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
"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開學前夕,朋友女兒暑期報的鋼琴班結業,老師讓每位學生演奏一首彈的最好的曲目。朋友參加完孩子的結業活動回來很生氣,臭罵了孩子一頓。

原因是同樣是學了一暑假,別的小朋友已經可以彈出簡單的曲子,而自己的孩子連入門曲目都彈不好,磕磕絆絆的。

朋友說:“本來打算她要是學的好,再給她續費繼續學,爭取考級,成為鋼琴特長生,對以後進好學校有幫忙,結果練成這樣,還不如比她小的孩子彈的好。”

在幼兒階段,關於上不上興趣班、上什麼樣的興趣班,是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看到同小區別的孩子上這個班那個班的,家長一般都會按耐不住,把自家小孩也送去。

在家長圈裡流行這樣一種說法,每個孩子至少需要掌握一門樂器、精通一門棋藝或書法、擅長一個體育項目,最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因此,經常會看到大多數學齡前的兒童以及部分中小學生,週末和假期大都在各種興趣班之間穿梭。但是在他們忙碌的腳步和身影背後,收穫的卻並不一定是快樂的成長。

"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開學前夕,朋友女兒暑期報的鋼琴班結業,老師讓每位學生演奏一首彈的最好的曲目。朋友參加完孩子的結業活動回來很生氣,臭罵了孩子一頓。

原因是同樣是學了一暑假,別的小朋友已經可以彈出簡單的曲子,而自己的孩子連入門曲目都彈不好,磕磕絆絆的。

朋友說:“本來打算她要是學的好,再給她續費繼續學,爭取考級,成為鋼琴特長生,對以後進好學校有幫忙,結果練成這樣,還不如比她小的孩子彈的好。”

在幼兒階段,關於上不上興趣班、上什麼樣的興趣班,是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看到同小區別的孩子上這個班那個班的,家長一般都會按耐不住,把自家小孩也送去。

在家長圈裡流行這樣一種說法,每個孩子至少需要掌握一門樂器、精通一門棋藝或書法、擅長一個體育項目,最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因此,經常會看到大多數學齡前的兒童以及部分中小學生,週末和假期大都在各種興趣班之間穿梭。但是在他們忙碌的腳步和身影背後,收穫的卻並不一定是快樂的成長。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的誤區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不是觀察孩子喜歡什麼,而是自己覺得什麼好或者別人都在報什麼班,懷著自家孩子不能被落下的心態報的。

就像我這位朋友,孩子學不好鋼琴,並不是孩子不聰明,而是孩子不喜歡。每次一聽要上鋼琴課孩子就沒精神、鬧脾氣,但是朋友都選擇性忽略了,覺得別人能學,咋你就不行了呢。

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有一個最大的誤區是:不是為了真正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而是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獨門絕技。絕大部分家長都覺得興趣班一定要上,而且多多益善。給孩子培養更多的特長,將來可以一技在手終身無憂。

我朋友給孩子報鋼琴班就是這樣的想法:“一方面,鋼琴考級可以對以後擇校有幫助,證明孩子有特長;另一方面,等孩子長大後還可以教其他小孩子彈琴,這樣也能有點額外收入。”

抱持這樣的功利目的和心態,父母往往更關注的是孩子上興趣班學到了什麼技能、掌握了多少本領、上每次課的進步有多大。從興趣班回來,大人往往問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老師又教了什麼呀!展示給爸爸媽媽看一下吧!”

