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感冒中成藥大盤點,中醫教你如何正確用藥!

中醫 呼吸道疾病 藥品 桔梗 羌活 周揚醫生 2018-12-01
常用感冒中成藥大盤點,中醫教你如何正確用藥!

大家都知道,大多數感冒都是因為病毒感染所引起,目前西醫尚缺乏針對性的抗病毒治療藥物,而中醫中藥在治療感冒方面理念獨特,針對性更強,不僅能夠抑制或殺滅病毒,而且能夠減緩病毒血症所造成的頭痛、身痛、發熱等症狀,所以臨床應用十分廣泛。但這麼多的感冒藥如何正確選擇也是一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常用的中成藥感冒藥。

一、感冒首要分清“寒”“熱”

在詳解藥物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感冒到底屬於哪一類型,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用藥選擇。一般說來,我們常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當然還有其他類型的,但比較常見的就這兩類)。如何區分風寒與風熱呢?其實很簡單,凡是流清鼻涕、痰比較稀薄、明顯怕冷、喉嚨不紅不痛的就是風寒所致;而流膿鼻涕、咳痰比較粘稠、咽喉紅腫疼痛、發熱為主的大多是風熱感冒,這兩種感冒的治療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必須得分清,否則就有可能用錯藥。在感冒發展的過程中,寒熱也可以相互轉化,我們在用藥時也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調整,不能墨守成規,中醫的治療永遠都是靈活的。

常用感冒中成藥大盤點,中醫教你如何正確用藥!

(一)用於風寒感冒的中成藥

1. 荊防顆粒(荊芥、防風、前胡、羌活、枳殼、川芎、柴胡、茯苓、獨活、桔梗、甘草)

適應症:散風祛溼,發汗解表。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用法:每次1袋,一日3次,用開水沖服。

作者述評:一般感受風寒的感冒都可以用。

2. 正柴胡飲顆粒(柴胡、防風、甘草、赤芍、陳皮、生薑)

適應症:祛風散寒,解熱止痛。用於外感風寒初起: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噴嚏,無汗,四肢痠痛,咽癢咳嗽;也可用於流感初起、輕度上呼吸道感染見上述症候者。

用法:每次3克,一日3次,開水沖服。

作者述評:感受風寒伴有發熱的感冒最合適。

常用感冒中成藥大盤點,中醫教你如何正確用藥!

3. 九味羌活顆粒(丸)(羌活、防風、川芎、白芷、蒼朮、細辛、地黃、黃芩、甘草)

適應症:散寒除溼,疏風解表。用於外感風寒挾溼型感冒,症見惡寒、發熱、頭重而痛、無汗、渾身痠痛。

用法:每次15克,一日2~3次,用薑湯或開水沖服。

作者述評:外感風寒伴全身痠痛者尤為合適。

4. 小青龍顆粒(合劑)(麻黃、桂枝、姜、細辛、法半夏、五味子、白芍、幹甘草(蜜炙))

適應症:散寒化飲,止咳平喘。主治風寒水飲,惡寒發熱,喘咳痰稀、無汗。

用法:每次13克,一日3次。

作者述評:感受風寒伴咳嗽氣喘,痰液清稀者最為合適,平喘的作用比較好,但前提是沒有咽紅、濃痰等熱象。

5. 感冒清熱顆粒(膠囊)(荊芥穗、防風、柴胡、葛根、桔梗、紫蘇葉、薄荷、白芷、苦地丁、苦杏仁、蘆根)

適應症:解表清熱、疏風散寒。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熱,鼻流清涕,咳嗽咽乾、惡寒身痛。

用法:每次1袋,一日2次,開水沖服。

作者述評:一般感受風寒的感冒均可使用。

常用感冒中成藥大盤點,中醫教你如何正確用藥!

