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是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仲秋節、祭月節、團圓節。八月仲秋,在天則金風送爽、銀蟾光滿,在地則丹桂飄香、玉露生涼,在人則灑掃拜月、酌酒高歌。美麗的季候與豐盈的收穫,虔誠的仰望與企盼的團圓,天地人在八月的月圓之夜交相輝映,體現出中國人獨有的詩意人間。甚至連手中常吃的麵食,此時也要用模子做出美好吉祥的花樣,注入月亮的詩意華光,並賦予其一個節令專屬名稱——月餅。

月餅作為一種圓形有餡兒的點心,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早在殷商時期,江浙一帶就有為了紀念商紂王的太師聞仲而製作的“太師餅”,兩邊薄、中間厚,大概可以看出一點現代月餅的端倪。而到了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中原和西域的物種交流,既帶來了西域筋硬耐嚼的胡餅,也帶來了芝麻、胡桃等西域特有物種,這些食物放入胡餅充作餡料,在形制和內容物上成為了現代月餅的雛形。

而此時的餅還只是一種充滿煙火氣的尋常食物,並未與月亮和中秋節發生關聯。在中華文明的高光時刻唐朝,這個揮灑著詩與酒的時代,出現了圓餅與月亮發生美好邂逅的傳說。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討伐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時有胡商向高祖李淵獻餅祝捷,高祖內心大悅,手拿圓餅,笑指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然後將餅分給群臣,慶功至通宵達旦。

極具藝術修養的唐明皇與楊貴妃,也留下了手指當空圓月,將胡餅更名為月餅的故事。這兩則有關深宮大內的傳說,經歷無數改編與以訛傳訛,大概早已脫離真相久矣。而有時或許我們不需要如此較真,因為民眾願意將美麗的事物附會到美麗勇敢的人身上,這是大眾的邏輯,也是中華民族代代流傳的詩性基因。

"

中秋節是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仲秋節、祭月節、團圓節。八月仲秋,在天則金風送爽、銀蟾光滿,在地則丹桂飄香、玉露生涼,在人則灑掃拜月、酌酒高歌。美麗的季候與豐盈的收穫,虔誠的仰望與企盼的團圓,天地人在八月的月圓之夜交相輝映,體現出中國人獨有的詩意人間。甚至連手中常吃的麵食,此時也要用模子做出美好吉祥的花樣,注入月亮的詩意華光,並賦予其一個節令專屬名稱——月餅。

月餅作為一種圓形有餡兒的點心,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早在殷商時期,江浙一帶就有為了紀念商紂王的太師聞仲而製作的“太師餅”,兩邊薄、中間厚,大概可以看出一點現代月餅的端倪。而到了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中原和西域的物種交流,既帶來了西域筋硬耐嚼的胡餅,也帶來了芝麻、胡桃等西域特有物種,這些食物放入胡餅充作餡料,在形制和內容物上成為了現代月餅的雛形。

而此時的餅還只是一種充滿煙火氣的尋常食物,並未與月亮和中秋節發生關聯。在中華文明的高光時刻唐朝,這個揮灑著詩與酒的時代,出現了圓餅與月亮發生美好邂逅的傳說。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討伐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時有胡商向高祖李淵獻餅祝捷,高祖內心大悅,手拿圓餅,笑指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然後將餅分給群臣,慶功至通宵達旦。

極具藝術修養的唐明皇與楊貴妃,也留下了手指當空圓月,將胡餅更名為月餅的故事。這兩則有關深宮大內的傳說,經歷無數改編與以訛傳訛,大概早已脫離真相久矣。而有時或許我們不需要如此較真,因為民眾願意將美麗的事物附會到美麗勇敢的人身上,這是大眾的邏輯,也是中華民族代代流傳的詩性基因。

