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這一種鼓勵孩子的方式已上黑名單'

"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據說,如果你家還在用這種方式鼓勵孩子,表明已經落後了70%。

故事1:

有一次到一親戚家做客,親戚家有位7歲的小女孩,彈得一手好鋼琴。小女孩的媽媽想讓孩子彈一曲給客人聽,孩子有些猶豫,那位媽媽哄著孩子說:“快!彈得好獎勵一顆巧克力糖!”

巧克力糖倒有魅力,小女孩動作利索了不少,彈得也挺好。得到眾人稱讚,媽媽想讓孩子再彈一首,但小女孩伸出手,示意媽媽先給巧克力糖,否則不彈,眾人看到孩子的樣子哈哈笑。或許感覺權威被無視,那位媽媽露出一絲尷尬,隨即冷冷地拒絕了孩子。

這時小女孩反倒覺得莫名其妙了,她臉上的表情好像在說——不是說好的彈琴給巧克力糖嗎?

故事2:

大街上,兩位表兄弟模樣的小男孩在爭搶一個玩具機器人,爸爸對年齡稍大的小男孩說:“兒子,分享給弟弟玩,懂分享的孩子獎勵一根冰淇淋雪糕。”

這時兩個孩子相互把玩具往對方身上推:“我不玩了,讓給你,我要吃冰淇淋。”結果誰也不願碰玩具,似乎誰再碰到玩具誰就得不到冰淇淋一樣,最終玩具被扔到了地上,還因為力度過大,機器人斷了一條手臂。這時那位爸爸有些生氣:“誰扔玩具誰不能吃冰淇淋……”兩個孩子相互指責,都說是對方扔的。

這位爸爸又心生一計:“誰愛惜玩具誰便獎勵冰淇淋。”年齡稍大的小男孩第一個衝到玩具旁,把玩具抱懷裡,引起年齡較小的男孩的爭搶……

我感覺他們搶的是“冰淇淋”,而不是玩具。

"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據說,如果你家還在用這種方式鼓勵孩子,表明已經落後了70%。

故事1:

有一次到一親戚家做客,親戚家有位7歲的小女孩,彈得一手好鋼琴。小女孩的媽媽想讓孩子彈一曲給客人聽,孩子有些猶豫,那位媽媽哄著孩子說:“快!彈得好獎勵一顆巧克力糖!”

巧克力糖倒有魅力,小女孩動作利索了不少,彈得也挺好。得到眾人稱讚,媽媽想讓孩子再彈一首,但小女孩伸出手,示意媽媽先給巧克力糖,否則不彈,眾人看到孩子的樣子哈哈笑。或許感覺權威被無視,那位媽媽露出一絲尷尬,隨即冷冷地拒絕了孩子。

這時小女孩反倒覺得莫名其妙了,她臉上的表情好像在說——不是說好的彈琴給巧克力糖嗎?

故事2:

大街上,兩位表兄弟模樣的小男孩在爭搶一個玩具機器人,爸爸對年齡稍大的小男孩說:“兒子,分享給弟弟玩,懂分享的孩子獎勵一根冰淇淋雪糕。”

這時兩個孩子相互把玩具往對方身上推:“我不玩了,讓給你,我要吃冰淇淋。”結果誰也不願碰玩具,似乎誰再碰到玩具誰就得不到冰淇淋一樣,最終玩具被扔到了地上,還因為力度過大,機器人斷了一條手臂。這時那位爸爸有些生氣:“誰扔玩具誰不能吃冰淇淋……”兩個孩子相互指責,都說是對方扔的。

這位爸爸又心生一計:“誰愛惜玩具誰便獎勵冰淇淋。”年齡稍大的小男孩第一個衝到玩具旁,把玩具抱懷裡,引起年齡較小的男孩的爭搶……

我感覺他們搶的是“冰淇淋”,而不是玩具。

當心!這一種鼓勵孩子的方式已上黑名單

故事3:

客廳裡,一位光頭小男孩時而瞪著面前的牆壁發呆,時而趴在書桌上玩橡皮擦。他面前的作業本,只寫了最前面一行的兩個字。這時小男孩的媽媽從房間出來,大概看出了孩子的磨蹭:“趕緊寫作業,寫完讓你打一場電子遊戲作為獎勵。”

“我要打3場!”

