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很久沒有見到過的朋友,她看起來有些憔悴。

我問:"你怎麼啦,怎麼臉色不太好啊?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

朋友搖了搖頭,笑著說:"累是真的,但是卻不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是帶孩子忙到心力交瘁。"

我有些吃驚,"你家孩子不是已經上小學了嗎?怎麼還這麼累呀?"

朋友說:"我原本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我發現我比之前更加辛苦了。每天早上要早早起來給孩子做營養早餐,做完早餐後要叫孩子起床。等孩子吃完早餐,還要送孩子去上學,然後我再趕去上班。"

這還沒有完,朋友接著說:"下班後要趕去孩子的學校接孩子,回家後要給孩子做晚飯、打掃衛生。吃完飯後要輔導孩子的功課,給孩子檢查作業。有時候,工作上沒有完成的事情,我就必須要在家裡加班完成。"

最讓朋友心塞的是,自己為孩子做了這麼多事情,孩子反而是變得越來越懶,學習成績也是越來越差。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父母應該是越來越輕鬆才對。如果父母忙到心力交瘁,那麼父母就應該要反思以下自己的教育模式了。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很久沒有見到過的朋友,她看起來有些憔悴。

我問:"你怎麼啦,怎麼臉色不太好啊?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

朋友搖了搖頭,笑著說:"累是真的,但是卻不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是帶孩子忙到心力交瘁。"

我有些吃驚,"你家孩子不是已經上小學了嗎?怎麼還這麼累呀?"

朋友說:"我原本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我發現我比之前更加辛苦了。每天早上要早早起來給孩子做營養早餐,做完早餐後要叫孩子起床。等孩子吃完早餐,還要送孩子去上學,然後我再趕去上班。"

這還沒有完,朋友接著說:"下班後要趕去孩子的學校接孩子,回家後要給孩子做晚飯、打掃衛生。吃完飯後要輔導孩子的功課,給孩子檢查作業。有時候,工作上沒有完成的事情,我就必須要在家裡加班完成。"

最讓朋友心塞的是,自己為孩子做了這麼多事情,孩子反而是變得越來越懶,學習成績也是越來越差。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父母應該是越來越輕鬆才對。如果父母忙到心力交瘁,那麼父母就應該要反思以下自己的教育模式了。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總是在焦慮,總是不自覺地就為孩子付出許多

可以說,中國的父母是全天下最勤奮、最負責的父母了,特別是媽媽,簡直是工作幹活帶孩子十項全能。

那麼,為什麼父母會表現地如此地勤奮呢?我想,原因應該是以下兩個:

  • 孩子能力不足,"笨手笨腳"

在父母眼裡,孩子始終都是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所以,父母會不自覺地忽略孩子的年齡,認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去負責好自己的生活起居。事實上,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大,父母應該是逐漸放手,讓孩子擁有獨立生活的機會。

孩子初次接觸這些事情時,可能會表現地有些笨手笨腳。父母可能會認為這是孩子還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體現。於是,父母可能會出手,幫助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會變得順利一些。

  • 父母過於焦慮孩子的未來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這種想法沒有錯,但是,過多父母也會在不自覺中就放大了自己的焦慮。這種焦慮側面地體現在父母全心全意地照顧好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不用管這些瑣碎的小事,只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學習上,做好學習上的事情就好了。做家務什麼的,不值得父母花時間。

也正是因為這種心理,當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取得不錯的成績時,父母就會表現得很失望。父母認為,"我都已經把一切都給你安排好了,你就只要學習,然而你卻連學習這麼一件事情都做不好。"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很久沒有見到過的朋友,她看起來有些憔悴。

我問:"你怎麼啦,怎麼臉色不太好啊?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

朋友搖了搖頭,笑著說:"累是真的,但是卻不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是帶孩子忙到心力交瘁。"

我有些吃驚,"你家孩子不是已經上小學了嗎?怎麼還這麼累呀?"

