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完美媽媽 電腦 黃金 童年智造 2019-07-29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迴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迴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了

該怎麼辦?

上文舉例的這個朋友家的孩子,可能還處在對手機入坑不深的階段,媽媽可以輕易的引導他的注意力轉移。但如果碰上已經“深陷其中”的孩子,家長就極可能碰壁,沒那麼簡單能化解了。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首要依然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因為此時如果強行制止,孩子必然會激烈的反抗。所以只有耐心的引導、勸阻,想辦法換各種角度、玩法,投其所好,努力往孩子除了手機之外感興趣的事情上引導。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迴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了

該怎麼辦?

上文舉例的這個朋友家的孩子,可能還處在對手機入坑不深的階段,媽媽可以輕易的引導他的注意力轉移。但如果碰上已經“深陷其中”的孩子,家長就極可能碰壁,沒那麼簡單能化解了。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首要依然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因為此時如果強行制止,孩子必然會激烈的反抗。所以只有耐心的引導、勸阻,想辦法換各種角度、玩法,投其所好,努力往孩子除了手機之外感興趣的事情上引導。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迴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了

該怎麼辦?

上文舉例的這個朋友家的孩子,可能還處在對手機入坑不深的階段,媽媽可以輕易的引導他的注意力轉移。但如果碰上已經“深陷其中”的孩子,家長就極可能碰壁,沒那麼簡單能化解了。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首要依然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因為此時如果強行制止,孩子必然會激烈的反抗。所以只有耐心的引導、勸阻,想辦法換各種角度、玩法,投其所好,努力往孩子除了手機之外感興趣的事情上引導。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迴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了

該怎麼辦?

上文舉例的這個朋友家的孩子,可能還處在對手機入坑不深的階段,媽媽可以輕易的引導他的注意力轉移。但如果碰上已經“深陷其中”的孩子,家長就極可能碰壁,沒那麼簡單能化解了。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首要依然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因為此時如果強行制止,孩子必然會激烈的反抗。所以只有耐心的引導、勸阻,想辦法換各種角度、玩法,投其所好,努力往孩子除了手機之外感興趣的事情上引導。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小米同學4、5年級開始因為學校作業經常用到電腦或pad,從那時到現在,pad、電腦和手機都是由她自己保管,沒有做過任何硬性和軟性限制,電子產品如何使用全靠自覺。

你也許會覺得這大概是因為上輩子拯救了全人類,

所以有個娃天生就有自控力,其實並不是。

相信我,自控力這種事情,絕對百分百是後天養成的。因為在電子產品的使用這件事上,是必須下功夫,也是可以有方法的。

讓孩子不沉迷電子產品的第一條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條法則,就是引導孩子找到更多比電子產品更有意義的事去做,這條黃金法則適用於所有對手機已經上癮和未上癮的孩子!

跟孩子一起讀有趣的書,一起去博物館,去野外走走,去撿撿樹葉,一起收集各種石頭,去看好看的兒童劇音樂劇,一起做科學實驗,一起玩遊戲......

2

懂得自己判斷,自己選擇

每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判斷力都是從小慢慢養成的。在如何使用電子產品這件事上,可以從小就跟孩子聊一聊,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每件事都可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起來分析一下,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懂得思考的孩子,也懂得更好的去做選擇。

怎樣才能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呢?

玩手機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

玩遊戲到底好還是不好?

網絡上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危險的?

這些問題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來想一想,給孩子機會去為自己做選擇和決定,沒有對和錯,這樣一路走來,孩子對與這件事才會有自己的主見,也會更合理的去使用。

3

別用電子產品當保姆

這件事說來簡單,做起來挺難的。在餐廳裡,在火車飛機上,在各種地方,我看到每個想讓孩子安靜下來的父母都會讓孩子玩手機或pad,對大多數父母來說,這絕對是哄娃神器。但這件事很容易成為父母和孩子的習慣,完全無法擺脫。

人只有知道後果的嚴重性,才會在開始的時候去杜絕。喬布斯不讓自己的孩子小時候玩手機和pad,是因為他說自己設計的手機和pad是為了讓最笨的人也會用,也就是說孩子能玩轉手機,並不是他們太聰明,而是這件事太簡單。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讓自己成為孩子的玩伴,你會發現養孩子比你想的要輕鬆。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迴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了

該怎麼辦?

