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

曉曉是一個非常可愛聽話溫順的小姑娘,來家裡的客人都覺得曉曉是個好孩子。雖然曉曉很膽小,也不愛說話,但是奶奶說,女孩子嘛,文靜一點好,這樣才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像外面那些瘋瘋癲癲的丫頭似的,一點也不好。女孩子就應該在家裡安靜的待著,看書,畫畫,看電視等。這樣也不用擔心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原來,曉曉的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曉曉就一直由奶奶帶著。而奶奶年紀大了,擔心曉曉一個人在外面玩被別人欺負,而自己又要做家務,沒有時間一直陪著曉曉。所以曉曉就經常是一個人在家裡看書,看電視,或者自己玩玩具。

"

曉曉是一個非常可愛聽話溫順的小姑娘,來家裡的客人都覺得曉曉是個好孩子。雖然曉曉很膽小,也不愛說話,但是奶奶說,女孩子嘛,文靜一點好,這樣才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像外面那些瘋瘋癲癲的丫頭似的,一點也不好。女孩子就應該在家裡安靜的待著,看書,畫畫,看電視等。這樣也不用擔心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原來,曉曉的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曉曉就一直由奶奶帶著。而奶奶年紀大了,擔心曉曉一個人在外面玩被別人欺負,而自己又要做家務,沒有時間一直陪著曉曉。所以曉曉就經常是一個人在家裡看書,看電視,或者自己玩玩具。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有一次,姑姑帶著姐姐來看奶奶,帶來了很多的禮物,還給曉曉帶了一個玩具。曉曉看到姑姑和姐姐,一直躲在奶奶的身後,奶奶讓曉曉和姑姑姐姐打招呼,曉曉只是點了點頭。姐姐過來拉著曉曉的手,想和曉曉一起玩玩具,結果曉曉甩開姐姐的手,跑回了自己的房間,關上門,不出來了。

"

曉曉是一個非常可愛聽話溫順的小姑娘,來家裡的客人都覺得曉曉是個好孩子。雖然曉曉很膽小,也不愛說話,但是奶奶說,女孩子嘛,文靜一點好,這樣才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像外面那些瘋瘋癲癲的丫頭似的,一點也不好。女孩子就應該在家裡安靜的待著,看書,畫畫,看電視等。這樣也不用擔心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原來,曉曉的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曉曉就一直由奶奶帶著。而奶奶年紀大了,擔心曉曉一個人在外面玩被別人欺負,而自己又要做家務,沒有時間一直陪著曉曉。所以曉曉就經常是一個人在家裡看書,看電視,或者自己玩玩具。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有一次,姑姑帶著姐姐來看奶奶,帶來了很多的禮物,還給曉曉帶了一個玩具。曉曉看到姑姑和姐姐,一直躲在奶奶的身後,奶奶讓曉曉和姑姑姐姐打招呼,曉曉只是點了點頭。姐姐過來拉著曉曉的手,想和曉曉一起玩玩具,結果曉曉甩開姐姐的手,跑回了自己的房間,關上門,不出來了。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曉曉的這種表現,這就是典型的“自然缺失症”,因為長時間的與外界隔絕,接觸不到大自然,接觸不到新鮮事物,而引發的兒童社交恐懼症,即社交障礙。

“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國作家查德·洛夫提出來的一種現象:現在兒童與大自然的完全割裂。也有人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這是某種對大自然的渴望,或者對大自然的無知,皆因缺乏時間到戶外活動,特別沒有時間到鄉野田園所致。

“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種需要需要醫生治療或者服藥治療的疾病,而是當今社會的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是一種心理亞健康。即兒童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了孩子一系列的行為和心理問題。表現為:不愛說話、膽小、易怒、焦慮、不愛運動、封閉自己等

"

