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長平之戰真相:趙括並非紙上談兵,歷史比後人的想象更復雜'

"

公元前262年,秦趙之間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長平之戰。經過兩年的戰爭消耗,這場戰役最終以趙軍的40萬降卒被坑殺為結局,可謂慘烈之至。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對這場戰爭進行了十分詳細的記載。也正因為太史公的這段描寫,讓後人一直以來都留下了趙國因中秦反間之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老將廉頗,最終葬送了全軍的印象,隨之也留下了後世無盡的唏噓。於是很多人便認為,秦國如果不起用戰神白起,亦或是趙國沒有用趙括代替廉頗,戰爭的結局也許就會不一樣了?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偶然?

在排兵點將的戰爭策略背後,自始至終推動著整個戰局發展的,實則是秦國的一項特殊能力——軍事後勤保障能力。

一、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古今戰爭往往都捍不動這麼一個硬道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拼的不光是人馬數量、刀劍弓弩或戰略技巧,更是一個國家的軍事後勤保障能力。特別是在持久消耗戰中,後勤保障就成了決定戰爭走勢的根本因素。

從《史記》的記載來看,戰國晚期秦國的總人口在500萬左右,而秦軍規模則達到50萬。這就意味著,每十個秦人中就有一個是軍人。到秦滅六國時,秦軍已然發展到“帶甲百萬”,幾乎是全民皆兵的地步。參照同時期的歐洲,亞歷山大軍團不過五萬人,而羅馬軍團最盛時也只有幾十萬。

"

公元前262年,秦趙之間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長平之戰。經過兩年的戰爭消耗,這場戰役最終以趙軍的40萬降卒被坑殺為結局,可謂慘烈之至。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對這場戰爭進行了十分詳細的記載。也正因為太史公的這段描寫,讓後人一直以來都留下了趙國因中秦反間之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老將廉頗,最終葬送了全軍的印象,隨之也留下了後世無盡的唏噓。於是很多人便認為,秦國如果不起用戰神白起,亦或是趙國沒有用趙括代替廉頗,戰爭的結局也許就會不一樣了?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偶然?

在排兵點將的戰爭策略背後,自始至終推動著整個戰局發展的,實則是秦國的一項特殊能力——軍事後勤保障能力。

一、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古今戰爭往往都捍不動這麼一個硬道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拼的不光是人馬數量、刀劍弓弩或戰略技巧,更是一個國家的軍事後勤保障能力。特別是在持久消耗戰中,後勤保障就成了決定戰爭走勢的根本因素。

從《史記》的記載來看,戰國晚期秦國的總人口在500萬左右,而秦軍規模則達到50萬。這就意味著,每十個秦人中就有一個是軍人。到秦滅六國時,秦軍已然發展到“帶甲百萬”,幾乎是全民皆兵的地步。參照同時期的歐洲,亞歷山大軍團不過五萬人,而羅馬軍團最盛時也只有幾十萬。

揭祕長平之戰真相:趙括並非紙上談兵,歷史比後人的想象更復雜

秦國的人口數量不是各國中最大的,其軍員數額也未必是最多的,但軍民比例卻是最高的。為什麼那些人口眾多的國家,不組建一支更為龐大的軍隊呢?不是他們不願意,而是他們有心無力。一個國家要長期維持一支高員額的軍隊,需要巨量的糧草供應。而穩定長久的軍糧供應的背後,更隱藏著一個國家在人力、物力、技術、經濟、制度、交通等各方面的實力,即強大的軍事後勤力量,而此時只有秦國擁有這樣的能力。

