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志亮:想要孩子學習好,父母首先要做好這5件事

我們常常碰到前來諮詢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不聽話,如何如何不喜歡上學,如何如何與老師鬧彆扭,如何如何與家長頂嘴等。

經過究因分析,我們發現孩子的態度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極為相關

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強大的、無所不能的權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遇到其認為危險的情境時,總是往父母后面躲,捱了別人的欺負也總是尋求父母出面擺平。


錢志亮:想要孩子學習好,父母首先要做好這5件事


等到上幼兒園、上小學之後,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又多了一群老師。這時,家長對孩子的絕對影響地位已經開始動搖,孩子開始步人學習知識與信息的時期,所以常見孩子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老師說的!”

不過,不管學校的老師怎麼重要,家長在孩子心目中固有的影響仍然很重要,孩子通過觀察家長的行為舉止進行模仿學習。

所以,家庭對孩子的學習影響非常重要。

家長的學習興趣與認識、對學校的態度、對教師的態度,家庭的經濟狀況(生活條件)、居住條件等對孩子的學習有一定的影響。


一、首先,家長的學習榜樣作用十分重要


孩子一般喜歡並尊重有文化、有教養、好學上進、作風民主、舉止文明、關係和諧的家長。

特別是家長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間接地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孩子若生長在充滿學習氣氛的環境中,很容易萌發自發學習的需要,以致形成一種千金難買的自覺學習的行動。

因此,家長應率先熱愛學習,形成家風,以自己的言行薰陶子女

調查表明,許多學業不良兒童的家庭缺乏良好的學習氣氛一一家長經常約些朋友晚上打牌、閒聊、外出跳舞等,試想處於這類環境的孩子怎麼可能安心學習?


二、其次,家長對學校、對教師的態度很重要


家長應多向孩子講述自己小時候在學校的趣事,多向孩子傳達一些自己對學校美好的嚮往、美好的記憶的信息,努力培養孩子對學校的情感。

如果家長給孩子傳遞的都是自己多麼多麼不願意上學、學校生活多麼多麼枯燥無味等一些消極信息,可以想像孩子對學校的概念會是什麼樣。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對幼兒園的孩子問完年齡後總愛說“還有一(或二)年的快樂時光,明(或後)年就要被上套了”之類的話。

其實他們本來是想告訴孩子好好珍惜幼兒園的時光,學會玩、充分地玩,沒曾想借踩小學一腳抬高幼兒園的話語等於告訴孩子學校生活是痛苦的,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陰影,這種負面的信息會影響到孩子對學校的期望。

由於當前師資質量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素質參差不齊,難免出現老師教錯了或粗暴對待學生的現象。

家長心裡著急或生氣是正常的,但從教育好孩子的角度出發,千萬不可當著孩子的面數落老師的不是,否則不但會破壞老師的威信,以致老師今後很難開展對孩子的教育工作,而且會使孩子陷人兩難境地,使孩子心目中的兩類權威發生激烈衝突,讓孩子覺得不知道聽誰的好,長期下去容易造成孩子的人格障礙:在家長面前一個樣,在老師面前另一個樣的雙重人格。


三、再次,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固定學習地點


無論家庭經濟狀況、住房狀況如何,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固定的學習地點。

孩子在學校裡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務就是學習;在家裡,孩子也應當有個固定的學習地方,它的作用主要在於形成一種學習地點的定向。


錢志亮:想要孩子學習好,父母首先要做好這5件事


就是說,每當孩子在習慣的地方坐下來,便條件反射般地想到學習,猶如醫生走進病房,科學家走進實驗室,即刻來了精神一樣。這在心理學上叫地點動力定型。

所以,家長要為孩子提供一個用來讀書做功課的專門地點。

有條件的可以單獨安排一個房間;住房條件不允許的,也要為孩子安排一個牆角,放一張書桌,供孩子存放書和作業本,使孩子處在井然有序的學習環境中。

許多調研證實,好多學業不良兒童不寫家庭作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家裡沒地方寫。


四、另外,家長用完東西要放回原處


家長要注意在家裡用完東西就放回原處的榜樣作用,以培養孩子用完東西放回原處的習慣。

這不僅會使學習環境保持整潔而有條理,而且可以節省尋找學習用品的時間。

例如,在學習前把桌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收拾乾淨,只留下文具、課本、作業本等,這樣既免得其他東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有利於孩子寫字。

要求孩子在學習後將各種用品都放回原處,再次學習時可隨手拿來。

否則,學習用品亂放,雜亂無章,學習時又找這又找那,半天還找不齊,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情緒;妨礙腦力集中,降低學習效率,影響學業,嚴重的極有可能誘發孩子注意力分散性質的多動症。


五、最後,家長要保持閱讀的習慣


家庭可以根據經濟情況和孩子的興趣訂閱一些報刊、書籍,茶餘飯後家長翻看翻看,一方面,自己拓寬知識面以便有與孩子交流的知識;另一方面,可以書中的某些內容為話題與孩子進行討論與交流。

這對做孩子的榜樣、促進孩子學習、促進親子情感交流、防止“代溝”的產生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錢志亮:想要孩子學習好,父母首先要做好這5件事


在我們日常諮詢當中,碰到許多家長問及“代溝”問題,家長總覺得孩子大了不聽管了,沒辦法了。

其實,根本原因在於有的家長平時不注意自己的學習與積累,自己的知識結構已經不如孩子了,在孩子心目中已不再佔有權威的地位了,可自己仍然行使家長的權力。

這樣就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心理:要麼明著對抗,你說什麼他就反駁你什麼,交流不起來,家長十分苦惱與傷心;要麼說什麼都不聽你的,“非暴力不合作",我行我素,家長什麼也插不上手。

因此,家長不斷更新思想、更新知識結構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溫床,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