餅如嚼月——中秋的煙火與詩意

在商品經濟和市民文化繁榮發展的兩宋時期,中秋節節期已定,月餅成為宮廷精緻小食並逐漸與賞月,尤其是與月色倍明於前的中秋聯繫起來,逐漸向民間擴展。月餅的製作方法也已與當下別無二致。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留別廉守》一詩中提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美食品鑑與才華齊飛的蘇子瞻,不僅給我們留下了東坡肉,還留給了後人月餅的規格與配方。可以看出,月餅此時不是充飢的蠢物,而是小小的、精緻的,甚至帶點小奢侈的,中有酥油和飴糖、如若“嚼月”的風雅之物。“吃”這種簡單的需求與“低級趣味”,竟然可以與“月”的陽春白雪與無限皎潔相連,而且合在一起毫無違和之感!這大概是中國人獨有的文明境界了吧!詩意與煙火共棲,務虛與務實並存,既不會擺出高高在上的架子,也不被生活折下想象的頭顱。這或許就是中華傳統文化沒有斷絕也不會斷絕的密碼所在。

"

中秋節是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仲秋節、祭月節、團圓節。八月仲秋,在天則金風送爽、銀蟾光滿,在地則丹桂飄香、玉露生涼,在人則灑掃拜月、酌酒高歌。美麗的季候與豐盈的收穫,虔誠的仰望與企盼的團圓,天地人在八月的月圓之夜交相輝映,體現出中國人獨有的詩意人間。甚至連手中常吃的麵食,此時也要用模子做出美好吉祥的花樣,注入月亮的詩意華光,並賦予其一個節令專屬名稱——月餅。

月餅作為一種圓形有餡兒的點心,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早在殷商時期,江浙一帶就有為了紀念商紂王的太師聞仲而製作的“太師餅”,兩邊薄、中間厚,大概可以看出一點現代月餅的端倪。而到了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中原和西域的物種交流,既帶來了西域筋硬耐嚼的胡餅,也帶來了芝麻、胡桃等西域特有物種,這些食物放入胡餅充作餡料,在形制和內容物上成為了現代月餅的雛形。

而此時的餅還只是一種充滿煙火氣的尋常食物,並未與月亮和中秋節發生關聯。在中華文明的高光時刻唐朝,這個揮灑著詩與酒的時代,出現了圓餅與月亮發生美好邂逅的傳說。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討伐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時有胡商向高祖李淵獻餅祝捷,高祖內心大悅,手拿圓餅,笑指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然後將餅分給群臣,慶功至通宵達旦。

極具藝術修養的唐明皇與楊貴妃,也留下了手指當空圓月,將胡餅更名為月餅的故事。這兩則有關深宮大內的傳說,經歷無數改編與以訛傳訛,大概早已脫離真相久矣。而有時或許我們不需要如此較真,因為民眾願意將美麗的事物附會到美麗勇敢的人身上,這是大眾的邏輯,也是中華民族代代流傳的詩性基因。

餅如嚼月——中秋的煙火與詩意

在商品經濟和市民文化繁榮發展的兩宋時期,中秋節節期已定,月餅成為宮廷精緻小食並逐漸與賞月,尤其是與月色倍明於前的中秋聯繫起來,逐漸向民間擴展。月餅的製作方法也已與當下別無二致。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留別廉守》一詩中提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美食品鑑與才華齊飛的蘇子瞻,不僅給我們留下了東坡肉,還留給了後人月餅的規格與配方。可以看出,月餅此時不是充飢的蠢物,而是小小的、精緻的,甚至帶點小奢侈的,中有酥油和飴糖、如若“嚼月”的風雅之物。“吃”這種簡單的需求與“低級趣味”,竟然可以與“月”的陽春白雪與無限皎潔相連,而且合在一起毫無違和之感!這大概是中國人獨有的文明境界了吧!詩意與煙火共棲,務虛與務實並存,既不會擺出高高在上的架子,也不被生活折下想象的頭顱。這或許就是中華傳統文化沒有斷絕也不會斷絕的密碼所在。

