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

現在很多父母都被孩子的養育問題弄的垂頭喪氣,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多讀書、少玩手機、把玩具主動收起來、主動做作業、不要打架。很多時候孩子的不合作,讓我們絲毫沒有做父母的快樂。

俗話說的好“養孩子就像養冤家”。早上你要不停的提醒,孩子才會起床;放學後,你要陪寫作業、督促他少玩手機快去睡覺。這在期間,你的好意規勸還會遭到孩子的激烈反抗,有時候氣的要死,脾氣一上來,你就開始威脅、打罵孩子。但是這些辦法一點不管用,它不僅沒能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反而讓親子關係交惡。

作為父母,我們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停止他們的不良行為,教會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哪?

"

現在很多父母都被孩子的養育問題弄的垂頭喪氣,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多讀書、少玩手機、把玩具主動收起來、主動做作業、不要打架。很多時候孩子的不合作,讓我們絲毫沒有做父母的快樂。

俗話說的好“養孩子就像養冤家”。早上你要不停的提醒,孩子才會起床;放學後,你要陪寫作業、督促他少玩手機快去睡覺。這在期間,你的好意規勸還會遭到孩子的激烈反抗,有時候氣的要死,脾氣一上來,你就開始威脅、打罵孩子。但是這些辦法一點不管用,它不僅沒能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反而讓親子關係交惡。

作為父母,我們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停止他們的不良行為,教會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哪?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驕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後面簡稱《正面管教》)告訴我們:要想糾正孩子的行為,我們首先要贏得孩子的心。只有弄清楚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密碼,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正面管教》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根據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為基礎撰寫的一本講述有關如何教育孩子的書。

《正面管教》自1981年出版以來,已經成為了父母、老師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

在《正面管教》這本書裡,父母可以學習到幫助孩子停止不良行為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教給孩子負責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正面管教是種和善而堅定的態度

什麼是正面管教?

簡·尼爾森介紹說,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它建立在大人和孩子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大人對孩子的態度一定要是和善並且堅定的,只有這樣,大人才能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

對於父母來說,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有什麼好處?

正面管教是相對於傳統的嚴厲型和驕縱型兩種養育方式來說的,書中約翰·普拉特博士通過3歲的喬尼在三個不同家庭吃早飯的故事,向我們生動的介紹了父母與子女的這三種不同的互動方式;

1、嚴厲型家庭:父母單方面制定規則,而孩子必須遵守父母設下的規則,如果孩子違法了規則,那他就會受到懲罰。

如果早上喬尼不想吃媽媽準備的熱玉米粥的話,剛開始媽媽會為了說服喬尼吃飯,給他講很多道理,像天氣太冷了,你吃了就變暖和了、不吃飯你會餓等等。如果喬尼還不想吃的話,媽媽就會在粥里加些糖、葡萄乾等東西,讓粥變得更好喝。如果喬尼還不想吃的話,媽媽就會接著講道理,像非洲的孩子都沒東西吃,你不吃我就給他們吃了。如果這時喬尼還是拒絕的話,媽媽的耐心就用光了。既然好生相勸沒用,那就打一頓。。

嚴厲型的管教問題在於,不良行為雖然遭到懲罰後就立即停止了,但是懲罰卻是治標不治本。

2、驕縱型家庭:沒有規則,如果父母能力允許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在驕縱型家庭裡,媽媽會滿足喬尼任何不合理的需求。喬尼早餐想吃吐司加軟煮蛋,那媽媽就需要做出滿足他要求的軟蛋為止,不管是10個還是20個。媽媽剛做出滿足喬尼要求的吐司加軟煮蛋,但他突然又想吃炸吐司,那媽媽就需要給他做炸吐司。如果剛做好,他又改變主意,要吃白糖脆餅,那媽媽就會趕緊幫他另外準備。總之,在驕縱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有本事把媽媽耍的團體轉卻不會有絲毫愧疚。

驕縱型的管教問題在於,孩子總感覺這個世界欠他們的,他們從小就在無意中被訓練成了操控高手,把精力都放在了逃避責任上,但遺憾的是這個世界並不是人人都是你媽。

"

現在很多父母都被孩子的養育問題弄的垂頭喪氣,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多讀書、少玩手機、把玩具主動收起來、主動做作業、不要打架。很多時候孩子的不合作,讓我們絲毫沒有做父母的快樂。

