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
"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文丨實習記者 劉珂君

"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文丨實習記者 劉珂君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在我們讀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著名作家魯迅是這樣描寫他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的。不過,可能有些孩子要理解“戒尺”還有點困難,因為壽鏡吾先生手中的這把“戒尺”,可能在很多老師的講桌上,已經消失許久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

這也是教育懲戒權首次被寫入中央文件。“戒尺”會不會重新回到教師們的手中,如果真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家長們對此如何看待呢?

"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文丨實習記者 劉珂君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在我們讀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著名作家魯迅是這樣描寫他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的。不過,可能有些孩子要理解“戒尺”還有點困難,因為壽鏡吾先生手中的這把“戒尺”,可能在很多老師的講桌上,已經消失許久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

這也是教育懲戒權首次被寫入中央文件。“戒尺”會不會重新回到教師們的手中,如果真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家長們對此如何看待呢?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寧可成績平平,切莫體罰學生”,這句話在教育界流傳許久,也成了多數教師心照不宣的事實。教師們紛紛選擇放下手中的“戒尺”,原因也在於體罰和懲戒的界限模糊,難以區分。稍有不慎,教師們多年的教學成績將毀於一旦,輕則校內處分,重則在行業內再無立足之地。

就在今年4月29日,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中學教師楊守梅叫回了在操場玩耍的逃課學生李某某、王某某,並用課本抽打了兩名學生。

"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文丨實習記者 劉珂君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在我們讀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著名作家魯迅是這樣描寫他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的。不過,可能有些孩子要理解“戒尺”還有點困難,因為壽鏡吾先生手中的這把“戒尺”,可能在很多老師的講桌上,已經消失許久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

這也是教育懲戒權首次被寫入中央文件。“戒尺”會不會重新回到教師們的手中,如果真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家長們對此如何看待呢?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寧可成績平平,切莫體罰學生”,這句話在教育界流傳許久,也成了多數教師心照不宣的事實。教師們紛紛選擇放下手中的“戒尺”,原因也在於體罰和懲戒的界限模糊,難以區分。稍有不慎,教師們多年的教學成績將毀於一旦,輕則校內處分,重則在行業內再無立足之地。

就在今年4月29日,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中學教師楊守梅叫回了在操場玩耍的逃課學生李某某、王某某,並用課本抽打了兩名學生。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5月5日,五蓮縣二中針對楊守梅抽打學生事件,給出5條處理意見,其中包括:對楊守梅予以停職一個月;取消楊守梅2019年度評優樹先資格,該年度師德考核為不合格等。

7月2日,五蓮縣教育局和體育局作出《關於對五蓮縣二中楊守梅體罰學生處理情況的通報》,在學校處分的基礎上追加:責成五蓮二中2019年新學年不再與楊守梅簽訂《山東省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將楊守梅自2019年7月納入五蓮縣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等處罰。

這便是前段時間流傳於網絡,引發輿論熱議的《五蓮二中關於楊某某體罰學生的處理決定》文件。楊守梅這位曾被校方和當地教育、體育局樹為“省藝術教育先進個人、市優秀班主任、縣優秀教師、巾幗崗位明星”的教育典範被處分,也引來大批家長、學生為其喊冤。

的確,在傳統觀念中,該教師的做法並無不妥。但在現代教育視野下,尤其是在教育懲戒權未明確迴歸之前,教師懲戒學生多涉雷池,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河南男子20年後毆打老師案引發全民熱議等。

對此,一名崔姓教師在微博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一些規定)毀了老師也毀了孩子,我也是一名教師,說實話,真的不是不想管,是不敢管,管過了家長怪你,管少了家長說你不負責任,想說管不管工資也一樣發,老師教育孩子難道是為了自己麼?