二、拼不過的糧草

讓我們回到長平之戰。長平本在趙國境內,距趙都邯鄲不過200裡,而長途奔襲的秦軍此時距離咸陽已經有400多裡了。按理說,秦軍遠道而來,糧草輜重補給困難,趙軍只要以逸待勞,便可熬到秦軍自行撤退。而趙軍守將廉頗正是這樣想的,廉頗欲以消耗戰的方式先挫其銳氣,待有利時機再一舉出擊。可沒想到,實際的情況卻截然相反,秦國方面召集百萬青壯民眾,疏通渠道,直接從水路運糧,其運糧速度甚至比趙國還要快,這樣一來反而耗到趙國開始糧草匱乏。此外,秦軍還包抄趙國後方,不斷騷擾其糧道,讓趙國陷入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困境。

此時趙王開始坐不住了,多次下詔譴責廉頗的防禦策略。但廉頗知道,趙軍已然地利盡失。秦軍屯兵於西南山谷,地勢險要,而趙軍駐紮在長平以北的平原地帶,無險可憑。趙軍若貿然進入山谷,便會成為甕中之鱉。在君臣僵持一觸即發的境況下,秦國只小小地使了一下反間計,便讓趙王立即用趙括換下了廉頗。

實際上,趙括接手的不是40萬大軍,而是一個爛攤子。廉頗因為堅持防守被趙王撤下陣來,因此趙括無論如何都要開始謀劃主動出擊。更重要的是,此時的趙軍已經陷入了飢餓狀態,如果再耗下去,不止是軍隊,就連國內都可能會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而進攻的結果正如廉頗所料,趙軍中了秦軍的埋伏,被圍困在山谷之中。早在兩軍主力交戰之時,白起就派了一支偏師去切斷趙軍糧道。白起知道趙括是有能力的,遂此後選擇圍而不打,繼續消耗這40萬大軍有限的糧草。

趙軍在連續的拼死突圍中勉力維持著,糧草殆盡,將士們只能挖野菜、殺戰馬,最後甚至出現士兵相食的慘狀。就在全體趙軍瀕臨絕望之時,趙括決定進行最後一次全力突圍,最終在突圍時中箭而亡,趙軍皆降。

"

公元前262年,秦趙之間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長平之戰。經過兩年的戰爭消耗,這場戰役最終以趙軍的40萬降卒被坑殺為結局,可謂慘烈之至。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對這場戰爭進行了十分詳細的記載。也正因為太史公的這段描寫,讓後人一直以來都留下了趙國因中秦反間之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老將廉頗,最終葬送了全軍的印象,隨之也留下了後世無盡的唏噓。於是很多人便認為,秦國如果不起用戰神白起,亦或是趙國沒有用趙括代替廉頗,戰爭的結局也許就會不一樣了?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偶然?

在排兵點將的戰爭策略背後,自始至終推動著整個戰局發展的,實則是秦國的一項特殊能力——軍事後勤保障能力。

一、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古今戰爭往往都捍不動這麼一個硬道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拼的不光是人馬數量、刀劍弓弩或戰略技巧,更是一個國家的軍事後勤保障能力。特別是在持久消耗戰中,後勤保障就成了決定戰爭走勢的根本因素。

從《史記》的記載來看,戰國晚期秦國的總人口在500萬左右,而秦軍規模則達到50萬。這就意味著,每十個秦人中就有一個是軍人。到秦滅六國時,秦軍已然發展到“帶甲百萬”,幾乎是全民皆兵的地步。參照同時期的歐洲,亞歷山大軍團不過五萬人,而羅馬軍團最盛時也只有幾十萬。

揭祕長平之戰真相:趙括並非紙上談兵,歷史比後人的想象更復雜

秦國的人口數量不是各國中最大的,其軍員數額也未必是最多的,但軍民比例卻是最高的。為什麼那些人口眾多的國家,不組建一支更為龐大的軍隊呢?不是他們不願意,而是他們有心無力。一個國家要長期維持一支高員額的軍隊,需要巨量的糧草供應。而穩定長久的軍糧供應的背後,更隱藏著一個國家在人力、物力、技術、經濟、制度、交通等各方面的實力,即強大的軍事後勤力量,而此時只有秦國擁有這樣的能力。