俗話說的好“養孩子就像養冤家”。早上你要不停的提醒,孩子才會起床;放學後,你要陪寫作業、督促他少玩手機快去睡覺。這在期間,你的好意規勸還會遭到孩子的激烈反抗,有時候氣的要死,脾氣一上來,你就開始威脅、打罵孩子。但是這些辦法一點不管用,它不僅沒能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反而讓親子關係交惡。

作為父母,我們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停止他們的不良行為,教會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哪?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驕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後面簡稱《正面管教》)告訴我們:要想糾正孩子的行為,我們首先要贏得孩子的心。只有弄清楚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密碼,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正面管教》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根據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為基礎撰寫的一本講述有關如何教育孩子的書。

《正面管教》自1981年出版以來,已經成為了父母、老師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

在《正面管教》這本書裡,父母可以學習到幫助孩子停止不良行為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教給孩子負責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正面管教是種和善而堅定的態度

什麼是正面管教?

簡·尼爾森介紹說,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它建立在大人和孩子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大人對孩子的態度一定要是和善並且堅定的,只有這樣,大人才能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

對於父母來說,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有什麼好處?

正面管教是相對於傳統的嚴厲型和驕縱型兩種養育方式來說的,書中約翰·普拉特博士通過3歲的喬尼在三個不同家庭吃早飯的故事,向我們生動的介紹了父母與子女的這三種不同的互動方式;

1、嚴厲型家庭:父母單方面制定規則,而孩子必須遵守父母設下的規則,如果孩子違法了規則,那他就會受到懲罰。

如果早上喬尼不想吃媽媽準備的熱玉米粥的話,剛開始媽媽會為了說服喬尼吃飯,給他講很多道理,像天氣太冷了,你吃了就變暖和了、不吃飯你會餓等等。如果喬尼還不想吃的話,媽媽就會在粥里加些糖、葡萄乾等東西,讓粥變得更好喝。如果喬尼還不想吃的話,媽媽就會接著講道理,像非洲的孩子都沒東西吃,你不吃我就給他們吃了。如果這時喬尼還是拒絕的話,媽媽的耐心就用光了。既然好生相勸沒用,那就打一頓。。

嚴厲型的管教問題在於,不良行為雖然遭到懲罰後就立即停止了,但是懲罰卻是治標不治本。

2、驕縱型家庭:沒有規則,如果父母能力允許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在驕縱型家庭裡,媽媽會滿足喬尼任何不合理的需求。喬尼早餐想吃吐司加軟煮蛋,那媽媽就需要做出滿足他要求的軟蛋為止,不管是10個還是20個。媽媽剛做出滿足喬尼要求的吐司加軟煮蛋,但他突然又想吃炸吐司,那媽媽就需要給他做炸吐司。如果剛做好,他又改變主意,要吃白糖脆餅,那媽媽就會趕緊幫他另外準備。總之,在驕縱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有本事把媽媽耍的團體轉卻不會有絲毫愧疚。

驕縱型的管教問題在於,孩子總感覺這個世界欠他們的,他們從小就在無意中被訓練成了操控高手,把精力都放在了逃避責任上,但遺憾的是這個世界並不是人人都是你媽。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3、正面管教型家庭:父母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尋求對雙方都有益的解決方案。如果父母需要單獨做決定,那他們不能傷害到孩子的尊嚴。

在正面管教型家庭裡,喬尼需要自己穿衣服並且幫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在吃早餐時,媽媽會給喬尼一個有限制的選擇,A或者B。如果喬尼選擇A,但是他又不想吃的話,媽媽不會試圖說服他去吃,而是用一種和善的語氣告訴喬尼,如果不想吃,他可以出去玩一會,等到中午在吃。

如果2個小時後喬尼餓了,媽媽也不會給他吃,反而是堅定的告訴他,他應該是餓壞了,但是他應該能撐到中午在吃。

如果喬尼發脾氣,媽媽可以到另一個房間去,直到喬尼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或者是抱抱他,安慰他。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能改變他們行為的辦法。如果喬尼在大點,媽媽可以和喬尼一起想辦法解決如何不捱餓的問題。

