會被他的隊友所排斥。

孩子著實很拖沓,很拖延,這是很多父母都面臨的育兒難題,不少父母因此沒少和孩子生氣,可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為什麼孩子會形成拖延、墨跡的習慣?家長要搞清楚拖延的成因

第一:他原本就不願意做這些事

就像一個人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為什麼叫不醒呢?因為他根本沒有睡著,只是不願意醒來而已。而對於磨蹭、故意拖延時間不想做這件事的人來說,能拖一會是一會,不到最後堅決不執行的狀態。

在我家裡每天9點都會準時聽到一位彪悍媽媽的吼叫聲:“現在都9點多了,你從6點開始寫作業,3個多小時你就寫了8個字”。隨後就是大聲哭叫聲、媽媽打孩子,孩子求饒的聲音。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這種場景基本沒週日——週四都會在晚上不斷的上演,期初我都在為孩子擔心,怕在打出個好歹來,因為這位媽媽的火爆脾氣,上至樓上樓下,下至左鄰右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發起火來估計連自己都不放過。

每一次我都想敲開門去勸說,但是後來我發現,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根本沒有辦法去阻止。

在回想這個孩子的行為習慣,他就是不想寫作業,所以才創造出3個多小時只寫了8個字的“優秀記錄”。同樣在這個家庭裡面還有一個大一點的姐姐,卻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批評。

第二:自我約束能力差

起床磨蹭、穿衣服磨蹭、吃飯磨蹭、出門磨蹭、路上磨蹭著一路下來,上學是不是遲到了?

每一個環節浪費5分鐘,那半個小時就過去了,不光娃娃上學遲到,父母上班遲到也避免不了要捱罵啊。

父母這時候就有苦難言了,一早上我喊了他82次起床,就是磨蹭的不起,起來之後又是各種拖延,一來二去可不就遲到了。

孩子太小自我約束能力差,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不能一昧的縱容他們如此的放肆下去。可不可以和孩子提前溝通制定計劃呢?

讓孩子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每天的任務。我想每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一個孩子並不是天生具有拖延症的,都只是通過生活中一點點的事件中才形成這樣的習慣。

第三:習慣去依賴“投靠”家裡人

現在的孩子每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大家子圍著轉,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已然成為一個小公主或者公子哥,家裡人也生怕孩子受到委屈,巴不得替他們去上學,去寫作業。

長久時間依賴,你們的小寶貝就形成了強烈的依賴心理和習慣,對於那些事情,自己做不做都感覺沒有關係,從而他們進入幼兒園、學校之後,就形成了嚴重的拖延症,根本不敢主動去嘗試那些所謂的挑戰。

第五:興趣點不一樣

如果玩遊戲或者看電視肯定比寫作業更有吸引力吧,有些孩子在回家之後就會先玩遊戲看電視,等父母開始催促的時候,才會不情願的去寫作業。

當然這時候的他們先會和父母討價還價:在玩五分鐘就去寫作業、在看一集動畫片就去寫作業,反反覆覆的幾次,等媽媽馬上就要脾氣大爆炸的時候,才會磨磨蹭蹭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那如果孩子一回來就先寫作業,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之後再獎勵他們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效果是不是更好一點。

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規劃好時間,什麼任務最重要,什麼任務可以其次進行,那他們的拖延症也就不會到無法收拾的局面了。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第六:時間有的是,幹嘛那麼著急

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就會將拖延進行到底,就像睡覺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任務來說,時間一大把,晚睡一會又能怎麼樣。

可是如果家長打破了這個習慣,那麼晚睡就導致第二天睡不醒而晚起床,那麼之後一系列的死循環就讓孩子真正的走進了“帕金森定律”裡。

有的孩子在放假的時候,就是肆無忌憚的玩耍,等快開學的時候,就開始奮筆疾書的熬夜補些假期作業,因為他們覺得假期時間那麼長,不如先玩耍幾天在寫作業,可是越玩越開心,就會把寫作業的事情拋在腦後,我想大多數的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孩子一旦進入“帕金森定律”的旋渦中,都會因為這一習慣而耽誤很多事情:上學、上班遲到,不能按時完成老師交付的作業、不能專注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團隊活動中拉後腿等等都切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拖延的原因,適度的引導調整就顯得輕鬆很多