餅如嚼月——中秋的煙火與詩意

經過唐宋元三朝的不斷積累、修正、總結,月餅到了明中期前後,也就是中華文化的總結階段,月餅終於與中秋節這一佳節建立起深厚的、密不可分的聯繫,形成一種牢固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盟。中秋賞月、祭月、拜月、玩月,成為一種不分階層的社會大狂歡。王孫公子、富家巨室登高樓、開廣榭,設宴席,把酒高歌;中產階級也登月臺、排家宴、糰子女,以酬佳節;甚至陋巷襤褸之家,也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負此良宵。可以想象,在果盤累堆的桌子上,少不了的便是這充當了祭月儀式祭祀品的圓餅,溫和圓潤一如當空皓月。

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便記載了中秋食月餅的習俗和這種習俗表現出來的全民性、普遍性: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遣,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儀式完畢家庭成員不論老幼便可分而食之。這種明月清輝之下不可或缺的儀式感,團聚在一起分食月餅與時令瓜果的畫面感,神人同歡、普天同慶的生活氣息與狂歡熾熱,是華人文化圈共同的鄉愁。我們吃下的是內含各種堅果核仁的餅,也是綿綿不絕的對團圓與未來歲月的美好企盼。

"

中秋節是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仲秋節、祭月節、團圓節。八月仲秋,在天則金風送爽、銀蟾光滿,在地則丹桂飄香、玉露生涼,在人則灑掃拜月、酌酒高歌。美麗的季候與豐盈的收穫,虔誠的仰望與企盼的團圓,天地人在八月的月圓之夜交相輝映,體現出中國人獨有的詩意人間。甚至連手中常吃的麵食,此時也要用模子做出美好吉祥的花樣,注入月亮的詩意華光,並賦予其一個節令專屬名稱——月餅。

月餅作為一種圓形有餡兒的點心,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早在殷商時期,江浙一帶就有為了紀念商紂王的太師聞仲而製作的“太師餅”,兩邊薄、中間厚,大概可以看出一點現代月餅的端倪。而到了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中原和西域的物種交流,既帶來了西域筋硬耐嚼的胡餅,也帶來了芝麻、胡桃等西域特有物種,這些食物放入胡餅充作餡料,在形制和內容物上成為了現代月餅的雛形。

而此時的餅還只是一種充滿煙火氣的尋常食物,並未與月亮和中秋節發生關聯。在中華文明的高光時刻唐朝,這個揮灑著詩與酒的時代,出現了圓餅與月亮發生美好邂逅的傳說。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討伐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時有胡商向高祖李淵獻餅祝捷,高祖內心大悅,手拿圓餅,笑指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然後將餅分給群臣,慶功至通宵達旦。

極具藝術修養的唐明皇與楊貴妃,也留下了手指當空圓月,將胡餅更名為月餅的故事。這兩則有關深宮大內的傳說,經歷無數改編與以訛傳訛,大概早已脫離真相久矣。而有時或許我們不需要如此較真,因為民眾願意將美麗的事物附會到美麗勇敢的人身上,這是大眾的邏輯,也是中華民族代代流傳的詩性基因。

餅如嚼月——中秋的煙火與詩意

在商品經濟和市民文化繁榮發展的兩宋時期,中秋節節期已定,月餅成為宮廷精緻小食並逐漸與賞月,尤其是與月色倍明於前的中秋聯繫起來,逐漸向民間擴展。月餅的製作方法也已與當下別無二致。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留別廉守》一詩中提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美食品鑑與才華齊飛的蘇子瞻,不僅給我們留下了東坡肉,還留給了後人月餅的規格與配方。可以看出,月餅此時不是充飢的蠢物,而是小小的、精緻的,甚至帶點小奢侈的,中有酥油和飴糖、如若“嚼月”的風雅之物。“吃”這種簡單的需求與“低級趣味”,竟然可以與“月”的陽春白雪與無限皎潔相連,而且合在一起毫無違和之感!這大概是中國人獨有的文明境界了吧!詩意與煙火共棲,務虛與務實並存,既不會擺出高高在上的架子,也不被生活折下想象的頭顱。這或許就是中華傳統文化沒有斷絕也不會斷絕的密碼所在。

