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共享單車是一個笑話,80後和90後有自己的看法

自行車 移動互聯網 文章 芝麻信用 吳曉波頻道 2017-03-26

文/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昨天,吳老師發了篇關於共享單車的文章,蠻擔心這個行業泡沫的。文章發出來之後,很快就刷屏了,有人舉雙手支持,也有人持一些不同的觀點。

共享單車即是一個商業問題,也是一個民生問題,所涉甚廣,因此從不同的角度看,甚至針對不同的主體,得出的結論或許就不一樣。

實際上,小巴前段時間就找了一幫朋友,一邊逛西湖,一邊專門去體驗了一把單車。以用戶的角度來看,小巴覺得也可以談一談另一種視角。


我們自己用了,這玩意很好啊


我們當天下了APP,打開一看,滿地圖的自行車,隨便往前走幾步,都能看到停在路邊。交了押金,開了鎖,繞著西湖走了小半圈,騎一會停一會,最後又在路邊鎖好、結賬,不過是三五塊錢。

說共享單車是一個笑話,80後和90後有自己的看法

騎一會停一會,使用方便,隨手可得

後來,我還在公司和同學圈子裡面做了一個小調查,問大家有沒有用過單車?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用的?以後打算用嗎?有什麼不滿意的嗎?

用過的人不少,當然幾乎都是80後和90後,觀點也出奇得一致,下面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回覆:

“早晚下班咯,不想等車。距離近,天氣又好的時候。”

“從寢室到教學樓,或者到周邊的商場。”

“每天上下班騎車20分鐘,距離大概2-3公里,很方便啊,一趟大概1-2塊錢。現在公交等車很煩,滴滴經常打不到,出租車態度又差。”

“下個APP掃碼就用,特別方便,而且車超多,哪裡都有,又哪裡都可以停。”

“上次在地鐵站看到超多,確實出了地鐵很有用。”

“杭州有家單車,可以綁定芝麻信用不用押金。”

“現在住得離公司近,所以需求小。以前用得多些,天暖起來,感覺應該使用的頻次會變大。”

“一個問題:停在宿舍樓下,上樓拿了下東西,下樓就發現車被其他人騎走了,要找新的車。”

“我前段時間看朋友騎,很不錯。之後用過三四次,暫時覺得還不錯,有個問題是昨天連掃兩輛都有故障,影響了體驗。”

小結以上,共享單車的優點在於:使用方便、短距離使用、便宜、隨手可得、互聯網化。而潛在可能影響使用的問題則在於:距離、天氣、快速的可獲得性。

換言之,我們就是用它解決短距離通行的問題,但我們其實對它的耐心也不高,如果拿車和還車不方便,不管是天氣原因還是位置原因,可能就不用了。


最後1公里的單車和最後10公里的滴滴


長久以來,在IT研究學界關於IT技術創新接受與使用的理論中,公認有四項關鍵因素決定了一個創新產品是否會被廣泛使用,它們是感知有用性(或稱績效期望)、感知易用性(或努力期望)、社群影響、便利條件。

翻譯成人話,就是

感知有用性:“我覺得這玩意很有用”;

感知易用性:“我覺得這玩意用起來不難”;

社群影響:“圈子裡人都在用”;

便利條件:“這玩意很容易獲得”。

從上面做的小範圍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共享單車這款創新產品,滿意度最高的的是其有用性,其次是易用性和社群影響,而相對最次、也是最容易發生問題的則是便利條件。

說共享單車是一個笑話,80後和90後有自己的看法

創新技術接受與使用理論模型

換言之,單車的使用,是釋放了此前如山海一般龐大、而遲遲無法有效滿足的需求,即出行的“最後1公里”。

在出行上,不論是1公里還是10公里,都存在極廣泛的需求,單車被寄望於解決1公里級別的問題,滴滴則是解決10公里級別的問題。兩者的邏輯類似,面對的難題也基本類似。

有用性 > 易用性 = 社群影響 > 便利條件

過去三四年時間,滴滴、優步等網約車平臺已經培養起使用習慣,充分說明了這一模式的可行性。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共享單車作為一個行業,或有數不盡的廝殺、最終一將功成,萬骨盡枯。但其行業整體,一經釋放,必然向此前的網約車一般,“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在80和90後眼裡,單車改革比網約車更有優勢


小巴以資深使用者的角度看,決定兩者在各自領域最終成效的,取決於其對短板“便利條件”的解決程度。在這一點,單車在解決1公里需求的可能性,可能更甚於滴滴。小巴把這觀點向很多80、90後的同學、同事解釋,認可的多,反對的少。

