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不完美媽媽 文化 時尚 音樂 一畝一心 2019-09-10
"

文/夏筱崟

芊芊的媽媽最近可惆悵了,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母女之間的共同語言卻越來越少。

芊芊總是喜歡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也不知道一個人在折騰些什麼。母女間的交流不知不覺已發展為媽媽問一句,芊芊答一句,或者芊芊乾脆連媽媽的問題都懶得答。

芊芊覺得媽媽很嘮叨,根本不懂孩子;媽媽覺得芊芊越來越不聽話,做任何事既不請示也不彙報,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有一天,母女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媽媽大吼:"我都為你操碎了心,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芊芊也委屈的哭了:"你總是看不慣我這個,聽不懂我那個,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其實,芊芊和媽媽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代溝。瞭解了"代溝"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

文/夏筱崟

芊芊的媽媽最近可惆悵了,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母女之間的共同語言卻越來越少。

芊芊總是喜歡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也不知道一個人在折騰些什麼。母女間的交流不知不覺已發展為媽媽問一句,芊芊答一句,或者芊芊乾脆連媽媽的問題都懶得答。

芊芊覺得媽媽很嘮叨,根本不懂孩子;媽媽覺得芊芊越來越不聽話,做任何事既不請示也不彙報,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有一天,母女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媽媽大吼:"我都為你操碎了心,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芊芊也委屈的哭了:"你總是看不慣我這個,聽不懂我那個,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其實,芊芊和媽媽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代溝。瞭解了"代溝"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

文/夏筱崟

芊芊的媽媽最近可惆悵了,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母女之間的共同語言卻越來越少。

芊芊總是喜歡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也不知道一個人在折騰些什麼。母女間的交流不知不覺已發展為媽媽問一句,芊芊答一句,或者芊芊乾脆連媽媽的問題都懶得答。

芊芊覺得媽媽很嘮叨,根本不懂孩子;媽媽覺得芊芊越來越不聽話,做任何事既不請示也不彙報,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有一天,母女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媽媽大吼:"我都為你操碎了心,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芊芊也委屈的哭了:"你總是看不慣我這個,聽不懂我那個,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其實,芊芊和媽媽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代溝。瞭解了"代溝"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代溝是什麼?

代溝就是指兩代人之間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或心理隔閡。

這個詞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由著名女性人類學家在所著《代溝》中提出這一概念。比起原來的用語"世代隔閡","代溝"因簡短及易於理解而迅速流行,成了常用語。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代溝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現代化國家工業化與社會化伴隨而來的產物。

網友們是這樣解釋代溝的:

女兒換上新衣,問:"媽,有範嗎?" 媽:"有,在鍋裡。"孫子問奶奶:"奶奶,你會下載嗎?"奶奶火了:"我不會下崽,你爹哪裡來的?"

儘管是笑話,卻將兩代人或者隔代人間的代溝鮮活的描繪了出來。

而實際上兩代人間的代溝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幾句玩笑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一個時間段就能劃清的。

吳冠中就說:"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 "。《TA戀愛聯盟》裡也說"代溝這種東西真不是幾句話就能撫平"。

它需要我們細細探其究竟,慢慢抹平溝壑。

"

文/夏筱崟

芊芊的媽媽最近可惆悵了,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母女之間的共同語言卻越來越少。

芊芊總是喜歡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也不知道一個人在折騰些什麼。母女間的交流不知不覺已發展為媽媽問一句,芊芊答一句,或者芊芊乾脆連媽媽的問題都懶得答。

芊芊覺得媽媽很嘮叨,根本不懂孩子;媽媽覺得芊芊越來越不聽話,做任何事既不請示也不彙報,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有一天,母女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媽媽大吼:"我都為你操碎了心,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芊芊也委屈的哭了:"你總是看不慣我這個,聽不懂我那個,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其實,芊芊和媽媽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代溝。瞭解了"代溝"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代溝是什麼?

代溝就是指兩代人之間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或心理隔閡。

這個詞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由著名女性人類學家在所著《代溝》中提出這一概念。比起原來的用語"世代隔閡","代溝"因簡短及易於理解而迅速流行,成了常用語。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代溝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現代化國家工業化與社會化伴隨而來的產物。

網友們是這樣解釋代溝的:

女兒換上新衣,問:"媽,有範嗎?" 媽:"有,在鍋裡。"孫子問奶奶:"奶奶,你會下載嗎?"奶奶火了:"我不會下崽,你爹哪裡來的?"

儘管是笑話,卻將兩代人或者隔代人間的代溝鮮活的描繪了出來。

而實際上兩代人間的代溝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幾句玩笑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一個時間段就能劃清的。

吳冠中就說:"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 "。《TA戀愛聯盟》裡也說"代溝這種東西真不是幾句話就能撫平"。

它需要我們細細探其究竟,慢慢抹平溝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

文/夏筱崟

芊芊的媽媽最近可惆悵了,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母女之間的共同語言卻越來越少。

芊芊總是喜歡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也不知道一個人在折騰些什麼。母女間的交流不知不覺已發展為媽媽問一句,芊芊答一句,或者芊芊乾脆連媽媽的問題都懶得答。

芊芊覺得媽媽很嘮叨,根本不懂孩子;媽媽覺得芊芊越來越不聽話,做任何事既不請示也不彙報,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有一天,母女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媽媽大吼:"我都為你操碎了心,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芊芊也委屈的哭了:"你總是看不慣我這個,聽不懂我那個,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其實,芊芊和媽媽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代溝。瞭解了"代溝"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代溝是什麼?

