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

相信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學生時期也是被要求全文背誦。小編當時只是覺得很煩,現在雖然達不到古人“令人一覽淚沾襟”的程度,但還是能夠體會到諸葛亮對劉禪、對蜀漢政權的良苦用心。當時的背景正是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諸葛亮在漢中正準備出兵,作《出師表》叮囑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那麼誰是賢臣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其中費禕、董允被稱為“蜀漢四相”,向寵則戰死於平定漢嘉郡叛亂的過程中。那麼郭攸之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

相信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學生時期也是被要求全文背誦。小編當時只是覺得很煩,現在雖然達不到古人“令人一覽淚沾襟”的程度,但還是能夠體會到諸葛亮對劉禪、對蜀漢政權的良苦用心。當時的背景正是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諸葛亮在漢中正準備出兵,作《出師表》叮囑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那麼誰是賢臣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其中費禕、董允被稱為“蜀漢四相”,向寵則戰死於平定漢嘉郡叛亂的過程中。那麼郭攸之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出身

雖然是諸葛亮點名誇獎的良臣,但在《三國志》中並沒有郭攸之的傳記,關於他的信息也非常少,基本都出於其他人的口中。《裴注三國志》博採群書,極大地豐富了《三國志》的內容,但關於郭攸之的還是少之又少。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引注的《楚國先賢傳》中有關於郭攸之的出身的記載。“攸之,南陽人,以器業知名於時。”而在《華陽國志》中,又說郭攸之為荊州南郡人。小編暫且以《楚國先賢傳》為準。

"

相信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學生時期也是被要求全文背誦。小編當時只是覺得很煩,現在雖然達不到古人“令人一覽淚沾襟”的程度,但還是能夠體會到諸葛亮對劉禪、對蜀漢政權的良苦用心。當時的背景正是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諸葛亮在漢中正準備出兵,作《出師表》叮囑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那麼誰是賢臣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其中費禕、董允被稱為“蜀漢四相”,向寵則戰死於平定漢嘉郡叛亂的過程中。那麼郭攸之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出身

雖然是諸葛亮點名誇獎的良臣,但在《三國志》中並沒有郭攸之的傳記,關於他的信息也非常少,基本都出於其他人的口中。《裴注三國志》博採群書,極大地豐富了《三國志》的內容,但關於郭攸之的還是少之又少。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引注的《楚國先賢傳》中有關於郭攸之的出身的記載。“攸之,南陽人,以器業知名於時。”而在《華陽國志》中,又說郭攸之為荊州南郡人。小編暫且以《楚國先賢傳》為準。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小編才疏學淺,《楚國先賢傳》這本書,小編是沒有看過的,在網絡上也難以找到。所以只能得到這些有限的信息。可以看到,郭攸之是荊州南陽郡人,而且是一個名士。諸葛亮就“躬耕於南陽”,《漢晉春秋》中說諸葛亮住在南陽鄧縣。諸葛亮和郭攸之同為南陽人,又都是荊襄名士,小編認為,他們之間難免產生交流。可能在沒有出山的時候,諸葛亮就認可郭攸之的能力和品德。

郭攸之是什麼時候輔佐劉備的呢?小編還是找不到確定的史料。可能是劉備客居荊州時,到處拜訪名士尋求到的;也有可能是郭攸之先事劉表、劉琮父子,劉琮投降曹操後,跟隨劉備南下的。或許還有別的可能。但由於掌握的史料實在不多,所以都是猜測而已。

"

相信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學生時期也是被要求全文背誦。小編當時只是覺得很煩,現在雖然達不到古人“令人一覽淚沾襟”的程度,但還是能夠體會到諸葛亮對劉禪、對蜀漢政權的良苦用心。當時的背景正是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諸葛亮在漢中正準備出兵,作《出師表》叮囑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那麼誰是賢臣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其中費禕、董允被稱為“蜀漢四相”,向寵則戰死於平定漢嘉郡叛亂的過程中。那麼郭攸之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出身