對於媽媽來說,她要做的就是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讓孩子體驗到不良行為帶來的自然後果,也就是不吃飯就要餓肚子。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在處理他們不良行為的時候尊重他們並且態度堅決的話,他們就會明白做不良行為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樣能讓他們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時孩子就在實行自我控制。

但是對於嚴厲型和驕縱型來說,它們是使用一種懲罰和獎勵的方式,這是一種外在控制,這麼做只能表明是父母在為孩子的行為負責,但是正面管教卻是讓孩子自我控制,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

現在很多父母都被孩子的養育問題弄的垂頭喪氣,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多讀書、少玩手機、把玩具主動收起來、主動做作業、不要打架。很多時候孩子的不合作,讓我們絲毫沒有做父母的快樂。

俗話說的好“養孩子就像養冤家”。早上你要不停的提醒,孩子才會起床;放學後,你要陪寫作業、督促他少玩手機快去睡覺。這在期間,你的好意規勸還會遭到孩子的激烈反抗,有時候氣的要死,脾氣一上來,你就開始威脅、打罵孩子。但是這些辦法一點不管用,它不僅沒能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反而讓親子關係交惡。

作為父母,我們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停止他們的不良行為,教會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哪?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驕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後面簡稱《正面管教》)告訴我們:要想糾正孩子的行為,我們首先要贏得孩子的心。只有弄清楚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密碼,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正面管教》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根據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為基礎撰寫的一本講述有關如何教育孩子的書。

《正面管教》自1981年出版以來,已經成為了父母、老師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

在《正面管教》這本書裡,父母可以學習到幫助孩子停止不良行為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教給孩子負責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正面管教是種和善而堅定的態度

什麼是正面管教?

簡·尼爾森介紹說,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它建立在大人和孩子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大人對孩子的態度一定要是和善並且堅定的,只有這樣,大人才能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

對於父母來說,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有什麼好處?

正面管教是相對於傳統的嚴厲型和驕縱型兩種養育方式來說的,書中約翰·普拉特博士通過3歲的喬尼在三個不同家庭吃早飯的故事,向我們生動的介紹了父母與子女的這三種不同的互動方式;

1、嚴厲型家庭:父母單方面制定規則,而孩子必須遵守父母設下的規則,如果孩子違法了規則,那他就會受到懲罰。

如果早上喬尼不想吃媽媽準備的熱玉米粥的話,剛開始媽媽會為了說服喬尼吃飯,給他講很多道理,像天氣太冷了,你吃了就變暖和了、不吃飯你會餓等等。如果喬尼還不想吃的話,媽媽就會在粥里加些糖、葡萄乾等東西,讓粥變得更好喝。如果喬尼還不想吃的話,媽媽就會接著講道理,像非洲的孩子都沒東西吃,你不吃我就給他們吃了。如果這時喬尼還是拒絕的話,媽媽的耐心就用光了。既然好生相勸沒用,那就打一頓。。

嚴厲型的管教問題在於,不良行為雖然遭到懲罰後就立即停止了,但是懲罰卻是治標不治本。

2、驕縱型家庭:沒有規則,如果父母能力允許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在驕縱型家庭裡,媽媽會滿足喬尼任何不合理的需求。喬尼早餐想吃吐司加軟煮蛋,那媽媽就需要做出滿足他要求的軟蛋為止,不管是10個還是20個。媽媽剛做出滿足喬尼要求的吐司加軟煮蛋,但他突然又想吃炸吐司,那媽媽就需要給他做炸吐司。如果剛做好,他又改變主意,要吃白糖脆餅,那媽媽就會趕緊幫他另外準備。總之,在驕縱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有本事把媽媽耍的團體轉卻不會有絲毫愧疚。

驕縱型的管教問題在於,孩子總感覺這個世界欠他們的,他們從小就在無意中被訓練成了操控高手,把精力都放在了逃避責任上,但遺憾的是這個世界並不是人人都是你媽。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3、正面管教型家庭:父母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尋求對雙方都有益的解決方案。如果父母需要單獨做決定,那他們不能傷害到孩子的尊嚴。