上文舉例的這個朋友家的孩子,可能還處在對手機入坑不深的階段,媽媽可以輕易的引導他的注意力轉移。但如果碰上已經“深陷其中”的孩子,家長就極可能碰壁,沒那麼簡單能化解了。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首要依然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因為此時如果強行制止,孩子必然會激烈的反抗。所以只有耐心的引導、勸阻,想辦法換各種角度、玩法,投其所好,努力往孩子除了手機之外感興趣的事情上引導。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小米同學4、5年級開始因為學校作業經常用到電腦或pad,從那時到現在,pad、電腦和手機都是由她自己保管,沒有做過任何硬性和軟性限制,電子產品如何使用全靠自覺。

你也許會覺得這大概是因為上輩子拯救了全人類,

所以有個娃天生就有自控力,其實並不是。

相信我,自控力這種事情,絕對百分百是後天養成的。因為在電子產品的使用這件事上,是必須下功夫,也是可以有方法的。

讓孩子不沉迷電子產品的第一條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條法則,就是引導孩子找到更多比電子產品更有意義的事去做,這條黃金法則適用於所有對手機已經上癮和未上癮的孩子!

跟孩子一起讀有趣的書,一起去博物館,去野外走走,去撿撿樹葉,一起收集各種石頭,去看好看的兒童劇音樂劇,一起做科學實驗,一起玩遊戲......

2

懂得自己判斷,自己選擇

每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判斷力都是從小慢慢養成的。在如何使用電子產品這件事上,可以從小就跟孩子聊一聊,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每件事都可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起來分析一下,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懂得思考的孩子,也懂得更好的去做選擇。

怎樣才能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呢?

玩手機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

玩遊戲到底好還是不好?

網絡上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危險的?

這些問題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來想一想,給孩子機會去為自己做選擇和決定,沒有對和錯,這樣一路走來,孩子對與這件事才會有自己的主見,也會更合理的去使用。

3

別用電子產品當保姆

這件事說來簡單,做起來挺難的。在餐廳裡,在火車飛機上,在各種地方,我看到每個想讓孩子安靜下來的父母都會讓孩子玩手機或pad,對大多數父母來說,這絕對是哄娃神器。但這件事很容易成為父母和孩子的習慣,完全無法擺脫。

人只有知道後果的嚴重性,才會在開始的時候去杜絕。喬布斯不讓自己的孩子小時候玩手機和pad,是因為他說自己設計的手機和pad是為了讓最笨的人也會用,也就是說孩子能玩轉手機,並不是他們太聰明,而是這件事太簡單。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讓自己成為孩子的玩伴,你會發現養孩子比你想的要輕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4

別用遊戲當放鬆和獎勵

曾經有朋友帶著孩子出來玩,孩子就一直在玩手機,朋友說,孩子平時在家都不給他玩手機,只有出來放鬆的時候才給。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時候,曾經見到在校園裡遊覽的一家人,孩子邊走邊玩手機遊戲,媽媽忍不住大聲指責他出來旅行一路就只玩手機,那帶你出來幹嘛?

還有父母把玩手機當作獎勵,考試考的好,哪件事情完成的好,作業都做完了......就給玩手機,讓玩手機變成孩子的一種渴望,跟生活裡很多事情都聯繫在一起,反而在孩子心裡逐步建立起非常重要的地位,結果只會讓孩子更加欲罷不能。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迴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了

該怎麼辦?

上文舉例的這個朋友家的孩子,可能還處在對手機入坑不深的階段,媽媽可以輕易的引導他的注意力轉移。但如果碰上已經“深陷其中”的孩子,家長就極可能碰壁,沒那麼簡單能化解了。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首要依然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因為此時如果強行制止,孩子必然會激烈的反抗。所以只有耐心的引導、勸阻,想辦法換各種角度、玩法,投其所好,努力往孩子除了手機之外感興趣的事情上引導。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小米同學4、5年級開始因為學校作業經常用到電腦或pad,從那時到現在,pad、電腦和手機都是由她自己保管,沒有做過任何硬性和軟性限制,電子產品如何使用全靠自覺。

你也許會覺得這大概是因為上輩子拯救了全人類,

所以有個娃天生就有自控力,其實並不是。

相信我,自控力這種事情,絕對百分百是後天養成的。因為在電子產品的使用這件事上,是必須下功夫,也是可以有方法的。

讓孩子不沉迷電子產品的第一條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條法則,就是引導孩子找到更多比電子產品更有意義的事去做,這條黃金法則適用於所有對手機已經上癮和未上癮的孩子!

跟孩子一起讀有趣的書,一起去博物館,去野外走走,去撿撿樹葉,一起收集各種石頭,去看好看的兒童劇音樂劇,一起做科學實驗,一起玩遊戲......

2

懂得自己判斷,自己選擇

每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判斷力都是從小慢慢養成的。在如何使用電子產品這件事上,可以從小就跟孩子聊一聊,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每件事都可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起來分析一下,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懂得思考的孩子,也懂得更好的去做選擇。

怎樣才能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呢?

