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不完美媽媽 手術兩百年 齊魯壹點 2019-08-04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最近看到好多寶媽說,洗澡時發現自己寶寶腿紋、臀紋不對稱,例如, 一腿是三條紋,一腿是兩條紋。

在網上查的說法挺嚇人的,叫做 “髖關節脫位”,發現晚了據說還要“截骨”治療。

如果髖關節脫位一歲半以後才發現,由於孩子的發育潛能下降,即使復位後髖臼自我改善的程度有限,需行 截骨術。治療的目標是復位髖關節、促髖關節的正常發育、防股骨頭壞死,避免給孩子留下終身殘疾。

沒想到臀紋不對稱竟然對應這麼可怕的疾病,真是越看越擔心啊。

這裡東東媽要提一句,雖然一部分臀紋不對稱是髖關節脫位沒錯,但是! 九成 以上的臀紋不對稱 只是 單純的嬰兒肥……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掉以輕心,畢竟,還有 一 小部分寶寶 真的是“髖關節脫位”或者下肢不等長,必須儘早治療!

如果拖到1、2歲甚至更大的時候才治,可能就不是帶矯正支架這麼簡單 ,真的需要截骨治療了。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最近看到好多寶媽說,洗澡時發現自己寶寶腿紋、臀紋不對稱,例如, 一腿是三條紋,一腿是兩條紋。

在網上查的說法挺嚇人的,叫做 “髖關節脫位”,發現晚了據說還要“截骨”治療。

如果髖關節脫位一歲半以後才發現,由於孩子的發育潛能下降,即使復位後髖臼自我改善的程度有限,需行 截骨術。治療的目標是復位髖關節、促髖關節的正常發育、防股骨頭壞死,避免給孩子留下終身殘疾。

沒想到臀紋不對稱竟然對應這麼可怕的疾病,真是越看越擔心啊。

這裡東東媽要提一句,雖然一部分臀紋不對稱是髖關節脫位沒錯,但是! 九成 以上的臀紋不對稱 只是 單純的嬰兒肥……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掉以輕心,畢竟,還有 一 小部分寶寶 真的是“髖關節脫位”或者下肢不等長,必須儘早治療!

如果拖到1、2歲甚至更大的時候才治,可能就不是帶矯正支架這麼簡單 ,真的需要截骨治療了。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腿紋/臀 紋不對稱 的表現

寶寶的腿上有會有皮紋,而有些寶寶會出現兩條對皮紋位置或數量不對稱的現象。通常腿紋不對稱分為:

一 位置不同。 將孩子翻身後,發現孩子大腿的紋路高低不一,一邊高一邊低。

二 數量不同。 孩子一條腿有三條腿紋,另一條腿只有一條或兩條。

腿紋不對稱一定是有問題嗎?

有醫生對一千多個大腿皮紋不對稱的孩子進行超聲篩查,發現9個月以下的孩子診斷為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的大約為2.3%,9個月~1歲的孩子如果還有皮紋不對稱,DDH達到9.5%,1歲以上的孩子則是40%以上。

可以這樣說,隨著月齡的增大,腿紋不對稱的寶寶出現髖關節發育異常的可能性就越高。

雖然不是每個腿紋不對稱的寶寶都患有DDH,但是髖關節發育異常的孩子一定有腿紋不對稱的現象。

髖關節脫位DDH的治療

先天DDH引起的原因不少,比如臀位生產或者關節鬆弛等,後天的裹腿等也可能引起。如果發現得早,治療起來要簡單一些,孩子受的痛苦也更小。

有的只需要用特殊的支具固定下肢,有的需要石膏固定。

如果DDH沒有及時發現,等孩子開始走路之後就會出現跛行,因為雙下肢不等長且承受的力量不均勻,走路就像鴨子一樣一搖一擺,關節的畸形也會因為負重進一步加重,這個時候再去治療難度會增大很多,有些孩子還要承受手術的創傷。