代溝就是指兩代人之間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或心理隔閡。

這個詞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由著名女性人類學家在所著《代溝》中提出這一概念。比起原來的用語"世代隔閡","代溝"因簡短及易於理解而迅速流行,成了常用語。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代溝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現代化國家工業化與社會化伴隨而來的產物。

網友們是這樣解釋代溝的:

女兒換上新衣,問:"媽,有範嗎?" 媽:"有,在鍋裡。"孫子問奶奶:"奶奶,你會下載嗎?"奶奶火了:"我不會下崽,你爹哪裡來的?"

儘管是笑話,卻將兩代人或者隔代人間的代溝鮮活的描繪了出來。

而實際上兩代人間的代溝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幾句玩笑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一個時間段就能劃清的。

吳冠中就說:"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 "。《TA戀愛聯盟》裡也說"代溝這種東西真不是幾句話就能撫平"。

它需要我們細細探其究竟,慢慢抹平溝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為什麼父母與孩子間會存在代溝?

心理學家認為:

幼兒期所定型的人格,根深蒂固,在那時候所形成的的行為模式、生活習慣、思想觀念、心態性格等,不易做太大的調整,而造成固執己見的個性。

人類學家則認為:

不同時期的文化觀念,有不同的精神規範,農業社會的文化、生活方式,與工業社會所適用的形式,畢竟是大不相同的。

"

文/夏筱崟

芊芊的媽媽最近可惆悵了,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母女之間的共同語言卻越來越少。

芊芊總是喜歡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也不知道一個人在折騰些什麼。母女間的交流不知不覺已發展為媽媽問一句,芊芊答一句,或者芊芊乾脆連媽媽的問題都懶得答。

芊芊覺得媽媽很嘮叨,根本不懂孩子;媽媽覺得芊芊越來越不聽話,做任何事既不請示也不彙報,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有一天,母女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媽媽大吼:"我都為你操碎了心,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芊芊也委屈的哭了:"你總是看不慣我這個,聽不懂我那個,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其實,芊芊和媽媽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代溝。瞭解了"代溝"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代溝是什麼?

代溝就是指兩代人之間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或心理隔閡。

這個詞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由著名女性人類學家在所著《代溝》中提出這一概念。比起原來的用語"世代隔閡","代溝"因簡短及易於理解而迅速流行,成了常用語。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代溝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現代化國家工業化與社會化伴隨而來的產物。

網友們是這樣解釋代溝的:

女兒換上新衣,問:"媽,有範嗎?" 媽:"有,在鍋裡。"孫子問奶奶:"奶奶,你會下載嗎?"奶奶火了:"我不會下崽,你爹哪裡來的?"

儘管是笑話,卻將兩代人或者隔代人間的代溝鮮活的描繪了出來。

而實際上兩代人間的代溝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幾句玩笑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一個時間段就能劃清的。

吳冠中就說:"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 "。《TA戀愛聯盟》裡也說"代溝這種東西真不是幾句話就能撫平"。

它需要我們細細探其究竟,慢慢抹平溝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為什麼父母與孩子間會存在代溝?

心理學家認為:

幼兒期所定型的人格,根深蒂固,在那時候所形成的的行為模式、生活習慣、思想觀念、心態性格等,不易做太大的調整,而造成固執己見的個性。

人類學家則認為:

不同時期的文化觀念,有不同的精神規範,農業社會的文化、生活方式,與工業社會所適用的形式,畢竟是大不相同的。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我們來歸納一下。

1.年齡不同,認知和想法也不同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做法。家長和孩子是不同年齡段不同的人,肯定在很多方面都無法雷同。

年輕人有理想和抱負,憧憬美好的未來,接受新鮮事物快,適應新環境能力強,富有開創精神,敢於打破陳規陋習。但他們容易偏激,處理問題不夠沉穩。

老一輩人經歷的事情多,老成持重,性格成熟,他們看問題更深刻、透徹,但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容易保守,因循守舊。有一部分老人家庭權威思想較重,甚至比較偏執、獨斷,要求子女無條件的絕對服從,年輕人會因此不滿。

2.身出不同的時代,生活經歷便不同

《小幽默 大智慧》裡說:"對於所謂的代溝,沒有比時過境遷更合適的解釋了。"

回望身邊這幾十年裡,激烈的變化從未停止過,這使得代溝問題尤其明顯,因為每一代都生長於完全不同的土壤之中。

就如50後、60後生活在貧困的年代,只講究吃飽穿暖,形成了勤儉節約的價值觀;70後、80後卻意識到花的越多,賺的才越多。投資房、車,還要旅遊,成了他們的追求;而90後、00後,生活小康,甚至富裕,聽著潮流音樂,到處充斥著時尚,要的是精神追求。

正如《新週刊》評論90後時所說的那樣:"他們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種人!"