雖然是諸葛亮點名誇獎的良臣,但在《三國志》中並沒有郭攸之的傳記,關於他的信息也非常少,基本都出於其他人的口中。《裴注三國志》博採群書,極大地豐富了《三國志》的內容,但關於郭攸之的還是少之又少。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引注的《楚國先賢傳》中有關於郭攸之的出身的記載。“攸之,南陽人,以器業知名於時。”而在《華陽國志》中,又說郭攸之為荊州南郡人。小編暫且以《楚國先賢傳》為準。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小編才疏學淺,《楚國先賢傳》這本書,小編是沒有看過的,在網絡上也難以找到。所以只能得到這些有限的信息。可以看到,郭攸之是荊州南陽郡人,而且是一個名士。諸葛亮就“躬耕於南陽”,《漢晉春秋》中說諸葛亮住在南陽鄧縣。諸葛亮和郭攸之同為南陽人,又都是荊襄名士,小編認為,他們之間難免產生交流。可能在沒有出山的時候,諸葛亮就認可郭攸之的能力和品德。

郭攸之是什麼時候輔佐劉備的呢?小編還是找不到確定的史料。可能是劉備客居荊州時,到處拜訪名士尋求到的;也有可能是郭攸之先事劉表、劉琮父子,劉琮投降曹操後,跟隨劉備南下的。或許還有別的可能。但由於掌握的史料實在不多,所以都是猜測而已。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政績

根據《華陽國志》和《三國志》的記載,在蜀漢建興二年,即公元224年,郭攸之擔任黃門侍郎,一種跟隨在皇帝左右、參議政事的官員,官秩六百石。而到了建興三年,公元225年,郭攸之已經成為侍中,官秩兩千石。《出師表》作於建興五年,公元227年,郭攸之仍為侍中。和郭攸之一起被提到的費禕、董允、向寵三人,此時的官職分別是侍中、黃門侍郎、中部督。至於郭攸之為什麼排在費禕的前面,或許是因為資歷問題。在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前,郭攸之就已經成為侍中,而費禕成為侍中是在平定南中之後的事情了。

"

相信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學生時期也是被要求全文背誦。小編當時只是覺得很煩,現在雖然達不到古人“令人一覽淚沾襟”的程度,但還是能夠體會到諸葛亮對劉禪、對蜀漢政權的良苦用心。當時的背景正是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諸葛亮在漢中正準備出兵,作《出師表》叮囑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那麼誰是賢臣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其中費禕、董允被稱為“蜀漢四相”,向寵則戰死於平定漢嘉郡叛亂的過程中。那麼郭攸之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出身

雖然是諸葛亮點名誇獎的良臣,但在《三國志》中並沒有郭攸之的傳記,關於他的信息也非常少,基本都出於其他人的口中。《裴注三國志》博採群書,極大地豐富了《三國志》的內容,但關於郭攸之的還是少之又少。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引注的《楚國先賢傳》中有關於郭攸之的出身的記載。“攸之,南陽人,以器業知名於時。”而在《華陽國志》中,又說郭攸之為荊州南郡人。小編暫且以《楚國先賢傳》為準。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小編才疏學淺,《楚國先賢傳》這本書,小編是沒有看過的,在網絡上也難以找到。所以只能得到這些有限的信息。可以看到,郭攸之是荊州南陽郡人,而且是一個名士。諸葛亮就“躬耕於南陽”,《漢晉春秋》中說諸葛亮住在南陽鄧縣。諸葛亮和郭攸之同為南陽人,又都是荊襄名士,小編認為,他們之間難免產生交流。可能在沒有出山的時候,諸葛亮就認可郭攸之的能力和品德。