玩手機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

玩遊戲到底好還是不好?

網絡上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危險的?

這些問題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來想一想,給孩子機會去為自己做選擇和決定,沒有對和錯,這樣一路走來,孩子對與這件事才會有自己的主見,也會更合理的去使用。

3

別用電子產品當保姆

這件事說來簡單,做起來挺難的。在餐廳裡,在火車飛機上,在各種地方,我看到每個想讓孩子安靜下來的父母都會讓孩子玩手機或pad,對大多數父母來說,這絕對是哄娃神器。但這件事很容易成為父母和孩子的習慣,完全無法擺脫。

人只有知道後果的嚴重性,才會在開始的時候去杜絕。喬布斯不讓自己的孩子小時候玩手機和pad,是因為他說自己設計的手機和pad是為了讓最笨的人也會用,也就是說孩子能玩轉手機,並不是他們太聰明,而是這件事太簡單。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讓自己成為孩子的玩伴,你會發現養孩子比你想的要輕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4

別用遊戲當放鬆和獎勵

曾經有朋友帶著孩子出來玩,孩子就一直在玩手機,朋友說,孩子平時在家都不給他玩手機,只有出來放鬆的時候才給。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時候,曾經見到在校園裡遊覽的一家人,孩子邊走邊玩手機遊戲,媽媽忍不住大聲指責他出來旅行一路就只玩手機,那帶你出來幹嘛?

還有父母把玩手機當作獎勵,考試考的好,哪件事情完成的好,作業都做完了......就給玩手機,讓玩手機變成孩子的一種渴望,跟生活裡很多事情都聯繫在一起,反而在孩子心裡逐步建立起非常重要的地位,結果只會讓孩子更加欲罷不能。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5

比限制更有用的是給孩子好方法

我們希望避免孩子沉迷電子產品,但也不需要把電子產品當作洪水猛獸。這個時代我們自己的生活都離不開手機pad,我們的孩子未來也一定會需要使用,所以與其一味的限制,不如在合適的時候給孩子一些使用電子產品的好方法,讓他們知道手機pad更有意義的作用。

給孩子找一些更益智的遊戲,比如科學、英語、解謎、宇宙、歷史、地理等等能夠讓孩子在玩中學的遊戲app;

出門旅行的時候告訴孩子用哪些app可以讓旅行更輕鬆;

教孩子用地圖app來規劃回家的路線,或者用地鐵app來找到合適的地鐵線路;

喜歡音樂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用手機來練習唱歌,還能錄製自己的歌曲;

喜歡閱讀的孩子,pad上也能下載個電子圖書館,或者專門給兒童設計的新聞閱讀app,或者加入goodreads閱讀社區;

對動畫感興趣的孩子,可以用Animatic這樣的app來設計製作自己的動畫片,喜歡拍電影的孩子,可以用視頻編輯軟件來製作自己的視頻;

手機上還有很多簡單有趣的編程遊戲,喜歡遊戲的孩子也許還能設計自己的遊戲。

只有懂得正確安全地使用電子產品,那麼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控力。

6

多接觸真實世界

所有最美好的事物一定來自真實世界,最美的藝術一定來自大自然裡,最溫暖的情感一定來自於真實的家人和朋友。讓孩子從小更多的融入真實的世界,去大自然裡探索,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玩耍,這些經歷會讓孩子對虛擬世界產品足夠的免疫力,哪怕進入,也能很容易退出來,不會不能自拔。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迴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了

該怎麼辦?

上文舉例的這個朋友家的孩子,可能還處在對手機入坑不深的階段,媽媽可以輕易的引導他的注意力轉移。但如果碰上已經“深陷其中”的孩子,家長就極可能碰壁,沒那麼簡單能化解了。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首要依然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因為此時如果強行制止,孩子必然會激烈的反抗。所以只有耐心的引導、勸阻,想辦法換各種角度、玩法,投其所好,努力往孩子除了手機之外感興趣的事情上引導。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小米同學4、5年級開始因為學校作業經常用到電腦或pad,從那時到現在,pad、電腦和手機都是由她自己保管,沒有做過任何硬性和軟性限制,電子產品如何使用全靠自覺。

你也許會覺得這大概是因為上輩子拯救了全人類,

所以有個娃天生就有自控力,其實並不是。

相信我,自控力這種事情,絕對百分百是後天養成的。因為在電子產品的使用這件事上,是必須下功夫,也是可以有方法的。

讓孩子不沉迷電子產品的第一條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條法則,就是引導孩子找到更多比電子產品更有意義的事去做,這條黃金法則適用於所有對手機已經上癮和未上癮的孩子!