3.社會的飛速發展進步,文化差異不斷顯現

過去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人們的社交單一,掌握信息的面窄,甚至會有文盲,那時候書本是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越來越便利,主流文化也隨之改變,審美觀呈多樣性。

家長們有種普遍的感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越早熟。他們知道的、懂的甚至要比家長多,家長想要教孩子,孩子卻覺得家長需要自己教,家長的思維遠趕不上孩子的思想。

從產生原因來看,有代溝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代表著一種進步

作為家長,我們不應惆悵,不該排斥。子女和你意見不一樣時,說明他們有了變成獨立個體的需要。只要那種獨立是有理由的,他跟你的不同是有道理的,你都應該幫助他建立自我

"

文/夏筱崟

芊芊的媽媽最近可惆悵了,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母女之間的共同語言卻越來越少。

芊芊總是喜歡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也不知道一個人在折騰些什麼。母女間的交流不知不覺已發展為媽媽問一句,芊芊答一句,或者芊芊乾脆連媽媽的問題都懶得答。

芊芊覺得媽媽很嘮叨,根本不懂孩子;媽媽覺得芊芊越來越不聽話,做任何事既不請示也不彙報,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有一天,母女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媽媽大吼:"我都為你操碎了心,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芊芊也委屈的哭了:"你總是看不慣我這個,聽不懂我那個,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其實,芊芊和媽媽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代溝。瞭解了"代溝"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代溝是什麼?

代溝就是指兩代人之間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或心理隔閡。

這個詞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由著名女性人類學家在所著《代溝》中提出這一概念。比起原來的用語"世代隔閡","代溝"因簡短及易於理解而迅速流行,成了常用語。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代溝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現代化國家工業化與社會化伴隨而來的產物。

網友們是這樣解釋代溝的:

女兒換上新衣,問:"媽,有範嗎?" 媽:"有,在鍋裡。"孫子問奶奶:"奶奶,你會下載嗎?"奶奶火了:"我不會下崽,你爹哪裡來的?"

儘管是笑話,卻將兩代人或者隔代人間的代溝鮮活的描繪了出來。

而實際上兩代人間的代溝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幾句玩笑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一個時間段就能劃清的。

吳冠中就說:"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 "。《TA戀愛聯盟》裡也說"代溝這種東西真不是幾句話就能撫平"。

它需要我們細細探其究竟,慢慢抹平溝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為什麼父母與孩子間會存在代溝?

心理學家認為:

幼兒期所定型的人格,根深蒂固,在那時候所形成的的行為模式、生活習慣、思想觀念、心態性格等,不易做太大的調整,而造成固執己見的個性。

人類學家則認為:

不同時期的文化觀念,有不同的精神規範,農業社會的文化、生活方式,與工業社會所適用的形式,畢竟是大不相同的。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我們來歸納一下。

1.年齡不同,認知和想法也不同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做法。家長和孩子是不同年齡段不同的人,肯定在很多方面都無法雷同。

年輕人有理想和抱負,憧憬美好的未來,接受新鮮事物快,適應新環境能力強,富有開創精神,敢於打破陳規陋習。但他們容易偏激,處理問題不夠沉穩。

老一輩人經歷的事情多,老成持重,性格成熟,他們看問題更深刻、透徹,但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容易保守,因循守舊。有一部分老人家庭權威思想較重,甚至比較偏執、獨斷,要求子女無條件的絕對服從,年輕人會因此不滿。

2.身出不同的時代,生活經歷便不同

《小幽默 大智慧》裡說:"對於所謂的代溝,沒有比時過境遷更合適的解釋了。"

回望身邊這幾十年裡,激烈的變化從未停止過,這使得代溝問題尤其明顯,因為每一代都生長於完全不同的土壤之中。

就如50後、60後生活在貧困的年代,只講究吃飽穿暖,形成了勤儉節約的價值觀;70後、80後卻意識到花的越多,賺的才越多。投資房、車,還要旅遊,成了他們的追求;而90後、00後,生活小康,甚至富裕,聽著潮流音樂,到處充斥著時尚,要的是精神追求。

正如《新週刊》評論90後時所說的那樣:"他們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種人!"

3.社會的飛速發展進步,文化差異不斷顯現

過去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人們的社交單一,掌握信息的面窄,甚至會有文盲,那時候書本是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越來越便利,主流文化也隨之改變,審美觀呈多樣性。

家長們有種普遍的感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越早熟。他們知道的、懂的甚至要比家長多,家長想要教孩子,孩子卻覺得家長需要自己教,家長的思維遠趕不上孩子的思想。

從產生原因來看,有代溝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代表著一種進步

作為家長,我們不應惆悵,不該排斥。子女和你意見不一樣時,說明他們有了變成獨立個體的需要。只要那種獨立是有理由的,他跟你的不同是有道理的,你都應該幫助他建立自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

文/夏筱崟

芊芊的媽媽最近可惆悵了,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母女之間的共同語言卻越來越少。

芊芊總是喜歡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也不知道一個人在折騰些什麼。母女間的交流不知不覺已發展為媽媽問一句,芊芊答一句,或者芊芊乾脆連媽媽的問題都懶得答。

芊芊覺得媽媽很嘮叨,根本不懂孩子;媽媽覺得芊芊越來越不聽話,做任何事既不請示也不彙報,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有一天,母女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媽媽大吼:"我都為你操碎了心,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芊芊也委屈的哭了:"你總是看不慣我這個,聽不懂我那個,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其實,芊芊和媽媽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代溝。瞭解了"代溝"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代溝是什麼?

代溝就是指兩代人之間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或心理隔閡。

這個詞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由著名女性人類學家在所著《代溝》中提出這一概念。比起原來的用語"世代隔閡","代溝"因簡短及易於理解而迅速流行,成了常用語。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代溝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現代化國家工業化與社會化伴隨而來的產物。

網友們是這樣解釋代溝的:

女兒換上新衣,問:"媽,有範嗎?" 媽:"有,在鍋裡。"孫子問奶奶:"奶奶,你會下載嗎?"奶奶火了:"我不會下崽,你爹哪裡來的?"

