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尼佳恩教育|批評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您做對了嗎?'

不完美媽媽 愛有多深 玩具 桑尼佳恩教育 2019-09-14
"

批評是一種負強化法,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如果不講究方式、方法,結果只能是“家長出了氣、孩子不服氣”,起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兵書上說“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上上策”,所以對孩子進行批評,也要講究策略,“心中有劍口中無劍”是批評的最高境界。我們不妨看看下面幾種別緻的批評方式。

以柔克剛

有個男孩特別不喜歡寫作業,媽媽怎麼說都不聽。後來媽媽跟他說:“你不寫作業,媽媽就會擔心你基礎打不好,以後考不上大學。而媽媽老是擔心你,就容易變老。”這個小男孩害怕自己年輕漂亮的媽媽變老,就天天乖乖寫作業了。

解讀:孩子是頑皮的,但富有愛心,就看家長會不會調動。孩子被家長和老師批評了不知多少次,但照樣我行我素。這個時候,迴避直截了當的批評,調動孩子滿腔的柔情,就能很容易達到目的。

此時無聲勝有聲

一個淘氣的男孩經常惹禍。母親每次都大喊大叫,甚至打他,但卻收效甚微。有一次他偷了商店的玩具,是母親及時趕到,說服店主再給他一次機會。回家後,男孩以為等待自己的會是一場“狂風暴雨”,誰知道媽媽什麼也沒說,只是讓他回自己房間。當他無意中到廚房喝水,卻發現母親獨自一人,呆呆地坐在廚房的椅子上,滿臉的憂傷和疲憊。這一刻,他如遭雷擊。從此以後,他痛下決心,改過自新。

解讀:假如孩子每天處在被打罵和訓斥之中,就會變得麻木不仁,而且還會產生這樣一種想法:“反正我是壞孩子,那就壞下去吧。”父母的訓斥、打罵阻斷了親子間的情感交流。如果關鍵時刻用沉默代替語言,實際上是對犯錯的孩子進行無言的譴責。在這個沉默的空間裡,孩子有了自我感受和思考空間,並且受到強烈刺激,迫使他回想自己的所做所為,對父母的痛心和難過產生深切體會。一旦他能站在父母的立場思考問題,許多衝突就可以迎刃而解。

讓你知道我愛你

有個女孩性格叛逆,整天跟父母對著幹。媽媽什麼方法都試過了,卻無法扭轉孩子的心。有一天,媽媽無意中翻出自己當年的育兒日記,那裡面記錄著女兒成長的一點一滴。她拿出來念給女兒聽,從她出生時的喜悅,到她得病時媽媽的恐懼,以及對孩子的美好期望,全都包含在日記裡。剛開始女兒還似聽非聽,漸漸地眼裡有了淚水。終於,她忍不住撲到媽媽懷裡,哭著向媽媽道歉。

解讀:愛可以感化一切。孩子雖然叛逆,但卻不是草木,其實對父母有很深的愛。這個女孩之所以表現如此,是因為她覺得父母不愛她了,所以沒必要聽他們的話。當她明白了父母對她的愛有多深,她就會用百倍的愛來回報父母。

請讓我以你為驕傲

當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學校的校長。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打同學,遂將其制止,並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陶先生回到辦公室,見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塊糖遞給他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了。”接著又摸出一塊糖給他:“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說明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塊糖給他。這時男生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解讀:當時如果換成是另一位老師,很可能是這樣處理:對這個學生進行義正辭嚴的批評,開班會,教育同學們以此為鑑,不要跟他學。這樣做的後果是:孩子不但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而且還會覺得老師是故意要讓他抬不起頭,從而對老師產生厭恨心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