朋友說:"我原本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我發現我比之前更加辛苦了。每天早上要早早起來給孩子做營養早餐,做完早餐後要叫孩子起床。等孩子吃完早餐,還要送孩子去上學,然後我再趕去上班。"

這還沒有完,朋友接著說:"下班後要趕去孩子的學校接孩子,回家後要給孩子做晚飯、打掃衛生。吃完飯後要輔導孩子的功課,給孩子檢查作業。有時候,工作上沒有完成的事情,我就必須要在家裡加班完成。"

最讓朋友心塞的是,自己為孩子做了這麼多事情,孩子反而是變得越來越懶,學習成績也是越來越差。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父母應該是越來越輕鬆才對。如果父母忙到心力交瘁,那麼父母就應該要反思以下自己的教育模式了。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總是在焦慮,總是不自覺地就為孩子付出許多

可以說,中國的父母是全天下最勤奮、最負責的父母了,特別是媽媽,簡直是工作幹活帶孩子十項全能。

那麼,為什麼父母會表現地如此地勤奮呢?我想,原因應該是以下兩個:

  • 孩子能力不足,"笨手笨腳"

在父母眼裡,孩子始終都是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所以,父母會不自覺地忽略孩子的年齡,認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去負責好自己的生活起居。事實上,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大,父母應該是逐漸放手,讓孩子擁有獨立生活的機會。

孩子初次接觸這些事情時,可能會表現地有些笨手笨腳。父母可能會認為這是孩子還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體現。於是,父母可能會出手,幫助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會變得順利一些。

  • 父母過於焦慮孩子的未來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這種想法沒有錯,但是,過多父母也會在不自覺中就放大了自己的焦慮。這種焦慮側面地體現在父母全心全意地照顧好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不用管這些瑣碎的小事,只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學習上,做好學習上的事情就好了。做家務什麼的,不值得父母花時間。

也正是因為這種心理,當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取得不錯的成績時,父母就會表現得很失望。父母認為,"我都已經把一切都給你安排好了,你就只要學習,然而你卻連學習這麼一件事情都做不好。"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越勤奮,孩子越懶;父母越"懶",孩子越成功

父母承包了孩子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然而孩子卻沒有變好,反而會加速孩子養成更多不良的習慣。

相反,父母越懶,孩子反而是越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做好自己,去接觸一些自己平常能夠見到的、但是很少動手去做的事情。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越"懶"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是越勤奮、越成功。

具體來說,父母的"懶"可以為孩子帶來以下三方面的影響:

  • 變得有責任感和目標感,學習目的更加明確

當父母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地很好的時候,孩子就只能夠跟著父母的步伐

走。孩子如同一個木偶,父母就是那個提線的人,父母要求孩子走到哪裡,孩子就被推著走到哪裡。

慢慢地,孩子便會失去自己作主的機會和鍛鍊的能力。相反,那些被父母"放任不管"不管的孩子,卻會更加地有責任感和目標感。面對一些看似雜亂無章的事情,孩子反而越能夠靜下心來思考。

在學習上面,孩子也會更加地有目標,並且能夠給自己制定目標,按照目標去行事。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很久沒有見到過的朋友,她看起來有些憔悴。

我問:"你怎麼啦,怎麼臉色不太好啊?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

朋友搖了搖頭,笑著說:"累是真的,但是卻不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是帶孩子忙到心力交瘁。"

我有些吃驚,"你家孩子不是已經上小學了嗎?怎麼還這麼累呀?"

朋友說:"我原本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我發現我比之前更加辛苦了。每天早上要早早起來給孩子做營養早餐,做完早餐後要叫孩子起床。等孩子吃完早餐,還要送孩子去上學,然後我再趕去上班。"

這還沒有完,朋友接著說:"下班後要趕去孩子的學校接孩子,回家後要給孩子做晚飯、打掃衛生。吃完飯後要輔導孩子的功課,給孩子檢查作業。有時候,工作上沒有完成的事情,我就必須要在家裡加班完成。"

最讓朋友心塞的是,自己為孩子做了這麼多事情,孩子反而是變得越來越懶,學習成績也是越來越差。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父母應該是越來越輕鬆才對。如果父母忙到心力交瘁,那麼父母就應該要反思以下自己的教育模式了。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總是在焦慮,總是不自覺地就為孩子付出許多