“好,3場,趕緊寫!”

“錯了一個字,這個,改正一下!”

“……如果我改正……你讓我打4場電子遊戲!”

小男孩的媽媽猶豫了一會便答應了。

這些孩子的故事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大多數家庭。這些家長實際上是在自己面前“挖了一個坑”。為什麼?

▷一則經典的“物質獎勵與動機”實驗

1971年,心理學家Edward Deci召集一群孩子做了一場為期3個階段的“獎勵與動機”的實驗,實驗人員讓這些孩子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第1階段:對所有孩子沒給予任何獎勵;

在第2階段:將孩子分成A,B組。A組的孩子每做完一道智力題獎勵1美金;

在第3階段:讓所有孩子休息,B組中不少孩子繼續解題,而A組所有孩子自由選擇在休息。

這便是後來知名的德西效應。

▷為什麼對孩子物質獎勵,會跟教育背道而馳?

斯坦福大學兒童心理學家Mark R. Lepper曾經提過,起初孩子們只是隨意在畫畫兒,倘若成人又比賽又發獎,孩子們就會失去對畫畫的興趣。那是因為本來孩子帶著好奇或興趣在做事情,父母物質獎勵的介入,不僅降低了孩子對事情的內部動機和自發性的興趣,甚至發生錯位,物質獎勵變成了孩子繼續做事的動機,並且會存在物質獎勵一旦停止,事情便不會繼續的風險。丟了內部動機,讓孩子從一開始,便“輸在了起跑線”。

"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據說,如果你家還在用這種方式鼓勵孩子,表明已經落後了70%。

故事1:

有一次到一親戚家做客,親戚家有位7歲的小女孩,彈得一手好鋼琴。小女孩的媽媽想讓孩子彈一曲給客人聽,孩子有些猶豫,那位媽媽哄著孩子說:“快!彈得好獎勵一顆巧克力糖!”

巧克力糖倒有魅力,小女孩動作利索了不少,彈得也挺好。得到眾人稱讚,媽媽想讓孩子再彈一首,但小女孩伸出手,示意媽媽先給巧克力糖,否則不彈,眾人看到孩子的樣子哈哈笑。或許感覺權威被無視,那位媽媽露出一絲尷尬,隨即冷冷地拒絕了孩子。

這時小女孩反倒覺得莫名其妙了,她臉上的表情好像在說——不是說好的彈琴給巧克力糖嗎?

故事2:

大街上,兩位表兄弟模樣的小男孩在爭搶一個玩具機器人,爸爸對年齡稍大的小男孩說:“兒子,分享給弟弟玩,懂分享的孩子獎勵一根冰淇淋雪糕。”

這時兩個孩子相互把玩具往對方身上推:“我不玩了,讓給你,我要吃冰淇淋。”結果誰也不願碰玩具,似乎誰再碰到玩具誰就得不到冰淇淋一樣,最終玩具被扔到了地上,還因為力度過大,機器人斷了一條手臂。這時那位爸爸有些生氣:“誰扔玩具誰不能吃冰淇淋……”兩個孩子相互指責,都說是對方扔的。

這位爸爸又心生一計:“誰愛惜玩具誰便獎勵冰淇淋。”年齡稍大的小男孩第一個衝到玩具旁,把玩具抱懷裡,引起年齡較小的男孩的爭搶……

我感覺他們搶的是“冰淇淋”,而不是玩具。

當心!這一種鼓勵孩子的方式已上黑名單

故事3:

客廳裡,一位光頭小男孩時而瞪著面前的牆壁發呆,時而趴在書桌上玩橡皮擦。他面前的作業本,只寫了最前面一行的兩個字。這時小男孩的媽媽從房間出來,大概看出了孩子的磨蹭:“趕緊寫作業,寫完讓你打一場電子遊戲作為獎勵。”

“我要打3場!”

“好,3場,趕緊寫!”