儘管是笑話,卻將兩代人或者隔代人間的代溝鮮活的描繪了出來。

而實際上兩代人間的代溝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幾句玩笑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一個時間段就能劃清的。

吳冠中就說:"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 "。《TA戀愛聯盟》裡也說"代溝這種東西真不是幾句話就能撫平"。

它需要我們細細探其究竟,慢慢抹平溝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為什麼父母與孩子間會存在代溝?

心理學家認為:

幼兒期所定型的人格,根深蒂固,在那時候所形成的的行為模式、生活習慣、思想觀念、心態性格等,不易做太大的調整,而造成固執己見的個性。

人類學家則認為:

不同時期的文化觀念,有不同的精神規範,農業社會的文化、生活方式,與工業社會所適用的形式,畢竟是大不相同的。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我們來歸納一下。

1.年齡不同,認知和想法也不同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做法。家長和孩子是不同年齡段不同的人,肯定在很多方面都無法雷同。

年輕人有理想和抱負,憧憬美好的未來,接受新鮮事物快,適應新環境能力強,富有開創精神,敢於打破陳規陋習。但他們容易偏激,處理問題不夠沉穩。

老一輩人經歷的事情多,老成持重,性格成熟,他們看問題更深刻、透徹,但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容易保守,因循守舊。有一部分老人家庭權威思想較重,甚至比較偏執、獨斷,要求子女無條件的絕對服從,年輕人會因此不滿。

2.身出不同的時代,生活經歷便不同

《小幽默 大智慧》裡說:"對於所謂的代溝,沒有比時過境遷更合適的解釋了。"

回望身邊這幾十年裡,激烈的變化從未停止過,這使得代溝問題尤其明顯,因為每一代都生長於完全不同的土壤之中。

就如50後、60後生活在貧困的年代,只講究吃飽穿暖,形成了勤儉節約的價值觀;70後、80後卻意識到花的越多,賺的才越多。投資房、車,還要旅遊,成了他們的追求;而90後、00後,生活小康,甚至富裕,聽著潮流音樂,到處充斥著時尚,要的是精神追求。

正如《新週刊》評論90後時所說的那樣:"他們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種人!"

3.社會的飛速發展進步,文化差異不斷顯現

過去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人們的社交單一,掌握信息的面窄,甚至會有文盲,那時候書本是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越來越便利,主流文化也隨之改變,審美觀呈多樣性。

家長們有種普遍的感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越早熟。他們知道的、懂的甚至要比家長多,家長想要教孩子,孩子卻覺得家長需要自己教,家長的思維遠趕不上孩子的思想。

從產生原因來看,有代溝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代表著一種進步

作為家長,我們不應惆悵,不該排斥。子女和你意見不一樣時,說明他們有了變成獨立個體的需要。只要那種獨立是有理由的,他跟你的不同是有道理的,你都應該幫助他建立自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有了代溝,我們該怎麼做?

就如芊芊和媽媽這樣的代溝問題,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越來越顯著,越來越普遍。

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和自己無話不談。最怕的就是共處一室,卻無話可說,這就尷尬了。

交談多,關係親密,孩子和家長猶如朋友一般,這個理想的狀態其實是有方法實現的,不妨試試以下這幾招吧。

"

文/夏筱崟

芊芊的媽媽最近可惆悵了,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母女之間的共同語言卻越來越少。

芊芊總是喜歡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也不知道一個人在折騰些什麼。母女間的交流不知不覺已發展為媽媽問一句,芊芊答一句,或者芊芊乾脆連媽媽的問題都懶得答。

芊芊覺得媽媽很嘮叨,根本不懂孩子;媽媽覺得芊芊越來越不聽話,做任何事既不請示也不彙報,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有一天,母女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媽媽大吼:"我都為你操碎了心,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芊芊也委屈的哭了:"你總是看不慣我這個,聽不懂我那個,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其實,芊芊和媽媽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代溝。瞭解了"代溝"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代溝是什麼?

代溝就是指兩代人之間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或心理隔閡。

這個詞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由著名女性人類學家在所著《代溝》中提出這一概念。比起原來的用語"世代隔閡","代溝"因簡短及易於理解而迅速流行,成了常用語。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代溝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現代化國家工業化與社會化伴隨而來的產物。

網友們是這樣解釋代溝的:

女兒換上新衣,問:"媽,有範嗎?" 媽:"有,在鍋裡。"孫子問奶奶:"奶奶,你會下載嗎?"奶奶火了:"我不會下崽,你爹哪裡來的?"

儘管是笑話,卻將兩代人或者隔代人間的代溝鮮活的描繪了出來。

而實際上兩代人間的代溝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幾句玩笑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一個時間段就能劃清的。

吳冠中就說:"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 "。《TA戀愛聯盟》裡也說"代溝這種東西真不是幾句話就能撫平"。

它需要我們細細探其究竟,慢慢抹平溝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為什麼父母與孩子間會存在代溝?