郭攸之是什麼時候輔佐劉備的呢?小編還是找不到確定的史料。可能是劉備客居荊州時,到處拜訪名士尋求到的;也有可能是郭攸之先事劉表、劉琮父子,劉琮投降曹操後,跟隨劉備南下的。或許還有別的可能。但由於掌握的史料實在不多,所以都是猜測而已。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政績

根據《華陽國志》和《三國志》的記載,在蜀漢建興二年,即公元224年,郭攸之擔任黃門侍郎,一種跟隨在皇帝左右、參議政事的官員,官秩六百石。而到了建興三年,公元225年,郭攸之已經成為侍中,官秩兩千石。《出師表》作於建興五年,公元227年,郭攸之仍為侍中。和郭攸之一起被提到的費禕、董允、向寵三人,此時的官職分別是侍中、黃門侍郎、中部督。至於郭攸之為什麼排在費禕的前面,或許是因為資歷問題。在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前,郭攸之就已經成為侍中,而費禕成為侍中是在平定南中之後的事情了。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三國志》中並沒有為郭攸之作傳,連附列其他人下面的傳都沒有,足以說明郭攸之在政治上對蜀漢的貢獻非常有限。諸葛亮說郭攸之志慮忠純,這大概是正確的,但要求郭攸之“斟酌規益,進盡忠言”,其實是看走了眼的。因為郭攸之性格平順,作為好人還可以,並不能說是一個合格的官員。

我們看郭攸之在官場上的表現。當時費禕從侍中轉為丞相參軍,董允遷升為侍中,領虎賁中郎將,掌管禁軍。雖然郭攸之和董允同為侍中,但郭攸之基本上不幹事,宮中大小事務、政事參議都是由董允來負責。董允是一個幹實事的人,在位期間把劉禪的愛宦黃皓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終董允一生,黃皓都沒能夠參與政治。

"

相信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學生時期也是被要求全文背誦。小編當時只是覺得很煩,現在雖然達不到古人“令人一覽淚沾襟”的程度,但還是能夠體會到諸葛亮對劉禪、對蜀漢政權的良苦用心。當時的背景正是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諸葛亮在漢中正準備出兵,作《出師表》叮囑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那麼誰是賢臣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其中費禕、董允被稱為“蜀漢四相”,向寵則戰死於平定漢嘉郡叛亂的過程中。那麼郭攸之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出身

雖然是諸葛亮點名誇獎的良臣,但在《三國志》中並沒有郭攸之的傳記,關於他的信息也非常少,基本都出於其他人的口中。《裴注三國志》博採群書,極大地豐富了《三國志》的內容,但關於郭攸之的還是少之又少。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引注的《楚國先賢傳》中有關於郭攸之的出身的記載。“攸之,南陽人,以器業知名於時。”而在《華陽國志》中,又說郭攸之為荊州南郡人。小編暫且以《楚國先賢傳》為準。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小編才疏學淺,《楚國先賢傳》這本書,小編是沒有看過的,在網絡上也難以找到。所以只能得到這些有限的信息。可以看到,郭攸之是荊州南陽郡人,而且是一個名士。諸葛亮就“躬耕於南陽”,《漢晉春秋》中說諸葛亮住在南陽鄧縣。諸葛亮和郭攸之同為南陽人,又都是荊襄名士,小編認為,他們之間難免產生交流。可能在沒有出山的時候,諸葛亮就認可郭攸之的能力和品德。

郭攸之是什麼時候輔佐劉備的呢?小編還是找不到確定的史料。可能是劉備客居荊州時,到處拜訪名士尋求到的;也有可能是郭攸之先事劉表、劉琮父子,劉琮投降曹操後,跟隨劉備南下的。或許還有別的可能。但由於掌握的史料實在不多,所以都是猜測而已。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政績