餅如嚼月——中秋的煙火與詩意

經過唐宋元三朝的不斷積累、修正、總結,月餅到了明中期前後,也就是中華文化的總結階段,月餅終於與中秋節這一佳節建立起深厚的、密不可分的聯繫,形成一種牢固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盟。中秋賞月、祭月、拜月、玩月,成為一種不分階層的社會大狂歡。王孫公子、富家巨室登高樓、開廣榭,設宴席,把酒高歌;中產階級也登月臺、排家宴、糰子女,以酬佳節;甚至陋巷襤褸之家,也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負此良宵。可以想象,在果盤累堆的桌子上,少不了的便是這充當了祭月儀式祭祀品的圓餅,溫和圓潤一如當空皓月。

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便記載了中秋食月餅的習俗和這種習俗表現出來的全民性、普遍性: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遣,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儀式完畢家庭成員不論老幼便可分而食之。這種明月清輝之下不可或缺的儀式感,團聚在一起分食月餅與時令瓜果的畫面感,神人同歡、普天同慶的生活氣息與狂歡熾熱,是華人文化圈共同的鄉愁。我們吃下的是內含各種堅果核仁的餅,也是綿綿不絕的對團圓與未來歲月的美好企盼。

餅如嚼月——中秋的煙火與詩意

時至今日,中秋節依然在過,國家也把中秋節作為法定節假日。這是對傳統文化的迴歸,也是對全體中國人精神家園的迴歸。而人性和家庭溫度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中秋節、月餅這種佳節與佳食,已背離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價值太多,更多地成為一種放假休息的日子。

商業化氣息正在逐漸影響著這塊餅,它被擺在超市顯眼的位置上,穿上了過分華麗繁複的衣裝。質量品相都好的產品價格相對高昂,對很多家庭來說,可能有些奢侈。雖然時代在變化,我們不能閉目塞聽、無視潮流、是古非今,但我們是否可以停一停追趕的腳步,漸漸地慢下來,思考一下中秋節跟月餅的精神實質和真正意涵呢?

那種團坐一起分食月餅,抬頭仰望星空與明月的閒散與詩意,祝福與溫情,才是中秋節永恆的意義。

願你我都能返璞歸真,人長久,共嬋娟。

"

中秋節是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仲秋節、祭月節、團圓節。八月仲秋,在天則金風送爽、銀蟾光滿,在地則丹桂飄香、玉露生涼,在人則灑掃拜月、酌酒高歌。美麗的季候與豐盈的收穫,虔誠的仰望與企盼的團圓,天地人在八月的月圓之夜交相輝映,體現出中國人獨有的詩意人間。甚至連手中常吃的麵食,此時也要用模子做出美好吉祥的花樣,注入月亮的詩意華光,並賦予其一個節令專屬名稱——月餅。

月餅作為一種圓形有餡兒的點心,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早在殷商時期,江浙一帶就有為了紀念商紂王的太師聞仲而製作的“太師餅”,兩邊薄、中間厚,大概可以看出一點現代月餅的端倪。而到了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中原和西域的物種交流,既帶來了西域筋硬耐嚼的胡餅,也帶來了芝麻、胡桃等西域特有物種,這些食物放入胡餅充作餡料,在形制和內容物上成為了現代月餅的雛形。

而此時的餅還只是一種充滿煙火氣的尋常食物,並未與月亮和中秋節發生關聯。在中華文明的高光時刻唐朝,這個揮灑著詩與酒的時代,出現了圓餅與月亮發生美好邂逅的傳說。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討伐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時有胡商向高祖李淵獻餅祝捷,高祖內心大悅,手拿圓餅,笑指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然後將餅分給群臣,慶功至通宵達旦。

