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兒子為什麼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

三國時期諸葛亮是個大名人,他是代表正義,“智慧的化身”。但他的後代卻是才智一般,曇花一現的諸葛瞻,留給人們無盡的遺憾和惋惜。

諸葛亮的親生兒子只有一個諸葛瞻。諸葛亮是老來得子,47歲時才喜得這個貴子。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時享年54歲,這時諸葛瞻年僅8歲。諸葛亮病逝不久,他的夫人也去世了,諸葛瞻成了“孤兒”,但是這個“孤兒”沒有被冷落,他的地位之顯赫不次於功高蓋世的父親,後主劉禪在他17歲時,把公主許配給他,諸葛瞻成為駙馬,之後屢加重任,直至官居行都護衛將軍。可以說諸葛瞻的官是一直在升,大家都認為他“武侯再世”敬仰。

"

三國時期諸葛亮是個大名人,他是代表正義,“智慧的化身”。但他的後代卻是才智一般,曇花一現的諸葛瞻,留給人們無盡的遺憾和惋惜。

諸葛亮的親生兒子只有一個諸葛瞻。諸葛亮是老來得子,47歲時才喜得這個貴子。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時享年54歲,這時諸葛瞻年僅8歲。諸葛亮病逝不久,他的夫人也去世了,諸葛瞻成了“孤兒”,但是這個“孤兒”沒有被冷落,他的地位之顯赫不次於功高蓋世的父親,後主劉禪在他17歲時,把公主許配給他,諸葛瞻成為駙馬,之後屢加重任,直至官居行都護衛將軍。可以說諸葛瞻的官是一直在升,大家都認為他“武侯再世”敬仰。

諸葛亮的兒子為什麼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雖然諸葛瞻官高位顯,但在司馬昭滅蜀漢之前,無論史書還是演義,有關諸葛瞻的介紹不多,直至司馬昭派鄧艾攻打四川,他偷渡了陰平到了綿,才有諸葛瞻的出場。他臨危受命,率領七萬大軍,前去軍事重鎮綿竹拒敵。即使聽評書當時也是這樣認為的,諸葛瞻一出場肯定與不會太差,因為他的父親是足智多謀,用兵如神的諸葛亮!

諸葛瞻與鄧艾短兵相接,從兵力對比上,諸葛瞻七萬,鄧艾偷渡陰平後消耗嚴重只剩三萬。諸葛瞻佔據上風,應該有一定的勝算。但是諸葛瞻與鄧艾這一戰,卻是諸葛瞻平生第一場惡戰,也是他最後的戰爭。

開始,兩軍初遇,諸葛瞻擺出“先父的靈牌”和木刻遺像嚇了敵人一跳,魏軍一看諸葛亮活了,攝於威名,一陣大亂,不戰而退。假諸葛嚇退司馬懿。

"

三國時期諸葛亮是個大名人,他是代表正義,“智慧的化身”。但他的後代卻是才智一般,曇花一現的諸葛瞻,留給人們無盡的遺憾和惋惜。

諸葛亮的親生兒子只有一個諸葛瞻。諸葛亮是老來得子,47歲時才喜得這個貴子。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時享年54歲,這時諸葛瞻年僅8歲。諸葛亮病逝不久,他的夫人也去世了,諸葛瞻成了“孤兒”,但是這個“孤兒”沒有被冷落,他的地位之顯赫不次於功高蓋世的父親,後主劉禪在他17歲時,把公主許配給他,諸葛瞻成為駙馬,之後屢加重任,直至官居行都護衛將軍。可以說諸葛瞻的官是一直在升,大家都認為他“武侯再世”敬仰。

諸葛亮的兒子為什麼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雖然諸葛瞻官高位顯,但在司馬昭滅蜀漢之前,無論史書還是演義,有關諸葛瞻的介紹不多,直至司馬昭派鄧艾攻打四川,他偷渡了陰平到了綿,才有諸葛瞻的出場。他臨危受命,率領七萬大軍,前去軍事重鎮綿竹拒敵。即使聽評書當時也是這樣認為的,諸葛瞻一出場肯定與不會太差,因為他的父親是足智多謀,用兵如神的諸葛亮!