"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文丨實習記者 劉珂君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在我們讀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著名作家魯迅是這樣描寫他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的。不過,可能有些孩子要理解“戒尺”還有點困難,因為壽鏡吾先生手中的這把“戒尺”,可能在很多老師的講桌上,已經消失許久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

這也是教育懲戒權首次被寫入中央文件。“戒尺”會不會重新回到教師們的手中,如果真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家長們對此如何看待呢?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寧可成績平平,切莫體罰學生”,這句話在教育界流傳許久,也成了多數教師心照不宣的事實。教師們紛紛選擇放下手中的“戒尺”,原因也在於體罰和懲戒的界限模糊,難以區分。稍有不慎,教師們多年的教學成績將毀於一旦,輕則校內處分,重則在行業內再無立足之地。

就在今年4月29日,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中學教師楊守梅叫回了在操場玩耍的逃課學生李某某、王某某,並用課本抽打了兩名學生。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5月5日,五蓮縣二中針對楊守梅抽打學生事件,給出5條處理意見,其中包括:對楊守梅予以停職一個月;取消楊守梅2019年度評優樹先資格,該年度師德考核為不合格等。

7月2日,五蓮縣教育局和體育局作出《關於對五蓮縣二中楊守梅體罰學生處理情況的通報》,在學校處分的基礎上追加:責成五蓮二中2019年新學年不再與楊守梅簽訂《山東省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將楊守梅自2019年7月納入五蓮縣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等處罰。

這便是前段時間流傳於網絡,引發輿論熱議的《五蓮二中關於楊某某體罰學生的處理決定》文件。楊守梅這位曾被校方和當地教育、體育局樹為“省藝術教育先進個人、市優秀班主任、縣優秀教師、巾幗崗位明星”的教育典範被處分,也引來大批家長、學生為其喊冤。

的確,在傳統觀念中,該教師的做法並無不妥。但在現代教育視野下,尤其是在教育懲戒權未明確迴歸之前,教師懲戒學生多涉雷池,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河南男子20年後毆打老師案引發全民熱議等。

對此,一名崔姓教師在微博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一些規定)毀了老師也毀了孩子,我也是一名教師,說實話,真的不是不想管,是不敢管,管過了家長怪你,管少了家長說你不負責任,想說管不管工資也一樣發,老師教育孩子難道是為了自己麼?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作為“戒尺”的使用者,教師們怎樣看待教育懲戒權的迴歸?記者就這一問題訪問了成都多所中小學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紛紛感嘆:“鬆了口氣!”但同時,老師們也更希望家長能理解並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文丨實習記者 劉珂君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在我們讀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著名作家魯迅是這樣描寫他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的。不過,可能有些孩子要理解“戒尺”還有點困難,因為壽鏡吾先生手中的這把“戒尺”,可能在很多老師的講桌上,已經消失許久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

這也是教育懲戒權首次被寫入中央文件。“戒尺”會不會重新回到教師們的手中,如果真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家長們對此如何看待呢?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寧可成績平平,切莫體罰學生”,這句話在教育界流傳許久,也成了多數教師心照不宣的事實。教師們紛紛選擇放下手中的“戒尺”,原因也在於體罰和懲戒的界限模糊,難以區分。稍有不慎,教師們多年的教學成績將毀於一旦,輕則校內處分,重則在行業內再無立足之地。

就在今年4月29日,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中學教師楊守梅叫回了在操場玩耍的逃課學生李某某、王某某,並用課本抽打了兩名學生。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5月5日,五蓮縣二中針對楊守梅抽打學生事件,給出5條處理意見,其中包括:對楊守梅予以停職一個月;取消楊守梅2019年度評優樹先資格,該年度師德考核為不合格等。

7月2日,五蓮縣教育局和體育局作出《關於對五蓮縣二中楊守梅體罰學生處理情況的通報》,在學校處分的基礎上追加:責成五蓮二中2019年新學年不再與楊守梅簽訂《山東省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將楊守梅自2019年7月納入五蓮縣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等處罰。

這便是前段時間流傳於網絡,引發輿論熱議的《五蓮二中關於楊某某體罰學生的處理決定》文件。楊守梅這位曾被校方和當地教育、體育局樹為“省藝術教育先進個人、市優秀班主任、縣優秀教師、巾幗崗位明星”的教育典範被處分,也引來大批家長、學生為其喊冤。

的確,在傳統觀念中,該教師的做法並無不妥。但在現代教育視野下,尤其是在教育懲戒權未明確迴歸之前,教師懲戒學生多涉雷池,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河南男子20年後毆打老師案引發全民熱議等。

