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有時候,你付出了全部的愛,換來的卻只有冷冰冰的恨意。

究其根本,其實都是溺愛的種子,結下的苦果。

"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有時候,你付出了全部的愛,換來的卻只有冷冰冰的恨意。

究其根本,其實都是溺愛的種子,結下的苦果。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01

錯誤的愛,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只要孩子高興,我們苦一點不算什麼,賺錢不就是為了給孩子花嘛。”

“孩子能不能成才是以後的事情,我只希望他能快樂長大。”

這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也是如今教育孩子最常見的方式。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為孩子好”的背後,其實正是在一點點毀了孩子。

前兩天,一名大一新生髮布的求助帖刷爆了全網,字裡行間都在控訴著自己的母親。

"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有時候,你付出了全部的愛,換來的卻只有冷冰冰的恨意。

究其根本,其實都是溺愛的種子,結下的苦果。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01

錯誤的愛,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只要孩子高興,我們苦一點不算什麼,賺錢不就是為了給孩子花嘛。”

“孩子能不能成才是以後的事情,我只希望他能快樂長大。”

這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也是如今教育孩子最常見的方式。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為孩子好”的背後,其實正是在一點點毀了孩子。

前兩天,一名大一新生髮布的求助帖刷爆了全網,字裡行間都在控訴著自己的母親。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開學第一個月,這個女生向家裡索要生活費4500元,遭到了母親的拒絕,最終只給了她2000元,為此她感到十分委屈。

她在帖子裡寫道:“高中時,給我報補習班就花四千、六千,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大學學費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要4500的生活費為什麼就不給我?”

隨後,這個女生遭到了全網的吐槽: 幸好這位母親沒有滿足她的要求,不然等她大學幾年揮霍完之後,工作了也許還要讓父母繼續養著。

這世上最可怕的教育方式就是: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即使再過分,我也會盡力去滿足他,因為我愛他。

古語有言: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

深以為然。

今年暑假期間,朋友圈被廣東省博物館的一張留言照片刷屏了。

一位家長在帶著孩子參觀博物館期間,任由孩子在館內奔跑打鬧、飲食,甚至讓其觸碰易碎的恐龍化石。

館內工作人員見狀上前制止,不料卻激怒了這位家長,隨後他便在留言本上怒罵“管得寬”。

並質問道:“為何不讓孩子解放天性,觀眾不是上帝嗎,孩子難道不也是嗎?”

"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有時候,你付出了全部的愛,換來的卻只有冷冰冰的恨意。

究其根本,其實都是溺愛的種子,結下的苦果。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01

錯誤的愛,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只要孩子高興,我們苦一點不算什麼,賺錢不就是為了給孩子花嘛。”

“孩子能不能成才是以後的事情,我只希望他能快樂長大。”

這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也是如今教育孩子最常見的方式。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為孩子好”的背後,其實正是在一點點毀了孩子。

前兩天,一名大一新生髮布的求助帖刷爆了全網,字裡行間都在控訴著自己的母親。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開學第一個月,這個女生向家裡索要生活費4500元,遭到了母親的拒絕,最終只給了她2000元,為此她感到十分委屈。

她在帖子裡寫道:“高中時,給我報補習班就花四千、六千,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大學學費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要4500的生活費為什麼就不給我?”

隨後,這個女生遭到了全網的吐槽: 幸好這位母親沒有滿足她的要求,不然等她大學幾年揮霍完之後,工作了也許還要讓父母繼續養著。

這世上最可怕的教育方式就是: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即使再過分,我也會盡力去滿足他,因為我愛他。

古語有言: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

深以為然。

今年暑假期間,朋友圈被廣東省博物館的一張留言照片刷屏了。

一位家長在帶著孩子參觀博物館期間,任由孩子在館內奔跑打鬧、飲食,甚至讓其觸碰易碎的恐龍化石。

館內工作人員見狀上前制止,不料卻激怒了這位家長,隨後他便在留言本上怒罵“管得寬”。

並質問道:“為何不讓孩子解放天性,觀眾不是上帝嗎,孩子難道不也是嗎?”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養不教,父之過,熊孩子的背後,必定站著一個熊家長。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容易,就像你將一隻野生動物從小養在動物園裡,成年後再放回非洲叢林,不懂生存法則的它,活下去都很難。

