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養育上偷的懶,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清清楚楚,瞞都瞞不了'

"

文|祕籍君

養育孩子,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我曾很清楚地記得,在老家帶樂樂時,和一位寶媽聊起天,她跟我說等孩子半歲就斷奶,然後自己出去打工去。我驚訝於她在孩子這麼小就急著出去,她卻很不以為然地說“孩子小不懂事,陪在身邊也白搭。等他長大了買點好東西就哄過來了”。

說實話,現在有這種觀念的家長不算少。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照顧好吃喝拉撒就行了,卻不知道,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間就是他出生後的前六年。

家長在養育上偷的懶,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清清楚楚,瞞都瞞不了。

"

文|祕籍君

養育孩子,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我曾很清楚地記得,在老家帶樂樂時,和一位寶媽聊起天,她跟我說等孩子半歲就斷奶,然後自己出去打工去。我驚訝於她在孩子這麼小就急著出去,她卻很不以為然地說“孩子小不懂事,陪在身邊也白搭。等他長大了買點好東西就哄過來了”。

說實話,現在有這種觀念的家長不算少。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照顧好吃喝拉撒就行了,卻不知道,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間就是他出生後的前六年。

家長在養育上偷的懶,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清清楚楚,瞞都瞞不了。

家長在養育上偷的懶,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清清楚楚,瞞都瞞不了

孩子的外在形象邋里邋遢,要麼是家長懶,要麼是沒功夫

老人們常說,媽媽是勤媽媽還是懶媽媽,看孩子的打扮就知道。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穿得整整齊齊體體面面,出去一看就能贏得稱讚。但如果一向乾淨整潔的孩子突然變得邋遢起來,鄰居們就會猜測這家子出了什麼事。一打聽,要麼是家裡有人生病住院需要人手伺候,要麼是夫妻感情出現變故。這時候的家長肯定沒功夫也沒心情再去打扮孩子。

"

文|祕籍君

養育孩子,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我曾很清楚地記得,在老家帶樂樂時,和一位寶媽聊起天,她跟我說等孩子半歲就斷奶,然後自己出去打工去。我驚訝於她在孩子這麼小就急著出去,她卻很不以為然地說“孩子小不懂事,陪在身邊也白搭。等他長大了買點好東西就哄過來了”。

說實話,現在有這種觀念的家長不算少。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照顧好吃喝拉撒就行了,卻不知道,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間就是他出生後的前六年。

家長在養育上偷的懶,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清清楚楚,瞞都瞞不了。

家長在養育上偷的懶,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清清楚楚,瞞都瞞不了

孩子的外在形象邋里邋遢,要麼是家長懶,要麼是沒功夫

老人們常說,媽媽是勤媽媽還是懶媽媽,看孩子的打扮就知道。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穿得整整齊齊體體面面,出去一看就能贏得稱讚。但如果一向乾淨整潔的孩子突然變得邋遢起來,鄰居們就會猜測這家子出了什麼事。一打聽,要麼是家裡有人生病住院需要人手伺候,要麼是夫妻感情出現變故。這時候的家長肯定沒功夫也沒心情再去打扮孩子。

家長在養育上偷的懶,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清清楚楚,瞞都瞞不了

孩子的表現“熊”,體現出家長在教育上的欠缺

熊孩子背後都會有一個熊家長。如果一個孩子在外亂打小朋友,一言不合就尖叫哭泣,還朝別人吐口水,很明顯就是“缺家教”。“家教”是什麼呢?就是家長在家對孩子的教育。

一般來說,孩子在兩歲後就有規則意識了,家長就要給孩子灌輸什麼事不能做之類的道理。比如公眾場合下什麼樣的行為是不文明的,在外人面前怎樣才能有禮貌等等。畢竟這時候的孩子沒有社會意識,他也察覺不到自己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如果家長放任不管,讓孩子由著性子來,很容易養出個驕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不就是家長在教育上偷懶的結果嗎?

"

文|祕籍君

養育孩子,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我曾很清楚地記得,在老家帶樂樂時,和一位寶媽聊起天,她跟我說等孩子半歲就斷奶,然後自己出去打工去。我驚訝於她在孩子這麼小就急著出去,她卻很不以為然地說“孩子小不懂事,陪在身邊也白搭。等他長大了買點好東西就哄過來了”。

說實話,現在有這種觀念的家長不算少。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照顧好吃喝拉撒就行了,卻不知道,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間就是他出生後的前六年。

家長在養育上偷的懶,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清清楚楚,瞞都瞞不了。

家長在養育上偷的懶,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清清楚楚,瞞都瞞不了

孩子的外在形象邋里邋遢,要麼是家長懶,要麼是沒功夫

老人們常說,媽媽是勤媽媽還是懶媽媽,看孩子的打扮就知道。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穿得整整齊齊體體面面,出去一看就能贏得稱讚。但如果一向乾淨整潔的孩子突然變得邋遢起來,鄰居們就會猜測這家子出了什麼事。一打聽,要麼是家裡有人生病住院需要人手伺候,要麼是夫妻感情出現變故。這時候的家長肯定沒功夫也沒心情再去打扮孩子。

家長在養育上偷的懶,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清清楚楚,瞞都瞞不了

孩子的表現“熊”,體現出家長在教育上的欠缺

熊孩子背後都會有一個熊家長。如果一個孩子在外亂打小朋友,一言不合就尖叫哭泣,還朝別人吐口水,很明顯就是“缺家教”。“家教”是什麼呢?就是家長在家對孩子的教育。

一般來說,孩子在兩歲後就有規則意識了,家長就要給孩子灌輸什麼事不能做之類的道理。比如公眾場合下什麼樣的行為是不文明的,在外人面前怎樣才能有禮貌等等。畢竟這時候的孩子沒有社會意識,他也察覺不到自己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如果家長放任不管,讓孩子由著性子來,很容易養出個驕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不就是家長在教育上偷懶的結果嗎?

家長在養育上偷的懶,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清清楚楚,瞞都瞞不了

孩子長大後和家長不親,暗示家長在陪伴上的缺位和低質量

曾有位同學跟我說,她跟爸媽感情很淡漠,感覺自己像是撿來的,而姐姐他們才是一家人。聽到這話我就覺得,是不是同學小時候沒和爸媽一塊兒生活。果然,同學從小就在外婆家長大,上初中才回到父母身邊。同學說她回來後也能看得出父母在努力彌補,可她就是無法跟父母“交心”。不得不說,家長在孩子出生前六年的缺席,導致孩子跟自己情感鏈接很弱,從而心理上有距離感。

當然,也有些孩子從小就在父母身邊長大,卻一直和父母不親。這其實也有原因。因為有些父母雖然陪伴孩子成長,但總是打罵、指責孩子,要麼極力控制孩子的一舉一動。孩子生長在缺愛又窒息的環境裡,逃脫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去和造成自己心理壓力的家長親近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