諸葛瞻與鄧艾短兵相接,從兵力對比上,諸葛瞻七萬,鄧艾偷渡陰平後消耗嚴重只剩三萬。諸葛瞻佔據上風,應該有一定的勝算。但是諸葛瞻與鄧艾這一戰,卻是諸葛瞻平生第一場惡戰,也是他最後的戰爭。

開始,兩軍初遇,諸葛瞻擺出“先父的靈牌”和木刻遺像嚇了敵人一跳,魏軍一看諸葛亮活了,攝於威名,一陣大亂,不戰而退。假諸葛嚇退司馬懿。

諸葛亮的兒子為什麼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後來,鄧艾設下兩隻伏兵,親自出馬誘敵。這本是很平常的計策,諸葛瞻卻不加提防,不聽眾將勸阻,貿然出城迎敵,憑著匹夫之勇,親率大軍,殺入魏軍陣中,完全是一副拼命的架勢,沒有一點智慧含量。結果兩下伏兵殺出,蜀兵大敗。諸葛瞻在敵軍包圍下中箭落馬,自刎而死。他的兒子諸葛尚也一起戰死沙場。鄧艾以區區偷渡陰平的三萬人馬(陰平死人不少),殺的諸葛瞻七萬大軍片甲不留,可嘆諸葛瞻這位“智者”之後!他的才智,哪裡還有諸葛亮一半可言呢?即使諸葛亮常年不在家,他那位傳奇般的黃夫人也該對諸葛瞻有所影響才對,也或許是諸葛瞻幼年失去父母的緣故吧。

諸葛亮與司馬懿這倆位對手,應該是半斤八兩。諸葛亮名氣大略勝司馬懿。,但諸葛亮兒子卻不能與司馬懿的兒子相提並論了。

三司馬懿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司馬懿一直把他們帶到身邊。"失街亭“空城計”都有司馬昭,司馬師在。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剿滅了大將軍曹爽,司馬氏掌握了朝政。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更是如日中天。司馬懿死後,其權勢比其父在世時更厲害些。可以說,司馬兄弟從父親手中接過傾蓋朝野的權柄,並完全控制了魏國的權勢。大哥司馬師死後,司馬昭官拜晉王,魏國是誰的天下,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

三國時期諸葛亮是個大名人,他是代表正義,“智慧的化身”。但他的後代卻是才智一般,曇花一現的諸葛瞻,留給人們無盡的遺憾和惋惜。

諸葛亮的親生兒子只有一個諸葛瞻。諸葛亮是老來得子,47歲時才喜得這個貴子。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時享年54歲,這時諸葛瞻年僅8歲。諸葛亮病逝不久,他的夫人也去世了,諸葛瞻成了“孤兒”,但是這個“孤兒”沒有被冷落,他的地位之顯赫不次於功高蓋世的父親,後主劉禪在他17歲時,把公主許配給他,諸葛瞻成為駙馬,之後屢加重任,直至官居行都護衛將軍。可以說諸葛瞻的官是一直在升,大家都認為他“武侯再世”敬仰。

諸葛亮的兒子為什麼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雖然諸葛瞻官高位顯,但在司馬昭滅蜀漢之前,無論史書還是演義,有關諸葛瞻的介紹不多,直至司馬昭派鄧艾攻打四川,他偷渡了陰平到了綿,才有諸葛瞻的出場。他臨危受命,率領七萬大軍,前去軍事重鎮綿竹拒敵。即使聽評書當時也是這樣認為的,諸葛瞻一出場肯定與不會太差,因為他的父親是足智多謀,用兵如神的諸葛亮!

諸葛瞻與鄧艾短兵相接,從兵力對比上,諸葛瞻七萬,鄧艾偷渡陰平後消耗嚴重只剩三萬。諸葛瞻佔據上風,應該有一定的勝算。但是諸葛瞻與鄧艾這一戰,卻是諸葛瞻平生第一場惡戰,也是他最後的戰爭。