物質上的過於富足也許讓孩子享受到一時的快樂,但思想上的缺失造成的後果卻是難以想象的,愛沒有錯,錯的是“只有愛,卻沒有更好地教育”。

所有的溺愛,背後都是難以挽回的代價,小時候在“蜜罐”裡泡大的孩子,長大後必定要嚐到生活贈予他千百倍的苦。

02

所謂富養,豐富的應該是靈魂

盧梭說:你知道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

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滿足的傷害。

成年人最怕的就是習慣後的失去,期望後的失望,對於孩子而言,也是如此。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深感震驚。

日本一位76歲的父親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沢英一郎,這位父親在自首時表示:“兒子有暴力傾向,不想給社會添麻煩。”

"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有時候,你付出了全部的愛,換來的卻只有冷冰冰的恨意。

究其根本,其實都是溺愛的種子,結下的苦果。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01

錯誤的愛,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只要孩子高興,我們苦一點不算什麼,賺錢不就是為了給孩子花嘛。”

“孩子能不能成才是以後的事情,我只希望他能快樂長大。”

這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也是如今教育孩子最常見的方式。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為孩子好”的背後,其實正是在一點點毀了孩子。

前兩天,一名大一新生髮布的求助帖刷爆了全網,字裡行間都在控訴著自己的母親。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開學第一個月,這個女生向家裡索要生活費4500元,遭到了母親的拒絕,最終只給了她2000元,為此她感到十分委屈。

她在帖子裡寫道:“高中時,給我報補習班就花四千、六千,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大學學費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要4500的生活費為什麼就不給我?”

隨後,這個女生遭到了全網的吐槽: 幸好這位母親沒有滿足她的要求,不然等她大學幾年揮霍完之後,工作了也許還要讓父母繼續養著。

這世上最可怕的教育方式就是: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即使再過分,我也會盡力去滿足他,因為我愛他。

古語有言: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

深以為然。

今年暑假期間,朋友圈被廣東省博物館的一張留言照片刷屏了。

一位家長在帶著孩子參觀博物館期間,任由孩子在館內奔跑打鬧、飲食,甚至讓其觸碰易碎的恐龍化石。

館內工作人員見狀上前制止,不料卻激怒了這位家長,隨後他便在留言本上怒罵“管得寬”。

並質問道:“為何不讓孩子解放天性,觀眾不是上帝嗎,孩子難道不也是嗎?”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養不教,父之過,熊孩子的背後,必定站著一個熊家長。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容易,就像你將一隻野生動物從小養在動物園裡,成年後再放回非洲叢林,不懂生存法則的它,活下去都很難。

物質上的過於富足也許讓孩子享受到一時的快樂,但思想上的缺失造成的後果卻是難以想象的,愛沒有錯,錯的是“只有愛,卻沒有更好地教育”。

所有的溺愛,背後都是難以挽回的代價,小時候在“蜜罐”裡泡大的孩子,長大後必定要嚐到生活贈予他千百倍的苦。

02

所謂富養,豐富的應該是靈魂

盧梭說:你知道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

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滿足的傷害。

成年人最怕的就是習慣後的失去,期望後的失望,對於孩子而言,也是如此。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深感震驚。

日本一位76歲的父親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沢英一郎,這位父親在自首時表示:“兒子有暴力傾向,不想給社會添麻煩。”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熊沢英一郎雖然已年過40,但長期處於無業狀態,靠啃老生活,每天以打遊戲度日,每月花費32萬日元充值優秀,曾多次表示,想親手殺了自己的母親。

他的推特賬號裡面赫然寫著:既然擅自把我生下來,就應該負責到我死前最後一秒。

"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有時候,你付出了全部的愛,換來的卻只有冷冰冰的恨意。

究其根本,其實都是溺愛的種子,結下的苦果。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01

錯誤的愛,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只要孩子高興,我們苦一點不算什麼,賺錢不就是為了給孩子花嘛。”

“孩子能不能成才是以後的事情,我只希望他能快樂長大。”

這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也是如今教育孩子最常見的方式。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為孩子好”的背後,其實正是在一點點毀了孩子。

前兩天,一名大一新生髮布的求助帖刷爆了全網,字裡行間都在控訴著自己的母親。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開學第一個月,這個女生向家裡索要生活費4500元,遭到了母親的拒絕,最終只給了她2000元,為此她感到十分委屈。

她在帖子裡寫道:“高中時,給我報補習班就花四千、六千,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大學學費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要4500的生活費為什麼就不給我?”