對此,一名崔姓教師在微博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一些規定)毀了老師也毀了孩子,我也是一名教師,說實話,真的不是不想管,是不敢管,管過了家長怪你,管少了家長說你不負責任,想說管不管工資也一樣發,老師教育孩子難道是為了自己麼?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作為“戒尺”的使用者,教師們怎樣看待教育懲戒權的迴歸?記者就這一問題訪問了成都多所中小學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紛紛感嘆:“鬆了口氣!”但同時,老師們也更希望家長能理解並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新川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校長陳命根認為,教育懲戒權從根本上來說,仍然是教育權。教育權不是教師的個人權力,而是職業本分。“明確教師的教育懲戒權,不應該僅僅是保證教師的正當權益,更是教育發展到現在,要通過法律法規的方式,來保證教育的實施不受無端影響和阻礙的一個做法,如果僅僅把教育懲戒權看作教師的個人權益,那就是說教師可以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放棄這項權力。”陳命根談道。

在陳校長看來,教育懲戒權屬於教育權。而教育權有很多內涵,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履行的權利和義務。“這樣一來教師就能理直氣壯,並能夠從教育方式、方法的角度來看待(教育懲戒權),家長也會把懲戒權當作教育的一種專業權力,而不是當作教師師德失範的體罰學生的行為。”陳校長稱。

"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文丨實習記者 劉珂君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在我們讀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著名作家魯迅是這樣描寫他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的。不過,可能有些孩子要理解“戒尺”還有點困難,因為壽鏡吾先生手中的這把“戒尺”,可能在很多老師的講桌上,已經消失許久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

這也是教育懲戒權首次被寫入中央文件。“戒尺”會不會重新回到教師們的手中,如果真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家長們對此如何看待呢?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寧可成績平平,切莫體罰學生”,這句話在教育界流傳許久,也成了多數教師心照不宣的事實。教師們紛紛選擇放下手中的“戒尺”,原因也在於體罰和懲戒的界限模糊,難以區分。稍有不慎,教師們多年的教學成績將毀於一旦,輕則校內處分,重則在行業內再無立足之地。

就在今年4月29日,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中學教師楊守梅叫回了在操場玩耍的逃課學生李某某、王某某,並用課本抽打了兩名學生。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5月5日,五蓮縣二中針對楊守梅抽打學生事件,給出5條處理意見,其中包括:對楊守梅予以停職一個月;取消楊守梅2019年度評優樹先資格,該年度師德考核為不合格等。

7月2日,五蓮縣教育局和體育局作出《關於對五蓮縣二中楊守梅體罰學生處理情況的通報》,在學校處分的基礎上追加:責成五蓮二中2019年新學年不再與楊守梅簽訂《山東省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將楊守梅自2019年7月納入五蓮縣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等處罰。

這便是前段時間流傳於網絡,引發輿論熱議的《五蓮二中關於楊某某體罰學生的處理決定》文件。楊守梅這位曾被校方和當地教育、體育局樹為“省藝術教育先進個人、市優秀班主任、縣優秀教師、巾幗崗位明星”的教育典範被處分,也引來大批家長、學生為其喊冤。

的確,在傳統觀念中,該教師的做法並無不妥。但在現代教育視野下,尤其是在教育懲戒權未明確迴歸之前,教師懲戒學生多涉雷池,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河南男子20年後毆打老師案引發全民熱議等。

對此,一名崔姓教師在微博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一些規定)毀了老師也毀了孩子,我也是一名教師,說實話,真的不是不想管,是不敢管,管過了家長怪你,管少了家長說你不負責任,想說管不管工資也一樣發,老師教育孩子難道是為了自己麼?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作為“戒尺”的使用者,教師們怎樣看待教育懲戒權的迴歸?記者就這一問題訪問了成都多所中小學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紛紛感嘆:“鬆了口氣!”但同時,老師們也更希望家長能理解並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新川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校長陳命根認為,教育懲戒權從根本上來說,仍然是教育權。教育權不是教師的個人權力,而是職業本分。“明確教師的教育懲戒權,不應該僅僅是保證教師的正當權益,更是教育發展到現在,要通過法律法規的方式,來保證教育的實施不受無端影響和阻礙的一個做法,如果僅僅把教育懲戒權看作教師的個人權益,那就是說教師可以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放棄這項權力。”陳命根談道。