跟孩子一起讀有趣的書,一起去博物館,去野外走走,去撿撿樹葉,一起收集各種石頭,去看好看的兒童劇音樂劇,一起做科學實驗,一起玩遊戲......

2

懂得自己判斷,自己選擇

每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判斷力都是從小慢慢養成的。在如何使用電子產品這件事上,可以從小就跟孩子聊一聊,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每件事都可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起來分析一下,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懂得思考的孩子,也懂得更好的去做選擇。

怎樣才能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呢?

玩手機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

玩遊戲到底好還是不好?

網絡上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危險的?

這些問題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來想一想,給孩子機會去為自己做選擇和決定,沒有對和錯,這樣一路走來,孩子對與這件事才會有自己的主見,也會更合理的去使用。

3

別用電子產品當保姆

這件事說來簡單,做起來挺難的。在餐廳裡,在火車飛機上,在各種地方,我看到每個想讓孩子安靜下來的父母都會讓孩子玩手機或pad,對大多數父母來說,這絕對是哄娃神器。但這件事很容易成為父母和孩子的習慣,完全無法擺脫。

人只有知道後果的嚴重性,才會在開始的時候去杜絕。喬布斯不讓自己的孩子小時候玩手機和pad,是因為他說自己設計的手機和pad是為了讓最笨的人也會用,也就是說孩子能玩轉手機,並不是他們太聰明,而是這件事太簡單。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讓自己成為孩子的玩伴,你會發現養孩子比你想的要輕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4

別用遊戲當放鬆和獎勵

曾經有朋友帶著孩子出來玩,孩子就一直在玩手機,朋友說,孩子平時在家都不給他玩手機,只有出來放鬆的時候才給。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時候,曾經見到在校園裡遊覽的一家人,孩子邊走邊玩手機遊戲,媽媽忍不住大聲指責他出來旅行一路就只玩手機,那帶你出來幹嘛?

還有父母把玩手機當作獎勵,考試考的好,哪件事情完成的好,作業都做完了......就給玩手機,讓玩手機變成孩子的一種渴望,跟生活裡很多事情都聯繫在一起,反而在孩子心裡逐步建立起非常重要的地位,結果只會讓孩子更加欲罷不能。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5

比限制更有用的是給孩子好方法

我們希望避免孩子沉迷電子產品,但也不需要把電子產品當作洪水猛獸。這個時代我們自己的生活都離不開手機pad,我們的孩子未來也一定會需要使用,所以與其一味的限制,不如在合適的時候給孩子一些使用電子產品的好方法,讓他們知道手機pad更有意義的作用。

給孩子找一些更益智的遊戲,比如科學、英語、解謎、宇宙、歷史、地理等等能夠讓孩子在玩中學的遊戲app;

出門旅行的時候告訴孩子用哪些app可以讓旅行更輕鬆;

教孩子用地圖app來規劃回家的路線,或者用地鐵app來找到合適的地鐵線路;

喜歡音樂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用手機來練習唱歌,還能錄製自己的歌曲;

喜歡閱讀的孩子,pad上也能下載個電子圖書館,或者專門給兒童設計的新聞閱讀app,或者加入goodreads閱讀社區;

對動畫感興趣的孩子,可以用Animatic這樣的app來設計製作自己的動畫片,喜歡拍電影的孩子,可以用視頻編輯軟件來製作自己的視頻;

手機上還有很多簡單有趣的編程遊戲,喜歡遊戲的孩子也許還能設計自己的遊戲。

只有懂得正確安全地使用電子產品,那麼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控力。

6

多接觸真實世界

所有最美好的事物一定來自真實世界,最美的藝術一定來自大自然裡,最溫暖的情感一定來自於真實的家人和朋友。讓孩子從小更多的融入真實的世界,去大自然裡探索,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玩耍,這些經歷會讓孩子對虛擬世界產品足夠的免疫力,哪怕進入,也能很容易退出來,不會不能自拔。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7

不要忽視同伴的影響

除了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同伴們了。如果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夥伴們各個都整天拿著手機玩遊戲,那麼這個孩子一定也很容易被影響,如果大家都能在一起讀讀有趣的好書,能夠一起去爬山,去運動踢球,去草地上打滾,那麼相信孩子也不會整天想著要手機玩。所以,選擇合適的夥伴,也是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迴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了

該怎麼辦?