為了迎合家長的現實需求,老師的教學方向和形式因此也逐漸變得更實用、更功利,每一次課都考慮一定要在課堂上教會孩子什麼,希望孩子回家能展示給家長。

這樣做,雖然家長和老師配合得天衣無縫,但卻跟真正的興趣班應有的作用相去甚遠。

"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開學前夕,朋友女兒暑期報的鋼琴班結業,老師讓每位學生演奏一首彈的最好的曲目。朋友參加完孩子的結業活動回來很生氣,臭罵了孩子一頓。

原因是同樣是學了一暑假,別的小朋友已經可以彈出簡單的曲子,而自己的孩子連入門曲目都彈不好,磕磕絆絆的。

朋友說:“本來打算她要是學的好,再給她續費繼續學,爭取考級,成為鋼琴特長生,對以後進好學校有幫忙,結果練成這樣,還不如比她小的孩子彈的好。”

在幼兒階段,關於上不上興趣班、上什麼樣的興趣班,是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看到同小區別的孩子上這個班那個班的,家長一般都會按耐不住,把自家小孩也送去。

在家長圈裡流行這樣一種說法,每個孩子至少需要掌握一門樂器、精通一門棋藝或書法、擅長一個體育項目,最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因此,經常會看到大多數學齡前的兒童以及部分中小學生,週末和假期大都在各種興趣班之間穿梭。但是在他們忙碌的腳步和身影背後,收穫的卻並不一定是快樂的成長。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的誤區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不是觀察孩子喜歡什麼,而是自己覺得什麼好或者別人都在報什麼班,懷著自家孩子不能被落下的心態報的。

就像我這位朋友,孩子學不好鋼琴,並不是孩子不聰明,而是孩子不喜歡。每次一聽要上鋼琴課孩子就沒精神、鬧脾氣,但是朋友都選擇性忽略了,覺得別人能學,咋你就不行了呢。

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有一個最大的誤區是:不是為了真正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而是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獨門絕技。絕大部分家長都覺得興趣班一定要上,而且多多益善。給孩子培養更多的特長,將來可以一技在手終身無憂。

我朋友給孩子報鋼琴班就是這樣的想法:“一方面,鋼琴考級可以對以後擇校有幫助,證明孩子有特長;另一方面,等孩子長大後還可以教其他小孩子彈琴,這樣也能有點額外收入。”

抱持這樣的功利目的和心態,父母往往更關注的是孩子上興趣班學到了什麼技能、掌握了多少本領、上每次課的進步有多大。從興趣班回來,大人往往問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老師又教了什麼呀!展示給爸爸媽媽看一下吧!”

為了迎合家長的現實需求,老師的教學方向和形式因此也逐漸變得更實用、更功利,每一次課都考慮一定要在課堂上教會孩子什麼,希望孩子回家能展示給家長。

這樣做,雖然家長和老師配合得天衣無縫,但卻跟真正的興趣班應有的作用相去甚遠。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興趣”到底是什麼

興趣指興致,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它表現為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

真正的興趣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如果說得更簡單一點,興趣就是人們瘋狂喜歡某個事物或某項活動,並願意全身心投入這個事物或這項活動。

作為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是不是完全遵循了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呢?有多少興趣班是孩子真正喜歡,你不讓他去上他就會跟你急的呢?又有多少興趣班是父母自作主張,強迫孩子去上?

很多家長只要看到別人的孩子在學什麼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於別人,不管他是否喜歡,通通給孩子報上;只要覺得學了什麼班,能對今後的幼升小、小升初等擇校有用,不管孩子是否喜歡,也通通給他報上。總而言之,家長恨不得把勁兒全都使在孩子身上。

如果家長在幫助孩子選報興趣班的時候,不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而是從父母自身的興趣或者從功利的角度(考試會加分、擇校有幫助)出發,這將失去上興趣班的真正意義。

"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開學前夕,朋友女兒暑期報的鋼琴班結業,老師讓每位學生演奏一首彈的最好的曲目。朋友參加完孩子的結業活動回來很生氣,臭罵了孩子一頓。

原因是同樣是學了一暑假,別的小朋友已經可以彈出簡單的曲子,而自己的孩子連入門曲目都彈不好,磕磕絆絆的。

朋友說:“本來打算她要是學的好,再給她續費繼續學,爭取考級,成為鋼琴特長生,對以後進好學校有幫忙,結果練成這樣,還不如比她小的孩子彈的好。”

