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3招教你搞定'

"

前幾天,一位育兒專家發佈了一條媽媽求助的信息,讓很多網友感同身受。

一個兩歲的孩子,吃飯時面剛到嘴邊,因為有點燙,立馬眉頭緊鎖,把手中的筷子“啪”地一聲摔在桌子上,滿臉的不高興。

除此之外,孩子平時也是玩著玩著就突然大發雷霆,搞得自己都蒙圈啦!

於是,媽媽就向育兒專家求助:

“你們訓練營裡有沒有我們這樣的孩子?”

“怎麼才能改善一下呢?”

“只要不整天動不動發脾氣就行?”

雖然,只有簡單的幾個問題,卻道出了無數父母內心的無奈。

"

前幾天,一位育兒專家發佈了一條媽媽求助的信息,讓很多網友感同身受。

一個兩歲的孩子,吃飯時面剛到嘴邊,因為有點燙,立馬眉頭緊鎖,把手中的筷子“啪”地一聲摔在桌子上,滿臉的不高興。

除此之外,孩子平時也是玩著玩著就突然大發雷霆,搞得自己都蒙圈啦!

於是,媽媽就向育兒專家求助:

“你們訓練營裡有沒有我們這樣的孩子?”

“怎麼才能改善一下呢?”

“只要不整天動不動發脾氣就行?”

雖然,只有簡單的幾個問題,卻道出了無數父母內心的無奈。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3招教你搞定

教育專家說,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向他諮詢孩子哭鬧發脾氣的家長了。

信息發佈出來之後,很多網友說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我女兒也是調皮搗蛋,我老婆用手打她不疼更不聽話了,自從被我用尺子抽了一下屁股之後,現在我只要把尺子拿出來亮一亮她就立刻停止作妖了。”

“沒有什麼是打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打兩頓。”

“這種的直接餓她幾天,什麼毛病都解決了。”

但是,把孩子打一頓,不給孩子飯吃,或者不去幹預,這樣的方法真的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

兒童心理學認為: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任性、難管了,主要是由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引起的。

孩子發脾氣時,若父母的教育方式過於主觀,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孩子發脾氣,是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

孩子發脾氣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棘手問題。

父母應當去發現孩子鬧情緒背後的潛在原因,真正的去解讀孩子的內心。

看過這樣一段視頻,裡面的情景反應了很多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

前幾天,一位育兒專家發佈了一條媽媽求助的信息,讓很多網友感同身受。

一個兩歲的孩子,吃飯時面剛到嘴邊,因為有點燙,立馬眉頭緊鎖,把手中的筷子“啪”地一聲摔在桌子上,滿臉的不高興。

除此之外,孩子平時也是玩著玩著就突然大發雷霆,搞得自己都蒙圈啦!

於是,媽媽就向育兒專家求助:

“你們訓練營裡有沒有我們這樣的孩子?”

“怎麼才能改善一下呢?”

“只要不整天動不動發脾氣就行?”

雖然,只有簡單的幾個問題,卻道出了無數父母內心的無奈。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3招教你搞定

教育專家說,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向他諮詢孩子哭鬧發脾氣的家長了。

信息發佈出來之後,很多網友說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我女兒也是調皮搗蛋,我老婆用手打她不疼更不聽話了,自從被我用尺子抽了一下屁股之後,現在我只要把尺子拿出來亮一亮她就立刻停止作妖了。”

“沒有什麼是打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打兩頓。”

“這種的直接餓她幾天,什麼毛病都解決了。”

但是,把孩子打一頓,不給孩子飯吃,或者不去幹預,這樣的方法真的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

兒童心理學認為: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任性、難管了,主要是由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引起的。

孩子發脾氣時,若父母的教育方式過於主觀,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孩子發脾氣,是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