在陳校長看來,教育懲戒權屬於教育權。而教育權有很多內涵,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履行的權利和義務。“這樣一來教師就能理直氣壯,並能夠從教育方式、方法的角度來看待(教育懲戒權),家長也會把懲戒權當作教育的一種專業權力,而不是當作教師師德失範的體罰學生的行為。”陳校長稱。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當前,教育懲戒權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出臺。陳校長認為,教育懲戒權要落地應考慮到這樣幾個因素:

有程序:提起教育懲戒——交由教師、家長、學生代表討論決定——執行教育懲戒——是否公告;

有標準:哪種情況如何懲戒,懲戒到何種程度;

有調查單位,以確保事實清楚。

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確保教育懲戒權的落實。“對於教育懲戒權,最關鍵的不是把‘戒尺’歸還給教師,而是把對教育規則尊重和維護的權力交給教師,從而在教師、家長、學生心中建立起對規則的尊敬、對法律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對責任的擔當,這才是教育懲戒權的根本價值。”陳校長說道。

來自成都墨池書院小學的楊老師向記者表示,自己還不是很清楚教育懲戒權迴歸的事情,但總的來說,這對教師是個好事情。

"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文丨實習記者 劉珂君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在我們讀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著名作家魯迅是這樣描寫他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的。不過,可能有些孩子要理解“戒尺”還有點困難,因為壽鏡吾先生手中的這把“戒尺”,可能在很多老師的講桌上,已經消失許久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

這也是教育懲戒權首次被寫入中央文件。“戒尺”會不會重新回到教師們的手中,如果真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家長們對此如何看待呢?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寧可成績平平,切莫體罰學生”,這句話在教育界流傳許久,也成了多數教師心照不宣的事實。教師們紛紛選擇放下手中的“戒尺”,原因也在於體罰和懲戒的界限模糊,難以區分。稍有不慎,教師們多年的教學成績將毀於一旦,輕則校內處分,重則在行業內再無立足之地。

就在今年4月29日,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中學教師楊守梅叫回了在操場玩耍的逃課學生李某某、王某某,並用課本抽打了兩名學生。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5月5日,五蓮縣二中針對楊守梅抽打學生事件,給出5條處理意見,其中包括:對楊守梅予以停職一個月;取消楊守梅2019年度評優樹先資格,該年度師德考核為不合格等。

7月2日,五蓮縣教育局和體育局作出《關於對五蓮縣二中楊守梅體罰學生處理情況的通報》,在學校處分的基礎上追加:責成五蓮二中2019年新學年不再與楊守梅簽訂《山東省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將楊守梅自2019年7月納入五蓮縣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等處罰。

這便是前段時間流傳於網絡,引發輿論熱議的《五蓮二中關於楊某某體罰學生的處理決定》文件。楊守梅這位曾被校方和當地教育、體育局樹為“省藝術教育先進個人、市優秀班主任、縣優秀教師、巾幗崗位明星”的教育典範被處分,也引來大批家長、學生為其喊冤。

的確,在傳統觀念中,該教師的做法並無不妥。但在現代教育視野下,尤其是在教育懲戒權未明確迴歸之前,教師懲戒學生多涉雷池,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河南男子20年後毆打老師案引發全民熱議等。

對此,一名崔姓教師在微博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一些規定)毀了老師也毀了孩子,我也是一名教師,說實話,真的不是不想管,是不敢管,管過了家長怪你,管少了家長說你不負責任,想說管不管工資也一樣發,老師教育孩子難道是為了自己麼?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作為“戒尺”的使用者,教師們怎樣看待教育懲戒權的迴歸?記者就這一問題訪問了成都多所中小學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紛紛感嘆:“鬆了口氣!”但同時,老師們也更希望家長能理解並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新川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校長陳命根認為,教育懲戒權從根本上來說,仍然是教育權。教育權不是教師的個人權力,而是職業本分。“明確教師的教育懲戒權,不應該僅僅是保證教師的正當權益,更是教育發展到現在,要通過法律法規的方式,來保證教育的實施不受無端影響和阻礙的一個做法,如果僅僅把教育懲戒權看作教師的個人權益,那就是說教師可以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放棄這項權力。”陳命根談道。

