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沒體罰學生的資格?學校讓家長籤協議,網友直言:最終害孩子'

不完美媽媽 二胎全職媽媽親子 2019-09-10
"

​隨著生活水平提升以及以前獨生子女普及,每家每戶只有一個(偶爾有偷生搶生兩個)孩子,人們日益把孩子看得重,有種“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過度保護。“父母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的情況下,讓嚴厲且有責任心的老師手足無措,在“管”與“不管”間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

近來因為一些老師“懲罰”學生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只說兩件熱點高的事件:

1.五蓮二中楊老師因兩個學生逃課並擔心他們的安全,在找到他們後又急又氣的情況下,順手用書本抽打了兩孩子。結果被學校處分:停職一個月;向學生和家長賠禮道歉;向學校交書面檢查;承擔診療費;師德考核不及格,取消評優;黨內警告,行政記過等等。這還沒完,緊接著教體局也給出更高層次的處分:扣績效工資;讓學校不再續簽聘用合同;列入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雖然事件最後反轉,但讓很多嚴厲、優秀的老師寒心不少。

2.安徽銅陵縣一小學周老師,因處理兩學生打架事件,被其中一學生家長衝到學校扇耳光,並威脅上面有人讓周老師下崗。最後周老師不堪各種壓力投河自殺。

一切為了孩子的教育,在家長最應該緊緊地與學校站在一起攜手共進時,家長卻心疼孩子不讓老師有任何教育的“懲罰”權,一旦出現了老師“懲罰”學生的問題,最終老師總是受傷害的人,學校採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處分老師,說到底,學校鬥不過家長。為了最大限度保護老師,一些學校不得不讓家長簽訂“管”與“不管”的協議。

所謂的“管”協議,就是隻要家長簽了字,老師可以管在校孩子的一切,比如紀律、作業情況、學習狀態等,只要孩子不聽話就可以批評教育懲罰,家長只能配合不能鬧事。所謂的“不管”協議,同樣的邏輯,只要家長在這份協議上簽字,孩子在校的表現,只要不影響他人,一律不管,上課睡覺、逃課、不完成作業等,老師只負責彙報給家長,至於管與不管全由家長自己處理。

簽訂“管”與“不管”協議書的做法,雖然有點過有點極端,但為了不讓好老師、有責任心的老師、嚴厲的老師蒙受不白之冤、某些勢力威脅,校方有自己迫不得已的苦衷。老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個與孩子沒有血緣關係,卻願意因孩子退步而著急,孩子進步而高興,滿懷期待助其成長,舍小家顧學生並且無怨無悔的人。偏偏有些護之心切的家長不理解、不支持也就算了,有時候為了“保護”孩子還不依不饒採取一些過度傷害老師、危害教育從業者等行為。

老師該不該管學生?家長不支持老師管學生,最終的受害者又會是誰?

有件發生在身邊的事件,讓過度保護孩子的家長最後悔青了腸子。事件的前因後果很簡單:學校組織社會實踐課,老師要求學生們排好隊時,甩動的手臂不小心碰到了一學生,當時她並不知道。晚上家長怒氣衝衝的質問為什麼打她兒子,老師不明就裡。直到第二天被請到校長辦公室,老師都沒有搞明白到底怎麼一回事。後來在同事的提示下,才把事情原原本本回憶一遍。但家長寧願相信自己的兒子也不相信老師。學校為了安撫家長情緒,不得不給了老師一個處分。從那以後,所有任課老師都不再敢管這位學生,與此同時,老師提醒學生們不要與這位學生起爭執、肢體衝突等。結果可想而知,這位學生在校成了孤家寡人一個!

嚴師不一定出高徒,但是不嚴一定出不了高徒。老師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嚴格,比如: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一定要堅持讓孩子按要求完成,這是“嚴”;學生違反了校紀班規,就應該批評教育,這是“嚴”;學生打架鬥毆在樓梯口上躥下跳,就應該及時制止並教育,這也是“嚴”。在管教的過程中,把握教育的尺度就很考驗老師了。

“嚴”師出高徒靠的是“一棵大樹撼動一棵大樹,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與此同時,還需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相配合,更多的是學習自己的加倍努力。師不嚴,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課,不遵守紀律,課後不完成作業,學校的教育就失去了其真正存在的意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