孩子發脾氣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棘手問題。

父母應當去發現孩子鬧情緒背後的潛在原因,真正的去解讀孩子的內心。

看過這樣一段視頻,裡面的情景反應了很多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3招教你搞定

媽媽覺得兒子看電視的時間有點長了,於是,沒有和兒子商量就把電視關了。

因為孩子想看的節目沒有看完,兒子就像發瘋了似的怒吼,直奔電視的方向去了,自己打開了電視,試圖打開想看的節目,但是沒有按出來。

這時,兒子的憤怒爆發了,抄起遙控器,使勁砸向電視,嘴裡還怒喊著“這破電視”。

媽媽一邊使勁摟住他,一邊跟他說:“那咱就玩點別的玩具吧,別鬧了”,孩子反而哭鬧的更厲害了。

因為媽媽的行為事先沒同孩子商量,所以,孩子討厭媽媽的做法,覺得自己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又不會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才會有那麼大的情緒波動。

面對此時的孩子,媽媽並沒有看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為了讓孩子停止哭鬧,敷衍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情。

兒童教育家孫玉梅說:“孩子所接觸的事物,不會向成人一樣做出理性的認識和決策,而是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當遇到父母的阻止時,都會通過發脾氣來表示抗議。”

孩子除了吃飽穿暖,還有很多心理需求,當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會以發脾氣的方式發洩自己的情緒,為了讓父母看到自己的需求,能理解自己。

孩子發脾氣,是感覺被忽視了

前段時間,一個10多歲男孩樂樂,獨自一人在南京地鐵站進站口處徘徊。

當他看到警察向他走來時,慌張地想逃離,被民警攔下來詢問原因。

樂樂向民警說:“我離家出走不止10次了”。而出走的原因讓人難以置信,竟然是因為父母玩手機。

民警向樂樂瞭解情況後給他買了吃的。樂樂覺得,父母都不如素不相識的民警叔叔關心他。

民警說處置過很多孩子離家出走的警情,而孩子離家出走並非都是胡鬧。

樂樂就是因為父母回家只顧玩手機,忽視了他,想用離家出走的方式引起父母的關注。

民警向樂樂說“以後不要跑,你十次都遇到好人了,萬一再跑遇到壞人了怎麼辦?”

民警做通了樂樂的工作,聯繫了他的爸爸,爸爸知道了兒子離家出走的原因後,感覺很慚愧,承諾以後會改掉玩手機的壞習慣,把兒子接回了家。

因為父母對兒子的忽視,才導致了孩子不得不想辦法去博得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

前幾天,一位育兒專家發佈了一條媽媽求助的信息,讓很多網友感同身受。

一個兩歲的孩子,吃飯時面剛到嘴邊,因為有點燙,立馬眉頭緊鎖,把手中的筷子“啪”地一聲摔在桌子上,滿臉的不高興。

除此之外,孩子平時也是玩著玩著就突然大發雷霆,搞得自己都蒙圈啦!

於是,媽媽就向育兒專家求助:

“你們訓練營裡有沒有我們這樣的孩子?”

“怎麼才能改善一下呢?”

“只要不整天動不動發脾氣就行?”

雖然,只有簡單的幾個問題,卻道出了無數父母內心的無奈。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3招教你搞定

教育專家說,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向他諮詢孩子哭鬧發脾氣的家長了。

信息發佈出來之後,很多網友說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我女兒也是調皮搗蛋,我老婆用手打她不疼更不聽話了,自從被我用尺子抽了一下屁股之後,現在我只要把尺子拿出來亮一亮她就立刻停止作妖了。”

“沒有什麼是打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打兩頓。”

“這種的直接餓她幾天,什麼毛病都解決了。”

但是,把孩子打一頓,不給孩子飯吃,或者不去幹預,這樣的方法真的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

兒童心理學認為: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任性、難管了,主要是由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引起的。

孩子發脾氣時,若父母的教育方式過於主觀,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孩子發脾氣,是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