開始,兩軍初遇,諸葛瞻擺出“先父的靈牌”和木刻遺像嚇了敵人一跳,魏軍一看諸葛亮活了,攝於威名,一陣大亂,不戰而退。假諸葛嚇退司馬懿。

諸葛亮的兒子為什麼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後來,鄧艾設下兩隻伏兵,親自出馬誘敵。這本是很平常的計策,諸葛瞻卻不加提防,不聽眾將勸阻,貿然出城迎敵,憑著匹夫之勇,親率大軍,殺入魏軍陣中,完全是一副拼命的架勢,沒有一點智慧含量。結果兩下伏兵殺出,蜀兵大敗。諸葛瞻在敵軍包圍下中箭落馬,自刎而死。他的兒子諸葛尚也一起戰死沙場。鄧艾以區區偷渡陰平的三萬人馬(陰平死人不少),殺的諸葛瞻七萬大軍片甲不留,可嘆諸葛瞻這位“智者”之後!他的才智,哪裡還有諸葛亮一半可言呢?即使諸葛亮常年不在家,他那位傳奇般的黃夫人也該對諸葛瞻有所影響才對,也或許是諸葛瞻幼年失去父母的緣故吧。

諸葛亮與司馬懿這倆位對手,應該是半斤八兩。諸葛亮名氣大略勝司馬懿。,但諸葛亮兒子卻不能與司馬懿的兒子相提並論了。

三司馬懿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司馬懿一直把他們帶到身邊。"失街亭“空城計”都有司馬昭,司馬師在。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剿滅了大將軍曹爽,司馬氏掌握了朝政。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更是如日中天。司馬懿死後,其權勢比其父在世時更厲害些。可以說,司馬兄弟從父親手中接過傾蓋朝野的權柄,並完全控制了魏國的權勢。大哥司馬師死後,司馬昭官拜晉王,魏國是誰的天下,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諸葛亮的兒子為什麼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司馬昭在掌控魏國權勢上把握的更好。而且,開始的時候還是勵精圖治,有不少的作為。比如他提出“以孝治天下““任人唯賢,注重事功”。比如鄧艾的啟用,原本是個窮小子,還有點口吃,《三國志》記載,他“家貧”,“為農民養犢”,“以口吃,不得作幹佐”。但鄧艾很有才能,遂被司馬昭破格選用,後來成了滅蜀的大將。

司馬昭是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派三路大軍攻打蜀國就十分的體現出他的能力。司馬昭穩坐魏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司馬昭派了三路人馬,(後來成了兩路),兩路帶軍將領鄧艾、鍾會軍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並且,滅蜀後兩人都不可一世得驕橫起來。鍾會試圖自立門戶於成都,對此司馬昭早已心裡有數,他先用鍾會滅鄧艾,自己親自到長安督戰,意思是告訴鍾會他想的一切,都瞭如指掌。鍾會被識破打出造反的旗號,最終被手下殺了。不得不說,司馬昭的謀略著實驚人。

這樣一比的話,諸葛瞻確實與司馬昭有點差距。諸葛瞻臨死大喊"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近不守江油”,也只是最後的哀鳴罷了。以他守綿竹一戰的衝動,不聽勸阻,志大才疏的情景,即使三樣都滿足他,恐怕蜀漢一樣逃不了被滅亡的命運。

中國人向來是以成敗論英雄,現在成都的“武侯祠”裡依然有諸葛亮家族三代的供相,被無數後人瞻仰。人們敬仰諸葛家族對蜀漢做出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敬仰他們一門忠烈的報國精神。我們當然敬佩諸葛瞻和兒子諸葛尚,臨危不懼,敢於以身赴國難的勇氣。但是。論才能確實不能與司馬昭相比!

"

三國時期諸葛亮是個大名人,他是代表正義,“智慧的化身”。但他的後代卻是才智一般,曇花一現的諸葛瞻,留給人們無盡的遺憾和惋惜。

諸葛亮的親生兒子只有一個諸葛瞻。諸葛亮是老來得子,47歲時才喜得這個貴子。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時享年54歲,這時諸葛瞻年僅8歲。諸葛亮病逝不久,他的夫人也去世了,諸葛瞻成了“孤兒”,但是這個“孤兒”沒有被冷落,他的地位之顯赫不次於功高蓋世的父親,後主劉禪在他17歲時,把公主許配給他,諸葛瞻成為駙馬,之後屢加重任,直至官居行都護衛將軍。可以說諸葛瞻的官是一直在升,大家都認為他“武侯再世”敬仰。

諸葛亮的兒子為什麼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雖然諸葛瞻官高位顯,但在司馬昭滅蜀漢之前,無論史書還是演義,有關諸葛瞻的介紹不多,直至司馬昭派鄧艾攻打四川,他偷渡了陰平到了綿,才有諸葛瞻的出場。他臨危受命,率領七萬大軍,前去軍事重鎮綿竹拒敵。即使聽評書當時也是這樣認為的,諸葛瞻一出場肯定與不會太差,因為他的父親是足智多謀,用兵如神的諸葛亮!