給孩子指定時間計劃,幫助孩子認識時間價值

我們的孩子之所以做事拖拉、磨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們並不瞭解時間的價值,也不知道“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

我們要讓孩子認識時間的寶貴,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可以和孩子指定一個時間計劃,比如:每天早上幾點之前起床、幾點要整理洗漱完畢、晚上要幾點之前睡覺等等,從一些時間計劃上來一點點改變孩子拖延的壞習慣。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請問,你家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嗎?是不是已經將這樣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如果有,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的孩子已經掉進“帕金森定律”的漩渦。

什麼是“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說人們在工作中的一些劣習,比如時間管理概念的匱乏,比如干耗時間不幹事。

帕金森定律表明:不少人會把手頭上的事情無限期地拖延,而且還很開心的預估自己的完成效率和時間,結果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無限期拖延,即便是完成了任務,效果也沒有預想中的好。

說白了“帕金森定律”就是不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並且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延。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前段時間有參與了一個線下的兒童夏令營,和一大群的孩子一起。從某一件事件上就可以看出孩子對於時間的規劃和重視程度。

有一期的夏令營,有這樣的一個孩子我印象特別深刻:在早上教練下發命令集合,攜帶自己的水杯、帽子到廣場上集合,一多部分的孩子都在3分鐘之內跑步到達廣場,而有一個戴眼鏡的小孩居然花了五分多鐘才慢悠悠的走出來。

教練在所有的隊員面前問他為什麼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出來,他慢條斯理的說到:“我準備出來的時候,鞋帶開了,在繫鞋帶”。因為他這一舉動,他所在的整個小隊全體接受懲罰30個俯臥撐。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當所有人接到命令的時候,第一時間都是快速的到達活動場地,而他呢?完全不顧所有人面臨懲罰而磨磨蹭蹭的去做事,我想他在這個團隊裡面,同樣也會因為這樣習慣而耽誤整體完成任務的成績,同時他也會被他的隊友所排斥。

孩子著實很拖沓,很拖延,這是很多父母都面臨的育兒難題,不少父母因此沒少和孩子生氣,可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為什麼孩子會形成拖延、墨跡的習慣?家長要搞清楚拖延的成因

第一:他原本就不願意做這些事

就像一個人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為什麼叫不醒呢?因為他根本沒有睡著,只是不願意醒來而已。而對於磨蹭、故意拖延時間不想做這件事的人來說,能拖一會是一會,不到最後堅決不執行的狀態。

在我家裡每天9點都會準時聽到一位彪悍媽媽的吼叫聲:“現在都9點多了,你從6點開始寫作業,3個多小時你就寫了8個字”。隨後就是大聲哭叫聲、媽媽打孩子,孩子求饒的聲音。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這種場景基本沒週日——週四都會在晚上不斷的上演,期初我都在為孩子擔心,怕在打出個好歹來,因為這位媽媽的火爆脾氣,上至樓上樓下,下至左鄰右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發起火來估計連自己都不放過。

每一次我都想敲開門去勸說,但是後來我發現,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根本沒有辦法去阻止。

在回想這個孩子的行為習慣,他就是不想寫作業,所以才創造出3個多小時只寫了8個字的“優秀記錄”。同樣在這個家庭裡面還有一個大一點的姐姐,卻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批評。

第二:自我約束能力差

起床磨蹭、穿衣服磨蹭、吃飯磨蹭、出門磨蹭、路上磨蹭著一路下來,上學是不是遲到了?

每一個環節浪費5分鐘,那半個小時就過去了,不光娃娃上學遲到,父母上班遲到也避免不了要捱罵啊。

父母這時候就有苦難言了,一早上我喊了他82次起床,就是磨蹭的不起,起來之後又是各種拖延,一來二去可不就遲到了。

孩子太小自我約束能力差,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不能一昧的縱容他們如此的放肆下去。可不可以和孩子提前溝通制定計劃呢?

