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從心理學角度上說:“第一印象往往給人的記憶是最深刻的。”金黃色的車身很容易就能夠在大街上被一眼看出。一些讀者曾來函詢問車身包圍選哪種造型比較好。其實從小編的角度來說,加裝小型空力套件無非是為了提高運動感,至於哪種造型好看,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實在想不出一大段華麗的詞彙來形容造型和輪圈如何這般美麗,畢竟每個人各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喜歡就是最好的改裝、最好的造型。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三LED日間行車燈是鬼馬DIY的產品。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移步到車尾,看到的是WALD後下脣和中尾段排氣。

代號VQ37VHR是VQ系列引擎中最為先進的一個型號,雖然排氣量不是最大的VQ(還有一臺VQ40DE),但是論動力輸出上,VQ37VHR又分為幾個設定,轎車版上用的設定最為斯文,只有328匹,Coupe上用的則提升至330匹,落到370Z上時則變身350匹,至於雙增壓版的G37 Coupe IPL則擁有530匹。不要拿VR38DETT跟VQ37VHR相比,前者的設計也是出自後者,只是對很多零部件進行了強化和改進而來,而且專車專用的版本不具備參考價值。VQ37VHR最為強大之處是其搭載的VVEL系統,這套系統是可變氣門正時及升程系統的縮寫(Variable Valve Event and Lift),早年的系統名為Neo VVL,與本田的VTEC系統齊名,但時間較晚,最早出現在1997年的日規霹靂馬(Primera)和藍鳥(Bluebird)上,引擎代號SR20VE,峰值馬力高達190匹;2001年經過改進,引入20氣門技術後,馬力提升至205匹,最為經典則是1997年推出的SR16VE N1引擎,落於限量500臺的Pulsar VZ-R N1上,1.6公升直列四缸自然吸氣引擎,竟然發出了駭人的197匹馬力!Neo VVL系統一直服役至2007年。經過不斷改進,Neo VVL系統進化成更為完善的VVEL系統,就如同本田的DOHC VTEC進化為i-VTEC一樣,並在2008年植入了VQ引擎的缸蓋裡,成為又一代高性能V6機器,這就是VQ37VHR引擎。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終於可以為大家揭開發動機升級的神祕面紗了。發動機艙恐怕沒有大家想象得那樣一副爆改的樣子。兩根紅色的進氣管路由店家自己製作,分別位於發動機兩側,使得整個機艙比原廠還要顯得規整。當然,今天這款車的重頭戲便是HKS GTS7040機械增壓器。

VQ37VHR引擎誕生於2008年,而且可以預見地,它將繼續服役下去。排氣量3,696cc,缸徑為95.5mm,衝程則為86mm,屬於高轉型設計,所以它的峰值馬力被設定在7000轉上,峰值扭力37公斤米也要到5200轉才能發出,基於此等原因,駕駛原裝的G37會讓人在不知不覺間亢奮起來,想想很多歐系轎車都喜歡用低轉設定,動力不夠的話就掛上一顆渦輪,更耐人尋味的是一些接近兩噸的中級車,竟然配上2.0T便了事,甚至1.4T,美其名節能環保。汽車,不是一件很單純的工業品,它承載的,除了銷量需求外,還得有傳承下去的本錢,如果從這點上看,G37在這點上做足了誠意。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安裝前HKS GTS7040增壓器本體實拍圖。由於採用了離心式增壓器設計,噪音相比其他產品要低不少。在目前改裝圈子內渦輪增壓器大行其道的情況下,機械增壓總是默默地佔有屬於自己的份額。但是比起渦輪增壓器來說,機械增壓在中低轉速區域內加速更為敏銳。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為了保證能夠有足夠的空氣被源源不斷吸入燃燒室內,HKS進氣冬菇頭被放置在了車輛的右前角,緊緊貼著前包圍。這樣的佈置雖然保證了進氣順暢度,但是大城市的空氣質量實在是不濟,使用時間久了對於冬菇頭的損耗比較大。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GREDDY洩壓閥。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曲軸箱內竄氣含有大量機油以及油氣混合可燃物,進入進氣道之後容易在進氣道內產生積碳。這就使得機油透氣壺顯得必不可少。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箭頭所指出的兩根管子都通向機油冷卻器,一根為進油管,一根為回油管。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避震器選擇了Buddy club N+SPEC系列避震器。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Trust的機油冷卻器位於車輛的左前角,與冬菇頭位置相對。