在正面管教型家庭裡,喬尼需要自己穿衣服並且幫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在吃早餐時,媽媽會給喬尼一個有限制的選擇,A或者B。如果喬尼選擇A,但是他又不想吃的話,媽媽不會試圖說服他去吃,而是用一種和善的語氣告訴喬尼,如果不想吃,他可以出去玩一會,等到中午在吃。

如果2個小時後喬尼餓了,媽媽也不會給他吃,反而是堅定的告訴他,他應該是餓壞了,但是他應該能撐到中午在吃。

如果喬尼發脾氣,媽媽可以到另一個房間去,直到喬尼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或者是抱抱他,安慰他。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能改變他們行為的辦法。如果喬尼在大點,媽媽可以和喬尼一起想辦法解決如何不捱餓的問題。

對於媽媽來說,她要做的就是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讓孩子體驗到不良行為帶來的自然後果,也就是不吃飯就要餓肚子。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在處理他們不良行為的時候尊重他們並且態度堅決的話,他們就會明白做不良行為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樣能讓他們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時孩子就在實行自我控制。

但是對於嚴厲型和驕縱型來說,它們是使用一種懲罰和獎勵的方式,這是一種外在控制,這麼做只能表明是父母在為孩子的行為負責,但是正面管教卻是讓孩子自我控制,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二、孩子不良行為的背後是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缺失

孩子為什麼會做出糾纏人、吵架、打架等不良行為哪?簡·尼爾森博士認為孩子之所以會做出不良行為,是因為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缺失。孩子在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的路途中,選擇了錯誤的目的,引發了他們的不良行為。

什麼是不良行為?

要想解讀不良行為背後的祕密,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不良行為?在書中簡·尼爾森博士將不良行為定義為缺乏知識(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或者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導致我們轉向受“原始腦”操控的行為。

是不是不太好理解,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吵架、打架、偷東西、說謊等行為都屬於不良行為,就拿吵架來說,兩個不朋友不懂的如何分配玩具,你來我往就很可能爭吵起來,爭吵的過程中,如果有人說了罵人的話,那對方就會生氣的和他打起來。在這個情景中,爭吵是因為雙方缺乏安排玩具的能力,而打架是因為偶然事件(罵人)讓對方情緒失控導致的。

父母要如何識別4種不良行為?

根據孩子目的的不同,簡·尼爾森博士將孩子的不良行為分為四類: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利、報復、自暴自棄。我們只有識別出不同錯誤目的,才能採取最有效的行動。

有3條線索可以幫我們識別孩子的錯誤目的:

1、大人最初的情感反應。如果你的感受是惱怒、著急、內疚,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尋求過度關注;如果你感覺被威脅、被擊敗,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尋求權利;如果你感覺被傷害、感到失望或者是憎惡,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報復;如果你感覺絕望、無助,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自暴自棄。

2、當你制止孩子的行為時,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會停下來,但是過一會又會重新開始,那很可能是孩子在尋求過度關注;如果孩子繼續不良行為,並且頂嘴或者實施冷暴力,那很可能是孩子在尋求權利;如果孩子用行動或者話語傷害你的話,那孩子很可能是報復;如果孩子表現的很消極,不希望你管他,那他很可能是自暴自棄。

3、目的揭示法。目的揭示法是有經驗的父母通過一步步提問,根據孩子的不同反應來判斷孩子的錯誤目的的方法。

魯道夫·德雷克斯說:“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我們只有瞭解了孩子不良行為背後所隱藏的錯誤目的,才能針對性的改變孩子的行為。

"

現在很多父母都被孩子的養育問題弄的垂頭喪氣,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多讀書、少玩手機、把玩具主動收起來、主動做作業、不要打架。很多時候孩子的不合作,讓我們絲毫沒有做父母的快樂。

俗話說的好“養孩子就像養冤家”。早上你要不停的提醒,孩子才會起床;放學後,你要陪寫作業、督促他少玩手機快去睡覺。這在期間,你的好意規勸還會遭到孩子的激烈反抗,有時候氣的要死,脾氣一上來,你就開始威脅、打罵孩子。但是這些辦法一點不管用,它不僅沒能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反而讓親子關係交惡。

作為父母,我們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停止他們的不良行為,教會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哪?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驕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後面簡稱《正面管教》)告訴我們:要想糾正孩子的行為,我們首先要贏得孩子的心。只有弄清楚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密碼,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正面管教》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根據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為基礎撰寫的一本講述有關如何教育孩子的書。

《正面管教》自1981年出版以來,已經成為了父母、老師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

在《正面管教》這本書裡,父母可以學習到幫助孩子停止不良行為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教給孩子負責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正面管教是種和善而堅定的態度

什麼是正面管教?