讓孩子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每天的任務。我想每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一個孩子並不是天生具有拖延症的,都只是通過生活中一點點的事件中才形成這樣的習慣。

第三:習慣去依賴“投靠”家裡人

現在的孩子每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大家子圍著轉,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已然成為一個小公主或者公子哥,家裡人也生怕孩子受到委屈,巴不得替他們去上學,去寫作業。

長久時間依賴,你們的小寶貝就形成了強烈的依賴心理和習慣,對於那些事情,自己做不做都感覺沒有關係,從而他們進入幼兒園、學校之後,就形成了嚴重的拖延症,根本不敢主動去嘗試那些所謂的挑戰。

第五:興趣點不一樣

如果玩遊戲或者看電視肯定比寫作業更有吸引力吧,有些孩子在回家之後就會先玩遊戲看電視,等父母開始催促的時候,才會不情願的去寫作業。

當然這時候的他們先會和父母討價還價:在玩五分鐘就去寫作業、在看一集動畫片就去寫作業,反反覆覆的幾次,等媽媽馬上就要脾氣大爆炸的時候,才會磨磨蹭蹭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那如果孩子一回來就先寫作業,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之後再獎勵他們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效果是不是更好一點。

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規劃好時間,什麼任務最重要,什麼任務可以其次進行,那他們的拖延症也就不會到無法收拾的局面了。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第六:時間有的是,幹嘛那麼著急

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就會將拖延進行到底,就像睡覺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任務來說,時間一大把,晚睡一會又能怎麼樣。

可是如果家長打破了這個習慣,那麼晚睡就導致第二天睡不醒而晚起床,那麼之後一系列的死循環就讓孩子真正的走進了“帕金森定律”裡。

有的孩子在放假的時候,就是肆無忌憚的玩耍,等快開學的時候,就開始奮筆疾書的熬夜補些假期作業,因為他們覺得假期時間那麼長,不如先玩耍幾天在寫作業,可是越玩越開心,就會把寫作業的事情拋在腦後,我想大多數的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孩子一旦進入“帕金森定律”的旋渦中,都會因為這一習慣而耽誤很多事情:上學、上班遲到,不能按時完成老師交付的作業、不能專注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團隊活動中拉後腿等等都切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拖延的原因,適度的引導調整就顯得輕鬆很多

給孩子指定時間計劃,幫助孩子認識時間價值

我們的孩子之所以做事拖拉、磨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們並不瞭解時間的價值,也不知道“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

我們要讓孩子認識時間的寶貴,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可以和孩子指定一個時間計劃,比如:每天早上幾點之前起床、幾點要整理洗漱完畢、晚上要幾點之前睡覺等等,從一些時間計劃上來一點點改變孩子拖延的壞習慣。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讓孩子自信,更有動力的去做事情

對於那些孩子喜歡卻又害怕的事情,我們不妨多鼓勵鼓勵他們,一句“你真棒”或者“你今天比上次又進步了很多”等等,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們的認可,知道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即使自己並不如別人優秀,但是仍然可以收到爸爸媽媽的鼓勵,讓他們更有動力、更有信心的去前進做那些事情。

讓孩子因為拖延而接受懲罰

孩子因為各種原因遲到或者沒有完成某一項任務,我們就要讓他們因為自己的壞習慣而付出代價,那就要接受老師或者父母給他設定的懲罰。

我想沒有哪一個孩子願意一直接受批評或者懲罰,也不願意在團隊裡面成為那個墊底、拉後腿的人物。經過幾次這樣的懲罰之後,孩子也會慢慢的瞭解到因為自己拖延帶來的壞處,久而久之改掉這個壞習慣。

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交流,不要責罵

有些時候孩子也許並不是有意的去磨蹭,或者孩子天生慢性子卻遇到了急脾氣的父母,如果我們這時候暴跳如雷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遇到父母發脾氣,有的孩子就會硬碰硬的和家長對著幹,對你置之不理或者故意去拖延。這是家長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多交流,瞭解孩子拖延的原因,第一時間入手把問題解決掉,而不是用責罵來將問題惡化。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請問,你家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嗎?是不是已經將這樣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如果有,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的孩子已經掉進“帕金森定律”的漩渦。

什麼是“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說人們在工作中的一些劣習,比如時間管理概念的匱乏,比如干耗時間不幹事。

帕金森定律表明:不少人會把手頭上的事情無限期地拖延,而且還很開心的預估自己的完成效率和時間,結果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無限期拖延,即便是完成了任務,效果也沒有預想中的好。

說白了“帕金森定律”就是不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並且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延。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前段時間有參與了一個線下的兒童夏令營,和一大群的孩子一起。從某一件事件上就可以看出孩子對於時間的規劃和重視程度。

