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北張家:鄒平人才最多家族之一'

"

明清時期,鄒平縣城有三大張家,即東張家、西張家、北張家。東張家是元朝長白先生張臨的後裔,居住在城東,是鄒平最古老的家族之一;西張家是明朝工部尚書張延登家族,居住在城西,是鄒平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北張家是明朝江西布政使張毓泰家族,居住在城北,是鄒平人才最多的家族之一。

合計北張家有明朝天啟年間進士張毓泰、清朝康熙年間進士張璽,共2名。民國《鄒平縣誌》為張家立傳人物有20餘人。

民國《鄒平縣誌》有張永康傳,敘述北張家的來龍去脈甚為詳細。北張家的始祖叫張順,有兩子,長子張守臯,次子名字失考,有子即張永康。張永康考取弘治壬子(弘治五年,1492年)舉人,任孟縣知縣,因為他性格鯁直,得罪了權貴,大禍臨頭,其父親即改名換姓,帶著兩個孫子連夜外逃,從此下落不明。由此,所謂北張家,即是張守臯的後裔。北張家知名人物如下。

張毓泰

民國《鄒平縣誌》有張毓泰傳,文字太長且晦澀難懂,攝取精華如下:

“張毓泰,字履素,鄉賢張公奇策之冢嗣也。毓泰,萬曆己酉科(1609年)舉人,(天啟)壬戌科(1622年)進士,選邢臺知縣,事無鉅細,皆躬親之。”

張毓泰斷案當地水利之爭,百姓認為他執法公正,自發立碑頌揚。他任汾陽縣知縣時,崇禎元年,當地物價平穩,而他預測有旱災,因此,曉諭百姓多儲備糧食,不久,果然大旱。

為解除旱災,他齋戒沐浴,步行二十里到賀將軍泉求雨,當夜,大雨如期而至,而臨近的介休、平遙、文水等縣,土地依舊龜裂,有同僚戲稱說這是老天爺偏心,也是老天爺被汾陽知縣感動所至。

來年,又是荒年,他設立粥場,賑濟貧民。他選擇地方德高望重者四十三人,收留幼童六百名,並負責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天寒時,他又多方籌措資金購買煤炭,為孩子們取暖。他關心孩子細緻入微,“令男女異宿,晚給秫粥,晨飲以椒姜。”

荒災之後,就是瘟疫,他在書院前以及重要集鎮設立湯藥點,每天舍藥,使得當地社會秩序安定。崇禎初年,北京戒嚴,社會動盪,上司決定派使者帶兵到汾陽駐守,張毓泰以擾民為由,據理力爭,上司才不得不罷其事。

崇禎五年,張毓泰入京覲見皇帝,改為永年縣知縣。他剷除貪蠹,捐資修建學宮以及書院,又維修城牆,疏浚護城河,教百姓種植蓮藕,充分利用水利,頗得民心。

八年,任武選司主事。十年,出京擔任寧武關兵備道道臺,監軍太監頤指氣使各位道員、司官,惟獨張毓泰不為所屈。不久,移住大梁,再移通州監軍。十三年,因為母親去世,回鄉守制,來年,鄒平發生饑荒,他積極協助地方官開辦粥場,收養棄兒。

明清改朝換代之時,張毓泰仍在鄒平家中,來年,被清政府“以人材徵授山西按察使,又明年,升江西右布政使。”因為他據理向上司爭取免除當地過去的稅額,得罪左布政使,任期滿即罷官回鄉。

康熙二年去世,享年七十八歲。到民國時期,汾陽縣的東郭以及永安鎮為他立的兩座生祠、石碑仍在,張毓泰的孫子輩到山西任職時,曾經抄錄下碑文帶回家鄉。

張家的繼承關係是,張守臯→張得祿→張繼維(曾任寶坻縣丞)→張學易→張奇策(秀才,鄉賢,有五子,第三子即張毓泰,長子張毓乾,秀才,少子張毓謙,官鴻臚寺左丞,兩人均有傳記)→張毓泰→張景燊,張毓泰長子;第四子張壎,舉人。

張璽

張璽,張景燊長子,民國《鄒平縣誌》有傳。

“張璽,字寶庵,景燊長子也。康熙己酉科(1669年)舉人,癸亥署堂邑縣教諭,乙丑(1685年)成進士,行取河南新野縣知縣,下車務舉大綱,與民休息,汰耗羨以紓農氓,革支應以紓商賈,崇學校以造士,懲豪強以安良。縣有古議事臺舊址,為增修之,創立書院,令士子肄業其中。癸酉科,分校禮記,得李國華、楊春輩,皆中州之俊也。關中大飢,刑部侍郎督運湖南米二十萬石往賑。新野地衝子午,凡楚豫諸大吏及運夫數十萬,絡繹往來,經三月之久。璽戴星出入,事濟而不病民。丙子,軍興,郡縣洶洶,莫知為計,獨捐俸為之車馬糗糧芻茭,皆咄嗟取辦,新野民若不知有大役者。丁丑春,南陽大旱,上議發積谷賑救,令未及下,民不能待,多聚謀劫掠。璽多方撫卹,始散去。然而,形神皆敝,怔忡之病作矣。天資醇謹,吶吶然如不能出諸口,而中多俶儻奇偉之畫,雖決機應變,必持之以厚德。居官六載,廉及裘糗,惠被鱦 。會臺省缺員,朝廷行取循良以充言路。璽北上,七月,便道抵家,不逾月而卒。其後,崇祀鄉賢祠。”