可以說,中國的父母是全天下最勤奮、最負責的父母了,特別是媽媽,簡直是工作幹活帶孩子十項全能。

那麼,為什麼父母會表現地如此地勤奮呢?我想,原因應該是以下兩個:

  • 孩子能力不足,"笨手笨腳"

在父母眼裡,孩子始終都是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所以,父母會不自覺地忽略孩子的年齡,認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去負責好自己的生活起居。事實上,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大,父母應該是逐漸放手,讓孩子擁有獨立生活的機會。

孩子初次接觸這些事情時,可能會表現地有些笨手笨腳。父母可能會認為這是孩子還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體現。於是,父母可能會出手,幫助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會變得順利一些。

  • 父母過於焦慮孩子的未來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這種想法沒有錯,但是,過多父母也會在不自覺中就放大了自己的焦慮。這種焦慮側面地體現在父母全心全意地照顧好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不用管這些瑣碎的小事,只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學習上,做好學習上的事情就好了。做家務什麼的,不值得父母花時間。

也正是因為這種心理,當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取得不錯的成績時,父母就會表現得很失望。父母認為,"我都已經把一切都給你安排好了,你就只要學習,然而你卻連學習這麼一件事情都做不好。"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越勤奮,孩子越懶;父母越"懶",孩子越成功

父母承包了孩子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然而孩子卻沒有變好,反而會加速孩子養成更多不良的習慣。

相反,父母越懶,孩子反而是越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做好自己,去接觸一些自己平常能夠見到的、但是很少動手去做的事情。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越"懶"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是越勤奮、越成功。

具體來說,父母的"懶"可以為孩子帶來以下三方面的影響:

  • 變得有責任感和目標感,學習目的更加明確

當父母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地很好的時候,孩子就只能夠跟著父母的步伐

走。孩子如同一個木偶,父母就是那個提線的人,父母要求孩子走到哪裡,孩子就被推著走到哪裡。

慢慢地,孩子便會失去自己作主的機會和鍛鍊的能力。相反,那些被父母"放任不管"不管的孩子,卻會更加地有責任感和目標感。面對一些看似雜亂無章的事情,孩子反而越能夠靜下心來思考。

在學習上面,孩子也會更加地有目標,並且能夠給自己制定目標,按照目標去行事。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 養成自律自主的好習慣,不依賴父母

我們經常會看到,那些從小就開始過學校寄宿生活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都要比那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當孩子一個人生活時,孩子的身邊並沒有可以依賴的人,所以,孩子只能依靠自己。

而那些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於身邊多了可以依賴的人。雖然當父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會增加幾分,但是由於孩子有了可以依賴的對象,孩子的反應會變得遲鈍一些。

一遇到問題,孩子便只想著詢問父母,讓父母幫助自己解決。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立能力、一些習慣的養成上面,都會落後於其他人。

  • 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降低思維惰性

當父母陪伴在孩子身邊時,孩子會不自覺地想要依賴父母。這樣,孩子就減少了獨立思考的機會。有些父母會選擇習慣性地陪著孩子寫作業,孩子有不會的題目時,孩子的第一反應也不是思考,而是想要請求父母的幫助。

因為父母會幫助孩子檢查作業,孩子也就不用檢查作業了。如果父母什麼事情都幫助孩子完成了,孩子也不用做什麼事情了。因為沒有實際經歷的經驗,所以孩子也就很難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畢竟,只有經常思考、經常動腦去做事情的人,才不會有思維惰性。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很久沒有見到過的朋友,她看起來有些憔悴。

我問:"你怎麼啦,怎麼臉色不太好啊?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

朋友搖了搖頭,笑著說:"累是真的,但是卻不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是帶孩子忙到心力交瘁。"

我有些吃驚,"你家孩子不是已經上小學了嗎?怎麼還這麼累呀?"