有一期的夏令營,有這樣的一個孩子我印象特別深刻:在早上教練下發命令集合,攜帶自己的水杯、帽子到廣場上集合,一多部分的孩子都在3分鐘之內跑步到達廣場,而有一個戴眼鏡的小孩居然花了五分多鐘才慢悠悠的走出來。

教練在所有的隊員面前問他為什麼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出來,他慢條斯理的說到:“我準備出來的時候,鞋帶開了,在繫鞋帶”。因為他這一舉動,他所在的整個小隊全體接受懲罰30個俯臥撐。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當所有人接到命令的時候,第一時間都是快速的到達活動場地,而他呢?完全不顧所有人面臨懲罰而磨磨蹭蹭的去做事,我想他在這個團隊裡面,同樣也會因為這樣習慣而耽誤整體完成任務的成績,同時他也會被他的隊友所排斥。

孩子著實很拖沓,很拖延,這是很多父母都面臨的育兒難題,不少父母因此沒少和孩子生氣,可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為什麼孩子會形成拖延、墨跡的習慣?家長要搞清楚拖延的成因

第一:他原本就不願意做這些事

就像一個人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為什麼叫不醒呢?因為他根本沒有睡著,只是不願意醒來而已。而對於磨蹭、故意拖延時間不想做這件事的人來說,能拖一會是一會,不到最後堅決不執行的狀態。

在我家裡每天9點都會準時聽到一位彪悍媽媽的吼叫聲:“現在都9點多了,你從6點開始寫作業,3個多小時你就寫了8個字”。隨後就是大聲哭叫聲、媽媽打孩子,孩子求饒的聲音。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這種場景基本沒週日——週四都會在晚上不斷的上演,期初我都在為孩子擔心,怕在打出個好歹來,因為這位媽媽的火爆脾氣,上至樓上樓下,下至左鄰右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發起火來估計連自己都不放過。

每一次我都想敲開門去勸說,但是後來我發現,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根本沒有辦法去阻止。

在回想這個孩子的行為習慣,他就是不想寫作業,所以才創造出3個多小時只寫了8個字的“優秀記錄”。同樣在這個家庭裡面還有一個大一點的姐姐,卻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批評。

第二:自我約束能力差

起床磨蹭、穿衣服磨蹭、吃飯磨蹭、出門磨蹭、路上磨蹭著一路下來,上學是不是遲到了?

每一個環節浪費5分鐘,那半個小時就過去了,不光娃娃上學遲到,父母上班遲到也避免不了要捱罵啊。

父母這時候就有苦難言了,一早上我喊了他82次起床,就是磨蹭的不起,起來之後又是各種拖延,一來二去可不就遲到了。

孩子太小自我約束能力差,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不能一昧的縱容他們如此的放肆下去。可不可以和孩子提前溝通制定計劃呢?

讓孩子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每天的任務。我想每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一個孩子並不是天生具有拖延症的,都只是通過生活中一點點的事件中才形成這樣的習慣。

第三:習慣去依賴“投靠”家裡人

現在的孩子每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大家子圍著轉,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已然成為一個小公主或者公子哥,家裡人也生怕孩子受到委屈,巴不得替他們去上學,去寫作業。

長久時間依賴,你們的小寶貝就形成了強烈的依賴心理和習慣,對於那些事情,自己做不做都感覺沒有關係,從而他們進入幼兒園、學校之後,就形成了嚴重的拖延症,根本不敢主動去嘗試那些所謂的挑戰。

第五:興趣點不一樣

如果玩遊戲或者看電視肯定比寫作業更有吸引力吧,有些孩子在回家之後就會先玩遊戲看電視,等父母開始催促的時候,才會不情願的去寫作業。

當然這時候的他們先會和父母討價還價:在玩五分鐘就去寫作業、在看一集動畫片就去寫作業,反反覆覆的幾次,等媽媽馬上就要脾氣大爆炸的時候,才會磨磨蹭蹭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那如果孩子一回來就先寫作業,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之後再獎勵他們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效果是不是更好一點。

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規劃好時間,什麼任務最重要,什麼任務可以其次進行,那他們的拖延症也就不會到無法收拾的局面了。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第六:時間有的是,幹嘛那麼著急

