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標來了,電動自行車準備好了嗎?

自行車 交通 技術 設計 環球網 2019-04-25

4月15日起,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新國標開始實施。相比於舊國標,新國標在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電器保護等技術指標有了新規定,特別是在防火阻燃和淋水涉水兩方面。

在此之前,電動自行車引發的安全問題一直被輿論所關注。以火災為例,從2013年到2017年,全國有233人因電動自行車火災死亡。

而在交通事故方面,由於許多電動自行車超標且安全性能較差,駕駛者不遵守交通規則,從2013年到2017年,全國電動自行車肇事致人傷亡交通事故高達5.62萬起,死亡者達8431人。由於交通事故頻發,加之超標電動自行車佔比較高,許多地方都對電動自行車採取了一定的限制性措施,這也制約了行業發展。從這點來說,安全性更高的新國標,對於電動自行車行業來說,不是制約而是機會。

根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的數據,去年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總產量3300萬輛,同比增長6%,行業內480家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收入760億元,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8%和6%。而在市場保有量方面,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的數據,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5億輛。根據新國標的要求,電動自行車必須具有腳踏騎行功能,換言之,當前市場上大量的已有電動自行車都需要更換,由此帶來的市場將是巨大的。

目前,新國標實施已有一週時間,儘管各地相關細則尚未出臺,但是市場觀望情緒較重。這是因為,當前許多電動自行車門店銷售的品牌和車型,消費者難以從外觀上判定是否符合新國標,加之許多地方細則和合格車型目錄尚未明確,也加重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

也就是說,對於各地交通和市場管理部門而言,有必要儘快出臺電動自行車相關管理細則和合格車型“白名單”,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而對於企業而言,在電動機額定功率、車輛時速、整車質量都被嚴格規定上限的情況下,企業在車輛的設計和製造時,追求的將不再是速度,而是整體質量和整車形象,特別是相關安全性指標。當前,許多電動自行車企業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電池與車輛分開生產和上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樣的模式顯然不適合新國標下電動自行車的生產和銷售,電池性能本身也將成為需要突破的技術短板。

事實上,現階段,相關管理部門並未對不符合新國標的已有電動自行車採取“一刀切”式的限制。根據工信部的要求,各省區市對於消費者已購買的不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妥善的解決辦法,如以舊換新、折價回購、發放報廢補貼、納入機動車管理等。

以北京市為例,該市將在4月30日24時停止發放電動自行車臨時牌照,在截止時間前申領到電動自行車臨時牌照的消費者,將有3年過渡期。其實,這樣的過渡期方案,也給企業留出了較為充分的轉型升級時間。

如果相關市場監管部門能夠確保監管力度,如果各地交管部門對於不合格電動自行車能夠確保嚴格執法,那麼,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產品,將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特別是在已有不合格產品的更新淘汰過程中。而城市管理者也有必要思考,如何讓電動自行車在城市慢行系統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趙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