朋友說:"我原本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我發現我比之前更加辛苦了。每天早上要早早起來給孩子做營養早餐,做完早餐後要叫孩子起床。等孩子吃完早餐,還要送孩子去上學,然後我再趕去上班。"

這還沒有完,朋友接著說:"下班後要趕去孩子的學校接孩子,回家後要給孩子做晚飯、打掃衛生。吃完飯後要輔導孩子的功課,給孩子檢查作業。有時候,工作上沒有完成的事情,我就必須要在家裡加班完成。"

最讓朋友心塞的是,自己為孩子做了這麼多事情,孩子反而是變得越來越懶,學習成績也是越來越差。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父母應該是越來越輕鬆才對。如果父母忙到心力交瘁,那麼父母就應該要反思以下自己的教育模式了。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總是在焦慮,總是不自覺地就為孩子付出許多

可以說,中國的父母是全天下最勤奮、最負責的父母了,特別是媽媽,簡直是工作幹活帶孩子十項全能。

那麼,為什麼父母會表現地如此地勤奮呢?我想,原因應該是以下兩個:

  • 孩子能力不足,"笨手笨腳"

在父母眼裡,孩子始終都是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所以,父母會不自覺地忽略孩子的年齡,認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去負責好自己的生活起居。事實上,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大,父母應該是逐漸放手,讓孩子擁有獨立生活的機會。

孩子初次接觸這些事情時,可能會表現地有些笨手笨腳。父母可能會認為這是孩子還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體現。於是,父母可能會出手,幫助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會變得順利一些。

  • 父母過於焦慮孩子的未來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這種想法沒有錯,但是,過多父母也會在不自覺中就放大了自己的焦慮。這種焦慮側面地體現在父母全心全意地照顧好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不用管這些瑣碎的小事,只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學習上,做好學習上的事情就好了。做家務什麼的,不值得父母花時間。

也正是因為這種心理,當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取得不錯的成績時,父母就會表現得很失望。父母認為,"我都已經把一切都給你安排好了,你就只要學習,然而你卻連學習這麼一件事情都做不好。"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越勤奮,孩子越懶;父母越"懶",孩子越成功

父母承包了孩子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然而孩子卻沒有變好,反而會加速孩子養成更多不良的習慣。

相反,父母越懶,孩子反而是越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做好自己,去接觸一些自己平常能夠見到的、但是很少動手去做的事情。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越"懶"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是越勤奮、越成功。

具體來說,父母的"懶"可以為孩子帶來以下三方面的影響:

  • 變得有責任感和目標感,學習目的更加明確

當父母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地很好的時候,孩子就只能夠跟著父母的步伐

走。孩子如同一個木偶,父母就是那個提線的人,父母要求孩子走到哪裡,孩子就被推著走到哪裡。

慢慢地,孩子便會失去自己作主的機會和鍛鍊的能力。相反,那些被父母"放任不管"不管的孩子,卻會更加地有責任感和目標感。面對一些看似雜亂無章的事情,孩子反而越能夠靜下心來思考。

在學習上面,孩子也會更加地有目標,並且能夠給自己制定目標,按照目標去行事。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 養成自律自主的好習慣,不依賴父母

我們經常會看到,那些從小就開始過學校寄宿生活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都要比那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當孩子一個人生活時,孩子的身邊並沒有可以依賴的人,所以,孩子只能依靠自己。

而那些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於身邊多了可以依賴的人。雖然當父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會增加幾分,但是由於孩子有了可以依賴的對象,孩子的反應會變得遲鈍一些。

一遇到問題,孩子便只想著詢問父母,讓父母幫助自己解決。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立能力、一些習慣的養成上面,都會落後於其他人。

  • 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降低思維惰性

當父母陪伴在孩子身邊時,孩子會不自覺地想要依賴父母。這樣,孩子就減少了獨立思考的機會。有些父母會選擇習慣性地陪著孩子寫作業,孩子有不會的題目時,孩子的第一反應也不是思考,而是想要請求父母的幫助。