隨後,這個女生遭到了全網的吐槽: 幸好這位母親沒有滿足她的要求,不然等她大學幾年揮霍完之後,工作了也許還要讓父母繼續養著。

這世上最可怕的教育方式就是: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即使再過分,我也會盡力去滿足他,因為我愛他。

古語有言: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

深以為然。

今年暑假期間,朋友圈被廣東省博物館的一張留言照片刷屏了。

一位家長在帶著孩子參觀博物館期間,任由孩子在館內奔跑打鬧、飲食,甚至讓其觸碰易碎的恐龍化石。

館內工作人員見狀上前制止,不料卻激怒了這位家長,隨後他便在留言本上怒罵“管得寬”。

並質問道:“為何不讓孩子解放天性,觀眾不是上帝嗎,孩子難道不也是嗎?”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養不教,父之過,熊孩子的背後,必定站著一個熊家長。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容易,就像你將一隻野生動物從小養在動物園裡,成年後再放回非洲叢林,不懂生存法則的它,活下去都很難。

物質上的過於富足也許讓孩子享受到一時的快樂,但思想上的缺失造成的後果卻是難以想象的,愛沒有錯,錯的是“只有愛,卻沒有更好地教育”。

所有的溺愛,背後都是難以挽回的代價,小時候在“蜜罐”裡泡大的孩子,長大後必定要嚐到生活贈予他千百倍的苦。

02

所謂富養,豐富的應該是靈魂

盧梭說:你知道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

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滿足的傷害。

成年人最怕的就是習慣後的失去,期望後的失望,對於孩子而言,也是如此。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深感震驚。

日本一位76歲的父親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沢英一郎,這位父親在自首時表示:“兒子有暴力傾向,不想給社會添麻煩。”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熊沢英一郎雖然已年過40,但長期處於無業狀態,靠啃老生活,每天以打遊戲度日,每月花費32萬日元充值優秀,曾多次表示,想親手殺了自己的母親。

他的推特賬號裡面赫然寫著:既然擅自把我生下來,就應該負責到我死前最後一秒。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全部的愛,最終卻養出一個“白眼狼”,但“因”在自己,怨不了他人。

如果不是被逼無奈,沒有人願意殺害自己的親生骨肉,這位76歲老人做出這個決定的背後,可能也經歷了無數個日夜的悔恨和煎熬。

很多人覺得一生漫長,即使孩子走錯了路以後再改正也不遲,當下過得快樂就行。

可是一個人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正是年少時,這也是塑造完整人格最好的階段。

教育家誇美紐斯說過: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

不論對錯與否,合理與否,一味地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只會讓他的慾望膨脹,認為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最終一步走錯,步步都錯。

溺愛的起點是愛,落腳點卻是恨。

“富養”不只是豐富物質生活,還有精神上的充實,靈魂上的豐盈。

03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實是甜的

電視劇《虎媽貓爸》熱播時,趙薇飾演的畢勝男有一段臺詞讓我記憶猶新。

她說:“這個世界上除了家裡人,沒有人會縱容你,不會因為你可憐,不會因為你長得漂亮就遷就你。

這個世界很殘酷,你必須有真本事,不然誰也幫不了你。”