心理學家認為:

幼兒期所定型的人格,根深蒂固,在那時候所形成的的行為模式、生活習慣、思想觀念、心態性格等,不易做太大的調整,而造成固執己見的個性。

人類學家則認為:

不同時期的文化觀念,有不同的精神規範,農業社會的文化、生活方式,與工業社會所適用的形式,畢竟是大不相同的。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我們來歸納一下。

1.年齡不同,認知和想法也不同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做法。家長和孩子是不同年齡段不同的人,肯定在很多方面都無法雷同。

年輕人有理想和抱負,憧憬美好的未來,接受新鮮事物快,適應新環境能力強,富有開創精神,敢於打破陳規陋習。但他們容易偏激,處理問題不夠沉穩。

老一輩人經歷的事情多,老成持重,性格成熟,他們看問題更深刻、透徹,但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容易保守,因循守舊。有一部分老人家庭權威思想較重,甚至比較偏執、獨斷,要求子女無條件的絕對服從,年輕人會因此不滿。

2.身出不同的時代,生活經歷便不同

《小幽默 大智慧》裡說:"對於所謂的代溝,沒有比時過境遷更合適的解釋了。"

回望身邊這幾十年裡,激烈的變化從未停止過,這使得代溝問題尤其明顯,因為每一代都生長於完全不同的土壤之中。

就如50後、60後生活在貧困的年代,只講究吃飽穿暖,形成了勤儉節約的價值觀;70後、80後卻意識到花的越多,賺的才越多。投資房、車,還要旅遊,成了他們的追求;而90後、00後,生活小康,甚至富裕,聽著潮流音樂,到處充斥著時尚,要的是精神追求。

正如《新週刊》評論90後時所說的那樣:"他們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種人!"

3.社會的飛速發展進步,文化差異不斷顯現

過去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人們的社交單一,掌握信息的面窄,甚至會有文盲,那時候書本是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越來越便利,主流文化也隨之改變,審美觀呈多樣性。

家長們有種普遍的感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越早熟。他們知道的、懂的甚至要比家長多,家長想要教孩子,孩子卻覺得家長需要自己教,家長的思維遠趕不上孩子的思想。

從產生原因來看,有代溝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代表著一種進步

作為家長,我們不應惆悵,不該排斥。子女和你意見不一樣時,說明他們有了變成獨立個體的需要。只要那種獨立是有理由的,他跟你的不同是有道理的,你都應該幫助他建立自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有了代溝,我們該怎麼做?

就如芊芊和媽媽這樣的代溝問題,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越來越顯著,越來越普遍。

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和自己無話不談。最怕的就是共處一室,卻無話可說,這就尷尬了。

交談多,關係親密,孩子和家長猶如朋友一般,這個理想的狀態其實是有方法實現的,不妨試試以下這幾招吧。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1.不擺父母的架子,應和孩子做朋友

人都喜歡跟自己能聊得來,有話說的人交往,喜歡被尊重、被需要、被平等對待,孩子也不例外。

家長要用行動來影響孩子,而不是在語言上要求孩子。比如,要和孩子建立朋友關係,不是家長要求孩子"你把我當成你的朋友,告訴我你的想法"。

而應對孩子這樣說"我以前是怎麼做的,我也有過當時不敢跟老師說的事"。這樣的交流,孩子才能真正體會到你和他成為了朋友,才會敞開心扉的和你談心。

2.不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和表揚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被認同的需求,試想,誰願意成天面對一個挑剔、刻薄、無趣的人?平和的面對孩子,用鼓勵代替打擊,用表揚代替指責,相信孩子的感受會好很多。親子關係也會更加和諧,這就不愁沒話可說了。

值得注意的是:表揚孩子時,一定要說出具體的事件,而且也是孩子感到值得表揚的事情,這樣才是有效的讚美。否則,就是一種客套、諂媚的行徑了。而且,表揚與鼓勵一定是真誠的,那才是真實的情感表達。

比如,孩子將弄亂的玩具整理在了收納箱,父母不該只說一句"寶貝,太棒了",就完事。

而應該這樣說:"寶貝,將玩具都放回了原位,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減輕了媽媽的負擔,這種做法值得媽媽表揚。"這樣,孩子覺得媽媽不是在敷衍的表揚自己,並且知道做什麼是對的,更樂於接受。

3.尊重孩子的興趣,自己也可以嘗試

家長應配合挖掘孩子的興趣,不應遏制。為了讓孩子的興趣廣泛,家長可給孩子更多的體驗和嘗試機會,同時也可和孩子一起做某件事。

一是可以和孩子找到共同的"興趣點";二是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三是可以激勵和消除孩子的畏難情緒;四是給孩子證明,我們都是平等的。

比如,孩子喜歡唱歌,家長可以放音樂,和孩子一人一句的合唱,或者給孩子的歌伴舞。這樣不但可以教孩子唱歌跳舞,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協作能力。

"

文/夏筱崟

芊芊的媽媽最近可惆悵了,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母女之間的共同語言卻越來越少。

芊芊總是喜歡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也不知道一個人在折騰些什麼。母女間的交流不知不覺已發展為媽媽問一句,芊芊答一句,或者芊芊乾脆連媽媽的問題都懶得答。

芊芊覺得媽媽很嘮叨,根本不懂孩子;媽媽覺得芊芊越來越不聽話,做任何事既不請示也不彙報,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有一天,母女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媽媽大吼:"我都為你操碎了心,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芊芊也委屈的哭了:"你總是看不慣我這個,聽不懂我那個,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其實,芊芊和媽媽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代溝。瞭解了"代溝"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代溝是什麼?

代溝就是指兩代人之間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或心理隔閡。

這個詞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由著名女性人類學家在所著《代溝》中提出這一概念。比起原來的用語"世代隔閡","代溝"因簡短及易於理解而迅速流行,成了常用語。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代溝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現代化國家工業化與社會化伴隨而來的產物。

網友們是這樣解釋代溝的:

女兒換上新衣,問:"媽,有範嗎?" 媽:"有,在鍋裡。"孫子問奶奶:"奶奶,你會下載嗎?"奶奶火了:"我不會下崽,你爹哪裡來的?"