根據《華陽國志》和《三國志》的記載,在蜀漢建興二年,即公元224年,郭攸之擔任黃門侍郎,一種跟隨在皇帝左右、參議政事的官員,官秩六百石。而到了建興三年,公元225年,郭攸之已經成為侍中,官秩兩千石。《出師表》作於建興五年,公元227年,郭攸之仍為侍中。和郭攸之一起被提到的費禕、董允、向寵三人,此時的官職分別是侍中、黃門侍郎、中部督。至於郭攸之為什麼排在費禕的前面,或許是因為資歷問題。在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前,郭攸之就已經成為侍中,而費禕成為侍中是在平定南中之後的事情了。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三國志》中並沒有為郭攸之作傳,連附列其他人下面的傳都沒有,足以說明郭攸之在政治上對蜀漢的貢獻非常有限。諸葛亮說郭攸之志慮忠純,這大概是正確的,但要求郭攸之“斟酌規益,進盡忠言”,其實是看走了眼的。因為郭攸之性格平順,作為好人還可以,並不能說是一個合格的官員。

我們看郭攸之在官場上的表現。當時費禕從侍中轉為丞相參軍,董允遷升為侍中,領虎賁中郎將,掌管禁軍。雖然郭攸之和董允同為侍中,但郭攸之基本上不幹事,宮中大小事務、政事參議都是由董允來負責。董允是一個幹實事的人,在位期間把劉禪的愛宦黃皓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終董允一生,黃皓都沒能夠參與政治。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評價

小編在上文也說了,郭攸之在《三國志》中,多見於其他人的評價。那麼郭攸之都有什麼樣的評價呢?小編分列在下面:

諸葛亮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郭攸之、費禕、董允)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陳壽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攸之性素和順,備員而已。”

廖立

《三國志·蜀書·廖立傳》:“中郎郭演長(郭攸之),從人者耳,不足與經大事,而作侍中。”

"

相信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學生時期也是被要求全文背誦。小編當時只是覺得很煩,現在雖然達不到古人“令人一覽淚沾襟”的程度,但還是能夠體會到諸葛亮對劉禪、對蜀漢政權的良苦用心。當時的背景正是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諸葛亮在漢中正準備出兵,作《出師表》叮囑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那麼誰是賢臣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其中費禕、董允被稱為“蜀漢四相”,向寵則戰死於平定漢嘉郡叛亂的過程中。那麼郭攸之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出身

雖然是諸葛亮點名誇獎的良臣,但在《三國志》中並沒有郭攸之的傳記,關於他的信息也非常少,基本都出於其他人的口中。《裴注三國志》博採群書,極大地豐富了《三國志》的內容,但關於郭攸之的還是少之又少。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引注的《楚國先賢傳》中有關於郭攸之的出身的記載。“攸之,南陽人,以器業知名於時。”而在《華陽國志》中,又說郭攸之為荊州南郡人。小編暫且以《楚國先賢傳》為準。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小編才疏學淺,《楚國先賢傳》這本書,小編是沒有看過的,在網絡上也難以找到。所以只能得到這些有限的信息。可以看到,郭攸之是荊州南陽郡人,而且是一個名士。諸葛亮就“躬耕於南陽”,《漢晉春秋》中說諸葛亮住在南陽鄧縣。諸葛亮和郭攸之同為南陽人,又都是荊襄名士,小編認為,他們之間難免產生交流。可能在沒有出山的時候,諸葛亮就認可郭攸之的能力和品德。

郭攸之是什麼時候輔佐劉備的呢?小編還是找不到確定的史料。可能是劉備客居荊州時,到處拜訪名士尋求到的;也有可能是郭攸之先事劉表、劉琮父子,劉琮投降曹操後,跟隨劉備南下的。或許還有別的可能。但由於掌握的史料實在不多,所以都是猜測而已。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政績