孩子發脾氣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棘手問題。

父母應當去發現孩子鬧情緒背後的潛在原因,真正的去解讀孩子的內心。

看過這樣一段視頻,裡面的情景反應了很多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3招教你搞定

媽媽覺得兒子看電視的時間有點長了,於是,沒有和兒子商量就把電視關了。

因為孩子想看的節目沒有看完,兒子就像發瘋了似的怒吼,直奔電視的方向去了,自己打開了電視,試圖打開想看的節目,但是沒有按出來。

這時,兒子的憤怒爆發了,抄起遙控器,使勁砸向電視,嘴裡還怒喊著“這破電視”。

媽媽一邊使勁摟住他,一邊跟他說:“那咱就玩點別的玩具吧,別鬧了”,孩子反而哭鬧的更厲害了。

因為媽媽的行為事先沒同孩子商量,所以,孩子討厭媽媽的做法,覺得自己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又不會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才會有那麼大的情緒波動。

面對此時的孩子,媽媽並沒有看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為了讓孩子停止哭鬧,敷衍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情。

兒童教育家孫玉梅說:“孩子所接觸的事物,不會向成人一樣做出理性的認識和決策,而是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當遇到父母的阻止時,都會通過發脾氣來表示抗議。”

孩子除了吃飽穿暖,還有很多心理需求,當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會以發脾氣的方式發洩自己的情緒,為了讓父母看到自己的需求,能理解自己。

孩子發脾氣,是感覺被忽視了

前段時間,一個10多歲男孩樂樂,獨自一人在南京地鐵站進站口處徘徊。

當他看到警察向他走來時,慌張地想逃離,被民警攔下來詢問原因。

樂樂向民警說:“我離家出走不止10次了”。而出走的原因讓人難以置信,竟然是因為父母玩手機。

民警向樂樂瞭解情況後給他買了吃的。樂樂覺得,父母都不如素不相識的民警叔叔關心他。

民警說處置過很多孩子離家出走的警情,而孩子離家出走並非都是胡鬧。

樂樂就是因為父母回家只顧玩手機,忽視了他,想用離家出走的方式引起父母的關注。

民警向樂樂說“以後不要跑,你十次都遇到好人了,萬一再跑遇到壞人了怎麼辦?”

民警做通了樂樂的工作,聯繫了他的爸爸,爸爸知道了兒子離家出走的原因後,感覺很慚愧,承諾以後會改掉玩手機的壞習慣,把兒子接回了家。

因為父母對兒子的忽視,才導致了孩子不得不想辦法去博得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3招教你搞定

評論區網友都紛紛留言:

“現在的父母除了玩手機就是玩手機。”

“父母該反省反省了。”

“要多抽時間陪陪孩子。”

確實,這樣手機不離手的父母還有很多,幾乎已經成了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

父母們平日忙於工作,留給孩子的時間本來就屈指可數,回到家後卻只顧著玩手機,對孩子不管不顧。

孩子長期感受不到父母的重視和關愛,就會就開動腦筋,用“可憐”的手段博取父母的關注。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南溪•麥克威廉斯曾說:“家庭對兒童最大的傷害莫過於父母的漠不關心和冷漠的態度。”

忽視是把“隱形的刀”,不要讓這把刀伸向我們的孩子。

孩子發脾氣時,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作為父母要學會反思自己,是否給了孩子足夠的關愛。

孩子發脾氣,如何有效溝通?

心理學中:人類的大腦分為三層: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

情緒腦,是中間一層負責人類各種情緒的產生,如悲傷、喜悅、恐懼等。

當人們不由自主的出現情緒時,就是情緒腦在作祟。

父母要正確對待和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態度,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

前幾天,一位育兒專家發佈了一條媽媽求助的信息,讓很多網友感同身受。

一個兩歲的孩子,吃飯時面剛到嘴邊,因為有點燙,立馬眉頭緊鎖,把手中的筷子“啪”地一聲摔在桌子上,滿臉的不高興。

除此之外,孩子平時也是玩著玩著就突然大發雷霆,搞得自己都蒙圈啦!