上文舉例的這個朋友家的孩子,可能還處在對手機入坑不深的階段,媽媽可以輕易的引導他的注意力轉移。但如果碰上已經“深陷其中”的孩子,家長就極可能碰壁,沒那麼簡單能化解了。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首要依然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因為此時如果強行制止,孩子必然會激烈的反抗。所以只有耐心的引導、勸阻,想辦法換各種角度、玩法,投其所好,努力往孩子除了手機之外感興趣的事情上引導。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小米同學4、5年級開始因為學校作業經常用到電腦或pad,從那時到現在,pad、電腦和手機都是由她自己保管,沒有做過任何硬性和軟性限制,電子產品如何使用全靠自覺。

你也許會覺得這大概是因為上輩子拯救了全人類,

所以有個娃天生就有自控力,其實並不是。

相信我,自控力這種事情,絕對百分百是後天養成的。因為在電子產品的使用這件事上,是必須下功夫,也是可以有方法的。

讓孩子不沉迷電子產品的第一條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條法則,就是引導孩子找到更多比電子產品更有意義的事去做,這條黃金法則適用於所有對手機已經上癮和未上癮的孩子!

跟孩子一起讀有趣的書,一起去博物館,去野外走走,去撿撿樹葉,一起收集各種石頭,去看好看的兒童劇音樂劇,一起做科學實驗,一起玩遊戲......

2

懂得自己判斷,自己選擇

每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判斷力都是從小慢慢養成的。在如何使用電子產品這件事上,可以從小就跟孩子聊一聊,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每件事都可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起來分析一下,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懂得思考的孩子,也懂得更好的去做選擇。

怎樣才能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呢?

玩手機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

玩遊戲到底好還是不好?

網絡上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危險的?

這些問題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來想一想,給孩子機會去為自己做選擇和決定,沒有對和錯,這樣一路走來,孩子對與這件事才會有自己的主見,也會更合理的去使用。

3

別用電子產品當保姆

這件事說來簡單,做起來挺難的。在餐廳裡,在火車飛機上,在各種地方,我看到每個想讓孩子安靜下來的父母都會讓孩子玩手機或pad,對大多數父母來說,這絕對是哄娃神器。但這件事很容易成為父母和孩子的習慣,完全無法擺脫。

人只有知道後果的嚴重性,才會在開始的時候去杜絕。喬布斯不讓自己的孩子小時候玩手機和pad,是因為他說自己設計的手機和pad是為了讓最笨的人也會用,也就是說孩子能玩轉手機,並不是他們太聰明,而是這件事太簡單。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讓自己成為孩子的玩伴,你會發現養孩子比你想的要輕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4

別用遊戲當放鬆和獎勵

曾經有朋友帶著孩子出來玩,孩子就一直在玩手機,朋友說,孩子平時在家都不給他玩手機,只有出來放鬆的時候才給。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時候,曾經見到在校園裡遊覽的一家人,孩子邊走邊玩手機遊戲,媽媽忍不住大聲指責他出來旅行一路就只玩手機,那帶你出來幹嘛?

還有父母把玩手機當作獎勵,考試考的好,哪件事情完成的好,作業都做完了......就給玩手機,讓玩手機變成孩子的一種渴望,跟生活裡很多事情都聯繫在一起,反而在孩子心裡逐步建立起非常重要的地位,結果只會讓孩子更加欲罷不能。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5

比限制更有用的是給孩子好方法

我們希望避免孩子沉迷電子產品,但也不需要把電子產品當作洪水猛獸。這個時代我們自己的生活都離不開手機pad,我們的孩子未來也一定會需要使用,所以與其一味的限制,不如在合適的時候給孩子一些使用電子產品的好方法,讓他們知道手機pad更有意義的作用。

給孩子找一些更益智的遊戲,比如科學、英語、解謎、宇宙、歷史、地理等等能夠讓孩子在玩中學的遊戲app;

出門旅行的時候告訴孩子用哪些app可以讓旅行更輕鬆;

教孩子用地圖app來規劃回家的路線,或者用地鐵app來找到合適的地鐵線路;

喜歡音樂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用手機來練習唱歌,還能錄製自己的歌曲;

喜歡閱讀的孩子,pad上也能下載個電子圖書館,或者專門給兒童設計的新聞閱讀app,或者加入goodreads閱讀社區;

對動畫感興趣的孩子,可以用Animatic這樣的app來設計製作自己的動畫片,喜歡拍電影的孩子,可以用視頻編輯軟件來製作自己的視頻;

手機上還有很多簡單有趣的編程遊戲,喜歡遊戲的孩子也許還能設計自己的遊戲。

只有懂得正確安全地使用電子產品,那麼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控力。

6

多接觸真實世界

所有最美好的事物一定來自真實世界,最美的藝術一定來自大自然裡,最溫暖的情感一定來自於真實的家人和朋友。讓孩子從小更多的融入真實的世界,去大自然裡探索,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玩耍,這些經歷會讓孩子對虛擬世界產品足夠的免疫力,哪怕進入,也能很容易退出來,不會不能自拔。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7