曉曉是一個非常可愛聽話溫順的小姑娘,來家裡的客人都覺得曉曉是個好孩子。雖然曉曉很膽小,也不愛說話,但是奶奶說,女孩子嘛,文靜一點好,這樣才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像外面那些瘋瘋癲癲的丫頭似的,一點也不好。女孩子就應該在家裡安靜的待著,看書,畫畫,看電視等。這樣也不用擔心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原來,曉曉的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曉曉就一直由奶奶帶著。而奶奶年紀大了,擔心曉曉一個人在外面玩被別人欺負,而自己又要做家務,沒有時間一直陪著曉曉。所以曉曉就經常是一個人在家裡看書,看電視,或者自己玩玩具。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有一次,姑姑帶著姐姐來看奶奶,帶來了很多的禮物,還給曉曉帶了一個玩具。曉曉看到姑姑和姐姐,一直躲在奶奶的身後,奶奶讓曉曉和姑姑姐姐打招呼,曉曉只是點了點頭。姐姐過來拉著曉曉的手,想和曉曉一起玩玩具,結果曉曉甩開姐姐的手,跑回了自己的房間,關上門,不出來了。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曉曉的這種表現,這就是典型的“自然缺失症”,因為長時間的與外界隔絕,接觸不到大自然,接觸不到新鮮事物,而引發的兒童社交恐懼症,即社交障礙。

“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國作家查德·洛夫提出來的一種現象:現在兒童與大自然的完全割裂。也有人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這是某種對大自然的渴望,或者對大自然的無知,皆因缺乏時間到戶外活動,特別沒有時間到鄉野田園所致。

“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種需要需要醫生治療或者服藥治療的疾病,而是當今社會的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是一種心理亞健康。即兒童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了孩子一系列的行為和心理問題。表現為:不愛說話、膽小、易怒、焦慮、不愛運動、封閉自己等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自然缺失症”呢?原因大概有以下三點:

一、出於安全考慮,父母阻礙孩子在戶外活動。這是造成自然缺失症的主要原因。

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是雙職工,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整天的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也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在外面玩。也有的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帶,但是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精力有限,怕孩子在外面玩受欺負,就會把孩子圈養在家裡,讓孩子自己玩。就像曉曉一樣,奶奶要做家務,沒有時間帶她出去玩,又擔心她自己出去玩受欺負或者擔心孩子的安全,只有把曉曉放在家裡,讓曉曉自己玩,自己看電視等。

孩子一旦與大自然長時間的隔離,就很容易出現身體心理問題。孩子沒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沒有在大自然中學習、體驗、探索、感知等,心理就會受到負面影響,變得急躁、孤僻、膽小等。

二、孩子的學習壓力大,沒有時間親近大自然。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都大,很多家長都是抱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班,不僅有課程的輔導班,還有興趣班。平時孩子要學習學校的課程,完成作業,週末還要在各個補習班、興趣班之間穿梭,孩子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親近和接觸大自然。

丁丁就是這樣一個被作業和輔導班所累的孩子。平時週一到週五,丁丁完成了學校的作業,還要上書法課。晚上回到家就已經八點半了,再吃飯洗漱,等收拾完就十點了。媽媽還要求她每天讀半個小時的課外書。等丁丁上床睡覺,最早也要十點半。而週末丁丁也不能睡懶覺,因為媽媽給她報了舞蹈、繪畫、作文等課程。這樣一來,丁丁一年365天幾乎沒有休息,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去上課的路上,一點自己玩耍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和小朋友一起出遊了。

三、電子產品的頻繁使用

"

曉曉是一個非常可愛聽話溫順的小姑娘,來家裡的客人都覺得曉曉是個好孩子。雖然曉曉很膽小,也不愛說話,但是奶奶說,女孩子嘛,文靜一點好,這樣才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像外面那些瘋瘋癲癲的丫頭似的,一點也不好。女孩子就應該在家裡安靜的待著,看書,畫畫,看電視等。這樣也不用擔心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原來,曉曉的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曉曉就一直由奶奶帶著。而奶奶年紀大了,擔心曉曉一個人在外面玩被別人欺負,而自己又要做家務,沒有時間一直陪著曉曉。所以曉曉就經常是一個人在家裡看書,看電視,或者自己玩玩具。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有一次,姑姑帶著姐姐來看奶奶,帶來了很多的禮物,還給曉曉帶了一個玩具。曉曉看到姑姑和姐姐,一直躲在奶奶的身後,奶奶讓曉曉和姑姑姐姐打招呼,曉曉只是點了點頭。姐姐過來拉著曉曉的手,想和曉曉一起玩玩具,結果曉曉甩開姐姐的手,跑回了自己的房間,關上門,不出來了。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曉曉的這種表現,這就是典型的“自然缺失症”,因為長時間的與外界隔絕,接觸不到大自然,接觸不到新鮮事物,而引發的兒童社交恐懼症,即社交障礙。