因為父母會幫助孩子檢查作業,孩子也就不用檢查作業了。如果父母什麼事情都幫助孩子完成了,孩子也不用做什麼事情了。因為沒有實際經歷的經驗,所以孩子也就很難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畢竟,只有經常思考、經常動腦去做事情的人,才不會有思維惰性。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要學會偷懶,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

父母的"懶"並不是指父母什麼事情都不幫助孩子做,在一些很重要的事情上面,父母還是要幫助孩子出謀策劃。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度過難關。

如果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父母不如給予孩子多一些鍛鍊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做好這些事情。雖然孩子剛開始做這些陌生的事情,可能會有些不適應。但是,一旦孩子自己克服了這份恐懼,孩子會感受到一種成就感,孩子也會變得自信。

所以,父母還是應該在該"懶"的時候"懶",不該"懶"的時候,就要勤奮一點。

那麼,父母的"懶"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 懶於陪讀,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自從孩子上了學之後,孩子一大半的生活都被學習填滿了。有些父母擔心孩子有不會的問題、或者希望孩子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會選擇陪讀。殊不知,這會大大降低孩子的自主性和思考性。

當父母陪伴在孩子的身邊時,孩子很容易會分心。如果父母離開孩子,並且把環境種的誘惑全部拿走,孩子就會更加自主學習。遇到問題,也只能靠自己解決;完成作業了,也只能自己檢查。做完了功課,也只能自己收拾東西。

這些"只能"和"被迫",都能讓孩子快速養成獨立的習慣。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很久沒有見到過的朋友,她看起來有些憔悴。

我問:"你怎麼啦,怎麼臉色不太好啊?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

朋友搖了搖頭,笑著說:"累是真的,但是卻不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是帶孩子忙到心力交瘁。"

我有些吃驚,"你家孩子不是已經上小學了嗎?怎麼還這麼累呀?"

朋友說:"我原本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我發現我比之前更加辛苦了。每天早上要早早起來給孩子做營養早餐,做完早餐後要叫孩子起床。等孩子吃完早餐,還要送孩子去上學,然後我再趕去上班。"

這還沒有完,朋友接著說:"下班後要趕去孩子的學校接孩子,回家後要給孩子做晚飯、打掃衛生。吃完飯後要輔導孩子的功課,給孩子檢查作業。有時候,工作上沒有完成的事情,我就必須要在家裡加班完成。"

最讓朋友心塞的是,自己為孩子做了這麼多事情,孩子反而是變得越來越懶,學習成績也是越來越差。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父母應該是越來越輕鬆才對。如果父母忙到心力交瘁,那麼父母就應該要反思以下自己的教育模式了。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總是在焦慮,總是不自覺地就為孩子付出許多

可以說,中國的父母是全天下最勤奮、最負責的父母了,特別是媽媽,簡直是工作幹活帶孩子十項全能。

那麼,為什麼父母會表現地如此地勤奮呢?我想,原因應該是以下兩個:

  • 孩子能力不足,"笨手笨腳"

在父母眼裡,孩子始終都是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所以,父母會不自覺地忽略孩子的年齡,認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去負責好自己的生活起居。事實上,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大,父母應該是逐漸放手,讓孩子擁有獨立生活的機會。

孩子初次接觸這些事情時,可能會表現地有些笨手笨腳。父母可能會認為這是孩子還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體現。於是,父母可能會出手,幫助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會變得順利一些。

  • 父母過於焦慮孩子的未來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這種想法沒有錯,但是,過多父母也會在不自覺中就放大了自己的焦慮。這種焦慮側面地體現在父母全心全意地照顧好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不用管這些瑣碎的小事,只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學習上,做好學習上的事情就好了。做家務什麼的,不值得父母花時間。

也正是因為這種心理,當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取得不錯的成績時,父母就會表現得很失望。父母認為,"我都已經把一切都給你安排好了,你就只要學習,然而你卻連學習這麼一件事情都做不好。"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越勤奮,孩子越懶;父母越"懶",孩子越成功

父母承包了孩子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然而孩子卻沒有變好,反而會加速孩子養成更多不良的習慣。