在陳校長看來,教育懲戒權屬於教育權。而教育權有很多內涵,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履行的權利和義務。“這樣一來教師就能理直氣壯,並能夠從教育方式、方法的角度來看待(教育懲戒權),家長也會把懲戒權當作教育的一種專業權力,而不是當作教師師德失範的體罰學生的行為。”陳校長稱。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當前,教育懲戒權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出臺。陳校長認為,教育懲戒權要落地應考慮到這樣幾個因素:

有程序:提起教育懲戒——交由教師、家長、學生代表討論決定——執行教育懲戒——是否公告;

有標準:哪種情況如何懲戒,懲戒到何種程度;

有調查單位,以確保事實清楚。

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確保教育懲戒權的落實。“對於教育懲戒權,最關鍵的不是把‘戒尺’歸還給教師,而是把對教育規則尊重和維護的權力交給教師,從而在教師、家長、學生心中建立起對規則的尊敬、對法律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對責任的擔當,這才是教育懲戒權的根本價值。”陳校長說道。

來自成都墨池書院小學的楊老師向記者表示,自己還不是很清楚教育懲戒權迴歸的事情,但總的來說,這對教師是個好事情。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因為在教育小朋友的過程當中,除了說教,有的時候稍微用一點懲罰的話,教育效果可能會更好。”楊老師稱,自己很少遇到對孩子不敢管、不想管的事。“一般很少,但是說沒有是不可能的,一般還是會有”。

從事小學教育四年半的楊老師認為,當前最希望的就是政府出臺關於教育懲戒權的具體規範。“因為一般來說,老師對孩子進行懲罰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教育要從自身來約束自己,不能說有了這個權力就無限地對孩子去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懲罰。”

說到這點,楊老師借用了商丘老師辱罵女生事件進行舉例,“這個事情我也在關注,我覺得那個老師的做法就不對。”楊老師表示,懲戒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孩子,所以有沒有這個教育懲戒權都是外在的形式。老師要明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才去這樣做、這樣說的。

另外,楊老師希望家長們的觀念可以改進一下,“他們(家長)要先相信老師,尊重老師。然後才可以讓教育懲戒權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順利使用。有的時候老師只是批評了一下孩子,但是有的家長就會把它放大,阻礙了老師去教育學生。”楊老師認為,在教育懲戒權使用的過程當中,老師對孩子的尊重、家長和孩子對老師的尊重,這種相互的尊重和理解是很重要的。

"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文丨實習記者 劉珂君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在我們讀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著名作家魯迅是這樣描寫他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的。不過,可能有些孩子要理解“戒尺”還有點困難,因為壽鏡吾先生手中的這把“戒尺”,可能在很多老師的講桌上,已經消失許久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

這也是教育懲戒權首次被寫入中央文件。“戒尺”會不會重新回到教師們的手中,如果真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家長們對此如何看待呢?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寧可成績平平,切莫體罰學生”,這句話在教育界流傳許久,也成了多數教師心照不宣的事實。教師們紛紛選擇放下手中的“戒尺”,原因也在於體罰和懲戒的界限模糊,難以區分。稍有不慎,教師們多年的教學成績將毀於一旦,輕則校內處分,重則在行業內再無立足之地。

就在今年4月29日,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中學教師楊守梅叫回了在操場玩耍的逃課學生李某某、王某某,並用課本抽打了兩名學生。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5月5日,五蓮縣二中針對楊守梅抽打學生事件,給出5條處理意見,其中包括:對楊守梅予以停職一個月;取消楊守梅2019年度評優樹先資格,該年度師德考核為不合格等。

7月2日,五蓮縣教育局和體育局作出《關於對五蓮縣二中楊守梅體罰學生處理情況的通報》,在學校處分的基礎上追加:責成五蓮二中2019年新學年不再與楊守梅簽訂《山東省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將楊守梅自2019年7月納入五蓮縣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等處罰。

這便是前段時間流傳於網絡,引發輿論熱議的《五蓮二中關於楊某某體罰學生的處理決定》文件。楊守梅這位曾被校方和當地教育、體育局樹為“省藝術教育先進個人、市優秀班主任、縣優秀教師、巾幗崗位明星”的教育典範被處分,也引來大批家長、學生為其喊冤。

的確,在傳統觀念中,該教師的做法並無不妥。但在現代教育視野下,尤其是在教育懲戒權未明確迴歸之前,教師懲戒學生多涉雷池,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河南男子20年後毆打老師案引發全民熱議等。