儘管是笑話,卻將兩代人或者隔代人間的代溝鮮活的描繪了出來。

而實際上兩代人間的代溝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幾句玩笑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一個時間段就能劃清的。

吳冠中就說:"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 "。《TA戀愛聯盟》裡也說"代溝這種東西真不是幾句話就能撫平"。

它需要我們細細探其究竟,慢慢抹平溝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為什麼父母與孩子間會存在代溝?

心理學家認為:

幼兒期所定型的人格,根深蒂固,在那時候所形成的的行為模式、生活習慣、思想觀念、心態性格等,不易做太大的調整,而造成固執己見的個性。

人類學家則認為:

不同時期的文化觀念,有不同的精神規範,農業社會的文化、生活方式,與工業社會所適用的形式,畢竟是大不相同的。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我們來歸納一下。

1.年齡不同,認知和想法也不同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做法。家長和孩子是不同年齡段不同的人,肯定在很多方面都無法雷同。

年輕人有理想和抱負,憧憬美好的未來,接受新鮮事物快,適應新環境能力強,富有開創精神,敢於打破陳規陋習。但他們容易偏激,處理問題不夠沉穩。

老一輩人經歷的事情多,老成持重,性格成熟,他們看問題更深刻、透徹,但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容易保守,因循守舊。有一部分老人家庭權威思想較重,甚至比較偏執、獨斷,要求子女無條件的絕對服從,年輕人會因此不滿。

2.身出不同的時代,生活經歷便不同

《小幽默 大智慧》裡說:"對於所謂的代溝,沒有比時過境遷更合適的解釋了。"

回望身邊這幾十年裡,激烈的變化從未停止過,這使得代溝問題尤其明顯,因為每一代都生長於完全不同的土壤之中。

就如50後、60後生活在貧困的年代,只講究吃飽穿暖,形成了勤儉節約的價值觀;70後、80後卻意識到花的越多,賺的才越多。投資房、車,還要旅遊,成了他們的追求;而90後、00後,生活小康,甚至富裕,聽著潮流音樂,到處充斥著時尚,要的是精神追求。

正如《新週刊》評論90後時所說的那樣:"他們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種人!"

3.社會的飛速發展進步,文化差異不斷顯現

過去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人們的社交單一,掌握信息的面窄,甚至會有文盲,那時候書本是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越來越便利,主流文化也隨之改變,審美觀呈多樣性。

家長們有種普遍的感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越早熟。他們知道的、懂的甚至要比家長多,家長想要教孩子,孩子卻覺得家長需要自己教,家長的思維遠趕不上孩子的思想。

從產生原因來看,有代溝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代表著一種進步

作為家長,我們不應惆悵,不該排斥。子女和你意見不一樣時,說明他們有了變成獨立個體的需要。只要那種獨立是有理由的,他跟你的不同是有道理的,你都應該幫助他建立自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有了代溝,我們該怎麼做?

就如芊芊和媽媽這樣的代溝問題,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越來越顯著,越來越普遍。

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和自己無話不談。最怕的就是共處一室,卻無話可說,這就尷尬了。

交談多,關係親密,孩子和家長猶如朋友一般,這個理想的狀態其實是有方法實現的,不妨試試以下這幾招吧。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1.不擺父母的架子,應和孩子做朋友

人都喜歡跟自己能聊得來,有話說的人交往,喜歡被尊重、被需要、被平等對待,孩子也不例外。

家長要用行動來影響孩子,而不是在語言上要求孩子。比如,要和孩子建立朋友關係,不是家長要求孩子"你把我當成你的朋友,告訴我你的想法"。

而應對孩子這樣說"我以前是怎麼做的,我也有過當時不敢跟老師說的事"。這樣的交流,孩子才能真正體會到你和他成為了朋友,才會敞開心扉的和你談心。

2.不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和表揚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被認同的需求,試想,誰願意成天面對一個挑剔、刻薄、無趣的人?平和的面對孩子,用鼓勵代替打擊,用表揚代替指責,相信孩子的感受會好很多。親子關係也會更加和諧,這就不愁沒話可說了。

值得注意的是:表揚孩子時,一定要說出具體的事件,而且也是孩子感到值得表揚的事情,這樣才是有效的讚美。否則,就是一種客套、諂媚的行徑了。而且,表揚與鼓勵一定是真誠的,那才是真實的情感表達。

比如,孩子將弄亂的玩具整理在了收納箱,父母不該只說一句"寶貝,太棒了",就完事。

而應該這樣說:"寶貝,將玩具都放回了原位,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減輕了媽媽的負擔,這種做法值得媽媽表揚。"這樣,孩子覺得媽媽不是在敷衍的表揚自己,並且知道做什麼是對的,更樂於接受。

3.尊重孩子的興趣,自己也可以嘗試

家長應配合挖掘孩子的興趣,不應遏制。為了讓孩子的興趣廣泛,家長可給孩子更多的體驗和嘗試機會,同時也可和孩子一起做某件事。

一是可以和孩子找到共同的"興趣點";二是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三是可以激勵和消除孩子的畏難情緒;四是給孩子證明,我們都是平等的。

比如,孩子喜歡唱歌,家長可以放音樂,和孩子一人一句的合唱,或者給孩子的歌伴舞。這樣不但可以教孩子唱歌跳舞,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協作能力。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4.跟孩子聊自己的工作以及對某些事件的看法