相反,父母越懶,孩子反而是越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做好自己,去接觸一些自己平常能夠見到的、但是很少動手去做的事情。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越"懶"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是越勤奮、越成功。

具體來說,父母的"懶"可以為孩子帶來以下三方面的影響:

  • 變得有責任感和目標感,學習目的更加明確

當父母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地很好的時候,孩子就只能夠跟著父母的步伐

走。孩子如同一個木偶,父母就是那個提線的人,父母要求孩子走到哪裡,孩子就被推著走到哪裡。

慢慢地,孩子便會失去自己作主的機會和鍛鍊的能力。相反,那些被父母"放任不管"不管的孩子,卻會更加地有責任感和目標感。面對一些看似雜亂無章的事情,孩子反而越能夠靜下心來思考。

在學習上面,孩子也會更加地有目標,並且能夠給自己制定目標,按照目標去行事。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 養成自律自主的好習慣,不依賴父母

我們經常會看到,那些從小就開始過學校寄宿生活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都要比那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當孩子一個人生活時,孩子的身邊並沒有可以依賴的人,所以,孩子只能依靠自己。

而那些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於身邊多了可以依賴的人。雖然當父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會增加幾分,但是由於孩子有了可以依賴的對象,孩子的反應會變得遲鈍一些。

一遇到問題,孩子便只想著詢問父母,讓父母幫助自己解決。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立能力、一些習慣的養成上面,都會落後於其他人。

  • 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降低思維惰性

當父母陪伴在孩子身邊時,孩子會不自覺地想要依賴父母。這樣,孩子就減少了獨立思考的機會。有些父母會選擇習慣性地陪著孩子寫作業,孩子有不會的題目時,孩子的第一反應也不是思考,而是想要請求父母的幫助。

因為父母會幫助孩子檢查作業,孩子也就不用檢查作業了。如果父母什麼事情都幫助孩子完成了,孩子也不用做什麼事情了。因為沒有實際經歷的經驗,所以孩子也就很難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畢竟,只有經常思考、經常動腦去做事情的人,才不會有思維惰性。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要學會偷懶,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

父母的"懶"並不是指父母什麼事情都不幫助孩子做,在一些很重要的事情上面,父母還是要幫助孩子出謀策劃。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度過難關。

如果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父母不如給予孩子多一些鍛鍊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做好這些事情。雖然孩子剛開始做這些陌生的事情,可能會有些不適應。但是,一旦孩子自己克服了這份恐懼,孩子會感受到一種成就感,孩子也會變得自信。

所以,父母還是應該在該"懶"的時候"懶",不該"懶"的時候,就要勤奮一點。

那麼,父母的"懶"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 懶於陪讀,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自從孩子上了學之後,孩子一大半的生活都被學習填滿了。有些父母擔心孩子有不會的問題、或者希望孩子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會選擇陪讀。殊不知,這會大大降低孩子的自主性和思考性。

當父母陪伴在孩子的身邊時,孩子很容易會分心。如果父母離開孩子,並且把環境種的誘惑全部拿走,孩子就會更加自主學習。遇到問題,也只能靠自己解決;完成作業了,也只能自己檢查。做完了功課,也只能自己收拾東西。

這些"只能"和"被迫",都能讓孩子快速養成獨立的習慣。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 懶於嘮叨,少說多做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孩子犯錯了,一些父母便是不斷地給孩子講大道理,而且,還是帶著情緒在講大道理。孩子沒有什麼耐心,聽到父母的嘮叨反而會覺得更加煩了,會更不願意聽父母的教誨。

在這一個方面上,父母應該要懶一點,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嘮叨,應該是少說多做。比如說孩子要打遊戲,而且父母已經和孩子規定好了時間,"只能夠再打十分鐘,十分鐘後就不玩了啊!"