“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國作家查德·洛夫提出來的一種現象:現在兒童與大自然的完全割裂。也有人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這是某種對大自然的渴望,或者對大自然的無知,皆因缺乏時間到戶外活動,特別沒有時間到鄉野田園所致。

“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種需要需要醫生治療或者服藥治療的疾病,而是當今社會的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是一種心理亞健康。即兒童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了孩子一系列的行為和心理問題。表現為:不愛說話、膽小、易怒、焦慮、不愛運動、封閉自己等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自然缺失症”呢?原因大概有以下三點:

一、出於安全考慮,父母阻礙孩子在戶外活動。這是造成自然缺失症的主要原因。

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是雙職工,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整天的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也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在外面玩。也有的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帶,但是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精力有限,怕孩子在外面玩受欺負,就會把孩子圈養在家裡,讓孩子自己玩。就像曉曉一樣,奶奶要做家務,沒有時間帶她出去玩,又擔心她自己出去玩受欺負或者擔心孩子的安全,只有把曉曉放在家裡,讓曉曉自己玩,自己看電視等。

孩子一旦與大自然長時間的隔離,就很容易出現身體心理問題。孩子沒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沒有在大自然中學習、體驗、探索、感知等,心理就會受到負面影響,變得急躁、孤僻、膽小等。

二、孩子的學習壓力大,沒有時間親近大自然。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都大,很多家長都是抱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班,不僅有課程的輔導班,還有興趣班。平時孩子要學習學校的課程,完成作業,週末還要在各個補習班、興趣班之間穿梭,孩子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親近和接觸大自然。

丁丁就是這樣一個被作業和輔導班所累的孩子。平時週一到週五,丁丁完成了學校的作業,還要上書法課。晚上回到家就已經八點半了,再吃飯洗漱,等收拾完就十點了。媽媽還要求她每天讀半個小時的課外書。等丁丁上床睡覺,最早也要十點半。而週末丁丁也不能睡懶覺,因為媽媽給她報了舞蹈、繪畫、作文等課程。這樣一來,丁丁一年365天幾乎沒有休息,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去上課的路上,一點自己玩耍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和小朋友一起出遊了。

三、電子產品的頻繁使用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社會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紛紛更新換代。新款的遊戲、好看的動畫片等,都吸引著孩子。而家長們也習慣於用這些作為獎勵孩子和哄孩子的手段。孩子哭鬧,給孩子看手機玩遊戲;孩子覺得無聊,讓孩子玩遊戲;為了自己清靜,讓孩子玩遊戲……孩子的生活都被手機遊戲所佔據。孩子沉迷在遊戲的世界裡,無法自拔,甚至會把遊戲的世界想象成現實。在現實中實現不了的願望和夢想,在遊戲裡都能實現。這樣孩子就對外界完全不感興趣,不愛與人交流,只想著自己的遊戲世界。

自然缺失症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不良影響呢?

①孩子性格內向,封閉自我,不愛社交。

②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減弱

③孩子的身體處於亞健康。

那麼如何解決孩子的自然缺失症問題呢?

雖然自然缺失症不是醫學上的疾病,卻是心理上的疾病,家長也要重視。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釋放天性,多參加戶外活動,建立孩子和大自然之間的聯繫,讓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一、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中指出“孩子就想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樣,需要和大自然接觸。”

"

曉曉是一個非常可愛聽話溫順的小姑娘,來家裡的客人都覺得曉曉是個好孩子。雖然曉曉很膽小,也不愛說話,但是奶奶說,女孩子嘛,文靜一點好,這樣才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像外面那些瘋瘋癲癲的丫頭似的,一點也不好。女孩子就應該在家裡安靜的待著,看書,畫畫,看電視等。這樣也不用擔心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原來,曉曉的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曉曉就一直由奶奶帶著。而奶奶年紀大了,擔心曉曉一個人在外面玩被別人欺負,而自己又要做家務,沒有時間一直陪著曉曉。所以曉曉就經常是一個人在家裡看書,看電視,或者自己玩玩具。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有一次,姑姑帶著姐姐來看奶奶,帶來了很多的禮物,還給曉曉帶了一個玩具。曉曉看到姑姑和姐姐,一直躲在奶奶的身後,奶奶讓曉曉和姑姑姐姐打招呼,曉曉只是點了點頭。姐姐過來拉著曉曉的手,想和曉曉一起玩玩具,結果曉曉甩開姐姐的手,跑回了自己的房間,關上門,不出來了。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曉曉的這種表現,這就是典型的“自然缺失症”,因為長時間的與外界隔絕,接觸不到大自然,接觸不到新鮮事物,而引發的兒童社交恐懼症,即社交障礙。