(二)用於風熱感冒的中成藥

1. 連花清瘟顆粒(膠囊)(連翹、廣藿香、大黃、紅景天、金銀花、板藍根、綿馬貫眾、麻黃(炙)、苦杏仁(炒)、石膏、魚腥草、薄荷腦、甘草)

適應症:宣肺洩熱、清瘟解毒。用於治療流感屬熱毒襲肺證,症見:發熱或高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咽乾咽痛,肌肉痠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

用法:每次1袋,一日3次,開水沖服。

作者述評:風熱感冒較重者尤為適合。

2. 疏風解毒膠囊(虎杖、板藍根、柴胡、馬鞭草、蘆根、敗醬草、連翹、甘草)

適應症:疏風清熱,解毒利咽。用於風熱型感冒,症見發熱,咽痛,惡風,鼻塞,流濁涕,頭痛,咳嗽等。

用法:每次4粒,一日3次,口服。

作者述評:風熱感冒較重者尤為適合。

3. 銀翹解毒丸(顆粒、膠囊、軟膠囊、片)(金銀花,薄荷,荊芥,連翹,牛蒡子(炒),桔梗,淡豆豉,淡竹葉,甘草)

適應症:辛涼解表,清熱解毒。主治風熱感冒,症見發熱頭痛,咽喉疼痛、咳嗽口乾。

用法:每次1丸,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

作者述評:一般風熱感冒均可使用。

4. 雙黃連口服液(金銀花、連翹、黃芩)

適應症: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用於外感風熱型感冒,症見發熱,咽痛、咳嗽。

用法:每次2支,一日3次,口服。小兒酌減或遵醫囑。

作者述評:一般風熱感冒較為適合。

5. 牛黃清感膠囊(黃芩、連翹、人工牛黃、金銀花、珍珠母。輔料為滑石粉)

適應症: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咽痛、咳嗽。

用法:每次2~4粒,一日3次,口服。

作者述評:一般風熱感冒較為適合。

常用感冒中成藥大盤點,中醫教你如何正確用藥!

6. 桑菊感冒片(桑葉,菊花,連翹,甘草,蘆根、苦杏仁,桔梗,薄荷腦素油)

適應症:疏散風熱,宣肺止咳。主治風熱感冒所致的頭痛,口乾,咳嗽,咽痛。

用法:每次4-8片,一日2-3次,口服。

作者述評:外感風熱初期,咳嗽為主,痰少或無最為合適。

7. 小兒柴桂退熱顆粒(口服液)(柴胡、葛根、浮萍、黃芩、桂枝、白芍、蟬蛻)

適應症:發汗解表,兼清裡熱。用於小兒感冒發熱。症見:發熱,頭身痛,口渴,咽紅,流涕,小便黃,大便乾等。

用法:1歲以內,每次2g;1-3歲,每次4g;4-6歲每次6g;7-14歲每次8g;每天4次,開水沖服。

作者述評:這個藥用的比較亂,從組方上來說,更偏重辛涼,以風熱感冒為宜。

8. 小兒豉翹清熱顆粒(連翹,淡豆豉,黃芩,半夏、柴胡、大黃,青蒿,薄荷,荊芥,梔子(炒),赤芍,厚朴,檳榔,甘草)

適應症:小兒風熱感冒挾有食滯證,症見:發熱咳嗽,咽紅腫痛,鼻塞流涕,脘腹脹滿,納呆口渴,便祕或大便酸臭,溲黃。

用法:6個月-1歲:一次1-2g;1-3歲:一次2-3g;4-6歲:一次3-4g;7-9歲:一次4-5g;10歲以上:一次6g;一日3次。

作者述評:感冒發熱,舌苔偏厚比較適合。

(三) 止咳化痰中成藥

1. 通宣理肺丸(紫蘇葉,苦杏仁,麻黃,前胡,陳皮,半夏(制)、桔梗,甘草,茯苓,黃芩枳殼(炒))

適應症: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主治感冒咳嗽,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肢體痠痛,鼻塞流涕。

用法:大蜜丸一次2丸,每天2~3次。

作者述評:全方性質偏溫,適用於風寒感冒咳嗽,以咳嗽痰稀為用方切入點。

2. 蛇膽川貝液(蛇膽汁、平貝母。輔料為杏仁水、薄荷腦、蔗糖、蜂蜜、苯甲酸、羥苯乙酯)