不要忽視同伴的影響

除了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同伴們了。如果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夥伴們各個都整天拿著手機玩遊戲,那麼這個孩子一定也很容易被影響,如果大家都能在一起讀讀有趣的好書,能夠一起去爬山,去運動踢球,去草地上打滾,那麼相信孩子也不會整天想著要手機玩。所以,選擇合適的夥伴,也是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8

幫助別人不沉迷

小米同學曾經做過一個項目研究,問題是“關於青少年的心理壓力”,其中有一個部分是研究手機和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在研究的過程中,她瞭解了很多信息,包括網絡成癮的問題是怎麼造成的,有什麼危害,為什麼青少年容易陷入這種困境,如何能夠幫助青少年擺脫.....還用了很多數據來證明這些,並告訴更多人。

這個項目的研究讓我感受到,當孩子能弄清楚問題的根本,並且能夠去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時候,這個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迴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了

該怎麼辦?

上文舉例的這個朋友家的孩子,可能還處在對手機入坑不深的階段,媽媽可以輕易的引導他的注意力轉移。但如果碰上已經“深陷其中”的孩子,家長就極可能碰壁,沒那麼簡單能化解了。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首要依然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因為此時如果強行制止,孩子必然會激烈的反抗。所以只有耐心的引導、勸阻,想辦法換各種角度、玩法,投其所好,努力往孩子除了手機之外感興趣的事情上引導。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小米同學4、5年級開始因為學校作業經常用到電腦或pad,從那時到現在,pad、電腦和手機都是由她自己保管,沒有做過任何硬性和軟性限制,電子產品如何使用全靠自覺。

你也許會覺得這大概是因為上輩子拯救了全人類,

所以有個娃天生就有自控力,其實並不是。

相信我,自控力這種事情,絕對百分百是後天養成的。因為在電子產品的使用這件事上,是必須下功夫,也是可以有方法的。

讓孩子不沉迷電子產品的第一條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條法則,就是引導孩子找到更多比電子產品更有意義的事去做,這條黃金法則適用於所有對手機已經上癮和未上癮的孩子!

跟孩子一起讀有趣的書,一起去博物館,去野外走走,去撿撿樹葉,一起收集各種石頭,去看好看的兒童劇音樂劇,一起做科學實驗,一起玩遊戲......

2

懂得自己判斷,自己選擇

每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判斷力都是從小慢慢養成的。在如何使用電子產品這件事上,可以從小就跟孩子聊一聊,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每件事都可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起來分析一下,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懂得思考的孩子,也懂得更好的去做選擇。

怎樣才能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呢?

玩手機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

玩遊戲到底好還是不好?

網絡上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危險的?

這些問題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來想一想,給孩子機會去為自己做選擇和決定,沒有對和錯,這樣一路走來,孩子對與這件事才會有自己的主見,也會更合理的去使用。

3

別用電子產品當保姆

這件事說來簡單,做起來挺難的。在餐廳裡,在火車飛機上,在各種地方,我看到每個想讓孩子安靜下來的父母都會讓孩子玩手機或pad,對大多數父母來說,這絕對是哄娃神器。但這件事很容易成為父母和孩子的習慣,完全無法擺脫。

人只有知道後果的嚴重性,才會在開始的時候去杜絕。喬布斯不讓自己的孩子小時候玩手機和pad,是因為他說自己設計的手機和pad是為了讓最笨的人也會用,也就是說孩子能玩轉手機,並不是他們太聰明,而是這件事太簡單。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讓自己成為孩子的玩伴,你會發現養孩子比你想的要輕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4

別用遊戲當放鬆和獎勵

曾經有朋友帶著孩子出來玩,孩子就一直在玩手機,朋友說,孩子平時在家都不給他玩手機,只有出來放鬆的時候才給。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時候,曾經見到在校園裡遊覽的一家人,孩子邊走邊玩手機遊戲,媽媽忍不住大聲指責他出來旅行一路就只玩手機,那帶你出來幹嘛?

