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不完美媽媽 玩具 文章 鋼琴 尼莫媽媽日記 2019-09-08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朋友感慨現在的孩子越發的難以管教了。自己小的時候只要犯錯就會被父母胖揍一頓,而且捱揍的時候還不能哭,因此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三個數",因為父母會在自己哭鬧的時候說 "我數三個數,你給我憋回去!"而如今,孩子一哭,自己心都亂了,原本立好的規矩也都一再的被推翻了。孩子的哭鬧錶現經常讓朋友感到束手無策。

當下很多家長都面臨著這樣的育兒困擾,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試圖和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卻常常以哭鬧來應對。這樣的狀況下,任何的教育輸出都變成了沒有意義的強行說教。而孩子也把哭鬧當成了應對犯錯狀況的慣有表達方式。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朋友感慨現在的孩子越發的難以管教了。自己小的時候只要犯錯就會被父母胖揍一頓,而且捱揍的時候還不能哭,因此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三個數",因為父母會在自己哭鬧的時候說 "我數三個數,你給我憋回去!"而如今,孩子一哭,自己心都亂了,原本立好的規矩也都一再的被推翻了。孩子的哭鬧錶現經常讓朋友感到束手無策。

當下很多家長都面臨著這樣的育兒困擾,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試圖和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卻常常以哭鬧來應對。這樣的狀況下,任何的教育輸出都變成了沒有意義的強行說教。而孩子也把哭鬧當成了應對犯錯狀況的慣有表達方式。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為什麼習慣用哭鬧來掩蓋錯誤

前段時間,張姐給孩子報名了鋼琴班,孩子一開始還很有熱情,可是學了幾天,三分鐘熱度過去後孩子便開始"耍賴"。張姐想讓孩子堅持下去,花很多的時間和孩子溝通,可是每次臨出門孩子就會哭鬧起來,張姐看到孩子這麼難過,就只得妥協和孩子約定下次一定會去鋼琴班。可是到了下次的時候,同樣的哭鬧又上演了,最終無奈張姐把鋼琴班給退了。

可見孩子越發的喜歡依靠哭鬧來應對狀況這與張姐的應對方式很有關係。當孩子發現哭鬧可以引起父母的妥協時,在願望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傾向於應用這種"有效"的應對方式。孩子習慣於以哭鬧的方式來試探父母的底線,而父母的無原則使得孩子越發的依賴這種表達方式。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朋友感慨現在的孩子越發的難以管教了。自己小的時候只要犯錯就會被父母胖揍一頓,而且捱揍的時候還不能哭,因此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三個數",因為父母會在自己哭鬧的時候說 "我數三個數,你給我憋回去!"而如今,孩子一哭,自己心都亂了,原本立好的規矩也都一再的被推翻了。孩子的哭鬧錶現經常讓朋友感到束手無策。

當下很多家長都面臨著這樣的育兒困擾,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試圖和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卻常常以哭鬧來應對。這樣的狀況下,任何的教育輸出都變成了沒有意義的強行說教。而孩子也把哭鬧當成了應對犯錯狀況的慣有表達方式。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為什麼習慣用哭鬧來掩蓋錯誤

前段時間,張姐給孩子報名了鋼琴班,孩子一開始還很有熱情,可是學了幾天,三分鐘熱度過去後孩子便開始"耍賴"。張姐想讓孩子堅持下去,花很多的時間和孩子溝通,可是每次臨出門孩子就會哭鬧起來,張姐看到孩子這麼難過,就只得妥協和孩子約定下次一定會去鋼琴班。可是到了下次的時候,同樣的哭鬧又上演了,最終無奈張姐把鋼琴班給退了。

可見孩子越發的喜歡依靠哭鬧來應對狀況這與張姐的應對方式很有關係。當孩子發現哭鬧可以引起父母的妥協時,在願望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傾向於應用這種"有效"的應對方式。孩子習慣於以哭鬧的方式來試探父母的底線,而父母的無原則使得孩子越發的依賴這種表達方式。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上週末和同事聚會,很自然的話題就談論到了育兒話題上。其中,孩子的情緒化是很多同事都深受困擾的育兒難題。同事東東表示,孩子好像進入了叛逆期,有時候會故意和父母頂嘴,並且特別的情緒化。比如說,週末的時候和孩子去逛街,同事看到適合孩子的外套便想著給孩子買一件,結果孩子連試穿都不願意,沒辦法只得兩手空空的回家了。路上同事忍不住說了孩子兩句,結果孩子嚎啕大哭,弄得同事沒辦法只得蹲下來耐心安慰。