“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國作家查德·洛夫提出來的一種現象:現在兒童與大自然的完全割裂。也有人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這是某種對大自然的渴望,或者對大自然的無知,皆因缺乏時間到戶外活動,特別沒有時間到鄉野田園所致。

“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種需要需要醫生治療或者服藥治療的疾病,而是當今社會的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是一種心理亞健康。即兒童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了孩子一系列的行為和心理問題。表現為:不愛說話、膽小、易怒、焦慮、不愛運動、封閉自己等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自然缺失症”呢?原因大概有以下三點:

一、出於安全考慮,父母阻礙孩子在戶外活動。這是造成自然缺失症的主要原因。

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是雙職工,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整天的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也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在外面玩。也有的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帶,但是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精力有限,怕孩子在外面玩受欺負,就會把孩子圈養在家裡,讓孩子自己玩。就像曉曉一樣,奶奶要做家務,沒有時間帶她出去玩,又擔心她自己出去玩受欺負或者擔心孩子的安全,只有把曉曉放在家裡,讓曉曉自己玩,自己看電視等。

孩子一旦與大自然長時間的隔離,就很容易出現身體心理問題。孩子沒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沒有在大自然中學習、體驗、探索、感知等,心理就會受到負面影響,變得急躁、孤僻、膽小等。

二、孩子的學習壓力大,沒有時間親近大自然。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都大,很多家長都是抱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班,不僅有課程的輔導班,還有興趣班。平時孩子要學習學校的課程,完成作業,週末還要在各個補習班、興趣班之間穿梭,孩子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親近和接觸大自然。

丁丁就是這樣一個被作業和輔導班所累的孩子。平時週一到週五,丁丁完成了學校的作業,還要上書法課。晚上回到家就已經八點半了,再吃飯洗漱,等收拾完就十點了。媽媽還要求她每天讀半個小時的課外書。等丁丁上床睡覺,最早也要十點半。而週末丁丁也不能睡懶覺,因為媽媽給她報了舞蹈、繪畫、作文等課程。這樣一來,丁丁一年365天幾乎沒有休息,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去上課的路上,一點自己玩耍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和小朋友一起出遊了。

三、電子產品的頻繁使用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社會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紛紛更新換代。新款的遊戲、好看的動畫片等,都吸引著孩子。而家長們也習慣於用這些作為獎勵孩子和哄孩子的手段。孩子哭鬧,給孩子看手機玩遊戲;孩子覺得無聊,讓孩子玩遊戲;為了自己清靜,讓孩子玩遊戲……孩子的生活都被手機遊戲所佔據。孩子沉迷在遊戲的世界裡,無法自拔,甚至會把遊戲的世界想象成現實。在現實中實現不了的願望和夢想,在遊戲裡都能實現。這樣孩子就對外界完全不感興趣,不愛與人交流,只想著自己的遊戲世界。

自然缺失症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不良影響呢?

①孩子性格內向,封閉自我,不愛社交。

②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減弱

③孩子的身體處於亞健康。

那麼如何解決孩子的自然缺失症問題呢?

雖然自然缺失症不是醫學上的疾病,卻是心理上的疾病,家長也要重視。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釋放天性,多參加戶外活動,建立孩子和大自然之間的聯繫,讓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一、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中指出“孩子就想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樣,需要和大自然接觸。”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創造條件,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瞭解大自然的變化和規律,感受生命,享受陽光。

週末的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迴歸田園生活,帶孩子回老家,去田野裡看小麥發芽,捉蝴蝶螞蚱,看螞蟻搬家,到小河邊捉泥鰍,逮小魚,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農活中,感受勞動者的辛苦,體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更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之前就有報道,跳水皇后郭晶晶和老公霍啟剛帶著兒子參加農田插秧,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生活的不易。讓孩子在參與勞動的過程中,認識到萬物之間的聯繫,並且親身的進行體驗,探索,提高孩子的認知。