根據《華陽國志》和《三國志》的記載,在蜀漢建興二年,即公元224年,郭攸之擔任黃門侍郎,一種跟隨在皇帝左右、參議政事的官員,官秩六百石。而到了建興三年,公元225年,郭攸之已經成為侍中,官秩兩千石。《出師表》作於建興五年,公元227年,郭攸之仍為侍中。和郭攸之一起被提到的費禕、董允、向寵三人,此時的官職分別是侍中、黃門侍郎、中部督。至於郭攸之為什麼排在費禕的前面,或許是因為資歷問題。在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前,郭攸之就已經成為侍中,而費禕成為侍中是在平定南中之後的事情了。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三國志》中並沒有為郭攸之作傳,連附列其他人下面的傳都沒有,足以說明郭攸之在政治上對蜀漢的貢獻非常有限。諸葛亮說郭攸之志慮忠純,這大概是正確的,但要求郭攸之“斟酌規益,進盡忠言”,其實是看走了眼的。因為郭攸之性格平順,作為好人還可以,並不能說是一個合格的官員。

我們看郭攸之在官場上的表現。當時費禕從侍中轉為丞相參軍,董允遷升為侍中,領虎賁中郎將,掌管禁軍。雖然郭攸之和董允同為侍中,但郭攸之基本上不幹事,宮中大小事務、政事參議都是由董允來負責。董允是一個幹實事的人,在位期間把劉禪的愛宦黃皓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終董允一生,黃皓都沒能夠參與政治。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評價

小編在上文也說了,郭攸之在《三國志》中,多見於其他人的評價。那麼郭攸之都有什麼樣的評價呢?小編分列在下面:

諸葛亮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郭攸之、費禕、董允)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陳壽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攸之性素和順,備員而已。”

廖立

《三國志·蜀書·廖立傳》:“中郎郭演長(郭攸之),從人者耳,不足與經大事,而作侍中。”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我們可以看到郭攸之的形象,就是一個好好先生,但是人品是沒有問題的。諸葛亮因為這一點信任、讚賞郭攸之,但陳壽和廖立卻不這麼想,陳壽直接說郭攸之與董允相比就是湊數的;廖立說郭攸之沒有主見,難堪大用。

講道理,廖立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難免帶一點主觀上的偏見。因為廖立這個人少年得志,又受劉備喜歡,但劉禪即位後,諸葛亮不待見他,就把他遷為長水校尉,把他提出權力中樞。而廖立之前的職位,就是侍中,那是在劉備當漢中王的時候。這樣一來,廖立肯定對諸葛亮的人有氣。他對著諸葛亮身邊的人一頓罵,郭攸之只是其中一個而已。但是即便如此,結合陳壽對郭攸之的評價,也可以看出廖立雖然有怨氣,但是所言非虛。

"

相信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學生時期也是被要求全文背誦。小編當時只是覺得很煩,現在雖然達不到古人“令人一覽淚沾襟”的程度,但還是能夠體會到諸葛亮對劉禪、對蜀漢政權的良苦用心。當時的背景正是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諸葛亮在漢中正準備出兵,作《出師表》叮囑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那麼誰是賢臣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其中費禕、董允被稱為“蜀漢四相”,向寵則戰死於平定漢嘉郡叛亂的過程中。那麼郭攸之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出身

雖然是諸葛亮點名誇獎的良臣,但在《三國志》中並沒有郭攸之的傳記,關於他的信息也非常少,基本都出於其他人的口中。《裴注三國志》博採群書,極大地豐富了《三國志》的內容,但關於郭攸之的還是少之又少。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引注的《楚國先賢傳》中有關於郭攸之的出身的記載。“攸之,南陽人,以器業知名於時。”而在《華陽國志》中,又說郭攸之為荊州南郡人。小編暫且以《楚國先賢傳》為準。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小編才疏學淺,《楚國先賢傳》這本書,小編是沒有看過的,在網絡上也難以找到。所以只能得到這些有限的信息。可以看到,郭攸之是荊州南陽郡人,而且是一個名士。諸葛亮就“躬耕於南陽”,《漢晉春秋》中說諸葛亮住在南陽鄧縣。諸葛亮和郭攸之同為南陽人,又都是荊襄名士,小編認為,他們之間難免產生交流。可能在沒有出山的時候,諸葛亮就認可郭攸之的能力和品德。