簡·尼爾森介紹說,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它建立在大人和孩子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大人對孩子的態度一定要是和善並且堅定的,只有這樣,大人才能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

對於父母來說,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有什麼好處?

正面管教是相對於傳統的嚴厲型和驕縱型兩種養育方式來說的,書中約翰·普拉特博士通過3歲的喬尼在三個不同家庭吃早飯的故事,向我們生動的介紹了父母與子女的這三種不同的互動方式;

1、嚴厲型家庭:父母單方面制定規則,而孩子必須遵守父母設下的規則,如果孩子違法了規則,那他就會受到懲罰。

如果早上喬尼不想吃媽媽準備的熱玉米粥的話,剛開始媽媽會為了說服喬尼吃飯,給他講很多道理,像天氣太冷了,你吃了就變暖和了、不吃飯你會餓等等。如果喬尼還不想吃的話,媽媽就會在粥里加些糖、葡萄乾等東西,讓粥變得更好喝。如果喬尼還不想吃的話,媽媽就會接著講道理,像非洲的孩子都沒東西吃,你不吃我就給他們吃了。如果這時喬尼還是拒絕的話,媽媽的耐心就用光了。既然好生相勸沒用,那就打一頓。。

嚴厲型的管教問題在於,不良行為雖然遭到懲罰後就立即停止了,但是懲罰卻是治標不治本。

2、驕縱型家庭:沒有規則,如果父母能力允許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在驕縱型家庭裡,媽媽會滿足喬尼任何不合理的需求。喬尼早餐想吃吐司加軟煮蛋,那媽媽就需要做出滿足他要求的軟蛋為止,不管是10個還是20個。媽媽剛做出滿足喬尼要求的吐司加軟煮蛋,但他突然又想吃炸吐司,那媽媽就需要給他做炸吐司。如果剛做好,他又改變主意,要吃白糖脆餅,那媽媽就會趕緊幫他另外準備。總之,在驕縱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有本事把媽媽耍的團體轉卻不會有絲毫愧疚。

驕縱型的管教問題在於,孩子總感覺這個世界欠他們的,他們從小就在無意中被訓練成了操控高手,把精力都放在了逃避責任上,但遺憾的是這個世界並不是人人都是你媽。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3、正面管教型家庭:父母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尋求對雙方都有益的解決方案。如果父母需要單獨做決定,那他們不能傷害到孩子的尊嚴。

在正面管教型家庭裡,喬尼需要自己穿衣服並且幫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在吃早餐時,媽媽會給喬尼一個有限制的選擇,A或者B。如果喬尼選擇A,但是他又不想吃的話,媽媽不會試圖說服他去吃,而是用一種和善的語氣告訴喬尼,如果不想吃,他可以出去玩一會,等到中午在吃。

如果2個小時後喬尼餓了,媽媽也不會給他吃,反而是堅定的告訴他,他應該是餓壞了,但是他應該能撐到中午在吃。

如果喬尼發脾氣,媽媽可以到另一個房間去,直到喬尼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或者是抱抱他,安慰他。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能改變他們行為的辦法。如果喬尼在大點,媽媽可以和喬尼一起想辦法解決如何不捱餓的問題。

對於媽媽來說,她要做的就是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讓孩子體驗到不良行為帶來的自然後果,也就是不吃飯就要餓肚子。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在處理他們不良行為的時候尊重他們並且態度堅決的話,他們就會明白做不良行為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樣能讓他們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時孩子就在實行自我控制。

但是對於嚴厲型和驕縱型來說,它們是使用一種懲罰和獎勵的方式,這是一種外在控制,這麼做只能表明是父母在為孩子的行為負責,但是正面管教卻是讓孩子自我控制,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二、孩子不良行為的背後是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缺失

孩子為什麼會做出糾纏人、吵架、打架等不良行為哪?簡·尼爾森博士認為孩子之所以會做出不良行為,是因為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缺失。孩子在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的路途中,選擇了錯誤的目的,引發了他們的不良行為。

什麼是不良行為?