對此,一名崔姓教師在微博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一些規定)毀了老師也毀了孩子,我也是一名教師,說實話,真的不是不想管,是不敢管,管過了家長怪你,管少了家長說你不負責任,想說管不管工資也一樣發,老師教育孩子難道是為了自己麼?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作為“戒尺”的使用者,教師們怎樣看待教育懲戒權的迴歸?記者就這一問題訪問了成都多所中小學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紛紛感嘆:“鬆了口氣!”但同時,老師們也更希望家長能理解並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新川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校長陳命根認為,教育懲戒權從根本上來說,仍然是教育權。教育權不是教師的個人權力,而是職業本分。“明確教師的教育懲戒權,不應該僅僅是保證教師的正當權益,更是教育發展到現在,要通過法律法規的方式,來保證教育的實施不受無端影響和阻礙的一個做法,如果僅僅把教育懲戒權看作教師的個人權益,那就是說教師可以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放棄這項權力。”陳命根談道。

在陳校長看來,教育懲戒權屬於教育權。而教育權有很多內涵,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履行的權利和義務。“這樣一來教師就能理直氣壯,並能夠從教育方式、方法的角度來看待(教育懲戒權),家長也會把懲戒權當作教育的一種專業權力,而不是當作教師師德失範的體罰學生的行為。”陳校長稱。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當前,教育懲戒權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出臺。陳校長認為,教育懲戒權要落地應考慮到這樣幾個因素:

有程序:提起教育懲戒——交由教師、家長、學生代表討論決定——執行教育懲戒——是否公告;

有標準:哪種情況如何懲戒,懲戒到何種程度;

有調查單位,以確保事實清楚。

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確保教育懲戒權的落實。“對於教育懲戒權,最關鍵的不是把‘戒尺’歸還給教師,而是把對教育規則尊重和維護的權力交給教師,從而在教師、家長、學生心中建立起對規則的尊敬、對法律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對責任的擔當,這才是教育懲戒權的根本價值。”陳校長說道。

來自成都墨池書院小學的楊老師向記者表示,自己還不是很清楚教育懲戒權迴歸的事情,但總的來說,這對教師是個好事情。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因為在教育小朋友的過程當中,除了說教,有的時候稍微用一點懲罰的話,教育效果可能會更好。”楊老師稱,自己很少遇到對孩子不敢管、不想管的事。“一般很少,但是說沒有是不可能的,一般還是會有”。

從事小學教育四年半的楊老師認為,當前最希望的就是政府出臺關於教育懲戒權的具體規範。“因為一般來說,老師對孩子進行懲罰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教育要從自身來約束自己,不能說有了這個權力就無限地對孩子去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懲罰。”

說到這點,楊老師借用了商丘老師辱罵女生事件進行舉例,“這個事情我也在關注,我覺得那個老師的做法就不對。”楊老師表示,懲戒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孩子,所以有沒有這個教育懲戒權都是外在的形式。老師要明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才去這樣做、這樣說的。

另外,楊老師希望家長們的觀念可以改進一下,“他們(家長)要先相信老師,尊重老師。然後才可以讓教育懲戒權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順利使用。有的時候老師只是批評了一下孩子,但是有的家長就會把它放大,阻礙了老師去教育學生。”楊老師認為,在教育懲戒權使用的過程當中,老師對孩子的尊重、家長和孩子對老師的尊重,這種相互的尊重和理解是很重要的。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對大多數老師來說,使用“戒尺”最怕的就是遇到不理解的家長。但在記者對家長們進行態度調查後發現,多數家長普遍認為,在適當的程度、出於教育目的,老師對孩子的小懲大誡不過分。

“我不相信教育是快樂的!”來自青羊區的一位父親開門見山地對記者說道。對於孩子該如何教育,這位父親頗有心得。“除了個別老師過分體罰外,只要學生犯錯都應該適當得到懲罰。”除此之外,他引用了某學者的觀點:社會不要再過度包容孩子了,現在娃娃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一說就跳樓出走,到社會上誰將就你?“娃娃都是自己的寶,但是你讓學校教育樹人,又怕娃娃在犯錯後被懲罰,娃娃遇到錯誤和挫折都不能承受自己帶來的後果,到社會了誰會給你機會?”這位父親反問。