告訴孩子,自己是做什麼工作的,這可讓孩子瞭解家庭之外的父母,也能增加你們之間的談資。

另外對於一些事物可相互交換意見,在這個過程家長可瞭解孩子的想法,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比如,走在路上看見建樓房的,我就跟孩子講"媽媽是設計樓房的,看媽媽設計的高樓大廈漂亮嗎?"就順其自然的和孩子聊上了。後來孩子見人就愛說我的職業,說起來還頭頭是道。

5.不可死纏爛打,控制或要挾孩子

千萬別用體罰或威嚇的手段來逼孩子說他不願說的話,如果孩子不說,只能說明家長的溝通技巧不夠。不管孩子是有心事還是犯錯不承認,不可死抓不放,試著在孩子的心理防禦降低的時候再來問孩子,這樣的效果會更好。更不該以大人的身份,控制孩子的行為或思想。

比如,孩子搶了別人家小朋友的玩具,不應直接將玩具奪過來,打罵孩子。

而應該這樣引導孩子"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他很傷心。你真的很喜歡這個玩具嗎?你可以告訴媽媽,媽媽考慮給你買一個,或者你可以去跟小朋友借來玩一下,小朋友不同意就不能拿"。

這樣孩子知道了自己的錯誤及正確的做法,但不會懼怕所犯錯誤,就會跟大人講實話了。

6. 給孩子寫信,表達感情

寫信,作為一種交流方式,大家已經不怎麼使用了。但,有些話語,家長完全可以通過文字的形式進行表達

比如:向孩子檢討自己,向孩子承認自己的不足,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歉意,向孩子訴說情感等等。還是要提醒:你的話語真實,才會有效哦。

像龍應臺、劉瑜等等很多作家都給孩子寫過信,一封信讓滿滿的愛躍然紙上,提醒的話,忠告的話,愛的話,讀了記憶猶新,和孩子有多大的鴻溝化解不了?

"

文/夏筱崟

芊芊的媽媽最近可惆悵了,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母女之間的共同語言卻越來越少。

芊芊總是喜歡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也不知道一個人在折騰些什麼。母女間的交流不知不覺已發展為媽媽問一句,芊芊答一句,或者芊芊乾脆連媽媽的問題都懶得答。

芊芊覺得媽媽很嘮叨,根本不懂孩子;媽媽覺得芊芊越來越不聽話,做任何事既不請示也不彙報,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有一天,母女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媽媽大吼:"我都為你操碎了心,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管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芊芊也委屈的哭了:"你總是看不慣我這個,聽不懂我那個,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其實,芊芊和媽媽面臨的問題就兩個字:代溝。瞭解了"代溝"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代溝是什麼?

代溝就是指兩代人之間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或心理隔閡。

這個詞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由著名女性人類學家在所著《代溝》中提出這一概念。比起原來的用語"世代隔閡","代溝"因簡短及易於理解而迅速流行,成了常用語。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代溝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現代化國家工業化與社會化伴隨而來的產物。

網友們是這樣解釋代溝的:

女兒換上新衣,問:"媽,有範嗎?" 媽:"有,在鍋裡。"孫子問奶奶:"奶奶,你會下載嗎?"奶奶火了:"我不會下崽,你爹哪裡來的?"

儘管是笑話,卻將兩代人或者隔代人間的代溝鮮活的描繪了出來。

而實際上兩代人間的代溝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幾句玩笑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一個時間段就能劃清的。

吳冠中就說:"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 "。《TA戀愛聯盟》裡也說"代溝這種東西真不是幾句話就能撫平"。

它需要我們細細探其究竟,慢慢抹平溝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為什麼父母與孩子間會存在代溝?

心理學家認為:

幼兒期所定型的人格,根深蒂固,在那時候所形成的的行為模式、生活習慣、思想觀念、心態性格等,不易做太大的調整,而造成固執己見的個性。

人類學家則認為:

不同時期的文化觀念,有不同的精神規範,農業社會的文化、生活方式,與工業社會所適用的形式,畢竟是大不相同的。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我們來歸納一下。

1.年齡不同,認知和想法也不同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做法。家長和孩子是不同年齡段不同的人,肯定在很多方面都無法雷同。

年輕人有理想和抱負,憧憬美好的未來,接受新鮮事物快,適應新環境能力強,富有開創精神,敢於打破陳規陋習。但他們容易偏激,處理問題不夠沉穩。

老一輩人經歷的事情多,老成持重,性格成熟,他們看問題更深刻、透徹,但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容易保守,因循守舊。有一部分老人家庭權威思想較重,甚至比較偏執、獨斷,要求子女無條件的絕對服從,年輕人會因此不滿。

2.身出不同的時代,生活經歷便不同

《小幽默 大智慧》裡說:"對於所謂的代溝,沒有比時過境遷更合適的解釋了。"

回望身邊這幾十年裡,激烈的變化從未停止過,這使得代溝問題尤其明顯,因為每一代都生長於完全不同的土壤之中。

就如50後、60後生活在貧困的年代,只講究吃飽穿暖,形成了勤儉節約的價值觀;70後、80後卻意識到花的越多,賺的才越多。投資房、車,還要旅遊,成了他們的追求;而90後、00後,生活小康,甚至富裕,聽著潮流音樂,到處充斥著時尚,要的是精神追求。

正如《新週刊》評論90後時所說的那樣:"他們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種人!"