要想解讀不良行為背後的祕密,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不良行為?在書中簡·尼爾森博士將不良行為定義為缺乏知識(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或者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導致我們轉向受“原始腦”操控的行為。

是不是不太好理解,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吵架、打架、偷東西、說謊等行為都屬於不良行為,就拿吵架來說,兩個不朋友不懂的如何分配玩具,你來我往就很可能爭吵起來,爭吵的過程中,如果有人說了罵人的話,那對方就會生氣的和他打起來。在這個情景中,爭吵是因為雙方缺乏安排玩具的能力,而打架是因為偶然事件(罵人)讓對方情緒失控導致的。

父母要如何識別4種不良行為?

根據孩子目的的不同,簡·尼爾森博士將孩子的不良行為分為四類: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利、報復、自暴自棄。我們只有識別出不同錯誤目的,才能採取最有效的行動。

有3條線索可以幫我們識別孩子的錯誤目的:

1、大人最初的情感反應。如果你的感受是惱怒、著急、內疚,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尋求過度關注;如果你感覺被威脅、被擊敗,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尋求權利;如果你感覺被傷害、感到失望或者是憎惡,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報復;如果你感覺絕望、無助,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自暴自棄。

2、當你制止孩子的行為時,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會停下來,但是過一會又會重新開始,那很可能是孩子在尋求過度關注;如果孩子繼續不良行為,並且頂嘴或者實施冷暴力,那很可能是孩子在尋求權利;如果孩子用行動或者話語傷害你的話,那孩子很可能是報復;如果孩子表現的很消極,不希望你管他,那他很可能是自暴自棄。

3、目的揭示法。目的揭示法是有經驗的父母通過一步步提問,根據孩子的不同反應來判斷孩子的錯誤目的的方法。

魯道夫·德雷克斯說:“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我們只有瞭解了孩子不良行為背後所隱藏的錯誤目的,才能針對性的改變孩子的行為。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父母如何使用正面管教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理孩子?

1、關注於解決問題

在傳統的管教方式中,我們關注的是不讓孩子做什麼,像不要玩火、不要看手機、不要搶東西等等。但是正面管教關注的點和傳統方式不同,它是要教給孩子要做什麼,也就是說在出現問題是,它的關注點是解決問題。

2019年4月17日晚10點左右,上海17歲少年因在校同學矛盾發生口角,在回家路上被母親批評、發生激烈爭執,在途徑盧浦大橋時,趁母親不備跳橋身亡。

不難看出,傳統的說教、帶有侮辱性的批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引發悲劇。那麼如果一個正面管教的媽媽遇到孩子與同學發生口角,她會怎麼做哪?

首先她會承認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冷靜下來“和同學吵架,你一定很生氣、也很難過,我也有這種體驗”,等到孩子冷靜下來後,她會用啟發式問題,來和孩子探討這次的口角事件。讓孩子參與問題、自己把問題思考清楚,讓他確定什麼對他重要以及他想要什麼。

"

現在很多父母都被孩子的養育問題弄的垂頭喪氣,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多讀書、少玩手機、把玩具主動收起來、主動做作業、不要打架。很多時候孩子的不合作,讓我們絲毫沒有做父母的快樂。

俗話說的好“養孩子就像養冤家”。早上你要不停的提醒,孩子才會起床;放學後,你要陪寫作業、督促他少玩手機快去睡覺。這在期間,你的好意規勸還會遭到孩子的激烈反抗,有時候氣的要死,脾氣一上來,你就開始威脅、打罵孩子。但是這些辦法一點不管用,它不僅沒能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反而讓親子關係交惡。

作為父母,我們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停止他們的不良行為,教會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哪?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驕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後面簡稱《正面管教》)告訴我們:要想糾正孩子的行為,我們首先要贏得孩子的心。只有弄清楚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密碼,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正面管教》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根據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為基礎撰寫的一本講述有關如何教育孩子的書。

《正面管教》自1981年出版以來,已經成為了父母、老師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

在《正面管教》這本書裡,父母可以學習到幫助孩子停止不良行為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教給孩子負責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正面管教是種和善而堅定的態度

什麼是正面管教?