對於老師的工作,他也非常理解,並呼籲家長,配合老師及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比如娃娃做錯了,老師適當訓斥或懲罰,娃娃回去說老師罵他(她)了,家長就會到學校鬧。這樣會使老師對後面的教育直接消極對待,我說(孩子)不行,我打下也不行,那我就不管唄。你的娃娃又不是我的娃娃,說白了,你好與否和老師有好大關係嗎?幾乎沒有。所以現在老師上課都很謹慎,這樣對學生好嗎?”但是,他也同樣認為對待孩子應該先禮後兵,對於原則問題,孩子屢教不改後可適當懲戒。“只有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來!”他說。

"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文丨實習記者 劉珂君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在我們讀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著名作家魯迅是這樣描寫他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的。不過,可能有些孩子要理解“戒尺”還有點困難,因為壽鏡吾先生手中的這把“戒尺”,可能在很多老師的講桌上,已經消失許久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

這也是教育懲戒權首次被寫入中央文件。“戒尺”會不會重新回到教師們的手中,如果真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家長們對此如何看待呢?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寧可成績平平,切莫體罰學生”,這句話在教育界流傳許久,也成了多數教師心照不宣的事實。教師們紛紛選擇放下手中的“戒尺”,原因也在於體罰和懲戒的界限模糊,難以區分。稍有不慎,教師們多年的教學成績將毀於一旦,輕則校內處分,重則在行業內再無立足之地。

就在今年4月29日,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中學教師楊守梅叫回了在操場玩耍的逃課學生李某某、王某某,並用課本抽打了兩名學生。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5月5日,五蓮縣二中針對楊守梅抽打學生事件,給出5條處理意見,其中包括:對楊守梅予以停職一個月;取消楊守梅2019年度評優樹先資格,該年度師德考核為不合格等。

7月2日,五蓮縣教育局和體育局作出《關於對五蓮縣二中楊守梅體罰學生處理情況的通報》,在學校處分的基礎上追加:責成五蓮二中2019年新學年不再與楊守梅簽訂《山東省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將楊守梅自2019年7月納入五蓮縣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等處罰。

這便是前段時間流傳於網絡,引發輿論熱議的《五蓮二中關於楊某某體罰學生的處理決定》文件。楊守梅這位曾被校方和當地教育、體育局樹為“省藝術教育先進個人、市優秀班主任、縣優秀教師、巾幗崗位明星”的教育典範被處分,也引來大批家長、學生為其喊冤。

的確,在傳統觀念中,該教師的做法並無不妥。但在現代教育視野下,尤其是在教育懲戒權未明確迴歸之前,教師懲戒學生多涉雷池,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河南男子20年後毆打老師案引發全民熱議等。

對此,一名崔姓教師在微博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一些規定)毀了老師也毀了孩子,我也是一名教師,說實話,真的不是不想管,是不敢管,管過了家長怪你,管少了家長說你不負責任,想說管不管工資也一樣發,老師教育孩子難道是為了自己麼?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作為“戒尺”的使用者,教師們怎樣看待教育懲戒權的迴歸?記者就這一問題訪問了成都多所中小學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紛紛感嘆:“鬆了口氣!”但同時,老師們也更希望家長能理解並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新川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校長陳命根認為,教育懲戒權從根本上來說,仍然是教育權。教育權不是教師的個人權力,而是職業本分。“明確教師的教育懲戒權,不應該僅僅是保證教師的正當權益,更是教育發展到現在,要通過法律法規的方式,來保證教育的實施不受無端影響和阻礙的一個做法,如果僅僅把教育懲戒權看作教師的個人權益,那就是說教師可以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放棄這項權力。”陳命根談道。

在陳校長看來,教育懲戒權屬於教育權。而教育權有很多內涵,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履行的權利和義務。“這樣一來教師就能理直氣壯,並能夠從教育方式、方法的角度來看待(教育懲戒權),家長也會把懲戒權當作教育的一種專業權力,而不是當作教師師德失範的體罰學生的行為。”陳校長稱。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當前,教育懲戒權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出臺。陳校長認為,教育懲戒權要落地應考慮到這樣幾個因素:

有程序:提起教育懲戒——交由教師、家長、學生代表討論決定——執行教育懲戒——是否公告;