郭攸之是什麼時候輔佐劉備的呢?小編還是找不到確定的史料。可能是劉備客居荊州時,到處拜訪名士尋求到的;也有可能是郭攸之先事劉表、劉琮父子,劉琮投降曹操後,跟隨劉備南下的。或許還有別的可能。但由於掌握的史料實在不多,所以都是猜測而已。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政績

根據《華陽國志》和《三國志》的記載,在蜀漢建興二年,即公元224年,郭攸之擔任黃門侍郎,一種跟隨在皇帝左右、參議政事的官員,官秩六百石。而到了建興三年,公元225年,郭攸之已經成為侍中,官秩兩千石。《出師表》作於建興五年,公元227年,郭攸之仍為侍中。和郭攸之一起被提到的費禕、董允、向寵三人,此時的官職分別是侍中、黃門侍郎、中部督。至於郭攸之為什麼排在費禕的前面,或許是因為資歷問題。在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前,郭攸之就已經成為侍中,而費禕成為侍中是在平定南中之後的事情了。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三國志》中並沒有為郭攸之作傳,連附列其他人下面的傳都沒有,足以說明郭攸之在政治上對蜀漢的貢獻非常有限。諸葛亮說郭攸之志慮忠純,這大概是正確的,但要求郭攸之“斟酌規益,進盡忠言”,其實是看走了眼的。因為郭攸之性格平順,作為好人還可以,並不能說是一個合格的官員。

我們看郭攸之在官場上的表現。當時費禕從侍中轉為丞相參軍,董允遷升為侍中,領虎賁中郎將,掌管禁軍。雖然郭攸之和董允同為侍中,但郭攸之基本上不幹事,宮中大小事務、政事參議都是由董允來負責。董允是一個幹實事的人,在位期間把劉禪的愛宦黃皓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終董允一生,黃皓都沒能夠參與政治。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郭攸之的評價

小編在上文也說了,郭攸之在《三國志》中,多見於其他人的評價。那麼郭攸之都有什麼樣的評價呢?小編分列在下面:

諸葛亮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郭攸之、費禕、董允)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陳壽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攸之性素和順,備員而已。”

廖立

《三國志·蜀書·廖立傳》:“中郎郭演長(郭攸之),從人者耳,不足與經大事,而作侍中。”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我們可以看到郭攸之的形象,就是一個好好先生,但是人品是沒有問題的。諸葛亮因為這一點信任、讚賞郭攸之,但陳壽和廖立卻不這麼想,陳壽直接說郭攸之與董允相比就是湊數的;廖立說郭攸之沒有主見,難堪大用。

講道理,廖立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難免帶一點主觀上的偏見。因為廖立這個人少年得志,又受劉備喜歡,但劉禪即位後,諸葛亮不待見他,就把他遷為長水校尉,把他提出權力中樞。而廖立之前的職位,就是侍中,那是在劉備當漢中王的時候。這樣一來,廖立肯定對諸葛亮的人有氣。他對著諸葛亮身邊的人一頓罵,郭攸之只是其中一個而已。但是即便如此,結合陳壽對郭攸之的評價,也可以看出廖立雖然有怨氣,但是所言非虛。

諸葛亮在《出師表》特別誇獎的郭攸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小結

總而言之,郭攸之雖然品德不錯,但是在政治上乏善可陳。諸葛亮向劉禪提名郭攸之,或許是因為注重他的名氣,或許是郭攸之值得信任,也有可能是在南陽產生的交情。但是郭攸之的歷史形象很單薄,一起被提名的費禕,後來以大將軍錄尚書事,成為蜀漢二號人物;董允以嚴整聞名,被稱為“蜀漢四相”;向寵雖然也沒有太多記載,但也是死於戰場。相比之下,郭攸之對蜀漢的貢獻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華陽國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