它的優勢有三:

其一,網約車珠玉在前,共享單車的模式更容易受認可。

目前資本市場對其的瘋搶程度,從一面看是“投資人都瘋了吧”,反過來則是“一個已經驗證過的模式,不去投資,才是瘋了吧”。

其二,單車的規模化供給基本不涉及到人,服務提供的邊際成本極低。

相比於網約車,共享單車就其本質上而言,更像是一種互聯網化的產品——鋪好基礎設施後,邊際使用成本和費用都極低。

如果同樣在早高峰載10萬人,單車需要提供的10萬輛自行車的固定成本、10萬個app的安裝量,剩下的是收取10萬次使用費。而網約車要收取10萬次運費,除了需要滿足10萬輛車的供給之外,還需要提供10萬名司機的早高峰時間。用戶單次使用的定價,不在於車,而在於司機的時間。

單車最大的優勢其實不是自行車便宜,而是不需要用人,避開了中國未來數年最大的成本提升。

其三,也因為單車不用提供人力,故而比網約車更符合“增量改革”的原則。

公共單車,正如吳老師昨日所言“啟兆於歐洲,我的家鄉杭州是最早引入這個模式的城市,其運營本質是一項非盈利性公共配套服務。”但單車相較於出租車,其存量級別,相距甚遠。

說共享單車是一個笑話,80後和90後有自己的看法

公共單車運營本質是一項非盈利性公共配套服務

事實上,小巴走遍全國多個城市,每個城市的出租車,揮手即有,其行業涉及每個城市數萬人,乃至數十萬人的就業。而公共自行車,多是固定在一處,看到的則要相對少許多。

杭州已是全國翹楚,但試用體驗,也殊為不便。比如押金,不過區區200塊錢,但包括小巴在內,多位同齡朋友,多年來對一個問題始終沒有答案,“200塊錢的押金可以退回公交卡,是否存在途徑取現”。雖不過一小節,但就因此,我們至今也幾乎沒用過公共自行車。

就變革而言,存量難而增量易,推行之阻力上,單車可能只會低於網約車。

誠然,吳老師昨日從一個行業觀察者視角出發,得到的結論是:

產能過剩、進入市場的低門檻以及競爭者之間的道德底線低下、這些企業根本無法控制的不確定性,將讓公共單車行業早早地陷入無序而無奈的泥潭。

說共享單車是一個笑話,80後和90後有自己的看法

公共單車早早陷入無序而無奈的泥潭

按照我們對中國市場的理解,如果未來出現這麼一個結果,一點也不奇怪,總歸不會讓大家省心的。

很多人忙著給單車算賬,多少使用率、多少布點、多少輛車才能不虧。都無妨的,這些事情都交給市場去算吧,它會給我們一個答案。若轉換一下視角,從一個用戶亦或是公共服務的角度出發去看這個問題,先不去關心最後哪一家會勝出,背後哪一個資本賺得最多,而以效果論,這個行業正在發生和即將發生的變化,是否會讓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好?

我就告訴你吧,是的,一定是,就是這麼肯定!


最大的贏家,你想不到


頗有趣的一點是,這場浪潮的最大獲益者,可能還不是以上的任何一方,而是自行車的製造商們。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因為共享單車,中國的各城市多出了數千萬輛的自行車。現在這一刻,除了融到資的平臺、需求得到滿足的用戶外,一定還有人在,捧著大把大把的訂單,把滿臉的皺紋都笑得掉到地上了。

說共享單車是一個笑話,80後和90後有自己的看法

這場浪潮的最大受益者是自行車製造商們

某種程度上,這實在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在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化條件下,以未曾預料的失控方式改造中國傳統產業的範例。

自行車在中國是一個舶來品,歷來存在一種奇怪的消費者誤導。在一個使用情境以城市為主的市場上,山地車和公路車多而城市車極少,呈現的結果是“在北京、杭州這些城市裡,人們花更多的錢,卻騎著不舒服的車。”

就比如小巴那天體驗時感受到的,“這個車有點小,男生騎一定會覺得不舒服”。中國的自行車,還太缺少針對本土使用體驗的設計,甚至於在此之前,嘗試解決這個問題的人也甚為稀少。

中國的自行車製造商們,真的恭喜你們了!

擺在面前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們的了,反正最終總會有人握住的。當然,按照互聯網產業的尿性,說不定那個人現在還沒有出現在大家視野中,某一天卻突然出來嚇你一跳。

你就等著吧。


▷在複雜的商業世界,想要更多資訊,聽吳曉波就夠了。點擊鏈接,每天聽見吳曉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