孩子在犯錯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也是孩子選擇哭鬧方式應對狀況的原因之一。抗挫能力差,也會導致孩子無法正視錯誤本身。孩子希望通過哭鬧的方式實現情緒上的發洩以及問題的逃避。情緒化某些時候也是孩子無法解決問題的一種消極的應對方式的表現。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朋友感慨現在的孩子越發的難以管教了。自己小的時候只要犯錯就會被父母胖揍一頓,而且捱揍的時候還不能哭,因此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三個數",因為父母會在自己哭鬧的時候說 "我數三個數,你給我憋回去!"而如今,孩子一哭,自己心都亂了,原本立好的規矩也都一再的被推翻了。孩子的哭鬧錶現經常讓朋友感到束手無策。

當下很多家長都面臨著這樣的育兒困擾,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試圖和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卻常常以哭鬧來應對。這樣的狀況下,任何的教育輸出都變成了沒有意義的強行說教。而孩子也把哭鬧當成了應對犯錯狀況的慣有表達方式。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為什麼習慣用哭鬧來掩蓋錯誤

前段時間,張姐給孩子報名了鋼琴班,孩子一開始還很有熱情,可是學了幾天,三分鐘熱度過去後孩子便開始"耍賴"。張姐想讓孩子堅持下去,花很多的時間和孩子溝通,可是每次臨出門孩子就會哭鬧起來,張姐看到孩子這麼難過,就只得妥協和孩子約定下次一定會去鋼琴班。可是到了下次的時候,同樣的哭鬧又上演了,最終無奈張姐把鋼琴班給退了。

可見孩子越發的喜歡依靠哭鬧來應對狀況這與張姐的應對方式很有關係。當孩子發現哭鬧可以引起父母的妥協時,在願望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傾向於應用這種"有效"的應對方式。孩子習慣於以哭鬧的方式來試探父母的底線,而父母的無原則使得孩子越發的依賴這種表達方式。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上週末和同事聚會,很自然的話題就談論到了育兒話題上。其中,孩子的情緒化是很多同事都深受困擾的育兒難題。同事東東表示,孩子好像進入了叛逆期,有時候會故意和父母頂嘴,並且特別的情緒化。比如說,週末的時候和孩子去逛街,同事看到適合孩子的外套便想著給孩子買一件,結果孩子連試穿都不願意,沒辦法只得兩手空空的回家了。路上同事忍不住說了孩子兩句,結果孩子嚎啕大哭,弄得同事沒辦法只得蹲下來耐心安慰。

孩子在犯錯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也是孩子選擇哭鬧方式應對狀況的原因之一。抗挫能力差,也會導致孩子無法正視錯誤本身。孩子希望通過哭鬧的方式實現情緒上的發洩以及問題的逃避。情緒化某些時候也是孩子無法解決問題的一種消極的應對方式的表現。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依賴哭鬧的表達方式,家長應該怎樣應對

  • 過分寵溺不可取,父母更該堅持原則

前段時間,趙姐婆婆來幫忙帶孩子 ,婆婆對小孫子特別寶貝,經常是孩子"一聲令下",婆婆就趕緊滿足。趙姐之前建立起來的"睡前不許吃糖果""吃飯不許玩玩具" 生活習慣,全都被孩子忘到了腦後。一天,孩子入睡前又嚷嚷著吃巧克力,趙姐明確表示不可以,而婆婆則打圓場,"孩子想吃就吃吧,不吃晚上餓!"孩子聽到奶奶這麼說反而哭鬧了起來。趙姐覺得這是管教孩子的好時機,便把婆婆送回房間,而自己則告訴孩子"哭鬧沒有用!等你情緒平復了,咱們再溝通!媽媽就在旁邊等你!"孩子自然是哭鬧了一番,看到媽媽並沒有給自己拿巧克力的意思,而自己的情緒也得到了釋放,慢慢的止住了哭泣。