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就會將拖延進行到底,就像睡覺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任務來說,時間一大把,晚睡一會又能怎麼樣。

可是如果家長打破了這個習慣,那麼晚睡就導致第二天睡不醒而晚起床,那麼之後一系列的死循環就讓孩子真正的走進了“帕金森定律”裡。

有的孩子在放假的時候,就是肆無忌憚的玩耍,等快開學的時候,就開始奮筆疾書的熬夜補些假期作業,因為他們覺得假期時間那麼長,不如先玩耍幾天在寫作業,可是越玩越開心,就會把寫作業的事情拋在腦後,我想大多數的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孩子一旦進入“帕金森定律”的旋渦中,都會因為這一習慣而耽誤很多事情:上學、上班遲到,不能按時完成老師交付的作業、不能專注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團隊活動中拉後腿等等都切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拖延的原因,適度的引導調整就顯得輕鬆很多

給孩子指定時間計劃,幫助孩子認識時間價值

我們的孩子之所以做事拖拉、磨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們並不瞭解時間的價值,也不知道“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

我們要讓孩子認識時間的寶貴,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可以和孩子指定一個時間計劃,比如:每天早上幾點之前起床、幾點要整理洗漱完畢、晚上要幾點之前睡覺等等,從一些時間計劃上來一點點改變孩子拖延的壞習慣。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讓孩子自信,更有動力的去做事情

對於那些孩子喜歡卻又害怕的事情,我們不妨多鼓勵鼓勵他們,一句“你真棒”或者“你今天比上次又進步了很多”等等,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們的認可,知道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即使自己並不如別人優秀,但是仍然可以收到爸爸媽媽的鼓勵,讓他們更有動力、更有信心的去前進做那些事情。

讓孩子因為拖延而接受懲罰

孩子因為各種原因遲到或者沒有完成某一項任務,我們就要讓他們因為自己的壞習慣而付出代價,那就要接受老師或者父母給他設定的懲罰。

我想沒有哪一個孩子願意一直接受批評或者懲罰,也不願意在團隊裡面成為那個墊底、拉後腿的人物。經過幾次這樣的懲罰之後,孩子也會慢慢的瞭解到因為自己拖延帶來的壞處,久而久之改掉這個壞習慣。

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交流,不要責罵

有些時候孩子也許並不是有意的去磨蹭,或者孩子天生慢性子卻遇到了急脾氣的父母,如果我們這時候暴跳如雷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遇到父母發脾氣,有的孩子就會硬碰硬的和家長對著幹,對你置之不理或者故意去拖延。這是家長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多交流,瞭解孩子拖延的原因,第一時間入手把問題解決掉,而不是用責罵來將問題惡化。

別讓孩子掉進“帕金森定律”漩渦,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是引導關鍵

讓孩子覺得“有利可圖”

那個孩子不想在結束一天的學習生活之後痛快的看看電視?我們不妨給孩子來點“福利待遇”,比如:今天提前半個小時完成了作業,那麼我們獎勵他們多看半個小時的電視;或者這一週都在規定的時間內入睡,那麼我們週末的時候就帶他們去遊樂場。這樣孩子既能在短時間內高效的完成任務,又能得到獎勵心情大好,那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讓孩子學會“一技之長”

有些孩子拖延、磨蹭可能是因為沒有掌握到某事情的一技之長,就像文中提到的那個戴眼鏡的小男孩,因為繫鞋帶耽誤了時間。那麼我們作為家長是不是能夠教孩子怎麼能快速的記好鞋帶呢?這樣我們不僅鍛鍊了孩子的頭腦、肢體的協調能力和靈活性,有能給孩子帶來快速完成任務的技能。

讓孩子學會獨立,我們拒絕“大包大攬”

縱使你的家裡只有一個小公主或者小王子,我們也不能把他們寵成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孩子在你們的庇佑下磨磨蹭蹭,幹什麼都一點一點慢慢來,不瞭解時間的重要性。大膽的放開你的雙手,孩子有些時候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棒很多,我想在即使有一天你不在身邊了,他們依然會做的很好。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磨難”,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害怕他們遇到“磨難”而不敢放手讓他們去獨自成長。

我們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陪在他們身邊,給與他們足夠多的關懷和支持,讓他們有足夠勇氣展開翅膀去蔚藍的天空翱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