現實生活的確如此,孩子終有一天要脫離父母的守護,自己去品嚐生活的酸甜苦辣,若沒有真本事,遲早會被淘汰。

父母本無高低之分,但“教育”卻有不同層次。

就像是很多人都喜歡養花,真正懂養花之道的人會知道如何澆水、喜陰喜陽,施肥的多少等等,但不懂的人只會日日澆灌,最終眼睜睜看著花一天天枯萎。

曾看過一個泰國短片,感觸頗深。

短片中的兒子一直以為父親討厭自己、從未參與自己的成長,直到後來才知道父親的良苦用心。

原來父親為了讓兒子學會獨立,堅強地應對困難,未來能一個人好好生活,所以假裝漠不關心,其實背地裡做了很多暖心的事情。

有遠見的父母,都有點“絕情”。

父母的高度,決定著家庭教育的寬度,也一定程度影響著孩子未來道路的長度、高度、寬度。

"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有時候,你付出了全部的愛,換來的卻只有冷冰冰的恨意。

究其根本,其實都是溺愛的種子,結下的苦果。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01

錯誤的愛,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只要孩子高興,我們苦一點不算什麼,賺錢不就是為了給孩子花嘛。”

“孩子能不能成才是以後的事情,我只希望他能快樂長大。”

這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也是如今教育孩子最常見的方式。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為孩子好”的背後,其實正是在一點點毀了孩子。

前兩天,一名大一新生髮布的求助帖刷爆了全網,字裡行間都在控訴著自己的母親。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開學第一個月,這個女生向家裡索要生活費4500元,遭到了母親的拒絕,最終只給了她2000元,為此她感到十分委屈。

她在帖子裡寫道:“高中時,給我報補習班就花四千、六千,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大學學費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要4500的生活費為什麼就不給我?”

隨後,這個女生遭到了全網的吐槽: 幸好這位母親沒有滿足她的要求,不然等她大學幾年揮霍完之後,工作了也許還要讓父母繼續養著。

這世上最可怕的教育方式就是: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即使再過分,我也會盡力去滿足他,因為我愛他。

古語有言: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

深以為然。

今年暑假期間,朋友圈被廣東省博物館的一張留言照片刷屏了。

一位家長在帶著孩子參觀博物館期間,任由孩子在館內奔跑打鬧、飲食,甚至讓其觸碰易碎的恐龍化石。

館內工作人員見狀上前制止,不料卻激怒了這位家長,隨後他便在留言本上怒罵“管得寬”。

並質問道:“為何不讓孩子解放天性,觀眾不是上帝嗎,孩子難道不也是嗎?”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養不教,父之過,熊孩子的背後,必定站著一個熊家長。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容易,就像你將一隻野生動物從小養在動物園裡,成年後再放回非洲叢林,不懂生存法則的它,活下去都很難。

物質上的過於富足也許讓孩子享受到一時的快樂,但思想上的缺失造成的後果卻是難以想象的,愛沒有錯,錯的是“只有愛,卻沒有更好地教育”。

所有的溺愛,背後都是難以挽回的代價,小時候在“蜜罐”裡泡大的孩子,長大後必定要嚐到生活贈予他千百倍的苦。

02

所謂富養,豐富的應該是靈魂

盧梭說:你知道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

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滿足的傷害。

成年人最怕的就是習慣後的失去,期望後的失望,對於孩子而言,也是如此。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深感震驚。

日本一位76歲的父親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沢英一郎,這位父親在自首時表示:“兒子有暴力傾向,不想給社會添麻煩。”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熊沢英一郎雖然已年過40,但長期處於無業狀態,靠啃老生活,每天以打遊戲度日,每月花費32萬日元充值優秀,曾多次表示,想親手殺了自己的母親。

他的推特賬號裡面赫然寫著:既然擅自把我生下來,就應該負責到我死前最後一秒。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全部的愛,最終卻養出一個“白眼狼”,但“因”在自己,怨不了他人。

如果不是被逼無奈,沒有人願意殺害自己的親生骨肉,這位76歲老人做出這個決定的背後,可能也經歷了無數個日夜的悔恨和煎熬。

很多人覺得一生漫長,即使孩子走錯了路以後再改正也不遲,當下過得快樂就行。

可是一個人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正是年少時,這也是塑造完整人格最好的階段。

教育家誇美紐斯說過: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

不論對錯與否,合理與否,一味地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只會讓他的慾望膨脹,認為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最終一步走錯,步步都錯。