在幼兒階段,關於上不上興趣班、上什麼樣的興趣班,是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看到同小區別的孩子上這個班那個班的,家長一般都會按耐不住,把自家小孩也送去。

在家長圈裡流行這樣一種說法,每個孩子至少需要掌握一門樂器、精通一門棋藝或書法、擅長一個體育項目,最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因此,經常會看到大多數學齡前的兒童以及部分中小學生,週末和假期大都在各種興趣班之間穿梭。但是在他們忙碌的腳步和身影背後,收穫的卻並不一定是快樂的成長。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的誤區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不是觀察孩子喜歡什麼,而是自己覺得什麼好或者別人都在報什麼班,懷著自家孩子不能被落下的心態報的。

就像我這位朋友,孩子學不好鋼琴,並不是孩子不聰明,而是孩子不喜歡。每次一聽要上鋼琴課孩子就沒精神、鬧脾氣,但是朋友都選擇性忽略了,覺得別人能學,咋你就不行了呢。

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有一個最大的誤區是:不是為了真正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而是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獨門絕技。絕大部分家長都覺得興趣班一定要上,而且多多益善。給孩子培養更多的特長,將來可以一技在手終身無憂。

我朋友給孩子報鋼琴班就是這樣的想法:“一方面,鋼琴考級可以對以後擇校有幫助,證明孩子有特長;另一方面,等孩子長大後還可以教其他小孩子彈琴,這樣也能有點額外收入。”

抱持這樣的功利目的和心態,父母往往更關注的是孩子上興趣班學到了什麼技能、掌握了多少本領、上每次課的進步有多大。從興趣班回來,大人往往問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老師又教了什麼呀!展示給爸爸媽媽看一下吧!”

為了迎合家長的現實需求,老師的教學方向和形式因此也逐漸變得更實用、更功利,每一次課都考慮一定要在課堂上教會孩子什麼,希望孩子回家能展示給家長。

這樣做,雖然家長和老師配合得天衣無縫,但卻跟真正的興趣班應有的作用相去甚遠。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興趣”到底是什麼

興趣指興致,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它表現為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

真正的興趣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如果說得更簡單一點,興趣就是人們瘋狂喜歡某個事物或某項活動,並願意全身心投入這個事物或這項活動。

作為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是不是完全遵循了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呢?有多少興趣班是孩子真正喜歡,你不讓他去上他就會跟你急的呢?又有多少興趣班是父母自作主張,強迫孩子去上?

很多家長只要看到別人的孩子在學什麼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於別人,不管他是否喜歡,通通給孩子報上;只要覺得學了什麼班,能對今後的幼升小、小升初等擇校有用,不管孩子是否喜歡,也通通給他報上。總而言之,家長恨不得把勁兒全都使在孩子身上。

如果家長在幫助孩子選報興趣班的時候,不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而是從父母自身的興趣或者從功利的角度(考試會加分、擇校有幫助)出發,這將失去上興趣班的真正意義。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如何給孩子選報興趣班

1. 孩子喜歡是第一位

我有個同學,提到孩子上興趣班的時候,總是很感慨地說:“我發現興趣班一定要讓孩子自己選擇,我兒子自己選擇的興趣班他都堅持下來了,我幫他選的到後來都不去了。我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孩子也是如此,凡是家長強迫孩子參加的效果都很差。”

孩子自發產生的興趣愛好,會讓孩子始終處於快樂的狀態。而興趣一旦成為特定的目標就會變得痛苦,因為加上人為的功利因素,就免不了急躁和焦慮,就少不了強制和壓力。

幫孩子選擇興趣班的第一個考慮要素就是孩子的偏好,如果覺得孩子無法判斷喜歡與否,可以帶著孩子先試聽兩節課,如果孩子喜歡再報名。這裡要注意的是:提前和孩子約法三章,選擇了就要堅持,不可以中途放棄。

2. 鼓勵孩子享受學習過程,警惕“三分鐘熱度”