當父母的底線模糊時,孩子很容易產生試探的心理。並且當家長們的標準不一致時,孩子更加喜歡用哭鬧這種激烈的表達方式來引起一方的妥協。而當家長們的意見統一,並且原則清晰的時候,孩子反而能夠收斂情緒,配合父母的引導。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朋友感慨現在的孩子越發的難以管教了。自己小的時候只要犯錯就會被父母胖揍一頓,而且捱揍的時候還不能哭,因此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三個數",因為父母會在自己哭鬧的時候說 "我數三個數,你給我憋回去!"而如今,孩子一哭,自己心都亂了,原本立好的規矩也都一再的被推翻了。孩子的哭鬧錶現經常讓朋友感到束手無策。

當下很多家長都面臨著這樣的育兒困擾,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試圖和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卻常常以哭鬧來應對。這樣的狀況下,任何的教育輸出都變成了沒有意義的強行說教。而孩子也把哭鬧當成了應對犯錯狀況的慣有表達方式。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為什麼習慣用哭鬧來掩蓋錯誤

前段時間,張姐給孩子報名了鋼琴班,孩子一開始還很有熱情,可是學了幾天,三分鐘熱度過去後孩子便開始"耍賴"。張姐想讓孩子堅持下去,花很多的時間和孩子溝通,可是每次臨出門孩子就會哭鬧起來,張姐看到孩子這麼難過,就只得妥協和孩子約定下次一定會去鋼琴班。可是到了下次的時候,同樣的哭鬧又上演了,最終無奈張姐把鋼琴班給退了。

可見孩子越發的喜歡依靠哭鬧來應對狀況這與張姐的應對方式很有關係。當孩子發現哭鬧可以引起父母的妥協時,在願望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傾向於應用這種"有效"的應對方式。孩子習慣於以哭鬧的方式來試探父母的底線,而父母的無原則使得孩子越發的依賴這種表達方式。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上週末和同事聚會,很自然的話題就談論到了育兒話題上。其中,孩子的情緒化是很多同事都深受困擾的育兒難題。同事東東表示,孩子好像進入了叛逆期,有時候會故意和父母頂嘴,並且特別的情緒化。比如說,週末的時候和孩子去逛街,同事看到適合孩子的外套便想著給孩子買一件,結果孩子連試穿都不願意,沒辦法只得兩手空空的回家了。路上同事忍不住說了孩子兩句,結果孩子嚎啕大哭,弄得同事沒辦法只得蹲下來耐心安慰。

孩子在犯錯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也是孩子選擇哭鬧方式應對狀況的原因之一。抗挫能力差,也會導致孩子無法正視錯誤本身。孩子希望通過哭鬧的方式實現情緒上的發洩以及問題的逃避。情緒化某些時候也是孩子無法解決問題的一種消極的應對方式的表現。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依賴哭鬧的表達方式,家長應該怎樣應對

  • 過分寵溺不可取,父母更該堅持原則

前段時間,趙姐婆婆來幫忙帶孩子 ,婆婆對小孫子特別寶貝,經常是孩子"一聲令下",婆婆就趕緊滿足。趙姐之前建立起來的"睡前不許吃糖果""吃飯不許玩玩具" 生活習慣,全都被孩子忘到了腦後。一天,孩子入睡前又嚷嚷著吃巧克力,趙姐明確表示不可以,而婆婆則打圓場,"孩子想吃就吃吧,不吃晚上餓!"孩子聽到奶奶這麼說反而哭鬧了起來。趙姐覺得這是管教孩子的好時機,便把婆婆送回房間,而自己則告訴孩子"哭鬧沒有用!等你情緒平復了,咱們再溝通!媽媽就在旁邊等你!"孩子自然是哭鬧了一番,看到媽媽並沒有給自己拿巧克力的意思,而自己的情緒也得到了釋放,慢慢的止住了哭泣。

當父母的底線模糊時,孩子很容易產生試探的心理。並且當家長們的標準不一致時,孩子更加喜歡用哭鬧這種激烈的表達方式來引起一方的妥協。而當家長們的意見統一,並且原則清晰的時候,孩子反而能夠收斂情緒,配合父母的引導。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 不理不睬,過度冷處理不可取

近來閨蜜很苦惱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錶達。一直以來閨蜜應對孩子的哭鬧最經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冷處理。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閨蜜會把孩子一個人留在房間裡任由其哭鬧,覺得孩子鬧累了自然就聽話了。可是時間長了,閨蜜發現孩子的性格變得越發的內向,不願意與父母溝通。並且孩子的脾氣也更大了,經常有一點小事就旁若無人的大聲哭鬧起來或者摔打玩具。