溺愛的起點是愛,落腳點卻是恨。

“富養”不只是豐富物質生活,還有精神上的充實,靈魂上的豐盈。

03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實是甜的

電視劇《虎媽貓爸》熱播時,趙薇飾演的畢勝男有一段臺詞讓我記憶猶新。

她說:“這個世界上除了家裡人,沒有人會縱容你,不會因為你可憐,不會因為你長得漂亮就遷就你。

這個世界很殘酷,你必須有真本事,不然誰也幫不了你。”

現實生活的確如此,孩子終有一天要脫離父母的守護,自己去品嚐生活的酸甜苦辣,若沒有真本事,遲早會被淘汰。

父母本無高低之分,但“教育”卻有不同層次。

就像是很多人都喜歡養花,真正懂養花之道的人會知道如何澆水、喜陰喜陽,施肥的多少等等,但不懂的人只會日日澆灌,最終眼睜睜看著花一天天枯萎。

曾看過一個泰國短片,感觸頗深。

短片中的兒子一直以為父親討厭自己、從未參與自己的成長,直到後來才知道父親的良苦用心。

原來父親為了讓兒子學會獨立,堅強地應對困難,未來能一個人好好生活,所以假裝漠不關心,其實背地裡做了很多暖心的事情。

有遠見的父母,都有點“絕情”。

父母的高度,決定著家庭教育的寬度,也一定程度影響著孩子未來道路的長度、高度、寬度。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有人問鷹:“你為什麼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呢?”

鷹回答道:“如果我貼著地面去教育,那它們長大了,哪有勇氣去接近太陽呢?”

所以,最好的教育,根都是苦的,但其結下的果實卻是甜的。

04

真正高層次的父母,都深諳這幾個道理:

1. 學會拒絕孩子,也許他此刻會難過,但總有一天會理解。

請告訴孩子,喜歡的東西要靠努力爭取,不是所有人都會慣著你,這樣才能讓孩子在面對困境時,有一個好的心態。

2. 該狠心時要狠心,該放手時就要放手

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才是最必要的。天高任鳥飛,愛本就應該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有時候,你付出了全部的愛,換來的卻只有冷冰冰的恨意。

究其根本,其實都是溺愛的種子,結下的苦果。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01

錯誤的愛,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只要孩子高興,我們苦一點不算什麼,賺錢不就是為了給孩子花嘛。”

“孩子能不能成才是以後的事情,我只希望他能快樂長大。”

這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也是如今教育孩子最常見的方式。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為孩子好”的背後,其實正是在一點點毀了孩子。

前兩天,一名大一新生髮布的求助帖刷爆了全網,字裡行間都在控訴著自己的母親。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開學第一個月,這個女生向家裡索要生活費4500元,遭到了母親的拒絕,最終只給了她2000元,為此她感到十分委屈。

她在帖子裡寫道:“高中時,給我報補習班就花四千、六千,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大學學費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要4500的生活費為什麼就不給我?”

隨後,這個女生遭到了全網的吐槽: 幸好這位母親沒有滿足她的要求,不然等她大學幾年揮霍完之後,工作了也許還要讓父母繼續養著。

這世上最可怕的教育方式就是: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即使再過分,我也會盡力去滿足他,因為我愛他。

古語有言: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

深以為然。

今年暑假期間,朋友圈被廣東省博物館的一張留言照片刷屏了。

一位家長在帶著孩子參觀博物館期間,任由孩子在館內奔跑打鬧、飲食,甚至讓其觸碰易碎的恐龍化石。

館內工作人員見狀上前制止,不料卻激怒了這位家長,隨後他便在留言本上怒罵“管得寬”。

並質問道:“為何不讓孩子解放天性,觀眾不是上帝嗎,孩子難道不也是嗎?”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養不教,父之過,熊孩子的背後,必定站著一個熊家長。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容易,就像你將一隻野生動物從小養在動物園裡,成年後再放回非洲叢林,不懂生存法則的它,活下去都很難。

物質上的過於富足也許讓孩子享受到一時的快樂,但思想上的缺失造成的後果卻是難以想象的,愛沒有錯,錯的是“只有愛,卻沒有更好地教育”。

所有的溺愛,背後都是難以挽回的代價,小時候在“蜜罐”裡泡大的孩子,長大後必定要嚐到生活贈予他千百倍的苦。

02

所謂富養,豐富的應該是靈魂

盧梭說:你知道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

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滿足的傷害。

成年人最怕的就是習慣後的失去,期望後的失望,對於孩子而言,也是如此。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深感震驚。