“錯了一個字,這個,改正一下!”

“……如果我改正……你讓我打4場電子遊戲!”

小男孩的媽媽猶豫了一會便答應了。

這些孩子的故事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大多數家庭。這些家長實際上是在自己面前“挖了一個坑”。為什麼?

▷一則經典的“物質獎勵與動機”實驗

1971年,心理學家Edward Deci召集一群孩子做了一場為期3個階段的“獎勵與動機”的實驗,實驗人員讓這些孩子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第1階段:對所有孩子沒給予任何獎勵;

在第2階段:將孩子分成A,B組。A組的孩子每做完一道智力題獎勵1美金;

在第3階段:讓所有孩子休息,B組中不少孩子繼續解題,而A組所有孩子自由選擇在休息。

這便是後來知名的德西效應。

▷為什麼對孩子物質獎勵,會跟教育背道而馳?

斯坦福大學兒童心理學家Mark R. Lepper曾經提過,起初孩子們只是隨意在畫畫兒,倘若成人又比賽又發獎,孩子們就會失去對畫畫的興趣。那是因為本來孩子帶著好奇或興趣在做事情,父母物質獎勵的介入,不僅降低了孩子對事情的內部動機和自發性的興趣,甚至發生錯位,物質獎勵變成了孩子繼續做事的動機,並且會存在物質獎勵一旦停止,事情便不會繼續的風險。丟了內部動機,讓孩子從一開始,便“輸在了起跑線”。

當心!這一種鼓勵孩子的方式已上黑名單

除此之外,物質獎勵還帶來下面負面後果:

諾丁漢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學齡前的孩子習慣於做事情得到獎勵,孩子的專注力將轉移到獎勵上,減弱了孩子對事情的投入,甚至導致孩子下次不會再關注事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父母對學齡前孩子進行獎勵,這些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有自私性格、合作意識也較差;布蘭迪斯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那些因為寫作業而受到獎勵的孩子,他們完成的作業往往最缺乏創造力……雖然大多數父母瞭解了物質獎勵的危害,但仍有三成以上的父母毫不知情;即使知情的,還有意無意在用。

▷該如何鼓勵孩子才是根本?

保護孩子對事情的內部動機,或培養孩子對事情自發性的興趣。有些事情,孩子們一開始是有內部動機的,比如有些孩子認真寫作業是為了獲得知識,有些孩子分享玩具是為了有人一起玩,所以孩子有主動性行為,父母便無須多此一舉獎勵孩子。倘若是一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做,但孩子卻不願做的事情,比如那些看一眼作業或書本便會“昏迷”的熊孩子,父母便要培養孩子對事情的興趣。

鼓勵孩子做“不願做的事情”分三步走:

1、分析孩子為啥“不”?

無論哪些事情,總會有願意做的孩子,也有不願意做的孩子;在這些事情上,有些屬於孩子可以不做的,比如孩子不吃西蘭花,那麼Ta可以選白菜或西洋菜,但有些事情是不可不做的,孩子如果不想做,父母便要了解原因並找到合適的引導方法,比如孩子不願寫作業或不願學英語。

直接問孩子原因是最合適的方式,但有些孩子回答不出來,或者有些孩子繞了半天也說不出所以然,據統計,一個不願學習或寫作業的孩子,大多數原因是缺乏興趣和成就感,並且興趣和成就感是互為因果的“孿生兄弟”。

看看下面一位媽媽(A媽媽)是如何瞭解到兒子小A不愛寫作業的原因的?

小A是個讓人頭痛的孩子,總是不愛寫作業。A媽媽沒有指責孩子,而是自己私底下“做功課”:翻看孩子以往的作業本,看看孩子的作業成績和錯漏情況。幼兒說提醒,不愛寫作業的孩子,他們的作業成績往往一般或情況較差。接著,A媽媽還私底下跟老師瞭解情況,老師反映小A的功課經常70分左右徘徊,對作業的熱情度低。

"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據說,如果你家還在用這種方式鼓勵孩子,表明已經落後了70%。

故事1:

有一次到一親戚家做客,親戚家有位7歲的小女孩,彈得一手好鋼琴。小女孩的媽媽想讓孩子彈一曲給客人聽,孩子有些猶豫,那位媽媽哄著孩子說:“快!彈得好獎勵一顆巧克力糖!”