當孩子以哭鬧的方式掩蓋錯誤時,家長過度的冷處理並不能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反而會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的狀況發生。當孩子情緒波動較大時,適當的冷處理有利於孩子的情緒平復,但是過度的冷處理則會讓孩子陷入孤獨無助的境地。這不僅會影響親子間的關係,也不利於孩子掌握正確的情感處理方式的學習。孩子因為父母的過度冷處理反而變得越發的情緒化。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朋友感慨現在的孩子越發的難以管教了。自己小的時候只要犯錯就會被父母胖揍一頓,而且捱揍的時候還不能哭,因此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三個數",因為父母會在自己哭鬧的時候說 "我數三個數,你給我憋回去!"而如今,孩子一哭,自己心都亂了,原本立好的規矩也都一再的被推翻了。孩子的哭鬧錶現經常讓朋友感到束手無策。

當下很多家長都面臨著這樣的育兒困擾,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試圖和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卻常常以哭鬧來應對。這樣的狀況下,任何的教育輸出都變成了沒有意義的強行說教。而孩子也把哭鬧當成了應對犯錯狀況的慣有表達方式。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為什麼習慣用哭鬧來掩蓋錯誤

前段時間,張姐給孩子報名了鋼琴班,孩子一開始還很有熱情,可是學了幾天,三分鐘熱度過去後孩子便開始"耍賴"。張姐想讓孩子堅持下去,花很多的時間和孩子溝通,可是每次臨出門孩子就會哭鬧起來,張姐看到孩子這麼難過,就只得妥協和孩子約定下次一定會去鋼琴班。可是到了下次的時候,同樣的哭鬧又上演了,最終無奈張姐把鋼琴班給退了。

可見孩子越發的喜歡依靠哭鬧來應對狀況這與張姐的應對方式很有關係。當孩子發現哭鬧可以引起父母的妥協時,在願望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傾向於應用這種"有效"的應對方式。孩子習慣於以哭鬧的方式來試探父母的底線,而父母的無原則使得孩子越發的依賴這種表達方式。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上週末和同事聚會,很自然的話題就談論到了育兒話題上。其中,孩子的情緒化是很多同事都深受困擾的育兒難題。同事東東表示,孩子好像進入了叛逆期,有時候會故意和父母頂嘴,並且特別的情緒化。比如說,週末的時候和孩子去逛街,同事看到適合孩子的外套便想著給孩子買一件,結果孩子連試穿都不願意,沒辦法只得兩手空空的回家了。路上同事忍不住說了孩子兩句,結果孩子嚎啕大哭,弄得同事沒辦法只得蹲下來耐心安慰。

孩子在犯錯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也是孩子選擇哭鬧方式應對狀況的原因之一。抗挫能力差,也會導致孩子無法正視錯誤本身。孩子希望通過哭鬧的方式實現情緒上的發洩以及問題的逃避。情緒化某些時候也是孩子無法解決問題的一種消極的應對方式的表現。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依賴哭鬧的表達方式,家長應該怎樣應對

  • 過分寵溺不可取,父母更該堅持原則

前段時間,趙姐婆婆來幫忙帶孩子 ,婆婆對小孫子特別寶貝,經常是孩子"一聲令下",婆婆就趕緊滿足。趙姐之前建立起來的"睡前不許吃糖果""吃飯不許玩玩具" 生活習慣,全都被孩子忘到了腦後。一天,孩子入睡前又嚷嚷著吃巧克力,趙姐明確表示不可以,而婆婆則打圓場,"孩子想吃就吃吧,不吃晚上餓!"孩子聽到奶奶這麼說反而哭鬧了起來。趙姐覺得這是管教孩子的好時機,便把婆婆送回房間,而自己則告訴孩子"哭鬧沒有用!等你情緒平復了,咱們再溝通!媽媽就在旁邊等你!"孩子自然是哭鬧了一番,看到媽媽並沒有給自己拿巧克力的意思,而自己的情緒也得到了釋放,慢慢的止住了哭泣。

當父母的底線模糊時,孩子很容易產生試探的心理。並且當家長們的標準不一致時,孩子更加喜歡用哭鬧這種激烈的表達方式來引起一方的妥協。而當家長們的意見統一,並且原則清晰的時候,孩子反而能夠收斂情緒,配合父母的引導。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 不理不睬,過度冷處理不可取

