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帶著孩子到處走,這10條旅行觀察建議對孩子有大作用

暑假應該好玩、有趣,孩子的生活不應該全部被學習包圍(雖然家長內心希望孩子能夠利用好暑假),所以家長會想方設法的給孩子一個相對幸福的暑假時光。除了適應大環境的多讀書的要求之外,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一次或者多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前一段時間,有不少家長給我們留言表達了自己的困惑:

1.帶著孩子去旅行,他們有了對某個城市的深度體驗,可回來寫的旅行日記還是流水賬。

2.孩子玩也很開心,吃的更開心,可是一到要他們記錄點什麼,表達點什麼,卻很迷茫。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旅行是快樂的事情,可是家長更希望孩子通過“出走”的方式,通過各種參與積累屬於自己的人生經驗,可孩子的表現似乎並沒有“超出我們的想象”。

暑假帶著孩子到處走,這10條旅行觀察建議對孩子有大作用

其實,不是孩子出了問題,所有的輸出都需要若干次的輸入,一次次的輸入(就像孩子的學習一樣)。另外,在孩子的社會化過程中,家長要做好引導,才能和孩子一起在旅行中感悟到更多的內容。

要如何引導,其實很多家長都有自己的方法,介於不少家長提出的“不會觀察”的苦惱,我們給出了這樣一些建議,或許對家長有所啟發,也歡迎家長各種補充。所謂旅行,很多人說是從自己活膩歪的城市到別人活的發膩的城市,既然到別人的城市,就需要更多的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而這些風土人情需要孩子在觀察中體會的,比如這些內容:

第一點:當地不一樣的男女老少。包括他們的衣著風格、外貌特點、語言特點、說話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方式(比如好客的、好酒的等),人組成的是某個小環境,小環境中的你來我往,才是一個城市最真實的存在。家長引導孩子去觀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第二點:不一樣的飲食文化。吃的好壞是次要的,當地人吃什麼,怎麼吃,喜歡吃什麼,有什麼是你和孩子最喜歡吃的,想要打包帶走的,想要分享給大家的,當地的特色小吃是什麼?當地人喜歡的小蒼蠅館子,飲食文化裡的男女老少,是生活最真的部分。

暑假帶著孩子到處走,這10條旅行觀察建議對孩子有大作用

第三點:不一樣的出行方式。是開車、步行、摩托車、電瓶車、公交、地鐵還是各種組合,不同的城市有不一樣的交通特色,你是否帶著孩子去觀察?

第四點:朋友聚會的方式。是敞開膀子喝酒、咖啡廳喝咖啡、茶社喝茶,還是打麻將、鬥地主,還是其它?人和人交往的方式是一個城市有趣的存在,也可以帶著孩子去觀察。

第五點:當地的教育。不一定指大學,還有中學、小學、幼兒園,有什麼和你生活的城市不一樣的地方?孩子們是否也要上各種補習班,當地是否還有一些特色的課程?這些有機會都可以去了解。當然瞭解一個城市可以到當地的博物館走一走,當地的博物館會給你的孩子更多的內容。

第六點:當地的支柱產業。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支柱產業,有的城市是旅遊,有的城市是工業,有的城市是農業,有的城市各種轉型,你帶著孩子要到達的城市,他們的支柱產業是什麼?瞭解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態,你和孩子就能在每一條小街小巷中,感受到和當地主流經濟相關的一切“大小的生意”。

暑假帶著孩子到處走,這10條旅行觀察建議對孩子有大作用

第七點:垃圾分類回收在各地即將全面展開,這個暑假你所到的城市,垃圾回收的方式?人們參與垃圾分類回收的意願,態度,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內容(這些熱點,一定會出現在各種涉及的考試試卷中,作文、分析、論述等等),多參與、多研究、多分析,孩子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有話題。

第八點:當地普通人的生活。不管你的朋友是什麼樣的階層,帶著孩子和當地普通人多聊聊天,這是最好的瞭解某個城市的方式,走街串巷、擺攤賣水果、當地的出租車司機、導遊,各種孩子接觸到的普通人以及和他們的對話,會成為孩子對世界善意的來源。

除了這些建議之外,和孩子做好規劃,注意安全,各處打卡拍照,留下屬於你和孩子最美好的記憶,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暑假帶著孩子到處走,這10條旅行觀察建議對孩子有大作用

十個和孩子一起旅行要完成的項目

旅行的關鍵詞是:開心、感受、體驗,然後才是轉化。希望今天的文章對家長有所啟發,當然也歡迎各位家長各種補充!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完整、安全的暑假生活。

作者:小九叔叔(九鬥跨界平臺主筆),如需轉載請私信我們,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