"

曉曉是一個非常可愛聽話溫順的小姑娘,來家裡的客人都覺得曉曉是個好孩子。雖然曉曉很膽小,也不愛說話,但是奶奶說,女孩子嘛,文靜一點好,這樣才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像外面那些瘋瘋癲癲的丫頭似的,一點也不好。女孩子就應該在家裡安靜的待著,看書,畫畫,看電視等。這樣也不用擔心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原來,曉曉的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曉曉就一直由奶奶帶著。而奶奶年紀大了,擔心曉曉一個人在外面玩被別人欺負,而自己又要做家務,沒有時間一直陪著曉曉。所以曉曉就經常是一個人在家裡看書,看電視,或者自己玩玩具。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有一次,姑姑帶著姐姐來看奶奶,帶來了很多的禮物,還給曉曉帶了一個玩具。曉曉看到姑姑和姐姐,一直躲在奶奶的身後,奶奶讓曉曉和姑姑姐姐打招呼,曉曉只是點了點頭。姐姐過來拉著曉曉的手,想和曉曉一起玩玩具,結果曉曉甩開姐姐的手,跑回了自己的房間,關上門,不出來了。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曉曉的這種表現,這就是典型的“自然缺失症”,因為長時間的與外界隔絕,接觸不到大自然,接觸不到新鮮事物,而引發的兒童社交恐懼症,即社交障礙。

“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國作家查德·洛夫提出來的一種現象:現在兒童與大自然的完全割裂。也有人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這是某種對大自然的渴望,或者對大自然的無知,皆因缺乏時間到戶外活動,特別沒有時間到鄉野田園所致。

“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種需要需要醫生治療或者服藥治療的疾病,而是當今社會的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是一種心理亞健康。即兒童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了孩子一系列的行為和心理問題。表現為:不愛說話、膽小、易怒、焦慮、不愛運動、封閉自己等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自然缺失症”呢?原因大概有以下三點:

一、出於安全考慮,父母阻礙孩子在戶外活動。這是造成自然缺失症的主要原因。

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是雙職工,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整天的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也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在外面玩。也有的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帶,但是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精力有限,怕孩子在外面玩受欺負,就會把孩子圈養在家裡,讓孩子自己玩。就像曉曉一樣,奶奶要做家務,沒有時間帶她出去玩,又擔心她自己出去玩受欺負或者擔心孩子的安全,只有把曉曉放在家裡,讓曉曉自己玩,自己看電視等。

孩子一旦與大自然長時間的隔離,就很容易出現身體心理問題。孩子沒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沒有在大自然中學習、體驗、探索、感知等,心理就會受到負面影響,變得急躁、孤僻、膽小等。

二、孩子的學習壓力大,沒有時間親近大自然。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都大,很多家長都是抱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班,不僅有課程的輔導班,還有興趣班。平時孩子要學習學校的課程,完成作業,週末還要在各個補習班、興趣班之間穿梭,孩子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親近和接觸大自然。

丁丁就是這樣一個被作業和輔導班所累的孩子。平時週一到週五,丁丁完成了學校的作業,還要上書法課。晚上回到家就已經八點半了,再吃飯洗漱,等收拾完就十點了。媽媽還要求她每天讀半個小時的課外書。等丁丁上床睡覺,最早也要十點半。而週末丁丁也不能睡懶覺,因為媽媽給她報了舞蹈、繪畫、作文等課程。這樣一來,丁丁一年365天幾乎沒有休息,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去上課的路上,一點自己玩耍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和小朋友一起出遊了。

三、電子產品的頻繁使用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社會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紛紛更新換代。新款的遊戲、好看的動畫片等,都吸引著孩子。而家長們也習慣於用這些作為獎勵孩子和哄孩子的手段。孩子哭鬧,給孩子看手機玩遊戲;孩子覺得無聊,讓孩子玩遊戲;為了自己清靜,讓孩子玩遊戲……孩子的生活都被手機遊戲所佔據。孩子沉迷在遊戲的世界裡,無法自拔,甚至會把遊戲的世界想象成現實。在現實中實現不了的願望和夢想,在遊戲裡都能實現。這樣孩子就對外界完全不感興趣,不愛與人交流,只想著自己的遊戲世界。

自然缺失症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不良影響呢?

