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真的那麼可怕嗎?濟寧市一院血液內科給你答案!

點擊上方“藍字”,輕鬆關注我們

血液病真的那麼可怕嗎?濟寧市一院血液內科給你答案!

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提到這些血液病,讓人不寒而慄。這些惡疾,宛如嗜血的禿鷹,在患者家庭上空久久盤旋,留下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陰影。

“其實,大部分血液病是可以有效控制甚至可以治癒的。”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內科主任,血液病院區院長郝雲良的介紹讓記者為之一振。原來,像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紅細胞疾病、出凝血疾病等都能在這裡找到治療方案。

2018年,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西院區打造了國家級血液病中心,細化血液病專業,設置百級消毒層流病房,強有力的技術團隊為血液病患者提供更優的分層診斷、更高的精準治療,助力患者走出陰霾。

像導彈一樣精準轟炸病灶

白百何主演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中提到的腫瘤就是淋巴瘤,它常常“神出鬼沒”,不僅表現為淺表淋巴結腫大,當淋巴瘤侵犯到不同臟器時,有可能引起咳嗽、氣促、不能平臥、噯氣、反酸、胃部不適的症狀,還可能伴有發熱、盜汗、消瘦、皮膚瘙癢、皮下結節甚至不能治癒的皮膚潰瘍等。“當出現這些情況的話,要提高警惕,早期行病理學檢查。”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內科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張海國主任建議

血液病真的那麼可怕嗎?濟寧市一院血液內科給你答案!

然而,淋巴瘤是目前治癒率最高的腫瘤之一。“現在高壽的人越來越多,老年淋巴瘤佔很大一部分,只要經過正規的靶向治療,完全和年輕人一樣,達到治癒的目的,生活上也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靶向治療,如同發射導彈一樣轟炸病變的細胞和組織,而正常的組織免於攻擊,從而減少化療藥物副作用,而療效大大提高,目前治癒率達70-80%。

“去年就有一位女患者,她是退休教師,因憋喘無法平臥並伴有高熱,來我院急診。在血液內科詳細查體後發現頸部有鵪鶉蛋大小的腫物,全身有多處腫大淋巴結。經1療程靶向治療與7療程方案化療後,症狀完全緩解。目前患者出院後一直健康。”郝雲良主任補充道,在具體的治療中,能夠針對淋巴瘤等惡性血液病表面標誌的識別,設計出導彈樣藥物,就像打靶一樣,使藥物單純針對白血病、淋巴瘤細胞進行攻擊,療效高、副作用小,使這類惡性疾病大大增加了治癒的機會。

血細胞單採 溫柔治療兒童血液病

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白血病自然發病率約為4/10萬。國內每年新增約4萬白血病患者,其中40%是兒童,並以2-7歲居多。雖然兒童白血病往往惡性程度高,病情迅速發展、大多是急性,但同時,兒童對化療藥物的治療很敏感,癌細胞容易殺滅,治癒率高達90%。

“與以往純暴力“殺死白細胞”的化學療法(化療)不同,”人民醫院血液內科副主任醫師,兒童白血病專家李淑美介紹,如今在治療白血病時,可以使用血細胞分離機進行血細胞單採,將血液中的白細胞分離出來,達到一種磁換血的目的。這一療程是物理性的,既避免了嚴重掉頭髮之類的化療反應,也沒有副作用,不會對患兒的生活質量造成過大影響。

那麼,如何判斷兒童是否患上白血病呢?李淑美主任回答,兒童白血病在早期有以下表現:發熱,這是最常見的首發預兆,此外,還伴有出血、貧血、食慾下降、淋巴結腫大、骨頭關節疼痛及骨骼病變等症狀。“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建議帶著孩子來檢查血常規。”

幹細胞移植 病樹前頭萬木春

據瞭解,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西院區的國家級血液病中心,細緻劃分了造血幹細胞移植、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紅細胞疾病、出凝血疾病、中西醫結合等7個亞專業。

“多發性骨髓瘤(MM)正是最常見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之一,是一種主要影響老年人群的漿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在過去的20 年中,隨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應用,骨髓瘤治療的療效和患者預後已得到明顯改善。”血液內科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張海國介紹,他主攻的正是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亞專業方向,他形象地解釋,造血幹細胞是造血系統、免疫系統的起始細胞,是屬於“種子”樣的細胞,而這種療法,就是預先提取出患者的“種子”,給予超大劑量的放、化療,徹底殺滅體內殘留的癌細胞“壞的樹幹”,再將“種子”回輸到患者體內,使患者處於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保護下,“讓‘種子’重新發芽。”

血液病真的那麼可怕嗎?濟寧市一院血液內科給你答案!

人民醫院血液內科自2004年開展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以來,先後引進各種化療方案、各種靶向新藥及細胞免疫治療,體現出分層及個體化的特徵,使大部分骨髓瘤患者長期存活甚至“治癒”。15年前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診斷時59歲,到現在已經無病生存到了74歲高齡,停藥後完全能夠正常活動。

“我們的診斷是非常到位的。在患者入院時,強調精確診斷,找到他基因裡是哪個地方導致的腫瘤,根據不同年齡段、腎功能等等,找出每位患者的特性,然後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流程。”張海國主任舉例,比如按照是否有組織或靶器官的損害判斷治療時機,根據齡和合並症情況考慮是否適宜進行自體骨髓移植,並使用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和烷化劑等新藥,逐漸形成了人民醫院血液內科“多發性骨髓瘤整體序貫治療”的亮點。

“血液病其實沒有這麼可怕。尤其是現在,技術進步了,許多以前覺得‘奇蹟’般的治療都成為了現實,並逐漸變得常態化。可以說,只要呵護好,尤其是慢性的血液病,那其實就和高血壓一樣了。”郝雲良主任介紹。最後,血液內科專家建議提醒市民,如果出現了疑似血液疾病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來源:齊魯網)

比較會裝傻會賣萌

比較想你關注我(*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