巧克力糖倒有魅力,小女孩動作利索了不少,彈得也挺好。得到眾人稱讚,媽媽想讓孩子再彈一首,但小女孩伸出手,示意媽媽先給巧克力糖,否則不彈,眾人看到孩子的樣子哈哈笑。或許感覺權威被無視,那位媽媽露出一絲尷尬,隨即冷冷地拒絕了孩子。

這時小女孩反倒覺得莫名其妙了,她臉上的表情好像在說——不是說好的彈琴給巧克力糖嗎?

故事2:

大街上,兩位表兄弟模樣的小男孩在爭搶一個玩具機器人,爸爸對年齡稍大的小男孩說:“兒子,分享給弟弟玩,懂分享的孩子獎勵一根冰淇淋雪糕。”

這時兩個孩子相互把玩具往對方身上推:“我不玩了,讓給你,我要吃冰淇淋。”結果誰也不願碰玩具,似乎誰再碰到玩具誰就得不到冰淇淋一樣,最終玩具被扔到了地上,還因為力度過大,機器人斷了一條手臂。這時那位爸爸有些生氣:“誰扔玩具誰不能吃冰淇淋……”兩個孩子相互指責,都說是對方扔的。

這位爸爸又心生一計:“誰愛惜玩具誰便獎勵冰淇淋。”年齡稍大的小男孩第一個衝到玩具旁,把玩具抱懷裡,引起年齡較小的男孩的爭搶……

我感覺他們搶的是“冰淇淋”,而不是玩具。

當心!這一種鼓勵孩子的方式已上黑名單

故事3:

客廳裡,一位光頭小男孩時而瞪著面前的牆壁發呆,時而趴在書桌上玩橡皮擦。他面前的作業本,只寫了最前面一行的兩個字。這時小男孩的媽媽從房間出來,大概看出了孩子的磨蹭:“趕緊寫作業,寫完讓你打一場電子遊戲作為獎勵。”

“我要打3場!”

“好,3場,趕緊寫!”

“錯了一個字,這個,改正一下!”

“……如果我改正……你讓我打4場電子遊戲!”

小男孩的媽媽猶豫了一會便答應了。

這些孩子的故事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大多數家庭。這些家長實際上是在自己面前“挖了一個坑”。為什麼?

▷一則經典的“物質獎勵與動機”實驗

1971年,心理學家Edward Deci召集一群孩子做了一場為期3個階段的“獎勵與動機”的實驗,實驗人員讓這些孩子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第1階段:對所有孩子沒給予任何獎勵;

在第2階段:將孩子分成A,B組。A組的孩子每做完一道智力題獎勵1美金;

在第3階段:讓所有孩子休息,B組中不少孩子繼續解題,而A組所有孩子自由選擇在休息。

這便是後來知名的德西效應。

▷為什麼對孩子物質獎勵,會跟教育背道而馳?

斯坦福大學兒童心理學家Mark R. Lepper曾經提過,起初孩子們只是隨意在畫畫兒,倘若成人又比賽又發獎,孩子們就會失去對畫畫的興趣。那是因為本來孩子帶著好奇或興趣在做事情,父母物質獎勵的介入,不僅降低了孩子對事情的內部動機和自發性的興趣,甚至發生錯位,物質獎勵變成了孩子繼續做事的動機,並且會存在物質獎勵一旦停止,事情便不會繼續的風險。丟了內部動機,讓孩子從一開始,便“輸在了起跑線”。

當心!這一種鼓勵孩子的方式已上黑名單

除此之外,物質獎勵還帶來下面負面後果:

諾丁漢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學齡前的孩子習慣於做事情得到獎勵,孩子的專注力將轉移到獎勵上,減弱了孩子對事情的投入,甚至導致孩子下次不會再關注事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父母對學齡前孩子進行獎勵,這些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有自私性格、合作意識也較差;布蘭迪斯大學的兒童學者認為,那些因為寫作業而受到獎勵的孩子,他們完成的作業往往最缺乏創造力……雖然大多數父母瞭解了物質獎勵的危害,但仍有三成以上的父母毫不知情;即使知情的,還有意無意在用。

▷該如何鼓勵孩子才是根本?

