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立》:真正被尊重的孩子,才能飛得更高

對中國當代文學稍有關注的人,都不會對池莉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作為當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很多作品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還有很多被改編成影視劇,像《生活秀》《來來往往》等等,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事實上,池莉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作家,她更是一個成功的媽媽。

在池莉的精心呵護和養育下,她的女兒呂亦池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從來沒有上過培優班的她,在激烈的小升初入學考試中脫穎而出,考上了武漢最好的中學:武漢外國語學校;

初中階段,仍然沒有上過培優班的她,又在激烈的中考中過關斬將,考上了武漢外國語的高中部;

高一時,呂亦池沒有通過中介,自己獨立成功申請到英國重點中學——和諧中學去讀書;

高中畢業時,她同時被英國的倫敦大學、華威大學、巴斯大學錄取,而所有的面試,都是剛滿18歲的她獨自去面對的。

池莉《立》:真正被尊重的孩子,才能飛得更高

為什麼池莉的女兒那麼優秀呢?

讀完池莉的《立》,我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在我看來,池莉對女兒的養育,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尊重!

池莉是如何尊重自己的孩子的呢?

首先,她尊重孩子的性格弱點。

在池莉看來,小時候的亦池並沒有表現的特別聰明或者特別有天賦,相反,她膽小、怯懦、隱忍,特別懼怕他人的強勢和蠻橫。

對此,池莉並沒有恨鐵不成鋼地指責和埋怨,她選擇了溺愛孩子,這種溺愛,並不是給錢,給零食之類的隨意的濫愛,而是任何時候都選擇維護孩子,信任孩子,儘可能為孩子營造更多的快樂輕鬆的氣氛。

池莉在文中寫到:“只要誰給我孩子臉色看,誰壓抑她,我就要設法排除,哪怕得罪人或者威脅人,我都會做的。”池莉還說:“我必須溺愛我孩子虛弱的地方,我必須以溺愛增強我孩子的軟肋。好讓她逐漸適應這個專橫跋扈的社會,適應競爭社會的弱肉強食的環境,也許她性格中有天生難以改變的部分,但我可以嘗試促進她的心理素質更加強健和強大,慢慢變得不那麼膽怯害怕和窩心難受,慢慢往人群當中去——不管他們怎麼諷刺打擊和掠奪你。往後,長大了,這世界給你找不愉快的人,還多著呢。”

在池莉的精心呵護和溺愛中,亦池的性格弱點,順利朝著有利的方向變化和進步著,她不再害怕小朋友,甚至包括那些攻擊性、有掠奪性的小朋友。

其次,尊重孩子的社會交往

亦池四五歲的時候,自作主張請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來家裡媽媽做的飯,雖然池莉寫作很忙,雖然當時他們家地方不大,連碗筷和桌椅板凳都不夠,但是,她答應了。

她和孩子一起商量菜譜,再一起到鄰居家去借桌椅板凳和餐具,然後奔赴菜市場,大肆採買,之後清洗餐桌餐椅,對碗筷和廚具進行高溫消毒。最後,終於成功舉辦了女兒人生中第一次宴請。

之後,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再到高中甚至是大學,亦池的同學不僅常來家裡吃池莉做的飯,還會在家裡睡覺、集體看世界盃,甚至是在家集體看恐怖片。

對於這一點,池莉的想法是這樣的:

我必須溺愛我的孩子。我必須支持我孩子的社會交往與社會活動能力。我孩子必須多多地交朋友,融入人群,瞭解人群,以儘量減少膽怯,直至消滅害怕。

這種尊重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自認性格孤僻,不善與人交往的池莉,養育出一個陽光開朗,人緣極佳的女兒,在人群中,女兒如魚得水,獲得了廣泛的識人與閱世的機會。

再次,尊重孩子愛玩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亦池小時候,池莉就經常帶著孩子在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在池莉看來,一個小孩子對大自然的印象和情感是智慧種子發芽的沃土。

這種玩耍一直貫穿於亦池的童年。

上了小學以後,當身邊的同學都忙於上各種文化和藝術培優課的時候,池莉有些動搖了,於是她問亦池:“你是否喜歡學習某些個人專長?你是否喜歡在放學以後去課外培優班繼續學習?”

亦池的回答是:“不喜歡。我就喜歡玩。”

這回答堅定了池莉的信心,她堅決地捍衛亦池的快樂生活,讓亦池度過了一段幾乎是“瘋狂玩耍”的小學生活。

當然,這並不代表池莉在女兒的教育問題上無所作為,她堅持給亦池講故事,親自陪伴她,並且,在亦池主動提出學習鋼琴以後,又為她聯繫鋼琴老師,支持她學鋼琴。

媽媽支持,孩子也爭氣,每一次從外面瘋玩回家,休息完之後,亦池會主動上琴練習,這樣一直堅持,後來考到了鋼琴九級!