結果十分鐘後孩子還在玩,這時,父母一定不能表現地過於生氣和焦躁,最好是冷靜地說一句:"十分鐘已經到了,你剛才答應了我什麼呀?"然後,父母給孩子一些緩衝的時間。多數情況下,孩子都會自主地放下游戲機。

  • 懶於動手,不包辦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在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上,父母就不要全部幫著孩子完成了。比如說早上起床,父母不應該再叫孩子起床了,應該是給孩子買一個鬧鐘,讓孩子自己調鬧鐘,自己醒來。

同樣道理,疊被子、洗衣服、穿衣服也是一樣的道理,能讓孩子做,就讓孩子自己做。甚至是做飯方面,父母也可以嘗試著教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早餐、飯菜。還有外出買東西,也可以讓孩子獨立去完成。

父母要懶一點,這樣孩子才會勤奮一點。那一天,父母就會發現,原來孩子已經成長為這麼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了。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很久沒有見到過的朋友,她看起來有些憔悴。

我問:"你怎麼啦,怎麼臉色不太好啊?是不是最近工作太累了。"

朋友搖了搖頭,笑著說:"累是真的,但是卻不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是帶孩子忙到心力交瘁。"

我有些吃驚,"你家孩子不是已經上小學了嗎?怎麼還這麼累呀?"

朋友說:"我原本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我發現我比之前更加辛苦了。每天早上要早早起來給孩子做營養早餐,做完早餐後要叫孩子起床。等孩子吃完早餐,還要送孩子去上學,然後我再趕去上班。"

這還沒有完,朋友接著說:"下班後要趕去孩子的學校接孩子,回家後要給孩子做晚飯、打掃衛生。吃完飯後要輔導孩子的功課,給孩子檢查作業。有時候,工作上沒有完成的事情,我就必須要在家裡加班完成。"

最讓朋友心塞的是,自己為孩子做了這麼多事情,孩子反而是變得越來越懶,學習成績也是越來越差。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父母應該是越來越輕鬆才對。如果父母忙到心力交瘁,那麼父母就應該要反思以下自己的教育模式了。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總是在焦慮,總是不自覺地就為孩子付出許多

可以說,中國的父母是全天下最勤奮、最負責的父母了,特別是媽媽,簡直是工作幹活帶孩子十項全能。

那麼,為什麼父母會表現地如此地勤奮呢?我想,原因應該是以下兩個:

  • 孩子能力不足,"笨手笨腳"

在父母眼裡,孩子始終都是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所以,父母會不自覺地忽略孩子的年齡,認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去負責好自己的生活起居。事實上,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大,父母應該是逐漸放手,讓孩子擁有獨立生活的機會。

孩子初次接觸這些事情時,可能會表現地有些笨手笨腳。父母可能會認為這是孩子還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體現。於是,父母可能會出手,幫助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會變得順利一些。

  • 父母過於焦慮孩子的未來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這種想法沒有錯,但是,過多父母也會在不自覺中就放大了自己的焦慮。這種焦慮側面地體現在父母全心全意地照顧好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不用管這些瑣碎的小事,只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學習上,做好學習上的事情就好了。做家務什麼的,不值得父母花時間。

也正是因為這種心理,當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取得不錯的成績時,父母就會表現得很失望。父母認為,"我都已經把一切都給你安排好了,你就只要學習,然而你卻連學習這麼一件事情都做不好。"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越勤奮,孩子越懶;父母越"懶",孩子越成功

父母承包了孩子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然而孩子卻沒有變好,反而會加速孩子養成更多不良的習慣。

相反,父母越懶,孩子反而是越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做好自己,去接觸一些自己平常能夠見到的、但是很少動手去做的事情。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越"懶"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是越勤奮、越成功。

具體來說,父母的"懶"可以為孩子帶來以下三方面的影響:

  • 變得有責任感和目標感,學習目的更加明確

當父母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地很好的時候,孩子就只能夠跟著父母的步伐

走。孩子如同一個木偶,父母就是那個提線的人,父母要求孩子走到哪裡,孩子就被推著走到哪裡。

慢慢地,孩子便會失去自己作主的機會和鍛鍊的能力。相反,那些被父母"放任不管"不管的孩子,卻會更加地有責任感和目標感。面對一些看似雜亂無章的事情,孩子反而越能夠靜下心來思考。