二、拼不過的糧草

讓我們回到長平之戰。長平本在趙國境內,距趙都邯鄲不過200裡,而長途奔襲的秦軍此時距離咸陽已經有400多裡了。按理說,秦軍遠道而來,糧草輜重補給困難,趙軍只要以逸待勞,便可熬到秦軍自行撤退。而趙軍守將廉頗正是這樣想的,廉頗欲以消耗戰的方式先挫其銳氣,待有利時機再一舉出擊。可沒想到,實際的情況卻截然相反,秦國方面召集百萬青壯民眾,疏通渠道,直接從水路運糧,其運糧速度甚至比趙國還要快,這樣一來反而耗到趙國開始糧草匱乏。此外,秦軍還包抄趙國後方,不斷騷擾其糧道,讓趙國陷入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困境。

此時趙王開始坐不住了,多次下詔譴責廉頗的防禦策略。但廉頗知道,趙軍已然地利盡失。秦軍屯兵於西南山谷,地勢險要,而趙軍駐紮在長平以北的平原地帶,無險可憑。趙軍若貿然進入山谷,便會成為甕中之鱉。在君臣僵持一觸即發的境況下,秦國只小小地使了一下反間計,便讓趙王立即用趙括換下了廉頗。

實際上,趙括接手的不是40萬大軍,而是一個爛攤子。廉頗因為堅持防守被趙王撤下陣來,因此趙括無論如何都要開始謀劃主動出擊。更重要的是,此時的趙軍已經陷入了飢餓狀態,如果再耗下去,不止是軍隊,就連國內都可能會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而進攻的結果正如廉頗所料,趙軍中了秦軍的埋伏,被圍困在山谷之中。早在兩軍主力交戰之時,白起就派了一支偏師去切斷趙軍糧道。白起知道趙括是有能力的,遂此後選擇圍而不打,繼續消耗這40萬大軍有限的糧草。

趙軍在連續的拼死突圍中勉力維持著,糧草殆盡,將士們只能挖野菜、殺戰馬,最後甚至出現士兵相食的慘狀。就在全體趙軍瀕臨絕望之時,趙括決定進行最後一次全力突圍,最終在突圍時中箭而亡,趙軍皆降。

揭祕長平之戰真相:趙括並非紙上談兵,歷史比後人的想象更復雜

縱觀整個長平之戰,廉頗的防禦之法,同時也是在消耗整個國家的資源,即使不被撤換,趙國也堅持不了多久。而趙括也並非紙上談兵之輩,而是面對後勤力量如此強勁的秦國,他實在是回天乏術。

三、強大的軍事後勤

《孫子兵法》曾說,“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戰場上的糧草只是軍事後勤的一部分,能支撐起長期穩定的糧草供應的,是其背後強大的軍事後勤保障鏈。

秦國的軍事後勤保障能力到底有多強大?我們可以從秦滅楚之戰中來看看。據歷史學家的估算,為了供應遠在江淮地區的60萬秦軍,按一車可運25石(約750公斤)的運輸規格來看,每天需要2660多輛車來運送糧草輜重。如果運程在4天以上,那麼路上運輸的車輛就在一萬輛以上。一個士兵每月的口糧按40斤來算,秦滅楚之戰打了兩年,所需的糧食就在50萬噸以上,可以想象,倘若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雄厚的經濟實力、完備的交通網絡和系統的管理制度等作支撐,如此大規模的後勤運輸是不可想象的。

自商鞅變法開始,秦國就開始實行長達135年的耕戰政策,耕戰之“耕”是為戰而耕。秦國很早就確立了土地私有制,當時秦人的人均耕地面積高出各國一倍。國家大力支持耕織,積極推廣鐵製農具、修建灌溉工程,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相應的,還制定了《田律》、《廄苑律》、《倉律》等多種律令來規範生產與管理。