有標準:哪種情況如何懲戒,懲戒到何種程度;

有調查單位,以確保事實清楚。

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確保教育懲戒權的落實。“對於教育懲戒權,最關鍵的不是把‘戒尺’歸還給教師,而是把對教育規則尊重和維護的權力交給教師,從而在教師、家長、學生心中建立起對規則的尊敬、對法律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對責任的擔當,這才是教育懲戒權的根本價值。”陳校長說道。

來自成都墨池書院小學的楊老師向記者表示,自己還不是很清楚教育懲戒權迴歸的事情,但總的來說,這對教師是個好事情。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因為在教育小朋友的過程當中,除了說教,有的時候稍微用一點懲罰的話,教育效果可能會更好。”楊老師稱,自己很少遇到對孩子不敢管、不想管的事。“一般很少,但是說沒有是不可能的,一般還是會有”。

從事小學教育四年半的楊老師認為,當前最希望的就是政府出臺關於教育懲戒權的具體規範。“因為一般來說,老師對孩子進行懲罰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教育要從自身來約束自己,不能說有了這個權力就無限地對孩子去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懲罰。”

說到這點,楊老師借用了商丘老師辱罵女生事件進行舉例,“這個事情我也在關注,我覺得那個老師的做法就不對。”楊老師表示,懲戒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孩子,所以有沒有這個教育懲戒權都是外在的形式。老師要明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才去這樣做、這樣說的。

另外,楊老師希望家長們的觀念可以改進一下,“他們(家長)要先相信老師,尊重老師。然後才可以讓教育懲戒權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順利使用。有的時候老師只是批評了一下孩子,但是有的家長就會把它放大,阻礙了老師去教育學生。”楊老師認為,在教育懲戒權使用的過程當中,老師對孩子的尊重、家長和孩子對老師的尊重,這種相互的尊重和理解是很重要的。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對大多數老師來說,使用“戒尺”最怕的就是遇到不理解的家長。但在記者對家長們進行態度調查後發現,多數家長普遍認為,在適當的程度、出於教育目的,老師對孩子的小懲大誡不過分。

“我不相信教育是快樂的!”來自青羊區的一位父親開門見山地對記者說道。對於孩子該如何教育,這位父親頗有心得。“除了個別老師過分體罰外,只要學生犯錯都應該適當得到懲罰。”除此之外,他引用了某學者的觀點:社會不要再過度包容孩子了,現在娃娃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一說就跳樓出走,到社會上誰將就你?“娃娃都是自己的寶,但是你讓學校教育樹人,又怕娃娃在犯錯後被懲罰,娃娃遇到錯誤和挫折都不能承受自己帶來的後果,到社會了誰會給你機會?”這位父親反問。

對於老師的工作,他也非常理解,並呼籲家長,配合老師及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比如娃娃做錯了,老師適當訓斥或懲罰,娃娃回去說老師罵他(她)了,家長就會到學校鬧。這樣會使老師對後面的教育直接消極對待,我說(孩子)不行,我打下也不行,那我就不管唄。你的娃娃又不是我的娃娃,說白了,你好與否和老師有好大關係嗎?幾乎沒有。所以現在老師上課都很謹慎,這樣對學生好嗎?”但是,他也同樣認為對待孩子應該先禮後兵,對於原則問題,孩子屢教不改後可適當懲戒。“只有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來!”他說。

適當讓孩子在學校挨頓打,你能接受嗎?

對於這位父親的觀點,一位毛姓家長隨之附和道:“確實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還有家長表示:“(孩子)可以皮,但不能挑戰原則,挑戰必被打。”

一位家住金牛區的家長稱,嚴加管教孩子沒有錯的。“一個沒有畏懼、感恩,不能勇於面對困難和錯誤的孩子,長大了難有建樹。陽光的是身心,而不是縱容孩子的無知。”

家長茂女士指出,教育是去除動物性的過程,教化不可能全部是快樂的。“立好規矩,明晰不當行為的內容,引導孩子在規則範圍內自由行動,涉及道德和安全的不當行為,明確要捱打的一定要兌現。只要不涉及道德問題和安全問題,孩子有適度自由。以後進入社會不也是這樣嗎?”她說道。

關於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歡迎家長們留言與我們分享哦!

排版丨 Jiay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及東方IC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