很多成人做事都會難以堅持,更何況是心智發展尚不成熟的孩子,“三分鐘熱度”是常有的事。

暑假期間經常看見育兒群的寶媽抱怨自家孩子三心二意,花錢報的興趣班說不去就不去了,揍一頓也不好使。

很多孩子沒有定性,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除了事先定好規則和計劃外,還需要不間斷的耐心鼓勵。

當孩子不願意繼續上興趣班時,家長要及時瞭解原因,如果只是心裡不想去想偷懶,嚴格要求孩子按照定好的規則行動是必須的;如果孩子學習慢趕不上其他小朋友,那麼就要鼓勵孩子努力,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多提醒孩子享受學習的過程,淡化必須取得的成績,可以有效減輕孩子內心的壓力。

"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開學前夕,朋友女兒暑期報的鋼琴班結業,老師讓每位學生演奏一首彈的最好的曲目。朋友參加完孩子的結業活動回來很生氣,臭罵了孩子一頓。

原因是同樣是學了一暑假,別的小朋友已經可以彈出簡單的曲子,而自己的孩子連入門曲目都彈不好,磕磕絆絆的。

朋友說:“本來打算她要是學的好,再給她續費繼續學,爭取考級,成為鋼琴特長生,對以後進好學校有幫忙,結果練成這樣,還不如比她小的孩子彈的好。”

在幼兒階段,關於上不上興趣班、上什麼樣的興趣班,是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看到同小區別的孩子上這個班那個班的,家長一般都會按耐不住,把自家小孩也送去。

在家長圈裡流行這樣一種說法,每個孩子至少需要掌握一門樂器、精通一門棋藝或書法、擅長一個體育項目,最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因此,經常會看到大多數學齡前的兒童以及部分中小學生,週末和假期大都在各種興趣班之間穿梭。但是在他們忙碌的腳步和身影背後,收穫的卻並不一定是快樂的成長。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的誤區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不是觀察孩子喜歡什麼,而是自己覺得什麼好或者別人都在報什麼班,懷著自家孩子不能被落下的心態報的。

就像我這位朋友,孩子學不好鋼琴,並不是孩子不聰明,而是孩子不喜歡。每次一聽要上鋼琴課孩子就沒精神、鬧脾氣,但是朋友都選擇性忽略了,覺得別人能學,咋你就不行了呢。

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有一個最大的誤區是:不是為了真正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而是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獨門絕技。絕大部分家長都覺得興趣班一定要上,而且多多益善。給孩子培養更多的特長,將來可以一技在手終身無憂。

我朋友給孩子報鋼琴班就是這樣的想法:“一方面,鋼琴考級可以對以後擇校有幫助,證明孩子有特長;另一方面,等孩子長大後還可以教其他小孩子彈琴,這樣也能有點額外收入。”

抱持這樣的功利目的和心態,父母往往更關注的是孩子上興趣班學到了什麼技能、掌握了多少本領、上每次課的進步有多大。從興趣班回來,大人往往問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老師又教了什麼呀!展示給爸爸媽媽看一下吧!”

為了迎合家長的現實需求,老師的教學方向和形式因此也逐漸變得更實用、更功利,每一次課都考慮一定要在課堂上教會孩子什麼,希望孩子回家能展示給家長。

這樣做,雖然家長和老師配合得天衣無縫,但卻跟真正的興趣班應有的作用相去甚遠。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興趣”到底是什麼

興趣指興致,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它表現為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

真正的興趣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如果說得更簡單一點,興趣就是人們瘋狂喜歡某個事物或某項活動,並願意全身心投入這個事物或這項活動。

作為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是不是完全遵循了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呢?有多少興趣班是孩子真正喜歡,你不讓他去上他就會跟你急的呢?又有多少興趣班是父母自作主張,強迫孩子去上?