池莉《立》:真正被尊重的孩子,才能飛得更高

除了尊重孩子的性格弱點、人際交往以及愛玩的天性,池莉對孩子的尊重,還表現在支持孩子每一個重大的、看似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生選擇。

小升初時,亦池決定報考武漢最好的中學:武漢外國語學校。面對從來沒有上過培優班、奧數班的女兒,想到競爭之激烈和錄取難度之大,想到一旦失敗會有失去就讀其它學校的可能,池莉沒有選擇潑冷水,當拒絕和呵斥的話就要出口的時候,她收住了。

她說:“我無法拒絕我的孩子的良好願望。看著亦池那穩篤篤不溫不火的神態,我又覺得她非常有譜。……如果她寧願冒險去追求自己最嚮往的目標,我這個做母親的唯有全力支持她,千方百計幫助她在關鍵時刻激發自己最大的潛能。”

於是,頂著巨大的壓力,母女倆開始為小升初全力奮戰。

她一邊幫孩子請數學老師補習數學,一夜夜送孩子去補習;

一邊激勵孩子:“人生就是會有許多的不得已。一個人在某些時刻,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體面,就必須戰勝一些他們很厭惡的東西,比如眼下的數學。”當孩子偶爾沒有信心的時候,她又寬慰孩子:“即使失敗了,也是雖敗猶榮!有個成語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萬一落榜,說不定後面又別的福氣來了呢。後面的你就不要多想了,後面由媽媽負責編電視連續劇吧,好歹媽媽是個作家。”

有這樣睿智、溫暖又強大的媽媽做堅強的後盾,孩子想不成功都難。

果不其然,亦池順利通過了小升初的考試,考上了武漢最老牌的重點中學:武漢外國語學校。

後來,亦池又一次順利通過中考,考上了武漢外國語學校的高中部。

然而,讀高一的時候,亦池又萌發了去國外讀書的念頭。一個十五歲的孩子,獨自出國唸書,而且還是自己獨立申請,這想法簡直是石破天驚!

池莉的心裡有著種種的顧慮,她覺得,即便是孩子在國內的高考中不能夠得到理想的結果,但是以她的能力,也一樣能給孩子謀劃出一個精彩的未來,比如當童星,又或者是當作者,她都可以給女兒鋪路。

然而,對於這些,女兒都沒有興趣,她堅持想出國上高中,然後考取世界頂尖的大學。

於是,池莉又一次選擇了支持女兒的選擇。

她說:“我就是不能夠不聽孩子的。我就是不願意強令孩子。不願意看她露出弱小動物的眼神。……我怎麼可以拒絕孩子出國唸書的要求呢?”她又一次鼓勵孩子:“世界上的好東西就是屬於全人類的,你自己去爭取吧。”

於是,她又一次為女兒申請出國出謀劃策,打聽各種信息。

她們繞過了留學中介,選擇了自己直接向學校遞交申請,在和校長取得聯繫之後,亦池又順利地通過了英國校方的招生考試。

然後,她居然真的就被英國一所重點中學:和諧中學錄取了!

後續的事情不難想象,十六歲的亦池獨自去英國讀書,很好地適應了那裡的學習和生活,在高中畢業的時候,她成功收到了倫敦大學學院UCL、華威大學以及巴斯大學的入學通知。而她選擇了自己最理想的倫敦大學學院UCL,這所學校是聖雄甘地的母校,它前後擁有18位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並且,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在一線教學。對於一個想學習真正的知識和本領的人來說,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池莉《立》:真正被尊重的孩子,才能飛得更高
心理學家李雪在她的《當我遇見一個人》這本書中寫道:“請給孩子空間,讓她自由感受、體驗各種事物,別用我們狹隘的頭腦來限制孩子無限的可能。如果把自己對世界的認知都教給孩子,孩子如何比你更優秀?只要不是危險品,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孩子直接與事物建立聯結,不被家長橫插一刀,才會擁有生命的廣度和深度,感受到活著的意義。”

這段話,本質上說的,就是一種尊重,當大人面對孩子的時候,收起自己的傲慢心,以謙虛的心態去面對孩子。


說到這一點,我是非常感激我的媽媽的。

在我上高二的時候,我那作為公務員的媽媽得到一個信息,就是高中生可以去報考當地的黨校,一旦考上黨校,之後畢業就可以穩妥妥地進入政府部門,當一名有編制的公務員。我媽媽當時來到學校找到住校的我,跟我說起這個事情,想讓我去考黨校。

然而,當時的我胸中有豪情萬丈,哪裡願意去讀一個大專院校,然後留在老家的小鎮上去重複父母那一輩的生活呢?

我堅定地拒絕了媽媽,說:“媽媽,我還想再拼一把,我想考大學本科,我想去大城市工作!”

我媽媽聽了我的話,沒有苦口婆心地規勸我,她表示同意我的選擇,又坐長途汽車回家了。

大學快要畢業的時候,我想來北京找一份解決北京戶口並且有編制的工作,我媽媽也沒有給我潑冷水,她立刻打電話聯繫北京的遠房親戚,為我聯繫到了來北京的住處。

假如當初我媽媽按照她自己對人生的意願和想象,給我施加種種限制和阻攔,大概今天的我不會生活在北京的二環,在我自己最喜歡的環境裡生活了。

而我的鄰居小月,初中時本來學習非常好,中考時考上了當地的重點高中,父母卻以自己年邁為由,讓她讀了農校的中專。在當時,讀了中專基本上都能分配工作,她那做公務員的父母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她設計的人生線路是:讀中專,畢業後回父母的工作單位繼續當公務員,然後早早結婚生子,這樣父母年老了也能放心。

之後,小月果真回到了父母的工作單位,果真做了公務員,果真很早就結了婚,但是在生完孩子後又很快離婚,然後又插足別人的婚姻,做了一名不能轉正的小三。那種痛苦,不用近距離接觸,也能感受出來。

然而事實上,小月上學時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子,她的文章寫的特別好,上中專時,還經常在我們當地的報紙上發表文章,倘若上了大學,讀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她的今天,完全可以是另外一種樣子。


所以你看,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我們作為父母的,要儘量不讓自己的侷限去限制孩子的去追求那無限種可能。為人父母,最好的態度,其實就是兩個字,這兩個字,就是池莉在《立》這本書所體現出來的:尊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