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公元前260年,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系中國戰國社會,政局動盪,列國紛爭)秦趙兩國又展開了一場“百萬軍隊”大廝殺。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戰國七雄

歷史背景

從公元前268年說起,經過數年發展改革的秦國,國力大振,矛頭直指天下六國。欲意推進秦國中原大一統的戰略。秦昭襄王聽取丞相範睢“遠交近攻”的戰略思維。秦國派大將王齕率領軍隊先後攻佔魏國、韓國。秦國軍隊迅速佔領韓國的“上黨郡”門戶-野王,徹底切斷了上黨郡和韓國都城的聯繫。上黨郡軍事地位不言而喻!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野王地理位置

被拖入戰爭泥潭的趙國

韓國只能屈服於秦國,並遂將上黨郡獻給秦國緩解戰爭壓力。不過上黨郡太守卻擅自決斷,將上黨郡縣給趙國,很明顯太守希望能轉移秦軍鋒芒,使韓趙聯手,共御秦國。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戰國後期列國局勢

秦昭襄王聽到上黨郡被趙國佔領,立即派大將王齕直接攻打上黨郡,很快就被秦軍佔領。不過上黨郡的百姓卻向趙國逃亡。趙孝成王為維護趙國權威,接應上黨郡百姓,特派廉頗率領20萬大軍駐守長平(今山西高平一帶)。不過廉頗上黨之戰初戰失利,損失較重,遂向後方撤退!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趙孝成王(影視配圖)

廉頗的確是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將,他明白秦國軍隊雖然來勢洶洶,但因為後勤線過長,兵源和糧食補充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廉頗下令高築營壘堅守不出,和秦軍打消耗戰,這一耗就是三年。

廉頗的防禦計劃

  1. 廉頗在長平的空倉嶺沿線和丹河沿線佈置重兵防衛(多為趙國重甲步兵)
  2. 廉頗派兵佔領太平道,擁有其絕對控制權(防止秦軍分斷趙國作戰部隊和輜重部隊)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長平之戰圖示

未有識人之明的趙孝成王

縱觀趙國曆史,真正的崛起源自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使趙國騎兵所向無敵,軍隊戰鬥力與秦軍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趙國王廷可謂一代不如一代,從趙武靈王的英勇果敢,到趙惠文王的膽怯,再到趙孝成王的剛愎,未有識人之明。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長平之戰(網絡配圖)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廉頗(影視配圖)

趙孝成王先後拒絕大臣虞卿的意見,非與秦國修好,以至於趙國戰時孤立無援(戰爭後期,趙國沒有軍糧,趙國向齊國施救,齊王不肯)。後來,趙孝成王又中秦國的反間計。將軍事經驗豐富的老將廉頗換成趙括,所謂“紙上趙括”的趙括將軍,登上秦趙生死大決戰的歷史舞臺。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趙括(影視配圖)

趙括極不成熟的作戰理念

趙括希望通過大軍團決戰,消耗秦軍即時戰鬥力。趙孝成王同意他的作戰計劃,他又從趙國抽調了二十餘萬軍隊開赴長平,合軍四十五萬左右。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長平之戰

趙括一改廉頗的“堅守不出”戰略,撤下空倉嶺沿線和丹河沿線佈置的重兵,同時命令大軍傾巢出動,與秦軍決一死戰(趙括太過於武斷,根本沒有成熟的作戰體系與經驗)。這正中新任秦軍大帥白起(綽號人屠)下懷!

秦軍:白起的三道戰策

  1. 避開趙軍攻擊鋒芒。向後迂迴撤退。特派兩隻精銳機動勁旅,繞道趙軍大營後方,製造混亂。
  2. 一支部隊所屬25000人,當趙國軍隊離開行軍大營,立即切斷趙軍與後方聯繫,斷其退路。
  3. 一支部隊所屬5000騎兵(快速反應部隊)。秦國騎兵佔領太平道,切斷趙國前後軍隊的聯繫,前方作戰部隊和後方輜重部隊失去相應安全保障。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白起(影視形象)

白起的三道戰策,果然發揮極致的作用。趙國軍隊攻不進秦軍營壘,只好原地圍困。後方糧道也斷。不過合圍趙國後軍的秦軍只有三萬人,趙軍一旦緩過神來,將把合圍秦軍全部消滅,秦國軍隊的全局計劃也會嚴重受阻,甚至秦國會因此元氣大傷,無力重新徵戰。白起也知道自己在做一個賭注,同時急向秦廷求援。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戰神白起

秦昭襄王的三道政策

  1. 有效提高國民戰備積極性,秦昭襄王根據“軍功爵制”,所有國民賞一級爵位。(全國軍隊總動員)
  2. 秦昭襄王為籌集合圍趙軍主力兵源。特令秦國15歲以上的男人,全部上戰場殺敵。(背水一戰)
  3. 秦昭襄王明白這是秦趙兩國生死大決戰,為鼓舞士氣,他決定親自坐鎮戰場。(秦王御駕親征)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秦昭襄王(影視配圖)

得到兵源補充的秦軍急忙趕向趙軍後方,繼續向趙軍合圍(秦國軍隊戰場人數已達65萬左右)。趙軍唯一戰勝的機會化為烏有。趙孝成王繼沒有看到這是兩國的生死決戰,還一心求和,以致戰局地位孤立,趙軍成為對抗強秦的孤軍。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長平之戰

趙軍被秦軍切段糧道後,40萬大軍前後段糧46天(其後果可想而知,軍隊戰鬥力下降,軍心渙散)。趙括為求一線生機,率領麾下死士多次從被圍地突圍,卻遭到秦軍主力合圍殲滅,趙括也一役殉國,幾十萬趙軍頓時群龍無首,無奈只好向秦軍投降。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趙括突圍殉國

白起下令將投降趙軍全部活埋,只留下240名小孩歸還趙國。趙國當局得知軍隊全軍覆沒,舉國震驚。長平一戰,趙國青壯年損失45萬人(連埋帶戰死)。趙國國力從此一蹶不振,失去與秦國對抗的軍事籌碼。

反思

長平之戰的趙國為何輸得如此慘烈?後人多以趙括的不正當指揮,導致趙國軍隊全軍覆沒,但是一場戰爭的失敗是多種不利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長平之戰

  1. 戰爭格局絕不會允許兩強長時間並存的局面,秦趙終歸有一場惡戰,趙孝成王初戰失利,變向秦國求和,可以看出思想準備不充分。趙孝成王棄用老將廉頗任用擅長紙上談兵趙括,戰爭準備不充分
  2. 趙國農業薄弱,年產糧食只有秦國的1/3;秦國實行富農政策,農業發展繁榮。戰爭後期,秦國軍糧源源不斷送往前線,趙國已經沒有軍糧維持戰爭。
  3. 臨陣易將。前後統帥政策不一,造成趙國軍隊戰鬥力大打折扣,從而影響戰爭全局發展。
中國古代戰役:秦趙兩國的博弈,長平之戰,趙國為何元氣大傷?

秦國銳士

長平之戰,秦軍取得改變雙強並列局面的偉大勝利,大大削弱了各國的相互聯繫,為秦完成統一創造有利的條件。此役也凝聚著中國古代悠久發達的軍事科學理論與實踐。

假如趙國避敵鋒芒,佯攻函谷關,實現聯合多國兵力南進秦國,使其首尾不能相顧,也許又是另一種結局。但歷史沒有如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