於是,媽媽就向育兒專家求助:

“你們訓練營裡有沒有我們這樣的孩子?”

“怎麼才能改善一下呢?”

“只要不整天動不動發脾氣就行?”

雖然,只有簡單的幾個問題,卻道出了無數父母內心的無奈。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3招教你搞定

教育專家說,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向他諮詢孩子哭鬧發脾氣的家長了。

信息發佈出來之後,很多網友說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我女兒也是調皮搗蛋,我老婆用手打她不疼更不聽話了,自從被我用尺子抽了一下屁股之後,現在我只要把尺子拿出來亮一亮她就立刻停止作妖了。”

“沒有什麼是打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打兩頓。”

“這種的直接餓她幾天,什麼毛病都解決了。”

但是,把孩子打一頓,不給孩子飯吃,或者不去幹預,這樣的方法真的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

兒童心理學認為: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任性、難管了,主要是由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引起的。

孩子發脾氣時,若父母的教育方式過於主觀,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孩子發脾氣,是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

孩子發脾氣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棘手問題。

父母應當去發現孩子鬧情緒背後的潛在原因,真正的去解讀孩子的內心。

看過這樣一段視頻,裡面的情景反應了很多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3招教你搞定

媽媽覺得兒子看電視的時間有點長了,於是,沒有和兒子商量就把電視關了。

因為孩子想看的節目沒有看完,兒子就像發瘋了似的怒吼,直奔電視的方向去了,自己打開了電視,試圖打開想看的節目,但是沒有按出來。

這時,兒子的憤怒爆發了,抄起遙控器,使勁砸向電視,嘴裡還怒喊著“這破電視”。

媽媽一邊使勁摟住他,一邊跟他說:“那咱就玩點別的玩具吧,別鬧了”,孩子反而哭鬧的更厲害了。

因為媽媽的行為事先沒同孩子商量,所以,孩子討厭媽媽的做法,覺得自己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又不會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才會有那麼大的情緒波動。

面對此時的孩子,媽媽並沒有看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為了讓孩子停止哭鬧,敷衍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情。

兒童教育家孫玉梅說:“孩子所接觸的事物,不會向成人一樣做出理性的認識和決策,而是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當遇到父母的阻止時,都會通過發脾氣來表示抗議。”

孩子除了吃飽穿暖,還有很多心理需求,當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會以發脾氣的方式發洩自己的情緒,為了讓父母看到自己的需求,能理解自己。

孩子發脾氣,是感覺被忽視了

前段時間,一個10多歲男孩樂樂,獨自一人在南京地鐵站進站口處徘徊。

當他看到警察向他走來時,慌張地想逃離,被民警攔下來詢問原因。

樂樂向民警說:“我離家出走不止10次了”。而出走的原因讓人難以置信,竟然是因為父母玩手機。

民警向樂樂瞭解情況後給他買了吃的。樂樂覺得,父母都不如素不相識的民警叔叔關心他。

民警說處置過很多孩子離家出走的警情,而孩子離家出走並非都是胡鬧。

樂樂就是因為父母回家只顧玩手機,忽視了他,想用離家出走的方式引起父母的關注。

民警向樂樂說“以後不要跑,你十次都遇到好人了,萬一再跑遇到壞人了怎麼辦?”