硬件設施安裝到位之後,接下來就是完善軟件的事兒了。在罐頭式電腦流行的今天,本來能改動的硬件就已經是千篇一律了,再加上千篇一律的海外工程師寫好的電腦程序寫入後,都在說自己有多少匹多少匹,即便飛輪馬力真有多少匹多少匹,但回過頭來問問,改裝車、改裝電腦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他們的最高訴求又是什麼呢?答案其實只有一個:讓車、讓引擎更適合我來開!這個我,不是千篇一律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駕駛習慣的不同,我要引擎為我工作,就是要讓它每一段的發力都能適應我的駕駛習慣,有人喜歡3000轉換擋、有人喜歡爆轉換擋;我心情好的時候、我想撒野的時候、我平時更多地會載著家人的時候,都是不同的,罐頭程序能滿足所有願望嗎?它不是Kinder巧克力蛋。

這臺G37因為裝備GT7040機械增壓系統,所以選用了HKS可程式外掛電腦,首先技師會在馬力機上進行初步的書寫,在理想狀態環境下進行供油修正,這個過程較為耗時,但基本MAP已經完成,然後就是實際駕駛微調,根據車主的駕駛習慣進行進一步的修正。這樣的工作雖然不能在一兩個小時裡完成,但只要調整得當,用起來會比罐頭化的程序更貼心。同事們中就有幾位HKS IS電腦的用家,據說交給日籍技師調整後,便一直使用了數年,一點兒問題沒有,而且引擎狀態至今仍非常健康。

最後上幾張馬力機測試數據圖表。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這是這輛G37一檔時轉速與扭矩關係的座標圖(注意下方ratio一欄數值為4.82。也就是說G37一檔的齒輪比為4.82)。左側顯示的是轉速(橫座標)與扭矩(縱座標,單位公斤/米)的關係。可以看到在發動機轉速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扭矩基本上處於均衡輸出的狀態。轉速在3432轉時最大扭矩為26.348公斤米,右側顯示的是轉速(橫座標)與功率(縱座標,單位匹/馬力)的關係,從下方的圖表中可以看到,當轉速為7184轉時,輪上最大功率234匹馬力。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找了張原廠實測馬力圖:紅線為轉速與功率之間的關係,藍線為轉速與扭矩之間的關係。由圖可得:當轉速達到7500轉時輪上馬力還不到300匹。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圖中共有四條線,從上到下分別為扭矩(最上面的紅色),發動機功率(紅線),輪上馬力(藍線),動力損耗(綠線)。請大家注意藍色的那根線(P-wheel即輪上馬力)。動力提升後發動機轉速達到6000轉時輪上馬力已經突破300匹,6500轉附近時最大功率320匹左右。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輪轂表面的鍍鉻塗層讓輪轂顯得非常搶眼,為了拍好這款臺灣BC Racing出品的TA01系列19寸兩片式鍛造輪轂,小編差點就自曝了。與輪轂搭配的是普利司通RE050系列235/40ZR19輪胎。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由於採用後輪驅動,後輪必須承受更為嚴苛的扭力輸出,所以車主選用了抓地力更強大的普利司通RE11型號,尺寸為255/35ZR19。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在選擇剎車套件的時候車主幾乎沒有猶豫,直接要求換裝Brembo GT六活塞剎車卡鉗搭配355mm剎車碟,後輪為四活塞剎車卡鉗搭配345mm剎車碟。

坐進車內,幾乎還是保持著原廠的狀態。車主說,本來就是輛平時開開的車,各種舒適性不能為了更快的速度而犧牲掉。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圖:座艙內基本上依然保持原樣,只是在儀表臺左上方增加了Greddy遙控多功能渦輪壓力錶。

機械增壓英菲尼迪G37

動力升級:

HKS進氣冬菇頭

HKS GTS7040增壓本體

自制加大中冷

自制進氣管路

GREDDY洩壓閥

HKS M40HL火花塞

HKS IS外掛電腦

FGK頭段排氣

WALD中尾端排氣套件

CUSCO機油透氣壺

TRUST 13行機油冷卻器

GREDDY磁性放油螺絲

操控及制動升級:

Brembo GT前六活塞+355mm剎車碟套裝

Brembo GT後四活塞+345mm剎車碟套裝

BC Racing TA01兩片式鍛造輪圈

RAYS 輕量化螺帽

前普利司通RE050 235/40ZR19

後普利司通RE11 255/35ZR19

Buddy club N+SPEC系列避震器

Cusco前後防傾杆

Cusco頂吧及加強件等

Eibach傾角調整器

外觀修飾:

原廠前脣

自制前包

自制三角LDE日間燈

黃金眼霧燈

WALD 後脣

運動剎車踏板

內飾貼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