日本一位76歲的父親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沢英一郎,這位父親在自首時表示:“兒子有暴力傾向,不想給社會添麻煩。”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熊沢英一郎雖然已年過40,但長期處於無業狀態,靠啃老生活,每天以打遊戲度日,每月花費32萬日元充值優秀,曾多次表示,想親手殺了自己的母親。

他的推特賬號裡面赫然寫著:既然擅自把我生下來,就應該負責到我死前最後一秒。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全部的愛,最終卻養出一個“白眼狼”,但“因”在自己,怨不了他人。

如果不是被逼無奈,沒有人願意殺害自己的親生骨肉,這位76歲老人做出這個決定的背後,可能也經歷了無數個日夜的悔恨和煎熬。

很多人覺得一生漫長,即使孩子走錯了路以後再改正也不遲,當下過得快樂就行。

可是一個人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正是年少時,這也是塑造完整人格最好的階段。

教育家誇美紐斯說過: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

不論對錯與否,合理與否,一味地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只會讓他的慾望膨脹,認為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最終一步走錯,步步都錯。

溺愛的起點是愛,落腳點卻是恨。

“富養”不只是豐富物質生活,還有精神上的充實,靈魂上的豐盈。

03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實是甜的

電視劇《虎媽貓爸》熱播時,趙薇飾演的畢勝男有一段臺詞讓我記憶猶新。

她說:“這個世界上除了家裡人,沒有人會縱容你,不會因為你可憐,不會因為你長得漂亮就遷就你。

這個世界很殘酷,你必須有真本事,不然誰也幫不了你。”

現實生活的確如此,孩子終有一天要脫離父母的守護,自己去品嚐生活的酸甜苦辣,若沒有真本事,遲早會被淘汰。

父母本無高低之分,但“教育”卻有不同層次。

就像是很多人都喜歡養花,真正懂養花之道的人會知道如何澆水、喜陰喜陽,施肥的多少等等,但不懂的人只會日日澆灌,最終眼睜睜看著花一天天枯萎。

曾看過一個泰國短片,感觸頗深。

短片中的兒子一直以為父親討厭自己、從未參與自己的成長,直到後來才知道父親的良苦用心。

原來父親為了讓兒子學會獨立,堅強地應對困難,未來能一個人好好生活,所以假裝漠不關心,其實背地裡做了很多暖心的事情。

有遠見的父母,都有點“絕情”。

父母的高度,決定著家庭教育的寬度,也一定程度影響著孩子未來道路的長度、高度、寬度。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有人問鷹:“你為什麼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呢?”

鷹回答道:“如果我貼著地面去教育,那它們長大了,哪有勇氣去接近太陽呢?”

所以,最好的教育,根都是苦的,但其結下的果實卻是甜的。

04

真正高層次的父母,都深諳這幾個道理:

1. 學會拒絕孩子,也許他此刻會難過,但總有一天會理解。

請告訴孩子,喜歡的東西要靠努力爭取,不是所有人都會慣著你,這樣才能讓孩子在面對困境時,有一個好的心態。

2. 該狠心時要狠心,該放手時就要放手

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才是最必要的。天高任鳥飛,愛本就應該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一味地滿足孩子,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3.“我對你的愛是無條件的,但是是有底線的。”

讓孩子明白,不論你聰明與否,長相如何,成績好壞,我都會一如既往的愛你,但我不會因為愛而縱容你去犯錯,做人要堅守底線。

作家張梅在《寫給未來的你》裡有段話,寫給孩子,也願天下父母能讀懂其中真意。

孩子,我希望你是一個踏實的人,人生過於短促,而虛的東西都太多。

在具體的做人上, 我希望你不要嬌氣十足,不要老是想著別人應該為你做些什麼,而要想著怎麼去幫助他人。

戰勝自己比征服他人還要艱鉅和有意義,不管世界潮流如何變化, 但人的優秀品質卻是永恆的: 正直、勇敢、獨立。

我希望你是一個優秀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