簡·尼爾森介紹說,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它建立在大人和孩子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大人對孩子的態度一定要是和善並且堅定的,只有這樣,大人才能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

對於父母來說,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有什麼好處?

正面管教是相對於傳統的嚴厲型和驕縱型兩種養育方式來說的,書中約翰·普拉特博士通過3歲的喬尼在三個不同家庭吃早飯的故事,向我們生動的介紹了父母與子女的這三種不同的互動方式;

1、嚴厲型家庭:父母單方面制定規則,而孩子必須遵守父母設下的規則,如果孩子違法了規則,那他就會受到懲罰。

如果早上喬尼不想吃媽媽準備的熱玉米粥的話,剛開始媽媽會為了說服喬尼吃飯,給他講很多道理,像天氣太冷了,你吃了就變暖和了、不吃飯你會餓等等。如果喬尼還不想吃的話,媽媽就會在粥里加些糖、葡萄乾等東西,讓粥變得更好喝。如果喬尼還不想吃的話,媽媽就會接著講道理,像非洲的孩子都沒東西吃,你不吃我就給他們吃了。如果這時喬尼還是拒絕的話,媽媽的耐心就用光了。既然好生相勸沒用,那就打一頓。。

嚴厲型的管教問題在於,不良行為雖然遭到懲罰後就立即停止了,但是懲罰卻是治標不治本。

2、驕縱型家庭:沒有規則,如果父母能力允許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在驕縱型家庭裡,媽媽會滿足喬尼任何不合理的需求。喬尼早餐想吃吐司加軟煮蛋,那媽媽就需要做出滿足他要求的軟蛋為止,不管是10個還是20個。媽媽剛做出滿足喬尼要求的吐司加軟煮蛋,但他突然又想吃炸吐司,那媽媽就需要給他做炸吐司。如果剛做好,他又改變主意,要吃白糖脆餅,那媽媽就會趕緊幫他另外準備。總之,在驕縱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有本事把媽媽耍的團體轉卻不會有絲毫愧疚。

驕縱型的管教問題在於,孩子總感覺這個世界欠他們的,他們從小就在無意中被訓練成了操控高手,把精力都放在了逃避責任上,但遺憾的是這個世界並不是人人都是你媽。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3、正面管教型家庭:父母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尋求對雙方都有益的解決方案。如果父母需要單獨做決定,那他們不能傷害到孩子的尊嚴。

在正面管教型家庭裡,喬尼需要自己穿衣服並且幫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在吃早餐時,媽媽會給喬尼一個有限制的選擇,A或者B。如果喬尼選擇A,但是他又不想吃的話,媽媽不會試圖說服他去吃,而是用一種和善的語氣告訴喬尼,如果不想吃,他可以出去玩一會,等到中午在吃。

如果2個小時後喬尼餓了,媽媽也不會給他吃,反而是堅定的告訴他,他應該是餓壞了,但是他應該能撐到中午在吃。

如果喬尼發脾氣,媽媽可以到另一個房間去,直到喬尼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或者是抱抱他,安慰他。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能改變他們行為的辦法。如果喬尼在大點,媽媽可以和喬尼一起想辦法解決如何不捱餓的問題。

對於媽媽來說,她要做的就是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讓孩子體驗到不良行為帶來的自然後果,也就是不吃飯就要餓肚子。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在處理他們不良行為的時候尊重他們並且態度堅決的話,他們就會明白做不良行為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樣能讓他們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時孩子就在實行自我控制。

但是對於嚴厲型和驕縱型來說,它們是使用一種懲罰和獎勵的方式,這是一種外在控制,這麼做只能表明是父母在為孩子的行為負責,但是正面管教卻是讓孩子自我控制,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二、孩子不良行為的背後是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缺失

孩子為什麼會做出糾纏人、吵架、打架等不良行為哪?簡·尼爾森博士認為孩子之所以會做出不良行為,是因為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缺失。孩子在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的路途中,選擇了錯誤的目的,引發了他們的不良行為。

什麼是不良行為?