兵馬俑坑中出土的四萬多枚箭鏃,在尺寸上僅存在平均0.83毫米的誤差,這意味著在武器生產領域,秦國已經開始了標準化、大規模的流水線作業。而秦劍在長度、硬度以及韌性方面,也已經達到了青銅鑄劍的完美水平。與此相應的,是“物勒工名”的管理責任制。《呂氏春秋》記載:“物勒工名……工有不當,必行其罪。”每一位工匠都要將自己的名字刻在所鑄造的器物上,以備日後出現質量問題時追責之用。

"

公元前262年,秦趙之間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長平之戰。經過兩年的戰爭消耗,這場戰役最終以趙軍的40萬降卒被坑殺為結局,可謂慘烈之至。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對這場戰爭進行了十分詳細的記載。也正因為太史公的這段描寫,讓後人一直以來都留下了趙國因中秦反間之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老將廉頗,最終葬送了全軍的印象,隨之也留下了後世無盡的唏噓。於是很多人便認為,秦國如果不起用戰神白起,亦或是趙國沒有用趙括代替廉頗,戰爭的結局也許就會不一樣了?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偶然?

在排兵點將的戰爭策略背後,自始至終推動著整個戰局發展的,實則是秦國的一項特殊能力——軍事後勤保障能力。

一、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古今戰爭往往都捍不動這麼一個硬道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拼的不光是人馬數量、刀劍弓弩或戰略技巧,更是一個國家的軍事後勤保障能力。特別是在持久消耗戰中,後勤保障就成了決定戰爭走勢的根本因素。

從《史記》的記載來看,戰國晚期秦國的總人口在500萬左右,而秦軍規模則達到50萬。這就意味著,每十個秦人中就有一個是軍人。到秦滅六國時,秦軍已然發展到“帶甲百萬”,幾乎是全民皆兵的地步。參照同時期的歐洲,亞歷山大軍團不過五萬人,而羅馬軍團最盛時也只有幾十萬。

揭祕長平之戰真相:趙括並非紙上談兵,歷史比後人的想象更復雜

秦國的人口數量不是各國中最大的,其軍員數額也未必是最多的,但軍民比例卻是最高的。為什麼那些人口眾多的國家,不組建一支更為龐大的軍隊呢?不是他們不願意,而是他們有心無力。一個國家要長期維持一支高員額的軍隊,需要巨量的糧草供應。而穩定長久的軍糧供應的背後,更隱藏著一個國家在人力、物力、技術、經濟、制度、交通等各方面的實力,即強大的軍事後勤力量,而此時只有秦國擁有這樣的能力。

二、拼不過的糧草

讓我們回到長平之戰。長平本在趙國境內,距趙都邯鄲不過200裡,而長途奔襲的秦軍此時距離咸陽已經有400多裡了。按理說,秦軍遠道而來,糧草輜重補給困難,趙軍只要以逸待勞,便可熬到秦軍自行撤退。而趙軍守將廉頗正是這樣想的,廉頗欲以消耗戰的方式先挫其銳氣,待有利時機再一舉出擊。可沒想到,實際的情況卻截然相反,秦國方面召集百萬青壯民眾,疏通渠道,直接從水路運糧,其運糧速度甚至比趙國還要快,這樣一來反而耗到趙國開始糧草匱乏。此外,秦軍還包抄趙國後方,不斷騷擾其糧道,讓趙國陷入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困境。

此時趙王開始坐不住了,多次下詔譴責廉頗的防禦策略。但廉頗知道,趙軍已然地利盡失。秦軍屯兵於西南山谷,地勢險要,而趙軍駐紮在長平以北的平原地帶,無險可憑。趙軍若貿然進入山谷,便會成為甕中之鱉。在君臣僵持一觸即發的境況下,秦國只小小地使了一下反間計,便讓趙王立即用趙括換下了廉頗。