很多家長只要看到別人的孩子在學什麼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於別人,不管他是否喜歡,通通給孩子報上;只要覺得學了什麼班,能對今後的幼升小、小升初等擇校有用,不管孩子是否喜歡,也通通給他報上。總而言之,家長恨不得把勁兒全都使在孩子身上。

如果家長在幫助孩子選報興趣班的時候,不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而是從父母自身的興趣或者從功利的角度(考試會加分、擇校有幫助)出發,這將失去上興趣班的真正意義。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如何給孩子選報興趣班

1. 孩子喜歡是第一位

我有個同學,提到孩子上興趣班的時候,總是很感慨地說:“我發現興趣班一定要讓孩子自己選擇,我兒子自己選擇的興趣班他都堅持下來了,我幫他選的到後來都不去了。我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孩子也是如此,凡是家長強迫孩子參加的效果都很差。”

孩子自發產生的興趣愛好,會讓孩子始終處於快樂的狀態。而興趣一旦成為特定的目標就會變得痛苦,因為加上人為的功利因素,就免不了急躁和焦慮,就少不了強制和壓力。

幫孩子選擇興趣班的第一個考慮要素就是孩子的偏好,如果覺得孩子無法判斷喜歡與否,可以帶著孩子先試聽兩節課,如果孩子喜歡再報名。這裡要注意的是:提前和孩子約法三章,選擇了就要堅持,不可以中途放棄。

2. 鼓勵孩子享受學習過程,警惕“三分鐘熱度”

很多成人做事都會難以堅持,更何況是心智發展尚不成熟的孩子,“三分鐘熱度”是常有的事。

暑假期間經常看見育兒群的寶媽抱怨自家孩子三心二意,花錢報的興趣班說不去就不去了,揍一頓也不好使。

很多孩子沒有定性,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除了事先定好規則和計劃外,還需要不間斷的耐心鼓勵。

當孩子不願意繼續上興趣班時,家長要及時瞭解原因,如果只是心裡不想去想偷懶,嚴格要求孩子按照定好的規則行動是必須的;如果孩子學習慢趕不上其他小朋友,那麼就要鼓勵孩子努力,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多提醒孩子享受學習的過程,淡化必須取得的成績,可以有效減輕孩子內心的壓力。

“都是花錢報班,你咋就是最差的?”“媽媽,我是真的不喜歡!”

3. 堅持,從父母做起

鄰居的孩子剛開始上繪畫課,經常哭鼻子,甚至需要大人在教室裡陪著她才肯學。幾次之後孩子逐步適應了,每次去都會很開心。

有一次下大雨,媽媽說不要去了,天晴了再去,但是孩子很想去。爸爸二話不說,穿上雨衣騎著電瓶車送孩子過去了。事後爸爸對孩子說:只要你想學,爸爸肯定送你過去。

鄰居爸爸自己就是一位特別堅持的人,第一次見他是個大胖子,他說自己要減肥,給孩子做個身體健康的榜樣。每天早起跑步吃健康餐,半年時間瘦了幾十斤。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一般不聽父母說什麼,而是看他們怎麼做。堅持努力的父母,一般也會養出堅持做事的孩子。

作為家長,當孩子有了熱愛的事情,要儘可能提供條件和資源。比如孩子喜歡畫畫,可以準備各種畫畫工具給她,幫她報名繪畫班,經常帶她去參觀一些藝術類展覽。

在報興趣班這個問題上,很多家長認為既然投入了大量金錢和時間,就一定要讓孩子成為這方面的高手,一定要考取這個領域的相關證書,同時還希望立竿見影。如果孩子學了一段時間,沒有任何長進,他們要麼就認為是老師教得不好,要麼就認為是孩子沒有這方面的天賦。

孩子的身心發展有其自身成長的規律,對一項天賦的發掘或者興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應該更在意孩子在興趣班的感受和狀態,而不僅僅是某個階段的結果和目標。

end

作者簡介:lemon青檸檬,喜歡讀書,樂於分享婚姻育兒、情感心理相關內容。人生目標是每一個今天都比昨天優秀一點點。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