①孩子性格內向,封閉自我,不愛社交。

②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減弱

③孩子的身體處於亞健康。

那麼如何解決孩子的自然缺失症問題呢?

雖然自然缺失症不是醫學上的疾病,卻是心理上的疾病,家長也要重視。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釋放天性,多參加戶外活動,建立孩子和大自然之間的聯繫,讓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一、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中指出“孩子就想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樣,需要和大自然接觸。”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創造條件,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瞭解大自然的變化和規律,感受生命,享受陽光。

週末的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迴歸田園生活,帶孩子回老家,去田野裡看小麥發芽,捉蝴蝶螞蚱,看螞蟻搬家,到小河邊捉泥鰍,逮小魚,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農活中,感受勞動者的辛苦,體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更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之前就有報道,跳水皇后郭晶晶和老公霍啟剛帶著兒子參加農田插秧,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生活的不易。讓孩子在參與勞動的過程中,認識到萬物之間的聯繫,並且親身的進行體驗,探索,提高孩子的認知。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在大自然中,孩子的天性得到釋放,同時也能開拓孩子的眼界和思維方式,讓孩子學到大自然的知識,增加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對大自然探索的興趣。

二、多參加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因為戶外活動不僅能夠讓孩子的身體得到鍛鍊,保持健康,而且能夠讓孩子在活動中交到朋友,學會與他人的溝通合作,學會在團體中與他人相處。孩子接觸到的人多了,就會慢慢的敞開心扉,嘗試與別人溝通,交流思想。多參加戶外活動還能鍛鍊孩子的膽量和體能,改善孩子身體和心理亞健康的狀態。

"

曉曉是一個非常可愛聽話溫順的小姑娘,來家裡的客人都覺得曉曉是個好孩子。雖然曉曉很膽小,也不愛說話,但是奶奶說,女孩子嘛,文靜一點好,這樣才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像外面那些瘋瘋癲癲的丫頭似的,一點也不好。女孩子就應該在家裡安靜的待著,看書,畫畫,看電視等。這樣也不用擔心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原來,曉曉的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曉曉就一直由奶奶帶著。而奶奶年紀大了,擔心曉曉一個人在外面玩被別人欺負,而自己又要做家務,沒有時間一直陪著曉曉。所以曉曉就經常是一個人在家裡看書,看電視,或者自己玩玩具。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有一次,姑姑帶著姐姐來看奶奶,帶來了很多的禮物,還給曉曉帶了一個玩具。曉曉看到姑姑和姐姐,一直躲在奶奶的身後,奶奶讓曉曉和姑姑姐姐打招呼,曉曉只是點了點頭。姐姐過來拉著曉曉的手,想和曉曉一起玩玩具,結果曉曉甩開姐姐的手,跑回了自己的房間,關上門,不出來了。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曉曉的這種表現,這就是典型的“自然缺失症”,因為長時間的與外界隔絕,接觸不到大自然,接觸不到新鮮事物,而引發的兒童社交恐懼症,即社交障礙。

“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國作家查德·洛夫提出來的一種現象:現在兒童與大自然的完全割裂。也有人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這是某種對大自然的渴望,或者對大自然的無知,皆因缺乏時間到戶外活動,特別沒有時間到鄉野田園所致。

“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種需要需要醫生治療或者服藥治療的疾病,而是當今社會的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是一種心理亞健康。即兒童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了孩子一系列的行為和心理問題。表現為:不愛說話、膽小、易怒、焦慮、不愛運動、封閉自己等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自然缺失症”呢?原因大概有以下三點:

一、出於安全考慮,父母阻礙孩子在戶外活動。這是造成自然缺失症的主要原因。

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是雙職工,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整天的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也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在外面玩。也有的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帶,但是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精力有限,怕孩子在外面玩受欺負,就會把孩子圈養在家裡,讓孩子自己玩。就像曉曉一樣,奶奶要做家務,沒有時間帶她出去玩,又擔心她自己出去玩受欺負或者擔心孩子的安全,只有把曉曉放在家裡,讓曉曉自己玩,自己看電視等。

孩子一旦與大自然長時間的隔離,就很容易出現身體心理問題。孩子沒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沒有在大自然中學習、體驗、探索、感知等,心理就會受到負面影響,變得急躁、孤僻、膽小等。