當然治療效果也會隨著月齡增加而遞減,一般來說,1歲以內的寶寶,通過正確的整復、固定及矯正,有望痊癒。

1-2歲的患兒因脫位時間長,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攣縮,在復位之前要通過牽引,再用石膏固定數月,能進行糾正。 超過2歲的孩子往往需要通過手術矯正了。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對孩子的髖關節脫位治療,很有好處。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最近看到好多寶媽說,洗澡時發現自己寶寶腿紋、臀紋不對稱,例如, 一腿是三條紋,一腿是兩條紋。

在網上查的說法挺嚇人的,叫做 “髖關節脫位”,發現晚了據說還要“截骨”治療。

如果髖關節脫位一歲半以後才發現,由於孩子的發育潛能下降,即使復位後髖臼自我改善的程度有限,需行 截骨術。治療的目標是復位髖關節、促髖關節的正常發育、防股骨頭壞死,避免給孩子留下終身殘疾。

沒想到臀紋不對稱竟然對應這麼可怕的疾病,真是越看越擔心啊。

這裡東東媽要提一句,雖然一部分臀紋不對稱是髖關節脫位沒錯,但是! 九成 以上的臀紋不對稱 只是 單純的嬰兒肥……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掉以輕心,畢竟,還有 一 小部分寶寶 真的是“髖關節脫位”或者下肢不等長,必須儘早治療!

如果拖到1、2歲甚至更大的時候才治,可能就不是帶矯正支架這麼簡單 ,真的需要截骨治療了。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腿紋/臀 紋不對稱 的表現

寶寶的腿上有會有皮紋,而有些寶寶會出現兩條對皮紋位置或數量不對稱的現象。通常腿紋不對稱分為:

一 位置不同。 將孩子翻身後,發現孩子大腿的紋路高低不一,一邊高一邊低。

二 數量不同。 孩子一條腿有三條腿紋,另一條腿只有一條或兩條。

腿紋不對稱一定是有問題嗎?

有醫生對一千多個大腿皮紋不對稱的孩子進行超聲篩查,發現9個月以下的孩子診斷為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的大約為2.3%,9個月~1歲的孩子如果還有皮紋不對稱,DDH達到9.5%,1歲以上的孩子則是40%以上。

可以這樣說,隨著月齡的增大,腿紋不對稱的寶寶出現髖關節發育異常的可能性就越高。

雖然不是每個腿紋不對稱的寶寶都患有DDH,但是髖關節發育異常的孩子一定有腿紋不對稱的現象。

髖關節脫位DDH的治療

先天DDH引起的原因不少,比如臀位生產或者關節鬆弛等,後天的裹腿等也可能引起。如果發現得早,治療起來要簡單一些,孩子受的痛苦也更小。

有的只需要用特殊的支具固定下肢,有的需要石膏固定。

如果DDH沒有及時發現,等孩子開始走路之後就會出現跛行,因為雙下肢不等長且承受的力量不均勻,走路就像鴨子一樣一搖一擺,關節的畸形也會因為負重進一步加重,這個時候再去治療難度會增大很多,有些孩子還要承受手術的創傷。

當然治療效果也會隨著月齡增加而遞減,一般來說,1歲以內的寶寶,通過正確的整復、固定及矯正,有望痊癒。

1-2歲的患兒因脫位時間長,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攣縮,在復位之前要通過牽引,再用石膏固定數月,能進行糾正。 超過2歲的孩子往往需要通過手術矯正了。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對孩子的髖關節脫位治療,很有好處。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自測方法

判斷寶寶髖關節是否存在異常是每個媽媽都要擔負起的重要責任。肉眼觀察腿紋並不是最有效的自測方法,下面是骨科醫生最常使用的檢查方法,媽媽們有疑慮可以自測看看:

1.寶寶平躺,雙手把寶寶雙腿並起,檢查寶寶兩腿長度是否等長。單髖關節脫位時,雙下肢不等長。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最近看到好多寶媽說,洗澡時發現自己寶寶腿紋、臀紋不對稱,例如, 一腿是三條紋,一腿是兩條紋。