還有父母把玩手機當作獎勵,考試考的好,哪件事情完成的好,作業都做完了......就給玩手機,讓玩手機變成孩子的一種渴望,跟生活裡很多事情都聯繫在一起,反而在孩子心裡逐步建立起非常重要的地位,結果只會讓孩子更加欲罷不能。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5

比限制更有用的是給孩子好方法

我們希望避免孩子沉迷電子產品,但也不需要把電子產品當作洪水猛獸。這個時代我們自己的生活都離不開手機pad,我們的孩子未來也一定會需要使用,所以與其一味的限制,不如在合適的時候給孩子一些使用電子產品的好方法,讓他們知道手機pad更有意義的作用。

給孩子找一些更益智的遊戲,比如科學、英語、解謎、宇宙、歷史、地理等等能夠讓孩子在玩中學的遊戲app;

出門旅行的時候告訴孩子用哪些app可以讓旅行更輕鬆;

教孩子用地圖app來規劃回家的路線,或者用地鐵app來找到合適的地鐵線路;

喜歡音樂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用手機來練習唱歌,還能錄製自己的歌曲;

喜歡閱讀的孩子,pad上也能下載個電子圖書館,或者專門給兒童設計的新聞閱讀app,或者加入goodreads閱讀社區;

對動畫感興趣的孩子,可以用Animatic這樣的app來設計製作自己的動畫片,喜歡拍電影的孩子,可以用視頻編輯軟件來製作自己的視頻;

手機上還有很多簡單有趣的編程遊戲,喜歡遊戲的孩子也許還能設計自己的遊戲。

只有懂得正確安全地使用電子產品,那麼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控力。

6

多接觸真實世界

所有最美好的事物一定來自真實世界,最美的藝術一定來自大自然裡,最溫暖的情感一定來自於真實的家人和朋友。讓孩子從小更多的融入真實的世界,去大自然裡探索,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玩耍,這些經歷會讓孩子對虛擬世界產品足夠的免疫力,哪怕進入,也能很容易退出來,不會不能自拔。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7

不要忽視同伴的影響

除了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同伴們了。如果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夥伴們各個都整天拿著手機玩遊戲,那麼這個孩子一定也很容易被影響,如果大家都能在一起讀讀有趣的好書,能夠一起去爬山,去運動踢球,去草地上打滾,那麼相信孩子也不會整天想著要手機玩。所以,選擇合適的夥伴,也是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8

幫助別人不沉迷

小米同學曾經做過一個項目研究,問題是“關於青少年的心理壓力”,其中有一個部分是研究手機和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在研究的過程中,她瞭解了很多信息,包括網絡成癮的問題是怎麼造成的,有什麼危害,為什麼青少年容易陷入這種困境,如何能夠幫助青少年擺脫.....還用了很多數據來證明這些,並告訴更多人。

這個項目的研究讓我感受到,當孩子能弄清楚問題的根本,並且能夠去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時候,這個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覆,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1

“那就玩一會吧!”

很多年輕的家長,因為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

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彷彿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專注於玩手機,的確會讓家長輕鬆不少。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

但是,家長可曾想過放肆讓孩子玩手機的後果?

手機好玩,孩子當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

更何況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

“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時,看到過這樣一幕:

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的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很聰明。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

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

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

家長適時的迴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了

該怎麼辦?

上文舉例的這個朋友家的孩子,可能還處在對手機入坑不深的階段,媽媽可以輕易的引導他的注意力轉移。但如果碰上已經“深陷其中”的孩子,家長就極可能碰壁,沒那麼簡單能化解了。

那麼,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轉移孩子注意力

對!首要依然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因為此時如果強行制止,孩子必然會激烈的反抗。所以只有耐心的引導、勸阻,想辦法換各種角度、玩法,投其所好,努力往孩子除了手機之外感興趣的事情上引導。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小米同學4、5年級開始因為學校作業經常用到電腦或pad,從那時到現在,pad、電腦和手機都是由她自己保管,沒有做過任何硬性和軟性限制,電子產品如何使用全靠自覺。

你也許會覺得這大概是因為上輩子拯救了全人類,

所以有個娃天生就有自控力,其實並不是。

相信我,自控力這種事情,絕對百分百是後天養成的。因為在電子產品的使用這件事上,是必須下功夫,也是可以有方法的。

讓孩子不沉迷電子產品的第一條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條法則,就是引導孩子找到更多比電子產品更有意義的事去做,這條黃金法則適用於所有對手機已經上癮和未上癮的孩子!

跟孩子一起讀有趣的書,一起去博物館,去野外走走,去撿撿樹葉,一起收集各種石頭,去看好看的兒童劇音樂劇,一起做科學實驗,一起玩遊戲......

2

懂得自己判斷,自己選擇

每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判斷力都是從小慢慢養成的。在如何使用電子產品這件事上,可以從小就跟孩子聊一聊,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每件事都可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起來分析一下,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懂得思考的孩子,也懂得更好的去做選擇。

怎樣才能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呢?

玩手機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

玩遊戲到底好還是不好?

網絡上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危險的?