近來閨蜜很苦惱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錶達。一直以來閨蜜應對孩子的哭鬧最經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冷處理。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閨蜜會把孩子一個人留在房間裡任由其哭鬧,覺得孩子鬧累了自然就聽話了。可是時間長了,閨蜜發現孩子的性格變得越發的內向,不願意與父母溝通。並且孩子的脾氣也更大了,經常有一點小事就旁若無人的大聲哭鬧起來或者摔打玩具。

當孩子以哭鬧的方式掩蓋錯誤時,家長過度的冷處理並不能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反而會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的狀況發生。當孩子情緒波動較大時,適當的冷處理有利於孩子的情緒平復,但是過度的冷處理則會讓孩子陷入孤獨無助的境地。這不僅會影響親子間的關係,也不利於孩子掌握正確的情感處理方式的學習。孩子因為父母的過度冷處理反而變得越發的情緒化。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 孩子哭鬧的時候,訓斥並沒有用

最近幾天王姐家的孩子厭學情緒明顯,王姐忍不住批評了孩子,結果孩子聽到批評後哇哇大哭,這樣的態度讓王姐越發的生氣,於是更加嚴厲的教育孩子。可是孩子面對張姐的訓斥並沒有收斂情緒乖乖的去學習,反而把課本撕得粉碎。

很多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會選擇激烈的應對方式,比如說大聲的訓斥。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並沒有起到期望中的教育目的,反而造成了孩子更加嚴重的逆反心理。幫助孩子分析錯誤本身造成的危害更加有助於孩子的錯誤糾正。簡單粗暴的訓斥並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真正錯在哪裡。同時,孩子在情緒崩潰的時候,父母的說教並不會被有效的接受,反而會被不同程度的屏蔽與忽略。

孩子與哭鬧的方式來企圖掩蓋錯誤,家長在試圖改變孩子想法的同時,也有必要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底線模糊、原則不清晰、設定好的規矩隨意的進行更改,這些容易妥協的教育方式顯然不利於孩子對錯誤本身建立正確的認知。此外,過分忽視或者是言辭激烈的訓斥同樣會造成孩子無法正視錯誤本身,不利於孩子的行為改善。

很多家長會被孩子的情緒化所困擾,保持足夠的耐心以及靈活的應對方式才能起到引導孩子的作用。大家對孩子傾向於用哭來掩蓋錯誤的做法有哪些看法呢?對此有哪些應對方式呢?歡迎分享。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朋友感慨現在的孩子越發的難以管教了。自己小的時候只要犯錯就會被父母胖揍一頓,而且捱揍的時候還不能哭,因此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三個數",因為父母會在自己哭鬧的時候說 "我數三個數,你給我憋回去!"而如今,孩子一哭,自己心都亂了,原本立好的規矩也都一再的被推翻了。孩子的哭鬧錶現經常讓朋友感到束手無策。

當下很多家長都面臨著這樣的育兒困擾,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試圖和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卻常常以哭鬧來應對。這樣的狀況下,任何的教育輸出都變成了沒有意義的強行說教。而孩子也把哭鬧當成了應對犯錯狀況的慣有表達方式。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為什麼習慣用哭鬧來掩蓋錯誤

前段時間,張姐給孩子報名了鋼琴班,孩子一開始還很有熱情,可是學了幾天,三分鐘熱度過去後孩子便開始"耍賴"。張姐想讓孩子堅持下去,花很多的時間和孩子溝通,可是每次臨出門孩子就會哭鬧起來,張姐看到孩子這麼難過,就只得妥協和孩子約定下次一定會去鋼琴班。可是到了下次的時候,同樣的哭鬧又上演了,最終無奈張姐把鋼琴班給退了。

可見孩子越發的喜歡依靠哭鬧來應對狀況這與張姐的應對方式很有關係。當孩子發現哭鬧可以引起父母的妥協時,在願望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傾向於應用這種"有效"的應對方式。孩子習慣於以哭鬧的方式來試探父母的底線,而父母的無原則使得孩子越發的依賴這種表達方式。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上週末和同事聚會,很自然的話題就談論到了育兒話題上。其中,孩子的情緒化是很多同事都深受困擾的育兒難題。同事東東表示,孩子好像進入了叛逆期,有時候會故意和父母頂嘴,並且特別的情緒化。比如說,週末的時候和孩子去逛街,同事看到適合孩子的外套便想著給孩子買一件,結果孩子連試穿都不願意,沒辦法只得兩手空空的回家了。路上同事忍不住說了孩子兩句,結果孩子嚎啕大哭,弄得同事沒辦法只得蹲下來耐心安慰。