在網上查的說法挺嚇人的,叫做 “髖關節脫位”,發現晚了據說還要“截骨”治療。

如果髖關節脫位一歲半以後才發現,由於孩子的發育潛能下降,即使復位後髖臼自我改善的程度有限,需行 截骨術。治療的目標是復位髖關節、促髖關節的正常發育、防股骨頭壞死,避免給孩子留下終身殘疾。

沒想到臀紋不對稱竟然對應這麼可怕的疾病,真是越看越擔心啊。

這裡東東媽要提一句,雖然一部分臀紋不對稱是髖關節脫位沒錯,但是! 九成 以上的臀紋不對稱 只是 單純的嬰兒肥……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掉以輕心,畢竟,還有 一 小部分寶寶 真的是“髖關節脫位”或者下肢不等長,必須儘早治療!

如果拖到1、2歲甚至更大的時候才治,可能就不是帶矯正支架這麼簡單 ,真的需要截骨治療了。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腿紋/臀 紋不對稱 的表現

寶寶的腿上有會有皮紋,而有些寶寶會出現兩條對皮紋位置或數量不對稱的現象。通常腿紋不對稱分為:

一 位置不同。 將孩子翻身後,發現孩子大腿的紋路高低不一,一邊高一邊低。

二 數量不同。 孩子一條腿有三條腿紋,另一條腿只有一條或兩條。

腿紋不對稱一定是有問題嗎?

有醫生對一千多個大腿皮紋不對稱的孩子進行超聲篩查,發現9個月以下的孩子診斷為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的大約為2.3%,9個月~1歲的孩子如果還有皮紋不對稱,DDH達到9.5%,1歲以上的孩子則是40%以上。

可以這樣說,隨著月齡的增大,腿紋不對稱的寶寶出現髖關節發育異常的可能性就越高。

雖然不是每個腿紋不對稱的寶寶都患有DDH,但是髖關節發育異常的孩子一定有腿紋不對稱的現象。

髖關節脫位DDH的治療

先天DDH引起的原因不少,比如臀位生產或者關節鬆弛等,後天的裹腿等也可能引起。如果發現得早,治療起來要簡單一些,孩子受的痛苦也更小。

有的只需要用特殊的支具固定下肢,有的需要石膏固定。

如果DDH沒有及時發現,等孩子開始走路之後就會出現跛行,因為雙下肢不等長且承受的力量不均勻,走路就像鴨子一樣一搖一擺,關節的畸形也會因為負重進一步加重,這個時候再去治療難度會增大很多,有些孩子還要承受手術的創傷。

當然治療效果也會隨著月齡增加而遞減,一般來說,1歲以內的寶寶,通過正確的整復、固定及矯正,有望痊癒。

1-2歲的患兒因脫位時間長,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攣縮,在復位之前要通過牽引,再用石膏固定數月,能進行糾正。 超過2歲的孩子往往需要通過手術矯正了。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對孩子的髖關節脫位治療,很有好處。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自測方法

判斷寶寶髖關節是否存在異常是每個媽媽都要擔負起的重要責任。肉眼觀察腿紋並不是最有效的自測方法,下面是骨科醫生最常使用的檢查方法,媽媽們有疑慮可以自測看看:

1.寶寶平躺,雙手把寶寶雙腿並起,檢查寶寶兩腿長度是否等長。單髖關節脫位時,雙下肢不等長。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2. 寶寶平躺,雙腿屈膝兩腳放在床上,如雙膝高低相等為正常,單髖關節脫位時,雙膝高低不相等。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最近看到好多寶媽說,洗澡時發現自己寶寶腿紋、臀紋不對稱,例如, 一腿是三條紋,一腿是兩條紋。