在學習上面,孩子也會更加地有目標,並且能夠給自己制定目標,按照目標去行事。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 養成自律自主的好習慣,不依賴父母

我們經常會看到,那些從小就開始過學校寄宿生活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都要比那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當孩子一個人生活時,孩子的身邊並沒有可以依賴的人,所以,孩子只能依靠自己。

而那些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於身邊多了可以依賴的人。雖然當父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會增加幾分,但是由於孩子有了可以依賴的對象,孩子的反應會變得遲鈍一些。

一遇到問題,孩子便只想著詢問父母,讓父母幫助自己解決。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立能力、一些習慣的養成上面,都會落後於其他人。

  • 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降低思維惰性

當父母陪伴在孩子身邊時,孩子會不自覺地想要依賴父母。這樣,孩子就減少了獨立思考的機會。有些父母會選擇習慣性地陪著孩子寫作業,孩子有不會的題目時,孩子的第一反應也不是思考,而是想要請求父母的幫助。

因為父母會幫助孩子檢查作業,孩子也就不用檢查作業了。如果父母什麼事情都幫助孩子完成了,孩子也不用做什麼事情了。因為沒有實際經歷的經驗,所以孩子也就很難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畢竟,只有經常思考、經常動腦去做事情的人,才不會有思維惰性。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父母要學會偷懶,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

父母的"懶"並不是指父母什麼事情都不幫助孩子做,在一些很重要的事情上面,父母還是要幫助孩子出謀策劃。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度過難關。

如果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父母不如給予孩子多一些鍛鍊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做好這些事情。雖然孩子剛開始做這些陌生的事情,可能會有些不適應。但是,一旦孩子自己克服了這份恐懼,孩子會感受到一種成就感,孩子也會變得自信。

所以,父母還是應該在該"懶"的時候"懶",不該"懶"的時候,就要勤奮一點。

那麼,父母的"懶"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 懶於陪讀,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自從孩子上了學之後,孩子一大半的生活都被學習填滿了。有些父母擔心孩子有不會的問題、或者希望孩子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會選擇陪讀。殊不知,這會大大降低孩子的自主性和思考性。

當父母陪伴在孩子的身邊時,孩子很容易會分心。如果父母離開孩子,並且把環境種的誘惑全部拿走,孩子就會更加自主學習。遇到問題,也只能靠自己解決;完成作業了,也只能自己檢查。做完了功課,也只能自己收拾東西。

這些"只能"和"被迫",都能讓孩子快速養成獨立的習慣。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 懶於嘮叨,少說多做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孩子犯錯了,一些父母便是不斷地給孩子講大道理,而且,還是帶著情緒在講大道理。孩子沒有什麼耐心,聽到父母的嘮叨反而會覺得更加煩了,會更不願意聽父母的教誨。

在這一個方面上,父母應該要懶一點,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嘮叨,應該是少說多做。比如說孩子要打遊戲,而且父母已經和孩子規定好了時間,"只能夠再打十分鐘,十分鐘後就不玩了啊!"

結果十分鐘後孩子還在玩,這時,父母一定不能表現地過於生氣和焦躁,最好是冷靜地說一句:"十分鐘已經到了,你剛才答應了我什麼呀?"然後,父母給孩子一些緩衝的時間。多數情況下,孩子都會自主地放下游戲機。

  • 懶於動手,不包辦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在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上,父母就不要全部幫著孩子完成了。比如說早上起床,父母不應該再叫孩子起床了,應該是給孩子買一個鬧鐘,讓孩子自己調鬧鐘,自己醒來。

同樣道理,疊被子、洗衣服、穿衣服也是一樣的道理,能讓孩子做,就讓孩子自己做。甚至是做飯方面,父母也可以嘗試著教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早餐、飯菜。還有外出買東西,也可以讓孩子獨立去完成。

父母要懶一點,這樣孩子才會勤奮一點。那一天,父母就會發現,原來孩子已經成長為這麼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了。

帶小孩忙到心力交瘁?這時就要警惕了!好的父母都會有點“懶”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