保護孩子對事情的內部動機,或培養孩子對事情自發性的興趣。有些事情,孩子們一開始是有內部動機的,比如有些孩子認真寫作業是為了獲得知識,有些孩子分享玩具是為了有人一起玩,所以孩子有主動性行為,父母便無須多此一舉獎勵孩子。倘若是一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做,但孩子卻不願做的事情,比如那些看一眼作業或書本便會“昏迷”的熊孩子,父母便要培養孩子對事情的興趣。

鼓勵孩子做“不願做的事情”分三步走:

1、分析孩子為啥“不”?

無論哪些事情,總會有願意做的孩子,也有不願意做的孩子;在這些事情上,有些屬於孩子可以不做的,比如孩子不吃西蘭花,那麼Ta可以選白菜或西洋菜,但有些事情是不可不做的,孩子如果不想做,父母便要了解原因並找到合適的引導方法,比如孩子不願寫作業或不願學英語。

直接問孩子原因是最合適的方式,但有些孩子回答不出來,或者有些孩子繞了半天也說不出所以然,據統計,一個不願學習或寫作業的孩子,大多數原因是缺乏興趣和成就感,並且興趣和成就感是互為因果的“孿生兄弟”。

看看下面一位媽媽(A媽媽)是如何瞭解到兒子小A不愛寫作業的原因的?

小A是個讓人頭痛的孩子,總是不愛寫作業。A媽媽沒有指責孩子,而是自己私底下“做功課”:翻看孩子以往的作業本,看看孩子的作業成績和錯漏情況。幼兒說提醒,不愛寫作業的孩子,他們的作業成績往往一般或情況較差。接著,A媽媽還私底下跟老師瞭解情況,老師反映小A的功課經常70分左右徘徊,對作業的熱情度低。

當心!這一種鼓勵孩子的方式已上黑名單

2、鼓勵的最有效動力——尋找點燃孩子成就感的小火苗

這裡還是以A媽媽和小A為例子。

A媽媽在與老師溝通時發現,小A雖然不愛寫作業,但是寫自己名字時非常認真,字跡也非常工整。A媽媽看到在書桌上發愣的兒子,走過去拍拍小A的肩膀,高興地告訴小A:“老師說的你寫名字很認真,字跡非常工整,她說每次看到你作業本的名字時都感覺到高興。”小A露出驚訝,隨即高興地笑了。緊接著孩子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他開始一筆一劃認真地寫起了作業,小手指那麼用力、神情那麼專注,似乎要把丟失已久的認真勁兒一股腦找回來……A媽媽看著兒子認真的背影笑了。

上面的做法,實際上是通過稱讚引導孩子的積極行為。正如Michael Tulley通過眾多研究證明,體罰、訓斥、侮辱孩子根本是無效的;讚揚、贊同和鼓勵才能更有效。很多時候,鼓勵比教訓更有用。

3、鼓勵的順風車——利用“同伴效應”

很多爸媽們會發現,面對一個不愛寫作業的孩子,如果把Ta放在一位正在認真寫作業的孩子旁邊,這個孩子也會變得認真起來,這便是“同伴效應”。所以,如果一個不愛分享的孩子有個愛分享的同伴,一個不愛彈琴的孩子有個愛彈琴的同伴……毫無疑問會影響著這個孩子的行為。所以,當你發現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你的孩子看書,把他帶往圖書館是最簡便不過的方法了。

美國教育家雷夫·艾斯奎斯認為,用禮物或金錢換取孩子良好行為的做法很危險。相當於在孩子純潔的內心種下了邪惡的種子,接下來父母的一切教育也變了味道。

所以,下次倘若你想鼓勵孩子,第一時間摒棄的該是物質獎勵或金錢獎勵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