二、孩子的學習壓力大,沒有時間親近大自然。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都大,很多家長都是抱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班,不僅有課程的輔導班,還有興趣班。平時孩子要學習學校的課程,完成作業,週末還要在各個補習班、興趣班之間穿梭,孩子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親近和接觸大自然。

丁丁就是這樣一個被作業和輔導班所累的孩子。平時週一到週五,丁丁完成了學校的作業,還要上書法課。晚上回到家就已經八點半了,再吃飯洗漱,等收拾完就十點了。媽媽還要求她每天讀半個小時的課外書。等丁丁上床睡覺,最早也要十點半。而週末丁丁也不能睡懶覺,因為媽媽給她報了舞蹈、繪畫、作文等課程。這樣一來,丁丁一年365天幾乎沒有休息,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去上課的路上,一點自己玩耍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和小朋友一起出遊了。

三、電子產品的頻繁使用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社會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紛紛更新換代。新款的遊戲、好看的動畫片等,都吸引著孩子。而家長們也習慣於用這些作為獎勵孩子和哄孩子的手段。孩子哭鬧,給孩子看手機玩遊戲;孩子覺得無聊,讓孩子玩遊戲;為了自己清靜,讓孩子玩遊戲……孩子的生活都被手機遊戲所佔據。孩子沉迷在遊戲的世界裡,無法自拔,甚至會把遊戲的世界想象成現實。在現實中實現不了的願望和夢想,在遊戲裡都能實現。這樣孩子就對外界完全不感興趣,不愛與人交流,只想著自己的遊戲世界。

自然缺失症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不良影響呢?

①孩子性格內向,封閉自我,不愛社交。

②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減弱

③孩子的身體處於亞健康。

那麼如何解決孩子的自然缺失症問題呢?

雖然自然缺失症不是醫學上的疾病,卻是心理上的疾病,家長也要重視。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釋放天性,多參加戶外活動,建立孩子和大自然之間的聯繫,讓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一、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中指出“孩子就想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樣,需要和大自然接觸。”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創造條件,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瞭解大自然的變化和規律,感受生命,享受陽光。

週末的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迴歸田園生活,帶孩子回老家,去田野裡看小麥發芽,捉蝴蝶螞蚱,看螞蟻搬家,到小河邊捉泥鰍,逮小魚,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農活中,感受勞動者的辛苦,體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更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之前就有報道,跳水皇后郭晶晶和老公霍啟剛帶著兒子參加農田插秧,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生活的不易。讓孩子在參與勞動的過程中,認識到萬物之間的聯繫,並且親身的進行體驗,探索,提高孩子的認知。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在大自然中,孩子的天性得到釋放,同時也能開拓孩子的眼界和思維方式,讓孩子學到大自然的知識,增加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對大自然探索的興趣。

二、多參加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因為戶外活動不僅能夠讓孩子的身體得到鍛鍊,保持健康,而且能夠讓孩子在活動中交到朋友,學會與他人的溝通合作,學會在團體中與他人相處。孩子接觸到的人多了,就會慢慢的敞開心扉,嘗試與別人溝通,交流思想。多參加戶外活動還能鍛鍊孩子的膽量和體能,改善孩子身體和心理亞健康的狀態。

孩子內向膽小,不止是性格原因,當心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曉曉的媽媽後來意識到曉曉的狀態問題,調整了自己的工作,回家陪伴曉曉,每天陪曉曉做遊戲,帶曉曉到小區樓下和小朋友玩,剛開始曉曉很膽小,不敢說話,媽媽就一直耐心的鼓勵她,讓曉曉先從和小朋友打招呼開始,慢慢的引導曉曉和小朋友一起玩。曉曉想玩滑梯,可是有一個小姐姐在那裡玩,曉曉不敢過去,媽媽就拉著曉曉的手走過去,對曉曉說“不用害怕,媽媽在這裡呢,你看小姐姐玩的多好啊,你們一起玩吧。”小姐姐伸手來拉曉曉,曉曉也伸出了手,這樣曉曉邁出了第一步,膽子也不再那麼小了,也會主動和媽媽說話聊天,主動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和耐心教導,更離不開大自然所給予孩子們的快樂,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陽光下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健康快樂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