張墉

民國《鄒平縣誌》有張墉傳。

“張墉,字石宗,毓泰之次子也。康熙壬子(1672年)拔貢,充八旗教習官,乙亥(1695年),選雄縣知縣。地當綰轂之口,旗民雜處,墉為政清簡,人不凌競。縣居九河下游,澱水所歸。庚辰年,水涸,田為膏腴,民爭趨之。詬誶喧囂,勢所不免。墉履畝定稅,較若劃一,豪強勿得相併。明年,有永定河之役,民憚徵發,墉力請修縣南長堤二十里,縣人德之,堤成,名之曰:張公堤。堤路如弦,高柳蔭之。數十步輒作一橋,上通輪遞,下通舟楫,往來若歷堂序,撫軍題請議敘,超擢,旋遭逆奴之變而卒,朝廷立為正臬獍之誅,以慰墉焉。”

張誠修

民國《鄒平縣誌》有張誠修傳。

“張誠修,北張氏江西右布政使毓泰之裔也。嘉慶辛酉(1801年)拔貢。官山西代州州判。駕幸五臺山,誠修委修獅子樑蹕路。又承辦多差,均無遺誤。朔平府旗丁,佃地四百餘頃,以所佃不平,久訟未決,即飭誠修往為清丈,訖,加以婉瑜,分別其家口,各佃之,稍笞其冒丁私佃者,訟乃息調解。州判大計,卓異,升安邑知縣。未任,補夏縣,凡舊例供給不便於民者,一切革之,夏人頌焉。調壽陽,承辦軍需,刻日而集,軍功議敘,加一級,調榆次縣,三月,以勞疾歸,卒,年五十一。”

張家是官宦世家,也是文學大家,民國《鄒平縣誌》收錄了大量張家人謳歌鄒平的詩歌作品。主要有張璽、張吟修及其子張暻,選擇部分作品如下。

其一,過兔柴僧舍(張璽)

曠然雲白與山青,伐木空山耐遠聽。

任是雲流山自靜,老僧得趣理殘經。

其二,朝陽山寺(張璽)

石屋荒涼古佛殘,年來欲往一僧難。

西山爽氣西湖水,應許閒情靜裡看。

其三,緒果洞看杏花(張吟修)

東風吹暖豔陽天,柳色初勻嫋翠煙。

行過溪橋山路轉,杏花紅到夕陽邊。

其四,雨後步至黛溪(張吟修)

亂峰空翠落平蕪,土潤如膏草夢蘇。

楊柳春風啼布穀,杏花村店喚提壺。

攜來靈運遊山屐,行過黃公賣酒壚。

日暖西溪爭下網,一川煙景捕魚圖。

其五,初夏過安壽民山居(張吟修)

市塵元不到山家,麥隴蔬畦野徑斜。

田父種瓜開汲井,村人煮繭響繅車。

盤阿樹老垂藤蔓,處士亭空長蕨芽。

奕葉流傳風自在,開軒猶是話桑麻。

註釋:鄒平長白山中有安村,是元朝安處士的後裔所居。該村有遐景亭,有元朝時石碑。該村擅長繅絲。

其六,初歸菘園作(張吟修)

湖海歸來豪氣除,從今吾亦愛吾廬。

閉門種菜開荒圃,掃地焚香讀道書。

世外菸霞容嘯傲,胸中丘壑足軒渠。

招尋舊雨重相過,閭巷長停薄笨車。

其七,同劉策卿遊黃花山寺(張吟修)

黃花山翠擁僧庵,結伴登臨遊興酣。

鬆徑行看峰六六,雲堂入問眾三三。

石泉流向阿蘭若,蓮界香生優缽曇。

聊借禪床同淡話,煎茶道侶汲清潭。

其八,寄贈陳丹翥盤鶴峪道院讀書(張吟修)

錦秋亭復墨王亭,愛此山盤湖上青。

花發巖阿春負笈,月明仙觀夜溫經。

煎茶好共燒丹灶,滌硯還分飲鶴汀。

我欲相尋攜竹杖,鬆門石路看雲屏。

其九,黛溪晚渡(張暻)

郭外斜陽晚,人歸競渡河。酒旗前店映,花擔小橋過。

水淺魚罾少,宵深蟹火多。柳梢新月吐,隔岸聽漁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