民警做通了樂樂的工作,聯繫了他的爸爸,爸爸知道了兒子離家出走的原因後,感覺很慚愧,承諾以後會改掉玩手機的壞習慣,把兒子接回了家。

因為父母對兒子的忽視,才導致了孩子不得不想辦法去博得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3招教你搞定

評論區網友都紛紛留言:

“現在的父母除了玩手機就是玩手機。”

“父母該反省反省了。”

“要多抽時間陪陪孩子。”

確實,這樣手機不離手的父母還有很多,幾乎已經成了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

父母們平日忙於工作,留給孩子的時間本來就屈指可數,回到家後卻只顧著玩手機,對孩子不管不顧。

孩子長期感受不到父母的重視和關愛,就會就開動腦筋,用“可憐”的手段博取父母的關注。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南溪•麥克威廉斯曾說:“家庭對兒童最大的傷害莫過於父母的漠不關心和冷漠的態度。”

忽視是把“隱形的刀”,不要讓這把刀伸向我們的孩子。

孩子發脾氣時,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作為父母要學會反思自己,是否給了孩子足夠的關愛。

孩子發脾氣,如何有效溝通?

心理學中:人類的大腦分為三層: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

情緒腦,是中間一層負責人類各種情緒的產生,如悲傷、喜悅、恐懼等。

當人們不由自主的出現情緒時,就是情緒腦在作祟。

父母要正確對待和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態度,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3招教你搞定

那麼,在孩子鬧情緒時,我們應當如何做呢?

1. 用“共情”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當孩子產生壞情緒時,家長不能去壓制、迴避,而是要用“共情”的方式去無條件地接納。

共情,是指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設身處地的理解別人的感受。

在《兒童積極心理學》書中,一位耐心的媽媽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媽媽帶女兒去遊樂場玩,孩子玩得特別高興,要離開的時候,孩子又哭又鬧不想走。這時,媽媽抱著她,溫柔又耐心地說,你是不是不想走,想多玩一會兒?孩子邊哭邊說:“是的,我還想玩。”媽媽繼續耐心地向女兒解釋:“媽媽知道你喜歡在這玩,可是遊樂場要關門了啊!改天我們再來好嗎?”聽了媽媽的話,女兒不哭也不鬧了。

這位媽媽沒有批評孩子的哭鬧,而是先理解孩子的感受,之後再進行引導。

當家長真正的理解了孩子的負面情緒時,就會體會到,孩子哭鬧是為了疏解負面情緒。

2. 積極暫停,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無理取鬧時,積極暫停法能有效地緩和孩子的負面情緒。

積極暫停法,就是當孩子有不當行為或發脾氣時,給孩子一個單獨的空間去反思自己,等孩子冷靜下來,再一起去處理問題。

有一則視頻,6歲男孩,脾氣暴躁,砸凳子、掀桌子見什麼扔什麼,見人就打。

看著暴跳如雷的孩子,媽媽沒有辦法,於是,向育兒師求助。

育兒師建議媽媽,讓他坐在椅子上5分鐘,給他一個冷靜的空間,讓他暫緩一下負面情緒。

開始孩子大吼大叫,蹦高扔椅子,脫襪子,一直想辦法反抗,但沒有人理會他。

慢慢地孩子情緒冷靜下來了,媽媽才告訴孩子,砸東西,打人都是不對的,這時孩子沉默了,最後擁抱了媽媽。

當父母和孩子都有負面情緒時,要及時暫停,回到各自的空間裡去反思,待情緒冷靜後,再去處理,問題才能得到妥善解決。

3.多給孩子一些關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特別渴望父母的關愛和理解的。

研究發現:缺乏關愛的孩子,與人的溝通能力很弱,他會採取發脾氣的方式去表達。

因此,要想讓孩子遠離壞脾氣,需要我們多一些耐心、陪伴和理解,給孩子更多的關愛。

在《2018年全國教育狀況調查報告》中顯示:孩子認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有溫暖的家”。

只要父母學會傾聽,理解孩子,給孩子無條件的關愛,親子之間就會擁有暖暖的幸福感。

不是孩子不愛我們,而是我們的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吝嗇了我們的愛。

孩子發脾氣時,正是我們釋放愛的時候,其實孩子也是愛我們的,張開雙臂去擁抱我們的孩子吧!

讓那個“噴火龍”一樣的孩子變成一個擁有良好心態,積極陽光的少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