實際上,趙括接手的不是40萬大軍,而是一個爛攤子。廉頗因為堅持防守被趙王撤下陣來,因此趙括無論如何都要開始謀劃主動出擊。更重要的是,此時的趙軍已經陷入了飢餓狀態,如果再耗下去,不止是軍隊,就連國內都可能會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而進攻的結果正如廉頗所料,趙軍中了秦軍的埋伏,被圍困在山谷之中。早在兩軍主力交戰之時,白起就派了一支偏師去切斷趙軍糧道。白起知道趙括是有能力的,遂此後選擇圍而不打,繼續消耗這40萬大軍有限的糧草。

趙軍在連續的拼死突圍中勉力維持著,糧草殆盡,將士們只能挖野菜、殺戰馬,最後甚至出現士兵相食的慘狀。就在全體趙軍瀕臨絕望之時,趙括決定進行最後一次全力突圍,最終在突圍時中箭而亡,趙軍皆降。

揭祕長平之戰真相:趙括並非紙上談兵,歷史比後人的想象更復雜

縱觀整個長平之戰,廉頗的防禦之法,同時也是在消耗整個國家的資源,即使不被撤換,趙國也堅持不了多久。而趙括也並非紙上談兵之輩,而是面對後勤力量如此強勁的秦國,他實在是回天乏術。

三、強大的軍事後勤

《孫子兵法》曾說,“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戰場上的糧草只是軍事後勤的一部分,能支撐起長期穩定的糧草供應的,是其背後強大的軍事後勤保障鏈。

秦國的軍事後勤保障能力到底有多強大?我們可以從秦滅楚之戰中來看看。據歷史學家的估算,為了供應遠在江淮地區的60萬秦軍,按一車可運25石(約750公斤)的運輸規格來看,每天需要2660多輛車來運送糧草輜重。如果運程在4天以上,那麼路上運輸的車輛就在一萬輛以上。一個士兵每月的口糧按40斤來算,秦滅楚之戰打了兩年,所需的糧食就在50萬噸以上,可以想象,倘若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雄厚的經濟實力、完備的交通網絡和系統的管理制度等作支撐,如此大規模的後勤運輸是不可想象的。

自商鞅變法開始,秦國就開始實行長達135年的耕戰政策,耕戰之“耕”是為戰而耕。秦國很早就確立了土地私有制,當時秦人的人均耕地面積高出各國一倍。國家大力支持耕織,積極推廣鐵製農具、修建灌溉工程,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相應的,還制定了《田律》、《廄苑律》、《倉律》等多種律令來規範生產與管理。

兵馬俑坑中出土的四萬多枚箭鏃,在尺寸上僅存在平均0.83毫米的誤差,這意味著在武器生產領域,秦國已經開始了標準化、大規模的流水線作業。而秦劍在長度、硬度以及韌性方面,也已經達到了青銅鑄劍的完美水平。與此相應的,是“物勒工名”的管理責任制。《呂氏春秋》記載:“物勒工名……工有不當,必行其罪。”每一位工匠都要將自己的名字刻在所鑄造的器物上,以備日後出現質量問題時追責之用。

揭祕長平之戰真相:趙括並非紙上談兵,歷史比後人的想象更復雜

秦國修建道路的水平也是一流的。當時秦國以都城咸陽為中心,修建起了交通全國的馳道。也就是這個四通八達的道路網,支撐起了整個秦軍的後勤運輸通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秦車先進的系駕方式。與同時代歐洲繫馬喉的方式相比,秦車的繫帶是裹在馬的胸肌和肩胛處的,這樣的方式避免了皮帶勒住喉部使馬窒息的情況,使馬跑起來更為輕快,載重也就更大。

無論是長平之戰,還是滅楚之戰,秦國強大的軍事後勤保障力,都是其戰爭獲勝的至要關鍵。正是因為有了如此強大的後勤保障系統,才使得秦國最終能夠滅六國而一統天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