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爭議科創板估值,請把答案交給市場

社論|爭議科創板估值,請把答案交給市場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社論科創板進入打新時刻。華興源創等四家公司先後開啟申購。接下來,還有18家公司將擺開集中申購的宴席。與此同時,對於科創板公司估值過高的議論聲浪日高,相關的政策建議也屢有耳聞。問題在於,這是科創板要擔心的問題麼?

表面看來,問題是存在的。按照詢價結果,首批四家公司發行市盈率高者達79.09倍,最低者也有39.80倍。並且,將有三家公司出現超募現象。簡而言之,對於科創板來說,新股高定價、高市盈率、高募集資金是一個現實的存在。一切似曾相識。2018年創新企業推CDR時,市場也曾熱議估值問題,甚而監管直接“喊話”,提示估值過高風險。這一次,歷史是否再次上演?

客觀地看,在資產性質、盈利性、成長階段和行業發展變化等各方面,科創板企業均與過往上市企業有明顯不同,例如部分公司輕資產、未盈利、非線性成長等等。傳統的PE/PB等估值手段和方式很難一以概之。正因如此,參與科創板的投行、基金等機構都在探索科創板的“估值錨”。市場既然沒有統一的認知,監管部門又如何對估值高低做出準確的評估,遑論指導市場行為。

如果我們相信市場選擇,就應該同意,新股上市後的表現與上市公司的質地優劣並無必然關係。新股的發行價格和交易價格是由買方和賣方不斷共同博弈產生的。科創板企業的定價和掛牌後走向均由市場參與資金對個股價值的判斷促成。如果發行價持續較高,資金獲益有限,後期會調整預期,使價格趨降;反之,如果發行價持續較低,賺錢效應顯著,那麼資金後續自然調高預期,價格趨升。隨著企業成長變化和價值的顯現,長期來看,市場肯定會相機選擇,打出理性的分數。科創板估值泡沫下的破發風險也是如此。科創板推出之初,投資標的有限,資金炒作熱情較高,有明顯的估值溢價。隨著科創板未來體量擴容和日趨成熟,整體估值在市場的作用下自然會迴歸理性。

就此而言,監管者對估值高低大可坦然面對。就監管理念而言,這是註冊制和審批制或者核准制的根本區別之一。是好人思維和壞人思維的區分。簡單來說,註冊制是相信市場中都是好人,因而更看重事中事後的監管。審批制或者我們所說的核準制,更多的是假定進入市場的都是壞人,因而從一開始就需要進行嚴格的甄別。

坦白地說,在註冊制下,科創板難免出現高估值的特點,甚至也很難避免市場的輪番炒作。對監管機構而言,需要按捺住內心的干預衝動,要相信市場會有一個自然博弈和選擇的過程,最終市場會從衝動逐步走向理性,揀選出真正的好公司和壞公司。由此,估值也會迴歸理性。

科創板和註冊制試點是資本市場的重塑,既是市場層面的重塑,也是監管哲學的重塑。在這方面,監管者和市場參與者都需要耐心。借用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的話來說,就是“更應該有耐心等待市場的成熟和發展,任何人為的干預都會違背市場規律,不利於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結論很簡單,把科創板的估值問題交給市場,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