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山寺的故事

月山寺始建於金正隆三年,當時名叫“清風庵”。金大定二十一年,金世宗完顏雍造訪該寺院,清風庵被敕名為“大明禪院”。明天順二年,明英宗賜匾額“寶光寺”,後因該寺所在的月山形似一彎新月,因此人們又把它叫做月山寺或明月山寺。它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譽稱“東有相國寺,南有少林寺,西有白馬寺,北有月山寺。”

月山寺的故事

據傳,月山寺山門上的“明月山城”是明代朱元璋九世孫朱載堉題寫的,他為啥給月山寺題寫山門?原來,他的先祖朱元璋少年時曾在此寺留下一段佳話。

元順帝至正四年,皖北久旱無雨,赤地千里,蝗蟲成災,莊稼絕收,瘟疫橫行,以至餓殍遍地,白骨蔽野,朱元璋的父母、哥哥相繼死去。少年朱元璋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至皇覺寺出家當了小沙彌。

寺裡的日子也不好過,先是有稠粥喝,後來成了稀粥,而且一天只有兩頓。這樣,朱元璋在皇覺寺只待了五十天,便被住持遣散遠遊去了。

朱元璋背上兩件破舊衣衫,託一個粗瓷僧缽,離開了家鄉,一路西行,遊方化緣,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乞丐生活。晚上,或村邊草垛,或祠廟房簷,往草叢裡一鑽就呼呼地睡起來。

一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朱元璋討了一天飯,也沒有把肚子填飽。天黑了,朱元璋聽到山中傳來鐘鼓聲,想必有座寺院,他便頂風冒雪循聲進了太行山。

寺院坐落在半山腰,年久失修,已是十分殘破。朱元璋緊趕幾步,推開虛掩的山門,便蜷縮在門廊下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紛紛揚揚的大雪仍下個不停,朱元璋肚子裡咕嚕咕嚕直叫,便冒著大雪,深一腳淺一腳地到山腳下的村子裡討了點稀粥,又返回了廟裡。這時正趕上寺裡開飯。一個老和尚正領著兩個小和尚在。老和尚見朱元璋渾身是雪,臉蛋青紫,凍得直打哆嗦,忙招呼道:“小師傅,快來喝碗糊糊暖和暖和。”朱元璋忙施了禮,接了糊糊,一口氣喝了,看著鍋裡只剩下鍋底,便抹抹嘴,坐在鍋灶前,伸出雙腳,想烤烤溼透的鞋襪。灶裡的火已經滅了,他拿灰鏟子將灶裡的熱灰掏出來,雙腳踏上去取暖。

老和尚看著心裡一酸,流下淚來,嘆了口氣說:“雖然我這兒是窮廟,你要沒處去,就將就著住下吧。”朱元璋說:“多謝師父,等雪住了,我就走。現在天下大亂,到哪裡都是個窮啊!”老和尚聽了,連連嘆氣點頭。

朱元璋一邊腳踏熱灰取暖,一邊凝視外面紛飛的大雪,想起天下受苦的窮人,觸景生情,順口吟四句詩來:腳焐青灰身住廟,老天降下白鵝毛。我今留有安身處,天下窮人怎得了?

老和尚聽他還會吟詩,十分驚奇,兩個小和尚聽了,心裡可嘀咕開了,多個人便多張嘴,本來就吃不飽,以後更得喝稀的了。不行,得難為難為他。二人一商量,便把朱元璋叫到一邊,說:“你初來乍到,應該給師父個好印象,去把佛殿打掃打掃吧。”

朱元璋聽了,二話沒說,掂起掃帚就去打掃佛殿。佛殿裡佛祖的灰塵還好清掃,兩邊的佛像一個挨一個,打掃起來就礙手礙腳了。不一會兒,朱元璋便累得氣喘吁吁了。他看著怒目圓睜或喜笑顏開的佛像,生氣地揮起掃帚一陣亂掃,口中還道:“讓開,讓開!”

說也奇怪,眾佛像竟然搖搖晃晃地下了佛臺,集中到殿中間。朱元璋一看,這下好掃了,便揮動掃帚,很快地掃完了。然後他對眾佛像說:“好了,都各歸本位吧!”那些佛像便都回到各自位置上。誰知道,這一切都讓兩個小和尚看到了,二人看得瞠目結舌,認為朱元璋不是個凡人,更不敢再嫌棄他了。後來,當地流傳開一句歇後語,叫朱元璋掃廟-各歸本位。晚上,兩個小和尚討好地提出和朱元璋打通腿睡覺,朱元璋答應了。第二天醒來,兩個小和尚對朱元璋說:“師兄,昨晚委屈你了,凍得你一夜也沒伸開腿。”朱元璋笑著說:“哪裡,哪裡,我睡得可香了。我有蜷腿睡覺的毛病,如果一伸腿,那就不得了了。”老和尚聽到了,問:“一伸腿怎麼樣?”朱元璋略為一沉思,又吟出回句詩來:天為帳幕地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伸長腿,恐把山河一腳穿。

吟完,朱元璋哈哈大笑,兩個小和尚也笑了起來。老和尚看他口氣不凡,定是非常之人,他若留在這兒,說不定大明寺還會在他手中興旺發達。老和尚只道這個乞丐和尚將來可能成為得道高僧,卻想不到他最後竟然當了皇帝。

過了幾日,風停雪住,紅日當空。朱元璋要走了,老和尚和小和尚送他出了山門,只見山上山下銀妝素裹,尤其是山下一片翠竹,被厚厚的積雪壓彎了腰,朱元璋回頭望了望廟門鐫刻的“大明寺”三個字,不覺詩興大發,隨口吟道:雪壓竹頭低,雖低不著泥。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

一旁的方丈聽了,益發覺得此人非同常人,牢牢記住了他的詩句。果然,二十年後,朱元璋成了明朝開國皇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