3.社會的飛速發展進步,文化差異不斷顯現

過去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人們的社交單一,掌握信息的面窄,甚至會有文盲,那時候書本是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越來越便利,主流文化也隨之改變,審美觀呈多樣性。

家長們有種普遍的感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越早熟。他們知道的、懂的甚至要比家長多,家長想要教孩子,孩子卻覺得家長需要自己教,家長的思維遠趕不上孩子的思想。

從產生原因來看,有代溝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代表著一種進步

作為家長,我們不應惆悵,不該排斥。子女和你意見不一樣時,說明他們有了變成獨立個體的需要。只要那種獨立是有理由的,他跟你的不同是有道理的,你都應該幫助他建立自我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有了代溝,我們該怎麼做?

就如芊芊和媽媽這樣的代溝問題,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越來越顯著,越來越普遍。

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和自己無話不談。最怕的就是共處一室,卻無話可說,這就尷尬了。

交談多,關係親密,孩子和家長猶如朋友一般,這個理想的狀態其實是有方法實現的,不妨試試以下這幾招吧。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1.不擺父母的架子,應和孩子做朋友

人都喜歡跟自己能聊得來,有話說的人交往,喜歡被尊重、被需要、被平等對待,孩子也不例外。

家長要用行動來影響孩子,而不是在語言上要求孩子。比如,要和孩子建立朋友關係,不是家長要求孩子"你把我當成你的朋友,告訴我你的想法"。

而應對孩子這樣說"我以前是怎麼做的,我也有過當時不敢跟老師說的事"。這樣的交流,孩子才能真正體會到你和他成為了朋友,才會敞開心扉的和你談心。

2.不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和表揚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被認同的需求,試想,誰願意成天面對一個挑剔、刻薄、無趣的人?平和的面對孩子,用鼓勵代替打擊,用表揚代替指責,相信孩子的感受會好很多。親子關係也會更加和諧,這就不愁沒話可說了。

值得注意的是:表揚孩子時,一定要說出具體的事件,而且也是孩子感到值得表揚的事情,這樣才是有效的讚美。否則,就是一種客套、諂媚的行徑了。而且,表揚與鼓勵一定是真誠的,那才是真實的情感表達。

比如,孩子將弄亂的玩具整理在了收納箱,父母不該只說一句"寶貝,太棒了",就完事。

而應該這樣說:"寶貝,將玩具都放回了原位,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減輕了媽媽的負擔,這種做法值得媽媽表揚。"這樣,孩子覺得媽媽不是在敷衍的表揚自己,並且知道做什麼是對的,更樂於接受。

3.尊重孩子的興趣,自己也可以嘗試

家長應配合挖掘孩子的興趣,不應遏制。為了讓孩子的興趣廣泛,家長可給孩子更多的體驗和嘗試機會,同時也可和孩子一起做某件事。

一是可以和孩子找到共同的"興趣點";二是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三是可以激勵和消除孩子的畏難情緒;四是給孩子證明,我們都是平等的。

比如,孩子喜歡唱歌,家長可以放音樂,和孩子一人一句的合唱,或者給孩子的歌伴舞。這樣不但可以教孩子唱歌跳舞,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協作能力。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4.跟孩子聊自己的工作以及對某些事件的看法

告訴孩子,自己是做什麼工作的,這可讓孩子瞭解家庭之外的父母,也能增加你們之間的談資。

另外對於一些事物可相互交換意見,在這個過程家長可瞭解孩子的想法,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比如,走在路上看見建樓房的,我就跟孩子講"媽媽是設計樓房的,看媽媽設計的高樓大廈漂亮嗎?"就順其自然的和孩子聊上了。後來孩子見人就愛說我的職業,說起來還頭頭是道。

5.不可死纏爛打,控制或要挾孩子

千萬別用體罰或威嚇的手段來逼孩子說他不願說的話,如果孩子不說,只能說明家長的溝通技巧不夠。不管孩子是有心事還是犯錯不承認,不可死抓不放,試著在孩子的心理防禦降低的時候再來問孩子,這樣的效果會更好。更不該以大人的身份,控制孩子的行為或思想。

比如,孩子搶了別人家小朋友的玩具,不應直接將玩具奪過來,打罵孩子。

而應該這樣引導孩子"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他很傷心。你真的很喜歡這個玩具嗎?你可以告訴媽媽,媽媽考慮給你買一個,或者你可以去跟小朋友借來玩一下,小朋友不同意就不能拿"。

這樣孩子知道了自己的錯誤及正確的做法,但不會懼怕所犯錯誤,就會跟大人講實話了。

6. 給孩子寫信,表達感情

寫信,作為一種交流方式,大家已經不怎麼使用了。但,有些話語,家長完全可以通過文字的形式進行表達

比如:向孩子檢討自己,向孩子承認自己的不足,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歉意,向孩子訴說情感等等。還是要提醒:你的話語真實,才會有效哦。

像龍應臺、劉瑜等等很多作家都給孩子寫過信,一封信讓滿滿的愛躍然紙上,提醒的話,忠告的話,愛的話,讀了記憶猶新,和孩子有多大的鴻溝化解不了?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魯迅先生曾說過:"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一昧蠻管,就大礙孩子的發展"。

總之,我們要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沒有跨越不了的代溝,父母不能想當然的蠻管孩子。要和孩子一起踮一踮腳,伸一伸手,用正確的方式就能跨越之間的溝壑。從此,歡聲笑語相伴,向好而生。

<The End>


互動:你和兒女有代溝嗎?你和父母有代溝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作者:痴迷文字的80後巨蟹女,願和大家一起拔節成長的職場媽媽。寫真實有用的文字,做溫暖有愛的自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