要想解讀不良行為背後的祕密,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不良行為?在書中簡·尼爾森博士將不良行為定義為缺乏知識(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或者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導致我們轉向受“原始腦”操控的行為。

是不是不太好理解,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吵架、打架、偷東西、說謊等行為都屬於不良行為,就拿吵架來說,兩個不朋友不懂的如何分配玩具,你來我往就很可能爭吵起來,爭吵的過程中,如果有人說了罵人的話,那對方就會生氣的和他打起來。在這個情景中,爭吵是因為雙方缺乏安排玩具的能力,而打架是因為偶然事件(罵人)讓對方情緒失控導致的。

父母要如何識別4種不良行為?

根據孩子目的的不同,簡·尼爾森博士將孩子的不良行為分為四類: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利、報復、自暴自棄。我們只有識別出不同錯誤目的,才能採取最有效的行動。

有3條線索可以幫我們識別孩子的錯誤目的:

1、大人最初的情感反應。如果你的感受是惱怒、著急、內疚,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尋求過度關注;如果你感覺被威脅、被擊敗,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尋求權利;如果你感覺被傷害、感到失望或者是憎惡,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報復;如果你感覺絕望、無助,那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自暴自棄。

2、當你制止孩子的行為時,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會停下來,但是過一會又會重新開始,那很可能是孩子在尋求過度關注;如果孩子繼續不良行為,並且頂嘴或者實施冷暴力,那很可能是孩子在尋求權利;如果孩子用行動或者話語傷害你的話,那孩子很可能是報復;如果孩子表現的很消極,不希望你管他,那他很可能是自暴自棄。

3、目的揭示法。目的揭示法是有經驗的父母通過一步步提問,根據孩子的不同反應來判斷孩子的錯誤目的的方法。

魯道夫·德雷克斯說:“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我們只有瞭解了孩子不良行為背後所隱藏的錯誤目的,才能針對性的改變孩子的行為。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父母如何使用正面管教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理孩子?

1、關注於解決問題

在傳統的管教方式中,我們關注的是不讓孩子做什麼,像不要玩火、不要看手機、不要搶東西等等。但是正面管教關注的點和傳統方式不同,它是要教給孩子要做什麼,也就是說在出現問題是,它的關注點是解決問題。

2019年4月17日晚10點左右,上海17歲少年因在校同學矛盾發生口角,在回家路上被母親批評、發生激烈爭執,在途徑盧浦大橋時,趁母親不備跳橋身亡。

不難看出,傳統的說教、帶有侮辱性的批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引發悲劇。那麼如果一個正面管教的媽媽遇到孩子與同學發生口角,她會怎麼做哪?

首先她會承認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冷靜下來“和同學吵架,你一定很生氣、也很難過,我也有這種體驗”,等到孩子冷靜下來後,她會用啟發式問題,來和孩子探討這次的口角事件。讓孩子參與問題、自己把問題思考清楚,讓他確定什麼對他重要以及他想要什麼。

孩子大了不好管?心理學家告訴你,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

啟發式問題的好處在於,父母停止告訴孩子答案,而是讓孩子自己尋求答案。

2、有效地運用鼓勵

1、找出時機。

鼓勵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如果兩個人正在發生激烈的爭執,那這時的鼓勵就會被孩子看成是挑釁,鼓勵也多半不會成功。只有雙方在冷靜過後,鼓勵才會被孩子接受。

2、把注意力放在優點上

鄰居佳佳的媽媽是一個很擅長誇孩子的媽媽,不論是閒聊,還是聽別人說你都很難從她嘴裡聽到佳佳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通常來說,父母習慣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點上,而不是優點上。父母抓著孩子的缺點不放,孩子的就會覺得自己很糟糕。但是如果父母把注意力多放在孩子的優點上,多認可和鼓勵他們好的行為,那不好的行為就會逐漸消失。

3、鼓勵孩子對錯誤的行為做出彌補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犯錯了只有受到懲罰,他們才能吸取教訓,其實不是這樣的。簡·尼爾森博士在書中提到過一個例子:一對姐妹花用橙子砸了鄰居家的汽車。孩子的媽媽沒有批評孩子,反而是用一種友善的方式以啟發式問題來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並自己想辦法通過道歉和把車洗乾淨來彌補。

做出彌補是種鼓勵,它能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並且努力改正所造成的後果,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而不是事後擔驚受怕。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僅僅有一顆愛孩子的心還不行,我們還要知道如何愛孩子,而《正面管教》就是這樣一本教我們如何正確愛孩子的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