極具藝術修養的唐明皇與楊貴妃,也留下了手指當空圓月,將胡餅更名為月餅的故事。這兩則有關深宮大內的傳說,經歷無數改編與以訛傳訛,大概早已脫離真相久矣。而有時或許我們不需要如此較真,因為民眾願意將美麗的事物附會到美麗勇敢的人身上,這是大眾的邏輯,也是中華民族代代流傳的詩性基因。

餅如嚼月——中秋的煙火與詩意

在商品經濟和市民文化繁榮發展的兩宋時期,中秋節節期已定,月餅成為宮廷精緻小食並逐漸與賞月,尤其是與月色倍明於前的中秋聯繫起來,逐漸向民間擴展。月餅的製作方法也已與當下別無二致。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留別廉守》一詩中提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美食品鑑與才華齊飛的蘇子瞻,不僅給我們留下了東坡肉,還留給了後人月餅的規格與配方。可以看出,月餅此時不是充飢的蠢物,而是小小的、精緻的,甚至帶點小奢侈的,中有酥油和飴糖、如若“嚼月”的風雅之物。“吃”這種簡單的需求與“低級趣味”,竟然可以與“月”的陽春白雪與無限皎潔相連,而且合在一起毫無違和之感!這大概是中國人獨有的文明境界了吧!詩意與煙火共棲,務虛與務實並存,既不會擺出高高在上的架子,也不被生活折下想象的頭顱。這或許就是中華傳統文化沒有斷絕也不會斷絕的密碼所在。

餅如嚼月——中秋的煙火與詩意

經過唐宋元三朝的不斷積累、修正、總結,月餅到了明中期前後,也就是中華文化的總結階段,月餅終於與中秋節這一佳節建立起深厚的、密不可分的聯繫,形成一種牢固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盟。中秋賞月、祭月、拜月、玩月,成為一種不分階層的社會大狂歡。王孫公子、富家巨室登高樓、開廣榭,設宴席,把酒高歌;中產階級也登月臺、排家宴、糰子女,以酬佳節;甚至陋巷襤褸之家,也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負此良宵。可以想象,在果盤累堆的桌子上,少不了的便是這充當了祭月儀式祭祀品的圓餅,溫和圓潤一如當空皓月。

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便記載了中秋食月餅的習俗和這種習俗表現出來的全民性、普遍性: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遣,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儀式完畢家庭成員不論老幼便可分而食之。這種明月清輝之下不可或缺的儀式感,團聚在一起分食月餅與時令瓜果的畫面感,神人同歡、普天同慶的生活氣息與狂歡熾熱,是華人文化圈共同的鄉愁。我們吃下的是內含各種堅果核仁的餅,也是綿綿不絕的對團圓與未來歲月的美好企盼。

餅如嚼月——中秋的煙火與詩意

時至今日,中秋節依然在過,國家也把中秋節作為法定節假日。這是對傳統文化的迴歸,也是對全體中國人精神家園的迴歸。而人性和家庭溫度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中秋節、月餅這種佳節與佳食,已背離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價值太多,更多地成為一種放假休息的日子。

商業化氣息正在逐漸影響著這塊餅,它被擺在超市顯眼的位置上,穿上了過分華麗繁複的衣裝。質量品相都好的產品價格相對高昂,對很多家庭來說,可能有些奢侈。雖然時代在變化,我們不能閉目塞聽、無視潮流、是古非今,但我們是否可以停一停追趕的腳步,漸漸地慢下來,思考一下中秋節跟月餅的精神實質和真正意涵呢?

那種團坐一起分食月餅,抬頭仰望星空與明月的閒散與詩意,祝福與溫情,才是中秋節永恆的意義。

願你我都能返璞歸真,人長久,共嬋娟。

餅如嚼月——中秋的煙火與詩意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瞭解更多”,下載方太幸福家APP,開啟幸福智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