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在學校裡卻性格相反,害怕學生,老師,畏首畏尾的,怎麼辦?

10 個回答
育儿小当家KING
2019-05-24

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在學校裡卻性格相反,害怕學生,老師,畏首畏尾的,怎麼辦?
謝謝邀請。

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但在外面卻相反,這是典型的“窩裡橫,外面慫”。要解決孩子的這種狀況,還得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01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原因

導致孩子“內強外弱”的原因很多,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家庭教育的影響;二是孩子性格影響;三是外界環境影響。
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在學校裡卻性格相反,害怕學生,老師,畏首畏尾的,怎麼辦?

  • 家庭教育的影響:

導致孩子“內強外弱”,家庭教育的影響重大。一般這類孩子大多被寵溺,導致孩子的依耐性很強,孩子一有要求,父母就第一時間滿足,滿足不了,孩子就發脾氣,大吵大鬧,而父母又不正確引導,任由孩子“自愈”。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講原則,不堅持底線思維,整個家庭都以孩子為中心,造成孩子優越感極強。

  • 孩子性格的影響

孩子性格不好,比如內向,害羞,急躁,軟弱,不愛表現自己,不願意別人關注自己等,這些不好的性格也會導致孩子家裡橫,外面慫。

  • 外界環境的影響

孩子在家橫,說明孩子和家裡人熟悉,家裡人都得順著孩子的性子,活像一個“山大王”。而在外面,對環境和人都很陌生,特別是遇到困難或難題時,不知所措,只能向父母尋求庇護。
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在學校裡卻性格相反,害怕學生,老師,畏首畏尾的,怎麼辦?

02

解決孩子“家裡橫,外面慫”的探索方法

主要從家庭教育,孩子性格塑造這兩個方面來闡述。

  •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在滿足孩子要求時,一定要把握好度,堅持原則,堅持底線。給孩子我提供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注重家風的建設,以此來不斷引導孩子。
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在學校裡卻性格相反,害怕學生,老師,畏首畏尾的,怎麼辦?

  • 父母要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

人是社會中的個體 好的性格對於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父母要多加引導,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和外界多多接觸。父母要多花點時間在孩子的身上,不是給孩子買個玩具,買個好吃的就把孩子甩掉了,孩子真正要的是你的時間,陪伴也還最深情的告白。

0行者悟道0
2019-05-24

你好,我是行者,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在學校確信個笑話,害怕老師同學,這個問題我也很能理解,我的孩子也有類似的情況。

我的兒子小的時候還是挺活潑的,一歲多之前我是做小吃的,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孩子一直和我們在店裡,平時見到的生人都比較多。後來在他兩歲左右的時候,因為店裡不是很忙,關電在家呆了一年多。
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在學校裡卻性格相反,害怕學生,老師,畏首畏尾的,怎麼辦?

也就是從那時孩子的性格就有了改變,看到生就會往大人身後躲。到了3歲多上幼兒園,也不愛與同學交流。對老師更是畏懼,現在已經快6歲了。
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在學校裡卻性格相反,害怕學生,老師,畏首畏尾的,怎麼辦?

但是從這半年多我發現,他比之前有所好轉。可能是這半年多,經常帶她出門。見的生人比較多。再就是經常鼓勵他,感覺他更有自信了現在,也更喜歡和小朋友一起交流。
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在學校裡卻性格相反,害怕學生,老師,畏首畏尾的,怎麼辦?

其實孩子的心理狀態,和我們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平時所處的環境,也決定了他的性格。我建議你要多陪陪孩子,多帶她去人多的地方,多接觸一些生人,尤其是小朋友。也許他的性格還可以慢慢改變吧。

高级教师徐老师
2019-05-24

謝謝邀請。

這樣的孩子真的存在,也就是人們口中的“門裡王”。只會在家裡橫行霸道,一旦離開家,回到學校,就會被同學欺負,被老師批評,連大氣也不敢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無法適應社會。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的現象呢?是因為,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對孩子有求必應。在這樣的家庭中,父母疼愛,爺爺奶奶溺愛,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們一有不順心的事,就會衝父母大吼大叫,父母就會哄著,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這樣的孩子只會在家裡橫行霸道,因為,家裡人寵她、愛她。可是同學和老師不會寵著他,愛著他。但他衝別人發火時,同學就可能會群起而攻之。因此,越來越畏手畏腳,膽子越來越小。

希望家長不要太溺愛孩子,因為對孩子無條件的滿足,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幼儿教师南希
2019-05-24

有一種父母雖然也愛孩子,但是給到孩子的愛是偷懶,不負責任的愛。

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包辦,我們也稱之為包辦型的溺愛。

生活自理方面,孩子已經有自己穿衣整理的能力了,也能夠自己穿了,但是他們覺得孩子穿不好,需要成人幫忙。

孩子能說會道,和身邊的小夥伴打成一片。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和衝突了,介入幫忙,解決孩子之間的問題。

最後的結果就是:錯誤永遠都是別人的。

這類父母經常會無視自己孩子的能力,選擇幫孩子把一切都安排好,孩子不動手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這種包辦型溺愛培養出來的孩子,不自信,受挫折能力差,遇到困難容易逃避,膽怯,語言表達能力差,沒有責任感。

因為孩子能做的的,想做的,他們的父母已經給他們安排好了,做不到放手,讓孩子承擔起自己的角色。

孩子不會繫鞋帶,是不是再也不給孩子買穿鞋帶的鞋子?孩子不會用筷子吃飯,一直給孩子用勺子吃飯?孩子不會拉裙子拉鍊,一直不給孩子穿裙子?

我們從小到大也是通過各種對於世界的體驗和嘗試,才長大成人,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就不能呢?

看不得孩子吃苦,是父母自己本身成長經歷的問題。

正是因為孩子不會做,所以才要給孩子機會去嘗試。

不要讓你的孩子為了你而活,以愛的名義,剝奪孩子的感受和體驗。

童言无忌TTH
2019-05-24

很明顯,這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在家被寵上天,唯我獨尊;到外面發現家裡那一套不管用,吃了多次虧之後,也就害怕了,畏手畏腳。家庭教育,一定要體現寬嚴相濟,最重要是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底線什麼是上線。

元之创客
2019-05-24

在家裡是飛揚跋扈,在學校就是自卑消極,這屬於典型的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不懂得家庭教育常識,不消除溺愛的陋習,神仙也救不了你的孩子和你的家庭幸福!

西铁动态
2019-05-24

這種情況是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比較靦腆,不好意思。 需要家長給孩子多溝通一下,做做工作,平時也要帶孩子多和其他小朋友多接觸一下。 多交流一下。慢慢的讓孩子去改變。

知新数学课堂
2019-05-24

可能是因為家裡人太過於寵愛了吧。小時候沒捱過揍,所以有點無法無天。

西域姐妹
2019-05-24

這是平時在家家長比較慣的原因,還有可能對孩子太嚴歷,因為跟家人比較熟敢反抗,出門以後膽小是怕做錯了會捱罵,不熟也不敢反抗

西西弗巨石
2019-05-24

說句不好聽的,大人是這樣,孩子也就這樣了。

說真的,其實要言傳身教,多帶出去交際會變好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