在網上查的說法挺嚇人的,叫做 “髖關節脫位”,發現晚了據說還要“截骨”治療。

如果髖關節脫位一歲半以後才發現,由於孩子的發育潛能下降,即使復位後髖臼自我改善的程度有限,需行 截骨術。治療的目標是復位髖關節、促髖關節的正常發育、防股骨頭壞死,避免給孩子留下終身殘疾。

沒想到臀紋不對稱竟然對應這麼可怕的疾病,真是越看越擔心啊。

這裡東東媽要提一句,雖然一部分臀紋不對稱是髖關節脫位沒錯,但是! 九成 以上的臀紋不對稱 只是 單純的嬰兒肥……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掉以輕心,畢竟,還有 一 小部分寶寶 真的是“髖關節脫位”或者下肢不等長,必須儘早治療!

如果拖到1、2歲甚至更大的時候才治,可能就不是帶矯正支架這麼簡單 ,真的需要截骨治療了。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腿紋/臀 紋不對稱 的表現

寶寶的腿上有會有皮紋,而有些寶寶會出現兩條對皮紋位置或數量不對稱的現象。通常腿紋不對稱分為:

一 位置不同。 將孩子翻身後,發現孩子大腿的紋路高低不一,一邊高一邊低。

二 數量不同。 孩子一條腿有三條腿紋,另一條腿只有一條或兩條。

腿紋不對稱一定是有問題嗎?

有醫生對一千多個大腿皮紋不對稱的孩子進行超聲篩查,發現9個月以下的孩子診斷為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的大約為2.3%,9個月~1歲的孩子如果還有皮紋不對稱,DDH達到9.5%,1歲以上的孩子則是40%以上。

可以這樣說,隨著月齡的增大,腿紋不對稱的寶寶出現髖關節發育異常的可能性就越高。

雖然不是每個腿紋不對稱的寶寶都患有DDH,但是髖關節發育異常的孩子一定有腿紋不對稱的現象。

髖關節脫位DDH的治療

先天DDH引起的原因不少,比如臀位生產或者關節鬆弛等,後天的裹腿等也可能引起。如果發現得早,治療起來要簡單一些,孩子受的痛苦也更小。

有的只需要用特殊的支具固定下肢,有的需要石膏固定。

如果DDH沒有及時發現,等孩子開始走路之後就會出現跛行,因為雙下肢不等長且承受的力量不均勻,走路就像鴨子一樣一搖一擺,關節的畸形也會因為負重進一步加重,這個時候再去治療難度會增大很多,有些孩子還要承受手術的創傷。

當然治療效果也會隨著月齡增加而遞減,一般來說,1歲以內的寶寶,通過正確的整復、固定及矯正,有望痊癒。

1-2歲的患兒因脫位時間長,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攣縮,在復位之前要通過牽引,再用石膏固定數月,能進行糾正。 超過2歲的孩子往往需要通過手術矯正了。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對孩子的髖關節脫位治療,很有好處。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自測方法

判斷寶寶髖關節是否存在異常是每個媽媽都要擔負起的重要責任。肉眼觀察腿紋並不是最有效的自測方法,下面是骨科醫生最常使用的檢查方法,媽媽們有疑慮可以自測看看:

1.寶寶平躺,雙手把寶寶雙腿並起,檢查寶寶兩腿長度是否等長。單髖關節脫位時,雙下肢不等長。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2. 寶寶平躺,雙腿屈膝兩腳放在床上,如雙膝高低相等為正常,單髖關節脫位時,雙膝高低不相等。

寶寶臀紋不對稱,真的需要“截骨”治療嗎?

3.髖關節的外展實驗,寶寶平躺兩腿屈膝,試著將兩腿同時外展,正常的髖關節可以外展到80~90度,DDH的孩子外展則明顯受限,有的只能到外展40~50度。

如果媽媽們發現異常或者不敢斷定,建議帶孩子去醫院進行相關體格檢查和超聲或X線檢查。但鑑定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如果你覺得有問題及時轉到上級醫院做鑑定哦。有問題務必要早發現早治療。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