適應症:祛風止咳,化痰散結。用於風熱咳嗽,痰多,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氣喘,胸悶。

用法:每次10毫升,一日2次。

作者述評:偏清涼,適用於痰比較粘稠,有熱象的咳嗽。

3. 橘紅痰咳液(化橘紅,百部(蜜制),茯苓,半夏(制),白前,甘草,苦杏仁,五味子)

適應症:行氣化痰,潤肺止咳。用於痰濁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氣喘。

用法:每次10~20毫升,一日3次。

作者述評:性偏溫燥,以咳嗽痰稀薄者合適,痰黃質稠者不宜用。

4. 急支糖漿(魚腥草,麻黃,紫菀,金蕎麥,枳殼,四季青,前胡,甘草)

適應症:清熱宣肺,化痰止咳。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的咳嗽,症見發熱、惡寒、咳嗽咽痛、胸膈滿悶;急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每次20~30ml,一日3~4次;兒童1歲以內一次5毫升,1歲至3歲一次7毫升,3歲至7歲一次10毫升,7歲以上一次15毫升,一日3~4次。

作者述評:痰稠偏熱者適合,質稀如清水者不宜。

5. 強力枇杷露(枇杷葉、白前、桑白皮、罌粟殼、桔梗、百部、薄荷腦、輔料為蔗糖、防腐劑(苯甲酸鈉))

適應症:養陰斂肺,祛痰止咳。用於支氣管炎咳嗽。

用法:每次15毫升,一日3次。

作者述評:其中含有罌粟殼,具有鎮咳作用,如果痰多不適合選用,容易導致痰咯不利。

6. 宣肺止咳合劑(荊芥、前胡、紫菀(蜜炙)、桔梗、百部(蜜炙)、陳皮、魚腥草、罌粟殼(蜜炙)、薄荷、甘草(蜜炙)。輔料為蔗糖、蜂蜜)

適應症:疏風宣肺,止咳化痰。用於咳嗽屬風邪犯肺證,症見咽癢咳嗽、惡寒發熱、咳痰、鼻塞流涕等。

用法:一次20毫升,一日3次。

作者述評:性質平和,但同樣含有罌粟殼,感冒早期咳嗽痰多的情況下不適合用。

7. 清宣止咳顆粒

適應症: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用於小兒外感風熱所致咳嗽,發熱或鼻塞,流涕,咯痰,咽紅或痛,微惡風寒。

用法: 1~3歲:每次1/2包;4~6歲:3/4包;7~14歲:每次1包;一日3次,開水沖服。

作者述評:偏於清涼,適用於外感風熱所致咳嗽。

8. 杏貝止咳顆粒(麻黃(蜜炙)、前胡、浙貝母、北沙蔘、木蝴蝶、苦杏仁、桔梗、百部、甘草)

適應症:清熱宣肺,止咳化痰。用於外感咳嗽屬表寒裡熱證,症見微惡寒、發熱、口乾苦、煩躁、咳嗽、咯痰、痰稠質粘等。

用法:每次1袋,一日3次,開水沖服。

作者述評:寒熱之象都存在,止咳化痰效果比較好。

常用感冒中成藥大盤點,中醫教你如何正確用藥!

9.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山楂(炒)、枇杷葉(蜜炙)、檳榔、枳實、瓜蔞、萊菔子(炒)、桔梗、葶藶子(炒)、連翹、蟬蛻)

適應症:消積止咳,清熱肅肺。用於小兒飲食積滯、痰熱蘊肺所致的咳嗽、喉間痰鳴、夜間加重、口臭、腹脹。

用法:週歲以內一次5ml,1~2歲一次10ml,3~4歲一次15ml,5歲以上一次20ml,一日3次,口服。

作者述評:食積明顯,舌苔偏厚,痰多比較合適。

本文摘自醫學典籍,由周楊醫生整理髮表,侵權請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