諸葛瞻與鄧艾短兵相接,從兵力對比上,諸葛瞻七萬,鄧艾偷渡陰平後消耗嚴重只剩三萬。諸葛瞻佔據上風,應該有一定的勝算。但是諸葛瞻與鄧艾這一戰,卻是諸葛瞻平生第一場惡戰,也是他最後的戰爭。

開始,兩軍初遇,諸葛瞻擺出“先父的靈牌”和木刻遺像嚇了敵人一跳,魏軍一看諸葛亮活了,攝於威名,一陣大亂,不戰而退。假諸葛嚇退司馬懿。

諸葛亮的兒子為什麼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後來,鄧艾設下兩隻伏兵,親自出馬誘敵。這本是很平常的計策,諸葛瞻卻不加提防,不聽眾將勸阻,貿然出城迎敵,憑著匹夫之勇,親率大軍,殺入魏軍陣中,完全是一副拼命的架勢,沒有一點智慧含量。結果兩下伏兵殺出,蜀兵大敗。諸葛瞻在敵軍包圍下中箭落馬,自刎而死。他的兒子諸葛尚也一起戰死沙場。鄧艾以區區偷渡陰平的三萬人馬(陰平死人不少),殺的諸葛瞻七萬大軍片甲不留,可嘆諸葛瞻這位“智者”之後!他的才智,哪裡還有諸葛亮一半可言呢?即使諸葛亮常年不在家,他那位傳奇般的黃夫人也該對諸葛瞻有所影響才對,也或許是諸葛瞻幼年失去父母的緣故吧。

諸葛亮與司馬懿這倆位對手,應該是半斤八兩。諸葛亮名氣大略勝司馬懿。,但諸葛亮兒子卻不能與司馬懿的兒子相提並論了。

三司馬懿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司馬懿一直把他們帶到身邊。"失街亭“空城計”都有司馬昭,司馬師在。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剿滅了大將軍曹爽,司馬氏掌握了朝政。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更是如日中天。司馬懿死後,其權勢比其父在世時更厲害些。可以說,司馬兄弟從父親手中接過傾蓋朝野的權柄,並完全控制了魏國的權勢。大哥司馬師死後,司馬昭官拜晉王,魏國是誰的天下,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諸葛亮的兒子為什麼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司馬昭在掌控魏國權勢上把握的更好。而且,開始的時候還是勵精圖治,有不少的作為。比如他提出“以孝治天下““任人唯賢,注重事功”。比如鄧艾的啟用,原本是個窮小子,還有點口吃,《三國志》記載,他“家貧”,“為農民養犢”,“以口吃,不得作幹佐”。但鄧艾很有才能,遂被司馬昭破格選用,後來成了滅蜀的大將。

司馬昭是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派三路大軍攻打蜀國就十分的體現出他的能力。司馬昭穩坐魏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司馬昭派了三路人馬,(後來成了兩路),兩路帶軍將領鄧艾、鍾會軍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並且,滅蜀後兩人都不可一世得驕橫起來。鍾會試圖自立門戶於成都,對此司馬昭早已心裡有數,他先用鍾會滅鄧艾,自己親自到長安督戰,意思是告訴鍾會他想的一切,都瞭如指掌。鍾會被識破打出造反的旗號,最終被手下殺了。不得不說,司馬昭的謀略著實驚人。

這樣一比的話,諸葛瞻確實與司馬昭有點差距。諸葛瞻臨死大喊"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近不守江油”,也只是最後的哀鳴罷了。以他守綿竹一戰的衝動,不聽勸阻,志大才疏的情景,即使三樣都滿足他,恐怕蜀漢一樣逃不了被滅亡的命運。

中國人向來是以成敗論英雄,現在成都的“武侯祠”裡依然有諸葛亮家族三代的供相,被無數後人瞻仰。人們敬仰諸葛家族對蜀漢做出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敬仰他們一門忠烈的報國精神。我們當然敬佩諸葛瞻和兒子諸葛尚,臨危不懼,敢於以身赴國難的勇氣。但是。論才能確實不能與司馬昭相比!

諸葛亮的兒子為什麼不如司馬懿的兒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