孩子在犯錯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也是孩子選擇哭鬧方式應對狀況的原因之一。抗挫能力差,也會導致孩子無法正視錯誤本身。孩子希望通過哭鬧的方式實現情緒上的發洩以及問題的逃避。情緒化某些時候也是孩子無法解決問題的一種消極的應對方式的表現。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依賴哭鬧的表達方式,家長應該怎樣應對

  • 過分寵溺不可取,父母更該堅持原則

前段時間,趙姐婆婆來幫忙帶孩子 ,婆婆對小孫子特別寶貝,經常是孩子"一聲令下",婆婆就趕緊滿足。趙姐之前建立起來的"睡前不許吃糖果""吃飯不許玩玩具" 生活習慣,全都被孩子忘到了腦後。一天,孩子入睡前又嚷嚷著吃巧克力,趙姐明確表示不可以,而婆婆則打圓場,"孩子想吃就吃吧,不吃晚上餓!"孩子聽到奶奶這麼說反而哭鬧了起來。趙姐覺得這是管教孩子的好時機,便把婆婆送回房間,而自己則告訴孩子"哭鬧沒有用!等你情緒平復了,咱們再溝通!媽媽就在旁邊等你!"孩子自然是哭鬧了一番,看到媽媽並沒有給自己拿巧克力的意思,而自己的情緒也得到了釋放,慢慢的止住了哭泣。

當父母的底線模糊時,孩子很容易產生試探的心理。並且當家長們的標準不一致時,孩子更加喜歡用哭鬧這種激烈的表達方式來引起一方的妥協。而當家長們的意見統一,並且原則清晰的時候,孩子反而能夠收斂情緒,配合父母的引導。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 不理不睬,過度冷處理不可取

近來閨蜜很苦惱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錶達。一直以來閨蜜應對孩子的哭鬧最經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冷處理。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閨蜜會把孩子一個人留在房間裡任由其哭鬧,覺得孩子鬧累了自然就聽話了。可是時間長了,閨蜜發現孩子的性格變得越發的內向,不願意與父母溝通。並且孩子的脾氣也更大了,經常有一點小事就旁若無人的大聲哭鬧起來或者摔打玩具。

當孩子以哭鬧的方式掩蓋錯誤時,家長過度的冷處理並不能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反而會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的狀況發生。當孩子情緒波動較大時,適當的冷處理有利於孩子的情緒平復,但是過度的冷處理則會讓孩子陷入孤獨無助的境地。這不僅會影響親子間的關係,也不利於孩子掌握正確的情感處理方式的學習。孩子因為父母的過度冷處理反而變得越發的情緒化。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 孩子哭鬧的時候,訓斥並沒有用

最近幾天王姐家的孩子厭學情緒明顯,王姐忍不住批評了孩子,結果孩子聽到批評後哇哇大哭,這樣的態度讓王姐越發的生氣,於是更加嚴厲的教育孩子。可是孩子面對張姐的訓斥並沒有收斂情緒乖乖的去學習,反而把課本撕得粉碎。

很多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會選擇激烈的應對方式,比如說大聲的訓斥。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並沒有起到期望中的教育目的,反而造成了孩子更加嚴重的逆反心理。幫助孩子分析錯誤本身造成的危害更加有助於孩子的錯誤糾正。簡單粗暴的訓斥並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真正錯在哪裡。同時,孩子在情緒崩潰的時候,父母的說教並不會被有效的接受,反而會被不同程度的屏蔽與忽略。

孩子與哭鬧的方式來企圖掩蓋錯誤,家長在試圖改變孩子想法的同時,也有必要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底線模糊、原則不清晰、設定好的規矩隨意的進行更改,這些容易妥協的教育方式顯然不利於孩子對錯誤本身建立正確的認知。此外,過分忽視或者是言辭激烈的訓斥同樣會造成孩子無法正視錯誤本身,不利於孩子的行為改善。

很多家長會被孩子的情緒化所困擾,保持足夠的耐心以及靈活的應對方式才能起到引導孩子的作用。大家對孩子傾向於用哭來掩蓋錯誤的做法有哪些看法呢?對此有哪些應對方式呢?歡迎分享。

一說就哭不說就犯錯,孩子用哭來掩飾“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