這些問題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來想一想,給孩子機會去為自己做選擇和決定,沒有對和錯,這樣一路走來,孩子對與這件事才會有自己的主見,也會更合理的去使用。

3

別用電子產品當保姆

這件事說來簡單,做起來挺難的。在餐廳裡,在火車飛機上,在各種地方,我看到每個想讓孩子安靜下來的父母都會讓孩子玩手機或pad,對大多數父母來說,這絕對是哄娃神器。但這件事很容易成為父母和孩子的習慣,完全無法擺脫。

人只有知道後果的嚴重性,才會在開始的時候去杜絕。喬布斯不讓自己的孩子小時候玩手機和pad,是因為他說自己設計的手機和pad是為了讓最笨的人也會用,也就是說孩子能玩轉手機,並不是他們太聰明,而是這件事太簡單。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讓自己成為孩子的玩伴,你會發現養孩子比你想的要輕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4

別用遊戲當放鬆和獎勵

曾經有朋友帶著孩子出來玩,孩子就一直在玩手機,朋友說,孩子平時在家都不給他玩手機,只有出來放鬆的時候才給。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時候,曾經見到在校園裡遊覽的一家人,孩子邊走邊玩手機遊戲,媽媽忍不住大聲指責他出來旅行一路就只玩手機,那帶你出來幹嘛?

還有父母把玩手機當作獎勵,考試考的好,哪件事情完成的好,作業都做完了......就給玩手機,讓玩手機變成孩子的一種渴望,跟生活裡很多事情都聯繫在一起,反而在孩子心裡逐步建立起非常重要的地位,結果只會讓孩子更加欲罷不能。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5

比限制更有用的是給孩子好方法

我們希望避免孩子沉迷電子產品,但也不需要把電子產品當作洪水猛獸。這個時代我們自己的生活都離不開手機pad,我們的孩子未來也一定會需要使用,所以與其一味的限制,不如在合適的時候給孩子一些使用電子產品的好方法,讓他們知道手機pad更有意義的作用。

給孩子找一些更益智的遊戲,比如科學、英語、解謎、宇宙、歷史、地理等等能夠讓孩子在玩中學的遊戲app;

出門旅行的時候告訴孩子用哪些app可以讓旅行更輕鬆;

教孩子用地圖app來規劃回家的路線,或者用地鐵app來找到合適的地鐵線路;

喜歡音樂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用手機來練習唱歌,還能錄製自己的歌曲;

喜歡閱讀的孩子,pad上也能下載個電子圖書館,或者專門給兒童設計的新聞閱讀app,或者加入goodreads閱讀社區;

對動畫感興趣的孩子,可以用Animatic這樣的app來設計製作自己的動畫片,喜歡拍電影的孩子,可以用視頻編輯軟件來製作自己的視頻;

手機上還有很多簡單有趣的編程遊戲,喜歡遊戲的孩子也許還能設計自己的遊戲。

只有懂得正確安全地使用電子產品,那麼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控力。

6

多接觸真實世界

所有最美好的事物一定來自真實世界,最美的藝術一定來自大自然裡,最溫暖的情感一定來自於真實的家人和朋友。讓孩子從小更多的融入真實的世界,去大自然裡探索,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玩耍,這些經歷會讓孩子對虛擬世界產品足夠的免疫力,哪怕進入,也能很容易退出來,不會不能自拔。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7

不要忽視同伴的影響

除了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同伴們了。如果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夥伴們各個都整天拿著手機玩遊戲,那麼這個孩子一定也很容易被影響,如果大家都能在一起讀讀有趣的好書,能夠一起去爬山,去運動踢球,去草地上打滾,那麼相信孩子也不會整天想著要手機玩。所以,選擇合適的夥伴,也是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8

幫助別人不沉迷

小米同學曾經做過一個項目研究,問題是“關於青少年的心理壓力”,其中有一個部分是研究手機和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在研究的過程中,她瞭解了很多信息,包括網絡成癮的問題是怎麼造成的,有什麼危害,為什麼青少年容易陷入這種困境,如何能夠幫助青少年擺脫.....還用了很多數據來證明這些,並告訴更多人。

這個項目的研究讓我感受到,當孩子能弄清楚問題的根本,並且能夠去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時候,這個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電子產品自控力,這個很多父母的世紀難題,其實一定是有方法可以解決的。

我們不是要把孩子於電子產品隔絕,而是幫助他們更為合理的去使用,建立自我控制的能力。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累一些,多花些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做這些事情,讓孩子感受到其中的樂趣,等孩子長大一些,更獨立的時候,就懂得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自己去發現更有意義的事情,從這個時候開始,父母就會越來越輕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